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均胜电子(600699)
icon
搜索文档
均胜电子: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8 13:12
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连续四个交易日收盘价格累计涨幅达43.39% [1] - 短期涨幅显著高于同期上证指数及WIND汽车零部件指数累计涨幅 [1] - 公司提示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风险并呼吁投资者审慎决策 [1]
均胜电子发布机器人AI头部总成等多款新产品
证券日报网· 2025-09-18 12:21
机器人新产品发布 - 公司正式发布机器人AI头部总成 集成柔性显示屏 麦克风阵列 深度相机和转动控制等多种功能 搭载多模态AI交互系统 具备主动语音交互 人脸识别跟随 精准意图识别和实时图像生成能力 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 造型流畅美观且轻便稳固 [1] - 公司推出基于英伟达Jetson Thor芯片的全域控制器 AI算力达2070 TOPS 是上一代Orin的7.5倍 CPU性能提升3.1倍 整体能效比提升3.5倍 支持机器人端侧百亿级参数大模型实时推理 支持车规级接口与协议 提升数据传输可靠性与设备时钟同步精度 [2] - 公司发布嵌入式高能量密度电池包与新一代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电池包能量密度大于280Wh/kg 支持最大36A持续放电 从0充至80%仅需10分钟 循环寿命超过1000次 提供嵌入式与背包式两种形态 分别适用于机器狗 轮式人形机器人和双足人形机器人 [3] 战略合作与业务拓展 - 公司与瑞士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RIVR Technologies AG达成战略合作 将为RIVR提供定制化机器人域控制器解决方案和机器人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依托全球供应链和生产制造能力赋能RIVR在北美 欧洲及亚太地区的业务拓展 [2] - 2025年以来公司机器人能源管理相关产品已向智元机器人 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等合作伙伴送样 [4] 产品体系与战略规划 - 公司机器人关键部件解决方案已基本搭建完毕 新发布产品与此前的胸腔及底盘总成 传感器套件等形成完善的产品矩阵体系 具备系统化支持机器人公司产品研发与制造能力 [4] - 公司将利用全球工厂的丰富工业场景 以机器人核心部件和工业场景为双轮驱动 与全球机器人合作伙伴构建"部件-本体-场景-模型"的闭环迭代 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真实工业场景的广泛应用落地 [4]
股价三连板,均胜电子发布机器人AI头部总成等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2:13
产品发布 - 公司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AI头部总成产品 具备主动交互 表情识别情绪状态 表情交互和多轮记忆对话功能[1] - 公司推出基于英伟达JETSON THOR的机器人全域控制器 可为不同芯片平台打造大小脑融合的域控产品[1] - 公司发布高能量机器人电池包及电池管理系统(BMS) 胸腔及底盘总成方案集成电池包和散热器等功能部件[1] 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近期连续三日涨停[1] - 公司9月股价累计涨幅达到73.8%[1]
均胜电子(600699) - 均胜电子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
2025-09-18 11:33
股价表现 - 2025年9月15 - 18日公司股票收盘价累计涨幅约43.39%[3][5] - 同期上证指数累计涨幅约 - 1.01%[5] - 同期WIND汽车零部件指数累计涨幅约7.41%[5] 业务占比 - 公司机器人相关零部件业务营收占比不到0.1%[3][7] 上市进程 - 2024年12月通过发行H股并在港上市议案[8] - 2025年8月向港交所更新递交申请及材料[8] 财务指标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商誉占净资产比例约35.04%[3][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约69.46%[10] - WIND国内、全球汽车零部件平均资产负债率分别约50.41%、60.67%[10]
均胜电子:公司机器人相关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占比不到0.1%
新华财经· 2025-09-18 11:24
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连续四个交易日收盘价格累计涨幅达43.39% [2] - 短期涨幅显著高于同期上证指数及WIND汽车零部件指数累计涨幅 [2] 业务构成 - 机器人相关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占比不足0.1% [2] - 该业务不会对公司当期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2] 财务风险 - 商誉占净资产比例达35.04% [2] - 资产负债率为69.46% 高于国内外行业平均水平 [2] 风险因素 - 存在因宏观经济、下游行业或市场环境不利变化导致的商誉减值风险 [2] - 相关子公司未来年度经营业绩未达预期可能引发商誉减值 [2]
均胜电子新增“昨日连板”概念
新浪财经· 2025-09-18 10:38
公司概念新增 - 均胜电子于2025年9月18日新增"昨日连板"概念 [1] - 新增原因为该股连续涨停 [2] 数据来源说明 - 概念信息由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 [2] - 数据可能存在不准确或不完整情况 具体需以公司公告为准 [2]
押注零部件总成,均胜电子切入机器人赛道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8 10:32
公司机器人产品发布 - 9月18日发布三款机器人产品:机器人AI头部总成、基于英伟达Jetson Thor芯片的全域控制器及机器人能源管理产品 [1] - 产品强调集成概念 包括双目深度相机、嗅觉传感器、全固态激光雷达、惯性测量单元等组件 [1] - 新品与胸腔及底盘总成、传感器套件形成互补 构建完整机器人产品体系 [1] 业务战略定位 - 以"汽车+机器人Tier1"定位发展机器人业务 Tier1指直接向整车制造商供货并深度参与研发生产的一级供应商 [1] - 全资子公司宁波均胜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于今年4月成立 [3] - 基于汽车零部件供应经验 采用总成方案提升机器人产品稳定性和单品价值 [3] 技术性能参数 - 机器人全域控制器AI算力达2070 TOPS 是上一代Orin的7.5倍 CPU性能提升3.1倍 [3] - 基于英伟达Thor芯片 引入车规级接口和协议 实现大脑小脑一体化芯片架构 [3] - 一体化架构提升数据传输可靠性和一致性 满足高精度复杂环境操作需求 [3] 客户合作进展 - 为瑞士RIVR Technologies AG提供定制化机器人域控制器解决方案和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3] - 机器人能源管理产品已向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等企业送样 [3] 行业发展阶段 - 机器人业务与整个行业仍处于发展早期 [4] - 业务规模取决于产品研发创新速度和技术投入力度 [4]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0918
华宝证券· 2025-09-18 07:47
股票异常波动与退市风险 - *ST天茂现金选择权申报期为2025年9月15日至9月19日[1] - 紫天退处于退市整理期,距最后交易日剩余11个交易日[1] - 吉视传媒公告严重异常波动[1] - 多家*ST公司(如*ST东通、*ST宇顺、*ST高鸿等)发布可能强制退市或终止上市风险提示[4] 可转债动态 - 应流股份可转债申购时间为2025年9月19日[6] - 多只可转债(如瑞达转债、长集转债、万孚转债等)发布转股价格调整公告,生效日期集中在9月18日至24日[6] - 宏辉转债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9月18日[6] - 多只可转债(如铜陵定02、景23转债、三羊转债等)发布赎回登记公告,日期分布在9月29日至10月27日[6] 债券回售与摘牌 - 禾丰转债回售申报期为2025年9月12日至18日[6] - 多只债券(如22粤科02、22海旅01、20苏高投等)发布回售登记期公告,日期集中在9月22日至29日[6] - 22藏城发提前摘牌日为2025年9月18日[8] - 多只债券(如22厦城01、22招金02、20大宁02等)发布提前摘牌公告,日期分布在9月25日至29日[8] 港股通权益提示 - 信义能源、信义玻璃、信义光能以股代息申报期为2025年9月12日至23日[8] - 港华智慧能源以股代息申报期为2025年9月15日至26日[8]
A股异动|均胜电子3连板 股价逼近历史新高 年内累涨约1.4倍
格隆汇· 2025-09-18 07:33
股价表现 - 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涨停 报36.88元 封单逾29万手[1] - 全天成交4.87亿元 最新市值514.72亿元[1] - 年内累计涨幅达139.26%[1] - 2015年6月2日盘中曾触及历史高点40.61元[1] 业务发展 - 公司机器人相关零部件业务尚处于前期起步阶段[1] - 机器人业务营业收入占比不到0.1%[1] 股东动向 - 均胜集团在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增持公司A股股票70万股[1] - 增持金额约1,895.93万元[1] - 累计增持公司A股股票278.57万股[1] - 累计增持金额约7,500万元[1]
均胜电子在宁波成立光电子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7:31
公司基本信息 - 宁波均胜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于2025年9月17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李俊彧 登记状态为存续[1][2] - 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 由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登记注册[1][2] - 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聚贤街道冬青路555号5号楼603室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30201MAEX42Y14N[2] 股权结构 - 公司由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A股代码600699)全资持股 持股比例100%[1][2] - 认缴出资额对应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 企业类型为法人独资有限责任公司[1][2]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涵盖光电子器件制造与销售 包括光通信设备、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1][2] - 业务延伸至集成电路设计与销售 物联网设备制造与技术服务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与销售[2] - 附加业务包括汽车零部件研发与制造 软件开发与销售 以及进出口贸易[2] 行业属性 - 所属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涉及光电子技术领域[2] - 经营范围覆盖集成电路芯片、电子元器件批发零售 符合高端制造业特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