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均胜电子(600699)
icon
搜索文档
均胜电子(600699):机器人+智驾重磅发布 核心产品矩阵驱动第二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9-19 14:25
重大订单与业务拓展 - 公司新获两家头部品牌主机厂客户的汽车智能化项目定点 预计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150亿元 计划从2027年开始量产[1] - 公司近期新获150亿元国际头部客户订单 持续开拓全球竞争力 助力主业稳步增长上行[3] 机器人产品与技术发布 - 公司正式发布电子机器人AI头部总成产品 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 高度集成柔性显示屏 麦克风阵列 深度相机 转动控制等多种功能 基于AI大模型使其具备全域多模态交互体验[1] - 头部总成产品与此前的胸腔及底盘总成 关节 传感器等机器人解决方案 打造更为完善的机器人产品矩阵体系[1] - 公司发布基于英伟达Jetson Thor芯片的全域控制器 AI算力高达2070 TOPS 是上一代Orin的7.5倍 14核高性能计算CPU性能提升3.1倍 整体能效比提升3.5倍 支持百亿级大模型实时推理[2] - 公司发布嵌入式机器人高能量密度电池包与新一代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新一代无线充电系统能让机器人彻底摆脱人工干预 在多种环境下自动充电[2] 战略合作与市场布局 - 公司与瑞士机器人公司RIVR宣布达成战略合作 将为RIVR提供定制化机器人域控制器解决方案和机器人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2] - 公司依托全球灵活的供应链和生产制造能力 赋能RIVR在北美 欧洲及亚太地区的业务拓展 助力解决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难题[2] - 公司围绕机器人"大小脑"及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攻关 定制化开发 测试验证 构建"部件-本体-场景-模型"的闭环迭代 推动机器人工业场景应用落地[3] - 公司有望斩获智元 银河通用 T客户等多客户重要订单 持续深化海内外重要万亿增量市场[3] 财务表现与增长预期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收631.3亿元/674.7亿元/719.1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3.0%/6.9%/6.6%[3]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18.3亿元/21.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57.6%/20.9%/16.4%[3]
均胜电子降维打击:卡位机器人“头部”,股价被点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2:09
机器人产品发布 - 公司发布三类机器人集成产品 包括人形机器人AI头部总成 基于英伟达Jetson Thor芯片的全域控制器 以及新一代机器人能源管理产品 [1] - 机器人产品技术源自公司现有汽车业务生态 包括座舱系统 智驾域控制系统和新能源车电源管理系统 [1] - 头部总成产品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 具备主动语音交互 人脸识别跟随 精准意图识别和实时图像生成功能 [3] 技术优势与行业定位 - 公司聚焦机器人头部 能源管理和智能系统集成细分赛道 与多数聚焦机电执行器的厂商形成差异化竞争 [1] - 智能座舱软硬件集成经验赋能机器人头部总成开发 在外观结构材料工艺方面具有优势 [4] - 通过系统总成方式促进机器人行业技术收敛 解决各厂商自行组装头部的问题 [3] 业务进展与产能布局 - 与智元机器人成立合资公司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 设计1000台人形机器人及轮式机器人产能 [6] - 机器人能源解决方案 躯体部位 肩膀和大小腿总成已获得部分订单 多模态传感器套件等已送样测试 [6] - 新一代头部总成和基于Jetson Thor的全域控制器将于不久进行送样 [6]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9月累计上涨74.84% 控股股东均胜集团高位增持70万股 增持金额约1895.93万元 [2] - 公司战略定位为"汽车+机器人Tier1" 致力于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7] 成本与全球化布局 - 当前机器人单品毛利率空间较大 但小批量对业绩影响有限 [7] - 利用汽车与机器人技术同源优势 通过全球化配套能力实现材料端和制造端协同降本 [7]
机器人不仅要会走会拿,还得会社交!均胜电子胡爽:AI多模态交互能力非常重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1:35
产品发布 - 公司于9月18日正式发布机器人AI头部总成 基于英伟达Jetson Thor芯片的全域控制器及新一代机器人能源管理产品 [1] - 机器人头部总成高度集成柔性显示屏、麦克风阵列、深度相机、转动控制等多种功能 [2] - 头部总成搭载多模态AI交互系统 具备主动语音交互、人脸识别跟随、精准意图识别、实时图像生成等能力 [2] 技术迁移与竞争优势 - 公司将智能座舱领域的多模态AI交互技术迁移至人形机器人领域 [2][3] - 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能力可迁移至人形机器人移动智能领域 [3] - 公司为汽车头部Tier1供应商 同行拓普集团、三花智控等产业链厂商也已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1] 交互智能战略 - 人形机器人智能分为移动智能、操作智能及交互智能三大类 [2] - 交互智能通过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实现AI交互 未来在三大智能中地位将非常重要 [2][3] - AI头部总成将多模态交互模型能力嵌入 提供情感陪伴与自然交流功能 [2] 数据训练与工业应用 - 人形机器人训练数据包括真机真实环境采集数据与模拟仿真合成数据 [3] - 预训练VLA模型以合成数据为主 真实产线数据主要用于后训练与强化学习 [3] - 公司利用自身工业场景采集数据 重点部署上下料与搬运等对操控精度要求较低的应用 [3]
A500指数本周微涨0.02%,国联安、兴业基金领涨丨A500ETF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1:04
中证A500指数表现 - 指数最新点位5433.29点 本周微涨0.02% [2][5] - 日均成交额9126.33亿元 单日成交额环比上涨2.7% [2][5] - 周成交额45631.67亿元 [2] 成分股表现 - 涨幅前十成分股中 均胜电子以44.25%领涨 上海建工涨31.70% 三花智控涨20.72% [3] - 跌幅前十成分股中 北方稀土跌12.20% 君实生物跌9.84% 锡业股份跌9.45% [3] - 涨幅前十主要集中在电子、建筑、机械及科技板块 跌幅前十以稀土、生物科技及资源类股票为主 [3] 基金表现 - 39只中证A500基金总规模达1865.27亿元 [4][5] - 华泰柏瑞基金规模221.82亿元居首 国泰基金204.94亿元 易方达基金204.55亿元 [4][5] - 国联安基金以0.424%周涨幅居首 兴业基金涨0.416%位列第二 [5] - 多数基金实现上涨 仅少数出现小幅下跌 [4] 宏观政策影响 - 美联储9月17日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 重启降息步伐 [6] - 降息短期可能引发全球权益市场震荡 因预期部分提前兑现 [6] - 中长期利好A股 人民币汇率走强提升市场吸引力 科技成长及高股息板块受益 [6] - 历史数据显示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后A股及港股多以上涨为主 [6]
人形机器人概念下跌2.17%,主力资金净流出243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09:35
人形机器人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9月19日收盘,人形机器人概念板块下跌2.17%,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66只个股上涨,涨幅居前的包括云南旅游上涨10.03%、长飞光纤上涨10.00%、赣锋锂业上涨10.00%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金发科技、卧龙电驱、五洲新春跌停,豪恩汽电下跌11.92%、汉威科技下跌9.87%、涛涛车业下跌9.72% [1][8] 板块资金流向 - 人形机器人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187.55亿元 [2] - 243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61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居前的个股包括卧龙电驱净流出23.62亿元、金发科技净流出16.63亿元、三花智控净流出12.17亿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个股包括欧菲光净流入22.13亿元、赣锋锂业净流入17.96亿元、长飞光纤净流入3.26亿元 [2] 个股表现及资金流向详情 - 卧龙电驱下跌10.01%,换手率16.11%,主力资金净流出23.62亿元 [2] - 金发科技下跌10.01%,换手率13.67%,主力资金净流出16.63亿元 [2] - 三花智控下跌8.56%,换手率10.36%,主力资金净流出12.17亿元 [2] - 均胜电子上涨0.60%,换手率22.87%,主力资金净流出7.63亿元 [2] - 欧菲光上涨6.45%,换手率24.45%,主力资金净流入22.13亿元 [12] - 赣锋锂业上涨10.00%,换手率12.62%,主力资金净流入17.96亿元 [12] - 长飞光纤上涨10.00%,换手率6.09%,主力资金净流入3.26亿元 [12]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涨幅居前的概念板块包括光刻机上涨2.09%、民爆概念上涨1.70%、盐湖提锂上涨1.11% [2] - 跌幅居前的概念板块包括减速器下跌2.68%、PEEK材料下跌2.65%、人形机器人下跌2.17% [2] - 其他跌幅较大的板块包括工业母机下跌2.11%、特斯拉概念下跌1.94%、天津自贸区下跌1.87% [2]
汽车行业双周报: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的通知-20250919
东莞证券· 2025-09-19 09:31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1] 核心观点 - 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2025年汽车总销量目标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政策举措包括扩大消费需求、有条件批准L3自动驾驶准入、行业乱象整治等,对整车和零部件厂商均构成积极信号[46] - 汽车行业近期表现强劲,申万汽车板块近两周上涨9.38%,跑赢沪深300指数6.33个百分点,年初至今上涨28.76%[11] - 智能驾驶领域发展潜力显著,预计"十五五"末中国智能驾驶部件和系统市场规模或达千亿美元[29] 行业走势及估值回顾 - 申万汽车板块近两周上涨9.38%,排名申万31个行业第4名;9月初至今上涨5.45%,排名第2名;年初至今上涨28.76%,排名第8名[11] - 子板块表现:汽车零部件板块近两周上涨13.63%,摩托车及其他板块上涨9.42%,汽车服务板块上涨8.65%,乘用车和商用车板块分别上涨2.11%和2.38%[14] - 板块估值:申万汽车板块PE(TTM)为27.51倍,子板块PE分别为汽车服务36.84倍、汽车零部件29.12倍、乘用车25.81倍、商用车22.84倍、摩托车及其他28.74倍[15] 行业数据跟踪 - 8月汽车产量281.50万辆(同比增长13.0%,环比增长8.6%),销量285.7万辆(同比增长16.5%,环比增长10.2%),出口61.1万辆(同比增长19.6%,环比增长6.3%)[18] - 8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57.0%(同比增0.80pct,环比降0.20pct)[18] - 原材料价格变化(9月1日至9月18日):钢材涨1.97%、铝涨0.78%、铜涨0.11%、碳酸锂跌6.25%、橡胶跌0.75%、玻璃涨0.99%[22] 行业新闻 - 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标准征求意见,要求系统具备手部及视线脱离检测能力,计划2026年正式发布[26][28] - 乘联分会数据:9月1-14日乘用车零售73.2万辆(同比下降4%),新能源零售43.8万辆(同比增长6%),渗透率达59.8%[29] - 八部门政策强调促进汽车消费,包括以旧换新、新能源公交更新、二手车流通改革等[31] - L3级自动驾驶准入政策处于标准制定阶段,若落地将推动行业技术发展[32] 企业新闻 - 蔚来完成11.6亿美元股权发行,资金用于智能电动汽车技术研发及充换电网络扩张[36] - 奇瑞汽车计划港股IPO,目标估值1400亿港元[37] - 享界S9T上市,售价30.98万元起,搭载华为智能驾驶系统[38] - 小鹏首款增程SUV G7曝光,纯电续航430km[41] - 众泰汽车因生产线拆除,2025年无法复工复产T300车型[43] 投资建议 - 关注智能化主机厂:比亚迪(上半年营收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赛力斯(归母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47] - 智能驾驶产业链:福耀玻璃(归母净利润48.05亿元,同比增长37.33%)、均胜电子(新订单全生命周期金额312亿元,新能源订单占比超66%)[47] - 新能源公交以旧换新受益标的:宇通客车(归母净利润19.36亿元,同比增长15.64%)[47]
汽车行业资金流出榜:山子高科等19股净流出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09:24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19日下跌0.30% [2] - 申万行业中有16个行业上涨 涨幅居前行业为煤炭和有色金属 涨幅分别为1.97%和1.19% [2] - 下跌行业共20个 汽车和医药生物行业跌幅居前 分别为1.94%和1.41% [2] 资金流向概况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587.33亿元 [2] - 8个行业实现主力资金净流入 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入规模居首达8.72亿元 传媒行业净流入6.92亿元 [2] - 23个行业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出 计算机行业净流出107.23亿元居首 汽车行业净流出79.29亿元次之 [2] 汽车行业表现 - 汽车行业整体下跌1.94% 位居当日跌幅榜首位 [2][3] - 行业277只个股中61只上涨 3只涨停 213只下跌 2只跌停 [3] - 主力资金净流出79.29亿元 74只个股获资金净流入 213只个股遭资金净流出 [3] 汽车行业资金流入个股 - 9只个股净流入资金超5000万元 上汽集团净流入3.47亿元居首 [3] - 海马汽车净流入1.76亿元 爱柯迪净流入1.32亿元 分列第二三位 [3] - 资金流入前十大个股包括成飞集成(9723万元)、华懋科技(8470万元)、光洋股份(8292万元)等 [3][4] 汽车行业资金流出个股 - 19只个股净流出资金超1亿元 山子高科净流出16.85亿元居首 [3][5] - 均胜电子净流出7.63亿元 江淮汽车净流出7.28亿元 分列流出榜二三位 [3][5] - 万向钱潮(4.52亿元)、拓普集团(3.90亿元)、千里科技(3.46亿元)等位列资金流出前十 [5]
先导智能大涨超4%,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电池50ETF(159796)微跌,资金重手增仓8500万份!固态电池0-1产业化加速
新浪财经· 2025-09-19 05:01
电池板块市场表现 - 电池50ETF(159796)9月19日盘中微跌0.11% 但获资金逢跌布局8600万份 规模突破60亿元 [1]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微涨0.1% 成分股先导智能涨超4% 亿纬锂能涨超3% 天赐材料涨超3% 三花智控大跌超8% [3] - 指数前十大成分股中阳光电源跌1.87% 宁德时代涨0.66% 三花智控跌8.3% 亿纬锂能涨3.33% 先导智能涨4.2% [4]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有关部门在锂电产业大会表示将加快固态电池 钠离子电池等前瞻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4] - 先导智能已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全线工艺环节 并向多家电池制造商交付干法混料涂布设备 [5] - 东吴证券指出政策端已投入60亿元专项研发资金 预计2025-2026年进入中试线落地关键期 [6] - 中金公司测算2027年全固态电池设备市场空间达25亿元 2030年将增长至273亿元 CAGR为122% [6] 电池50ETF产品特征 - 标的指数储能含量达24% 固态电池含量达37% 居同类领先水平 [7] - 前十大成分股覆盖光伏逆变器龙头(权重14.51%) 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及固态电池先行企业 [7] - 基金管理费率为0.15%/年 为同类最低档 规模在跟踪中证电池主题指数ETF中领先 [8]
中国企业全球抢滩:Robotaxi订单纷至,商业化落地加速
新京报· 2025-09-19 03:33
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海外扩张 - 禾赛科技获得美国头部Robotaxi公司超过4000万美元激光雷达订单 [1] - 均胜电子新获两家头部主机厂汽车智能化项目 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150亿元 [1] - Momenta与Uber签约 计划2026年在德国慕尼黑开启L4级自动驾驶Robotaxi测试 [1] 头部企业跨国合作进展 - Momenta已与梅赛德斯-奔驰、宝马等20余家全球主流车企达成深度合作 [2] - 轻舟智航与高通达成深度合作 2026年实现智驾方案全球交付并在德国设立欧洲总部 [2] - 百度将在Uber平台投放"萝卜快跑"自动驾驶汽车 2025年晚些时候在亚洲和中东地区投放 [2] - 文远知行与Uber、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签约 2026年第一季度实现纯无人商业运营 [2] - 小马智行2023年5月在迪拜落地Robotaxi车队 2026年推进全无人商业化运营 [2] 资本策略转型 - 哈啰出行Robotaxi业务完成超过30亿元战略融资 核心投资方包括蚂蚁集团 [3] - 蚂蚁集团将在身份认证技术上解决乘客与Robotaxi的交互信任问题 [3] - 均胜电子表示将把中国领先的汽车智能化技术向海外市场拓展 [3] 技术优势形成原因 - 中国复杂道路环境训练出的算法具备优秀问题处理能力 [4] - Momenta的"数据飞轮"算法通过40多万辆量产车回收海量极端案例持续优化模型 [4] - 无图端到端方案相比高精地图具有全球化扩展优势 避免高昂采集制作维护成本 [4][5] - 国际车企开始转向无图或轻地图技术路线 中国公司在此领域走在前列 [5] 成本降低与商业化进展 - 2026年成为L4级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关键时间点 [6] - Robotaxi制造成本过去五年下降80% [6] - 禾赛科技AT512激光雷达通过规模化生产大幅降低成本 [6] - 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套件总成本较前代下降70% 其中车载计算单元成本降80% 激光雷达成本降68% [6] 资本市场态度转变 - 投资关注点从技术可行性转向商业化时间表与现金流预期 [7] - 行业可能迎来并购整合潮 仿真软件、传感器公司、高精度定位服务商成为资本关注对象 [7] - 科技公司与出行平台结合盈利速度可能快于传统车企 Uber等平台欠缺自动驾驶系统而科技公司需借助平台实现商业闭环 [7]
从单一零部件转向总成解决方案 均胜电子发布机器人AI头部总成等多款新品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14:30
公司新品发布 - 公司正式发布机器人AI头部总成 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 集成柔性显示屏 麦克风阵列 深度相机 转动控制等多种功能 基于AI大模型实现全域多模态交互 [2] - 推出搭载英伟达Jetson Thor芯片的全域控制器 AI算力达2070TOPS 是上一代Orin的7.5倍 14核高性能计算CPU性能提升3.1倍 整体能效比提升3.5倍 支持百亿级大模型实时推理 [2] - 发布嵌入式机器人高能量密度电池包 电芯能量密度大于280Wh/kg 支持最大36A持续放电 电量0充至80%仅需10分钟 循环寿命超1000次 提供嵌入式与背包式两种形态 [3] - 推出新一代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使机器人充电彻底摆脱人工干预 实现多种环境下自动充电 [3] 战略合作与订单情况 - 与智元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展机器人"大小脑"及关键部件技术攻关 定制化开发 测试验证平台建设 [2] - 与瑞士机器人公司RIVR达成战略合作 为其提供定制化机器人域控制器解决方案和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支持其在北美 欧洲及亚太地区的业务拓展 [3] - 新品已获得批量订单 涉及能源系统解决方案 前胸 肩膀 大小腿等身体部位相关产品和定制化产品 [4] - 2025年以来 机器人能源管理相关产品已向智元机器人 银河通用等合作伙伴送样 [4] 公司战略规划 - 2025年上半年提出"汽车+机器人Tier1"双轨转型战略 从单一零部件向总成解决方案方向发展 目标在机器人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4] - 明确突破机器人"大脑" "小脑"和"肢体"三大核心技术 2025年4月成立全资子公司宁波均胜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 [4] - 机器人关键部件解决方案已基本搭建完毕 形成完善产品矩阵体系 具备系统化支持机器人公司研发与制造能力 [5] - 计划利用全球工厂丰富场景为机器人提供真实工业场景训练 目前工业场景数据积累主要涉及上下料 装配 搬运 质检等五大类 [4][5] 技术优势与市场前景 - 公司将智能座舱多模态AI交互能力迁移至机器人交互领域 AI非模态交互模型能力已嵌入头部总成新产品 实现情感陪伴 自然交流等功能 [5] - 汽车产业链上游 中游 下游各环节均可与具身机器人 低空飞行器产业链深度衔接 60%以上产业链可被聚合智能所用 [4] - 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美元 [6] - 科技部部长表示正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 物流搬运 电力巡检等场景加速落地应用 为未来万亿级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