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异常成交跟踪:9月15日信用债异常成交跟踪
国金证券· 2025-09-16 02: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基于Wind数据展示信用债成交情况,指出“24国新控股MTN001B”等折价成交个券、“25连城Y2”等净价上涨成交个券估值价格偏离幅度较大;信用债估值收益变动主要在[-5,0)区间;非金信用债成交期限多在2至3年,0.5年内品种折价成交占比最高,二永债成交期限多在4至5年,1年内品种折价成交占比最高;家用电器行业债券平均估值价格偏离最大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折价成交跟踪 - “24国新控股MTN001B”剩余期限18.59年,估值价格偏离-0.32%,成交规模5294万元 [4] - “23石柱01”剩余期限3.14年,估值价格偏离-0.31%,成交规模51843万元 [4] 净价上涨个券成交跟踪 - “25连城Y2”剩余期限4.61年,估值价格偏离0.23%,成交规模1005万元 [5] - “24连城Y2”剩余期限4.21年,估值价格偏离0.23%,成交规模2002万元 [5] 二永债成交跟踪 - “25邮储永续债01BC”剩余期限4.44年,估值价格偏离0.17%,成交规模26711万元 [6] - “25工行永续债01BC”剩余期限4.66年,估值价格偏离0.15%,成交规模28648万元 [6] 商金债成交跟踪 - “25农行TLAC非资本债02C(BC)”剩余期限9.89年,估值价格偏离0.06%,成交规模17693万元 [7] - “25南海农商科创债”剩余期限4.93年,估值价格偏离0.06%,成交规模6938万元 [7] 成交收益率高于5%的个券 - “22万科06”剩余期限1.81年,估值价格偏离0.03%,成交规模59万元 [8] - “22万科04”剩余期限1.72年,估值价格偏离0.02%,成交规模885万元 [8] 信用债成交估值偏离分布 - 信用债估值收益变动主要分布在[-5,0)区间 [2] 非金信用债成交期限分布 - 非金信用债成交期限主要分布在2至3年,0.5年内品种折价成交占比最高 [2] 二永债成交期限分布 - 二永债成交期限主要分布在4至5年,1年内品种折价成交占比最高 [2] 各行业非金信用债折价成交比例及成交规模 - 家用电器行业的债券平均估值价格偏离最大 [2]
流动性和机构行为周度观察:央行中长期流动性投放积极,存单供给缩量-20250916
长江证券· 2025-09-15 23: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8 - 12日央行7天逆回购净投放资金,9月15日开展6000亿元6M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周内资金利率边际上升且先紧后松;该时间段政府债净缴款规模增加,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多数上行,银行间债券市场杠杆率均值下行;9月15 - 21日,政府债预计净缴款3975.5亿元,同业存单到期规模约为8501亿元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资金面 - 央行净投放资金,6M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9月8 - 12日,央行7天逆回购净投放1961亿元;9月15 - 19日,7天逆回购将到期12645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将到期1200亿元;9月15日央行开展6000亿元6M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通过分段操作有助于维持月内各阶段流动性合理充裕 [6] - 资金面边际小幅收紧,下旬仍有税期、跨季影响;9月8 - 12日,DR001、R001平均值较9月1 - 5日上升7.3和6.9个基点,DR007、R007平均值较9月1 - 5日上升2.7和2.0个基点;周内先因北交所打新冻结资金等因素利率上行,后重回下行;后续资金面受税期走款、资金跨季等因素扰动,价格或有波动压力 [7] - 政府债净缴款规模增加;9月8 - 14日,政府债净缴款规模约3442亿元,较9月1 - 7日多增2226亿元左右;9月15 - 21日,政府债净缴款规模预计为3975.5亿元 [7] 同业存单 - 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多数上行;截至9月12日,1M、3M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分别较9月5日上升10.6和1.0个基点,1Y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较9月5日上升0.5个基点 [8] - 同业存单净融资额转为负值;9月8 - 14日,同业存单净融资额约为 - 4683亿元;9月15 - 21日同业存单到期偿还量预计为8501亿元,到期续发压力较前一周有所减少 [8] 机构行为 - 银行间债券市场杠杆率均值下行;9月8 - 12日,测算银行间债券市场杠杆率均值为107.55%,低于9月1 - 5日的测算均值107.70% [9]
公募REITs周报(2025.09.08-2025.09.14):公募REITs市场小幅下跌,中金唯品会奥莱REIT上市-20250915
太平洋证券· 2025-09-15 15: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公募 REITs 市场小幅下跌但成交额增加 产权类和特许经营类指数均下跌 除生态环保类 REITs 小幅上涨外 消费基础设施类 REITs 跌幅最高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助力基础设施 REITs 发展 中金唯品会奥莱 REIT 上市 今年已有 15 只公募 REIT 成立 23 只基金待上市 市场有望扩容 资产荒背景下 公募 REITs 配置性价比较高 [5][4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二级市场 - 本周公募 REITs 市场小幅下跌 截至 2025 年 9 月 12 日 中证 REITs 指数较上周下跌 0.84%至 840.03 中证 REITs 全收益指数为 1070.04 较上周下跌 0.78% [10] - REITs 市场成交额增加 本周总成交规模为 6.39 亿份 较上周环比增长 3.23% 成交额为 28.91 亿元 较上周环比增长 3.99% 区间换手率为 2.81% 上周为 2.73% [12] - 产权类和特许经营类公募 REITs 指数均下跌 分别下跌 0.85%和 0.54% 产权类中消费基础设施类等多类下跌 特许经营类中市政设施类等多类下跌 仅生态环保类 REITs 上涨 0.87% [15][18] - 不同类型公募 REITs 成交额和换手率多数下跌 仅消费基础设施类成交额提高 136.83%至 7.73 亿元 多类 REITs 成交额和换手率有不同程度下跌 [21][23] - 本周公募 REITs 产品多数下跌 74 只中除新上市的中金唯品会奥莱 REIT 外 12 只上涨 61 只下跌 部分产品涨幅和跌幅靠前 部分产品换手率和周成交额较高 [24] 一级市场 - 2025 年以来 15 只公募 REITs 完成发行 截至 2025 年 9 月 12 日 共发行 74 只公募 REITs 发行规模合计 1945 亿元 2024 年发行 29 只规模 646 亿元 2025 年 9 月暂未新发行 [30] - 共有 23 只公募 REITs 基金待上市 其中 12 只为首发 11 只为扩募 项目状态多样 分类型来看产业类和特许经营类各有不同数量的 REITs [32] 公募 REITs 政策及市场动态 - 易方达广开产园 REIT 约 3.84 亿份额 9 月 23 日解除限售 解除限售后流通份额将增加 该基金基础设施项目经营状况稳定 2024 年 8 月 29 日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累计可供分配金额为 8238.27 万元 [36][37] - 华夏凯德商业 REIT 募集结果公布 战略配售比例达 100% 募集份额总额 4 亿份 战略配售、网下发售、公众发售确认比例不同 战略投资者已全额缴款 [38] - 发改委鼓励已上市的基础设施 REITs 通过扩募等方式筹集资金购入优质资产 简化新购入项目申报流程 拓宽新购入项目资产范围 [39][40] 投资建议 - 本周 REITs 指数小幅下跌 中证 REITs 指数和全收益指数分别下跌 0.84%和 0.78% 市场成交金额增加 分资产类型看产权类和特许经营类指数下跌 仅生态环保类 REITs 上涨 消费基础设施类跌幅最高 [5][4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助力基础设施 REITs 发展 中金唯品会奥莱 REIT 上市 今年 15 只公募 REIT 成立规模超 300 亿元 23 只基金待上市 市场有望扩容 活跃度有望提升 资产荒背景下 公募 REITs 配置性价比较高 [5][41]
债市情绪面周报(9月第2周):债市情绪仍在低位,看震荡者众-20250915
华安证券· 2025-09-15 13: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安观点等待债市回归基本面定价,长端重交易,资金宽松下信用的抗跌可能延续,当前债券市场表现偏弱,长端利率表现日内多次反转,曲线走陡行情下子弹策略理论上相对更优,可关注部分高票息地方债的利差压缩机会,资金面宽松下信用债更抗跌,利率波动而信用抗跌的格局可能持续 [2] - 卖方观点债市情绪维持低位,看震荡者众,目前卖方偏空观点数量占比升至22%,一半以上持中性态度,情绪较上周下行 [2] - 买方观点固收买方观点整体偏多,情绪指数上升,超六成看中性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卖方与买方市场 - 卖方市场情绪指数与利率债情绪指数下降,本周跟踪加权指数录得 -0.02,不加权指数录得0,较上周下降0.03,当前机构整体持中性偏空观点,22%偏多,56%中性,22%偏空 [10] - 买方市场情绪指数与利率债情绪指数上升,本周跟踪加权情绪指数录得0.05,不加权指数录得0.08,较上周上升0.11,当前机构整体持中性偏多观点,20%偏多,68%中性,12%偏空 [11] - 信用债市场热词为股债跷跷板、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股债跷跷板使债市情绪承压,债基赎回压力放大,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触发负债端结构调整,信用债收益率全线抬升 [16][17] - 可转债本周机构整体持中性偏多观点,40%偏多,60%中性 [20] 国债期货跟踪 - 期货交易价格整体下跌,截至9月12日,TS/TF/T/TL合约价格分别录得102.38元、105.60元、107.71元与115.27元,较上周五分别 -0.01元、+0.01元、-0.24元、-1.08元;持仓量整体增加;成交量全面增加;成交持仓比全面上升 [24][25] - 现券交易30Y国债换手率下降,9月12日换手率录得4.00%,较上周下降0.52pct;利率债周度均值换手率上升,9月12日换手率录得0.95%,较上周上升0.02pct;10Y国开债换手率上升,9月12日换手率录得5.70%,较上周上升0.40pct [33][36] - 基差交易基差涨跌分化,TS与TF主力合约基差走阔,T与TL主力合约基差收窄;净基差整体走阔,除TF主力合约净基差收窄外,其余主力合约净基差均走阔;主力合约IRR涨跌分化 [40][43] - 跨期价差、跨品种价差整体走阔,跨期价差除TL主力期货合约价差收窄外,其余主力期货合约价差均走阔;跨品种价差除2*TS - TF期货合约价差收窄外,其余主力期货合约价差均走阔 [51]
信用周报:调整后,二永的性价比如何?-20250915
中邮证券· 2025-09-15 13: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债市调整,信用债跌幅大,超7月底调整幅度,部分期限超2月底熊平阶段,票息资产有性价比 [5][33] - 因公募大幅卖出二永,2 - 5年银行二级资本债有参与机会;1 - 3年弱资质城投下沉可继续参与,3年左右品种骑乘收益可观;超长期限调整后收益率有性价比,建议配置类机构适度参与 [5][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周债市整体情况 - 上周债市继续调整,信用债情绪悲观,调整幅度大于利率;前半周股债“跷跷板”效应与基金费率调整消息致市场低迷,10Y国债利率突破1.80%,后半周对央行买债期待升温,收益率有所修复,但全周收跌 [2][10] - 信用债同步利率走弱,多数期限跌幅超利率,熊市持续久,抗跌属性弱;超长期限信用债行情同步走弱,跌幅超同期限利率债 [2][12] 各类债券具体表现 - **主要债市品种估值收益率**:2025年9月8日到9月12日,1Y - 5Y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0.4BP - 2.1BP,同期限AAA、AA + 中票收益率分别上行3.8BP - 6.2BP、4.8BP - 7.1BP;AAA/AA + 10Y中票收益率分别上行8.53BP、7.53BP,AAA/AA + 10Y城投收益率分别上行6.36BP、5.35BP,AAA - 10Y银行二级资本债收益率上行10.61BP,10Y国债收益率上行4.10BP [10][12][13] - **收益率曲线形态**:全等级1 - 2年、2 - 3年陡峭程度最高,与7月底相比2年及以上更陡峭,5年及以上绝对收益率超2月底熊平位置;如AA + 中票1 - 2年、2 - 3年、3 - 5年区间斜率分别为0.1261、0.1104、0.0774,AA城投分别为0.1460、0.1517、0.1428 [13] - **绝对收益率和信用利差历史分位数**:1 - 3Y特别是3Y左右调整后有一定性价比,如2025年9月8日到9月12日,3Y - AAA、3Y - AA + 中债中短票估值到期收益率处于2024年以来的38.49%、36.61%水平,信用利差历史分位数分别为30.04%、24.88% [14] - **二永债**:行情同步走弱,“波动放大器”特征明显,1Y - 5Y跌幅高于普信债,超长期限部分跌幅高于超长信用债;1 - 5年、7年、10年AAA - 银行二级资本债收益率分别上行6.09BP - 10.61BP;3年及以上部分离2025年以来收益率最低点差距32BP - 42BP,2年以上收益率点位超7月底,4年以上超2月底熊平位置 [3][16] - **超长期限信用债**:机构卖盘行情连续4天走强,周五好转;折价成交幅度大,约25%折价成交幅度在4BP以上;市场买入意愿弱,高活跃度成交以短期限地产、金融瑕疵个券及弱资质城投为主,约35%低于估值成交幅度在4BP以上 [4][21][22] 市场成交情况 - **二永债活跃成交**:前半周情绪悲观,后半周边际好转,空头力量强;9月8日 - 9月12日,低估值成交占比分别为0.00%、0.00%、0.00%、27.50%、100.00%,平均成交久期分别为0.66年、0.65年、0.57年、3.67年、6.54年;折价成交幅度不大,低于估值成交情绪弱 [17][20] - **超长期限信用债成交**:9月8日 - 9月12日,折价成交占比分别为90.00%、50.00%、92.50%、87.50%、15.00%,低于估值成交占比分别为10.00%、0.00%、0.00%、7.50%、65.00% [21][25] 机构行为 - 公募基金上周减持信用债,净卖出262亿元,主要卖出3 - 5年期限;对二永减持力度高,净卖出643亿元银行二级资本债 [4][27] - 配置盘调整后买入力度不弱,理财、保险和其他类机构分别净买入银行二级资本债143、153、292亿元;保险、理财分别净买入128、209亿元信用债,主要在3年以内 [27] 科创类ETF情况 - 第二批科创类ETF上周上市,申购情绪热烈,或成信用行情边际企稳力量;9月12日,14只科创债ETF启动募集,预计募集资金超400亿元,本周产品规模或增长推动成分券估值“超涨” [30] - 已上市信用ETF产品上周表现一般,信用基准做市ETF产品周环比规模连续4周缩水,科创ETF产品周环比规模弱于8月,两类信用债ETF单位净值上周仍亏损 [30]
生产开工率多数上行,港口吞吐维持韧性
华泰证券· 2025-09-15 13: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9月第二周,生产端工业开工率整体上行、建筑业供需偏弱、地产成交分化且房价待改善;外需吞吐量同比维持高位、运价走势分化;消费出行热度维持韧性、汽车消费略有下行;价格方面原油受供给端扰动、黑色系价格分化、美国降息预期升温支撑铜价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消费 - 出行热度整体维持高位,地铁出行与拥堵延时指数下行、航班执飞率低于去年同期 [2][6][8] - 商品消费中汽车消费热度略有下行、纺织消费有所修复、快递揽收高位运行 [2][6][9] - 多地推出消费券活动,湖北发放1亿元零售餐饮消费券,广东投放2000万元文旅惠民补贴,甘肃嘉峪关投放百万级消费券 [9] 地产 - 新房成交环比下行、同比基本持平,三线城市相对领先 [2][3][10] - 二手房成交环比上升,限购政策放开后整体有所改善,一线城市修复迹象待观察 [2][3][10] - 二手房挂牌量涨价跌 [3][11] - 土地市场溢价率低位回升、成交量低位运行 [3][11] - 深圳、杭州等地出台房地产新政,满足住房需求、促进市场平稳 [12] 建筑业 - 施工资金同比下降,房建与非房建资金分化 [4][14] - 水泥需求修复、供给低位运行,库存延续下行,价格上行 [2][7][14] - 黑色供需偏弱,基数对供给同比读数有支撑,库存延续上行,价格分化 [2][4][15] - 沥青开工率同比上行,价格下降 [4][15] - PVC开工率有所上行,苯乙烯开工率有所下降 [15] 外需 - 港口累计货物与集装箱吞吐量同比维持高位 [2][4][17] - 运价方面RJ/CRB同比增速下行、BDI有所回升、国际航线运价减弱,CCFI与SCFI指数环比下行但同比略有修复 [4][17] - 韩国9月前10日出口额同比上行,越南8月出口额维持韧性 [4][17] - 美国8月CPI同比升至2.9%,就业市场降温,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欧元区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 [4][18] - 国内进口运价(CDFI)环比上行 [4][18] 价格 - 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上行,猪肉价格转为小幅上行,蔬菜价格环比继续上行 [19] - 内盘南华工业品指数上行,外盘RJ/CRB指数下行,原油价格下行,黑色价格分化,铜价小幅上行 [20]
信用债ETF双周报(20250901-20250912):第二批科创债ETF发行中,可转债ETF企稳-20250915
恒泰证券· 2025-09-15 13: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两周可转债指数领跑市场,科创债指数和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下行;可转债类 ETF 领涨,短融 ETF 正收益,其余信用债 ETF 负收益;转债 ETF 和短融 ETF 规模突破 600 亿,科创债类 ETF 规模增速放缓;第二批科创债 ETF 正在发行;建议关注转债 ETF(511380.SH)和中证短融(511360.SH) [2][48] 各部分总结 市场行情 - 债券指数:可转债指数领跑,科创债和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下行,多数纯债指数阶段收益为负,沪城投债和中证短融指数阶段收益为正 [8] - 债券 ETF:可转债类 ETF 领涨,短融 ETF 正收益,其余负收益;多数信用债 ETF 贴水,债市情绪弱 [10] - 债券 ETF 单位净值:可转债类 ETF 震荡上行,科创债类 ETF 波动下行,基准做市信用债 ETF 下降,短融 ETF 上升,城投债 ETF 震荡下行 [13] - 债券 ETF 资金流:短融 ETF 资金净流入,科创债和短融 ETF 交投活跃;部分可转债 ETF 认购规模下降 [16] 信用债 ETF 概况 - 规模:转债 ETF 和短融 ETF 超 600 亿,科创债类 ETF 增速放缓,基准做市信用债 ETF 规模第一 [20] - 收益:可转债 ETF 年化收益率高,科创债类 ETF 年化收益为负;短融 ETF 最大回撤最小 [20] - 风险收益比:上证转债 ETF 和转债 ETF 性价比高 [20] 信用债 ETF 申报发行动态 - 第二批 14 只科创债 ETF 于 8 月 20 日上报,9 月 8 日获批,9 月 12 日发行 [23] 一级市场 - 重要债券指数样本券一级发行:短融和沪做市公司债发行规模大;沪城投债指数样本券票面利率加权值最高;发行期限集中 [27] - 今年以来重要债券指数样本券一级发行:9 月上旬沪城投债指数样本券发行提速,多数样本券利率抬升、期限缩短 [28] 二级市场 - 重要债券指数成分券成交:可转债类指数成分券成交规模大,沪城投债指数成分券溢价成交 [33] - 重要信用债指数利差:沪城投债指数信用利差最高,不足 36bp,信用利差持续收窄 [36] 信用事件及市场要闻 - 推迟/取消发行债券:近两周取消发行金额 61.33 亿元 [44] - 市场要闻:财政部将提前下达部分 2026 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化解隐性债务;截至 6 月末超 6 成融资平台退出 [45][47] 投资建议 - 看好权益市场,短期内可转债类 ETF 或有波动,长期看好;建议关注转债 ETF(511380.SH)和中证短融(511360.SH) [48]
流动性跟踪周报-20250915
华泰证券· 2025-09-15 12: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8 - 12日资金面先紧后松 资金利率上行 存单利率和IRS收益率上行 回购成交量上行 大行融出规模下行 票据利率上行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下行 市场对资金面预期边际谨慎 [1][2][3][4] - 本周关注股市表现、赎回扰动、美联储利率决议等 虽资金面可能面临一定压力 但预计保持平稳 回购利率继续围绕政策利率波动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资金面与利率情况 - 上周公开市场到期10684亿元均为逆回购到期 投放12645亿元均为逆回购投放 净投放1961亿元 央行宣布本周投放6M买断式逆回购6000亿元 本月到期3000亿元 [1] - 上周资金面先紧后松 DR007均值1.47%较前一周上行3BP R007均值1.48%较前一周上行2BP DR001和R001均值分别为1.39%和1.43% 交易所回购利率上行 GC007均值1.47%较前一周上行2BP [1] - 截至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 逆回购未到期余额12645亿元较前一周上行 [1] - 上周存单到期12521.7亿元 发行7841.6亿元 净融资规模 - 4680.1亿元 1年期AAA存单到期收益率1.67%较前一周上行 本周存单到期规模8500.5亿元左右 到期压力减小 [2] - 上周1年期FR007利率互换均值1.56%较前一周上行 市场对资金面预期边际谨慎 [2] 回购与机构情况 - 上周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在7.3 - 7.7万亿元之间 R001回购成交量均值66263亿元较前一周上行1630亿元 截至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 未到期回购余额11.7万亿元较前一周下行 [3] - 分机构看 大行融出规模下行 货基融出规模上行 券商、基金融入规模下行 理财融入规模上行 截至周五 大行、货基逆回购余额为4.59万亿元、2.25万亿元 较前一周分别下行3887亿元、上行1137亿元 券商、基金、理财正回购余额分别为1.69万亿元、1.94万亿元、7370亿元 分别较前一周下行9亿元、下行1642亿元、上行12亿元 [3] 票据与汇率情况 - 上周五6M国股票据转贴报价0.79%较前一周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行 8月金融数据显示融资需求偏弱 [4] - 上周五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报7.12较前一周下行 中美利差收窄 美国8月通胀数据显示PPI环比转负低于预期 CPI升幅符合预期 通胀压力持续存在 叠加就业数据疲软 美联储本周降息预期高 [4] 本周重点关注 - 本周公开市场资金到期13845亿元 其中逆回购到期12645亿元 国库现金定存到期1200亿元 [5] - 周四公布美联储利率决议 关注降息幅度 周五公布日本央行利率决议 关注是否维持不变 [5] - 周一为缴税截止日 税期扰动叠加政府债发行规模不小 资金面可能有压力 但6000亿买断式逆回购到账 央行呵护资金面 资金面预计平稳 回购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 [5]
2025年8月经济数据点评兼债市观点: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延续回落态势-20250915
光大证券· 2025-09-15 12: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经济数据显示工业生产放缓、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回落、社消环比增速弱于季节性 债市方面利率债性价比显现、转债需在结构上多做文章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经济数据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1 - 8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0.5%、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 [1][6][9] 点评 - 工业生产放缓 “反内卷” 政策影响显现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涨幅较7月降0.5个百分点 环比增速低于2023、2024年同期 制造业和电力等行业生产放缓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下降 [2][6][10] - 年内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持续回落 8月基建投资当月同比增速下降明显 1 - 8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0.5% 8月环比增速 - 0.2% 房地产、制造业、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均下降 [2][12][13] - 社消环比增速弱于季节性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 环比增速0.17%转正但低于2023、2024年同期 必需消费同比增速回落 部分可选消费表现较好 餐饮消费同比增速提升但表现一般 [2][16][19] 债市观点 - 利率债方面 8月以来国债收益率走势分化 短端波动不大长端明显提升 后续资金面宽裕 基本面待改善 股债对比中债券性价比显现 10Y国债收益率波动中枢估计在1.7%左右 [3][24] - 可转债方面 年初至9月12日转债市场表现稍低于权益市场 目前处于高位压缩估值阶段 长期看是相对优质资产 需在结构上多做文章 [3][25]
央行购债重启渐行渐近
信达证券· 2025-09-15 12: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对央行重启购债讨论增多,央行购债是维持财政可持续性重要举措,9月初财政部与央行联合工作组会议是重启购债信号之一,Q4甚至10月有较大概率落地 [2] - 8月新增社融与信贷数据双双走弱,社融增速降至8.8%未来或下行,基本面下行压力增大对债券市场有一定助力 [2][3]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1.83%后恐慌情绪释放,利率上行空间受限,建议短期博弈利率超跌反弹机会,整体仓位维持中性,3 - 5年政金债与二级债可适当增持,10年利率债保留部分仓位,超长债短期观望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央行购债有利于财政扩张的可持续性 - 国债买卖讨论源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当时为避免央行控制信贷增速冲击债券利率,但2024年政策落实时因利率走低央行担忧金融风险,开展买短卖长操作并暂停购债 [7] - 近年财政赤字规模上升,2022 - 2025年政府债净融资规模分别达7.15万亿、9.79万亿、11.29万亿和13.5万亿,3年复合增速24%,2024年债券付息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4.5%,未来几年政府债净融资大概率维持高位 [8] - 经济增长与价格水平预期目标使M2和社融增速目标在7%左右,政府债券对社融增速贡献近一半,商业银行负债扩张速度不及政府债供给增速,导致今年国债一级发行常“发飞” [9] - 低利率环境是财政可持续性重要保证,日本中央政府债务规模增长但付息成本和利率下降,支撑财政持续扩张 [13] - 预计2025年新发行政府债券规模22.6万亿,发行利率上升10BP财政付息规模增加超200亿,存量债务平均成本上升10BP付息成本上升或达千亿以上,央行购债平抑利率波动利于维持财政可持续性 [2][16] 央行近期提升债券市场流动性举措可能也是购债前的准备 - 9月初财政部与央行联合工作组会议是央行重启购债信号之一,Q3以来央行对银行购债金融风险担忧减轻,购债条件愈发充分,但未开启可能是想完善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20] - 2024年央行购债利率大幅回落与海外QE利率回升现象有差异,央行可能认为受国内国债流动性偏弱影响 [21] - 7月央行征求取消债券回购质押券冻结规定意见,9月12日中债登、同业拆借中心将联合推出集中债券借贷业务,提升债券市场流动性,央行重启购债渐行渐近,Q4甚至10月有较大概率落地,重启后购买期限拉长到5 - 10年或给债券带来利好 [27][29] Q4置换债提前发行不是基准预期,如果落地央行重启购债的概率将进一步增加 - 财政部新闻发布会表述引发2026年2万亿置换债Q4提前发行猜测,但实际2024 - 2026年每年2万亿置换债限额已在2024年11月下达,此次提到的新增限额可能是新增地方专项债中8000亿用于化债部分,提前下达是惯例且实际发行一般从下一年初开始 [30] - 预计Q4每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约6335亿,低于前3季度月均1.29万亿但高于2023之前年份月均值,财政部提到提升债券资金使用效率,今年政府存款持续偏高,置换债可能有大量未支出部分 [2][35] - 除非9月财政存款大幅下降,否则不将Q4置换债提前发行作为基准预期,即便提前发行,从2024年末经验看央行会维持流动性平稳,Q4央行国债买卖重启概率增大 [39] 社融拐点意义下降 但基本面压力仍将逐步显现 - 8月新增社融25693亿元略高于预期,同比少增4630亿元,信贷与政府债券是主要拖累项,社融存量增速从7月的9%降至8.8%,但社融拐点对基本面与债券市场意义下降 [40] - 8月新增人民币信贷6233亿元创2011年以来同期新低,政府债净融资同比少增2519亿元,直接融资规模与去年同期相当,未贴现票据同比多增1323亿元 [40] - 8月M2增速持平于8.8%,M1增速从5.6%升至6%,M1上升可能受基数效应影响,存款搬家无需过度关注,后续M1可能在顶部区间附近 [46] - 当前基本面下行压力增大,8月出口、通胀偏弱,高频数据显示地产销售改善不明显、汽车销售降幅增大、建筑链条相关指标在低点附近、SCFI指数创新低,经济旺季基本面压力显现或助力债券市场 [3][48] 当前位置债券已无需过度悲观 短期博弈反弹后续等待央行购债落地 - 债券市场短期受外生因素扰动,赎回费新规和公募分红免税政策调整影响或有限,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1.83%后恐慌情绪释放,配置盘买入使利率回落,利率上行空间受限 [49] - 权益市场波动仍会扰动债券市场,但央行购债落地或推动债券市场进入右侧、利率走低,建议短期博弈利率超跌反弹机会,整体仓位维持中性,保留资金储备,3 - 5年政金债与二级债可适当增持,10年利率债保留部分仓位,超长债短期观望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