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证券

搜索文档
安踏体育(02020):2025二季度营运情况点评:流水表现符合预期,维持全年指引
东北证券· 2025-07-16 06: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二季度流水表现符合预期,户外品牌布局进一步完善,保持多品牌、全球化战略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9%/9.5%/8.7%至785.3/860.1/934.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15.8%/+11.6%/+10.3%至131.3/146.6/161.6亿元,对应估值18/16/15倍 [3] 各业务板块情况总结 安踏主品牌 - 2025Q2流水同比增长低单位数,安踏大货/安踏儿童流水均实现低单位数增长 [1] - 线下折扣同比基本持平,线上折扣略有加深,库销比保持在5个月左右健康水平 [1] - 对加盟商门店开启调整,将多形态门店成功经验赋能至加盟商;对电商部门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打通传统电商平台及兴趣电商平台团队,加强电商渠道经营效率 [1] FILA品牌 - 二季度流水同比增长中单位数,FILA大货/儿童/潮牌流水分别同增高单位数/中单位数/低双位数 [2] - FILA儿童及潮牌经历2024年的调整后重回良好增长轨道 [2] - 预计线上及线下折扣均略有加深,库销比保持在健康可控范围内 [2] - 新拓专业运动、户外领域产品增速亮眼,贡献新增量 [2] 其他品牌 - Descente品牌Q2流水同增超40%,Kolon Sports流水增长超70%,MAIA Active流水增长超30% [2] - 女子运动品牌预计内部调整改革已取得明显成效 [2] - Descente及Kolon Sports折扣保持在9折,库存周转均保持健康水平 [2] 收购品牌 - 以基础对价2.9亿美元收购德国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该品牌2025财年全球营收3.3亿欧元 [2] - 于2025Q2完成收购交割,6月份正式并表,进一步完善国内户外市场布局,同时赋能安踏国际市场拓展 [2] 财务数据总结 历史及预测财务数据(百万元)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62356.00|70826.00|78527.04|86007.51|93452.23| |(+/-)%|16.23%|13.58%|10.87%|9.53%|8.6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236.00|15596.00|13131.33|14656.95|16163.13| |(+/-)%|34.86%|52.36%|-15.80%|11.62%|10.28%| |每股收益(元)|3.69|5.55|4.68|5.22|5.76| |市盈率|19.30|13.19|18.05|16.17|14.66| |市净率|3.92|3.35|3.16|2.64|2.24| |净资产收益率(%)|19.89%|25.27%|17.53%|16.36%|15.27%| |总股本 (百万股)|2,833|2,823|2,807|2,807|2,807| [4]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预测数据(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52,482|69,811|83,596|98,772| |现金|11,390|22,610|31,032|25,981| |应收账款|4,463|4,669|5,227|5,708| |存货|10,760|10,760|9,642|14,160| |其他|25,869|31,772|37,695|52,923| |非流动资产|60,133|60,525|61,087|61,769| |固定资产|6,152|6,310|6,420|6,532| |无形资产|9,439|9,873|10,425|10,995| |租金按金|2,421|2,021|1,721|1,521| |其他|42,121|42,321|42,521|42,721| |资产总计|112,615|130,336|144,683|160,541| |流动负债|28,593|31,923|30,183|28,344| |短期借款|8,583|10,861|6,861|2,861| |应付账款|4,332|4,150|4,640|5,112| |其他|15,678|16,912|18,682|20,371| |非流动负债|17,283|17,283|17,283|17,283| |长期借款|12,233|12,233|12,233|12,233| |其他|5,050|5,050|5,050|5,050| |负债合计|45,876|49,206|47,466|45,627| |少数股东权益|5,010|6,223|7,608|9,095| |股本|271|271|271|271| |留存收益和资本公积|59,716|72,893|87,596|103,805|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61,729|74,906|89,609|105,818| |负债和股东权益|112,615|130,336|144,683|160,541| |营业总收入|70,826|78,777|86,258|93,702| |营业成本|26,794|29,117|31,555|33,985| |销售费用|25,647|27,484|30,361|33,176| |管理费用|4,198|4,633|5,089|5,607| |财务费用|-1,220|-779|-1,023|-1,099| |营业利润|14,187|15,579|17,103|18,598| |利润总额|21,884|19,354|21,498|23,393| |所得税|4,895|5,010|5,457|5,742| |净利润|16,989|14,345|16,041|17,651| |少数股东损益|1,393|1,213|1,384|1,48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596|13,131|14,657|16,163| |EBITDA|26,135|19,034|20,913|22,712| |EPS(元)|5.55|4.68|5.22|5.76|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16,741|12,553|16,418|11,974| |净利润|15,596|13,131|14,657|16,163| |折旧摊销|5,471|458|438|419| |少数股东权益|1,393|1,213|1,384|1,488| |营运资金变动及其他|-5,719|-2,249|-61|-6,096| |投资活动净现金流|-14,864|-2,906|-3,306|-12,405| |资本支出|-3,460|-1,050|-1,100|-1,100| |其他投资|-11,404|-1,856|-2,206|-11,305| |筹资活动净现金流|-5,761|1,527|-4,736|-4,666| |借款增加|-8,295|2,278|-4,000|-4,000| |普通股增加|-844|0|0|0| |已付股利|-6,072|-751|-736|-666| |其他|9,450|0|0|0| |现金净增加额|-3,838|11,220|8,422|-5,051| [13]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营业收入(+/-)%|13.6%|10.9%|9.5%|8.7%| |成长能力:营业利润(+/-)%|1.6%|9.8%|9.8%|8.7%| |成长能力: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2.4%|-15.8%|11.6%|10.3%| |获利能力:毛利率|62.2%|62.9%|63.3%|63.6%| |获利能力:净利率|22.0%|16.7%|17.0%|17.3%| |获利能力:ROE|25.3%|17.5%|16.4%|15.3%| |获利能力:ROIC|18.3%|13.2%|13.1%|12.9%|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40.7%|37.8%|32.8%|28.4%| |偿债能力:净负债比率|14.1%|0.6%|-12.3%|-9.5%| |偿债能力:流动比率|1.84|2.19|2.77|3.48| |偿债能力:速动比率|1.43|1.81|2.41|2.94| |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0.69|0.65|0.63|0.61| |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17.29|17.20|17.38|17.09| |营运能力:应付账款周转率|7.12|6.87|7.18|6.97| |每股指标:每股收益(元)|5.55|4.68|5.22|5.76| |每股指标:每股经营现金(元)|5.96|4.47|5.85|4.27| |每股指标:每股净资产(元)|21.99|26.68|31.92|37.70| |估值比率:P/E|13.19|18.05|16.17|14.66| |估值比率:P/B|3.35|3.16|2.64|2.24| |估值比率:EV/EBITDA|8.27|12.48|10.76|9.95| [13] 股票相关数据 |项目|数据| |----|----| |收盘价(港元)|89.80| |12个月股价区间(港元)|65.90~106.30| |总市值(百万港元)|252,087.74| |总股本(百万股)|2,807| |日均成交量(百万股)|9| [5] 涨跌幅情况 |时间段|绝对收益(%)|相对收益(%)| |----|----|----| |1M|-4%|-5%| |3M|2%|-10%| |12M|21%|-13%| [7] 相关报告 - 《安踏体育(02020):Q1流水超预期表现,多品牌矩阵再进一步》--20250415 [8] - 《安踏体育(02020):安踏品牌稳健增长,户外品牌持续高增》--20250321 [9] - 《安踏体育(02020):零售季度环比改善,FILA表现超预期》--20250109 [9]
李宁(02331):2025Q2营运情况点评:流水低单位数增长,库存保持健康水平
东北证券· 2025-07-16 04: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在波动消费环境中终端表现承压,但库存健康 持续营销投放短期影响盈利能力,中长期强化品牌心智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5.3%/4.5%至291.5/306.9/320.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12.6%/+6.6%/+6.1%至26.3/28.1/29.8亿元,对应估值15/14/13倍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公司发布2025Q2营运情况,李宁(不包括李宁YOUNG)全平台零售流水同比增长低单位数 [1] 点评 - 终端表现延续Q1态势,2025Q2李宁(不包括李宁YOUNG)全平台零售流水同比增长低单位数,线下渠道流水同比下降低单位数,直营渠道流水同比下降中单位数,批发渠道流水同比增长低单位数,电商渠道流水同比增长中单位数 [2] - 跑步健身品类表现持续领先,Q2跑步及健身品类预计流水同增高单位数,篮球品类仍有承压,运动生活品类Q2流水同比基本持平,户外、羽毛球等较小规模品类保持较快增长 [2] - 渠道门店保持稳健策略,截至6月30日,李宁销售点数量(不包括李宁YOUNG)较年初净减少18个至6099个,较Q1末净增加11个;李宁YOUNG销售点数量较年初净减少33个至1435个,较Q1末净减少18个 公司维持稳健终端门店策略,以单店优化为主,Q2李宁品牌门店净增加,全年预计门店数量有望稳健扩张 [2] 后续策略 - 公司后续围绕杨翰森及奥运两个主题进行营销活动,跟随杨翰森夏季联赛、正赛及全明星等节点营销投放拉动篮球品类销售,下半年以“奥运 + 科技”为主线进行奥运营销 [3] 财务数据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7598.49|28675.64|29149.74|30690.83|32065.04| |营业收入(+/-)%|6.96%|3.90%|1.65%|5.29%|4.4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186.91|3012.92|2633.54|2806.17|2976.0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1.58%|-5.46%|-12.59%|6.55%|6.05%| |每股收益(元)|1.23|1.17|1.02|1.09|1.15| |市盈率|15.95|13.23|14.65|13.75|12.96| |市净率|2.11|1.53|1.41|1.34|1.26| |净资产收益率(%)|13.06%|11.54%|9.62%|9.73%|9.73%| |总股本 (百万股)|2,625|2,585|2,585|2,585|2,585| [4] 股票数据 |项目|2025/07/15| |----|----| |收盘价(港元)|15.88| |12个月股价区间(港元)|12.92 - 20.85| |总市值(百万港元)|41,046.80| |总股本(百万股)|2,585| |日均成交量(百万股)|72| [5] 涨跌幅 |时间|绝对收益|相对收益| |----|----|----| |1M|3%|1%| |3M|3%|-9%| |12M|3%|-31%| [7][11]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点评:迈入存量新阶段,城市更新筑内涵
东北证券· 2025-07-15 13: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上次评级为优于大势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楼市迈入稳定与存量新阶段,城市发展从向外拓展转为向内深耕,城市更新上升为核心抓手,新增供应或缩量提质,投资建议关注优质产品力央国企开发商、二手房赛道和商业地产 [3][4][5] 各部分总结 楼市新阶段 - 中国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阶段,城市发展关键从向外拓展变为向内深耕,本次会议将“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确立为主线,与2015年会议相比,当下重点从外延扩张转向内部挖潜 [3] 城市更新 - 城市更新上升为城市发展核心抓手,实行模式由增量扩张(大拆大建)转向存量激活(改造利用),本次会议任务升级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重点从“棚户区”转向“城中村”,标志城市更新进入存量攻坚阶段,两办印发意见明确摒弃大拆大建,转向“改造利用为主” [4] 新增供应 - 2025年上半年300城住宅用地推出规划建面2.1亿㎡(yoy - 19.4%),成交1.7亿㎡(yoy - 5.5%),出让金0.86万亿元(yoy + 27.5%),后续新增供应将呈现“缩量提质”特征,房企核心竞争力偏向产品力打造 [5] 行业数据 - 1M绝对收益6%、相对收益3%,3M绝对收益4%、相对收益 - 3%,12M绝对收益17%、相对收益2%;成分股数量102只,总市值11473.13亿,流通市值5300.15亿,市盈率(TTM倍)42.17,市净率(LF倍)0.77,25Q1成分股总营收3164.87亿,总净利润 - 92.87亿,资产负债率75.05% [8]
对先进制程未来需求的思考:从智驾到具身智能,世界还需几个台积和中芯?
东北证券· 2025-07-15 06: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 GPU火爆需求非先进制程未来主要增长方向,智驾和具身智能对先进制程未来需求远超AI GPU [2] - 以晶圆产能视角,智驾Die size近GPU但终端量数倍之,对先进制程产能消耗远超AI GPU [2] - 以应用场景视角,智驾芯片即为机器人大脑芯片 [2][3] - 智驾与具身智能起量将颠覆先进制程下游结构,成为晶圆厂最主要下游应用 [3] - 智驾和具身智能起量将大幅提升对先进制程晶圆产能消耗,先进制程晶圆厂将成确定性最高环节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观点一:以晶圆产能为视角,智驾Die size近GPU,但终端量数倍之 - AI GPU价值拆分,先进封装比先进制程价值量高,GPU需求对先进制程产能拉动弱,晶圆制造在AI GPU价值占比2.25%,先进封装占比5.5% [15] - 智驾芯片与AI GPU在制程、架构上关联度高,架构同源,核心AI神经网络单元本质相同 [22][23] - 智驾芯片与AI GPU Die size接近,主流智驾SoC Die size在400 - 600mm²,AI GPU在600 - 800+mm²,但远期智驾终端需求量十倍于AI GPU [32] - 全球智驾芯片与AI GPU晶圆产能消耗探讨,智驾远超AI GPU。智驾芯片Die size相近每片晶圆可切芯片数接近AI GPU;晶圆良率与芯片Die Size负相关;“一车多芯”是智驾趋势;测算显示远期全球智驾需每月13.62万片先进制程产能,AI GPU仅需3.97万片 [36][41][46][59] 观点二:以应用场景为视角,智驾芯片即为机器人大脑芯片 - 智能驾驶与具身智能大脑思维方式相似,感知到思维决策过程几乎一样,可认为智驾芯片即具身智能大脑芯片 [61] - Tesla一套AI Chip通吃车与机器人,车和机器人方案用同一颗FSD芯片,仅芯片数量有差异 [62][67] - 小鹏汽车图灵芯片为AI大模型定制,适用于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多场景 [69][72] - Nvidia Orin系列芯片广泛应用于车厂智驾方案和各类机器人的大脑方案中 [75] 观点三:智驾与具身智能起量,颠覆先进制程下游结构 - 若全球年产10亿台机器人,其大脑SoC对先进制程产能需求为151.36万片/月,全球智驾需求为13.6万片/月,世界需新增2个台积电,大陆先进制程需扩产17倍 [82] - 终端数量与芯片Die size共同决定晶圆产能消耗量级,当前先进制程产能最大需求端为手机,远期智驾和具身智能将颠覆先进制程下游结构,智驾和机器人芯片大Die size及庞大终端数量将使智驾SoC和机器人大脑SoC成为晶圆厂先进制程最大客户 [83][84] 投资要点与受益环节 - 智驾和具身智能起量对先进制程晶圆产能消耗拉动大,全球智驾和具身智能合计需求约165万片/月,约为台积电当前产能3.25倍、大陆产能37倍,先进制程将迎来扩产潮,投资优先级为先进晶圆厂、半导体设备、芯片设计、半导体材料/封测等 [85][86] - 先进制程逼近极限,摩尔定律趋于失效,晶体管密度增速降低、成本飙升;摩尔定律放缓使单个芯片算力达天花板,AI算力进入“以量换性能”时代,晶圆代工行业将迎来持续增长 [87][92][94]
万通智控(300643):TPMS与智能网联业务迎来爆发,战略布局具身智能拓展空间
东北证券· 2025-07-15 01: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将万通智控评级上调至“买入”,上次评级为“增持”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TPMS与智能网联业务迎来爆发契机,公司业务有望伴随着行业爆发而持续受益 [2] - 校企合作深化技术护城河,战略布局具身智能拓展增长空间,预计后续合作将不断深化,新领域的拓展有望提升公司后续盈利能力和竞争壁垒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预告 - 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万通智控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0.88 - 1.0亿元,同比增长45% - 6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0.80 - 0.91亿元,同比增长45% - 65% [1] 业务分析 - 全球强制性法规持续赋能主业,中国乘用车TPMS强制安装政策带动前装需求,后装市场因5 - 7年替换周期启动,欧美已进入更换阶段,国内2019年安装车辆亦将迎替换高峰 [2] - 商用车领域增量显著,联合国法规强制2024年7月起新产卡车安装TPMS,美国试行碳积分奖励政策,中国JT/T 1178.2 - 2019标准要求牵引车安装,公司商用车NLP产品进入放量周期,毛利率在70%左右,欧美市场潜在年增量20亿元,存量市场超百亿元 [2] - 智能网联方面,商用车车联网市场预计2025年达806亿元(年复合增速28%),公司远程信息管理系统获可口可乐、亚马逊车队批量部署,抢占“车车互联”3.0阶段先机,政策端工信部2021年发布车联网标准体系指南和准入管理意见,强化行业动能 [2] 技术合作 - 2025年4月28日公司与浙江大学签订《“浙江大学 - 万通智控具身智能感知联合研发中心”共建协议》,计划3年投入不低于1000万元,聚焦智能汽车压力传感器、AI传感器及车辆大数据模型研发,并可迁移至其他具身智能系统 [3]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12.62/14.51/17.25亿元,归母净利润2.05/2.56/3.23亿元,对应PE为25.44/20.40/16.17倍 [3]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68|1,083|1,262|1,451|1,725| |营业收入(+/-)%|-0.16%|1.48%|16.48%|14.95%|18.8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20|124|205|256|32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42%|3.17%|65.88%|24.74%|26.17%| |每股收益(元)|0.52|0.54|0.89|1.11|1.40| |市盈率|23.96|22.15|25.44|20.40|16.17| |市净率|2.71|2.41|3.99|3.51|3.04| |净资产收益率(%)|11.90%|11.31%|15.69%|17.20%|18.84%| |股息收益率(%)|0.71%|0.71%|1.17%|1.46%|1.84%| |总股本 (百万股)|230|231|231|231|231| [4] 股票数据 |项目|数据| |----|----| |收盘价(元)|22.56| |12个月股价区间(元)|9.80 - 24.30| |总市值(百万元)|5,217.08| |总股本(百万股)|231| |A 股(百万股)|231| |B 股/H 股(百万股)|0/0| |日均成交量(百万股)|22| [5] 涨跌幅度 |时间|绝对收益|相对收益| |----|----|----| |1M|2%|-2%| |3M|63%|57%| |12M|72%|56%| [7]
AI25H2(3):数据为先,RDA推动实数融合
东北证券· 2025-07-12 08: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民币稳定币呈现“内外结合”趋势,境外离岸人民币业务以香港为中心多点发展,香港市场试点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成熟后,国内探索境内离岸市场有望成趋势 [2] - RDA为基石促进RWA与人民币稳定币协同,RWA发展规模迅速,数据是其规模化发展底层保障;RDA奠定RWA真实价值底座;稳定币与RDA、RWA联动为人民币国际化增添新动能;实数融合是最终目的,RDA推动跨境资金流动与人民币稳定币发展形成价值闭环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表示,基于Web3.0世界打造的稳定币已超越传统离岸与在岸范畴,应考虑采取境内离岸与境外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联动发展模式 [1] 点评 - 人民币稳定币呈现“内外结合”趋势,境外离岸人民币业务在政策驱动下以香港为中心,新加坡、伦敦等多点发展,香港市场试点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成熟后,国内探索境内离岸市场或成趋势 [2] - RDA为基石促进RWA与人民币稳定币协同,RWA全球规模从2021年底3亿美元增至254.4亿美元,预计2030年增至6000亿美元,中国RWA探索锚定实体资产需数据保障;RDA由上海数据交易所提出,为RWA提供支撑;稳定币与RDA、RWA联动构建人民币计价资产链上生态,助力人民币国际化;RDA与RWA相辅相成,推动跨境资金流动与人民币稳定币发展 [3] 相关标的 - 数据资产相关标的有上海钢联、道通科技、普联软件、找钢集团、慧辰股份、数字政通、久远银海;链上交易相关标的有宇信科技、新国都、四方精创、连连数字、众安在线(除数字政通外其余尚未有研报覆盖,仅有限列示,不作为投资推荐) [4] 行业数据 - 计算机行业成分股数量362只,总市值44223.45亿,流通市值25383.08亿,市盈率1804.50倍,市净率3.96倍,成分股总营收2860.32亿,成分股总净利润24.51亿,成分股资产负债率43.91% [5][7] 涨跌幅 - 计算机行业绝对收益1M为6%、3M为10%、12M为55%,相对收益1M为3%、3M为3%、12M为39% [5]
沃尔核材(002130):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铜链接核心受益标的,通信线缆快速放量
东北证券· 2025-07-11 02: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高速铜缆生命周期有望延续,公司提前布局产能形成先发优势,未来通信线缆业务毛利率与净利率有望提升,龙头地位将持续巩固,看好公司凭借技术和产能储备优势保持竞争优势,实现业绩快速增长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5.45 - 5.87亿元,YoY +30% - 40%;扣非后净利润预计5.11 - 5.50亿元,YoY +30% - 40%;每股收益预计0.4371 - 0.4707元。单二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2.95 - 3.37亿元,QoQ +18% - 35%,YoY +26% - 43%;单二季度扣非后净利润预计2.70 - 3.09亿元,QoQ +12% - 28%,YoY +23% - 40% [1] - 预计公司2025 - 27年实现营收82.89/125.68/156.5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3.51/23.92/30.86亿元,对应EPS 1.07/1.90/2.45元 [3] 业务分析 - 通信线缆板块增速较快,受益于数据通信等下游行业需求释放,产品市场需求增长,且公司通过提升自动化水平等举措增强盈利能力,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 [2] - 已实现量产的高速通信线品类丰富,采用多种技术方案,订单需求充裕,正在开展下一代448G高速通信线预研工作 [2] 核心看点 - 海外AI基础设施建设火热,主流厂商倾向用铜缆作短距离传输方案,高速铜缆生命周期有望延续;公司提前锁定产能,部分关键设备到货,后续还有设备陆续到货 [3] 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5,723|6,927|8,289|12,568|15,651| |营业收入增长率|7.16%|21.03%|19.67%|51.62%|24.5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700|848|1,351|2,392|3,086| |净利润增长率|13.97%|21.00%|59.38%|77.04%|29.04%| |每股收益(元)|0.56|0.68|1.07|1.90|2.45| |市盈率|13.48|37.13|24.13|13.63|10.56| |市净率|1.94|5.75|4.94|3.83|2.97| |净资产收益率(%)|15.00%|16.29%|20.47%|28.09%|28.10%| |股息收益率(%)|0.66%|0.53%|0.83%|1.48%|1.91%| [4] 股票数据 - 2025年7月10日收盘价25.87元,12个月股价区间10.73 - 29.22元,总市值32,593.58百万元,总股本1,260百万股,A股 1,260百万股,B股/H股0/0百万股,日均成交量109百万股 [5] 涨跌幅情况 |时间|绝对收益|相对收益| | ---- | ---- | ---- | |1M|19%|16%| |3M|48%|41%| |12M|60%|44%| [7]
锐科激光(300747):国内领先光纤激光器制造商,关注反无装备等新兴领域放量
东北证券· 2025-07-10 0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9][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锐科激光是中国领先光纤激光器制造商,产品矩阵丰富且覆盖多行业领域,研发技术实力强,虽传统业务短期承压,但新兴领域有望放量,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锐科激光:中国领先光纤激光器制造商 - 公司产品矩阵丰富,覆盖连续、脉冲、准连续、窄线宽、超快、直接半导体激光器等产品,应用于多行业领域 [1][14][15] - 航天科工集团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截至2025年3月31日,航天三江集团持有锐科激光33.80%股权 [15] - 连续光纤激光器产品营收占比最高,2024年收入25.27亿元,占比79.03%;脉冲光纤激光器2024年收入4.02亿元,占比12.56%;超快激光器2024年收入0.70亿元;特种光纤2024年收入0.71亿元,毛利率达43.12% [20] 公司研发技术水平高,积极布局未来产业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35478.62万元,同比提升4.97%,占营收11.10%,推出13款新产品,产品技术实力领先 [2][29] - 传统业务在中低功率切割、打标等领域承压,未来格局将逐步稳定;高端应用与国产替代空间大,公司已切入多个高端场景;反无人机装备领域,子公司锐威公司推进相关项目,有望受益需求增长 [3][32][3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为35.32/40.40/45.5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33/3.06/3.80亿元,对应EPS为0.41/0.54/0.67元,对应PE为58.88/44.78/36.03X [4][35]
劲旅环境(001230):国内环卫智能装备领军企业,积极布局无人环卫车
东北证券· 2025-07-10 08: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劲旅环境是国内环卫智能装备领军企业,形成“设备 + 运营”业务布局,2024 年业绩稳健增长,运营服务为主要驱动力量,积极布局无人环卫车,有望持续受益无人环卫替代率提升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劲旅环境为国内环卫装备智能制造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领军企业,2002 年成立,2022 年深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最初以装备制造为核心业务,后拓展环卫投资运营业务,聚焦“一芯两核”战略,形成环卫装备制造和环境卫生投资运营管理服务两大核心业务板块 [1] 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39 亿元,同比 +5.79%,归母净利润 1.41 亿元,同比 +8.7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0.94 亿元,同比 +41.98%;特许经营权业务收入 8.13 亿元,同比 +2.02%,毛利率 24.59%,同比 -0.84pct;传统城乡环卫业务收入 6.32 亿元,同比 +28.86%,毛利率 29.98%,同比 +7.74pct [2]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80 亿元,同比 +0.58%,归母净利润 0.39 亿元,同比 +21.26% [2] 无人环卫车布局 - 公司持续投入研发,聚焦新能源与无人化技术,2024 年研发投入 0.25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 1.62%;国内无人环卫车市场处于发展早期,未来无人环卫替代率有望提升,公司无人装备产品包括园区版和公开道路版无人环卫车,吨位从 1.5 吨到 2.5 吨 [3]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16.75/18.40/20.40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75/2.05/2.30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6.31x/13.92x/12.40x [3] 财务指标 - 2024 - 2027E 营业收入分别为 15.39/16.75/18.40/2.040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5.79%/8.86%/9.85%/10.8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1/1.75/2.05/2.30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8.76%/24.06%/17.19%/12.22% [3] - 2024 - 2027E 毛利率分别为 26.5%/26.5%/26.9%/26.9%,净利润率分别为 9.1%/10.4%/11.1%/11.3%;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38.6%/36.4%/35.8%/35.1% [9][10] 股价与市值 - 2025 年 7 月 9 日收盘价 21.32 元,12 个月股价区间 13.75 - 25.55 元,总市值 2846.14 百万元 [4] 涨跌幅情况 - 1M、3M、12M 绝对收益分别为 1%、30%、56%,相对收益分别为 -1%、22%、40% [6]
中广核矿业(01164):稀缺海外铀资源平台,受益铀价上行
东北证券· 2025-07-10 02: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中广核矿业,给予“增持”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广核矿业是中广核集团海外铀资源平台,抓住全球核电复苏和天然铀需求增长机遇,获取强成本竞争力铀资源项目,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天然铀供应商 [1] - 公司已签订2026 - 2028关联交易合同,预期受益铀价上行 [2] - 我国自2022年起每年核准新建机组10台或以上,预计核电投资长期保持高景气,铀需求可期 [3]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概况 - 中广核矿业是中广核集团下属上市子公司之一,是中广核集团海外铀资源开发投、融资唯一平台,是香港主板上市产量最大铀业集团,也是东亚目前唯一纯铀业上市公司,主要业务为天然铀资源开发与贸易 [1] - 2024年,公司权益资源量3.4万tU,权益产量1324tU,全年营收86.2亿港元,净利润3.4亿港元 [1] 关联交易 - 6月3日公司公告与中广核铀业签订2026 - 2028销售框架协议,中广核铀业每年采购不低于1200t天然铀,每磅定价机制为30% * 固定价格 * 年递增系数 + 70% * 现货价格,固定价格定为94.22美元,2026 - 2028年年度销售上限为39.4/44.0/45.6亿港元 [2] 行业前景 - 截至2024年底,全球在运核电机组417台,总装机容量377GW;在建机组62台,总装机容量64GW;预计至2050年,全球对核电投资达1000亿美元,2024年7月IAEA预测至2050年,高案/低案预测下全球核电装机950GW/514GW,较2023年版本高案/低案分别上调7%/11% [3] - 截至2024年底,国内在运及核准在建机组102台,装机容量113GW,规模超越美国升至世界第一;2022 - 2024年分别核准新建核电机组10台/10台/11台,2025年已核准新建10台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为90.8/100.2/109.4亿港元,同比 + 5%/10%/9%,归母净利润为6.1/9.3/10.2亿港元,同比 + 79%/51%/10%,对应PE为28/19/17倍 [3] 股票数据 - 2025年7月9日收盘价2.27港元,12个月股价区间1.24 - 2.58港元,总市值181.66亿港元,总股本76.01亿股,H股76.01亿股,日均成交量1.15亿股 [5] 历史收益率 - 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收益分别为12%、88%、 - 3%,相对收益分别为12%、70%、 - 40% [7] 财务报表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对2024A - 2027E进行预测,涉及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等多项指标及相关财务比率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