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化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海外零部件巨头系列十:电装:日系Tier1标杆借势、精进、全球化
民生证券· 2025-09-29 08: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电装公司持积极看法 认为其作为日系Tier1标杆 在智能电动化变革中具备借势、精进和全球化的能力 [1][3][8] 核心观点 - 电装从丰田独立后 通过技术引进、精益管理和全球化战略 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其成功经验包括强客户粘性、并购扩张和精益生产模式 [8][10] - 智能电动化变革推动产业链价值转移 电装在电动化系统、热管理系统等领域布局深入 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趋势 [9][74] - 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智能电动化时代迎来历史性机遇 具备性价比和快速响应能力的本土企业如拓普集团、德赛西威等正在崛起 [7][18] 他山之石:全球TOP零部件成功路径总结 - 德系零部件巨头以技术驱动为主 如博世、采埃孚 研发费用率较高(博世8.6%)[4][32] - 日韩系供应商多依赖主机厂扶持 如电装(丰田持股超20%)、现代摩比斯(现代起亚持股22%)[4][33] - 美国零部件厂商竞争充分 但规模弱于德日 前10名中仅李尔上榜(营收233.1亿美元)[4][33] - 动力总成、汽车电子和底盘系统是燃油车时代巨头优选赛道 分别占前50名供应商业务的17%、15%和13%[23][24] - 中国零部件厂商在全球前100强中占比17% 但营收占比仅11.7% 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15][29] 回溯历史:电装发展历程与业务布局 - 电装1949年从丰田独立 初期依赖丰田订单 1953年与博世合作引进技术 逐步拓展至高附加值领域 [10][45] - 1960年代后通过精益生产和自主研发(如高压共轨技术)获得戴明质量奖 并跟随丰田全球化扩张 [10][48] - 产品布局覆盖热管理系统、动力系统、安全与驾驶舱系统等 2024年电动化系统业务营收586.5亿元 占比17.4% [67][74][126] - 财务表现稳健 2024年营收3,375亿元 同比增长4.68% 毛利率14.2% 研发费用率7.7% [96][100][106] - 全球业务分布均衡 日本占40.4% 北美占24.4% 亚洲占23.7% 欧洲和其他地区占剩余份额 [32][108][113] 总体展望:技术赋能与本土化进程 - 电装聚焦电动化与智能化创新 如SiC逆变器、eAxle模块和电池管理单元 技术领先 [119][128][129] - 在中国市场深度布局 通过广州南沙和天津生产基地实现本地化制造 贴近客户需求 [57][62][134] - 全球研发网络覆盖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地 支持技术快速商业化 [131] - 行业趋势显示 电动化加速渗透(如特斯拉、比亚迪引领)和智能化竞争(L3智驾推进)为零部件供应商带来新机遇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