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证券

搜索文档
2025年8月金融数据点评:M1增速高点判断逻辑和测算
招商证券· 2025-09-15 09:04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5] 核心观点 - M1增速大概率在2025年9月份阶段性见顶 主要由于财政力度同比消退和基数效应减弱 [1][3] - 本轮M1增速回升主要受财政贡献和基数效应驱动 从2024年9月到2025年8月回升9.3个百分点 其中财政贡献约5个百分点 基数效应贡献约5个百分点 [1][2] - 社融增速高点已经过去 后续M1增速回升需等待2026年两会财政预算力度和地产企稳周期 大概率2026年二季度才有可能看到 [3] - 银行板块基本面处于低波动略有改善状态 绝对收益继续调整概率不高 港股银行预期超额收益行情启动快于A股 [9] M1增速分析 - M1额外增长原因可拆解为四个维度:单位居民借贷创造存款(非主因)、定期转活期(内生结果)、其他部门贡献(本轮主要来自财政)、基数原因 [1] - 财政贡献通过"政府债融资-财政存款"度量 从2023年9月到2024年8月同比多增5.5万亿元 贡献M1约5个百分点 [1] - 基数效应主要受2024年4月启动的存款手工补息整改影响 2024年4-8月M1同比少增5.8万亿元 贡献约5个百分点 [2] - 2025年8月M1当月增量+0.17万亿元 较2024年8月的-0.21万亿元同比多增 但较2023年8月的+0.23万亿元内生增速可能开始回落 [3] 流动性展望 - 债市流动性:存款短期化/活期化/理财化趋势加强 同业存款自律影响下在途超储增加 银行负债不稳定程度上升 债市流动性内生不稳定程度加剧 [4] - 央行对银行间流动性掌控力将进一步提高 对央行买债维持2025年总量5000亿元规模的中性预期 9月和12月落地概率五五开 [4] - 权益市场流动性:社融/M2/M1增速等总量指标将陆续阶段性见顶 结构性流动性迁徙可能导致非银行存款单月高波动 市场短期流动性状态可预测性下降 [4] 银行投资建议 - 标的选择坚持长期主义和均衡配置 在国有行/股份行/区域行三个细分板块中选择自由现金流和超额拨备视角下估值占优的银行 [9] - 行业总市值11069.8十亿元 流通市值10384.3十亿元 覆盖41家上市公司 [5] - 行业指数表现:近1个月-3.7% 近6个月+10.9% 近12个月+39.2% [7]
储能系列报告(12):国内储能政策持续加码,需求将超预期且可持续
招商证券· 2025-09-15 07:31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4] 核心观点 - 国内储能政策持续加码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规划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0GW以上 即未来两年半内将大储装机规模翻倍[1][8][12] - 省级容量政策是大趋势 宁夏、甘肃、山东等多个省份颁布容量政策 随着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 各省容量政策的接力是大趋势 是大储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1][8][9] - 需求将超预期且可持续 2025年8月国内储能市场招标规模25.8GW/69.4GWh 创历史新高 随着国家级规划与各省容量政策的托底 国内大储招投标仍维持高景气度 需求有望超预期[1][8][14] 政策规划 - 国家层面规划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0GW以上 截至2025年上半年 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为95GW/222GWh 未来两年半内需将储能规模翻倍 装机85GW 按照4小时备电时长计算 年均装机需要达到34GW/136GWh[8][12] - 加快新型储能市场机制完善 推动新能源+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一体化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 有序引导新型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 推动完善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容量电价机制[12] 省级容量政策 - 宁夏建立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 容量电费由有效容量、容量电价标准和容量供需系数三者乘积确定 电网侧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标准2025年10月至12月按照100元/千瓦/年执行 2026年1月起按照165元/千瓦/年执行[9][13] - 甘肃省每年按照330元/kW执行容量电价 执行期间两年 首创火储同补模式 赋予储能与煤电同等容量主体地位[9][13] - 其他省份如新疆、内蒙古、山东、河北、广东等积极探索容量补偿机制 补偿标准从0.128元/千瓦时到0.35元/千瓦时不等 补偿期最长10年[11][13] 市场需求 - 2025年8月国内储能市场招标规模25.8GW/69.4GWh 创历史新高 主要得益于12个GWh级大型单体项目完成采招以及中能建25GWh储能系统集采订单落地[14]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需求强劲增长 储能系统收入同比大幅提升128% 储能业务毛利额在公司整体占比已达到48%[18] 重点公司分析 - 宁德时代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锂电王者 在InfoLink2025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排名中位列第一 当前有效产能达700GWH+ 在建产能达235GWH[16] - 亿纬锂能储能订单充足 在InfoLink2025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排名中位列第三 小电芯出货排名第二[17] - 阳光电源2025上半年储能系统收入178.03亿元 同比大幅提升128% 占营收占比达到41% 在InfoLink2025上半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排名中位列第一[18] - 海博思创在2023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新增储能装机排名中位居前三 其中功率规模排名第二 能量规模排名第三[19][21] - 盛弘股份是标普全球评选的全球十大储能逆变器供应商 首创多分支储能变流器[22] - 上能电气是国内储能变流器市场上排名前列的供应商 在2025上半年已投运装机PCS厂商中排名第二[23] - 科华数据在2025上半年已投运装机PCS厂商中排名第一 荣获EESA储能展2025年度最佳储能PCS供应商奖[24] - 阿特斯2025Q2储能交付量达2.2GWh 环比增长超140% 储能系统已签署合同的在手订单金额达30亿美元 预计全年储能出货量将达7-9 GWh[25] - 禾望电气深耕新能源领域 在构网型技术领域已积累可观的先进技术和工程经验 已研发的2.5~3.45MW集中式储能变流器和1.0~6.9MW变流升压一体机均已具备构网功能[26] 行业规模 - 行业股票家数300只 占比5.9% 总市值6622.2(十亿元) 占比6.4% 流通市值5739.0(十亿元) 占比6.1%[4] 行业指数表现 - 绝对表现1个月13.2% 6个月20.4% 12个月67.9% 相对表现1个月4.1% 6个月5.3% 12个月25.4%[6]
计算机周观察20250914:Oralce财报超预期,海内外AI巨头催化不断
招商证券· 2025-09-14 14:35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3] 核心观点 - Oracle FY2026 Q1 财报显示 RPO(剩余履约义务)和 OCI(Oracle 云基础设施)表现远超市场预期 凸显 AI 算力基础设施需求爆发[1][6][9] - 推理环节市场远期规模大于训练市场 数据库及数据治理能力成为关键差异化优势[6][17] - 海内外 AI 巨头(特斯拉、微软、寒武纪、海光信息)近期催化密集 推动算力产业链投资机会[6][25][26][28][29] Oracle FY2026 Q1 财务表现 - **RPO(剩余履约义务)**:总额超过 4550 亿美元 同比增长 359% 环比增长 230% 主要受 AI 云合同驱动(包括 OpenAI、xAI、Meta 等)[9][12] - **OCI(云基础设施)营收**:达 33 亿美元 同比增长 54% 预计 FY2026 财年增长 77% 达 180 亿美元 未来四年指引分别为 320 亿/730 亿/1140 亿/1440 亿美元[9][12] - **数据库服务增长**:云数据库服务年化营收近 28 亿美元(增长 32%) 自治数据库营收同比增长 43% 多云数据库营收增长 1529%[10][17] - **资本支出(CapEx)**:FY2026 财年指引上调至 350 亿美元(原指引超 250 亿美元)[12] AI 产业链环节进展 - **训练环节**:高性能计算需求持续攀升 推动云基础设施和算力厂商扩张[6][13] - **推理环节**:依赖数据库和数据治理能力 Oracle 通过向量化数据库与主流 LLM(如 ChatGPT、Gemini)无缝衔接[6][17] - **Oracle 核心优势**:轻资产混合云架构+网络降本技术+企业软件生态协同 支持超大规模 AI 集群(如 10 万级 GB200 的 Stargate 项目)[13] 海内外巨头催化事件 - **特斯拉**:董事会提出 1 万亿美元薪酬方案 激励马斯克未来 10 年达成市值 8.5 万亿美元、交付 2000 万辆汽车等目标[25] - **微软**:与 Nebius Group 签署 174 亿美元五年期 GPU 基础设施协议 可能追加至 194 亿美元[26][36] - **海光信息**: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业绩考核目标为 2025-2027 年营收增长率目标值 55%/125%/200%(以 2024 年 92 亿元为基数)[28][32] - **寒武纪**:获证监会批准定向增发 募资不超过 39.85 亿元 投向大模型芯片及软件平台[29] 投资建议 - **算力基础设施**:海外关注 Oracle、CoreWeave、Nebius 国内关注阿里巴巴、金山云、协创数据、智微智能及国产算力寒武纪、海光信息、中科曙光[6][24] - **数据库及 AI Infra**:关注推理环节核心厂商达梦数据、星环科技、深信服[6][24] 市场表现 - 计算机板块周涨幅 3.37% 涨幅前五个股为淳中科技(+52.91%)、开普云(+36.96%)、新炬网络(+30.81%)、佳华科技(+28.66%)、纬德信息(+24.97%)[30][31]
国际时政周评:关注中美第四轮经贸会谈
招商证券· 2025-09-14 13:30
地缘政治与冲突 - 中东冲突升级推动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1.8%至66.88美元/桶,但供给过剩和需求担忧限制了涨幅[4][11] - 以色列袭击卡塔尔,但双边武力冲突升级可能性有限,美国国务卿介入调停[4][13] - 波兰击落俄罗斯无人机,但北约称尚未确定是否为有意行为[15] 美国政策与关税动态 - 特朗普要求北约对俄油买家加征50-100%关税,但欧洲大规模实施可能性低[4][16] - 美国最高法院将于11月首周审议特朗普政府关税合法性[4][22] - 美国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或为中美谈判前施压手段[4][17]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第四轮经贸会谈于9月14-17日举行,讨论美单边关税、出口管制及TikTok问题[4][17] - 美国谈判策略聚焦协调盟友形成共同规则以强化施压筹码[19] 大宗商品与市场表现 - 地缘冲突推动油价上涨,但布伦特原油年初以来仍下跌10.6%[4][6] - 恒生指数本周上涨3.8%,年初以来累计上涨31.5%[6]
船舶行业2025年中报综述:上行周期中的短暂停火,继续看好后续主流船型放量
招商证券· 2025-09-14 13:05
根据提供的策略研报内容,以下是作为资深研究分析师的专业总结,严格遵循任务要求,排除了风险提示、免责声明、评级规则及其他无关内容,并按照报告目录结构进行分组总结。 核心观点 报告认为船舶行业当前处于上行周期中的短暂调整阶段,2025年上半年股价承压主要受新船订单量价低迷及美国301法案制裁影响,但行业业绩表现强劲,前置高价订单进入密集交付期,利润端呈现显著剪刀差[1][5][14] 展望后市,散货船和油船等主流船型订单运力比处于历史低位,船龄老化加速,叠加潜在拆解需求庞大,行业周期有望受益于后续船型放量及美元降息催化,维持对船舶板块的推荐评级[1][5][46][55] 一、船舶板块2025年上半年总结 1 股价复盘 - 2025年上半年船舶板块股价普遍承压,仅中船防务(A)跑赢沪深300指数,主要受益于其港股表现及超预期订单[5][12] - 中国船舶2025Q1和Q2基金持股比例同比分别下降3.8pct和4.9pct,但Q2环比显著提升,显示机构重新布局中船系[5][11] - 中国动力(军工)和亚星锚链因船舶低速机接单及深海科技概念催化,表现相对突出[11] 2 船企业绩 - 主要船企2025H1业绩增利远大于增收:中国船舶归母净利润同比+109%至29.5亿元,中国重工同比+227%至17.5亿元,中船防务同比+258%至5.3亿元,中国动力(军工)同比+93%至9.2亿元[15] - 利润高增长核心原因为2022年高价订单进入交付期,且钢材成本较2021年显著回落,形成利润剪刀差[14] - 中国船舶子公司外高桥造船和中船澄西2025H1净利率分别达13.2%和8.6%,ROE分别为12.1%和6.0%,持续提升[18] 3 基本面梳理 下游航运市场 - 主要船型运价2025H1均值同比跌幅超20%:LNG船即期费率同比-56.1%,PCTC期租费率同比-50.4%,油船运价环比小幅上涨[19][20] - 集装箱运价大幅回落:WCI指数从2024年7月5900点下滑至2100点,跌幅65%,主因新船交付增加供给及红海危机影响消化[20][22] - 全球商品贸易增速预期下滑:2024年增速3.4%,2025年预计回落至1.8%[21][26] 中游新船市场 - 全球新签订单大幅下滑:2025年5月订单量降至167万CGT,为近4年单月最低,6月同比-81%至254万CGT[5][31][32] - 新船价格小幅回调:克拉克森新造船价格指数从2024年9月189.96降至2025年5月186.69,中国CNPI指数从1131点降至1107点[5][43][44] - 中国接单份额先低后高:受美国301法案影响,2025年1-3月份额仅31-32%,4-6月提升至59-76%[37][38][41] 4 远期展望 - 订单运力比处于历史低位:2025年6月散货船和油船订单运力比仅10.4%和15%,远低于集装箱船的39.4%[46][47] - 船龄老化加速:2024年拆解干散货船平均船龄达29.5年,高于2016年的23年,BIMCO预估未来十年潜在拆解数量达16000艘(7亿DWT),为过去十年两倍[49][52][54] - 周期推动力转向主流船型:散货船和油船拆解替换需求占主导,后续周期放量核心依赖这两类船型[46][49] 二、投资建议 - 继续强烈推荐中国船舶、中国动力(军工),建议关注中船防务、中集集团(A)、亚星锚链、润邦股份等造船及配套公司[5][55] - 核心逻辑:散货船和中大型油轮订单运力比偏低,美元降息有望催化老龄化运力背景下的供求矛盾[5][55] - 短期新签订单同比降幅有望收窄,船价预计横盘,重点关注年底至明年年初接单景气度[55]
金属行业周报:宽松周期,全面看好有色资源股-20250914
招商证券· 2025-09-14 12:56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2] 核心观点 - 美国就业数据和通胀数据低于预期,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提升到三次,金铜铝提振上涨[1] - 坚持宽松周期下,全面看好有色资源股,重点关注铜金银铝稀土钨锑钴等品种,持续推荐科技相关新材料标的[1] 行业规模与指数表现 - 行业股票家数235只,占比4.6%,总市值5574.0(十亿元),占比5.4%,流通市值5189.0(十亿元),占比5.5%[2] - 行业指数绝对表现1个月13.7%、6个月30.9%、12个月90.2%,相对表现1个月4.6%、6个月15.7%、12个月47.7%[3] - 有色金属(801050)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本周涨幅3.76%,排名第5,二级行业指数中贵金属涨幅5.13%、能源金属1.35%、工业金属4.10%、小金属4.39%、金属新材料2.45%[4] 个股与品种表现 - 本周最大涨幅个股深圳新星涨幅25.4%,主营业务为铝晶粒细化剂、电池铝箔坯料、六氟磷酸锂研发生产和销售[4] - 本周最大跌幅个股宜安科技跌幅8.1%,主营业务为新材料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液态金属产品等[4] - 有色金属本周涨幅最大品种氧化镨涨幅8.58%,主因新能源与稀土磁材需求持续增长,供应端开采及环保政策限制[4] - 有色金属本周跌幅最大品种氧化镝跌幅1.50%,主因下游磁材和照明产业需求疲软,市场成交不活跃,库存释放[4] 基本金属市场动态 - 铜: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较上周增加0.37万吨至14.43万吨,LME库存下降4000吨到15.4万吨,COMEX库存增加5142吨至31万吨,进口铜精矿指数报-41.3美元/干吨[4] - 铝:SMM统计国内主流消费地电解铝锭库存62.5万吨,环比降0.1万吨,8月中国电解铝运行产能4437.90万吨,同比增1.99%,环比增0.37%[4][5] 小金属与贵金属市场 - 锑锭价格18.05万元/吨,环比降1.9%,黑钨精矿价格28.5万元/吨,环比增2.15%[7] - 伦金收于3643美元/盎司,环比增1.55%,伦银收于42.18美元/盎司,环比增3.0%[7] 新能源金属市场 - 工业级碳酸锂收于70200元/吨,环比降3.2%,电池级碳酸锂收于72450元/吨,环比降3.1%,碳酸锂库存13.85万吨,环比降1580吨[7] - 电解钴价格收于27.3万元/吨,环比增2.1%,钴中间品价格收报14.13美元/磅,环比增4.7%[7] - LME镍收于15340美元/吨,环比增0.4%[7] 稀土市场 - 氧化镨钕价格环比降0.86%,氧化镝环比降0.61%,氧化铽环比降1.84%[7] - 8月原料进口数量同环比大幅下降,出口持稳,预计后市供给偏紧[7]
汽车行业周报:车市稳中求进,《工作方案》出台护航汽车行业稳增长-20250914
招商证券· 2025-09-14 12:03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4] 核心观点 - 汽车行业稳增长政策出台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2026年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1][33] - 行业表现稳中向好 本周汽车行业整体上涨1.5% 汽车服务板块涨幅达4.1% 汽车零部件板块涨幅达3.4%[2][12] -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技术持续突破 多款新车订单表现亮眼 如尚界H5小订超8万台 智己LS6上市27分钟大定破万 极狐T1上市12小时大定突破26558台[25][29][30] 市场板块行情 - 主要指数表现 上证A指上涨1.5% 深证A指上涨2.4% 创业板指上涨2.1%[2][10] - 行业板块涨跌 涨幅居前为CS房地产(+7.0%) CS电子(+6.0%) CS农林牧渔(+4.5%) 跌幅居前为CS银行(-0.6%) CS综合金融(-0.6%) CS医药(-0.3%)[2][10] - 汽车细分板块 二级板块中汽车服务上涨4.1% 汽车零部件上涨3.4% 乘用车下跌1.8% 三级板块中汽车电子电气系统上涨6.3% 汽车综合服务上涨5.6% 商用载客车下跌2.2% 综合乘用车下跌1.6%[2][12] 个股行情 - 涨幅居前个股 众泰汽车(+39.7%) 浩物股份(+30.4%) 浙江荣泰(+22.5%)[3][16] - 跌幅居前个股 派特尔(-23.6%) 华洋赛车(-20.3%) 华纬科技(-9.9%)[3][16] - 重点覆盖个股表现 肇民科技(+19.8%) 溯联股份(+19.6%) 隆盛科技(+16.7%) 跌幅居前为华纬科技(-9.9%) 松原安全(-9.2%) 康隆达(-7.5%)[3][19] 行业规模 - 股票家数261只 占比5.1% 总市值4623.7十亿元 占比4.5% 流通市值4031.0十亿元 占比4.3%[4] 行业指数表现 - 绝对表现 1个月上涨9.4% 6个月上涨17.3% 12个月上涨83.4%[6] - 相对表现 1个月上涨0.3% 6个月上涨2.1% 12个月上涨40.8%[6] 行业动态与政策 - 重要政策出台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从扩大国内消费 提升供给质量 优化发展环境 深化开放合作4个维度提出15方面工作举措和3方面保障措施 包含60余项细化措施[1][33] - 国际参展与布局 2025年慕尼黑车展中国展商数量排第一位(116家) 占海外参展商近三分之一 比亚迪计划2028年在欧洲实现电动汽车本地生产[26][27] - 关税调整影响 墨西哥拟将中国汽车进口关税提高至50% 涵盖纺织 钢铁和汽车等多个行业 预计影响总额达520亿美元进口商品[28] - 专项整治行动 六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集中整治非法牟利 夸大和虚假宣传 恶意诋毁攻击等网络乱象[27] 新产品与技术进展 - 新车上市与订单 尚界H5预售价16.98万元 小订超8万台 智己LS6价格区间19.79-26.99万元 27分钟大定破万 极狐T1价格区间6.28-8.78万元 12小时大定突破26558台[25][29][30] - 技术里程碑 孔辉科技第100万台套空气弹簧下线(400万支) 灵心巧手公司将灵巧手价格从110万-160万元降至5万元 目标三年内降至500元以下[28][34] - 企业融资与扩张 追觅汽车完成首轮融资 计划在德国柏林附近建厂(面积约为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1.2倍) 奇瑞汽车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拟发行不超过6.989亿股[25][32] 投资建议 - 整车领域 重点推荐比亚迪 赛力斯 长城汽车和江淮汽车 关注北汽蓝谷 长安汽车和上汽集团[8] - 商用车领域 重点推荐宇通客车 中国重汽和潍柴动力[8] - 零部件领域 重点推荐福耀玻璃 推荐星宇股份 贝斯特 卡倍亿 保隆科技 伯特利和德赛西威[8] - 机器人链与低空经济 推荐拓普集团 银轮股份 新泉股份 嵘泰股份 隆盛科技和爱柯迪 重点推荐宗申动力[9]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首推零食、港股细分龙头,关注白酒双节动销-20250914
招商证券· 2025-09-14 12:03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5] 核心观点 - 食品饮料板块表现平稳 白酒板块动销环比改善但双节旺季预计仍有双位数下滑 大众品板块结构性机会突出[1] - 推荐零食板块及港股细分龙头 关注白酒传统双节动销边际变化[4][15] - 新消费领域宠物及保健品景气延续 传统消费进入配置区间[10][16] 核心公司跟踪总结 - 贵州茅台8月动销环比6 7月回暖 8月底以来终端动销环比增长显著 调研覆盖华东 西南 东北三线七个省区200余家渠道商[2][12] - 珍酒李渡发布联盟商权益支付计划 控股股东无偿捐赠结合二级市场购买 合计不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5%[2][12] - 珠江啤酒推出大容量97纯生 抓住结构性发展机会 25年全年销售目标完成保持信心 25H2加强新品推出和销售整合[3][13] - 海天味业持股计划要求未来2年利润增速CAGR为11% 毛利率改善受益科技赋能+规模效应+成本红利 国际化战略东南亚欧洲同步推进[3][13] - 西麦食品新推药食同源粉系列产品 切入百亿市场容量粉类冲调赛道 通过线下到家 高势能商超 即时零售 线上多渠道推进[4][14] 行业规模数据 - 行业股票家数144只 占比2.8% 总市值5123.6十亿元 占比5.0% 流通市值4863.3十亿元 占比5.2%[5] - 行业指数绝对表现1个月3.2% 6个月13.6% 12个月48.9% 相对表现1个月-5.9% 6个月-1.6% 12个月6.4%[7] 重点公司估值 - 贵州茅台市值18984亿元 24年归母净利润862.3亿元 25年预测931.2亿元 24年PE22倍 25年预测20倍[17] - 五粮液市值4937亿元 24年归母净利润318.5亿元 25年预测293.6亿元 24年PE15倍 25年预测17倍[17] - 山西汾酒市值2516亿元 24年归母净利润122.4亿元 25年预测118.0亿元 24年PE21倍 25年预测21倍[17] - 农夫山泉市值5364亿元 24年归母净利润121.2亿元 25年预测147.2亿元 24年PE44倍 25年预测36倍[17] - 海天味业市值2353亿元 24年归母净利润63.4亿元 25年预测71.0亿元 24年PE37倍 25年预测33倍[17] 投资建议标的 - 零食板块推荐西麦食品 建议关注卫龙美味[4][16] - 港股细分龙头推荐农夫山泉 H&H国际控股 建议关注海天味业(H股)[4][16] - 新消费领域首推中宠股份 乖宝宠物 百润股份 建议关注源飞宠物 佩蒂股份[10][16] - 白酒板块聚焦龙头山西汾酒 泸州老窖 贵州茅台及珍酒李渡 迎驾贡酒[10][16] - 大众品板块推荐海天味业(H股) 伊利股份[10][16]
宏观与大类资产周报:中美谈判的预期回摆-20250914
招商证券· 2025-09-14 11:34
国内经济与政策 - 8月出口同比增长4.4%至3281.1亿美元,但增速较前值7.2%放缓,显示出口进入持续放缓阶段[19] - 8月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9%(前值-3.6%),主要受翘尾因素减弱影响,环比改善显示反内卷对价格支撑有效[20] - 8月社融新增2.57万亿元,同比少增约4600亿元,M2增速持平于8.8%,M1增速升至6.0%[22] 海外经济与市场 - 美国8月CPI同比2.9%(前值2.7%),核心CPI同比3.1%持平,市场强化美联储9月起连续降息3次的预期[23] - 美国最高法院将于11月听取特朗普关税案口头辩论,短期关税风险可能上升[17] - 中美定于9月14-17日在西班牙会谈,墨西哥拟对华加征关税及特朗普施压增加谈判不确定性[17] 资产价格与流动性 - 美元指数小幅下行,人民币汇率震荡上行,离岸人民币周均值升值0.2078%至7.1205[29][44] - DR001周均值上行7.29BP至1.3872%,DR007上行2.718BP至1.4693%,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额增加1796.05亿元至74935亿元[7][25] - 政府债净缴款规模为-644.4亿元,下周计划发行量降至4655.2亿元(本周8680.4亿元)[8][26] 大类资产表现 - A股主要指数上涨:上证指数涨1.52%,深证成指涨2.65%,创业板指涨2.10%[45] - 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上行4.10BP至1.87%,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4.00BP至4.01%[45] - 大宗商品中沪金涨2.35%,布伦特原油涨2.27%,LME铜涨1.22%[45]
2025H1公募基金销售机构保有数据点评:被动化趋势强化,固收集中度下滑
招商证券· 2025-09-14 08:31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5] 核心观点 - 被动化趋势强化 固收集中度下滑[1][2] - 股债双线复苏 百强销售机构非货保有规模10.2万亿 较24H2增长7.0%[2] - 指数型规模扩张支撑权益类保有增长 股票型指数基金1.95万亿 较24H2增长14.6%[2] - 固收类集中度下滑 25H1全市场CR4为13.8% 较24H2下降4.1个百分点 CR10为21.4% 较24H2下降6.9个百分点[2] 渠道表现分析 互联网系 - 蚂蚁头部地位稳固 非货规模1.6万亿 较24H2增长7.9% 权益规模8229亿 较24H2增长11.4%[5] - 大力发展股票型指数基金 蚂蚁基金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3910亿 较24H2增长22.2%[5][9] - 主动权益类保有规模分化 好买基金和基煜基金分别下降39%和20% 万得基金和肯特瑞基金分别增长39%和17%[9] - 基煜基金固收类保有规模2457亿 较24H2增长34.8%[9] 银行系 - 招商银行权益保有增长亮眼 权益规模4920亿 较24H2增长19.9%[10] - 固收类集中度下滑 整体银行固收保有规模较24H2增长3.1% 市占率下滑7.4个百分点至12.0%[10] - 指数产品持续增长 整体保有规模2667亿 较24H2增长38.8% 占权益类比重12.4%[11] - 主动权益类转增 整体保有规模1.9万亿 较24H2增长2.1%[11] 券商系 - 指数化趋势显著 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1.1万亿 较24H2增长9.9% 占权益类比重76.7%[12] - 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位列前两席 保有规模分别增长4.7%和5.3%[12] - 固收类增长相对平稳 整体规模6770亿 较24H2增长16.1% 市占率3.6%[13] 市场结构变化 - 各渠道非货保有市占率均下行 互联网系市占率下滑3.9个百分点至13.1% 银行系下滑5.7个百分点至16.2% 券商系下滑2.2个百分点至7.7%[4] - TOP100中券商系57家 银行系24家 互联网系18家 其他系1家[4] - 银行系股票型指数基金增速38.7%领先 互联网系16.0% 券商系9.9%[3] 投资建议 - 头部管理人和平台受益于市场声誉和规模效应 推荐关注公募子实力强劲的券商和规模效应显著的平台[13] - 具体标的包括中信证券 华泰证券 国泰海通 东方证券和东方财富[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