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化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碧水源接受上海证券等4家机构调研 竞争优势与业务要点披露
新浪证券· 2025-09-28 09:18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集成膜材料研发、装备制造、工艺应用及数字化水务运营双重优势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膜技术 覆盖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2] - 膜技术应用于水处理总规模超2200万吨/天 每年新增高品质再生水超70亿吨[2] - 在污水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水等五大领域深化应用 加速布局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探索医药膜应用领域[2] 研发创新成果 - 专注膜产业链技术应用基础研究 实现高端膜产业原创技术重大突破[2] - 自主研发V-MBR装备升级使成本降低25% 常规反渗透膜生产速度提升至20米/分[4] - 成功落地自主开发的双膜海淡集成技术 实现国产化替代 产品应用于黄骅市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和中电建舟山海淡厂[4] 应收账款管理 - 截至半年度应收账款约124亿元 主要源于早期PPP项目[3] - 项目应收随时间推移进入计提比例较高阶段 后续坏账计提金额会下降[3] - 制定应收账款清收工具箱 实施内外部策略加快回收 建立完善管理流程与奖惩机制[3] 业务协同效应 - 中交集团整合公司完善环保产业链 公司借助中交集团影响力实现协同效应[5] - 中交集团旗下水务设计研究院为膜技术提供前端设计等关键支持[5] - 并购后融资成本降低 以联合投标方式参与市场竞争 增强科研实力和国际业务能力[5]
碧水源(300070) - 2025年9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8 09:02
核心技术优势 -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膜技术,涵盖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技术 [2] - 膜技术应用于水处理总规模超2200万吨/日,年新增高品质再生水超70亿吨 [2] - 自主研发V-MBR装备成本降低25%,反渗透膜生产速度提升至20米/分 [4] - 布局污水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水、海水淡化、工业零排放、盐湖资源化五大领域 [2] 研发创新成果 - 实现高端膜产业原创技术重大突破,推动国产化应用替代 [2][4] - 中标黄骅市海水综合利用一体化工程,创新"绿电制绿水"模式 [4] - 为中电建舟山海淡厂提供高性能海水淡化反渗透膜产品 [4] - 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海水淡化项目获业主高度认可 [4] 应收账款管理 - 截至半年度应收账款约124亿元,主要来自早期PPP项目积累 [3] - 实施应收账款清收工具箱,建立专业催收团队和奖惩机制 [3] - 通过债务重组项目已解决部分应收账款问题 [3] - 高计提比例阶段过后坏账金额将下降,回收款项可冲抵坏账 [3] 战略协同发展 - 中交集团控股后融资成本持续降低,以联合投标方式参与市场竞争 [5] - 中交集团协助补齐治理短板、增强科研实力和国际业务能力 [5] - 业务布局整合环保产业链,发挥"一带一路"市场协同效应 [5] - 中交水务设计研究院提供膜技术前端设计及EPC管理支持 [5] 新兴领域拓展 - 加速布局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工业零排放、盐湖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积极探索医药膜等新应用领域 [2] - 运营项目质效持续提升,带动收入和利润水平增长 [2] - 致力于提升高毛利膜设备销售占比 [2]
研报掘金丨华鑫证券:维持通富微电“买入”评级,AMD各业务营业额实现迅猛增长
格隆汇APP· 2025-09-28 02: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12亿元,同比增长27.72%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38.60%,环比增长206.45% [1] 增长驱动因素 - 抓住国产化机遇,在手机、家电、车载等领域提升市场份额 [1] - 大客户AMD各业务营业额迅猛增长,保障公司营收规模 [1] - 深化AI、汽车电子等高景气赛道合作,拓展国产化替代需求 [1] 技术与发展前景 - 封测技术领先,前沿技术研究取得良好进展 [1] - 多元化布局面向高附加值产品,打开新成长空间 [1] - 受益于AMD业绩增长、AI市场需求及国产化趋势 [1]
真正的牛市还未开始么?
搜狐财经· 2025-09-27 15:11
来源:小君笔谈 周六晚上写完稿子,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本周市场吧。 虽然周五A股几大指数都跌了,但是从周线来看,本周上证综指涨0.21%,深成指涨1.06%,沪深300涨1.07%,创业板 指涨1.96%,表现最好的仍然是双创指数。 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半导体、芯片、存储器等板块本周表现较好,而光模块(CPO)、覆铜板、旅游出行、免税店 等表现较差。本周两市日均成交仍然维持在2万亿元以上。 | | | Wind热门概念指数 | | | | | Wind中国行业指数 | | | A股市场核心指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北京体硅片 | 半导体设备 | 品圆产业 | 样导体 | 国家大基金 | 发电设备 | 贵金属 | 半导体 | 电脑硬件 | 综合类 | | 科创50 科创创业5 深创100 创业板50 | | 13.06% | 11.22% | 9.27% | 8.10% | 7.75% | 8.23% | 7.78% | 6.81% | 5.46% | 3.65% | | 6 ...
机器人行业事件点评报告:薄壁交叉滚子轴承-机器人行业壁垒高、小而美的关键角色
新浪财经· 2025-09-27 14:37
战略合作与投资 - 联域股份战略投资入股洛阳奥维特精密轴承有限公司并成为其主要股东[1] - 洛阳奥维特长期聚焦精密轴承主业 是国内知名装备制造企业的长期稳定供应商[1] - 洛阳奥维特成功实现部分高端轴承如薄壁交叉滚子轴承的进口替代[1] 薄壁交叉滚子轴承技术特性 - 薄壁交叉滚子轴承具有高精度 高刚性特点 是一种技术含量高 制造难度大的精密基础零部件[1] - 其核心设计在于滚子交叉排列方式 结构特点为内外圈一体化设计 滚子呈90°交叉排列[1] - 工作原理为滚子与滚道线接触 同时承受径向力 轴向力和倾覆力矩 实现多方向载荷高效承载[1] - 相比普通轴承 结构更紧凑 刚性提升50%以上 旋转精度可达微米级[1] - 高技术壁垒体现在精密加工 材料工艺和装配检测三方面 目前市场仍由国际巨头主导[1] 机器人产业应用 - 薄壁交叉滚子轴承是各类精密减速机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支撑元件[2] - 在谐波减速器中主要用于输出端 直接支撑柔轮或与输出轴连接[2] - 高刚性保证减速器负载下的精度稳定性 高旋转精度确保重复定位准确[2] - 薄壁紧凑特点完美契合谐波减速器小型化需求[2] - 在特斯拉Optimus等机器人旋转关节 灵巧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2] 国产化替代机遇 - 工业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 高端数控机床 半导体设备等产业快速发展带动需求增长[2] - 为国产薄壁交叉滚子轴承产品提供广阔市场和迭代升级机会[2] - 加工所需的高精度磨床国内厂商正积极研发 性能逐渐比肩海外[2] 相关企业关注 - 联域股份通过战略入股洛阳奥维特切入该领域[3] - 建议关注国机精工 光洋股份 洛阳鸿元等企业[3]
太白湖新区“隐形冠军”以耐心资本赋能高端流控技术突围
齐鲁晚报网· 2025-09-27 06:3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邓超 在位于太白湖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山东仁甬得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文中简称:仁甬得)产品展示厅里,一排看似普通的高精密流体控制模块静置其中。然 而,正是这些"小"部件,蕴含着驱动高端制造迈步向前的大能量。"这些是高端制造的'隐形冠军'。"仁甬得创始人罗勇手持一款应用于生物培养设备的高 精密流体控制模块介绍。精密流体控制技术是半导体、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的共性关键技术。无论是制造芯片的光刻机、还是质谱色谱仪、生 物反应器,都离不开它精确掌控流体的压力与流量。 目前,公司已形成气体压力流量控制器、电子压力传感器等成熟稳定产品线,在质谱色谱、生物培养、医疗等领域成功实现国产化替代。以质谱色谱用的 流体控制模块为例,其EPC产品能精确控制载气流速和压力,优化分析精度与稳定性,操作简便。 六年磨一剑攻克核心技术 长期以来,全球精密流体控制产品市场主要份额被发达国家少数企业占据,不仅价格高昂,还潜藏着供应链风险。出身外企的罗勇,矢志打造属于中国的 精密流体控制品牌。 "高精密流体控制模块的国产化,是一场持续的创新长跑。"罗勇深刻体会到,"正是耐心资本赋能,让我们加速创新突围,实现了从'跟跑'到' ...
海晨股份20250925
2025-09-26 02:28
行业与公司 * 海晨股份专注于制造业生产性供应链服务 包括仓储和货运代理等综合物流服务[3] 并拓展至物流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制造领域[2] * 公司深耕制造业生产性供应链20多年 是国内知名且领先的供应链综合物流服务平台[5] 核心业务与财务表现 * 2024年总收入16.5亿元 其中制造业物流服务收入13.8亿元(占比84%) 物流装备和机器人制造收入1.4亿元(占比约9%) 其他收入约1亿元[3] * 制造业物流服务收入中消费电子贡献13亿元 新能源汽车贡献约9000万元[3] * 仓储业务占比54% 货运代理占比46% 货运代理毛利率26-27% 仓储服务毛利率约20%且因自动化投入有所提升[5] * 消费电子行业贡献公司九成以上收入[5] 业务发展与客户情况 * 过去主要客户包括消费电子领域的联想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理想汽车 但理想汽车合作已结束[3] * 通过拓展新客户实现整体增长 在重庆和安徽拓展了新的知名新能源汽车客户[5] * 主业已筑底回升 不利因素已消除[5] 新业务拓展与收购 * 2023年收购盟立自动化昆山公司(蒙丽自动化昆山) 将业务扩展至物流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制造领域[2][3] * 整合自动化业务与昆山盟立成立控股子公司海盟 产品涵盖半导体及液晶面板AMHS领域[3] * 2024年半导体AMHS设备收入8100万元 显示面板MHX设备收入4000万元 增长迅速[2][3] * 主要产品包括OHT天车 AGV无人搬运车 举升机 智能仓储柜等[3][9] 已投入生产并交付多个项目[4][9] MHS系统市场与重要性 * MHS系统在晶圆制造 封装测试和显示面板厂中具有关键作用 性能直接影响先进制程晶圆制造厂的稼动率和良率[6] * 中国MHS市场规模2024年达到约87亿元 同比增长近40% 预计2027年将超过130亿元 复合增长率超过15%[2][6] * 晶圆制造领域需求占比超过九成[2][6] 市场竞争与国产化 * 国内MHS市场长期被日本企业垄断(如大福和春天机械) 占全球90%以上份额[8] * 2025年上半年大福相关收入增长超过20%[8] * 国内国产化率较低 2023年仅约5%[2][8] 存在硬件(如单台OHD天车包含2000多个零部件) 软件和客户开拓壁垒[8] * 国产化提升是大势所趋[2][8] 公司通过收购推进国产化进程[9] 战略合作与研发 * 与乐聚机器人合作探索人形机器人在物流仓储 分拣及运输环节中的应用[10] 旨在提升效率[4] * 加码研发投入 在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等地成功交付多个项目[9] 未来发展前景 * 在消费电子 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备全方位生产物流保障能力 拥有覆盖全国的制造物流履约网络与智能仓储基地[11] * 在半导体高端物流设备领域是国内领先供应商之一 有望受益于国产化趋势[11] * 公司市值约60亿人民币 估值较低(仅七八倍PE水平)[11] 未来发展前景被看好[4][11]
科创半导体ETF鹏华(589020)涨超7.1%,位列ETF榜1
新浪财经· 2025-09-25 08:45
1) BIS制裁中国二手半导体设备企业是最大边际变化,中国对美模拟芯片反倾销调查,不用再去博弈中 美缓和了,产业已经祛魅,只是影响二级短期投机情绪而已,国产化替代是大趋势。2)大基金三期增资 拓荆键科,是大基金三期首个产业投资,标志大基金三期投资正是开始,后续投资项目持续落地。 2、先进逻辑+先进存储共振,2026板块基本面向上?1)长存三期成立,预计10w片扩产规划,迈向 3XX、4XX工艺节点和3D DRAM,长鑫扩产规划庞大且HBM3量产在即,我们预计2026中国大陆先进 存储扩产迎来量+价双击,预计CPEX接近翻倍。2)除SMIC外,华力、ICRD、YX等均开启先进制程扩 产,AI浪潮下,26年头部先进制程晶圆厂扩产有望同比翻倍高增。 半导体今日集体冲高,机构指出半导体设备并不应该简单认为补涨,参考海外,设备是AI核心资产。 1、中美科技制裁+大基金三期投资开启,板块催化不断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科创半导体ETF鹏华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 数选取科创板内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设备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科创板 半 ...
算力板块热度攀升 机构称短期存估值回调压力
新华财经· 2025-09-25 06:54
田萌进一步表示,三大核心逻辑将持续支撑行业发展:首先,全球算力竞赛仍处于初级阶段,各国及企 业对算力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入,将为算力行业提供长期且坚实的需求支撑;其次,国产芯片在推理场 景已具备一定性价比与竞争力,而推理需求的爆发背后,隐含着巨大的国产化替代空间。随着国产芯片 性能提升与软件生态完善,2025至2027年或将成为国产化AI芯片在互联网市场从导入期迈向加速渗透 期的关键三年;最后,算力应用场景正持续扩展。 不过,田萌也提醒,当前算力板块需警惕三大短期风险:一是部分细分领域估值过高,可能阶段性透支 未来1-2年的增长预期,存在估值回调压力;二是技术路线迭代风险,专用芯片、企业自研芯片等可能 在短期内重塑市场竞争格局,对现有参与者形成挑战;三是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可能对产业发展节奏形 成阶段性扰动。 具体到细分领域投资机会,田萌建议重点关注三大方向:一是国产算力核心产业链,包括GPU、ASIC 芯片、光模块、液冷设备等细分方向;二是算力服务及云基础设施提供商,随着算力需求多元化,服务 环节的价值占比正持续提升;三是绿色算力解决方案企业,其采用的绿电利用、液冷节能等技术, 与"东数西算" 战略对PUE(电 ...
AI软硬件集体走强,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午后延续强势,新易盛涨超6%
新浪财经· 2025-09-25 06:51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9000亿元 同比增长24% [1] - 截至2025年9月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5300家 全球占比达15% [1] - 形成覆盖基础底座 模型框架 行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 [1] 产业链发展态势 - 人工智能产业链呈现算力 模型 应用共振态势 [2] - 国产化替代周期加速 华为昇腾芯片路线图发布 [2] - 算力基建延续高景气 政策支持与科技巨头持续投入 [2] 细分领域表现 - 光模块CPO在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权重占比超50% [2] - 大模型发布和开源持续进行 端侧AI商业化加速 [2] - AI玩具 人形机器人 智能驾驶等应用领域快速发展 [2] 市场表现与产品 - 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盘中涨超4% 收盘涨近3% [1] - 持仓股昆仑万维涨超8% 芒果超媒 新易盛涨超6% [1] - 前三大权重股为新易盛20.3% 中际旭创18.8% 天孚通信6.5% [2] 企业布局与投资 - 阿里 腾讯 华为 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同步提速AI投资 [2] - 投资范围拓展至芯片 云 大模型 端侧AI全产业链 [2] - 国内反倾销 反歧视 反垄断政策加速芯片国产化替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