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租公寓

搜索文档
信达地产“非标准化代建”
36氪· 2025-09-23 02:02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背靠中国信达 采用金融地产战略 通过不良资产管理业务联动和地产基金运作实现扩张 [2][3] - 公司转向轻资产模式 主要为纾困项目提供代建代管和增量资金服务 区别于传统商业代建 [3][10] - 公司重构代建业务模式 向投融、代建及运营一体化转型 参设200亿元基金参与问题企业纾困 [16][17] 土地获取与地王项目 - 2015-2016年期间公司耗资439.56亿元获取八宗地王项目 包括123.18亿元杭州滨江奥体地块 [4] - 2017年起行业进入"五限"调控周期 高价地项目导致去化困难与利润压缩 [4][5] - 公司已停止公开市场高价拿地 2025年上半年新增土储45.81万平方米全部来自代建业务 [10] 资产减值与业绩表现 - 2019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4.67亿元(同比增1955.92%) 其中存货跌价4.2亿元 [6] - 2020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1.98亿元(同比增156.53%) 存货跌价11.71亿元 [6] - 2025年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9.58亿元 资产减值损失16.3亿元 其中开发成本计提跌价3.98亿元 开发产品计提跌价12.24亿元 [6][8] - 合肥北麓雅舍项目计提跌价2.1亿元 该项目楼面价7059.85元/平方米 较周边二手房存在5500元/平方米价差 [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78亿元(同比降29.78%) 归母净亏损36.9亿元(去年同期盈利1.06亿元) [9] 代建业务发展 - 代建业务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新增代建面积167.51万平方米 2023年73.13万平方米 2024年31.43万平方米 [10] - 2025年上半年代建业务贡献销售额11.89亿元(占总额22.32%) 销售面积5.83万平方米(占比20%) [12] - 房地产业务毛利率从2020年28.05%降至2025年上半年4.19%(降7.36个百分点) 代建业务利润率较低 [14][15] - 公司通过合资方式拓展运营业务 与德必集团合作文创园区 与base佰舍、华住·城家布局长租公寓 [17]
在大城市租房生娃的年轻人,有苦说不出
虎嗅· 2025-09-22 07:3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HH,编辑:陆一鸣,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近,很多人或许会开始思考一个问题:租房与生育是否真的不可兼容? 契机来自前段时间的一则新闻。在广州自如一处合租房里,一对夫妻欣喜又手忙脚乱地迎来了一个新生 命。为了照顾小孩,爷爷奶奶时常上门帮忙做饭擦洗,原本就狭小的公共空间,很快就摆满了许多锅碗 瓢盆。于是,这对夫妻便收到了来自自如平台的解约通知:因为夫妻俩违约在出租房里带小孩,影响其 他租客,请他们在3天之内搬出。 这起事件一出,很快引起了网上的大量讨论。有人认为既然选择了合租生娃,那大概率意味着经济条件 并不允许整租甚至买房,应该对租户更宽容一些;但也有人认为,既然已经经济窘迫成这样,为什么不 先经营好自己的生活、提高收入,而是急着生孩子? 事实上,早在几年之前,自如等长租平台的租房合同要求就曾经引发讨论,比如合租房里每个房间住人 不得超过2人,且租房人年龄必须在18~40岁之间,这意味着此类房子不仅不允许父母带着孩子共同居 住,超过40岁的中年人也无法再住进来。 坦率地说,将新生儿与夫妻扫地出门,确实并不人道,但这对夫妻也确实违反了合同。空间本就 ...
万科最新组织架构落地:整合设立16个地区公司
凤凰网· 2025-09-19 01:20
组织架构调整 - 万科完成最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 核心在于扁平化并强化集团总部管控 [1] - 组织架构划分为集团总部 地区公司 事业部三类 开发经营本部被撤销 [1] - 原5大区域公司 2个总公司 2个直管公司整合为16个地区公司 实现总部对地区公司的直接管理 [1] - 由集团-区域-城市三级架构转向总部-城市二级管控体系 [1] - 集团总部设有11个中心包括投资发展中心 成本招采中心 工程技术中心 产品设计中心等 [1] - 地区公司分为16个公司包括北京公司 津冀公司 山东公司 上海公司等 [1] - 事业部包含物业 商业与酒店 办公 长租公寓 物流等八大多元化业务 [1] 管理团队变动 - 集团董事长辛杰 执行副总裁郁亮 李锋 华翠 财务负责人韩慧华等高管职务保持不变 [3] - 执行副总裁李刚兼任北京公司总经理 [3] - 原开发经营事业集团总经理张海现任集团首席产品官 产品设计中心总经理 [3] - 原西南区域李嵬现任集团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 [3] - 原华东区域吴镝现任集团首席营销官 [3] - 原深圳市特区建工卜令秋现任集团财务总监 [3] - 调整围绕能力集约建设 风险系统防控 组织高效精简展开 旨在减少管理层级并提升决策效率 [3] 行业背景与公司业绩 - 头部房企包括保利发展 华润置地 招商蛇口等普遍优化组织架构以适配市场变化 [4] - 行业调整共性为撤销中间层级 强化总部管控与城市端执行力 打破三级架构转向两级管控 [4] - 盈利难已成为房地产行业普遍现象 是房企组织架构调整的一大背景 [4] - 万科上半年营业收入1053.2亿元 同比下降26.2%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119.5亿元 较去年同期98亿元净亏损有所增加 [4] - 业绩亏损主要因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显著下降 毛利率低位 资产减值计提及资产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 [4] - 公司稳步推进改革化险工作 已顺利完成243.9亿元公开债务偿还 2027年前无境外公开债到期 [4]
万科取消五大区域公司 新设事业部
南方都市报· 2025-09-18 23:10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集团总部划分为董事会办公室 集团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和11个中心 全面撤销五大区域公司平台 设立16个地区公司包括北京公司 津冀公司 山东公司 上海公司 浙江公司 华中公司等 形成强集团二级管控体系 [1] - 新设立8个事业部涵盖物业 商业与酒店 办公 长租公寓 海外 食品 物流及财顾业务板块 [1] - 调整管理层职责 集团执行副总裁李刚兼任北京公司总经理 原开发经营事业集团总经理张海转任集团首席产品官兼产品设计中心总经理 原西南区域管理部首席合伙人李嵬担任集团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 华东区域管理部首席合伙人吴镝转任集团首席营销官 卜令秋任集团财务总监 [2] 战略决策与行业趋势 - 通过减少管理层级缩短决策链条 实现资源集中调度和统一管理 提升运营效率并增强市场敏感度 适应从区域公司管理模式向总公司模式转变 [2] - 行业多家房企包括金茂 招商蛇口均调整区域公司组织架构 弱化区域职能 改组为总部-城市公司两级管控模式 实现总部直接管理城市公司 [4] - 集团直接对城市公司负责并向一线项目要业绩成为房企组织架构调整重要方向 但面临管理层变动 人才流失及调整过渡期统筹协调等挑战 [4] 股东资金支持 - 深铁集团年内第9次向万科提供借款 金额达20.64亿元 年内累计借款支持达259.41亿元 [3] - 深铁集团持有万科27.18%股权作为第一大股东 资金支持与架构调整形成呼应 团队融合共同应对风险挑战 [3] - 架构调整被业内解读为深铁推动万科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3]
拟1元转让房地产开发、租赁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 南国置业“断臂”能否求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13:49
重大资产重组交易 - 公司拟以1元交易金额向控股股东电建地产全资子公司上海泷临转让17项房地产开发及租赁业务股权资产 以及相关应收款项 其他资产和债务 [1] - 标的资产包括上市公司本部对拟转让股权资产的相关应收款项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其他应收款账面价值达112.61亿元 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约5.06亿元 [2] - 标的资产评估价值为-29.34亿元 较母公司报表净资产账面价值23.86亿元评估减值53.2亿元 减值率达223% [2] 财务表现与退市风险 - 公司连续4年亏损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3亿元 -16.93亿元和-22.38亿元 [6] - 截至2024年末归母净资产为-17.53亿元 导致股票自2025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2亿元 同比下降39.54% 归母净资产恶化至-26.51亿元 同比下降51.21% [7] 战略转型方向 - 通过资产重组置出房地产开发负债 未来将聚焦商业运营 产业运营等城市运营轻资产业务 转型为综合性城市运营服务商 [1] - 转型后核心业务集中于商业运营 办公管理 长租公寓领域 配套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7]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商业运营板块拥有23个项目总面积132万平方米 产业运营板块7个项目约17万平方米 长租公寓板块5个项目近8万平方米 [8] 控股股东与同业竞争 - 交易对方上海泷临为控股股东电建地产全资子公司 交易采用现金支付方式 总对价1元 [1][3] - 电建地产承诺分阶段解决与公司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 并在新业务发展机会中给予公司优先选择权 [3] - 电建地产自2014年4月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公司由此转为央企子公司身份 [5] 交易影响与市场反应 - 交易完成后公司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规模将显著下降 但所有者权益和净利润预计大幅上升 [3] - 资本市场对重组高度关注 近两个月公司股票价格多次出现异动 [8] - 公司明确表示交易不涉及发行股份 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8]
万科组织架构大调整,16地区公司8大事业部亮相
新浪科技· 2025-09-18 03:22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万科进行近年来最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 [1] - 新架构分为集团总部 地区公司和事业部三部分 [1] - 集团总部设置董事会办公室 集团办公室1党群工作部和11个中心 [1] - 辛杰担任董事长 郁亮担任执行副总裁 [1] 地区公司布局 - 设立16个地区公司包括北京公司 津冀公司 上海公司等 [1] 多元化业务板块 - 事业部包含物业 商业与酒店 长租公寓 物流等八大多元化业务 [1]
龙湖集团(00960):25H1业绩受开发业务毛利率拖累,关注公司债务压力缓解后的经营变化
招商证券· 2025-09-17 13:34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1][9][10] 核心观点 - 25H1业绩下滑主要受开发业务毛利率下降拖累 但运营及服务业务收入保持增长 [1][2][9] - 债务规模持续压降 25年公开市场债务已兑付完毕 预计25年债务高峰期将平稳渡过 [1][9] - 26年后经营及服务业务利润或足以应对剩余每年公开市场债务偿付 可支配自由现金流或边际回升 [1][9][10] - 预计25E/26E/27E EPS分别为0.71/0.89/1.14元/股 同比分别-53%/+26%/+27% [1][10] 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收入588亿元同比+25% 税前利润64亿元同比-30% 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45% [2] - 25H1整体毛利率同比下滑8.0pct至12.6% 其中开发业务毛利率下滑6.2pct至0.2% [2] - 运营业务毛利率提高2.3pct至77.7% 服务业务毛利率下滑1.8pct至30.0% [2] - 三费费率下降 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下降1.5pct/2.0pct/0.02pct至2.6%/2.9%/0.1% [2] - 25H1宣布派息4.9亿元 对应核心净利润计算派息率35% [2] 业务分部表现 - 开发业务收入455亿元同比+35% 运营业务收入70亿元同比+3% 服务业务收入63亿元同比+0.02% [2] - 全口径销售额350亿元同比-31% 销售面积261万方同比-29% 销售均价13393元/平同比-4% [9] - 全口径拿地金额20亿元同比-78% 拿地力度6%同比下降12pct [9] - 商业投资:购物中心零售额402亿元同比+17% 租金收入55亿元同比+5% [9] - 长租公寓租金收入12.4亿元同比+5% 累计开业间数12.7万间同比+3% 出租率95.6% [9] - 物业管理收入55.3亿元同比-5% [9] 债务状况 - 有息负债1698亿元同比-9% 较24年末-4% [9] - 货币资金447亿元同比-11% 较24年末-10% [9] - 剔预资产负债率56% 净负债率51% 非受限现金短债比1.74 [9] - 融资成本3.58%较24H1下降58bp [9] - 剩余公开债券规模161亿元 其中境内债67亿元 境外债94亿元 [9] - 26年/27年/28年公开债券到期规模分别为59亿元/24亿元/33亿元 [9] 财务预测 - 预计25E/26E/27E营业总收入109454/82678/73407百万元 同比分别-14%/-24%/-11% [3][13] - 预计25E/26E/27E营业利润5711/8357/10972百万元 同比分别-48%/+46%/+31% [3][13] - 预计25E/26E/27E归母净利润4880/6157/7848百万元 同比分别-53%/+26%/+27% [3][13]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3/12.1/9.5倍 [1][10]
万科新组织架构落地,设立事业部寻求业务突围
北京商报· 2025-09-17 08:15
组织架构调整 - 集团总部调整为董事会办公室、集团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和11个中心 地区公司数量增至16个 包括北京公司、津冀公司、上海公司等[1][3] - 全面进入强集团二级管控体系 撤销五大区域公司平台 由总部直接管控地区公司[3] - 新设立8个事业部 涵盖物业、商业与酒店、办公、长租公寓、海外、食品、物流及财顾业务[3] 战略转型方向 - 食品采购等非地产业务定位为开辟新增长曲线 弥补开发、物业等传统业务收入不稳定性[4] - 业务调整基于行业从增量转向存量的背景 属于长期发展战略[4] - 通过转让冰雪业务资产实现"瘦身" 出售吉林松花湖国际度假区和北京万冰雪体育75%股权[7] 资金支持与债务管理 - 深铁集团累计提供259.41亿元借款 最新一笔20.64亿元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债券本息[1][5][6] - 已如期完成243.9亿元公开债偿还 2027年前无境外公开债到期[6] - 形成"深铁集团资金支持+自身销售回款+银行贷款"多元保障体系 资金链稳定性增强[7] 管理团队变动 - 辛杰担任董事长 郁亮任执行副总裁[1] - 深铁集团董事长辛杰于2025年1月出任万科董事会主席 多位深圳国资背景高管进入管理层[6] 运营效率优化 - 强集团管控可通过精简管理层级压缩运营与人工成本[3] - 总部直接管控改善资源调配不均问题 提升跨项目资源统筹能力和战略落地精准性[3]
万科再获深铁“输血”
证券时报· 2025-09-16 13:02
大股东财务支持 - 深铁集团向万科提供不超过20.64亿元借款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债券本息 借款期限不超过3年 利率为2.34% [1] - 2025年初至公告日深铁集团累计向万科提供借款238.77亿元 [1] - 8月5日深铁集团提供不超过16.81亿元借款 7月3日提供不超过62.49亿元借款并对8.9亿元借款展期 [1] 业务协同合作 - 深铁集团与万科在长租公寓领域采用"深铁出地 万科运营"合作模式 已在深圳多个项目铺开 [2] - 大股东支持从流动性延伸至产业协同与融合发展层面 [2] 债务与经营状况 - 上半年万科完成164.9亿元公开债务偿还 2027年前无境外公开债到期 [3] - 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691亿元 交付超4.5万套房屋 销售款回款率超100% [3]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00-120亿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95-115亿元 [3] 风险与挑战 - 深铁集团资金支持暂缓流动性压力但未能解决根本问题 [2] - 亏损主因包括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下降 毛利率低位徘徊 新增资产减值计提及部分资产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 [3]
光大证券:维持龙湖集团“增持”评级 资产运营稳健增长
智通财经· 2025-09-15 07:55
核心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62.2亿元、76.4亿元、89.4亿元 [1] - 2025-2027年基本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为0.89元、1.09元、1.28元 [1] - 维持增持评级 [1] 商业地产运营表现 - 在营商场89座(含75座重资产及14座轻资产) [1] - 已开业商场建筑面积1256万平方米(含车位) [1] - 商场整体出租率96.8% [1] - 商场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7% [1] 长租公寓与物业管理规模 - 长租公寓已开业12.7万间 [1] - 长租公寓整体出租率95.6% [1] - 物业管理项目约2200个 [1] - 在管面积约4亿平方米 [1] 2025年上半年分部业绩 - 物业投资板块营业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2.5%) [1] - 物业投资毛利率77.7%(2024年同期74.6%) [1] - 物业服务板块营业收入62.6亿元 [1] - 物业服务毛利率约30%(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