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17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百亿融资撤离 VS ETF大举低吸,五大行业利好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9-28 15:24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木鱼ETF) 总体上来看,游资还是短期视角,但中期机构资金则更有格局。市场短期是波动、长期是机会。 (注意:节前没有早报了,假期会日常更新知识分享) 周五市场午后跳水调整,也不出意外。我们上周早报多次点出节前效应和"风格漂移调仓",加之外贸方面有些影响情绪,凡是在预期中的就没必要过度反 应。只是这点调整幅度,值不值得波段离场,见仁见智了。 对利润垫子丰厚的朋友来说,持仓心态还是很好的。而没有利润垫的,则应关注急跌带来的机,追涨风险收益比较低。 | | | | 沪市统计(2025-09-26) | | | | --- | --- | --- | --- | --- | --- | | 1日增减(亿) | -112.8907 | 5日增减(亿) | 112.1487 | 20日增减(亿) | 779.2842 | | 1日幅度(%) | -0.92 | 5日幅度(%) | 0.93 | 20日幅度(%) | 6.83 | | 科创芯片(588200) | | 20775 | 政金债(511520) | | -181421 | | 创业板ETF(159915) | | 11637 | 短調E ...
太自律了!雷军提前3个月完成全年100次健身打卡
搜狐财经· 2025-09-28 12:00
公司管理层表现 - 雷军提前3个月完成全年健身目标 9个月坚持健身100次 平均每月打卡11次 [2][4] - 雷军高度自律 坚持不懈 执行力强 对小米未来发展形成天然利好 [4] - 创始人特性决定公司天花板高度 雷军显著提升小米发展确定性 [4] 公司战略布局 - 小米近年来启动造车 芯片和高端化三大战略 [4] - 2025年目标交付30万辆汽车 [2] - 玄戒O1芯片和小米SU7 Ultra产品发布 小米17系列正面迎战iPhone 17系列 [4] 公司发展前景 - 雷军坐镇护航下 小米将克服困难挑战 保持积极发展势头 [4] - 公司未来注定比现在更加强大 [4] - 创始人坚持"只管努力"的理念 推动公司持续向上发展 [4]
小米支持PPS,会成为厂商走出私有拥抱开放的开始吗?
虎嗅· 2025-09-28 11:35
小米17系列发布与市场定位 - 小米17系列填补了九月末后苹果发布会时期至国庆后国产新机潮之间的市场空缺 [1] 充电技术兼容性突破 - 小米17系列全系兼容100W通用PPS协议 非小米充电器也可实现疾速充电 [2] - 中国大陆手机厂商长期存在快充协议互不兼容问题 包括OPPO超级闪充、vivo超快闪充、华为超级快充和小米澎湃有线秒充等私有协议 [3][4] - 私有协议导致消费者需购买原厂高功率充电头或多协议充电头 面临充电掉速和频繁断连问题 [5][6] - 小米成为大陆出货量前五品牌中首个主动支持高功率公有快充协议的厂商 支持最高100W PPS规格 [8][9] PPS技术原理与优势 - PPS是USB PD 3.0协议的细分功能 具有可编程特性 允许3.3V至11V范围内微调输出电压 [11][12] - 传统PD充电采用固定功率档位(如5V/3A、9V/3A) 需手机内部进行降压转换导致能量损耗和发热 [14][17][18] - PPS通过增强功率数据对象(APDO)实现每秒10次频率协商 以20mV精度动态调整电压匹配电池需求 [23][24] - 该技术减少手机内部电压转换工作 降低发热并维持充电功率 [27] 实际应用效果与局限性 - 小米17 Pro Max在测试中初始可达100W PPS充电 但功率在十几秒后迅速下降 [34] - 使用第三方PPS充电头与官方100W充电头的总充电时间无明显差异 [35] - 线材损耗使20mV步进调节难以实现 且电池内阻发热仍受焦耳定律制约(Q=I²R) [31][40] - 充电速度最终取决于电源管理芯片策略 而非仅由协议类型决定 [37][39] 行业意义与未来展望 - 兼容高功率公有协议保证用户使用第三方充电器时可获得接近原厂快充头的速度 [44] - 多款笔记本电脑高功率充电头已支持PPS协议 未来可实现单充电头为多设备快速充电 [45] - USB-C已解决多设备充电问题 行业下一步需实现多设备快速充电的标准化 [46]
周末影响市场重要资讯回顾:八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万达集团王健林被限高
新浪证券· 2025-09-28 09:28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周末影响市场的重要资讯有: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八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 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白银飙至14年新高,北交所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 点的概率为87.7%;小米17系列刷新2025年国产手机首销全天销量纪录;万达集团王健林被限高,摩尔 线程首发申请成功通过上交所审议。 【宏观要闻】 央行:下阶段建议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会议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建议加 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会议指出,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 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9月25日主持召开部分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了解企业经济运行情况、面 临的困难挑战,聚焦稳电价、稳煤价、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等,听取企业意见建议,进一步研究夯实 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
一块屏幕,正成为小米与苹果创新竞争的逆转节点
新浪科技· 2025-09-28 08:44
18年前,初代iPhone的问世,开启了触屏交互的智能手机时代;而如今,iPhone被吐槽创新乏力,以小 米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厂商们正在接棒,让智能手机再次进入交互革命。 一块小小的屏幕,对于智能手机行业而言,是一个见证变革的窗口。 9月25日,小米17系列正式发布,其开创性的背屏设计让外界眼前一亮。不只是炫技,这块背屏也在应 用交互、影像、游戏等方面带来了全新的玩法,有望开启智能手机全新的交互范式。 背屏只是小米从追赶到超越苹果的冰山一角,小米17系列还带来了三大领先的国产技术,实现了屏幕、 影像、续航体验上的全面领先。从小米12系列的正式对标,到如今小米17系列的多点超越,小米与苹果 之战正迎来创新逆转节点。 iPhone开创触屏交互时代,如今小米接棒创新 屏幕是用户与手机交互的核心载体,而屏幕的演变,也见证着手机行业的创新历程。 2007年,初代iPhone的电容屏定义了现代智能手机的"多点触控"交互范式,让功能机时代的物理键盘成 为历史。《时代》杂志也将初代iPhone评为"2007年度发明",直接导致诺基亚、黑莓等传统手机巨头溃 败。 在触屏交互范式下,智能手机行业进入了一段繁荣期。但遗憾的是,此后, ...
从模式创新到技术引领 小米五年的“改变”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8 06:28
核心观点 - 公司完成从商业模式创新者向硬核科技驱动者的战略转型 体现中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突破 [1][5] - 公司通过五年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实现技术突破 并计划新一轮五年投入2000亿元研发 [2] - 公司在屏幕、电池、影像及芯片领域实现国产技术突破 成为全球第四家具备3nm芯片设计能力的科技公司 [4] - 公司构建"人车家全生态"竞争体系 从单一产品竞争升级为生态系统竞争 [5] 战略转型 - 公司从机会驱动转向实力驱动 确立技术为本的铁律并坚持长期研发投入 [2] - 研发投入从2019年75亿元跃升至五年累计1020-1050亿元 2025年预计投入超300亿元 [2] - 战略主题从"战略定力"经"持续积淀"到"关键突破" 完成规模扩张到技术引领的转型 [3] 技术突破 - 小米17系列实现三大核心领域突破:M10屏幕发光效率国际领先 金沙江电池能量密度世界前列 LOFIC技术解决逆光摄影难题 [4] - 自主研发3nm旗舰SoC芯片"玄戒O1" 性能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具备3nm设计能力的公司 [4] - 国产红色发光材料实现82.1cd/A发光效率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 - 芯片研发历时11年 "妙享背屏"设计重构智能手机交互模式 [4] 产业格局 - 公司构建横跨手机、汽车、智能家居的"人车家全生态" 以自研技术为基础进行系统性重构 [5] - 竞争范式从单一产品升级为以自主核心技术支撑的生态系统竞争 [5] - 转型体现中国制造业通过创新与技术实现能级跃升的发展路径 [5]
周鸿祎:有理由裁掉不用AI的员工;腾讯开源混元图像3.0;十一前补班被投诉,公司反手取消14天年假|AI周报
AI前线· 2025-09-28 05:48
企业用工与管理制度 - 上汽通用五菱招聘约800名985/211高校管培生 要求每天工作12小时且车间实习期长达6个月 与校招宣传的955工作制存在差异[3][4][5] - 深圳疆拓因员工投诉补班问题 取消14天年假福利及所有额外假期 公司称调整后制度合法合规[6][7][8] - 博世计划大规模裁员数万人 目标节省25亿欧元(约209.57亿元人民币) 因移动出行部门利润率仅3.8%远低于7%目标[10] 人工智能与科技行业动态 - 周鸿祎表示拒绝使用AI的员工可能被裁员 360内部举办AI大赛推动技术应用[2] - 腾讯开源混元图像3.0模型 参数规模80B 支持千字级复杂语义解析[11][12] - OpenAI联合甲骨文和软银投资4000亿美元新建5座数据中心 总电力容量达7吉瓦[21][22] - 英伟达与OpenAI达成1000亿美元投资协议 将建设至少10吉瓦AI数据中心 相当于800万户美国家庭用电量[23] - 阿里宣布追加AI投入 原计划三年投资3800亿元(约530亿美元) 股价单日涨幅达10.5%[25][26] - 马斯克旗下xAI以42美分/年半的定价向美国政府提供Grok聊天机器人 显著低于OpenAI和Anthropic的1美元/年定价[24] 消费电子与硬件创新 - 小米17系列开售5分钟刷新2025年国产手机首销纪录 起售价4499元 搭载7000mAh电池[17][19] - Meta发布800美元智能眼镜演示出现多次故障 扎克伯格归因于网络问题[15][16] - 谷歌与高通合作开发融合PC和智能手机特性的"安卓电脑" 采用互通技术基础[20] 内容平台与商业合作 - 特朗普批准TikTok在美运营新方案 字节跳动保留100%持股 数据安全合资公司估值140亿美元[13][14] - 美团发布LongCat-Flash-Thinking推理模型 在数学和代码任务性能接近GPT5-Thinking[31] - 快手可灵2.5 Turbo模型成本较上代降低30% 5秒视频生成仅需25灵感值[32] 模型开源与技术突破 - 智元机器人开源GO-1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 采用ViLLA架构弥合图像文本与动作执行鸿沟[34] - 腾讯开源混元3D-Omni和混元3D-Part模型 支持多模态输入和部件级生成[35][36] - 月之暗面Kimi发布OK Computer智能体模式 可完成网站开发和视频生成等复杂任务[29]
小米17、汽车定制服务发布 雷军:五年时间重塑,小米完成彻底蜕变
搜狐财经· 2025-09-28 02:29
核心观点 - 小米集团通过年度发布会展示其在手机、汽车和科技生态领域的创新成果 包括小米17系列旗舰手机、小米汽车定制服务及多款科技家电新品 体现公司从互联网公司向硬核科技公司的战略转型 [1][3][20] - 公司过去五年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 研发投入从2020年93亿元增长至2024年241亿元 2025年预计达300亿元 研发人员数量翻倍至超两万人 实现芯片和汽车领域的重大突破 [20][22][24] - 小米成为首家横跨手机、汽车、家电三大领域的科技公司 通过高端化战略在手机市场站稳4000-5000元价位第一 汽车领域小米SU7系列成为20万以上最畅销轿车 家电业务Q2收入同比增长66.2% [3][20][25] 产品发布 - 小米17系列包括标准版(4499元起)、Pro版(4999元起)和Pro Max版(5999元起) 全系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3nm工艺芯片 CPU性能比肩苹果A19 Pro GPU性能提升34.6% [5][6] - 小米17 Pro系列创新"妙享背屏"设计 支持个性时钟、AI壁纸、信息通知及背屏自拍功能 并推出掌机模式 同时实现屏幕、电池、影像三大国产技术突破 [6][8][10] - 屏幕采用国产新型红色发光材料 发光效率达82.1cd/A 电池采用金沙江电池技术 能量密度最高894Wh/L 影像系统搭载国产第三代高动态技术LOFIC 实现逆光抓拍 [12] 汽车业务进展 - 小米YU7自7月交付以来交付量突破4万台 家庭用户占比69% 其中85%为有孩家庭 该车型上市18小时锁单量达24万台 [15] - 推出"小米定制服务" 覆盖YU7 Max和SU7 Ultra车型 提供26项个性选配包括车漆、轮毂和内饰 起订价10万元 每月限量40台 [5][17] - 小米SU7 Ultra位列国内50万以上轿车和纯电销量双第一 纽北赛道圈速位列全球量产电动车第一 小米成为中国首家推出汽车定制服务的车企 [17][25] 科技生态新品 - 小米平板8系列定价2199元起 米家三区洗衣机Pro首销价3999元起 米家冰箱Pro首销价6399元 小米电视S Pro Mini LED首销价5199元起 [5] - 科技家电产品实现技术创新 如冰箱支持鲜鱼鲜肉零下不冻结 洗衣机采用三筒独立水路和超电解除菌技术 电视搭载Mini LED屏幕和独立画质芯片 [19] - 同步发布Xiaomi路由器BE10000 Pro(1699元)、Xiaomi Sound 2 Max(1999元)和随身蓝牙音箱(299元) [5] 战略转型与成果 - 公司2020年启动高端化战略 五年研发投入累计超1000亿元 自研3nm芯片玄戒O1性能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使公司成为全球第四家具备3nm芯片设计能力的企业 [20][24] - 手机业务国内4000-5000元价位段市场份额第一 海外市场Q2欧洲销量超越苹果 空调产品7月跻身全渠道中国第三 首座智能家电工厂将于年底投产 [25] - 公司从产品对标苹果转向正面竞争 通过"技术为本"战略实现硬核科技转型 产品覆盖人车家全生态场景 [3][14][20]
小米17系列9月27日开售,卢伟冰称ProMax需求远超预期,已安排快速提拉生产
齐鲁晚报· 2025-09-28 02:19
产品发布与规格 - 小米17系列于9月27日上午10点开售 起售价4499元 [1] - 全系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1] - 小米17配备6.3英寸屏幕 7000mAh电池 徕卡三摄系统 [1] - 小米17 Pro采用双尺寸科技影像旗舰设计 创新妙享背屏 徕卡光影大师 超级像素屏幕 最高配置7500mAh超大容量电池 [1] 市场表现与用户反馈 - 小米17 Pro Max首次推出即打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首销全天销量和销售额纪录 [4] - 小米17 Pro Max在系列产品中销量占比超过50% [4] - 公司高管卢伟冰现身北京小米之家为首批用户交付新机 现场出现大量15年资深米粉和苹果换机用户 [4] - 苹果用户对背屏创新设计给予一致好评 认为"一眼惊艳" [4] 生产与供应链响应 - 由于用户需求远超预期 公司已安排小米17 Pro Max快速提拉生产计划 [6] - 公司承认低估了Pro Max版本的市场需求 [6]
小米17跳级改名,背后到底怎么想的?
虎嗅· 2025-09-28 02:04
产品命名策略调整 - 公司跳过16系列直接发布17系列 紧跟苹果产品命名步伐[1] - 新机在十几天前内部仍被称为16系列 显示此次命名为近期决策[1] - 市场舆论对改名存在负面评价 包括"太Low""没骨气""盲目跟风苹果"等批评声音[1] 战略意图分析 - 公司此次命名调整被视为精心策划的战略后撤而非缺乏自信[1] - 产品命名看似玄学实则是兵法 体现公司的战略思考[1] - 该举措被评价为极其聪明的战略布局 旨在支持高端化转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