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政可持续性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债务危机:2025年的全球隐忧与重塑机遇
第一财经· 2025-09-28 12:37
债务规模与结构 - 美国联邦债务总额达37.3万亿美元 债务/GDP比率超过119% 远高于IMF建议的发达国家60%-80%阈值 [1] -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以短期债务为主 超过22%的现有债务将在2025财年内到期 78%将在10年内到期 [10] - 2025年1月债务上限被设定为36.104万亿美元 财政部预计在1月14日至23日间将达到上限 [11] 财政赤字与支出 - 2025财年预计赤字为1.9万亿美元 相当于GDP的6% [2] - 联邦总支出预计达到6.9万亿美元 占GDP的23% 其中强制性支出占预算的72% [2][13] - 2025年第四季度财政部计划借入1.05万亿美元 2026年第一季度预计借入5900亿美元 [10] 利息成本与债务负担 - 2025年预计利息支出将达到9520亿美元 占联邦收入的18.4% 超过1991年历史高点 [3]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4.1% 与2020-2021年约3000亿美元利息支出相比成本激增 [3] - CBO预测到2035年利息支出将攀升至1.8万亿美元 占联邦预算比重进一步上升 [3] 债券市场动态 - 全球债券市场规模达50万亿美元以上 2025年9月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4.06% [4][5] - 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3.15% 欧元区10年期债券收益率约为3.2% [4] - 2022-2025年美联储基准利率从近零升至5.5% 导致债券熊市 [5] 股市与贵金属表现 - 标普500指数从2020年低点上涨逾100% 2025年股市市值/GDP比率达195% 远超120%历史平均 [5] - 黄金价格从2020年1770美元/盎司升至2025年3682美元/盎司 年涨幅40.47% [5][6] - 2024年全球央行净购金超1080吨 中央银行黄金储备从2010年3万吨增至2025年3.9万吨 [5][15] 货币政策与资产负债表 -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2020年4万亿美元膨胀至2025年8.9万亿美元 [6] - 特朗普提议将联邦基金利率从4.5%降至1.5% 但可能引发通胀风险 [15] - 降低利率25个基点可节省250亿美元利息 远超支出削减收益 [13] 信用评级与市场信心 - 2025年5月穆迪将美国政府债务评级从Aaa下调至Aa1 反映对持续赤字和债务负担的担忧 [7] - 债务供应的增加推高国债收益率 2025年2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4.8% [7] - 非美元贸易占比升至28%-30% 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加速 [8] 地缘政治与外汇储备 - 中国持有约7800亿美元美国国债 影响美国对华政策 [8] - 沙特等国接受人民币结算 金砖集团扩展至10国推动非美元贸易 [8] - 2025财年国防预算约8950亿美元 但利息支出挤压国防支出空间 [8] 社会影响与财富分配 - 财富不均达历史高点 股市90%财富集中于前10%人口 [9] - 中产挫败感上升 社会动荡风险增加 [9] - 民调显示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联邦预算赤字是国家的"重大问题" [9] 解决方案与改革方向 - CBO建议减少非必要支出和提高高收入群体税收可有效降低赤字 [15] - 财政部计划2025年重启债券回购计划 提高市场流动性并稳定收益率 [14] - 通过投资基础设施、教育和研发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提高税收基础 [15]
【财经分析】隐债化解加速落地:2万亿置换债发行“九成九” 财政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新华财经· 2025-09-26 08:42
新华财经北京9月26日电(王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关乎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2025年以 来,一揽子化债方案加速落地,截至9月26日,全年2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已发行约1.986万亿元,进度 超99%,我国地方债务风险防控工作亦在系统应对、深化治理的新阶段走深走实。 业内人士表示,隐性债务化解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遏制增量、化解存量"的基本原则,中 央与地方协同发力,短期应对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随着化债系列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地方政府债务 结构得到优化,财政可持续性增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安全垫。 隐债置换"领衔"一揽子化债政策落地见效 2025年地方债隐性债务置换呈现进度快、结构优化等特征。 据新华财经梳理,截至9月26日,今年已发行或公告发行的地方债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规模已达 19861.5285亿元,距离完成年度额度近在咫尺,仅河南、湖北分别76.1849亿元和62.2886亿元剩余额度 尚未披露发行。 从发行期限来看,2025年"置换隐债专项债"发行期限明显拉长,仅30年期品种的发行规模便已超过7000 亿元;10年期以上债券占比超七成,长期限品种有效平滑了各地偿债压力。 从地区分 ...
中国大规模抛售美债,特朗普忧虑加深,美方紧急派员来华面谈
搜狐财经· 2025-09-26 08:26
美国这边的问题也不简单,财政赤字已经变成常态,利息支出攀升,国会频繁内斗,截止日像个必须按 的按钮;特朗普把停摆的可能性挂在嘴边,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把政治风险放在了市场的最前端。一个 事实是,中国在过去几年虽偶尔减持美债,但节奏克制,而今年7月的减持是明显加速,这个时点,选 在财政关键窗口动手,意图性很强。 会谈能不能改变这个趋势?答案并不乐观。对话是一条通路,但通路本身不能替代结构性改变,尤其当 信任被蚕食,言语就显得薄弱;史密斯代表团的任务或许是短期稳定市场情绪——换取一些国际信心, 为国会争取时间,防止债市暴走——但中国的诉求并不只是短期"别卖债",而是要看到财政可持续性的 实质性动作和对其国家利益的尊重。 我把两边的话放在一起比对,能看到裂缝:美方急的是数组上的稳定——债券利率、市场情绪、预算通 过的时间窗;中方更看重的是长期博弈的均势——货币体系的安全、外汇储备的多样化、以及在关键时 刻不被"政治化"的资产配置权。前者像是医生按止血带,后者是在重建骨骼与肌肉,差距明显。 现场问答里有个瞬间很值得回味,一位美国议员在会后向中方官员询问:"如果我们通过了预算,你们 会回购吗?"中方官员笑得有点冷,"回购 ...
法国将沦为新“欧洲病夫”?
国际金融报· 2025-09-24 13:40
法国评论人士指出,这种权力分散、相互否决的状态,正导致政府陷入系统性瘫痪,使任何改革都 难以落地。 政治僵局背后,是越来越沉重的债务压力。法国公共债务已经突破3万亿欧元,相当于GDP的 114%,偿债负担不断攀升。今年法国利息支出预计高达670亿欧元,已超过除教育和国防外的所有政府 部门预算。 评级机构惠誉近期下调了法国的信用等级,这直接增加了借贷成本,加深了市场对法国财政可持续 性的质疑。一些经济学者甚至提醒,若缺乏有效措施,法国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欧洲央行援助可能 成为现实。与此同时,紧缩政策加深了社会不满,许多人质疑为何削减集中在福利和教育,而富裕阶层 与大企业仍享受税收优惠。 抗议浪潮 法国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多重危机:政坛动荡导致治理失序,财政赤字与债务螺旋加剧市场担忧,而 街头的罢工与示威不断升级,工会与社会党重返舞台中央。 不到两年时间,法国换了五位总理,马克龙总统的中间派平衡术摇摇欲坠。与此同时,数十万民众 走上街头抗议"紧缩政策",社会撕裂与政治僵局相互叠加。 法国正站在关键的十字路口,是重塑稳定,还是沦为新的"欧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 政坛失序 法国政坛正经历罕见 ...
“中国金龙”,3年来新高!黄金,又新高!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00:41
当地时间9月16日,美股市场遇冷,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截至收盘,道指跌0.27%,报45757.90点;纳指跌0.07%,报 22333.96点;标普500指数跌0.13%,报6606.76点。 中国资产表现亮眼,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逆势收涨1.76%,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蔚来涨超 8%,百度涨超7%,京东、爱奇艺涨超3%,阿里巴巴涨超2%。 大宗市场方面,国际金价再创新高。隔夜,伦敦现货黄盘中最高涨至3700美元/盎司上方;COMEX黄金期价在突破 3700美元/盎司后继续走强,盘中最高逼近3740美元/盎司历史高位。 国际局势方面,新华社消息,英国近百名民众16日在伦敦近郊的温莎城堡外集会示威,抗议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英国的 国事访问。 中国资产逆势大涨 当地时间周二,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截至收盘,道指跌125.55点,跌幅0.27%,报45757.90点;纳指跌14.79点,跌 幅0.07%,报22333.96点;标普500指数跌8.52点,跌幅0.13%,报6606.76点。 大型科技股涨跌互现,特斯拉涨近3%,甲骨文涨超1%,微软、英伟达跌超1%。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 ...
【财经分析】当经济疲软撞上投资者“戒尺” 印尼政府谨慎平衡
新华财经· 2025-09-16 15:00
内阁更迭与市场反应 - 印尼原财政部长英卓华被解职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导致股债汇三杀 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5个基点至6.4% 三天内外资外流规模达14.24万亿印尼盾(约8.67亿美元)[2] - 外资撤资集中在央行证券化票据(6.57万亿印尼盾)和政府债券(5.45万亿印尼盾) 股市流出2.22万亿印尼盾 反映投资者对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2] - 新财长普尔巴亚·尤迪·萨德瓦宣布向银行注资200万亿印尼盾(约121.8亿美元) 以鼓励向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放贷[2] 财政政策与投资者信心 - 新财长121.8亿美元的流动性支持表明将采取积极财政扩张举措 若资金流入生产部门可能提振投资者对政府债券信心[3] - 财政纪律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焦点 新财长需将预算赤字控制在GDP的3%法定限额内 若10年期债券收益率攀升至7%可能吸引机构介入[5] - 央行与政府达成"负担分担"协议 允许央行直接购买198万亿印尼盾(约121亿美元)政府债券 通过利息返还降低融资成本[8] 债券市场分化观点 - 贝莱德看好印尼长期国债 近期增持10至15年久期债券 认为高收益能补偿政治风险[4] - GAMA认为印尼债券是美联储降息周期最大受益者 基准收益率接近6.5% 美元走弱可能推动印尼盾升值并形成资本流入正循环[4] - 富达国际和柏瑞投资持审慎态度 非居民持有债券比例下降 需观察美联储降息后汇率能否稳定在16400至16500区间[4] 经济疲弱与刺激措施 - 印尼经济增长显露疲态 8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0.9点至117.2 创2022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7] - 零售销售指数同比涨幅从7月4.7%降至8月2.7% 上半年裁员人数约4.2万人(同比增长32.1%) 制造业零售业采矿业受冲击突出[7] - 政府推出"8+4"经济刺激计划 通过盘活国家预算未使用资金支持工人学生和关键行业[7]
央行购债重启渐行渐近
信达证券· 2025-09-15 12: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对央行重启购债讨论增多,央行购债是维持财政可持续性重要举措,9月初财政部与央行联合工作组会议是重启购债信号之一,Q4甚至10月有较大概率落地 [2] - 8月新增社融与信贷数据双双走弱,社融增速降至8.8%未来或下行,基本面下行压力增大对债券市场有一定助力 [2][3]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1.83%后恐慌情绪释放,利率上行空间受限,建议短期博弈利率超跌反弹机会,整体仓位维持中性,3 - 5年政金债与二级债可适当增持,10年利率债保留部分仓位,超长债短期观望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央行购债有利于财政扩张的可持续性 - 国债买卖讨论源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当时为避免央行控制信贷增速冲击债券利率,但2024年政策落实时因利率走低央行担忧金融风险,开展买短卖长操作并暂停购债 [7] - 近年财政赤字规模上升,2022 - 2025年政府债净融资规模分别达7.15万亿、9.79万亿、11.29万亿和13.5万亿,3年复合增速24%,2024年债券付息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4.5%,未来几年政府债净融资大概率维持高位 [8] - 经济增长与价格水平预期目标使M2和社融增速目标在7%左右,政府债券对社融增速贡献近一半,商业银行负债扩张速度不及政府债供给增速,导致今年国债一级发行常“发飞” [9] - 低利率环境是财政可持续性重要保证,日本中央政府债务规模增长但付息成本和利率下降,支撑财政持续扩张 [13] - 预计2025年新发行政府债券规模22.6万亿,发行利率上升10BP财政付息规模增加超200亿,存量债务平均成本上升10BP付息成本上升或达千亿以上,央行购债平抑利率波动利于维持财政可持续性 [2][16] 央行近期提升债券市场流动性举措可能也是购债前的准备 - 9月初财政部与央行联合工作组会议是央行重启购债信号之一,Q3以来央行对银行购债金融风险担忧减轻,购债条件愈发充分,但未开启可能是想完善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20] - 2024年央行购债利率大幅回落与海外QE利率回升现象有差异,央行可能认为受国内国债流动性偏弱影响 [21] - 7月央行征求取消债券回购质押券冻结规定意见,9月12日中债登、同业拆借中心将联合推出集中债券借贷业务,提升债券市场流动性,央行重启购债渐行渐近,Q4甚至10月有较大概率落地,重启后购买期限拉长到5 - 10年或给债券带来利好 [27][29] Q4置换债提前发行不是基准预期,如果落地央行重启购债的概率将进一步增加 - 财政部新闻发布会表述引发2026年2万亿置换债Q4提前发行猜测,但实际2024 - 2026年每年2万亿置换债限额已在2024年11月下达,此次提到的新增限额可能是新增地方专项债中8000亿用于化债部分,提前下达是惯例且实际发行一般从下一年初开始 [30] - 预计Q4每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约6335亿,低于前3季度月均1.29万亿但高于2023之前年份月均值,财政部提到提升债券资金使用效率,今年政府存款持续偏高,置换债可能有大量未支出部分 [2][35] - 除非9月财政存款大幅下降,否则不将Q4置换债提前发行作为基准预期,即便提前发行,从2024年末经验看央行会维持流动性平稳,Q4央行国债买卖重启概率增大 [39] 社融拐点意义下降 但基本面压力仍将逐步显现 - 8月新增社融25693亿元略高于预期,同比少增4630亿元,信贷与政府债券是主要拖累项,社融存量增速从7月的9%降至8.8%,但社融拐点对基本面与债券市场意义下降 [40] - 8月新增人民币信贷6233亿元创2011年以来同期新低,政府债净融资同比少增2519亿元,直接融资规模与去年同期相当,未贴现票据同比多增1323亿元 [40] - 8月M2增速持平于8.8%,M1增速从5.6%升至6%,M1上升可能受基数效应影响,存款搬家无需过度关注,后续M1可能在顶部区间附近 [46] - 当前基本面下行压力增大,8月出口、通胀偏弱,高频数据显示地产销售改善不明显、汽车销售降幅增大、建筑链条相关指标在低点附近、SCFI指数创新低,经济旺季基本面压力显现或助力债券市场 [3][48] 当前位置债券已无需过度悲观 短期博弈反弹后续等待央行购债落地 - 债券市场短期受外生因素扰动,赎回费新规和公募分红免税政策调整影响或有限,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1.83%后恐慌情绪释放,配置盘买入使利率回落,利率上行空间受限 [49] - 权益市场波动仍会扰动债券市场,但央行购债落地或推动债券市场进入右侧、利率走低,建议短期博弈利率超跌反弹机会,整体仓位维持中性,保留资金储备,3 - 5年政金债与二级债可适当增持,10年利率债保留部分仓位,超长债短期观望 [3][52]
IMF:罗马尼亚经济前景面临双重风险倾向
新华财经· 2025-09-12 12:07
核心观点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罗马尼亚中期财政可持续性发出明确预警 若缺乏进一步财政整顿措施 公共债务将在2030年攀升至接近GDP的70% 同时主权信用评级面临持续下调风险 [1] - 为实现更稳健财政目标 罗马尼亚需自2027年起每年额外采取相当于GDP 0.67%的财政整顿措施 方能在中期内将财政赤字降至3%以下 [2] 经济预测 - 2025年实际GDP增长率预计为1.0% 2026年小幅回升至1.4% [1] - 经济前景面临"增长下行 通胀上行"的双重风险倾向 [1] 财政状况 - 若当前改革方案全面执行 2026年财政赤字有望收窄至占GDP约6% [1] - 若未采取额外纠正措施 到2030年预算赤字仅能收窄至GDP的5% [1] - 对2025-2026年财政整顿计划能否有效执行存在持续担忧 市场信心恢复面临挑战 [1] 政策建议 - 中期财政整顿及实施额外调整措施对重建财政可持续性和稳定市场预期至关重要 [1] - 强化财政纪律 提升政策可信度是避免债务路径恶化 防范评级下调风险的关键路径 [2]
时报观察|多国财政困局推涨金价 全球资产定价面临重构
证券时报· 2025-09-11 00:12
国际金价上涨驱动因素 - 国际金价今年以来涨幅逼近40% [1] - 全球央行持续购金和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加剧资金避险需求是推动金价持续攀升的重要因素 [1] 近期金价跳涨原因 - 8月底以来金价重拾跳涨与市场集中交易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有关 [1] - 多国长债利率因财政可持续性挑战出现明显上升助推金价 [1] - 美联储降息预期是脉冲式影响 而长债利率上升更可能成为黄金中长期投资吸引力的新力量 [1] 国债收益率上升案例 - 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欧元区较高水平 超过希腊和西班牙 与意大利水平接近 [1] - 法国政府削减财政赤字困难加剧投资者对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 [1] - 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27年来高位 带动多国长债收益率明显上涨 [1] - 英国国债抛售导火索是投资者对政府财政状况和经济前景的担忧 [1] 国债与黄金的避险属性变化 - 美国 日本 德国等国家也出现长债利率上行压力 [2] - 投资者抛售部分国债转投黄金 使得债券收益率上升与金价上涨同时出现 [2] - 疫情以来多国大肆实施财政扩张 投资者因担忧政府债务风险将黄金添加到投资组合分散风险 [2] - 当国债遭遇财政可持续性质疑时 黄金作为超越政府主权和信用背书的资产安全性更胜一筹 [2] 黄金牛市持续性与新动力 - 黄金牛市已持续近三年 国际金价在震荡中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2] - 全球央行增持黄金和世界局势不确定性等传统利多因素保持稳定 [2] - 多国长期国债遭遇抛售成为助推金价上扬的新动力 [2] - 卖债买金趋势虽不主流 但反映发达经济体财政困局日益凸显 [2] - 财政困局将在未来几年对全球资本及金融资产定价产生深远影响 避险资产定义和范围或面临重构 [2]
时报观察 多国财政困局推涨金价 全球资产定价面临重构
证券时报· 2025-09-10 18:00
金价上涨驱动因素 - 国际金价今年以来涨幅已逼近40% [1] - 全球央行持续购金和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加剧资金避险需求推动金价持续攀升 [1] - 市场集中交易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和多国长债利率上升助推8月底以来金价跳涨 [1] 国债收益率变化 - 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欧元区较高水平超过希腊和西班牙与意大利接近 [1] - 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27年来高位带动多国长债收益率明显上涨 [1] - 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也出现长债利率上行压力 [2] 投资者行为变化 - 投资者抛售部分国债转投黄金使得债券收益率上升与金价上涨同时出现 [2] - 卖债买金的趋势反映投资者因担忧政府债务风险将黄金添加到投资组合分散风险 [2] - 黄金作为超越政府主权和信用背书的资产安全性优于遭遇财政可持续性质疑的国债 [2] 黄金市场前景 - 黄金牛市已持续近三年国际金价在震荡中不断刷新历史新高目前看仍有上涨空间 [2] - 全球央行增持黄金和世界局势不确定性等传统利多因素保持稳定 [2] - 多国长期国债遭遇抛售成为助推金价上扬的新动力 [2] 财政状况影响 - 法国政府削减财政赤字困难重重加剧投资者对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 [1] - 疫情以来多国大肆实施财政扩张导致发达经济体财政困局日益凸显 [2] - 财政可持续性挑战将对全球资本及金融资产定价产生深远影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