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胜电子(600699)

搜索文档
均胜电子(600699) - 均胜电子关于参与投资设立产业基金的进展公告
2025-09-24 11:3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全资子公司以3亿元参与投资服贸二期基金[2] - 参与投资金额占服贸基金二期出资总额的3%[2] 其他信息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2] - 基金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编码为SBGB42[3]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9月25日[6]
均胜电子:参与设立的服贸二期基金已完成备案
第一财经· 2025-09-24 11:08
基金投资 - 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均智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3亿元参与投资设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二期(有限合伙)[1] - 该基金由招商局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担任普通合伙人及基金管理人[1] - 公司投资金额占基金出资总额的3%[1] 基金备案 - 基金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1] - 基金备案编码为SBGB42[1]
与均胜电子战略合作的机器人公司RIVR什么来头?贝索斯为何看上它
凤凰网财经· 2025-09-24 07:20
战略合作概述 - 均胜电子旗下均胜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与贝索斯投资的瑞士机器人公司RIVR达成战略合作 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 远期将应用于物流和城市服务场景 [1][2] - 合作内容涵盖机器人域控制器 能源管理系统以及全球化供应链和生产制造能力服务 均胜电子将支持RIVR实现规模化量产 [6] RIVR公司背景与技术定位 - RIVR为瑞士苏黎世初创企业 专注开发四足机器人 用于"最后一公里"配送 创始人Marko Bjelonic被华盛顿邮报称为机器人领域"超级碗" [3] - 贝索斯通过Bezos Expeditions投资RIVR 该投资是其AI机器人领域重点布局之一 其他投资仅包括Figure AI Physical Intelligence和Skild AI等少数企业 [3] - RIVR已与美国递送平台Veho合作 在奥斯汀街道部署机器人 改变电子商务包裹速达方式 Veho运营网络覆盖美国50多个都会区 [5] 均胜电子机器人业务布局 - 均胜电子定位调整为"汽车+机器人 Tier1" 全面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拥有全球研发和高端产能设施 [7] - 公司提供机器人大小脑控制器 能源管理模块 高性能机身材料及头部 胸腔总成等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已与海外国内厂商签署协议 [7] - 专门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 研发团队来自清华 北大 慕尼黑工业大学等院校 发布基于英伟达Jetson Thor芯片的控制器及新一代能源管理产品 [8] 行业协同与应用前景 - 亚马逊产业创新基金认为RIVR技术具增长潜力 其具身智能解决方案可推动亚马逊物流转型 [4] - 贝索斯视AI机器人为"技术浪潮早期曲线" 类似智能手机爆发前夜 目标是将AI应用于零售 云 广告和医疗等领域 [5] - 中国机器人企业如宇树科技推出四足机器狗Go系列 A系列和B系列 小鹏 小米等公司亦布局该领域 [5][6] - RIVR目标部署100万台城市配送机器人 均胜电子通过技术同源和汽车级精密制造能力支持机器人商业化落地 [7][9]
汽车电池自动弹射,脑洞大开需严守伦理底线|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2025-09-23 09:51
核心技术演示事件 - 均胜电子被提及与"中国碰撞维修技术中心"联合推出电池弹射技术 但公司声明不存在任何合作开发协议 [3][5] - 技术演示显示电池在热失控时可被弹出车身3~6米外 实现车电分离 [3] - 研发机构称技术源于"侧插式换电"研究 核心原则为"不安全 不弹射" [5] 技术机制与安全设计 - 系统需接入车辆感知、定位及电池管理模块 仅在绝对安全环境下触发弹射 [5] - 功能在密集城区、工厂或人车混行区域被禁止激活 [5] - 技术目前仅处于实验室阶段 无明确落地计划 [5] 公众反应与社会争议 - 视频引发"将灾难转移给公众"等伦理争议 [4] - 公众存在对技术黑箱的不信任感及对厂商逐利动机的怀疑 [6] - 舆论监督需求凸显 要求公共安全技术研发提高透明度 [6] 行业背景与风险警示 - 新能源汽车领域存在大量新技术应用 面临更多伦理博弈与诱惑 [7] - 历史案例警示商业利益可能凌驾公众利益 如某外资品牌排放门罚款上百亿美元 [6] - 需通过研发机构自律与监管制衡防范潜在安全隐患技术 [7]
汽车电池自动弹射,脑洞大开需严守伦理底线
新京报· 2025-09-23 09:50
电池弹射技术事件概述 - 网络热传视频显示汽车电池在热失控时可被弹出车身3~6米实现车电分离 声称由中国碰撞维修技术中心与均胜电子联合推出 [1] - 均胜电子声明与研发机构不存在任何合作开发协议 [3] 技术研发背景与原则 - 研发初衷源于对侧插式换电补能方式的研究 特定结构设计使电池主动脱离车身成为可能 [3] - 项目核心原则为"不安全 不弹射" 系统需综合判定车辆处于绝对安全环境才可能触发弹射 [3] - 弹射功能在城市密集区 工厂 村庄或人车混行区域被绝对禁止激活 [3] 技术现状与科学价值 - 该技术目前仅存在于实验室 无近期落地计划 [3] - 实验有助于理解电池热失控机制 碰撞能量转移及逃生策略 技术积累可推动未来更安全可控的设计 [3] 公众反应与社会争议 - 视频引发"把活命留给自己 把灾难弹射给众人"等争议 反映公众对技术黑箱的不信任感及对成为被牺牲第三方的担忧 [2][4] - 公众怀疑厂商逐利动机 担心为省成本或规避责任采用投机取巧方案 [4] - 舆论监督需求凸显 要求涉及公共安全的技术研发进行更透明的风险评估和社会对话 [4] 行业伦理与监管挑战 - 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新探索 新技术应用与激烈市场竞争 厂商在技术取舍中易受博弈和引诱 [5] - 大量新技术存在公众安全隐患但缺乏鉴别能力 需研发机构严格自律与监管部门严谨履责 [5] - 商业史上存在厂商追逐商业利益忽视公众利益的案例 如某外资品牌汽车排放门丑闻导致罚款上百亿美元 [4] 技术创新的社会责任 - 电池弹射技术体现对新能源汽车事故场景的极端想象 但警示技术设计需避免伦理盲点 [6] - 车企与研究机构需在创新中重视社会责任与公共安全 最大限度减少技术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 [6]
机器人打开“第二增长曲线”,汽车零部件ETF(562700)逆势上涨,旭升集团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05:45
市场表现 - 9月23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落 但汽车配件概念逆市上涨 汽车零部件ETF(562700)涨幅0.13% 成交额达1754万元 稳居同类第一[1] - 持仓股旭升集团、永鼎股份、大洋电机、万向钱潮涨停 沪光股份涨超9% 松源安全、均胜电子、浙江世宝、爱柯迪跟涨[1] 行业趋势 - 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汽车在软硬件领域具备较多共通点 汽车零部件公司加大机器人布局[1] - 持仓股汇川技术、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双环传动、长盈精密均属于机器人概念股[1] - 人形机器人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第二曲线" 有望打开行业增长天花板[1] 产品结构 - 汽车零部件ETF(562700)跟踪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931230.CSI)[1] - 覆盖汽车系统部件、汽车内饰与外饰、汽车电子、轮胎等领域[1] - 在国内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大趋势下 国内零部件行业发展空间广阔[1]
固态电池产业链技术持续突破,电池ETF嘉实(562880)盘中涨超2%,特锐德涨近14%领涨成分股
搜狐财经· 2025-09-23 02:58
流动性表现 - 电池ETF嘉实盘中换手率达4.03% 单日成交4947.20万元 [3] - 近1月日均成交额为9182.09万元 [3] 资金规模与流入 - 基金最新规模为11.80亿元 [3] - 近10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1.12亿元 [3] 投资回报表现 - 近1年净值上涨94.99%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17.97%(543/3021) [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达31.11% 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 [3] - 最长连涨期间涨幅34.63%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13% [3] 政策支持动态 - 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推动建立高安全高可靠电池储能装备体系 [3] - 政策要求研制长寿命、宽温域、低衰减的锂电池、钠电池及固态电池关键装备 [3] 行业需求前景 - 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上修25%至500-550GWh 同比增长60% [4] - 2026年全球储能需求预计增长35%以上 [4] - 国内容量电价补偿与欧洲新兴市场共同推动需求超预期 [4] 技术发展趋势 - 储能电芯向大电芯化发展 龙头电芯稳定性提升IRR达8-10pct [4] - 固态电池产业链进入中试关键期 硫化物技术为主流量产方向 [4] - 预计2025下半年至2026上半年为中试线落地期 2027年开启小规模量产装车 [4] 指数成分构成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03% [4] - 权重股包括阳光电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产业链龙头企业 [4] 投资渠道拓展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电池ETF嘉实联接基金(016567)布局电池产业链 [4]
机器人概念股部分走强
第一财经· 2025-09-23 02:50
股票价格表现 - 万向钱潮股价涨停 [1] - 立昂微股价涨停 [1] - 大洋电机股价此前涨停 [1] - 和而泰股价此前涨停 [1] - 波长光电股价跟涨 [1] - 三花智控股价跟涨 [1] - 均胜电子股价跟涨 [1]
汽车早餐 | 一汽收购卓驭科技股权公示;均胜电子:与网传汽车热失控自动弹射电池技术无关;李想称没有“理想i7”这个车型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3 00:54
国内政策与行业规划 - 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设定未来两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4% 围绕汽车等主要用钢行业升级需求研究提高产品和应用标准[2] - 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汽车租赁服务规范》国家标准 增加对汽车租赁网络平台要求 采用技术手段防止恶意低价竞争和虚假广告 新标准将于11月1日实施[4] - 金融监管总局搭建新能源车"车险好投保"平台 "十四五"以来车险累计承保机动车超16亿辆次 较"十三五"时期增长40% 新能源车在保车辆超过4000万辆[5]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8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7.5% 渗透率达55.2% 乘用车整体零售量同比增长4.6%[3] - 一汽股份收购卓驭科技股权案进入公示期 交易后持有卓驭科技35.80%股权 卓驭科技主要从事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业务[9] - 宁德时代与西藏米林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新能源项目配储、水电产业配套、零碳产业等领域达成深度合作[12] 国际汽车贸易与市场 - 韩国9月前20天汽车出口额同比增长14.9% 达34.2亿美元 同期整体出口同比增长13.5%但日均出口下降10.6%[6] - 比利时5-7月对美乘用车出口大跌45% 主要受美国对欧盟输美商品普遍征收15%关税影响 同期对比利时整体出口下降12.1%[7] - 保时捷调整电动化战略 原定2030年代推出的电动平台研发计划将重新调整时间表 现有纯电动车型系列将持续更新 将新增内燃机车型[8] 企业动态与技术发展 - 文远知行与Grab合作在新加坡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Ai.R项目 这是新加坡首次在居民区开展自动驾驶接驳服务[13] - 吉利汽车因购股权获行使发行2.4万股普通股股份[10] - 理想汽车CEO李想明确表示没有"理想i7"车型 均胜电子否认与网传汽车热失控自动弹射电池技术有关[11]
浙商证券浙商早知道-20250923
浙商证券· 2025-09-22 23:31
市场总览 - 2025年9月22日上证指数上涨0.22%,沪深300上涨0.46%,科创50上涨3.38%,中证1000上涨0.69%,创业板指上涨0.55%,恒生指数下跌0.76% [3][4] - 当日表现最佳行业为电子(+3.71%)、计算机(+1.7%)、有色金属(+0.98%)、机械设备(+0.86%)和非银金融(+0.81%) [3][4] - 全A总成交额达21425亿元,南下资金净流入127.36亿港元 [3][4] 均胜电子公司点评 - 子公司新获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额约150亿人民币,预计显著增厚业绩 [5] - 公司定位为机器人+汽车Tier1供应商,当前处于盈利能力修复阶段,人形机器人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2][5] - 核心催化剂包括人形机器人量产加速及海外龙头公司技术进展加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