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金字火腿拟入股,中晟微连续两年入选独角兽榜单,国产替代前景被看好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0:49
公司背景 - 中晟微由数位海外光通信芯片设计公司核心研发人员于2019年归国创立 [1] - 2024年、2025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未来独角兽TOP100"和"杭州准独角兽企业"榜单 [1] - 公司是浙江TOP50最具投资价值创新企业 [1] 业务与技术 - 中晟微专注于400G/800G/1.6T及以上高速光模块核心电芯片的研发设计 [4] - 产品涵盖TIA、Driver等高速电芯片 [4] - 产品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云计算、5G/5.5G接入网、电信城域网、骨干网网络等数据中心及算力中心的各种高速互联系统设备 [4] - 已成功完成400G/800G高速光模块所需电芯片的研发设计、量产测试及市场运营工作 [4] - 已完成1.6T及以上速率高速光模块所需电芯片的研发设计 [4] - 拥有全球一流光通信电芯片设计团队 核心团队20年专注于高速模块电芯片研发设计 [4] 投资交易 - 金字火腿全资子公司福建金字半导体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取得中晟微不超过20%股权 [2] - 交易分两轮进行 第一轮增资按照投前10亿元至13亿元估值进行 [5] - 第二轮增资在中晟微单波200G TIA/Driver芯片流片通过验证的前提下进行 [5] - 投资基于看好AI产业趋势和光通信行业市场前景 认可中晟微在光通信芯片领域的国产替代能力 [2] 发展战略 - 公司将深耕光电通信领域 致力于将光电技术应用于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 [4] - 目标成为国际领先的高速互联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4] - 力争成为具备行业竞争力的高速光通信电芯片领先企业 [4] - 投资有利于公司业绩提升和进一步回报中小投资者 [5]
3D软镜来了!国产首款全面解读
思宇MedTech· 2025-09-23 10:33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医学检查手段从平面影像向三维重建模型发展 立体化是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如X光片到CT三维重建、三维超声和3D MRI等[2] - 三维人体结构能释放被平面折叠的信息 提供隐匿在器官重叠影像中的病灶细节 帮助医生更详尽了解病况[2] - 对于内镜诊疗等实时查体手段 3D成像有更大赋能效果 因视野内位置关系直接影响医生检查和手术操作[2] - 实时成像3D化比影像3D重建更困难 2D画面为人体探查套上视觉枷锁[2] 传统内镜临床局限性 - 电子软镜成像质量和图像增强已趋成熟 4K超高清系统成为头部品牌王牌产品 但超高分辨率图像未能突破2D平面束缚[3] - 二维图像存在临床缺陷 扁平细微病变在黏膜上难以识别 存在漏诊可能[3] - 二维图像很难提供内部结构纵深信息 医生难以精准判断器械尖端与组织层面距离[3] - 剥离病灶时剥离过浅可能导致病灶残留 剥离过深易引发穿孔大出血[3] - 二维成像局限源于平面对真实三维世界信息的降维压缩 突破平面桎梏引入深度感知是提升内镜诊疗能力关键进化方向[4] 3D软镜技术突破与临床价值 - 3D软镜出现是对内镜诊疗逻辑的重构 技术难度呈几何级提升 因需在直径仅几毫米可弯曲镜身内集成两套成像链路[6] - 3D视野下早癌细微隆起和轻度凹陷摆脱平面遮挡 立体形态直接呈现 医生无需通过光影变化猜深度[7] - 黏膜表面血管异常增生和腺管结构扭曲在景深衬托下对比度显著增强 平坦型病变检出率大幅提升[7] - 3D视野能清晰显示病灶与镜身空间距离和角度 实现一镜到位 减少无效操作和黏膜损伤风险[7] - 3D图像直观呈现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层次关系 立体凸显血管走向 医生可清晰判断器械与肌层安全距离[7] - 3D内镜从根本上减少穿孔出血等并发症[7] 公司技术创新与产品特点 - 澳华内镜推出国内首款3D超高清软镜系统AQ-400 是我国高端内镜装备自主研发里程碑[6] - 镜身前端搭载两套独立高分辨率高灵镜头模组与图像传感器 模拟人眼双视角[9] - 通过图像处理引擎和增强算法对双路图像进行精准匹配校正和深度信息计算 调整视差呈现高还原3D图像[9] - 延续4K超高清画质搭配3D画面 提供清晰锐利无重影立体视野 组织结构血管走向器械尖端位置关系纤毫毕现[11] - 在光学染色方面兼容高光谱染色技术 在原有4种固定染色模式基础上增加更多波段[12] - 医生可针对不同组织结构选择不同模式 使病变组织得到显著区分[12] 行业竞争与国产替代进展 - 3D软镜市场长期处于空白状态[6] - 国产医疗设备正从追赶到引领核心技术攻关[14] - 面对3D内镜在微型化图像同步实时处理等难题 研发团队历经数年攻坚取得系列突破[14] - 国内首款3D电子软镜问世推动国产替代进度再往前一步[14] - 为平面视界医学探索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开启腔内精准诊疗立体新纪元[14] - 国产自主研发3D软镜可能引领中国内镜诊疗迈向更准更稳更安全新时代[14]
华特气体业绩会:加速推进高端电子特气产品成果转化及认证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09:5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77亿元 同比下降5.77%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90.72万元 同比下降18.97% [1] - 部分核心特气产品销量增长明显 但产品销售价格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下行 [2] - 新产品逐步释放产能并顺利成果转化 凭借更优盈利结构缓解传统产品毛利压力 [2] 行业市场状况 - 行业呈现需求端回暖、价格端承压特征 [2] - WSTS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达7009亿美元 同比增长11.2% [2] - 预计2026年半导体市场继续增长8.5% [2] - TECHCET预计2025年半导体制造材料市场同比增长近8% [2] - 2023年至2028年半导体材料市场CAGR达5.6% 2028年突破840亿美元 [2] 公司业务战略 - 主营业务以特种气体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核心 辅以普通工业气体和相关设备与工程业务 [1] - 特种气体主要面向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光伏新能源、光纤光缆等新兴产业 [1] - 率先打破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面板、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尖端领域气体材料进口制约 [1] - 对国内8-12寸芯片厂商覆盖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1] - 重点针对集成电路、新能源、医疗大健康等领域的关键气体产品展开研发 [3] - 加速推进乙硅烷、溴化氢等高端电子特气产品的成果转化及认证进程 [3] - 通过产业链延伸、持续海外设点、优化产线等方式优化毛利率 [3] 行业发展前景 - 半导体行业有望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带动电子特种气体需求增长 [2] - 公司致力于通过自主创新为国内芯片制造企业提供高质量气体产品 助力产业突破技术瓶颈 [3] - 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积极开拓更多细分市场 [3]
摩尔线程闯关IPO在即 创始人张建中曾在英伟达任职14年
经济观察报· 2025-09-23 09:55
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9月26日审议摩尔线程首发事项。 创始人兼CEO张建中,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 理,在GPU行业深耕近二十年。 作者: 蔡越坤 封图:图虫创意 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摩尔线程")IPO闯关迎来关键节点。 9月19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9月26日审议摩尔线程首发事项。摩尔线 程此次申请科创板上市,拟募集资金80亿元。据悉,摩尔线程科创板IPO由中信证券保荐,律师事 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分别为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 摩尔线程创始人兼CEO张建中,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在GPU行业深耕近二十 年。 随着上会日期临近,摩尔线程成为近期资本市场热门话题。Wind数据显示,9月22日,A股"摩尔 线程概念股"批量涨停,摩尔线程指数大涨6.1%。9月23日,摩尔线程指数继续上涨1.35%。 作为一家国产GPU公司,摩尔线程对于研发非常重视。公开资料显示,摩尔线程累计研发投入超 过43亿元,配备近900人的研发团队,其中超过75%的研发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核心成员多 来自国际科技巨头。 国产GPU厂商 摩尔 ...
放量洗盘?节前如能调整,哪些机会需重点抓住?
格隆汇APP· 2025-09-23 09:38
还有 5个交易日就到国庆中秋双节了,也到我们给粉丝节前发福利的好日子了。昨天盘后一周年庆的发布会没有大家期望的刺激政策,但是领导 提到了3个"KPI"指标:提升"含科量"、降低波动率、实现高质量发展,对应的科技牛、慢牛、高质量牛。于是今天市场放量 洗盘(总成交 2.5 万亿,双创和深成指数波动幅度都超3%) ,看来又要吓怕很多小散户了,这里先给大家一颗定心丸:节前回调是机会,节后上涨概率更高。 下面我们就相关原因分析和后面重点机会展开给大家分享一下。 一、节前调整的概率、规律与不同情景的策略推演 1、国庆节前调整的原因、概率和这次为何不同? 节前避险情绪: 长假期间不确定性增加,部分资金选择落袋为安,导致市场流动性下降。 统计 概率: 从历史数据看, 2007-2024年万得全A指数显示: 节前 10个交易日累计收益为正的概率仅39%,节前5个交易日为50%; 节后 5个交易日上涨概率高达78%,节后10个交易日为67%。 融资盘兑现压力: 截至 9月 22 日,两融余额达 2. 417 万亿元,融资客可能提前平仓 减少融资占用成本和 规避 假期不确定 风险。 风格漂移基金回归: 部分基金为应对季度末考核,从 ...
摩尔线程闯关IPO在即 创始人张建中曾在英伟达任职14年
经济观察网· 2025-09-23 09:34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蔡越坤 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摩尔线程")IPO闯关迎来关键节点。 9月19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9月26日审议摩尔线程首发事项。摩尔线程此次申请科创板上市,拟募集资金80亿元。据悉,摩尔线 程科创板IPO由中信证券保荐,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分别为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 摩尔线程创始人兼CEO张建中,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在GPU行业深耕近二十年。 随着上会日期临近,摩尔线程成为近期资本市场热门话题。Wind数据显示,9月22日,A股"摩尔线程概念股"批量涨停,摩尔线程指数大涨6.1%。9月23日, 摩尔线程指数继续上涨1.35%。 国产GPU厂商 摩尔线程成立于2020年,主要从事全功能GPU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致力于为 AI(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提供计 算加速平台,是国内极少数兼顾图形渲染与AI计算的国产GPU公司。 GPU的英文全称为"Graphics Processing Unit",中文名称为图形处理器。在高端通用芯片领域内,GPU作为杰出代表,构成了电子计算 ...
沐曦股份闯关上市:三年亏损27亿元,大手笔激励实控人陈维良等
搜狐财经· 2025-09-23 08:49
9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沐曦股份") 就第二轮审核问询函进行了回复。据贝多商业了解,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包含三类问题,涉及客户和收入 等。 一、2025年研发人员数量减少 上海证券交易所在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中表示,据首轮问询回复,根据未审数据,沐曦股份2025年1-6月 (即上半年)的销售收入约为9亿元。截至2025年8月31日,该公司的在手订单金额约为11.40亿元。 基于此,要求沐曦股份说明其产品已覆盖及拟覆盖的场景,并结合在手订单,以及洽谈、验证测试客户 等情况,分析发行人(即"沐曦股份")进入互联网厂商的进展,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在客户覆盖及开拓方 面的优劣势,并分析发行人未来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 沐曦股份在回复时表示,截至2025年9月5日,发行人在手订单金额(不含税)约为14.30亿元,以曦云 C500系列板卡为主,主要包括超讯通信、新华三、汇天网络、武珞智慧等报告期内存量客户的复购订 单以及部分新客户大订单。 沐曦股份方面称,发行人GPU产品市场空间广阔,尤其是人工智能计算领域发展势头迅猛,而发行人目 前所占国内市场份额仅约1%,受益于加速国产替代 ...
【IPO前哨】获华为入股,半导体领域独角兽赛美特冲刺港股
搜狐财经· 2025-09-23 08:37
根据招股书,公司成功克服了生态系统封闭所带来的技术壁垒,打造出业内首个且唯一的全栈式智能制造和经营管理软件解决方案。其核心成就在于,实现 了对半导体制造全流程的深度集成,成为国内首家且唯一一家全自动CIM(计算机集成制造)解决方案已通过多家12英寸晶圆厂验证并投入量产的供应商。 在国产替代浪潮推动下,港股半导体板块持续升温。 富途牛牛数据显示,年初以来,英诺赛科(02577.HK)股价狂飙超200%,华虹半导体(01347.HK)、上海复旦(01385.HK)、中芯国际(00981.HK)、贝克微 (02149.HK)等股则涨幅超过100%,市场交投活跃。 此外,年内多家半导体产业链公司冲刺港交所,其中包括云英谷、云天励飞和飞骧科技。 近日,又一家半导体领域的企业叩响了港交所的大门。赛美特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赛美特")于9月19日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公司拟将上市 募资所得款用于提升公司的研发及创新能力,以及作未来三年的潜在战略投资及收购等。 赛美特曾于2023年12月就已在冲刺A股市场,计划登陆上交所科创板,但至今未有下文。 获华为、比亚迪入股的独角兽 赛美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芯片厂商,而是一家专 ...
华辰装备(300809):轧辊磨床国产替代提速 新兴市场拓展构筑新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9-23 08:34
行业地位与政策驱动 - 公司是国内轧辊磨床行业领军企业 受益于工业设备更新和高端装备国产替代双重驱动 [1] - 工信部方案明确更新工业母机行业超期服役机床设备 公司直接承接存量设备替换需求 [1] - 国家政策推动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替代 公司自研智能磨削数控系统搭载率超35% [1] 财务与订单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维修改造业务营收0.33亿元 同比增长212.79% [1] - 2025年上半年合同负债2.42亿元 虽较年初略降但仍处高位 显示在手订单良好 [1] - 维修改造业务毛利率达40.60% 同比提升12.12个百分点 [3] 技术突破与产品竞争力 - 成功研发华辰HCK2000智能磨削数控系统 核心系统实现完全自主可控 [1] - 亚微米级高端复合磨削产品圆度达0.2μm 比肩国际顶尖企业先进水平 [1] - 高端数控轧辊磨床打破国外垄断 突破电池箔 高标准电工钢等高端应用领域 [1] - 精密螺纹磨床加工精度达国际P0级标准 提升机器人丝杠 半导体光学元件 航空航天市场竞争力 [2] 研发投入与创新合作 - 2024年研发费用4076.69万元 占营收比重9.14% [2] - 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 累计获专利86项 软件著作权11项 [2] - 亚μ万能精密复合磨削中心获"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 [2] 新兴市场拓展与订单 - 全球人形机器人丝杠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达267.9亿元 [2] - 2025年3月与福立旺签署100台行星滚柱丝杠磨床订单 [2] - 2024年12月合资设立公司开展超精密光学元件磨床业务 瞄准半导体精密零部件加工设备产业化空白 [2] - 设备应用于宝武集团 鞍钢集团等国内企业 并进入印度 马来西亚等新兴国际市场 [1] 商业模式转型与能力建设 - 由单一设备制造商向智能磨削应用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战略转型 [3] - 提供全流程"交钥匙"解决方案 涵盖工艺设计 安装调试 运维支持 [3] - 自主开发FMS系统与国际顶尖卧式加工中心组成智能生产线 实现多品种多工序高效混线生产 [3] - 设备+服务+智造一体化商业模式平滑设备销售周期性波动 [3] 业绩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5.85亿元 8.35亿元 11.18亿元 [4]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0.43元 0.70元 1.01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8.5倍 67.4倍 46.5倍 [4]
中微公司拟出资超7亿元参与设立私募 再与前董秘刘晓宇合作
巨潮资讯· 2025-09-23 08:19
基金设立与投资结构 - 子公司中微临港拟联合智微资本等发起设立上海智微攀峰创业投资基金 规模暂定15亿元 [1] - 中微临港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认缴不超过7.35亿元 占比不超过49% [1] - 智微资本担任基金管理人和普通合伙人 [1] 智微资本背景与股权结构 - 智微资本由中微公司与前董事会秘书刘晓宇共同发起 注册资本1000万元 [3] - 股权结构为刘晓宇和中微临港各持股45% 富仁衡合伙企业持股10% [3] - 刘晓宇曾主导或参与超30个投资项目 涉及金额超20亿元 [3] 基金管理团队专业资质 - 富仁衡由刘晓宇与徐静共同设立 徐静现任智微资本投资负责人 [3] - 徐静参与项目总数超50个 涉及金额超40亿元 [3] - 专业团队具备丰富资本市场投资经验 [3] 基金投资战略方向 - 基金聚焦半导体、泛半导体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3] - 通过基金化运作强化上下游产业链协作 [3] - 借助专业团队人脉拓展半导体产业链布局深度 [3] 产业协同与战略意图 - 合作发挥资金与产业资源优势 助推国产替代与技术创新 [3] - 体现公司持续加码产业链投资的战略意图 [3] - 利用资本市场力量深化半导体产业生态建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