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材行业 2025 年中报综述:周期建材有贝塔,消费建材看阿尔法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4 08:14
行业投资评级 - 建议从行业盈利改善角度把握玻纤+水泥行业投资机会 从个股α角度在消费建材、早周期等板块选股 [2][5] - 建议关注水泥板块头部企业华新水泥、海螺水泥、上峰水泥等 关注玻纤板块业绩修复+特种布业务增长预期的中国巨石、中材科技、宏和科技、国际复材等 关注具备个股阿尔法属性的三棵树、科达制造、东鹏控股、苏博特等 [2][5]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建材行业营收降幅收窄 利润有所改善 水泥与玻纤表现亮眼 样本企业合计实现营收2775.7亿元同比下降4.1% 降幅较2024年全年收窄10.7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润148.2亿元同比增长38.9% 行业利润由降转增 [4][11] - 水泥行业盈利弹性逐步释放 利润改善 行业整体实现营收1188亿元同比下降7.5% 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增长1110.5% 玻纤行业多数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8家样本公司合计实现营收311.0亿元同比增长20.9% 归母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增长127.0% [4][5][6] - 消费建材收入降幅收窄 部分个股表现出较强阿尔法 样本公司实现营收687.6亿元同比下降2.7% 归母净利润43.5亿元同比下降13.2% 玻璃行业整体承压 实现营收246亿元同比下降17.0% 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下降60.3% 早周期行业仍承压 头部企业率先复苏 [4][6][7] 分行业总结 水泥行业 - 水泥行业盈利弹性逐步释放 利润改善 行业整体实现营收1188亿元同比下降7.5% 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增长1110.5% 2024年上半年为水泥近年盈利低点 业绩改善有部分低基数原因 上半年水泥价格相对较好 煤炭成本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4][24] - 水泥需求仍然处于惯性下降通道中 但降幅有所收窄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25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8.15亿吨同比下降4.3% 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5.7个百分点 [24] - 水泥行业利润率略有改善 样本企业综合毛利率22.6%较2024年全年改善2.94个百分点 综合净利率4.7%较2024年全年改善0.9个百分点 [29] 玻纤行业 - 玻纤行业2025年中报多数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8家样本公司合计实现营收311.0亿元同比增长20.9% 归母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增长127.0% 板块8家样本上市公司中 7家实现营收两位数增长 1家下降 5家实现利润增长 2家扭亏 1家下降 [4][38] - 玻纤行业改善主要来自价格修复 2024年以来行业头部企业开始推动复价改善利润 2025年H1复价效果逐步体现 中材科技、国际复材、宏和科技等企业在特种布的布局也逐步开始贡献收入和利润 [4][38] - 玻纤行业利润率拐点初现 样本公司毛利率23.8%较2024年全年改善4.8个百分点 净利率11.4%较2024年全年改善4.9个百分点 [41] 消费建材行业 - 消费建材收入降幅收窄 部分个股表现出较强阿尔法 样本公司实现营收687.6亿元同比下降2.7% 归母净利润43.5亿元同比下降13.2% 18家样本企业仅3家实现营收增长 分别是科达制造、三棵树、豪美新材 [4][47] - 科达制造由于长期布局海外建材及陶瓷机械 上半年海外瓷砖价格战改善 前期产能投放 营收实现大幅增长 三棵树由于自身独特的渠道优势 三大新业态美丽乡村、马上住、艺术漆的布局正处于加速期 老旧小区、乡村自建房等需求正逐步释放 [4][47] - 东鹏控股上半年实现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3.85% 在瓷砖行业需求承压的情况下 公司依靠大零售、线上布局、渠道翻新等方式实现利润端改善 [47] 玻璃行业 - 玻璃在高基数下上半年整体承压 仍然处于周期底部 实现营收246亿元同比下降17.0% 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下降60.3% 上半年光伏玻璃行业经历阶段性修复 光伏抢装一度带动盈利改善 但去年同期基数相对较高 以及5月之后光伏玻璃盈利逐步下降 行业重新回到承压阶段 [4][60] - 建筑玻璃则由于持续较弱的地产竣工仍然承压 二季度玻璃行业营收126.5亿元同比下降16.5% 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下降77.7% 行业仍然处于阶段承压状态 [60][69] 早周期行业 - 早周期行业仍承压 头部企业率先复苏 早周期板块12家样本公司合计实现营收195亿元同比下降4.8% 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下降48.3% 早周期板块与基建重点项目、房地产新开工具有较高相关性 混凝土制品等板块一定程度受制于水泥价格修复 盈利仍然承压 [4][73] - 头部企业苏博特已实现收入与利润的双重增长 苏博特近年加大了西部地区等重大工程的开拓力度 在水电、核电、铁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参与了川藏铁路、海太长江隧道、三澳核电、旭龙水电等诸多项目 [4][73] - 早周期行业毛利率与利润率底部平稳 行业毛利率14.3%较2024年全年下降0.46个百分点 行业净利率0.9%较2024年改善了1.6个百分点 [78] 新材料行业 - 新材料行业营收与利润保持小幅增长 样本企业实现营收148.0亿元同比增长2.6% 归母净利润6.8亿元同比下降33.2% [12]
小米YU7带给行业哪些启示?
平安证券· 2025-09-24 07:43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小米YU7上市后表现现象级,18小时锁单量超24万台,交付周期超50周,锁定25-35万元价格带潜在市场需求[5][20] - 小米汽车盈利节奏超新势力,预计2025年下半年扭亏,从首款车上市到盈利不足两年[39][40] - 小米汽车业务2026年营收有望超手机业务,长期目标全球前五车企,需实现营收超1.2万亿元、销量超600万台[47][51] - 高端新能源车竞争格局重构,产品定义需强化长板、敢做减法,SKU将简化,智驾配置统一[30][32] - 车企战略重心转向经营质量提升,资源聚焦与效率优化成为行业新趋势[62][63] 小米YU7用户特征 - 用户平均年龄30.3岁,85.1%用户年龄在35岁以下,90后占比65.4%,00后占比19.7%[9][10] - 女性用户比例30%,较SU7同期高4.5%[9] - 用户学历较高,本科占比58.5%,硕士占比23.0%,超三成用户从事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10][13] - 家庭平均年收入39.7万元,56.0%用户家庭年收入超30万元[10][14] YU7核心卖点与市场影响 - 外观是用户选择首要因素,占比超40%,品牌因素其次[15][18] - 用户对空间要求不高,48.7%未婚,已婚用户以无孩或一胎家庭为主[17][19] - 18小时锁单24万台,相当于2024年25-35万元价格带总销量(353万台)的6.8%[20][21] - 订单量接近特斯拉2025年上半年在华销量(26.3万台)[20][21] 对竞争格局的影响 - 主要影响同价位(25-35万元)及定位相近品牌,如特斯拉、极氪、理想、小鹏、蔚来[22][27] - 以家庭空间体验为核心的品牌(如理想)受影响较小,用户群体差异显著[25] - 部分品牌推出应对措施:蔚来报销YU7定金5000元,极氪提供积分奖励,智界购车立减2万元[27][28] - 细分场景品牌(如坦克)因用户粘性强、技术壁垒高,受影响可控[29] 高端新能源车产品定义启示 - 高端用户关注情绪价值,产品需强化长板、敢做减法(如牺牲空间保外观)[30] - 未来SKU逐步简化,通过电机数量、电池容量区分,智驾配置统一[31][32] - 舒适性配置"应配尽配",智驾不再作为配置区分项[32] 渠道运营策略 - 小米采用"1+N"渠道模式:自营交付中心(直营)+代理销售(小米之家、销服2S店)[35] - 交付环节全部自营,保障用户体验与价格统一[35] - 车企加强渠道把控,如鸿蒙智行推行分网、长城规划2025年底直营门店扩至600家[36][37] 小米汽车业务潜力 - 2025年二季度营收212.63亿元,毛利率26.4%,单车ASP升至26.2万元[40][41][43] - 预测2025-2027年销量分别为40万/75万/120万台,营收1019亿/2066亿/3283亿元[47][49] - 2026年汽车业务营收有望超过手机业务(手机年营收约2000亿元)[46][47] - 全球前五目标需营收超1.2万亿元,对应年销量600万台以上(单车ASP 20万元)[51] 发展节奏与出海规划 - 先高端后经济型,先国内后海外,优先抢占2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54] - 2027年正式进军欧洲市场,凭借全球品牌基础与成熟销售网络优势[57][58][61] 车企战略重心变化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资源聚焦与效率提升[62] - 品牌整合案例:吉利将几何、翼真、雷达并入银河,领克并入极氪;奇瑞设立四大事业部[63] - 研发资源整合重点在智驾领域,如吉利整合智驾团队至千里智驾,奇瑞成立智能化中心[64][65] 投资建议 - 推荐小米集团,因连续两款车型成功证明竞争力[68] - 推荐长城汽车、赛力斯、理想汽车,因高端市场产品定义独特且盈利质量较高[68]
预计全球半导体龙头Q3营收环比+8%,存力和算力是AI时代的双生引擎
长城证券· 2025-09-24 07:42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存力和算力是AI时代的双生引擎,预计全球半导体龙头Q3营收环比+8% [1][2] - 25Q2全球前60大半导体企业营收环比+9%,净利润环比+11%,预计25Q3营收环比+8%,净利润环比+25% [2][15] - AI大算力浪潮催生新动能,芯片国产替代坚定推进,重点关注AI产业链相关公司及"龙头低估"&"困境反转"企业 [5][11] 全球半导体龙头企业表现 - 25Q2费城半导体指数增长29%,截至9月19日Wind美股半导体PE约49.83倍,处于近25年历史高位区间(历史分位数90%) [2][16][17] - 25Q2细分板块营收:存储环比+25%、晶圆制造环比+17%、封测环比+9%、模拟环比+8%、材料环比+7%、设备环比+4%、MPU环比+3%,射频环比-2% [2][20] - 25Q2细分板块净利润:封测环比+120%、晶圆制造环比+16%、MPU环比+15%、设备环比+10%、存储环比+10%,材料环比-39%、射频环比-30%、模拟环比-29% [2][20] - 25Q2细分板块毛利率:MPU环比+4.5pct、模拟环比+3.4pct、晶圆制造环比+0.4pct、封测环比+0.4pct、设备环比+0.3pct,存储环比-1.4pct、射频环比-0.6pct、材料环比-0.6pct [2][23] - 25Q2全球前60大半导体企业库存天数约128天,环比+2天,其中存储库存天数环比-38天,材料环比-7天,代工环比-2天,MPU环比+16天,射频环比+3天,模拟环比+4天 [2][26][27] 上游制造板块 晶圆制造 - 25Q2全球晶圆制造板块营收341.87亿美元,同比+40%,环比+16%,主要受益于HPC需求强劲 [2][30][31][38] - 25Q2台积电营收300.7亿美元,同比+44%,环比+18%;中芯国际营收22.09亿美元,同比+16%,环比-2% [6][31][38] - 25Q2全球晶圆制造板块毛利率54.5%,同比+5.7pct,环比+0.4pct;台积电毛利率58.6%,环比-0.2pct;中芯国际毛利率20.4%,环比-2.1pct [6][40][43] - 预计25Q3全球晶圆制造板块营收环比+6%,台积电指引Q3营收中值324亿美元(环比+7%),中芯国际指引Q3营收中值23.42亿美元(环比+6%) [6][45][46] 半导体设备 - 25Q2全球半导体设备板块营收306.41亿美元,同比+22%,环比+4%,主要受益于中国台湾销售额增长 [2][48] - 25Q2中国台湾设备收入59.55亿美元,占比29%,环比+23%;中国大陆设备收入62.14亿美元,占比31%,环比+10% [6][53][55] - 25Q2逻辑设备收入环比+9%,存储设备收入环比-16% [6][56][58] - 预计25Q3全球半导体设备板块营收环比-1%,主要因应用材料指引环比下降8% [2][60][62] - SEMI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1077亿美元,同比+6%,其中NAND设备同比+46%,DRAM设备同比+10% [6][64][65] 半导体硅片 - 25Q2全球半导体硅片板块营收12.32亿美元,同比+7%,环比+7%,出货量环比+15% [6][67][68] - 25Q2 300mm晶圆出货量创18年来单季度新高,200mm及以下晶圆出货量仍处于低位 [6][71] - 预计25Q3全球硅片板块营收环比基本持平,AI尖端产品需求强劲,其他领域库存消化尚需时日 [2][79][80] 封测 - 25Q2全球封测板块营收82.74亿美元,同比+9%,环比+9%;净利润环比+120% [6][83][84] - 预计25Q3全球封测板块营收环比+14%,先进封装供不应求 [2][83][84] 半导体设计板块 存储 - 25Q2全球存储板块营收262.2亿美元,同比+33%,环比+25%;DRAM及NAND量价齐升 [6][88] - 25Q2美光营收93.01亿美元,环比+15%;SK海力士营收158.95亿美元,环比+31% [6][88][89] - 预计25Q3全球存储板块营收环比+11%;预计2025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1848亿美元,同比+12% [4][6][42] MPU - 25Q2全球MPU板块营收环比+3%,净利润环比+15% [2][20] - 海外大厂Token调用量从2024年4月的9.7万亿增长至2025年4月的480万亿;预计2025年AI服务器出货量同比+24% [4][46] - 预计25Q3全球MPU板块营收环比+15%,NV GB300产量将提升 [4] 射频 - 25Q2全球射频板块营收环比-2%,预计25Q3环比+14%,iPhone 17系列销量或高于16同期 [4] 模拟 - 25Q2全球模拟板块营收环比+8%,毛利率环比+3.4pct,主要受益于工业领域广泛复苏 [2][20][24] - 预计25Q3全球模拟板块营收环比+6% [4][55]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国产AI服务器产业链(南亚新材)、国产AI存力产业链(江波龙、澜起科技、联瑞新材)、端侧AI苹果链(立讯精密、长电科技)、智能手机温和复苏链(卓胜微、豪威集团) [5][10][11]
生猪养殖行业月度跟踪:农林牧渔行业:猪价持续下行,政策调控再加强-20250924
东兴证券· 2025-09-24 07:27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农林牧渔行业评级 [5] 核心观点 - 猪价持续下行并跌至三年低位 8月仔猪、活猪和猪肉均价分别为33.63元/公斤、14.35元/公斤和24.98元/公斤 环比分别下降5.87%、3.77%和1.52% 截至9月19日全国出栏生猪均价进一步跌至12.82元/公斤 [1][16] - 政策调控力度空前加强 9月16日农业农村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召开生猪产能调控会议 要求头部25家企业在2026年1月底前合计减少能繁母猪100万头 并要求2026年整体出栏量同比减少10% 同时严格管控出栏均重标准在120公斤 [2][22][23] - 行业产能呈现震荡去化趋势 7月能繁母猪存栏量4042万头环比微减1万头 8月涌益样本数据增长0.07% 钢联样本数据环比下降0.80% 仔猪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并陷入亏损 [1][22] - 养殖盈利全面转亏 截至9月19日自繁自养生猪头均盈利-24.44元 外购仔猪盈利-199.31元/头 [27] - 板块估值具备安全边际 行业指数PB处于历史中位数以下 [2][27] - 中长期猪价有望在2026年迎来向上拐点 [2][23] 行业供需表现 - 供应压力显著增大 8月上旬集团场缩量挺价和二育试探入场支撑猪价 但后期供应恢复正常且散户集中出栏导致价格明显回落 [1][18] - 需求持续疲软 高温天气抑制消费 白条走货不畅 月末开学季提振效果有限 供过于求趋势延续 [1][18] - 屠宰开工率提升 8月生猪屠宰开工率环比上升2.36个百分点至28.25% [18] - 出栏体重持续下降 政策引导下行业降重出栏趋势明显 白条猪宰后均重回落至三年低位 [18] 上市企业运营数据 - 销售均价普遍下降 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正邦科技和新希望8月生猪销售均价分别为13.51、13.90、13.75和13.54元/公斤 环比分别下降5.52%、4.66%、3.91%和6.23% [9][30] - 出栏量环比回升 牧原股份(商品猪)、温氏股份、新希望和正邦科技8月生猪销量分别为700、325、134和67万头 环比变动10.17%、2.56%、2.71%和-3.67% [9][33] - 行业集中度提升 可比18家上市猪企8月合计出栏1645万头 环比增长6.48% 同比增长28.44% 1-8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25.28% [35][38] - 出栏均重稳中有降 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8月出栏均重分别为125.29、109.95和95.07公斤 除东瑞股份外主要企业均重呈现下降趋势 [9][38] 成本与竞争力分析 - 养殖成本分化明显 牧原股份8月完全成本降至11.7元/公斤 温氏股份为12.2-12.4元/公斤 神农集团为12.3元/公斤 东瑞股份为14.6元/公斤 [40][41] - 成本优势企业具备更强盈利弹性 神农集团、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成本已降至12.5元/公斤以内 在行业调控期仍能维持盈利 [40]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成本行业领先且业绩兑现度高的头部养殖企业 推荐标的包括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天康生物、神农集团等 [2][27]
高速公路:高股息个股超跌或带来配置机会
东兴证券· 2025-09-24 07:21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交通运输行业评级 [2] 核心观点 - 高速公路板块经历深度调整后具备强绝对收益配置价值 避险需求下降与国债收益率回升导致6月以来板块深度调整 调整后板块绝对收益配置价值显著提升 [4][13][17] - A股对H股溢价率降至23年以来较低水平 性价比显著提高 AH价格差在23-24年持续扩大 25年下半年明显收窄 当前溢价率处于23年以来低位 [5][18][24][27] - 重点个股股息率恢复至24年以来较高水平 与国债收益率差值回到23年下半年水平 宁沪高速股息率从3%以下回升至4%以上 皖通高速从3.5%以下回升至4.5%以上 粤高速A从3.8%左右回升至5% 山东高速从3.7%左右回升至4.8% [6][30][34][35][37][39] - 建议从绝对收益角度采用人弃我取配置策略 重点关注高分红比例个股 部分公司预期股息率已升至5%以上 皖通高速预期股息率5.1%-5.3% 粤高速A预期股息率5.5%-5.0% 招商公路预期股息率4.7%-5.0% [7][42][46][48] 板块调整分析 - 6月以来板块深度调整源于避险需求下降与国债收益率回升 类债属性使估值与无风险收益率高度相关 24年末和25年3月股价上行对应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 [4][13][17] - 个股走势趋同且跌幅较大 股价基本回到去年年中水平 [14][16] AH溢价分析 - 皖通高速A对H溢价降至30%以下 宁沪高速A对H溢价降至23年以来较低水平 深高速A对H溢价同样降至23年以来较低水平 [19][20][21][23][25] - 溢价收窄源于中美无风险收益率变化差异 23-24年国内无风险收益率快速下降推升A股 美债收益率高位压制H股表现 25年下半年美国降息而国债收益率回升导致价差收窄 [5][24][26][27] 股息率分析 - 分红比例稳定性强 9家公司连续2年分红比例高于50% 5家公司连续2年高于60% 19年后行业分红比例提升趋势明显 [43][44][46] - 股息率与国债收益率差值重新拉大 回到23年下半年水平 配置价值凸显 [39][41]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高分红比例个股 皖通高速(600012 SH)预期股息率5.1%-5.3% 粤高速A(000429 SZ)预期股息率5.5%-5.0% 招商公路(001965 SZ)预期股息率4.7%-5.0% [7][48] - 对分红金额稳定性要求高者可关注宁沪高速 承诺每股分红0.50元 [7][48]
通信行业点评:海外AI逐步闭环,继续看好AI基建带来高增长
民生证券· 2025-09-24 07:1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行业评级为推荐 [6] 核心观点 - 海外 AI 进入闭环阶段 AI 基建推动高增长 英伟达向 OpenAI 投资最高 100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7114.7 亿元)部署至少 10GW 算力系统 包含数百万颗 GPU [1] - 英伟达角色从"卖铲子的人"转向"递铲子的人" 10GW 数据中心投资规模达 5000-6000 亿美元 英伟达可获约 3500 亿美元收入 10 吉瓦算力相当于 400-500 万块 GPU 与英伟达今年预计出货量一致 为去年出货量两倍 [2] - AI 竞争从模型转向基础设施全面扩张 OpenAI 与甲骨文签订 3000 亿美元五年合同 从云服务商租用备用服务器未来五年 1000 亿美元 叠加英伟达 1000 亿美元投资 2026 年下半年将部署首个基于英伟达 Vera Rubin 平台的 1 吉瓦级别数据中心 [3] 投资建议 - AI 基建海外关注点从云厂商开支侧向 AIDC 云计算中心侧扩散 建议关注具备 GPU 卡先发优势厂商如 Oracle、Coreweave、Nebius、AppliedGigital、Iris Energy 等 [4] - 国内 AI 叙事逻辑聚焦 AI 基建侧 建议关注 AIDC 链:润泽科技、奥飞数据、润建股份 关注海内外同频共振光模块:德科立、仕佳光子、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 [4]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 德科立(688205 SH)2025E EPS 0.82 元 2026E EPS 1.78 元 2025E PE 163 倍 2026E PE 75 倍 [5] - 仕佳光子(688313 SH)2025E EPS 0.98 元 2026E EPS 1.44 元 2025E PE 77 倍 2026E PE 52 倍 评级推荐 [5] - 中际旭创(300308 SZ)2025E EPS 8.58 元 2026E EPS 12.94 元 2025E PE 51 倍 2026E PE 34 倍 评级推荐 [5] - 新易盛(300502 SZ)2025E EPS 8.78 元 2026E EPS 13.10 元 2025E PE 40 倍 2026E PE 27 倍 评级推荐 [5] - 天孚通信(300394 SZ)2025E EPS 2.84 元 2026E EPS 3.76 元 2025E PE 67 倍 2026E PE 50 倍 评级推荐 [5] - 润泽科技(300442 SZ)2025E EPS 1.38 元 2026E EPS 1.79 元 2025E PE 38 倍 2026E PE 29 倍 评级推荐 [5]
建材行业2025年中报综述:周期建材有贝塔,消费建材看阿尔法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4 06: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2] 报告核心观点 - 周期建材有贝塔机会 消费建材有阿尔法机会 [1] - 建议从行业盈利改善角度把握玻纤+水泥行业投资机会 [3][6] - 建议从个股α角度在消费建材、早周期等板块选股 [3][6] - 水泥与玻纤行业已实现盈利的底部向上修复 [8] - 消费建材和早周期等板块已有诸多个股表现出自身阿尔法 [8]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样本企业合计实现营收2775.7亿元 同比下降4.1% 降幅较2024年全年收窄10.7个百分点 [5][15] - 归母净利润148.2亿元 同比增长38.9% 而2024年全年为下降50.8% [5][15] - 行业整体利润率逐步企稳 综合毛利率22.2% 较2024年全年改善1.7个百分点 综合净利率5.7% 较2024年全年改善1.8个百分点 [19] - 单二季度样本公司实现营收1566.5亿元 同比下降4.5% 归母净利润112.0亿元 同比增长38.3% [22] 水泥行业表现 - 水泥行业实现营收1188亿元 同比下降7.5% 归母净利润54亿元 同比增长1110.5% [5][28] - 行业盈利能力改善 综合毛利率22.6% 较2024年全年改善2.94个百分点 综合净利率4.7% 较2024年全年改善0.9个百分点 [34] - 单二季度营收684.2亿元 同比下降7.8% 归母净利润55.1亿元 同比增长204.0% [38] - 全国水泥产量8.15亿吨 同比下降4.3% 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5.7个百分点 [28] 玻纤行业表现 - 玻纤行业8家样本公司实现营收311.0亿元 同比增长20.9% 归母净利润32.9亿元 同比增长127.0% [5][44] - 行业利润率拐点初现 毛利率23.8% 较2024年全年改善4.8个百分点 净利率11.4% 较2024年全年改善4.9个百分点 [47] - 单二季度营收170.2亿元 同比增长17.6% 归母净利润19.7亿元 同比增长107.2% [50] - 特种布业务开始贡献收入 中材科技、国际复材、宏和科技等企业布局逐步见效 [5][44] 消费建材行业表现 - 消费建材板块实现营收687.6亿元 同比下降2.7% 归母净利润43.5亿元 同比下降13.2% [5][55] - 科达制造营收大幅增长 因长期布局海外建材及陶瓷机械 海外瓷砖价格战改善 [5][55] - 三棵树因渠道优势和新业态布局 营收增长0.97% 利润增长107.53% [55] - 东鹏控股利润2.2亿元 同比增长3.85% 依靠大零售和线上布局实现改善 [55] - 单二季度营收393.6亿元 同比下降3.4% 归母净利润28.4亿元 同比下降12.8% [62] 玻璃行业表现 - 玻璃行业实现营收246亿元 同比下降17.0% 归母净利润10亿元 同比下降60.3% [5][68] - 光伏玻璃经历阶段性修复 建筑玻璃因地产竣工较弱持续承压 [5][68] - 单二季度营收126.5亿元 同比下降16.5% 归母净利润2.7亿元 同比下降77.7% [76] 早周期行业表现 - 早周期板块实现营收195亿元 同比下降4.8% 归母净利润1.5亿元 同比下降48.3% [83] - 苏博特实现收入与利润双重增长 因加大西部地区重大工程开拓力度 在水电、核电、铁路等领域取得成果 [5][83] 重点公司推荐 - 水泥板块关注华新水泥、海螺水泥、上峰水泥等头部企业 [3][6] - 玻纤板块关注中国巨石、中材科技、宏和科技、国际复材等业绩修复+特种布业务增长预期企业 [3][6] - 消费建材和早周期板块关注三棵树、科达制造、东鹏控股、苏博特等具备个股阿尔法属性企业 [3][6]
政策提振中长期猪价,看好低估值农业板块
华西证券· 2025-09-24 06:36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4] 核心观点 - 政策驱动下生猪行业主动与被动去产能并行 中长期猪价中枢有望上移 [1][11][12] - 粮价整体回暖 因供需格局改善及政策提振 [2][20][24] - 农业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建议重点关注低估值标的 [3][6] 生猪养殖板块 - 2025年Q1/Q2/Q3猪价分别为15.06/14.53/14.02元/公斤 同比+4.26%/-10.78%/-28.22% 环比-9.54%/-3.49%/-3.54% [1][11] - 外购仔猪养殖过去36周中仅8周盈利 平均利润-58.50元/头 自繁自养仅1周亏损 平均利润63.69元/头 [1][12] - 当前全国生猪均价跌破13元/公斤 外购仔猪亏损近200元/头 行业开启主动去产能(散户主导)与政策驱动被动去产能(集团场主导) [1][12] - 政策调控包括暂停能繁母猪扩产、出栏体重控制在120公斤、调减能繁母猪存栏量100万头至3950万头 [11] 种植产业链 - 玉米2025年Q1/Q2/Q3现货价2196.63/2348.12/2393.15元/吨 同比-10.69%/-3.50%/-0.32% 环比-0.11%/+6.90%/+1.92% [20] - 玉米进口量同比降83%至400万吨 新增供给减少1300万吨(降幅4.29%) 饲用需求因生猪产能释放增加 [20] - 小麦Q1/Q2/Q3现货价2410.83/2444.25/2436.90元/吨 环比-1.56%/+1.39%/-0.30% 因中储粮采购增加及玉米涨价推动 [22] - 大豆Q1/Q2/Q3均价3906.02/3914.59/3959.06元/吨 环比-2.76%/+0.22%/+1.14% 受进口延迟、贸易摩擦及成本上升影响 [23] - 粳稻Q1/Q2/Q3均价2785.36/2868.49/2901.22元/吨 环比-3.16%/+2.98%/+1.14% [23] 投资建议标的 - 养殖板块:立华股份、德康农牧、京基智农、牧原股份、温氏股份 [3][6] - 饲料板块:海大集团(受益粮价回升及吨利提升) [6] - 种植与种业:北大荒、苏垦农发、大北农、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丰乐种业、万向德农 [6] - 核心逻辑:政策推动行业提质增效 低成本优质产能市占率提升 转基因技术商业化扩面提速 [3][6]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周报:政策窗口开启,本土制造升级-20250924
国元证券· 2025-09-24 06:31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评级,维持对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的积极看法 [7] 核心观点 - 政策窗口开启推动本土制造升级,行业低价恶性竞争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2][3] - 光伏行业处于周期底部,政策力度将成为影响行业走势的关键变量,中长期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4] - 风电产业链供需结构合理,企业盈利能力较好,海风建设持续推进且出口趋势向好 [4] - 新能源汽车链保持快速增长,低端产能出清后行业边际改善,电池及结构件环节盈利稳定 [5] 周度行情回顾 - 2025年9月15日至9月19日,申万电力设备指数上涨3.07%,跑赢沪深300指数3.51个百分点 [2][12] - 细分板块表现:光伏设备下跌0.84%,风电设备上涨5.26%,电池上涨5.56%,电网设备上涨2.06% [2][12] - 个股表现:杭电股份周涨幅最大(+43.81%),天际股份周跌幅最大(-11.91%) [17][18] 重点板块跟踪 - 风电整机中标价格普遍回升: - 5兆瓦机组最低中标价从2024年1157元/千瓦升至2025年上半年1700元/千瓦 [3][21] - 6.25-7.15兆瓦机组最低中标价从2024年960元/千瓦升至2025年上半年1439元/千瓦 [3][21] - 7.15-7.7兆瓦机组最低中标价从2024年1000元/千瓦升至2025年上半年1350元/千瓦 [3][21] - 多晶硅价格全线突破5万元/吨: - 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5.32万元/吨,环比上涨8.57% [24] - n型致密料成交均价4.97万元/吨,环比上涨8.75% [24] - 能耗新标准实施后,国内多晶硅有效产能预计下降16.4%至240万吨/年 [24] 行业动态与公司进展 - 广东省发布新能源上网电价改革方案,明确存量项目机制电价执行0.453元/千瓦时 [20] - 华电内蒙古启动400万千瓦风电项目招标,配套储能及升压站建设 [23] - 中润光能再度递表港交所,2024年光伏电池片出货量34.5GW,全球市场份额14.6% [25][26] - 比亚迪发布新一代储能系统"浩瀚",单位集装箱容量达10MWh,体积能量密度提升51.4% [27] - 蜂巢能源开发360Wh/kg半固态电池,计划2025年11月批量试制,已获欧洲电动车订单 [28] - 富临精工子公司获宁德时代15亿元预付款,用于锁定磷酸铁锂供应量 [31] 产业链价格数据 - 硅料价格:n型复投料均价5.32万元/吨,n型致密料均价4.97万元/吨 [24] - 硅片价格:N型182mm及210mm规格价格未提供具体数值 [34] - 电池片价格:TOPCon及PERC技术路线价格未提供具体数值 [36] - 组件价格:单双面PERC及TOPCon组件价格未提供具体数值 [38]
小核酸行业:MNC加大BD,慢病+肝外领域潜力无限
东吴证券· 2025-09-24 06:18
行业投资评级 - 小核酸行业迎来绝佳投资机遇 [2] 核心观点 - 小核酸药物具备靶标可及性广、靶向性/特异性强、研发效率高、给药间隔长等独特优势 [2] - 技术突破攻克了血管内降解及清除、先天免疫激活、跨膜困难、内涵体逃逸、脱靶效应等难题 [2] - 多款小核酸药物成功获批上市 展现良好成药性 Nusinersen 24年销售额16亿美元 Vutrisiran 24年销售额9.7亿美元(同比增长73%) Inclisiran 24年销售额7.5亿美元(同比增长112%) 25H1收入5.55亿美元(同比增长66%) [2] - RNAi疗法全球市场规模从2018年1200万美元增至2020年3.6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449.2%) 预计2030年达250亿美元 中国RNAi疗法市场规模从2022年400万美元增至2025年3亿美元以上(复合年增长率超300%) 预计2030年约30亿美元 [2] - MNC加大BD布局 诺华、AZ、渤健、礼来、辉瑞、罗氏、GSK、赛诺菲等纷纷下注 中国药企相关交易活跃 包括靖因药业与CRISPR近9亿美元合作 苏州瑞博与勃林格殷格翰超20亿美元交易 赛诺菲1.3亿美元预付款引进维亚臻管线 舶望制药与诺华合作金额超52亿美元 [2] - 全球共获批上市22款小核酸药物(13款ASO、7款siRNA、2款核酸适配体) 其中16款针对遗传罕见病 未来在代谢心血管等长效慢病、罕见病功能性治愈组合、肝外递送和神经系统疾病领域潜力巨大 [2] - 建议关注具有自主技术平台、管线布局新颖、具备出海预期的企业 包括悦康药业、热景生物-尧景、石药集团、信立泰、圣诺医药、腾盛博药、成都先导、舶望制药、瑞博生物等 [2] 小核酸药物简介及核心技术 - 小核酸药物包括以RNA为靶点的ASO、siRNA、miRNA、saRNA和以蛋白质为靶点的Aptamer [10] - 作用机制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mRNA结合 调控表达和剪接 或模拟内源mRNA翻译功能蛋白 [10] - ASO长度18-30核苷酸单链 作用机制包括RNase H介导的mRNA降解和形成空间位阻 [12] - siRNA长度19-23碱基对双链 通过切割mRNA发挥作用 优势包括高特异性、高活性、低免疫原性 [12] - 小核酸药物优势包括靶标可及性广(理论可靶向所有致病基因)、靶向性/特异性强、研发效率高、给药间隔长(药效持续数月甚至1年) [19] - 药物设计涉及序列设计、化学修饰和递送系统三大方面 [20] - 化学修饰包括骨架修饰(如硫代磷酸酯PS)、核糖修饰(如2'-F、2'-MOE)、碱基修饰(如m5C、5-FU)和末端修饰 提高稳定性、亲和力和代谢性质 [24] - 递送系统主流技术包括LNP(脂质纳米颗粒)和GalNAc(N-乙酰半乳糖胺)肝靶向递送 LNP优势包括组成可控、制备简单、尺寸小 GalNAc优势包括高效肝细胞靶向性、低免疫原性 [30][33] - 肝外递送技术如AOC(抗体偶联寡核苷酸)仍在开发中 优势包括肝外靶向和多种偶联方式 [37] - 生产工艺采用固相合成技术 自动化程度高 产物纯度约90% 规模可从克级扩大至数公斤级 [40] 小核酸药物市场 - 发展历程分为技术探索期(90年代)、震荡发展期(2006年后)、技术突破期(2016年后)和快速发展期(当前) [45] - 2024年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达52.47亿美元 同比增长18% [50] - 截至2025年中共获批上市22款小核酸药物 销售额领先品种包括Nusinersen(16亿美元)、Vutrisiran(9.7亿美元)、Inclisiran(7.5亿美元) [51][52] - 全球在研小核酸管线786条 进入III期临床包括VSA-001、STP-702、VSA-003、塞迪司兰、AOC-1001等 [53][57] - 中国在研小核酸药物涉及多个靶点和疾病领域 研发机构数量持续增长 [58][67] - 2020-2025年8月全球小核酸BD交易活跃 TOP20交易总金额最高达113.75亿美元(Arrowhead与Sarepta合作) [74][76] 小核酸药物疾病领域 - DMD(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全球发病率约4.8/10万男性 中国约3.3/10万 已上市外显子跳跃药物包括Eteplirsen、Golodirsen、Casimersen、Viltolarsen 2024年销售额超11亿美元 [79][81] - SMA(脊髓性肌萎缩症)全球新生儿患病率1/6-10千 中国约1.8-2万患儿 Spinraza 2016年上市 2019年进入中国 2021年医保后年治疗支出降至10万元以下 [84][86] - ATTR(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全球约5万hATTR患者和20-30万wtATTR患者 2022年ATTR药物销售额51.1亿美元 预计2030年达91.7亿美元 [92] - ATTR治疗包括小分子稳定剂(Tafamidis 2023年销售额33亿美元)、TTR抑制剂(Patisiran、Vutrisiran、Inotersen、Eplontersen)和基因编辑疗法 Vutrisiran 2024年销售额12.23亿美元(同比增长30.9%) [94][97][107] - 高血脂领域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患病率35.6% PCSK9靶向药物2024年全球销售额约20亿美元 Inclisiran作为超长效降脂药可实现每六个月给药一次 LDL-c平均降幅50% [118][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