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械设备行业快评报告:8月挖掘机和装载机销量同比双位数增长
万联证券· 2025-09-29 09:42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4] 核心观点 - 工程机械行业呈现"内外需共振+技术升级"特点 国内设备更新政策与基建项目落地支撑内需 海外市场在全球基建需求和中国品牌竞争力提升驱动下保持稳健增长 [3] - 行业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技术、品牌、渠道和供应链的全方位竞争 智能化电动化领域布局领先的龙头企业能更好平滑周期波动 [3] - 建议关注具备市场优势及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的优质公司 [3] 销量数据表现 - 8月挖掘机销量16,523台 同比增长12.8% 其中国内销量7,685台(增长14.8%) 出口量8,838台(增长11.1%) [1][2] - 1-8月挖掘机累计销量154,181台 同比增长17.2% 其中国内销量80,628台(增长21.5%) 出口73,553台(增长12.8%) [2] - 8月电动挖掘机销量31台 [2] - 8月装载机销量9,440台 同比增长13.3% 其中国内销量4,774台(增长18.3%) 出口量4,666台(增长8.69%) [1][2] - 1-8月装载机累计销量83,209台 同比增长12.9% 其中国内销量44,945台(增长20.2%) 出口量38,264台(增长5.3%) [2] - 8月电动装载机销量2,477台 [2] 行业驱动因素 - 短期驱动:国内设备更新政策与基建项目落地支撑内需 海外市场在全球基建需求和中国品牌竞争力提升驱动下保持稳健增长 [3] - 长期逻辑:行业竞争转向技术、品牌、渠道和供应链全方位竞争 智能化电动化成为关键发展方向 [3] - 国产工程机械产品具备性价比优势 国内主机厂在海外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3]
化工“反内卷”持续升温,关注PTA与粘胶长丝
德邦证券· 2025-09-29 09:33
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2] 核心观点 - PTA景气周期基本筑底 行业CR6约75% 龙头协同减产在即 2025年8月价差收窄至200元/吨以内 多数企业陷入亏损[4][27] - 装置后发优势推动老旧产能退出 PTA技术迭代使加工费用从一代840元/吨降至四代275元/吨 未来三年产能CAGR仅2.8%[4][28] - 粘胶长丝行业CR2达76.36% 新乡化纤检修3.12万吨产能(占比11.35%) 行业供给压缩[4][30] - 金九银十需求旺季拉动粘胶长丝涨价 8月出口1.22万吨(同比增37.24% 环比增10%) 价格4.35万元/吨 每轮提涨1000-1500元/吨可带来新乡化纤利润弹性0.6-0.9亿元[4][31] 化工板块整体表现 - 本周申万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1% 跑输上证综指1.2个百分点 跑输创业板指数2.9个百分点[4][15] - 年初至今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22.3% 跑赢上证综指8个百分点 跑输创业板指数24.9个百分点[4][15] - 子板块涨幅前五:合成树脂(+4.0%) 涂料油墨(+2.6%) 涤纶(+2.1%) 粘胶(+1.7%) 氟化工(+1.0%)[20] 产品价格变动 - 本周涨幅前十:盐酸(大地盐化)+1900% 硫酸钴21%+15.7% 双氧水(山东)+12% 金属钴+11.3% 四氧化三钴+9.5%[4][40] - 本周跌幅前十:液氧(河北)-16.9% 液氮(陕西)-12.7% 三氯蔗糖-12.5% 液氧(江苏)-9.1% 维生素E(国产)-7.3%[4][40] 投资建议主线 - 核心资产配置:宝丰能源 万华化学 华鲁恒升 卫星化学[12] - 供给短缺行业:维生素(浙江医药 新和成) 三氯蔗糖(金禾实业) 制冷剂(巨化股份 三美股份) 涤纶长丝(桐昆股份 新凤鸣)[13] - 需求向上方向:民爆(易普力 江南化工) 改性塑料(金发科技 会通股份) 复合肥(新洋丰 云图控股)[14] - 高分红资源股:磷矿(云天化 芭田股份) 钛矿(龙佰集团) 原油(中国海油 中国石油)[14] 重点事件与产能数据 - PTA有效产能从2019年4669万吨增至2024年8428万吨(CAGR12.5%) 2025年8月达9135万吨[4][27] - PTA行业开工率2025年8月为78% 较2019年90%下降12个百分点[4][27] - 粘胶长丝总产能27.5万吨 新乡化纤11万吨 吉林化纤10万吨 宜宾海丝特5万吨 湖北金环1.5万吨[4][29]
10月白电排产数据公布,8月空调内外销实际出货优于企业排产预期
江海证券· 2025-09-29 09:23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7] 核心观点 - 2025年10月空冰洗排产总量2924万台 同比降99% 其中家用空调/冰箱/洗衣机排产1153/863/908万台 分别同比降18%/58%/16%[7] - 2025年8月家用空调实际产量12881万台 同比增94% 总销量13023万台 同比降10% 内销7737万台 同比增12% 出口5287万台 同比降42% 实际表现优于排产预期[7] - 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国内企业推出突破性爬楼扫地机器人产品 实现从平面覆盖到立体覆盖的技术飞跃 追觅推出全球首款仿生四足履带爬楼机器人Cyber X MOVA推出ZEUS 60 安克创新旗下Eufy推出MarsWalker运载系统[7] - 割草机器人成为清洁电器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石头科技推出RockMow与RockNeo全地形智能割草机 MOVA同步推出割草机器人产品[7] - 内销市场受2024年政策补贴高基数及部分地区补贴暂停影响 外销市场因海外渠道库存高企处于去库周期 导致四季度空冰洗出口排产均呈现下滑[7] - 行业短期承压 中长期将持续推进技术升级和加大全球新兴市场投入[7] 排产数据 - 10月家用空调内销/出口排产5565/596万台 同比降115%/94%[7] - 10月冰箱内销/出口排产445/418万台 同比降05%/44%[7] - 10月洗衣机内销/出口排产496/412万台 同比降41%/05%[7] 投资建议 - 关注白电公司美的集团、格力电器和海信家电[7] - 关注黑电出口公司TCL电子、海信视像[7] - 关注清洁电器公司石头科技和科沃斯[7] 行业表现 - 近1个月相对收益-418% 绝对收益-199%[3] - 近3个月相对收益-725% 绝对收益806%[3] - 近12个月相对收益-1316% 绝对收益1518%[3]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2025.09.22-2025.09.26):关税实际影响小,下跌为创新药加仓良机
中邮证券· 2025-09-29 09:21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维持 [1] 核心观点 - 美国关税政策对国内药企基本面影响有限 落地节奏较慢且主要针对品牌专利药 目前国内药厂在美国有较大销售的品种很少 百济有自己工厂 BD较难受关税制约 更多影响市场情绪 [4][5][13] - 创新药板块调整已基本到位 建议基于中长期产业发展逻辑维持或增加仓位 精选优质个股 [7][17] - 医疗器械领域受益于国家"反内卷"政策 集采规则优化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 有望利好整个国内器械医疗行业 [8][23][24] - CXO行业景气度逐步恢复 海外需求呈现明确拐点 叠加美国降息周期 需求端有望进一步释放 [18] - 科研服务板块看好行业壁垒较高的细分龙头 国内外医药行业景气度恢复将传导至上游需求 [20][21] - 生物制品关注产品放量 在研管线数据或BD预期引发的估值重估机会 [22] - 医疗服务看好外延预期方向和消费复苏 眼科口腔行业弹性较大 [26][27] - 中药板块看好创新驱动 集采/基药政策受益 高基数出清方向 [28][29] - 医药商业零售药店行业加速集中 龙头药房凭借专业化服务能力和供应链体系强者恒强 [30][31] 行情回顾 - 本周A股申万医药生物下跌2.2% 跑输沪深300指数3.27个百分点 跑输创业板指4.16个百分点 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26位 [6][14][32]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2.76% 跑输恒生指数1.19个百分点 在恒生12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9位 [6][32] - 申万医药子板块中其他生物制品板块表现最好上涨0.05% 原料药板块表现最差下跌8.22% [14] - A股个股涨幅前五:向日葵+57.86% 奥浦迈+23.89% 信立泰+15.81% 华兰股份+15.08% 江苏吴中+14.13% [36] - A股个股跌幅前五:博瑞医药-38.36% 济民医疗-19.65% 复旦复华-18.52% 康乐卫士-16.84% 皓宸医疗-16.46% [36] - 港股个股涨幅前五:晶泰控股+15.26% MIRXES-B+9.67% 中国中药+8.18% 三叶草生物-B+8.12% 诺诚健华+6.75% [36] - 港股个股跌幅前五:药明巨诺-B-17.67% 映恩生物-B-15.42% 平安好医生-15.02% 德琪医药-B-14.88% 加科思-B-12.75% [36] 板块估值 - 截止2025年9月26日 申万医药板块整体估值TTM为30.71 较上周下降0.47 [38] - 医药行业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30.89% 环比下降4.84个百分点 [38] - 子行业市盈率前三位:医疗器械 生物制品 化学制药 [38] - 医药商业板块估值有所上升 医疗服务和化学制药板块估值下降较大 [38] 投资建议关注公司 - 创新药:信达生物 三生制药 科伦博泰生物 康方生物 石药集团 康诺亚 迈威生物 君实生物 基石药业 乐普生物 荃信生物 映恩生物 德琪医药 [7][17] - CXO:药明康德 康龙化成 泰格医药 [19] - 科研服务:百普赛斯 奥浦迈 药康生物 [21] - 生物制品:天坛生物 欧林生物 神州细胞 安科生物 我武生物 甘李药业 特宝生物 [22] - 医疗器械:心脉医疗 南微医学 安杰思 新产业 安图生物 亚辉龙 [8][25] - 高耗领域:心脉医疗 南微医学 安杰思 迈普医学 康拓医疗 [25] - 低耗领域:维力医疗 康德莱 [25] - 设备领域:迈瑞医疗 开立医疗 联影医疗 [25] - IVD领域:新产业 安图生物 亚辉龙 [25] - 医疗服务:爱尔眼科 固生堂 [26] - 中药:佐力药业 方盛制药 众生药业 康缘药业 天士力 九芝堂 桂林三金 以岭药业 贵州三力 [28][29] - 医药商业:益丰药房 大参林 [31]
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行业周报、月报:长江存储开发TSV封装技术,台积电2nm制程涨价-20250929
国元证券· 2025-09-29 09:15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5] 核心观点 - 半导体行业技术迭代加速 长江存储开发TSV封装技术进军HBM领域 台积电2nm制程大幅涨价50%引发产业链成本压力 [1][3] - HBM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预计2024至2026年规模从99亿Gb提升至276亿Gb 增长近三倍 HBM3E占据主导地位且HBM4将于2026年上市 [2][22] - 消费电子市场分化明显 AR智能眼镜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50% 光波导技术份额提升至17% 而VR头显出货量同比下滑14% [2][28] - 智能手机市场收入增长快于出货量 全球平均售价预计从2025年370美元升至2029年412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3% [2][30] 市场指数表现 - 海外AI芯片指数本周上涨0.54% Marvell涨幅超10% 博通下跌3.0% [1][11] - 国内AI芯片指数本周上涨5.2% 澜起科技涨幅超10% 瑞芯微与寒武纪小幅下跌 [1][11] - 英伟达映射指数本周下跌3.2% 沃尔核材涨幅超20% 太辰光下跌近10% [1][13] - 服务器ODM指数本周上涨0.7% Wistron上涨4.9% Quanta下跌7.5% [1][13] - 存储芯片指数本周上涨6.1% 聚辰股份涨幅超50% 德明利上涨22.2% [1][16] - 功率半导体指数本周上涨7.0% 所有成分股均上涨 芯联集成与华润微涨幅超10% [1][16] - A股苹果指数上涨1.5% 港股苹果指数下跌0.6% [1][18] - 覆盖标的中立讯精密上涨15.95% 澜起科技上涨10.37% 安克创新下跌9.46% [20][21] 行业数据动态 - HBM3E在2024年占比约70% 预计2026年维持79%主导地位 HBM4将于2026年占据15%份额 [22] - 全球VR头显市场持续低迷 Meta保持80%份额 AR智能眼镜增长主要由Xreal和雷鸟创新新品推动 [28] - 北美智能手机平均售价预计同比增长7% 中国市场同比增长3.6% 高端机型推动增长 [30] - 荣耀在2025年Q3前八周市场份额回升 预计进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 [25] 重大事件分析 - 长江存储计划开发TSV先进封装技术 新建武汉工厂部分用于DRAM生产 旨在减少对外部供应链依赖 [3][34] - 台积电2nm制程价格调涨50% 三星以约2万美元(台积电价格三分之二)竞争性报价抢夺客户 [3][34] - SK海力士计划采用1c纳米制程量产GDDR7内存 目标2026年提升产量 并投资6兆韩元新增20台EUV设备 [34] - 苹果要求供应商将iPhone 17零组件产量提高约30% 应对市场强劲需求 [35] - 小米17系列首发高通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起售价4499元 Pro系列引入"妙想背屏"设计 [36] - 高通推出Snapdragon 8 Elite Gen 5移动平台和骁龙X2 Elite系列PC处理器 荣耀/OPPO/vivo/小米将搭载 [37] - OpenAI与立讯精密合作开发消费级AI设备 包括智能音箱、眼镜和可穿戴设备 计划2026年末或2027年初发布 [39] - 苹果计划10月在中国推出iPhone Air国行版合约机 支持eSIM功能 但不会提供全网通版本 [39]
科技行业调研: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或将带来竞争格局变化
浦银国际· 2025-09-29 09:0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科技行业整体持积极态度,重申多个细分行业龙头公司的“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技术创新是驱动科技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涵盖基础前沿技术和应用产品创新,为行业带来潜在机遇和竞争格局变化 [2] - 消费电子、新能源车、智驾、功率半导体等细分产业均存在结构性增长机会 [2][3][5] 细分行业总结 消费电子产业 - 运动相机、全景相机等需求爆发增长,为智能手机产业链带来增量动能,预期趋势将在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延续 [2] - 高像素图像传感器、潜望式摄像头模组、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等零部件通过产品创新实现增长,即使智能手机大盘稳定仍具成长机遇 [2] 新能源车产业 - 行业处于产品爆发阶段,主流新势力车企(如蔚来汽车L90和ES8车型)通过优秀产品定义带动需求增长,短期“供不应求”阶段可能推动基本面和估值共振向上 [2] 智驾产业 - 技术处于快速迭代阶段,标准技术路径尚未完全收敛,行业玩家存在向上突破机遇 [3] - 国产地平线智驾芯片在车企中大规模上量,相关Tier 1供应商同步取得进展,高阶智驾方案落地有望打开更大成长空间 [3] - 泛机器人领域(割草机器人、无人物流车、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衍生出新增长机会 [3] 功率半导体产业 - 传统半导体周期波动减弱,行业处于底部但保持稳定状态,部分产品在特定领域存在涨价动能 [3] - 国产化替代空间巨大,新增产能填充后竞争格局较此前稳定,未出现竞争持续加剧情况 [5] 重点公司推荐 - 重申“买入”评级的公司包括:豪威集团(603501.CH)、丘钛科技(1478.HK)、蔚来汽车(9866.HK/NIO.US)、零跑汽车(9863.HK)、舜宇光学(2382.HK)、地平线机器人(9660.HK)、扬杰科技(300373.CH) [5] - 建议关注潜在机会的公司包括:英恒科技(1760.HK)、赛晶科技(580.HK)、知行科技(1274.HK)、佑驾创新(2431.HK)、闻泰科技(600745.CH)、新洁能(605111.CH)、华润微(688396.CH) [5]
有色钢铁行业周观点(2025年第39周):迎接金铜非线性变化的新时代-20250929
东方证券· 2025-09-29 08: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8] 核心观点 - 金铜或迎来非线性变化的新时代,价格有望持续上涨[8][14] - 铜矿端扰动显著加剧供给短缺,中期铜价上行确定性增强[8][14] - 铜冶炼产能边际增速下降,叠加行业"反内卷"预期,冶炼费有望改善上行[8][15] - 中期美元信用恶化是黄金的核心定价逻辑,金价有望持续表现[8][16][17] 目录总结 钢铁行业 - 螺纹钢消耗量220万吨,周环比明显上升4.96%,但同比大幅下降13.71%[18][24] - 铁水产量周环比小幅上升0.56%,热轧产量周环比小幅下降0.70%,冷轧产量周环比明显上升3.37%[20][24] - 社会库存周环比下降1.10%,钢厂库存周环比上升0.72%[27] - 普钢价格指数微幅下降0.28%,热卷价格周环比小幅下降0.65%[39][40] 新能源金属 - 2025年8月碳酸锂产量80040吨,同比大幅上升46.54%,环比明显上升7.34%[43] - 2025年8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量131.92万辆,同比大幅上升26.00%,销量132.54万辆,同比大幅上升25.66%[47][49] - 锂精矿(6%,CIF中国)平均价835美元/吨,电池级碳酸锂价格7.375万元/吨,周环比小幅上涨0.68%[54][55] 工业金属 - 2025年7月全球精炼铜产量249.8万吨,同比明显上升8.80%[67][68] - LME铜结算价10126美元/吨,周环比明显上涨2.24%,LME铝结算价2643美元/吨,周环比明显下跌1.75%[91][92] - 电解铝主要省份8月完全成本普遍上升1.16%-1.73%,单吨盈利下降217-288元[88][89] 贵金属 - COMEX金价报收3789.8美元/盎司,周环比明显上涨1.89%[95][96] - 2025年8月美国核心PCE同比2.9%,创近6个月新高,近5个月持续上行[8][16]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4.2%,环比微幅上升0.06PCT[101][104] 板块表现 - 申万有色板块报收6752点,周内上涨3.52%,申万钢铁板块报收2408点,周内下跌1.12%[105][111] - 有色板块精艺股份涨幅最大,钢铁板块武进不锈涨幅最大[113][114]
自免行业报告(一):双靶协同拓展治疗边界,重视TSLP类双抗迭代潜力
中邮证券· 2025-09-29 08:56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大于市 维持 [2] 核心观点 - 自免领域下一个重磅药物的潜力分子在于解决现有疗法未满足的需求 重点关注双特异性抗体特别是TSLP类双抗的迭代潜力 [4][5][6] - 高患病基数人群孕育大市场 特应性皮炎 哮喘 COPD等核心适应症患病人数达千万级别 生物制剂可及患者近900万人 [5][14][15] - 现有疗法未满足需求包括长效化 疗效提升和惠及更广泛人群 双抗具备高成药把握和协同疗效优势 [5][16][18] - TSLP/IL-13双抗在呼吸科疾病中展现协同潜力 有望提升疗效 扩大受益人群并实现长效化 [6][24][47] - 相关标的包括康诺亚 信达生物 荃信生物 联邦制药 [6][82] 高患病基数孕育大市场 - 度普利尤单抗覆盖适应症广泛 包括特应性皮炎 哮喘 COPD等 全球年销售额突破100亿美元 [5][15] - 特应性皮炎患者基数庞大:18岁以上1,672.6万人 12-17岁503.5万人 6-11岁531万人 6岁以下502.3万人 [14] - 哮喘患者规模:12岁以上4,682万人 6-11岁361.8万人 [14] - COPD患者2,290万人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90.6万人 [14] - 生物制剂可及患者总数近900万人 为重磅药物提供市场基础 [15] 未满足需求与机制研究 - 现有疗法未满足需求包括:给药频率较高 Q2W仍属高频 疗效提升空间大 部分人群受限如哮喘/COPD需嗜酸性粒细胞≥300/μl [16][18] - 二型炎症涉及多细胞相互作用 靶点分为上游 TSLP IL-25 IL-33 和下游 IL-4 IL-13 IL-5 [21] - 上游靶点单抗在特应性皮炎疗效不佳 下游靶点重要性凸显 IL-4R与上游靶点结合的双抗是潜在迭代方向 [21] 呼吸科双抗治疗潜力 - 2023年US+EU+JP哮喘生物制剂市场达75亿美元 美国占60亿美元 预计2032年达120亿美元 CAGR 6% [25] - COPD生物制剂市场预计2033年达230亿美元 度普利尤单抗占33% Tezepelumab占25% Itepekimab占20% [25] - TSLP/IL-13双抗机制互补:Tezepelumab嗜酸粒细胞下降45% FeNO下降25% 无人群限制 Lunsekimig FeNO下降40.9% 嗜酸粒细胞下降40% [24][45][47] - FeNO水平与哮喘/COPD急性发作高度相关 基线>30ppb预示未控制哮喘 COPD中>25ppb增加急性加重风险 HR=1.26 [48][50] - In vitro数据显示TSLP+IL-13双抗在COPD中抑制炎症标志物优于单药 协同潜力显著 [54][56] 特应性皮炎治疗格局 - 度普利尤单抗在AD领域壁垒深厚:全年龄段覆盖 4年EASI改善率>70% 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13.1% [63] - 单药疗效对比:IL-4R单抗IGA 0/1安慰剂修正值51% EASI-75修正值85% 优于IL-13及其他靶点 [65][66] - 安全性整体良好 但度普利尤单抗结膜炎发生率较高 修正值14% [68] - 双抗迭代方向:联合IL-31改善瘙痒 联合TSLP提升疗效和给药间隔 [63][80] 相关标的研发进展 - 赛诺菲Lunsekimig TSLP/IL-13双抗 1b期耐受性良好 常见不良事件为鼻咽炎 20.8% 头痛 20.8% 注射部位反应 20.8% [86][88] - 辉瑞布局PF-07275315 IL-4/IL-13/TSLP三抗和PF-07264660 IL-4/IL-13/IL-33三抗 均进入II期临床 [93][98] - 康诺亚CM512 TSLP/IL-13双抗半衰期70天 优于竞品 国内进度领先 布局AD CRSwNP 哮喘 COPD等适应症 [99][102] - 信达生物IBI3002 TSLP/IL-4Rα双抗 全球首创 2025年下半年读出I期数据 [108][111] - 荃信生物布局4款自免双抗 QX030N实现出海 [112][114] - 联邦制药抗IL-4Rα/TSLP双抗处于临床前阶段 [116][117]
腾950引领国产超节点新时代,英伟达入股英特尔有望扩大NVLINK版图
山西证券· 2025-09-29 08:50
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A(维持) [1] 核心观点 - 华为昇腾950引领国产超节点技术突破 互联带宽达2TB/s超越英伟达B200 采用铜光混合架构和开放灵衢总线生态 [2][3][11][12] - 英伟达斥资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4%股份 双方合作开发数据中心和AIPC产品 推动NVLINK与CXL技术融合 [4][13][14] - 国产算力产业化进程加速 2026年芯片出货有望放量 超节点集群设计成为行业标杆 [2][11] 行业动向 - 华为发布昇腾AI芯片路线图:910C已出货300套(算力800T FP16/HBM 128GB/带宽784GB/s) 950PR将于2026Q1推出(算力1P FP8/2P FP4/HBM 128GB/带宽2TB/s) 950DT于2026Q4推出(HBM升级144GB/带宽4TB/s) 960/970将于2027-2028年推出且算力翻倍 [2][11] - 华为推出超节点产品Atlas 950 SuperPoD(8192卡)和Atlas 960 SuperPoD(15488卡) 以及全球首款通算超节点TaiShan950 SuperPoD [2][11] - 英伟达与英特尔合作:数据中心领域开发定制x86 CPU PC领域推出集成RTX GPU的x86芯片 [4][13][14] 技术进展 - 昇腾950采用UB 4D FullMesh混合组网架构:机柜内通过PCB/铜缆传输 机柜间通过铜缆+光模块扩展 [3][12] - 灵衢总线技术规范开放 推动UB生态从NPU向CPU扩展 加速国产芯片超节点建设 [3][12] - NVLINK有望引入x86生态系统 PCIE加速迈向7.0时代 催化高速网卡和光模块需求 [14] 市场表现 - 本周(2025.09.22-09.26)申万通信指数下跌0.28% 跑输主要指数(科创板+6.47% 创业板+1.96% 沪深300+1.07%) [6][15] - 细分板块涨幅前三:液冷(+7.16%) 物联网(+5.95%) IDC(+1.54%) [6][15] - 涨幅前五个股:剑桥科技(+18.77%) 浪潮信息(+11.86%) 中天科技(+9.08%) 数据港(+8.28%) 英维克(+7.20%) [6][29] - 跌幅前五个股:博创科技(-14.77%) 长飞光纤(-14.61%) 意华股份(-8.95%) 源杰科技(-8.04%) 瑞可达(-6.05%) [6][29] 建议关注标的 - 国产算力:寒武纪 海光信息 沐曦股份(IPO申报) 摩尔线程(IPO申报) [5][15] - x86生态:海光信息 澜起科技 兆芯集成(IPO申报) [5][15] - 国产超节点:中兴通讯 紫光股份 盛科通信 立讯精密 汇聚科技 [5][15] - 昇腾算力:烽火通信 华丰科技 华工科技 飞荣达 意华股份 [5][15]
海外零部件巨头系列十:电装:日系Tier1标杆借势、精进、全球化
民生证券· 2025-09-29 08: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电装公司持积极看法 认为其作为日系Tier1标杆 在智能电动化变革中具备借势、精进和全球化的能力 [1][3][8] 核心观点 - 电装从丰田独立后 通过技术引进、精益管理和全球化战略 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其成功经验包括强客户粘性、并购扩张和精益生产模式 [8][10] - 智能电动化变革推动产业链价值转移 电装在电动化系统、热管理系统等领域布局深入 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趋势 [9][74] - 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智能电动化时代迎来历史性机遇 具备性价比和快速响应能力的本土企业如拓普集团、德赛西威等正在崛起 [7][18] 他山之石:全球TOP零部件成功路径总结 - 德系零部件巨头以技术驱动为主 如博世、采埃孚 研发费用率较高(博世8.6%)[4][32] - 日韩系供应商多依赖主机厂扶持 如电装(丰田持股超20%)、现代摩比斯(现代起亚持股22%)[4][33] - 美国零部件厂商竞争充分 但规模弱于德日 前10名中仅李尔上榜(营收233.1亿美元)[4][33] - 动力总成、汽车电子和底盘系统是燃油车时代巨头优选赛道 分别占前50名供应商业务的17%、15%和13%[23][24] - 中国零部件厂商在全球前100强中占比17% 但营收占比仅11.7% 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15][29] 回溯历史:电装发展历程与业务布局 - 电装1949年从丰田独立 初期依赖丰田订单 1953年与博世合作引进技术 逐步拓展至高附加值领域 [10][45] - 1960年代后通过精益生产和自主研发(如高压共轨技术)获得戴明质量奖 并跟随丰田全球化扩张 [10][48] - 产品布局覆盖热管理系统、动力系统、安全与驾驶舱系统等 2024年电动化系统业务营收586.5亿元 占比17.4% [67][74][126] - 财务表现稳健 2024年营收3,375亿元 同比增长4.68% 毛利率14.2% 研发费用率7.7% [96][100][106] - 全球业务分布均衡 日本占40.4% 北美占24.4% 亚洲占23.7% 欧洲和其他地区占剩余份额 [32][108][113] 总体展望:技术赋能与本土化进程 - 电装聚焦电动化与智能化创新 如SiC逆变器、eAxle模块和电池管理单元 技术领先 [119][128][129] - 在中国市场深度布局 通过广州南沙和天津生产基地实现本地化制造 贴近客户需求 [57][62][134] - 全球研发网络覆盖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地 支持技术快速商业化 [131] - 行业趋势显示 电动化加速渗透(如特斯拉、比亚迪引领)和智能化竞争(L3智驾推进)为零部件供应商带来新机遇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