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感器
icon
搜索文档
圣邦股份递表港交所 拥有约6600种IC与传感器产品
智通财经· 2025-09-28 22:50
| [编纂]的[编纂]數目 | : [编纂]股H股(視乎[编纂]行使與否而定) | | --- | --- | | [编纂 數目 " | [编纂]股H股(可予更新分配) | | [编纂]數目 " | [编纂]股H股(可予更新分配及 | | | 視乎[编纂]行使與否而定) | | 最高 编纂] | : 每股[編纂]港元,另加1.0%經紀佣金、 | | | 0.00015% 會財局交易徵費、0.0027% 證監會交易徵費及 | | | 0.00565%聯交所交易費(須於[編纂]時以港元繳足, | | | 多繳款項可予退還) | | 面值 " | 每股H股人民幣1.00元 | | [辑景] " | 【编纂】 | | 聯席保薦人、[编纂] | 11 - 1 - 1 - | 招股书显示,圣邦股份是一家综合模拟集成电路(IC)公司。公司研发并销售具备传感、放大、转换及驱动等功能的高性 能模拟集成电路及传感器,构成所有电子系统基础构建模块。截至2025年9月21日,公司拥有约6600种模拟集成电路与 传感器产品,涵盖36个产品类别。 据港交所9月28日披露,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圣邦股份(300661))向 ...
汉威科技任红军:“AI+具身智能”催生传感器产业大机遇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17:09
机器人传感器市场机遇 - 机器人需要具备人类五感(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 依赖大量传感器作为底层技术支撑 [2][3] - 具身智能机器人对传感器响应速度、精度和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 需通过多模态传感器实现环境感知与实时动作调整 [3] - 传感器是AI与具身智能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 相当于智能体的"神经末梢" [3] - 具身智能机器人带来的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超越工业市场 是更空前的市场机遇 [2][3] 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预测 - 2025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达886亿美元 2035年将达5129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19.2% [4] - 当前具身智能仍处于起步阶段 人形机器人尚未实现批量投产应用 市场规模尚有限 [4] 汉威科技传感器战略布局 - 公司自2013年开始围绕机器人姿态控制布局传感器产品矩阵 对应机器人五感均有产品布局 [5][6] - 在柔性触觉传感器领域设立2家子公司 采用不同技术路线研发 [5][6] - 产品经过百万次折弯磨损仍保持稳定性能 已在多家智能穿戴设备公司实现批量应用 [6] - 采取"巩固龙头地位+培育新兴品类"双轨策略 强化传统行业市场地位同时推动新产品产业化 [6] - 构建化学、光电、柔性、超声四大技术平台 致力于成为传感解决方案提供商 [6] 传感器技术储备与产业现状 - 公司已投资柔性触觉传感器技术 嗅觉传感器为强项 红外视觉传感器有技术储备 [6] - 中国传感器品类已较齐全 但需在高端高精尖领域及上游材料、设计、芯片、装备、工艺等环节突破瓶颈 [7] - 传感器行业多品类小而散 需要产业平台链接上下游 [7]
光弘科技:公司所生产的各类传感器、摄像头、车控单元等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诸多畅销车型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8 07:45
公司技术积累与产品布局 - 公司在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领域具备环境感知、数据传输、信息处理决策、车身控制等软硬件技术积累 [2] - 公司作为专业电子制造服务商已积累丰富客户资源和生产技术经验 [2] - 公司生产的传感器、摄像头、车联网通讯、车载算力中心、车控单元等产品已应用于诸多畅销车型 [2] 业务现状与发展前景 - 公司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相关业务随智能汽车普及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2] - 产品覆盖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核心组件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决策层及控制层硬件 [2]
汉威科技:传感器产品在机器人应用领域营收占比有所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05:08
公司业务进展 - 传感器产品在机器人应用领域订单及客户数量较年初均有所增长 [1] - 机器人应用领域营收占比同步提升 [1] - 机器人应用领域目前占整体营收比重仍然较低 [1] 行业现状 - 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产业规模尚处于早期阶段 [1]
北交所行业主题报告:北证汽车零部件投资框架:掘金国产替代+智能化升级,机器人核心部件延伸打开增量蓝海
开源证券· 2025-09-27 13:0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北交所汽车零部件行业持积极看好态度 重点推荐受益于国产替代 智能化和轻量化趋势以及机器人产业延伸的优质企业 [1][2] 核心观点 - 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三大发展机遇:国产替代加速(中国整车厂崛起但零部件产业地位不对等) 智能化驱动传感器和线束需求增长(L2-L3级自动驾驶需19-29个传感器) 轻量化推动铝合金和工程塑料应用(目标2035年燃油车轻量化系数降25%) [1][2] -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从"0"到"1"落地(2024年为量产元年) 其核心零部件(电机 传感器 减速器 丝杠 轴承)与汽车零部件高度协同 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2][5] - 北交所聚集27家汽车零部件企业 覆盖7大品类 需自下而上挖掘高稀缺性企业(如林泰新材 奥迪威)并关注向机器人产业链延伸的机会 [2][5] 分章节总结 国产替代+智能化+轻量化趋势 - 国产替代:中国汽车产销连续15年全球第一(2024年产销超3128万辆) 但全球Top100零部件企业中中国企业仅占15% 汽车电子和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替代空间大 [1][16][20] - 智能化:L2级渗透率达48.6%(2024年1-9月装机704.1万套) L2-L3级自动驾驶需19-29个传感器 推动汽车传感器市场增长(2024年全球402.4亿美元 2034年达881.8亿美元) [1][36][37] - 轻量化:铝合金性价比高(减重效果达50%) 工程塑料从内外饰向功能件延伸(中国单车塑料用量70kg 远低于德国300kg) 一体化压铸可减少零件数量(特斯拉Model Y后底板从70个零件减至2个) [1][65][77] 人形机器人产业协同 - 产业化进程:2024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特斯拉Optimus灵巧手自由度达22个 多家企业(如优必选 Figure)进入工厂实训 [2][90][91] - 零部件协同:丝杠(价值量占比19%) 无框力矩电机(16%) 减速器(13%) 力传感器(11%) 空心杯电机(8%) 轴承(5.5%)等与汽车零部件技术同源 [2][9] - 市场规模:人形机器人轴承市场预计2030年达2.16亿元 2035年达89.51亿元 单台机器人轴承价值量5432-10780元 [5][9] 北交所企业布局 - 林泰新材:湿式纸基摩擦片国产替代龙头(2022年中国市占率4%排名第三) 2025H1营收2.05亿元 归母净利润0.75亿元 股价涨幅164.38%(2025年2-5月) [2][5][9] - 奥迪威:车载超声波传感器龙头 拓展机器人感知技术(如MEMS超声波传感器 精密力控机械臂) 2024Q4及2025Q1股价表现高弹性 [2][5][9]
德昌电机20250925
2025-09-26 02:28
德昌电机控股作为全球汽车小电机的龙头企业之一,具备多种特有优势,使其 在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中具有竞争力。首先,公司在人形机器人的运动零部件 设计能力上具有显著优势。以手部和腿部的传动系统为例,其运动链包括电机、 减速机、丝杠或其他传动装置以及执行器和结构件。这些核心零部件与智能电 动车中的传动链条有许多共性,而德昌电机在汽车小电机领域几乎覆盖了所有 应用,除了动力电机之外的大部分车用小型电机都由该公司配套。 其次,德昌 电机拥有丰富的海外工厂资源,尤其是在美国,这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全球 优质甚至头部的人形机器人企业。此外,公司具备强大的二级零部件自制能力, 包括粉末冶金技术,这使得其能够从基础原材料开始进行生产,提高效率并降 低成本。粉末冶金技术在齿轮、齿轮箱等传动相关领域应用广泛,相较于传统 机械加工方式,其成型速度快且成本低。 最后,与上海机电的合作进一步增强 了德昌电机在人形机器人二级零部件方面的能力。双方早在 1998 年就合资成 立了上海日用友捷公司,主要生产汽车风扇。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两家公司通 过合资公司分别负责设计制造和销售渠道,有望进一步加强对核心零部件如关 节总成和灵巧手执行器及传感器等 ...
浙商早知道-20250926
浙商证券· 2025-09-25 23:31
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26日上证指数收盘与前一日持平 沪深300指数上涨0.6% 科创50指数上涨1.2% 中证1000指数下跌0.4% 创业板指上涨1.6% 恒生指数下跌0.1% [1][3][4] - 当日表现最佳行业为传媒(+2.2%)、通信(+2.0%)、有色金属(+1.9%)、电力设备(+1.6%)和计算机(+1.5%) 表现最差行业为纺织服饰(-1.5%)、综合(-1.3%)、农林牧渔(-1.2%)、家用电器(-1.1%)和交通运输(-1.0%) [3][4] - 沪深两市总成交额达23711亿元 南下资金净流入110.5亿港元 [3][4] 美利信(301307)深度研究 - 精密压铸全球龙头企业 业务覆盖通信基站压铸件、汽车零部件领域 并布局液冷、人形机器人和半导体新赛道 [5] - 通信业务受益于5.5G/6G基站建设及新进诺基亚供应链 汽车业务获北美无人驾驶定点并加码一体化压铸 液冷技术从通信向算力和储能场景迁移 人形机器人领域已进入特斯拉和小米车端生态 半导体零部件投资1.7亿元配套国内头部客户 [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90/5192/5991百万元 同比增长14.5%/23.9%/15.4% 归母净利润预计从2025年亏损134百万元扭转为2026年盈利145百万元和2027年213百万元 每股盈利分别为-0.64/0.69/1.01元 对应PE为-/58.0/39.5倍 [5] 威腾电气(688226)深度研究 - 国内母线行业龙头企业 主营业务涵盖母线、光伏焊带及储能系统 卡位AIDC高景气赛道 [6] - AI算力驱动数据中心母线需求爆发 新能源装机增长带动储能与光伏焊带业务发展 定制化储能服务形成品牌优势 [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09.27/4806.30/5645.62百万元 同比增长18.06%/16.96%/17.46%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95/200.51/323.57百万元 同比增长3.25%/104.71%/61.37% 每股盈利分别为0.52/1.07/1.72元 对应PE为104.52/51.06/31.64倍 [6][7] 锡装股份(001332)深度研究 - 国内金属压力容器领军企业 传统下游包括石油化工和基础化工 新兴领域布局核电与船舶产业 [8] - 受益于石油炼化、化工、核电及海工行业高景气度 新兴领域技术储备和市场开拓取得突破 [8]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67.66/1504.43/1654.87百万元 同比增长-10.83%/10.00%/10.00%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8.42/310.60/352.89百万元 同比增长-2.64%/25.03%/13.62% 每股盈利分别为2.25/2.81/3.19元 对应PE为23.37/18.69/16.45倍 [8] 汉威科技(300007)深度研究 - 国内传感器行业龙头企业 主营产品包括气体传感器和柔性传感器 电子皮肤技术打开成长空间 [9] - 多维产品矩阵发力具身智能领域 产业化能力全球领先 电子皮肤新产能投放并对接更多头部客户 [9]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02.43/2833.99/3225.08百万元 同比增长12.34%/13.25%/13.80%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71/126.28/156.20百万元 同比增长33.94%/22.95%/23.69% 每股盈利分别为0.31/0.39/0.48元 对应PE为214/174/141倍 [9]
安培龙泰国孙公司完成注册登记,注册资本2.3亿泰铢
新浪财经· 2025-09-25 11:32
公司海外投资进展 - 安培龙完成泰国孙公司AMPRON TECHNOLOGY(THAILAND)CO., LTD.的注册登记 成立日期为2025年9月24日 注册资本2.3亿泰铢[1] - 股权结构调整后由香港子公司NEXA Sens Technology (Hong Kong) Limited持股95% 境外公司TS MOLYMER持股4.9999% 两名泰国自然人合计持股0.0001%[1] - 后续计划将自然人持有的20股股权转让给TS MOLYMER 转让完成后香港子公司保持95%持股 TS MOLYMER持股比例将增至5%[1] 生产基地建设规划 - 泰国孙公司定位为传感器制造基地 分阶段建设 经营范围为电子元器件、传感器及集成电路芯片的研发制造销售[1] - 为符合泰国投资政策要求 公司采用合资形式设立 根据当地法规要求不少于2名自然人联合发起[1] - 公司通过两家香港全资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泰国生产基地 2025年3月14日董事会首次通过投资议案[1] 公司治理动态 - 2025年9月15日第四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批准调整泰国孙公司股权结构[1] - 投资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 通过香港子公司进行境外投资[1] - 公司承诺就股权转让后续进展发布公告[1]
汇川技术9月24日获融资买入8.25亿元,融资余额40.9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1:33
股价表现与融资融券数据 - 9月24日公司股价上涨4.52% 成交额达61.72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8.25亿元 融资偿还6.47亿元 融资净买入1.77亿元[1] - 融资余额40.91亿元 占流通市值1.76%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1] - 融券余量19.04万股 融券余额1643.29万元 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10日 2010年9月28日上市[2] - 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及工业机器人产品 新能源汽车电驱&电源系统 轨道交通牵引与控制系统[2] - 收入构成: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类45.18% 通用自动化类42.94% 智慧电梯电气类11.25% 其他0.64%[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05.09亿元 同比增长26.73%[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29.68亿元 同比增长40.15%[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9.4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2.67亿元[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19日股东户数15.18万户 较上期增加6.41%[2] - 人均流通股15588股 较上期减少6.01%[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4.74亿股 较上期减少4149.74万股[3]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4936.16万股 较上期增加155.43万股[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3355.37万股 较上期减少153.97万股[3]
对话易凯资本郑勇:巨头终将在泡沫中孕育、具身并购将从上游打响
财经网· 2025-09-24 13:57
自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控股权,让这家原本低调的化工企业股价在不到一年时间内飙涨逾十倍,成 为A股2025年以来首只"十倍股",而后不到两月时间里,两起具身智能并购/收购案相继登场:猎豹移动 宣布控股UFACTORY,被视为互联网企业切入机器人领域的典型样本,猎豹移动董事长傅盛称,此次 交易将进一步丰富猎豹移动旗下的机器人产品矩阵,使机器人能够覆盖更多物理世界的场景与作业需 求,拓展机器人的应用边界。 而九鼎投资斥资2.13亿元拿下南京神源生,更因目标公司营收仅200万元、仍在亏损而引发广泛讨论。 九鼎投资在公告中直言,此次跨界并购旨在"拓展高科技产业布局,培育新业绩增长点"。在并购完成 后,九鼎将派出3名董事(含董事长)及财务负责人入驻神源生,同时要求核心团队签署竞业协议,确 保技术团队的稳定性。 接二连三的动作,不仅点燃了二级市场的想象力,也让业界对具身智能的资本化路径展开热议:并购潮 是否已经提前来临。带着"为什么并购先出现在上游?""整合难题能否破解?""估值逻辑如何成立?"这 些疑问,作者与易凯资本科技并购业务负责人郑勇展开了对话。 这位拥有17年私募股权投资、投行和资本市场经验的老将指出,并购真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