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

搜索文档
量价因子有所回暖,1000指增强势
华泰证券· 2025-09-28 10:41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估值因子[10];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公司估值水平构建的因子,衡量股票价格相对于其基本面价值的偏离程度[10];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包含多个细分因子,包括估值-EP(市盈率倒数)、估值-BP(市净率倒数)、估值-SP(市销率倒数)和股息率因子[11][12][13][14] 2 因子名称:成长因子[10];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公司成长性指标构建的因子,衡量公司业务和盈利的增长能力[10];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包含多个细分因子,包括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ROE增长率[11][12][13][14] 3 因子名称:盈利因子[10];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公司盈利能力指标构建的因子,衡量公司创造利润的效率[10];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包含多个细分因子,包括ROE(净资产收益率)、ROA(总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和净利率[11][12][13][14] 4 因子名称:小市值因子[10];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公司市值规模构建的因子,衡量小市值股票的溢价效应[10];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直接使用公司市值作为因子指标[11][12][13][14] 5 因子名称:反转因子[10];因子构建思路:基于股票价格反转效应构建的因子,衡量过去表现差的股票未来可能出现的反弹[10];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包含多个细分因子,包括1个月反转、3个月反转、衰减换手率加权3个月反转和衰减换手率加权6个月反转[11][12][13][14] 6 因子名称:波动率因子[10];因子构建思路:基于股票价格波动性构建的因子,衡量股票风险水平[10];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包含多个细分因子,包括1个月波动率、3个月波动率、FF三因子残差1个月波动率和FF三因子残差3个月波动率[11][12][13][14] 7 因子名称:换手率因子[10];因子构建思路:基于股票交易活跃度构建的因子,衡量市场关注度和流动性[10];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包含多个细分因子,包括1个月日均换手率、3个月日均换手率和近1个月/近2年的日均换手率[11][12][13][14] 8 因子名称:超预期因子[10];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公司业绩超预期程度构建的因子,衡量市场预期与实际业绩的差异[10];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包含多个细分因子,包括SUR(收入超预期)和SUE(盈利超预期)[11][12][13][14] 9 因子名称:预期估值因子[10];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分析师一致预期构建的估值因子,衡量未来预期估值水平[10];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包含多个细分因子,包括预期EP_FY1(预期市盈率倒数)、预期PEG倒数_FY1和预期BP_FY1(预期市净率倒数)[11][12][13][14] 10 因子名称:预期净利润复合增速FY1[10];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分析师一致预期构建的成长因子,衡量未来预期盈利增长能力[10];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使用分析师预测的未来一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作为因子指标[11][12][13][14]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估值因子,本月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11.02%[11],中证500为6.54%[12],中证1000为3.07%[13],全A股为6.04%[14];近一季度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3.96%[11],中证500为0.40%[12],中证1000为-0.39%[13],全A股为3.08%[14];今年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1.07%[11],中证500为-0.51%[12],中证1000为0.19%[13],全A股为2.85%[14];2015年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4.40%[11],中证500为4.96%[12],中证1000为4.88%[13],全A股为6.24%[14] 2 成长因子,本月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9.19%[11],中证500为4.10%[12],中证1000为-0.22%[13],全A股为-1.70%[14];近一季度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4.73%[11],中证500为2.79%[12],中证1000为5.34%[13],全A股为3.95%[14];今年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6.31%[11],中证500为3.59%[12],中证1000为3.49%[13],全A股为4.49%[14];2015年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1.31%[11],中证500为3.92%[12],中证1000为3.81%[13],全A股为2.96%[14] 3 盈利因子,本月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10.78%[11],中证500为4.79%[12],中证1000为3.27%[13],全A股为0.25%[14];近一季度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5.04%[11],中证500为-1.37%[12],中证1000为2.22%[13],全A股为2.28%[14];今年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5.45%[11],中证500为1.99%[12],中证1000为0.84%[13],全A股为3.83%[14];2015年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1.73%[11],中证500为3.46%[12],中证1000为3.55%[13],全A股为3.13%[14] 4 小市值因子,本月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4.17%[11],中证500为-6.83%[12],中证1000为3.48%[13],全A股为-4.98%[14];近一季度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3.04%[11],中证500为-8.50%[12],中证1000为-1.55%[13],全A股为-7.88%[14];今年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1.39%[11],中证500为3.01%[12],中证1000为5.76%[13],全A股为9.04%[14];2015年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1.84%[11],中证500为1.12%[12],中证1000为4.92%[13],全A股为4.36%[14] 5 反转因子,本月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9.98%[11],中证500为4.28%[12],中证1000为2.81%[13],全A股为8.41%[14];近一季度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3.64%[11],中证500为3.02%[12],中证1000为5.33%[13],全A股为9.00%[14];今年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4.57%[11],中证500为6.05%[12],中证1000为7.87%[13],全A股为9.77%[14];2015年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4.06%[11],中证500为4.97%[12],中证1000为7.82%[13],全A股为8.90%[14] 6 波动率因子,本月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2.63%[11],中证500为2.97%[12],中证1000为9.77%[13],全A股为12.12%[14];近一季度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4.45%[11],中证500为1.60%[12],中证1000为5.79%[13],全A股为9.97%[14];今年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0.36%[11],中证500为1.84%[12],中证1000为6.07%[13],全A股为8.30%[14];2015年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4.68%[11],中证500为6.81%[12],中证1000为8.22%[13],全A股为9.22%[14] 7 换手率因子,本月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1.30%[11],中证500为5.45%[12],中证1000为16.37%[13],全A股为16.55%[14];近一季度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4.42%[11],中证500为0.99%[12],中证1000为8.49%[13],全A股为12.22%[14];今年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0.68%[11],中证500为3.23%[12],中证1000为8.04%[13],全A股为10.33%[14];2015年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3.84%[11],中证500为6.98%[12],中证1000为9.17%[13],全A股为9.55%[14] 8 超预期因子,本月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6.11%[11],中证500为-6.38%[12],中证1000为-3.40%[13],全A股为-4.17%[14];近一季度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6.11%[11],中证500为2.28%[12],中证1000为2.63%[13],全A股为1.95%[14];今年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6.14%[11],中证500为3.21%[12],中证1000为3.25%[13],全A股为2.94%[14];2015年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2.69%[11],中证500为2.58%[12],中证1000为2.90%[13],全A股为2.58%[14] 9 预期估值因子,本月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12.20%[11],中证500为1.83%[12],中证1000为1.27%[13],全A股为-3.28%[14];近一季度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3.75%[11],中证500为-1.35%[12],中证1000为-4.51%[13],全A股为-2.78%[14];今年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2.62%[11],中证500为0.16%[12],中证1000为-1.23%[13],全A股为-1.25%[14];2015年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0.80%[11],中证500为0.42%[12],中证1000为-0.28%[13],全A股为0.42%[14] 10 预期净利润复合增速FY1因子,本月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4.61%[11],中证500为-0.66%[12],中证1000为3.40%[13],全A股为0.97%[14];近一季度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2.29%[11],中证500为1.08%[12],中证1000为2.14%[13],全A股为4.16%[14];今年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1.09%[11],中证500为1.38%[12],中证1000为1.80%[13],全A股为1.33%[14];2015年以来Rank IC均值:沪深300为-0.27%[11],中证500为0.58%[12],中证1000为1.36%[13],全A股为1.16%[14]
节前增配大盘价值,成长内高低切
华泰证券· 2025-09-28 10:35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A股大盘择时模型 - **模型名称**:A股多维择时模型[2][9] - **模型构建思路**:从估值、情绪、资金、技术四个维度对万得全A指数进行整体方向性判断,左侧指标(估值、情绪)采用反转逻辑规避风险,右侧指标(资金、技术)采用趋势逻辑捕捉机会[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选取四个维度的具体指标: - 估值维度:股权风险溢价(ERP)[9][15] - 情绪维度:期权沽购比、期权隐含波动率、期货会员持仓比[9][15] - 资金维度:融资买入额[9][15] - 技术维度:布林带、个股涨跌成交额占比差[9][15] - 各维度日频发出信号,每日信号取值为0(看平)、+1(看多)、-1(看空)[9] - 以各维度得分之和的正负性作为大盘多空观点的依据[9] 2. 红利风格择时模型 - **模型名称**:红利风格择时模型[3][17]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中证红利相对中证全指的动量、10Y-1Y期限利差和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三者的趋势进行择时[3][1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选取三个维度的指标: - 中证红利相对中证全指的动量:红利风格正向指标[21] - 10Y-1Y期限利差:红利风格负向指标[21] -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红利风格正向指标[21] - 三个指标从趋势维度日频发出信号,每日信号取值为0(看平)、+1(看多)、-1(看空)[17] - 以各维度得分之和的正负性作为红利风格多空观点的依据[17] - 当模型看好红利风格时全仓持有中证红利,不看好时全仓持有中证全指[17] 3. 大小盘风格择时模型 - **模型名称**:大小盘风格择时模型[3][22] - **模型构建思路**:采用基于拥挤度分域的趋势模型进行择时,在不同拥挤度区间采用不同参数的双均线模型判断趋势[3][22][2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以沪深300指数和万得微盘股指数为大小盘风格代表[22] - 从动量视角和成交视角计算大小盘风格拥挤度得分[22][26]: - 动量之差:计算万得微盘股指数与沪深300指数的多窗长(10/20/30/40/50/60日)动量之差,进一步计算各窗长动量之分的3.0/3.5/4.0/4.5/5.0年分位数的均值,对6个计算窗长下分位数最高的3个结果取均值作为小盘风格的动量得分,最低的3个结果取均值作为大盘风格的动量得分[26] - 成交额之比:计算万得微盘股指数与沪深300指数的多窗长(10/20/30/40/50/60日)成交额之比,进一步计算各窗长成交额之比的3.0/3.5/4.0/4.5/5.0年分位数的均值,对6个计算窗长下分位数最高的3个结果取均值作为小盘风格的成交量得分,最低的3个结果取均值作为大盘风格的成交量得分[26] - 将小盘风格的动量得分和成交量得分取均值得到小盘风格的拥挤度得分,大于90%视为触发高拥挤;将大盘风格的动量得分和成交量得分取均值得到大盘风格的拥挤度得分,小于10%视为触发高拥挤[26] - 若最近20个交易日中曾触发过高拥挤,视为运行在高拥挤区间,否则为低拥挤区间[24] - 在高拥挤区间采用小参数双均线模型应对风格反转,在低拥挤区间采用大参数双均线模型跟踪中长期趋势[24] 4. 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名称**:遗传规划行业轮动模型[4][29][32] - **模型构建思路**:采用双目标遗传规划技术直接对行业指数的量价、估值等特征进行因子挖掘,每季度末更新因子库,周频调仓[4][29][3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底层资产为32个中信行业指数[29] - 使用双目标遗传规划,以|IC|和NDCG@5两个指标同时评价因子的分组单调性和多头组表现[32] - 采用NSGA-II算法提升因子多样性、降低过拟合风险[33] - 结合贪心策略和方差膨胀系数,将共线性较弱的多个因子合成为行业得分[33] - 每周末选出多因子综合得分最高的五个行业进行等权配置[4][29] - 最新一期权重最大的因子基于单行业流动性中性化后的估值水平构建[36]: - 在截面上,用全体行业市净率滚动4年分位数对标准化月度成交额开展带有常数项的一元线性回归,取残差,记作变量A[37] - 在过去15个交易日中,取A最小的9个交易日,取其之和,记作变量B[37] - 在过去15个交易日中,对B开展zscore标准化;对于大于2.5的数值,进行反转即乘以-1;最后计算这15个交易日之和[37] 5. 中国境内全天候增强组合 - **模型名称**:中国境内全天候增强组合[5][38] - **模型构建思路**:采用宏观因子风险预算框架,选取增长超预期/不及预期、通胀超预期/不及预期四种宏观风险源作为平价对象,在四象限风险平价的基础上基于宏观预期动量的观点主动偏配看好象限[5][3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宏观象限划分与资产选择:选择增长和通胀维度,根据是否超预期划分为四象限,结合"定量+定性"的方式确定各象限适配的资产[41] - 象限组合构建与风险度量:象限内资产等权构建子组合,注重刻画象限的下行风险[41] - 风险预算模型确定象限权重:每月底根据"象限观点"调整象限风险预算,进行主动偏配[41] - "象限观点"由宏观预期动量指标给出,该指标综合考虑资产价格交易的"买方预期动量"和经济指标预期差体现的"卖方预期差动量"[41] - 模型月频调仓,9月配置观点为超配"增长超预期"象限和"通胀超预期"象限[5]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A股多维择时模型 - 回测区间:2010-01-05至2025-09-26[14] - 年化收益:25.23%[14] - 最大回撤:-28.46%[14] - 夏普比率:1.17[14] - Calmar比率:0.89[14] - YTD收益:40.98%[14] - 上周收益:0.15%[14] 2. 红利风格择时模型 - 回测区间:2017-01-03至2025-09-26[20] - 年化收益:16.04%[20] - 最大回撤:-25.52%[20] - 夏普比率:0.87[20] - Calmar比率:0.63[20] - YTD收益:21.75%[20] - 上周收益:0.23%[20] 3. 大小盘风格择时模型 - 回测区间:2017-01-03至2025-09-26[27] - 年化收益:26.25%[27] - 最大回撤:-30.86%[27] - 夏普比率:1.09[27] - Calmar比率:0.85[27] - YTD收益:65.89%[27] - 上周收益:1.07%[27] 4. 遗传规划行业轮动模型 - 回测区间:2022-09-30至2025-09-26[32] - 年化收益:32.60%[32] - 年化波动:17.95%[32] - 夏普比率:1.82[32] - 最大回撤:-19.63%[32] - 卡玛比率:1.66[32] - 上周表现:0.27%[32] - YTD收益:36.44%[32] 5. 中国境内全天候增强组合 - 回测区间:2013-12-31至2025-09-26[42] - 年化收益:11.53%[42] - 年化波动:6.16%[42] - 夏普比率:1.87[42] - 最大回撤:-6.30%[42] - 卡玛比率:1.83[42] - 上周表现:0.66%[42] - YTD收益:9.02%[42]
金价突破前高,黄金ETF获资金流入
华泰证券· 2025-09-28 10:35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绝对收益ETF模拟组合[4][36];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大类资产配置和权益资产内部轮动实现绝对收益目标,主要根据资产近期趋势分配风险预算并计算基础权重,同时结合月频行业轮动模型和红利资产择时观点[4][36];模型具体构建过程:首先对大类资产近期趋势进行量化计算,趋势较强的资产赋予较高风险预算,根据风险预算计算大类资产的基础配置权重,然后在权益资产内部采用月频行业轮动模型生成每月行业配置观点,并叠加红利资产的择时观点,最终形成组合权重[4][36]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绝对收益ETF模拟组合,年化收益率6.61%,年化波动率3.81%,最大回撤4.65%,夏普比率1.73,Calmar比率1.42,今年以来收益率7.47%,近一周收益率0.13%[4][36][37]
首提降碳目标,展现大国担当
华泰证券· 2025-09-26 09:46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 公用事业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0%以上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 力争达到36亿千瓦[8] - 减排目标体系从十五五"达峰"阶段过渡到十六五"下降通道" 电气化与绿电减排主线地位明确[8] - 2030年有望实现光储发电侧平价 打开新能源装机天花板[12] - 十六五期间风光装机需要达到3451GW 年均575GW 较十五五年均456GW增长26%[12] - 首提"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控排目标 涵盖甲烷 氧化亚氮等气体 打开绿氢/氨/醇的应用空间[12] 重点公司推荐 - 三一重能(688349 CH)目标价38.01元 投资评级为买入 预计2025-2027年EPS为1.65/2.15/2.67元[4][15] - 国电南瑞(600406 CH)目标价26.00元 投资评级为买入 预计2025-2027年EPS为1.04/1.15/1.27元[4][15] 减排目标分析 - 2023年中国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约14.3 Gt CO₂-eq yr⁻¹ 2030至2035年间需年均净排放下降1.5%-2% 相当于每年减少2.1-2.9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11] - 年均减排量相当于减少0.8-1.1亿吨标准煤的化石能源消费[11] - 减排目标与能源需求刚性增长不矛盾 人均能源消费仅为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2/3[11] 能源结构展望 - 2035年人均能源消费总量可能达到OECD均值的6吨标煤/年 较2024年4.2吨增长43%[12] - 电气化率需提升至60% 较2024年27.4%大幅提高[12] - 非化石能源发电量预计从2024年3700十亿千瓦时增长至2035年10102十亿千瓦时[14] - 风光发电量预计从2024年1830十亿千瓦时增长至2035年6475十亿千瓦时[14] 投资机会 - 看好储能产业链龙头[8] - 氢氨醇等绿色燃料相关公司将受益[8]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带来电网投资机会[17]
小米集团-W(01810):小米发布会:17系列手机和汽车定制化服务是重点
华泰证券· 2025-09-26 07:56
投资评级 - 维持小米集团-W(1810 HK)"买入"评级 目标价65.4港币[1][5][7] 核心观点 - 小米17系列手机价格具有竞争力 Pro系列背屏设计是最大亮点[2] - 汽车定制化服务有利于拓展高端用户 提升毛利率水平[3] - 持续投入硬科技研发 为"人车家"全生态发展奠定基础[1][4] - 基于SOTP估值法 非汽车业务估值46.3港币 汽车业务估值19.1港币[1][47] 产品发布详情 - 小米17系列全系搭载高通骁龙8 Elite芯片 采用台积电3nm工艺[2] - 续航能力显著提升:小米17/17 ProMax比iPhone17/iPhone ProMax续航时间分别提升109%/50%[2] - 价格策略:标准版4499元(12+256G)与去年持平 Pro版4999元降价300元 Pro Max版5999元起[2] - 背屏设计支持后摄自拍、信息显示、小游戏和远程控车等功能[2] - 汽车定制化服务每月限40辆 提供五种限定颜色及全方位定制选项[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Q25汽车及AI创新业务毛利率达26.4% 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3]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43.1/526.3/671.2亿元[5] - 2026年预测PE为30倍 当前市值1,547,240百万港币[5][8][11] - 2025E营收增速31.14% 2026E营收增速23.64%[11] 技术研发进展 - 自研玄界SoC芯片一次流片成功 已应用于多款手机和平板产品[4] - SU7 ultra搭载自研V8s电机 成为纽北赛道"最速"四门量产车型[4]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在芯片、AI和系统领域取得实质进步[4] 估值分析 - 非汽车业务估值基于21倍2026年预测PE[47] - 汽车业务估值基于2.5倍2026年预测PS[47] - 估值倍数高于行业均值 反映对小米生态价值的认可[47]
华泰证券今日早参-20250926
华泰证券· 2025-09-26 01:21
核心观点 - PTA行业扩产周期结束 产能格局优化 龙头企业受益 推荐桐昆股份 恒力石化 荣盛石化 [2] - 铜矿供给扰动加剧 全球第二大铜矿Grasberg事故减产 2025/2026年分别减少20/27万吨产量 铜价有望走强 [3] - 建材行业政策强调结构性矛盾解决 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看好水泥反内卷突破 玻纤碳纤维AI新能源驱动转型 浮法玻璃短期提价 [3] - 美光科技FY25Q4营收113亿美元同比+46% 净利润34.7亿美元超预期 但HBM竞争加剧 [4] - 玖龙纸业FY2025营收632.4亿元同比+6.3% 净利润17.7亿元同比+135.4% 浆纸一体化布局显效 [5] - 皖维高新前三季度净利润预增70%-110% PVA光学膜 汽车级PVB胶片等新产品放量 [5] 基础化工行业 - PTA产能自2020年大幅扩产80%后开工率保持良性水平 但盈利低迷已持续13年 [2] - 2025年中国PTA行业CR5达70% 龙头企业新技术产能占比高 [2] - 2026-2027年无新产能投放 技术优化空间小 老旧产能退出 行业格局优化 [2] 有色金属行业 - Grasberg铜矿9月8日事故停产 自由港报告确认2025年减产20万吨 2026年减产27万吨 [3] - Kamoa-kakula铜矿停产影响2026年铜矿产量 [3] - 2025Q4/2026年铜供需平衡表大幅改善 铜价有望走强 [3] 建材行业 - 六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淡化行业增长目标 强调解决结构性矛盾 [3] - 细化子行业产能调控路径 提升数字化绿色化要求 增加无机非金属材料等有效供给 [3] - 水泥行业反内卷竞争突破 推荐华新水泥A 上峰水泥 海螺水泥A 中国建材 [3] - 玻纤碳纤维行业受AI和新能源驱动转型 推荐中国巨石 中材科技 中复神鹰 [3] - 浮法玻璃短期提价幅度大 2025Q4有望冷修技改 推荐旗滨集团 信义玻璃 [3] 重点公司分析 - 美光科技FY25Q4营收113亿美元同比+46% 超Bloomberg预期112亿美元 [4] - 非GAAP毛利率环比提升6.7个百分点至45.7% [4] - FY26Q1营收指引122-128亿美元(预期120亿美元) 非GAAP毛利率指引50.5-52.5%(预期46.1%) [4] - 三星HBM3E和HBM4推进对美光构成竞争压力 [4] - 玖龙纸业FY2025营收632.4亿元同比+6.3% 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135.4% [5] - 利润率修复得益于浆纸一体化布局 自制浆成本较佳 税率优化 动力煤价格下降 [5] - 皖维高新前三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3.4-4.2亿元同比+70%-110% 扣非净利润3.24-4.04亿元同比+80%-124% [5] - 第三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0.84-1.64亿元同比+18%-131% 扣非净利润0.8-1.6亿元同比+28%-157% [5] - PVA行业竞争格局较好 PVA光学膜 汽车级PVB胶片等产品迎来放量期 [5] 评级变动 - 玖龙纸业评级从买入调整为持有 目标价6.00港元 2025EPS 0.38元 2026EPS 0.53元 2027EPS 0.57元 [6] - 新鸿基地产首次覆盖买入评级 目标价111.51港元 2025EPS 6.65元 2026EPS 7.18元 2027EPS 7.55元 [6] - 有友食品首次覆盖买入评级 目标价15.60元 2025EPS 0.50元 2026EPS 0.60元 2027EPS 0.68元 [6] - 西麦食品首次覆盖买入评级 目标价29.68元 2025EPS 0.81元 2026EPS 1.06元 2027EPS 1.24元 [6]
华泰证券今日早参-20250924
华泰证券· 2025-09-24 04:31
固定收益与策略观点 - 建议以高胜率资产为主要关注资产,顺应宏观与产业趋势,如大盘科技股、黄金、有色金属等 [2] - 低仓位左侧博弈高赔率资产,保持交易活跃度,并分步建仓,耐心等待赔率兑现的机会,如中债、美元、黑色系商品等 [2] - 市场情绪是影响A股走势的关键,融资资金活跃度接近12%的历史极值,私募证券基金备案数量逐步回升至7-8月中枢水平,新发公募基金份额维持在200亿左右的阶段性高位 [3] - 期权波动率、股指升贴水及RSI等情绪指标对后市指引震荡偏积极,但估值分化系数边际上行至9月初高位,或需关注资金高切低的配置需求 [3] 证券与银行业观点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4] - 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积极助力化解房地产和地方债风险,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提速 [4] - 证券行业看好中长期价值重估机会,如估值更具性价比的银河H、国泰海通AH、中金H、广发H、国元、兴业 [4] - 银行行业近期红利风格偏弱,关注资金切换下补涨机会,如南京、成都、渝农AH、招行、工行H [4] 金融工程研究 - 从增速指标的构造方法、企业基本面的多元成长性、成长性的另类刻画方式三个层次全方位改造成长因子,综合成长因子相比经典成长因子各维度表现均有显著提升 [5] - 基于改造后综合成长因子构建Top 50组合和双创50增强组合均取得优异业绩,双创50增强组合月频调仓,年化双边换手率约4倍,全区间内相对科创创业50全收益指数可获约6.5%的稳定超额,2025年截至8月共获18.4%超额收益,绝对收益高达79.7% [5] 互联网与游戏行业洞察 - 日本是全球第三大游戏市场,拥有超40年历史,龙头厂商依托经典IP打造线上线下跨媒介闭环生态,提升IP全球影响力,形成长期抗周期能力 [7] - 头部厂商积极推动游戏多端化发行,结合全球化战略增加用户触达,提升增长韧性与可持续性 [7] - 日本厂商全球化进程核心经验在于依靠突出的人才成本优势,坚持以本土创意与研发为根基,通过本地化运营深入渗透海外市场,并借助跨媒介延展不断强化IP全球影响力 [7] 重点公司分析 - 上海港湾主业利润率承压,但在手订单充沛,下半年收入维持稳健增长,利润率有望逐步改善 [8] - 前瞻性布局新兴产业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打造第二成长曲线,25年上半年卫星电源系统业务实现新签订单3402万元,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8] - 腾讯控股全面升级AI基建,推出智能体开发平台V3,结合知识引擎RAG,显著提升垂直行业SaaS的LLM问答效果 [9] - 游戏研发层面AI渗透率达60%,混元游戏视觉平台和混元3D Studio平台分别涉及2D文生图和3D建模生成 [9] - 异构计算平台实现对国产芯片的全面适配,整合多类芯片资源,向外部提供高性价比AI算力 [9] - 超过90%的互联网和游戏头部公司出海均选择了腾讯云,IaaS有望加速发展,垂直行业SaaS渗透率提升 [9] 首次覆盖评级公司 - 新鸿基地产目标价111.51元,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6.65元、7.18元、7.55元 [11] - 有友食品目标价15.60元,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0.50元、0.60元、0.68元 [11] - 西麦食品目标价29.68元,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0.81元、1.06元、1.24元 [11]
华泰证券今日早参-20250923
华泰证券· 2025-09-23 01:56
策略与资金流动分析 - A股近期走势偏震荡 市场情绪成为影响走势的关键因素 交易型资金热度持续高位 融资资金活跃度接近12%的历史极值[2] - 私募证券基金备案数量逐步回升至7-8月中枢水平 新发公募基金份额维持在200亿份左右的阶段性高位[2] - 配置型资金(如公募、主动型外资)的持续流入是市场突破平台期的关键 大股东减持和解禁规模扰动增加但影响有限[2] - 期权波动率、股指升贴水及RSI等情绪指标对后市指引震荡偏积极 估值分化系数边际上行至9月初高位 需关注资金高切低的配置需求[2] 固定收益与信用债市场 - 2024年以来信用浮息债结构出现调整 ABS收缩 企业类新增发行 金融类明显增长[3] - 银行债定价周期较短(多为季度) 定价基准以DR007为主 企业类信用债大多年度付息 中短久期更多参考LPR1年 长久期参考LPR5年及5年期国债利率[3] - 浮息债相较于固息债估值较为平稳 防御优势明显 尤其在基准利率上行时表现更优 但在降息周期中表现不如固息债[3] - 近两年浮息债实际表现不如固息债 更好的投资时机需等待资金面转紧(银行债)或加息(企业债)[3] 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 - 全球正在进入财政主导的新时代 财政职能性不断提升 海外经济失衡严峻 财政扩张成为应对社会割裂的重要手段(如法国、英国、日本)[5] - 国内需通过财政解决供需失衡、储蓄过多及有效需求不足等结构性问题 货币政策效能降低 财政拉动成为经济强弱的关键因素[5] 房地产与生产数据 - 9月第三周地产热度修复 新房与二手房同比中枢转正 二手房强于新房 一线城市政策放松后修复明显[4] - 工业开工率多数上行 焦化、地炼与汽车链等修复 货运量维持高位 但用煤日耗延续下行[4] - 外需吞吐量同比维持高位 运价环比下行但同比修复 消费出行热度维持韧性 汽车消费基本持平[4] - 原油价格受供给端与地缘扰动明显 黑色系价格分化 铜价延续上行[4] 金融行业与政策动态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 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增强 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 助力化解房地产和地方债风险[6] - 证券行业看好中长期价值重估机会 推荐银河H、国泰海通AH、中金H等 银行行业关注红利风格补涨机会 如南京银行、成都银行[6] 新能源与电力设备 - 2025年8月逆变器出口额62.9亿元 环比下降3.4% 出口数量384.6万台 环比下降16.4% 需求在旺季保持高位[7] - 印度能源转型与澳大利亚补贴计划带来显著需求增量 光储平价有望进一步打开需求天花板 推荐阳光电源、德业股份、上能电气[7] - "十五五"期间中国用电量CAGR有望保持6%+ 对应3万亿度增量 新能源发展从重视供给转向重视需求 风光储一体化模式提升电源质量[11] 交通运输与快递行业 - 8月快递行业反内卷推升景气 商品零售额同比+3.6%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7.1% 快递件量同比+12.3%[8] - 行业价格环比回升 申通与圆通价格端涨幅明显 旺季涨价延续至年底确定性较高 推荐申通快递、圆通速递及极兔速递[8] 消费与零售行业 - 零食量贩进入3.0时代 全品类新店型竞争力提升 短期开店补贴退潮 盈利水平改善 硬折扣零售业态规模效应及自有品牌引领发展[13] - 有友食品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15.60元 公司以健康泡卤产品打开山姆渠道 并积极拥抱量贩与直播电商[14] 建材与电子材料 - 特种电子布需求受AI产业推动升级 三大趋势包括LowDk-2升级、低热膨胀(LowCTE)及石英纤维替代[14] - LowCTE和Q布需求快速放量 推荐具备全产品矩阵布局的中国巨石、中材科技[14] - 中材科技作为全球前三大高端电子纱/布供应商之一 产品放量出货带来新增长点[18] 房地产公司动态 - 华发股份深圳前海冰雪世界9月29日开业 预计扩大经常性收入 可转债发行与土地收储改善流动性[16] - 新鸿基地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111.51港元 公司香港开发物业资产有望价值重估 投资物业利润贡献达57%[17] 海外宏观与企业盈利 - 2025年上半年美国企业盈利增速维持在9%以上 支撑美股上涨 美元贬值、AI投资周期及劳工成本涨势趋缓为主要原因[9] - 弱美元、AI投资拉动及"大而美"法案资本开支抵扣有望进一步支撑美国上市企业盈利[9] 金融工程与因子投资 - 成长因子改造通过增速指标构造、多元成长性及另类刻画方式提升表现 综合成长因子构建的Top 50组合及双创50增强组合表现优异[10] - 双创50增强组合年化双边换手率约4倍 全区间相对基准获约6.5%超额收益 2025年至8月超额收益达18.4% 绝对收益79.7%[10]
基本面观察9月第3期:全球财政主导与共振下的经济与市场
华泰证券· 2025-09-22 03:27
全球财政主导趋势 - 全球进入财政主导新时代,财政职能提升应对结构失衡,如法国、英国和日本财政扩张因政治挑战[1] - 财政扩张具战略意义,支持AI革命、经贸重构、产业链安全和国防军事等领域,需财政引导投入[2] - 政策转向“财政主导+货币配合”模式,政府债务增加迫使央行配合管理债务负担,威胁央行独立性[2] 美国财政与货币政策 - 美国“大而美”法案预计增加联邦财政赤字4.1万亿美元,明年赤字率约7%,边际提高1个百分点[3] - 美国短期财政紧缩,2025年关税收入预计达3000亿美元,今年累计财政赤字较去年收窄1200亿美元[3] - 美联储独立性受政治压力,9月降息反映预防性及政治因素,2026年或更大幅降息[10] 欧洲财政扩张 - 欧盟要求国防支出提至GDP的5%,推出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计划[5] - 德国财政宽松,国防支出提升1%对应550亿欧元,设立5000亿预算外专项基金,年均约420亿欧元[6] - 欧盟2026-2029年财政赤字年均新增2600-3600亿欧元,赤字率提升1%-1.5%,国防支出年增2000-3000亿欧元[7] 中国与日本财政政策 - 中国广义财政扩张,明年广义赤字率至少与今年持平,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待落地[8] - 日本2026财年赤字率或提升近1个百分点,因执政联盟不确定性增加减税和国防支出概率[9] 经济与市场影响 - 财政共振支撑全球经济增长,明年制造业周期修复,外需改善,股市表现可期[12] - 财政扩张偏向国防、基建和AI资本开支,拉动投资,利好大宗商品和AI产业链[12] - 流动性充裕利好全球股市,弱美元趋势下新兴市场占优,利率曲线陡峭化风险上升[13]
反内卷与旺季共振,看好2H盈利弹性
华泰证券· 2025-09-22 02:33
行业投资评级 - 交通运输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政策与旺季共振 看好下半年快递板块盈利弹性 [1] - 8月行业价格环比回升 申通与圆通价格端环比涨幅明显 [1][3] - 75%以上件量所在地区已宣布至少一轮涨价 9月价格延续环比回升态势 [2][3] - 中长期社保逐步落地和行业规范化发展有望抬升估值中枢 [1] - 首推申通快递和圆通速递 其次中通快递和韵达股份 重申推荐极兔速递 [1][3] 行业表现分析 - 8月社零总额同比+3.4% 较7月+3.7%和上半年+5.0%增速放缓 [2] - 8月商品零售额同比+3.6%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7.1% [1][2] - 线上消费好于线下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例同比+0.9pct至25.6% [2] - 8月快递件量同比+12.3% 较7月+15.0%和上半年+19.3%增速放缓 [2] - 8月行业件均价7.37元 环比回升1分 同比-7.2% [2] 企业表现比较 - 8月件量同比增速:顺丰34.8% > 行业12.3% > 圆通11.1% > 申通10.9% > 韵达8.7% [3] - 8月件均价同比变化:申通+3.0% > 圆通-1.1% > 韵达-3.5% > 行业-7.2% > 顺丰-15.3% [3] - 申通8月件均价2.07元环比回升1毛 圆通2.15元环比回升7分 韵达环比回升1分 [3] - 8月收入增速:申通14.5% > 顺丰14.1% > 圆通9.8% > 韵达5.2% > 行业4.2% [3] 投资建议与目标价 - 中通快递-W目标价206.90港币 投资评级买入 [6][20] - 极兔速递-W目标价12.40港币 投资评级买入 [6][20] - 韵达股份目标价9.55元 投资评级买入 [6][20] - 申通快递目标价20.68元 投资评级买入 [6][20] - 圆通速递目标价19.94元 投资评级买入 [6][20] 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 中通快递1H25营业收入227.2亿元同比+9.8% 归母净利39.3亿元同比-2.6% [21] - 极兔速递1H25营收55.0亿美元同比+13.1% 归母净利8,637万美元同比+213.0% [21] - 韵达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248.33亿元同比+6.80% 归母净利5.29亿元同比-49.19% [21] - 申通快递上半年营业收入250.25亿元同比+16.02% 归母净利4.53亿元同比+3.73% [21] - 圆通速递上半年收入358.8亿元同比+10.2% 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7.9%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