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

搜索文档
石化油服(600871):降本增效与深化转型并进,全产业链油服龙头未来可期:——石化油服(600871.SH/1033.HK)动态跟踪报告
光大证券· 2025-09-28 13:25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一体化全产业链油服领先企业 主营地球物理 钻井工程 测录井 井下特种作业和工程建设五大业务板块 涵盖从勘探 钻井 完井 油气生产 油气集输到弃井的全产业链过程 公司致力成为世界级综合型国际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提供商 在中国20多个省和海外3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 是沙特 科威特和厄瓜多尔国家石油公司市场重要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承包商[1][17] 投资评级 - 维持A股和H股"增持"评级[4][6] 核心观点 - 公司持续推进海外业务拓展 借助中国石化集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关系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业务[2][4] - 公司紧抓人力 资产两大痛点持续推进降本增效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3][4] - 公司致力提升投资者回报 使用公积金弥补累计亏损 体现分红和提升投资者回报决心[4][42] 海外业务拓展 - 2025年H1海外营业收入92.8亿元 同比增长4%[2] - 2025年H1海外新签合同196.2亿元 同比增长72%[2] - 2024年海外市场新签合同额243亿元 同比增长45.5%[27] - 2024年国际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1.0亿元 同比增长12.5% 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2.6%[29] - 公司在沙特 科威特 墨西哥 厄瓜多尔等核心市场实现重大突破 沙特斩获11部钻机10年延期合同及11亿美元管道项目 科威特中标212口井钻井大包项目 墨西哥签约2.9亿美元三维物探项目 厄瓜多尔成功续签两大总包项目[29] 降本增效成效 - 2024年压减各类机构271个 压减队伍124支 节约机构运行费用1.5亿元[3] - 2024年调剂钻机160台套 处置闲置资产4万余项 直接创效和优化降本达2.3亿元[3] - 2016年-2024年 员工总人数从81340人降至60162人 下降26% 近四年保持年均近3000人的下降规模[3] - 2016年-2024年 人均创收从52.77万元增长至134.8万元 增长155%[3] - 2024年销售 管理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10% 2.97% 0.90% 较2019年分别变动+0.01 -1.28 -0.45个百分点[36] 技术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22.5亿元 同比增加1.6亿元[104] - 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稳定在2.5%-3%[3] - 2024年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15项 申请专利1034件 授权专利779件[38][104] - 发布中国石化首套自主开发的Idrilling(应龙)科学钻井系统1.0版[112] - 打造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 完成"华南地热一号"福深热1井 井深达5200米 刷新我国最深地热科探井纪录[106][109]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H1实现营业收入371亿元 同比增长0.6% 实现归母净利润4.92亿元 同比增长9.0%[3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9 10.99 13.15亿元[4]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05 0.06 0.07元/股[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78.84 939.59 1007.16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8.37% 6.91% 7.19%[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3.92% 20.91% 19.65%[5] 业务板块表现 - 地球物理业务:202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0亿元 同比增长4.0% 完成二维地震5836千米 同比增长109.7% 完成三维地震15600平方千米 同比增长2.1%[47] - 钻井工程业务:202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1.8亿元 同比增长0.9% 全年完成钻井进尺1097万米 同比基本持平[55] - 测录井业务:202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9亿元 同比增长1.0% 完成测井26636万标准米 同比降低13.5% 完成录井进尺849万米 同比降低2.2%[62] - 井下特种作业:202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9.7亿元 同比增长2.5% 完成井下作业5726井次 同比降低17.7%[71] - 工程建设业务:202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8.1亿元 与去年同期持平 2024年累计新签合同额251.2亿元 同比增长11.4%[77] 行业背景 - 国内"增储上产"政策持续推进 国内油气投资维持高位[83] - "三桶油"2025年上游资本开支计划维持较高水平 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中国海油的全年上游资本开支计划分别为2100 729 1300亿元[85] - 2025年全球上游勘探开发支出预计在6000亿美元左右 同比下降4%[83]
金融工程市场跟踪周报 20250927:量能再度收缩,市场波动或加剧-20250928
光大证券· 2025-09-28 12:40
根据提供的金融工程市场跟踪周报内容,以下是总结的量化模型与因子详情: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量能择时模型 - **模型名称**:量能择时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分析市场交易量能变化来判断市场趋势和情绪,为宽基指数提供择时信号[2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基于主要宽基指数(上证指数、上证50、沪深300等)的量能指标进行计算和信号生成,具体方法未在报告中详细披露,但涉及对交易量数据的监测和阈值判断[23] 2. 沪深300上涨家数占比情绪指标 - **因子名称**:沪深300上涨家数占比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指数成分股中近期收益为正的股票数量占比,来捕捉市场情绪和行情拐点[2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计算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过去N日收益大于0的个股数占比,公式为: $$ \text{上涨家数占比} = \frac{\text{过去N日收益大于0的个股数}}{\text{沪深300成分股总数}} $$ 其中N为参数,报告中未明确具体取值[24] 3. 动量情绪指标(基于上涨家数占比) - **模型名称**:动量情绪指标择时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对上涨家数占比指标进行不同窗口期的移动平均,捕捉情绪变动趋势并生成交易信号[2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对沪深300上涨家数占比序列进行两次平滑计算: - 快线 = 移动平均(上涨家数占比, N2) - 慢线 = 移动平均(上涨家数占比, N1) 其中N1=230(长期窗口),N2=35(短期窗口),N=50(计算上涨家数占比的窗口)[28] 交易规则:当快线 > 慢线时,看多市场;当快线 < 慢线时,对市场持中性态度[28] 4. 均线情绪指标 - **模型名称**:八均线情绪指标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判断价格与多条移动平均线的位置关系来评估市场趋势状态和情绪[31]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沪深300收盘价的8条移动平均线,参数分别为:8, 13, 21, 34, 55, 89, 144, 233[31] 2. 统计当日收盘价大于各均线值的数量[32] 3. 信号生成规则:当超过5条均线被价格突破时,看多沪深300指数[32] 5. 横截面波动率因子 - **因子名称**:横截面波动率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指数成分股收益率的截面标准差,来衡量市场分化程度和Alpha环境[3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对于每个宽基指数(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每日计算成分股收益率的横截面标准差: $$ \sigma_{cross} = \sqrt{\frac{1}{N-1} \sum_{i=1}^{N} (r_i - \bar{r})^2} $$ 其中$r_i$为个股收益率,$\bar{r}$为成分股平均收益率,N为成分股数量[36] 6. 时间序列波动率因子 - **因子名称**:时间序列波动率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指数成分股加权时间序列波动率,评估市场波动环境和Alpha机会[3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计算各宽基指数成分股的加权时间序列波动率,具体方法未详细披露,但涉及对个股收益率时间序列的标准差计算和市值加权[38] 7. 基金抱团分离度指标 - **因子名称**:基金抱团分离度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抱团基金截面收益的标准差来衡量基金抱团程度,标准差小表示抱团程度高[8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构建抱团基金组合,计算该组合截面收益率的标准差: $$ \text{分离度} = \sqrt{\frac{1}{M-1} \sum_{j=1}^{M} (R_j - \bar{R})^2} $$ 其中$R_j$为单只抱团基金收益率,$\bar{R}$为抱团基金平均收益率,M为抱团基金数量[84] 模型的回测效果 量能择时模型 - 上证指数:看空信号[24] - 上证50:看空信号[24] - 沪深300:看空信号[24] - 中证500:看空信号[24] - 中证1000:看空信号[24] - 创业板指:看空信号[24] - 北证50:看空信号[24] 动量情绪指标 - 快线开始拐头向下、慢线向上,快线位于慢线之上,预计维持乐观态度[28] 均线情绪指标 - 短期内沪深300指数处于情绪景气区间[34] 因子的回测效果 横截面波动率因子 - 沪深300近一季度平均值:2.04%,占近两年分位:73.50%[38] - 中证500近一季度平均值:2.19%,占近两年分位:67.46%[38] - 中证1000近一季度平均值:2.40%,占近两年分位:66.14%[38] 时间序列波动率因子 - 沪深300近一季度平均值:0.63%,占近两年分位:61.70%[41] - 中证500近一季度平均值:0.45%,占近两年分位:74.60%[41] - 中证1000近一季度平均值:0.24%,占近两年分位:59.76%[41] 基金抱团分离度指标 - 基金抱团分离度环比上周下降[84] - 最近一周抱团股和抱团基金超额收益小幅上升[84]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出台,高端化转型、产业升级有望加速: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第422期(20250922—20250928)-20250928
光大证券· 2025-09-28 10:34
行业投资评级 - 石油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布 旨在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 解决基础有机原料市场竞争加剧、高端精细化学品供给不足、国内需求增速放缓、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等问题[1] - 政策强调强化产业科技创新 扩大有效投资 拓展市场需求 壮大发展载体 深化开放合作 推动行业高端化转型和产业升级[1] - 行业龙头企业在茂金属聚乙烯、碳纤维、高端膜材料等新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政策支持将深化其转型进程[2] - 方案严控新增炼油产能 合理确定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规模和投放节奏 支持老旧装置改造和减油增化项目 行业景气度有望复苏[3] - 现代煤化工将适度布局煤制油气、煤制化学品项目 开展与新能源耦合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示范 供需格局持续优化[3] - 中长期原油供需格局仍具景气基础 看好三桶油及油服板块 宏观经济恢复提振化工需求 产能出清利好龙头企业[4] 原油行业数据库总结 国际原油及天然气期货价格与持仓 - 布伦特现货价、WTI现货价、迪拜现货价走势显示原油价格在55-100美元/桶区间波动[10][11] - 布伦特-WTI现货结算价差在-10至20美元/桶之间波动 布伦特-迪拜价差在-10至15美元/桶区间[19] - WTI总持仓量在-10至80万张之间波动 净多头持仓在0至70万张范围[15][16] - 美国亨利港天然气价格在0-25美元/mmBtu 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在0-70美元/mmBtu[25][26] 中国原油期货价格及持仓 - 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在-200至100元/桶区间波动[22][23] - 主力合约总持仓量在0-900万张之间 成交量在0-7万张范围[24][27] 原油及石油制品库存 - 美国原油及石油制品总库存保持在1500-2200百万桶水平[29][30] - 美国原油库存维持在350-550百万桶 汽油库存190-270百万桶 馏分油库存100-170百万桶[32][34][36] - OECD整体库存2500-3100百万桶 原油库存1200-1500百万桶[38][40] - 新加坡库存轻质油0-70百万桶 中质油0-60百万桶 残余燃料油0-50百万桶[43] - ARA地区汽油库存0-60百万桶 柴油0-50百万桶 燃料油0-40百万桶[45] 石油需求情况 - 全球原油需求在98-106百万桶/日区间[47] - 三大机构对2025年需求增长预测:IEA 0.74百万桶/日 OPEC 1.29百万桶/日 EIA 0.9百万桶/日[49] - 美国汽油消费量5-10百万桶/日 炼厂开工率50%-100%[50][51] - 中国原油进口量2000-5500万吨 加工量2000-7000万吨[53] - 欧洲炼厂开工率60%-95% 山东地炼开工率50%-90%[55][56] 石油供给情况 - 全球原油供给99-106百万桶/日[57] - 全球钻机数0-2500座 其中拉美0-500座 亚太0-400座 加拿大0-600座 欧洲0-300座 非洲0-200座 中东0-500座[59][61] - OPEC总产量7000-12000千桶/日 沙特产量8000-11500千桶/日[63] - 利比亚产量0-1500千桶/日 尼日利亚产量0-2500千桶/日[65] - 美国原油产量9000-14000千桶/日 钻机数0-900座[66][67] 炼油及石化产品情况 - 石脑油价差-400至400美元/吨[69] - PDH价差0-1200美元/吨[70] - MTO价差-200至600美元/吨[72] - 新加坡汽油-原油价差-10至40美元/桶[77][78] - 新加坡柴油-原油价差0-70美元/桶[75][76] - 新加坡煤油-原油价差-10至60美元/桶[81] 其他金融变量 - WTI价格与标普500指数呈现正相关关系 与美元指数呈现负相关关系[82][83] - 原油运输指数(BDTI)在0-3000点区间波动[85][86]
中油工程(600339):定增资金募投项目陆续签署合同,深化国际市场开拓:中油工程(600339.SH)公告点评
光大证券· 2025-09-28 09:56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两项中标项目签署重大合同:阿联酋LNG输送管线项目合同金额5.13亿美元(约36.88亿人民币) 伊拉克海水管道项目合同金额25.24亿美元(约180.32亿人民币) [1] - 两项目合同金额合计约217亿元 占公司2024年营收的25% 显著提升海外市场地位 [2] - 定增募资59.13亿元将用于这两个项目 彰显控股股东支持 有利于抓住"一带一路"能源建设机遇 [3] - 2025年上半年海外新签合同额231.82亿元 同比增长9.86% 占新签合同总额31.58% [4] - 连续8年跻身ENR国际承包商250强 2025年位列第36名 连续入围"国际十大油气工程公司"并位列第6名 [4]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8亿元、8.25亿元、9.29亿元 [4] - 对应EPS分别为0.13元/股、0.15元/股、0.17元/股 [4]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为4.84%、4.73%、4.74% [5] - 净利润增长率预计分别为16.07%、11.80%、12.69% [5] - 毛利率预计维持在8.3%-8.5%水平 [12] 市场地位 - 在伊拉克、阿联酋等中东地区油气储运工程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 [2] - 全球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 海外市场竞争力稳固 [4] - 背靠中国石油集团资源优势 持续开拓海内外市场 [4] 项目详情 - 阿联酋项目业主为ADNOC Gas(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控股子公司) 建设期36个月 [2] - 伊拉克项目业主为巴士拉石油公司(属伊拉克石油部) 建设期54个月 [2] - 两大项目均属于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能源项目 [3]
神马股份(600810):控股股东实施战略重组,有望实现产业链深度协同
光大证券· 2025-09-28 08:44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 核心观点 - 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与河南能源集团实施战略重组 两大集团实控人均为河南省国资委 属于强强联合[1][2] - 重组后有望实现"煤—焦—化—新能源"产业链贯通 减少同质化竞争并提升整体运营效率[3] - 公司作为尼龙化工龙头企业 可与河南能源集团煤炭资源形成协同 优先获取优质煤焦化原料以降低成本[3] - 公司未来可能在税收优惠、产能指标分配等方面获得政策倾斜 享受区域政策红利[3] 财务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5/0.89/1.32亿元 对应EPS分别为0.04/0.09/0.13元[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6.09/174.74/196.75亿元 年增长率分别为11.75%/11.94%/12.60%[4] - 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025-2027年分别为34.99%/96.33%/48.46%[4]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的11.2%提升至2027年的12.5%[11]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1.06元 总市值112.27亿元[5] -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48/126/85倍[4] - 对应2025-2027年PB均为1.6倍(2027年为1.5倍)[4] - 每股净资产预计从2024年的7.06元微升至2027年的7.14元[12] 股东背景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资产规模超2800亿元 位列2024中国企业500强第168位[2] - 控股4家上市公司和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以新材料、新能源为发展方向[2] - 河南能源集团拥有煤炭资源储量284亿吨 化工产品产能近1000万吨[2] - 拥有52对生产矿井 产能8865万吨 控股2家上市公司[2] 市场表现 - 一年期绝对收益率为50.30% 相对收益率为37.05%[7] - 近3个月绝对收益率为18.70% 相对收益率为3.10%[7] - 一年股价波动区间为6.48-11.21元[5]
神马股份(600810):控股股东实施战略重组,有望实现产业链深度协同:——神马股份(600810.SH)公告点评
光大证券· 2025-09-28 05:19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 核心观点 - 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与河南能源集团实施战略重组 属于强强联合 两大集团实控人均为河南省国资委 战略意义重大[1][2] - 重组后有望实现"煤—焦—化—新能源"产业链贯通 减少同质化竞争 提升整体运营效率[3] - 公司作为尼龙化工行业龙头企业 未来有望优先获取河南能源集团优质煤焦化原料 降低成本并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3] - 公司可能获得税收优惠、产能指标分配等区域政策红利 促进向好发展[3] 财务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5亿元/0.89亿元/1.32亿元 对应EPS分别为0.04元/0.09元/0.13元[3]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6.09亿元/174.74亿元/196.75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11.75%/11.94%/12.60%[4] -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11.2%提升至2027年的12.5%[11] - 预测ROE(摊薄)将从2024年的0.47%提升至2027年的1.82%[4] 公司概况 - 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资产规模超2800亿元 位列2024中国企业500强第168位 控股4家上市公司[2] - 河南能源集团拥有煤炭资源储量284亿吨 化工产品产能近1000万吨 现有生产矿井52对 产能8865万吨[2] - 公司总股本10.15亿股 总市值112.27亿元[5] 市场表现 - 近1个月绝对收益9.72% 相对收益7.79%[7] - 近3个月绝对收益18.70% 相对收益3.10%[7] - 近1年绝对收益50.30% 相对收益37.05%[7]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20250922-20250926):终端需求扩增,国产替代推进,持续关注半导体材料-20250927
光大证券· 2025-09-27 12:56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6] 核心观点 - 终端需求扩张推动全球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AI算力、数据中心、智能驾驶等需求不断增强[1] - 晶圆产能扩张带动半导体材料市场需求加速释放,先进制程产能增长显著[2] - 国产替代取得重要突破,上海微电子首次公开EUV光刻机参数,标志高端装备领域能力提升[3] - 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等细分材料市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4] - 半导体材料板块处于需求扩张与国产替代共振阶段,建议关注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CMP等核心材料领域龙头企业[5] 全球半导体市场数据 - 2025年1-7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约4050亿美元,同比增长20.4%[1] - 中国大陆市场规模约1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1.1%[1] - WSTS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1] - 亚太地区市场规模约3706亿美元,同比增长9.8%[1] - 预计2026年全球市场增长至7607亿美元,同比增长8.5%[1] 晶圆产能与材料市场 - 预计2028年全球12英寸晶圆月产能达1110万片,2024-2028年CAGR约7%[2] - 7nm及以下先进制程月产能从2024年85万片增至2028年140万片,CAGR约14%[2] - 2025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达700亿美元,同比增长6%[2] - 预计2029年全球材料市场突破870亿美元[2] - 2025年中国大陆关键材料市场规模达1740.8亿元,同比增长21.1%[2] 细分材料市场表现 - 2025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光刻胶市场规模68.02亿元,同比增长4.49%[4] - 新型显示光刻胶市场规模67.13亿元,同比增长3.09%[4] - PCB光刻胶市场规模43.84亿元,同比增长17.25%[4] - 湿电子化学品总需求量468.5万吨,同比增长3.9%[4] - 集成电路用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86.0亿元,显示面板用80.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1%和10.1%[4] - 2025年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规模64亿美元,同比增长6.7%[4] - 中国大陆电子特气市场规模279亿元,同比增长6.3%[4] 板块市场表现 - 基础化工板块周涨跌幅-0.1%,在中信行业中排名第10位[10] - 涨幅前五子板块:橡胶助剂(+6.3%)、电子化学品(+5.6%)、锂电化学品(+2.5%)、其他化学原料(+2.3%)、绵纶(+2.2%)[13] - 跌幅前五子板块:改性塑料(-4.8%)、橡胶制品(-3.8%)、有机硅(-3.4%)、磷肥及磷化工(-3.2%)、钛白粉(-3.2%)[13] - 涨幅前三个股:蓝丰生化(+61.16%)、上纬新材(+44.81%)、华软科技(+31.83%)[17] - 跌幅前三个股:金浦钛业(-23.15%)、宏达股份(-13.56%)、有研粉材(-11.82%)[18] 重点产品价格走势 - 周涨幅前五产品:合成氨:河北地区(+9.66%)、萤石精矿:福建灌阳宏腾(+5.45%)、丙烯酸:浙江卫星(+4.62%)、金属硅:553:昆明(+2.75%)、WTI原油(+2.72%)[20] - 周跌幅前五产品:维生素B6:国产(-9.09%)、维生素E:国产(-6.90%)、硫酸(-6.12%)、PX:华东地区(-4.01%)、锦纶POY(-3.94%)[21] 子行业动态 - 化纤板块:涤纶长丝市场价格下跌,下游织企缺乏信心但逢低采购[23] - 聚氨酯板块:聚合MDI市场涨跌互存,需求端表现不理想[23] - 钛白粉板块:连涨遇阻,下游抵触高价,企业开工率提升[23] - 化肥板块:秋肥补仓氛围低迷,终端采购需求后置[24] - 维生素板块:需求持续疲软,维生素E、B6价格继续下滑[24] - 氨基酸板块:98.5%赖氨酸市场观望,厂家以发订单为主[24] - 制冷剂板块:高位盘整,交投氛围谨慎[25] - 有机硅板块:小幅上行,原料金属硅提供成本支撑[25]
二级市场价格小幅下跌,能源类REITs表现相对较优:REITs周度观察(20250922-20250926)-20250927
光大证券· 2025-09-27 06: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22 - 26日我国已上市公募REITs二级市场价格整体小幅下跌 与其他主流大类资产相比表现一般 仅能源类REITs上涨 [1][11] - 本周公募REITs成交规模18.6亿元 新型基础设施类REITs区间日均换手率领先 主力净流入总额2688万元 市场交投热情下降 大宗交易总额4211万元 较上周下降 [2][32][33] - 截至2025年9月26日 我国公募REITs产品74只 合计发行规模1943.32亿元 交通基础设施类发行规模最大 本周无新增REITs产品上市 有3只REITs项目状态更新 [37][42] 报告各部分总结 二级市场 价格走势 - 大类资产层面:本周我国已上市公募REITs二级市场价格整体较上周小幅下跌 中证REITs(收盘)和全收益指数回报率分别为 - 0.82%和 - 0.65% 加权REITs指数回报率为 - 0.77% 回报率排序为黄金>原油>A 股>可转债>纯债>美股>REITs [11] - 底层资产层面:产权类和特许经营权类REITs价格均下跌 仅能源类REITs上涨 回报率前三的底层资产类型为能源类、生态环保类和仓储物流类 [17][19] - 单只REIT层面:本周公募REITs涨跌互现 10只上涨 1只持平 63只下跌 涨幅前三为博时津开产园REIT、中信建投国家电投新能源REIT和中金联东科创REIT 跌幅前三为中金重庆两江REIT、华夏大悦城商业REIT和嘉实物美消费REIT [24] 成交规模及换手率 - 底层资产层面:本周公募REITs成交规模18.6亿元 新型基础设施类REITs区间日均换手率领先 成交额前三为交通基础设施类、能源基础设施类、园区基础设施类 换手率前三为新型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类、能源基础设施类 [25] - 单只REIT层面:本周单只REIT成交规模和换手率表现分化 成交量前三为南方润泽科技数据中心REIT、国金中国铁建REIT、中金厦门安居REIT 成交额前三为国金中国铁建REIT、南方润泽科技数据中心REIT、中金安徽交控REIT 换手率前三为华泰江苏交控REIT、华夏华电清洁能源REIT、工银蒙能清洁能源REIT [28] 主力净流入及大宗交易情况 - 主力净流入情况:本周主力净流入总额2688万元 市场交投热情下降 不同底层资产REITs中 主力净流入额前三为园区基础设施类、新型基础设施类、消费基础社会类 单只REIT中 主力净流入额前三为创金合信首农REIT、南方润泽科技数据中心REIT、华夏华润商业REIT [32] - 大宗交易情况:本周大宗交易总额4211万元 较上周下降 周四成交额最高 为1434万元 单只REIT中 大宗交易成交额前三为南方润泽科技数据中心REIT、招商高速公路REIT、中信建投明阳智能新能源REIT [33] 一级市场 已上市项目 - 截至2025年9月26日 我国公募REITs产品74只 合计发行规模1943.32亿元 交通基础设施类发行规模最大 为687.71亿元 园区基础设施类次之 为318.35亿元 本周无新增REITs产品上市 [37][38] 待上市项目 - 共有17只REITs处于待上市状态 12只为首发REITs 5只为待扩募REITs 本周华夏中海商业资产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中信建投沈阳国际软件园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和华夏安博仓储物流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项目状态更新至“通过” [41][42]
信用债发行量环比增长,各行业信用利差整体上行:信用债周度观察(20250922-20250926)-20250927
光大证券· 2025-09-27 06: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9月22 - 26日信用债发行量环比增长,各行业信用利差整体上行,总成交量环比上升 [1][3][4] 各目录总结 一级市场 发行统计 - 信用债发行501只,规模5845.03亿元,环比增0.79% [1][11] - 产业债发行200只,规模2646.84亿元,环比增30.71%,占比45.28% [1][11] - 城投债发行253只,规模1599.39亿元,环比增13.21%,占比27.36% [1][11] - 金融债发行48只,规模1598.80亿元,环比减32.29%,占比27.35% [1][11] - 信用债平均发行期限2.71年,产业债2.22年、城投债3.31年、金融债1.88年 [1][14] - 信用债平均发行票面利率2.33%,产业债2.19%、城投债2.53%、金融债1.91% [2][19] 取消发行统计 本周13只信用债取消发行 [3][22] 二级市场 信用利差跟踪 - 行业信用利差整体上行,申万一级行业中不同等级行业有不同程度的上行和下行 [3][24] - 煤炭和钢铁信用利差均上行,各等级城投和非城投信用利差均上行 [24] - 区域城投信用利差涨跌互现,不同等级信用利差最高区域不同,且环比变动有差异 [27] 交易量统计 - 信用债总成交量16175.15亿元,环比升10.61% [4][28] - 成交量排名前三为商业银行债、公司债和中期票据,且各有不同的环比增幅和占比 [4][28] 本周交易活跃债券 - 提供本周成交笔数TOP20的城投债、产业债和金融债相关信息,包括证券代码、简称、成交笔数等 [31][32][33]
把握震荡布局窗口:策略周专题(2025年9月第4期)
光大证券· 2025-09-27 06:36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当前A股市场处于牛市中的震荡调整期 建议把握回调布局机会 预计国庆节后市场将重回上行区间 并重点推荐TMT板块作为中期主线投资方向 [1][3] 市场表现回顾 - 本周A股主要宽基指数普遍上涨 科创50涨幅达6.5%领涨 上证综指涨幅0.2%最小 [1][9] - 万得全A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历史中等偏高位置 [1][9] - 市场风格偏向成长 大盘成长风格上涨2.5% 小盘价值风格下跌0.8% [1][12] - 行业表现分化明显 电力设备(+3.9%)、有色金属(+3.5%)和电子(+3.5%)涨幅居前 社会服务(-5.9%)、综合(-4.6%)和商贸零售(-4.3%)跌幅较大 [12] 重要事件分析 - 政策方面 LPR利率维持不变 1年期3.0% 5年期以上3.5% [17][18] - 中美关系保持稳定 双方高层互动频繁 包括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和王毅分别会见美国国会众议员代表团 [19] - 产业政策持续推进 五部门发布钢铁行业稳增长方案 目标2025-2026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 [21] - 科技企业活动频繁 阿里云在2025云栖大会发布多项AI创新成果 华为推出问界M7与尚界H5 小米宣布未来五年投入1000亿元研发核心技术 [21][22] 市场展望与布局策略 - 预计市场回调低点可能在上证指数3600点附近 悲观情形下本轮震荡上行阶段涨幅可能收窄至6%-7% [3][23] - 支撑牛市的基本逻辑未变 包括经济基本面稳定 AI产业趋势持续发展 中美关税摩擦缓和 中长期资金持续流入等 [23] - 上证指数PE-TTM估值16.4倍 相比2015年牛市高点仍有较大抬升空间 [24][29] - 融资余额占比远低于2015年高点 存在较大上升空间 [26] - 8月偏股型基金发行回暖明显 [26] TMT板块投资机会 - 流动性驱动行情下 TMT板块在行情中期成为主线的概率显著高于其他板块 [37] - 板块存在多重催化因素 包括阿里巴巴推出Qwen3-Next人工智能模型 甲骨文剩余履约义务大幅增长等 [37] - 美联储9月开启降息周期 美债利率下行有利于TMT等高成长板块估值提升 [37] - TMT板块已连续多周滚动涨幅排名前2名 显示资金持续流入迹象 [37][47] 经济与流动性数据 - 8月经济数据整体平稳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制造业PMI为49.4% [34] - 货币数据表现较好 M2同比增长8.8%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8% [34] -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6406亿元 8月MLF净投放3000亿元 [63][68] - 短端利率上行 长端利率下行 [63] 估值分析 - 万得全A PETTM估值高于2010年以来均值 PB估值低于历史均值 [76] - A股股债性价比高于2010年以来均值 [78] - 创业板指PE估值位于历史中等位置 大盘指数PE估值位于历史较高位置 成长风格PE估值位于历史高位 [78][84] - 行业估值分化明显 房地产、计算机等行业PE估值分位数较高 电子、通信PB估值分位数较高 农林牧渔PE和石油石化PB估值位于历史低位 [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