Workflow
期货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供应宽松格局延续 尿素价格依然承压
期货日报· 2025-09-23 00:51
市场供需格局 - 尿素市场供应宽松格局延续 日产量逐步回升[1] - 行业整体开工率回升至81%以上 最新日产量突破20万吨大关[3] - 三季度3套大型尿素装置投产 合计新增产能约150万吨/年[3] 价格表现 - 主流区域中小颗粒尿素现货低端价格近期两次触及1580元/吨[1] - 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下修至1670元/吨附近[1] - 企业采取降价促销策略拉低市场整体价格水平[4] 库存状况 - 行业企业库存攀升至116.53万吨 较二季度初增长近50%[4] - 复合肥样本企业库存处于82.62万吨历史高位[2] - 库存高企导致企业面临较大资金占用压力[4] 需求特征 - 需求呈现"弱现实 强预期"特征明显[2] - 复合肥企业订单承接乏力 产成品库存去化缓慢[2] - 采购维持最低安全库存水平 以小单短单为主[2] 短期需求因素 - 秋季备肥周期农户与经销商观望情绪浓厚[2] - 下游经销商双节前备货意愿低迷[4] - 需求未出现集中释放迹象[2] 中长期需求预期 - 出口窗口期临近结束 集港出口预期加速[2] - 淡储工作逐步开启 农资企业开始试探性采购[2] - 政策层面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将强化淡储检查[2] 区域市场变化 - 西北地区新增装置打破当地供需平衡[3] - 西北企业加大对西南 华北等外地市场的资源投放[3] - 新装置投产改变区域供需格局[3] 后市展望 - 后市呈现供需双增格局 供给大概率环比增加[4] - 需求改善有赖出口订单快速执行和秋季需求集中释放[4] - 库存压力有效去化才能为市场价格带来提振[4]
铁合金期货大跌 节前需注意
期货日报· 2025-09-23 00:23
价格表现与近期驱动 - 锰硅期货主力合约SM2601收盘下跌1.84%,硅铁期货主力合约SF2511收盘下跌2.01% [1] - 前期价格上涨主要由“反内卷”逻辑驱动的供给减量预期以及海内外宏观利好因素推动 [1] - 近期价格回落因高供给延续,而钢厂减产和终端需求不佳的预期提升,市场情绪消退 [1] - 供应增加后需求端兑现力度不及预期,同时市场“反内卷”情绪降温,引发价格大幅下跌 [1] 行业基本面分析 - 行业属于产能过剩行业,前期价格上涨有成本端推动因素,但近期未看到相关减产政策落地 [1] - 需求端面临压力,钢材价格承压,钢厂利润收缩,铁水产量有向下修正预期,电炉开工率走低,周度表观需求延续下滑 [2] - 供给端在整体生产利润明显修复后,产量维持高位 [2] - 市场供需过剩格局延续,价格向上空间有限 [2] 库存与产量数据 - 截至9月19日当周,63家锰硅企业库存为19.89万吨,环比增加3.21万吨,库存回升速度较快但处于正常区间 [2] - 同期锰硅产量降至20.88万吨,环比减少5355吨,若需求无增量,产量或加速下降以缓解库存压力 [2] - 截至9月19日当周,60家硅铁企业库存由7万吨降至6.33万吨,表观需求同步下降,库存对价格压力不大 [2] 成本支撑与未来展望 - 成本端支撑较强,锰矿价格未大幅下跌,天津港South32锰块价格周环比上涨0.4元/吨度至40.2元/吨度,南非半碳酸锰周环比上涨0.3元/吨度至34.3元/吨度 [3] - 我国锰矿进口集中度高,海外供应干扰因素易导致进口锰矿价格大幅上涨,预计后期回调幅度有限 [3] - 硅铁主要成本电价下跌幅度有限 [3] - 预计四季度锰硅和硅铁期货价格维持宽幅震荡,区间参考5600~5950元/吨,因价格上涨易引发产量增加,而需求端在粗钢压产政策下空间被压缩 [3]
期货公司出海潮再起!南华期货获H股发行备案,加速构建全球服务网络
期货日报· 2025-09-22 23:41
南华期货H股上市计划 - 南华期货收到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书 拟发行不超过1.24亿股H股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需在12个月内完成发行[1] - 本次发行尚需获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和香港联交所批准[1] - 公司早在2025年1月公告H股发行计划 旨在深化全球战略布局并拓展融资渠道[1] 期货行业国际化布局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 中国内地期货公司共设立境外一级子公司22家 二级子公司39家 三级子公司6家[2] - 子公司注册地涵盖香港 新加坡 英国 美国等主要金融中心 并获全球主流交易所交易和清算会员资质[2] - 业务范围从期货经纪扩展至证券 外汇 资产管理等多元领域[2] - 弘业期货是当前唯一"A+H"上市期货公司 2015年12月赴港上市 2022年8月深交所上市[2] - 中泰期货(原鲁证期货)于2015年7月7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3] 国际化战略动因与意义 - 赴港上市可开辟新融资渠道 吸引国际投资者 为海外业务提供资本支持[4] - 有助于提升国际知名度 吸引国际客户 整合海外清算牌照 打造综合金融服务平台[4] - 可缓解境内期货行业同质化竞争 推动向高质量发展和价值创造转型[2][4] - 海外业务成为头部期货公司重要利润来源[5] 南华期货境外业务表现 - 子公司横华国际2024年净利润达4.17亿元[4] - 2022-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从2.31亿元增长至6.54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68.26%[4] - 境外业务毛利率高达71.26%[4] - 完成香港 芝加哥 新加坡 伦敦四大国际化都市布局 覆盖三大时区[6] - 截至2024年末 境外经纪客户权益达138亿港币 资管规模25亿港币[6] - 2025年8月18日获得欧洲洲际交易所清算会员资质 为第二家全球主流交易所清算会员[6] 行业案例与成效 - 广发期货建立连接境内外双向通道 2025年上半年香港与英国子公司业绩创历史新高[6] - 国际化战略验证正确性与有效性[6] 国际化发展挑战与展望 - 海外业务拓展面临国际竞争激烈 业务模式单一 国际化人才短缺等挑战[7] - 需突破业务瓶颈并构建全球化运营能力[7] -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加快 期货公司国际化布局将进一步深化[7] - 南华期货若成功上市将成为境内第二家"A+H"期货公司 为行业提供重要参考[7] - 海外业务发展将推动行业从"通道服务"向"综合解决方案"转型[7] - 海外布局成为头部期货公司应对国内市场竞争的重要突围路径[7]
美股、国际金价齐创历史新高!英伟达大涨近4%!补库行情步入尾声,鸡蛋价格怎么走
期货日报· 2025-09-22 23:35
周一,美股市场低开高走,在英伟达和苹果的带领下,三大股指盘中均创历史新高,并收于纪录高位。 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涨0.14%,报46381.54点;标普500指数涨0.44%,报6693.75点;纳斯达克指数涨0.70%,报22788.98点。 英伟达股价大涨3.9%,盘中创历史新高,市值逼近4.5万亿美元。 英伟达周一宣布将向OpenAI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OpenAI将利用英伟达系统建设并部署至少10吉瓦的AI数据中心。台积电在美上市股票也同步走高,大 涨约3%。 另一只AI概念股甲骨文也在周一上涨,此前公司宣布晋升Clay Magouyrk和Mike Sicilia为联席CEO。甲骨文当日大涨6%,使其本月累计涨幅扩大至45%。 得益于iPhone 17销售火爆,苹果周一大涨超4%,年内走势由跌转涨,股价逼近历史新高。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英伟达涨3.93%,微软跌0.67%,苹果涨4.31%,谷歌跌0.86%,亚马逊跌1.66%,Meta跌1.63%,特斯拉涨1.91%,甲骨文涨6.31%。 美股三大股指齐创历史新高 英伟达大涨近4% 数据显示,9月22日,COMEX黄金期货价格盘中突破3760美 ...
铁合金期货大跌,节前需注意→
期货日报· 2025-09-22 23:35
价格变动及驱动因素 - 锰硅期货主力合约SM2601收盘下跌1.84% 硅铁期货主力合约SF2511收盘下跌2.01% [1] - 价格下跌主因供应增加后需求端兑现力度不及预期 同时市场反内卷情绪降温 [3] - 前期价格上涨由成本端推动及反内卷预期下的产能收缩预期驱动 但未见到相关减产政策落地 [3] 供需基本面分析 - 需求端旺季已至但钢材价格承压 钢厂利润收缩且电炉开工率走低 周度表观需求延续下滑态势 [3] - 供给端生产利润明显修复后产量维持高位 铁合金行业属于产能过剩行业 [3] - 锰硅企业库存截至9月19日当周达19.89万吨 环比增加3.21万吨 硅铁企业库存由7万吨降至6.33万吨 [4] 成本支撑因素 - 锰矿价格保持强势 天津港South32锰块价格40.2元/吨度周环比涨0.4元/吨度 南非半碳酸锰34.3元/吨度周环比涨0.3元/吨度 [5] - 锰矿以国外定价为主 美联储降息对资源类商品价格有支撑 进口集中度高且供应易受海外因素影响 [5] - 硅铁主要成本电价下跌幅度有限 整体成本端支撑较强 [5] 行业前景预期 - 铁合金市场供需过剩格局延续 价格向上空间有限 [4] - 四季度预计维持宽幅震荡 区间参考5600-5950元/吨 [5] - 终端需求表现反复或倒逼钢厂减产 形成负反馈机制 [4]
我国产业低碳化进程加速
期货日报· 2025-09-22 16:05
据新华社电今年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记者22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5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锚 定"双碳"目标,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6.8亿千瓦,是2020年的3倍以上,提前6 年多实现向国际社会承诺的装机容量目标。 节能降碳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既利当前、更利长远。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全 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率为11.6%,达到"十四五"目标进度要求。 此外,我国产业低碳化进程加速。稳步淘汰落后产能,退出钢铁落后产能超1.5亿吨。截至2024年年 底,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6430家,全国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约20%。国家层面累计 培育绿色工业园区491个,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新产业(300832)、新业态、 新模式"三新"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18%。今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 到16.4%。 ...
品种创新为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期货日报· 2025-09-22 16:03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上期所以绿色品种创新为抓手,聚焦再生资源与传统产业绿色升级需求,推出铸 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等标志性产品,为铝产业、造纸产业低碳转型搭建起专业 化风险管理平台,同时持续推动原有期货品种的低碳化发展,为实体经济注入绿色金融动能。 激活铝产业循环经济 作为铝工业大国,我国已建成"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铝应用—再生铝"的完整产业链。随 着我国铝积蓄量逐年增加,相关机构预计2025年废铝资源为1177万吨。铸造铝合金作为全球铝工业低碳 转型的重要产品,在我国同样发展迅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铸造铝合金 (再生)产能约为1300万吨,产量约为620万吨,表观消费量约为673万吨。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铸造 铝合金生产国和消费国。 作为废铝循环利用的核心途径,铸造铝合金的绿色属性尤为突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生 产1吨铸造铝合金的碳排放量仅为火电电解铝的3.6%,可节约3.4吨标准煤与22吨水,顺应《铝产业高质 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中"再生铝产量在1500万吨以上"的低碳发展目标。 然而,近年来,废铝等原材料价格逐渐 ...
国元期货子公司参与注册首批铸造铝合金仓单
期货日报· 2025-09-22 16:03
据悉,这批标准仓单共计13张,申报重量390吨,占全国首批仓单数量的10%,由国元期货进行交割预 报,经浙江尖峰供应链有限公司进行入库检查,并通过上期所审批后正式生成。 本报讯(记者 谭亚敏)9月22日,国元期货子公司——国元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注册生成上期所 铸造铝合金期货标准仓单。 国元期货董事长洪明表示,铸造铝合金是汽车轻量化、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关键材料,安徽地区因积 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了众多主机厂以及零部件企业。铸造铝合金期货上市,完善了铝产业链期 货品种体系,可有效助力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
吴清最新发声!“十四五”时期我国资本市场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期货日报· 2025-09-22 14:42
资本市场发展成就 - 资本市场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 A股市场总市值于今年8月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3] - 期货期权品种达157个 广泛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 [3] - 交易所债券市场创新品种加快发展 包括公募REITs、科创债和资产证券化 [3] 市场体系与制度建设 - 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法治体系进一步健全 期货和衍生品法、私募基金监管条例等法规发布实施 [3] - 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证监会配套出台60余项规则 [3] - 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 [3] 投融资功能与科技创新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 显著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 [4] - 近五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合计派发10.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超过80% [4] -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 含科量进一步提升 [4] 中长期资金与改革开放 - 截至今年8月底 各类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32% [6] - 股票发行注册制由试点到全面推开 逐步走深走实 [7] - 十四五期间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 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 269家企业境外上市 [7] 监管执法与风险防控 - 十四五期间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5] - 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 [9] - 私募基金风险整治扎实推进 约7000家僵尸机构完成出清 伪私募等增量风险基本得到遏制 [9] - 五年来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700件 一批责任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 上市公司质量与退市机制 - 坚持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双轮驱动 支持和引导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7] - 开展两轮退市制度改革 拓宽多元退出渠道 严格出清害群之马和空壳僵尸 [7] - 十四五时期共207家公司平稳退市 [7] 市场稳定机制 - 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为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5] - 支持汇金公司、社保、保险、证券基金和上市公司等发挥内在稳定作用 有效应对外部冲击 [9] 未来发展重点 - 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适配性 更大力度支持创新 更好支持优质企业成长 [10] - 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让更多全球资本投资中国 [11] - 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夯实市场稳和活的微观基础 [12] - 提高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 塑造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资本市场秩序 [13]
多晶硅能耗将有新国标 约30%落后产能将被淘汰?
期货日报· 2025-09-22 11:09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 意见稿),对多晶硅单位产品能耗标准进行修订,分别设定一级、二级、三级能耗限值为≤5kgce/kg、 5.5kgce/kg、6.4kgce/kg,对应三氯氢硅法约40.7kWh/kg-Si、48.8kWh/kg-Si、52.1kWh/kg-Si。 对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文称,该标准正式实施后,多晶硅单位产品能耗不达基准值要 求(6.4kgce/kg)的企业将被限期整改,逾期未改或整改后未达准入值(5.5kgce/kg)的企业将被关停。 根据初步统计,现有产能结构有序调整后,国内多晶硅有效产能将降至约240万吨/年,较2024年底下降 16.4%,与已建成的装置产能相比减少31.4%。 同时,当前"反内卷"预期仍在,市场情绪有所反复。"前期,市场关于'反内卷'的消息较多,包括产能出 清、收储等问题都已在盘面有所定价,且当前价格已经给予了企业较为可观的生产利润,因此价格上行 空间较为有限。"李祥英认为,尽管当前光伏行业仍未有实质性政策落地,但能耗新标准的发布,也从 侧面说明了多晶硅产能出清并非短期之事,而会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