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核酸药物
icon
搜索文档
这家公司再收购实控人资产,业绩大降、交易价格缩水25%……
IPO日报· 2025-09-27 00:09
交易方案概述 - 阳光诺和拟以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公司债券方式作价12亿元收购朗研生命100%股权[2] - 发行股份价格为每股34.05元共计1762.11万股并发行6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3] -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8.65亿元用于微纳米制剂小核酸药物生产线药品生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2][3] 标的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朗研生命专注于高难度首仿药创新药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服务覆盖心脑血管肿瘤消化感染等适应症[3] - 2023年营业收入4.63亿元净利润3215万元2024年营业收入4.15亿元净利润5521万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1亿元净利润4875万元[3] - 业绩承诺2025至2028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487万元8767万元11081万元13111万元合计不低于4.04亿元[3] 战略协同效应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形成CRO加医药工业的产业布局新增医药工业板块业务[3] - 可充分发挥阳光诺和研发优势与朗研生命产业化及销售渠道优势促进研发品种落地和产能释放[4] - 医药工业板块将成为主营业务重要组成部分有望提升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4] 历史交易对比 - 2023年5月曾筹划以16.11亿元收购朗研生命100%股权并拟募集10.07亿元资金[6] - 当时朗研生命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5.10亿元净利润3754万元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6.17亿元净利润8513万元[8] - 此前业绩承诺2023至2025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0.95亿元1.25亿元1.58亿元合计不低于3.78亿元[8] - 本次交易价格较两年前下降超25%且标的公司2023-2024年实际净利润未达历史业绩承诺[9][10]
申万宏源:小核酸药物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国内企业加速抢占蓝海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06:58
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及增长 - 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从2019年27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46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14.3% [1][2] - 预计市场将加速增长 从2023年起以26.1%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33年达到467亿美元 [1][2] 小核酸药物技术优势 - 与传统小分子药物和抗体药物相比 小核酸药物具有研发周期较短、靶点丰富、效果持久、研发成功率较高等显著优势 [1] - 小核酸药物直接作用于mRNA层面 能够靶向传统药物难以触及的"不可成药"靶点 [1] 小核酸药物发展进程 - 全球小核酸药物共获批22款 其中3款已退市 主要集中在脊髓性肌萎缩症、杜氏肌营养不良、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等罕见病领域 [2] - 小核酸药从罕见病领域向慢性病、常见病跨越的趋势已经展现 市场有望加速扩容 [2] 国内小核酸药物研发布局 - 国内创新药企业加速布局小核酸药 选择直接切入慢病赛道 适应症集中于心血管、乙肝、癌症等大病种 [1][3] - 国内多款自研产品正处于临床一二期 建议关注后续临床数据的读出以及潜在的海外授权 [3] 行业重点公司 - 建议关注具有自主技术平台、管线更具优势的公司 包括瑞博生物、圣诺医药-B、舶望制药、悦康药业、石药集团、腾盛博药-B、恒瑞医药等 [4] - 海外优秀企业包括Alnylam、Ionis、Arrowhead等 [4]
开源证券:小核酸药物有望成为减重赛道新风口 联用GLP-1或多重满足临床需求
智通财经· 2025-09-26 06:39
小核酸药物减重赛道布局 - 小核酸药物布局减重适应症主要围绕INHBE和ALK7两个靶点 [1] - INHBE主要在肝脏细胞中表达 负责编码并分泌Activin E 与其他配体共同作用通过结合ALK7调控脂肪代谢 [1] - ALK7主要在脂肪组织中表达 是INHBE发挥作用的受体 结合后抑制脂解作用导致非酯化脂肪酸水平下降 [1] 企业研发进展 - Arrowhead和Wave的INHBE siRNA分子将在未来6个月内读出1期试验数据 [2] - Alnylam布局最全面 IND-enabling阶段分子覆盖INHBE(肝脏靶向) ALK7(脂肪靶向) GeneD(肌肉靶向) [2] 联合治疗优势 - Arrowhead的ALK7 siRNA联用Tirzepatide可提升减重效果并实现更长间隔给药(如月度 季度) [3] - 联用方案有望实现高质量减重(减脂不减肌) 并减少腹部/内脏脂肪积累 [3] - INHBE/ALK7功能缺失携带者表现为更低腰臀比 更少内脏脂肪积累 提示该通路调控脂肪分布 [3] 投资关注方向 - 建议关注Arrowhead和Wave的1期临床数据 包括安全性 药代动力学 给药间隔 biomarker敲降水平和早期疗效 [4] - 推荐标的包括悦康药业 阳光诺和 热景生物 石药集团等 [4]
申万宏源:预计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将加速增长 关注后续临床数据读出以及潜在海外授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02:26
小核酸药物市场前景 - 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预计从2023年起以26.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2033年达到467亿美元 [1][2] - 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7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46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为14.3% [2] 技术优势与作用机制 - 小核酸药物直接作用于mRNA层面 靶向传统药物难以触及的"不可成药"靶点 [1] - 具备研发周期较短、靶点丰富、效果持久、研发成功率较高等显著优势 [1] 疾病领域应用拓展 - 全球已获批22款小核酸药物(其中3款退市) 主要集中在脊髓性肌萎缩症、杜氏肌营养不良、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等罕见病领域 [2] - 近年向高血脂、乙肝、高血压等慢性病常见病领域跨越 市场加速扩容趋势显现 [2] 国内行业发展现状 - 国内创新药企业加速布局小核酸药 研发直接切入心血管、乙肝、癌症等大病种慢病赛道 [3] - 多款自研产品处于临床一二期阶段 需关注后续临床数据读出及潜在海外授权 [1][3] 重点企业布局 - 国内建议关注瑞博生物、圣诺医药、舶望制药、悦康药业、石药集团、腾盛博药、恒瑞医药等具有自主技术平台和管线优势的公司 [3] - 海外优秀企业包括Alnylam、Ionis、Arrowhead等 [3]
开源晨会-20250925
开源证券· 2025-09-25 14:41
核心观点 - 小核酸药物在减重赛道展现巨大潜力,靶向INHBE和ALK7通路有望破局千亿美金市场[5][11] - UCO-SAF产业链供需持续偏紧,价格显著上涨,中国SAF产品竞争力凸显[6][17][18] - 道通科技在数字维修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TPMS业务高速增长,新兴市场拓展取得突破[7][22][24] - 前沿生物深耕HIV治疗与小核酸药物研发,创新管线布局打开长期成长空间[8][26][27] 医药行业:减重赛道小核酸药物进展 - 小核酸药物聚焦INHBE和ALK7靶点:INHBE在肝脏细胞表达并分泌ActivinE,与ALK7结合后抑制脂解作用,导致非酯化脂肪酸水平下降及内脏脂肪堆积[5][11] - 企业布局进度分化:Arrowhead和Wave的INHBE siRNA分子将在未来6个月内读出1期试验数据,Alnylam覆盖INHBE、ALK7及GeneD靶点[12] - 联用GLP-1实现协同增效:临床前数据显示ALK7 siRNA联用Tirzepatide可提升减重效果并延长给药间隔,同时实现减脂不减肌的高质量减重[13] - 人类遗传学证据支持:INHBE或ALK7功能缺失携带者表现出更低腰臀比和更少内脏脂肪,提示该通路调控脂肪分布而非单纯体重[13] - 投资关注短期数据读出:重点跟踪安全性、药代动力学、biomarker敲降水平及早期疗效指标[14] - 推荐标的包括悦康药业、阳光诺和、热景生物、石药集团等,受益标的含前沿生物、恒瑞医药等[15] 化工行业:UCO-SAF产业链供需分析 - SAF价格大幅上涨:截至9月24日,欧盟和中国SAF价格分别为2,705美元/吨和2,400美元/吨,较年初上涨46%和33%,潲水油价格7,400元/吨,较年初涨15%[6][17] - 产业链利润丰厚:中国SAF单吨利润超3,000元/吨,2025年内最高超3,500元/吨[6][17] - 供应端持续收缩:壳牌荷兰终止生物燃料厂重启计划,芬欧汇川退出鹿特丹项目,NESTE鹿特丹和新加坡工厂将进行6周检修,国内镇海炼化复工推迟至11-12月[17] - 需求端政策驱动:欧盟拨款1.18亿美元ETS配额支持SAF采购,新加坡2026年推出SAF税以实现1%添加目标,中国预计下半年启动全国省会机场试点[17] - 欧盟对美国SAF征收反侵销税:税率约172.2欧元/吨,主因美国享有1.75美元/加仑补贴,中国SAF无明确补贴政策且被征税概率低,竞争力凸显[18] - 受益标的包括嘉澳环保、山高环能、卓越新能、海新能科、鹏鹞环保等[19] 计算机行业:道通科技业务进展 - 业绩预测维持稳定: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8.04亿元、10.13亿元、12.46亿元,EPS为1.20元/股、1.51元/股、1.86元/股,对应PE为31.3倍、24.8倍、20.2倍[7][21] - 北美市场取得突破:TPMS传感器及诊断工具在北美两大核心赛道均位列第一,产品性能、价格竞争力和品牌认可度全面领先[22] - 全球TPMS需求旺盛:全球汽车保有量超14亿辆,欧美车龄超7年车辆占比60%,法规驱动替换需求释放,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超50亿美元[24] - 业务增长强劲:2025年上半年TPMS销售收入5.16亿元,同比增长56.83%[24] - 新兴市场拓展加速:助力南非开普敦建设最大电动公交充电枢纽,支持120辆电动公交车部署,展现新兴市场潜力[23][25] 医药公司:前沿生物研发布局 - 核心产品艾可宁领先市场:作为全球首个长效抗HIV病毒融合抑制剂,2018年获批经治治疗适应症,医保覆盖助力下沉市场拓展[8][26][28] - 小核酸药物多适应症布局:聚焦慢性病领域,覆盖IgA肾病、血脂异常及内分泌疾病,靶点具备FIC或BIC潜力[27] - 自研递送载体突破技术瓶颈:ACORDE载体支持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递送,FB7013(MASP-2靶点)计划2025年底递交IND申请,FB7011(双靶点)显示更优疗效与安全性[27] - 盈利预测反映投入期: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76亿元、-1.71亿元、-1.64亿元,EPS为-0.47元、-0.46元、-0.44元[26] - 创新与仿制药协同发展:长效抗HIV制剂研发持续推进,高端仿制药及器械布局贡献收入增量[8][28]
小核酸药物行业深度报告:“小”核酸,“大”未来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5 12:59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行业投资评级为积极看好 投资案件部分明确支持小核酸药物发展前景[2] - 核心观点认为小核酸药物技术成熟且具备显著优势 包括研发周期短 靶点丰富 效果持久和研发成功率高[2] - 行业处于从罕见病向常见病跨越的快速发展阶段 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46亿美元以26.1%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33年467亿美元[2] - 国内企业正加速布局 重点关注具有自主技术平台和优势管线的公司如瑞博生物 圣诺医药等[2] 行业简介 - 小核酸药物定义为寡核苷酸药物 由十几个到几十个核苷酸组成 作用于mRNA层面干预基因表达[8] - 发展历程显示1978年提出反义核酸概念 1998年发现RNA干扰机理 2014年GalNac递送系统突破推动行业复苏 2016年后多款重磅药物上市[11] - 与传统小分子和抗体药物相比具有五大优势:研发周期短 效果持久(体内半衰期按月计算) 研发成功率高(I期到III期达59.2%) 不易产生耐药性 治疗领域更广[13] - 全球已获批22款药物(3款退市) 主要类型为ASO(占2023年市场62.5%) siRNA(36.7%)和适配体[18][21] 主要药物类型与技术 - ASO通过两种机制发挥作用:与靶mRNA结合调控基因转录或促进RNaseH降解mRNA 代表药物Spinraza 2024年销售额15.73亿美元[24] - siRNA通过RNAi机制沉默基因表达 需递送系统支持 2018年首款药物Patisiran上市 目前7款获批[28] - 适配体可特异性结合蛋白质等目标 具有低免疫原性优势 首款药物Pegaptanib于2004年获批[33] - GalNac递送技术是重大突破 通过肝细胞靶向实现高效递送 2019年首款GalNAc-siRNA偶联物Givlaari获批[36] 研发与商业化进展 - 全球市场规模从2019年27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46亿美元 CAGR为14.3% 预计2033年达467亿美元[41] - 明星药物包括SMA治疗药物Spinraza(累计销售额138亿美元) DMD药物Exondys系列 以及TTR类药物Onpattro和Amvuttra[47][51][55] - 慢病领域突破性药物Inclisiran(靶向PCSK9)2024年销售额7.54亿美元(同比增112%) 年注射仅需2次[61] - 国内研发直接切入慢病赛道 聚焦心血管 乙肝等大病种 多款产品处于临床I/II期[63] 国内外重点企业 - Alnylam是全球siRNA领导者 6款药物上市 2025年预计总收入26.5-28亿美元 TTR药物贡献主要收入[74] - Ionis是ASO领域领头羊 拥有LICA技术平台 6款上市药物 2025Q2收入4.5亿美元并实现盈利转正[84] - Arrowhead拥有TRiM平台 专注肝脏 肺部及CNS疾病[95] - 国内瑞博生物6款自研药物进入临床 舶望制药采用RADS平台 悦康药业YKYY015靶向PCSK9进入临床I期[104][106][111]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持续进步推动市场扩容 尤其GalNac递送系统显著提升靶向性和稳定性[36] - 研发管线向常见病领域拓展 高血压 高血脂 乙肝等大病种成为新焦点[63] - 授权合作活跃 2025年多项交易金额超10亿美元 包括舶望制药与诺华达成首付款1.6亿美元的合作[68] - 投资关注点集中于临床数据读出和海外授权进展 具有自主技术平台的公司更具优势[2]
减重赛道全球前沿进展跟踪(三):新风口之小核酸药物有望破局千亿美金市场
开源证券· 2025-09-25 06:11
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小核酸药物在减重赛道围绕INHBE和ALK7靶点展开 通过抑制INHBE-ALK7信号通路可调控脂肪代谢 减少内脏脂肪堆积而非单纯减重[5][14] - Arrowhead和Wave的INHBE siRNA分子将在未来6个月内读出1期试验数据 Alnylam布局最全面 覆盖INHBE、ALK7及Gene D三个靶点[6][17] - 小核酸药物联用GLP-1可实现更长间隔给药(月度/季度) 临床前数据显示联用可提升减重效果并实现减脂不减肌[7][19] - 抑制INHBE/ALK7通路可改善脂肪分布 人类遗传学研究表明功能缺失携带者具有更低腰臀比和更少内脏脂肪积累[7][22] 企业布局进展 - Arrowhead的ARO-INHBE(1/2a期)预计2025年Q4读出SAD和MAD数据 ARO-ALK7(1/2a期)已于2025年5月启动试验[18] - Wave的WVE-007(1期)预计2025年Q4至2026年Q1读出SAD数据[18] - Alnylam的INHBE靶点药物处于IND-enabling阶段 ALK7靶点药物ALN-2232预计2025年内进入临床[18] - 国内企业迅速跟进:拓界/恒瑞HRS-5817(1期)、大睿生物RN3161(IND阶段)、舶望医药/炫景生物/时安生物/润佳医药/康哲生物/圣因生物均处于临床前阶段[18] 投资建议 - 短期关注Arrowhead和Wave的1期试验数据读出 重点观察安全性、药代动力学、给药间隔及生物标志物敲降水平[8][26] - 推荐标的包括悦康药业、阳光诺和、热景生物、石药集团 受益标的包括前沿生物-U、恒瑞医药[8]
东吴证券:MNC纷纷下注小核酸领域 中国企业有望抢占全球蓝海市场
智通财经· 2025-09-24 07:2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RNAi疗法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18年1200万美元增至2030年250亿美元 其中常见病及肿瘤领域占比54% [3] - 中国RNAi疗法市场规模从2022年400万美元增至2025年3亿美元以上 复合年增长率超300% 预计2030年达30亿美元 [1][3] 技术优势与突破 - 小核酸药物以RNA为靶点 具备靶标可及性广 靶向性强 研发效率高和给药间隔长等优势 [1] - 通过序列设计 化学修饰和递送方式等技术突破 解决血管内降解 免疫激活 跨膜困难等难题 [2] - 肝外递送和慢性疾病领域技术突破将成倍扩大市场空间 [2] 产品表现与获批情况 - Nusinersen 2024年销售额16亿美元 为全球首个脊髓性肌萎缩治疗药 [2] - Vutrisiran 2024年销售额9.7亿美元 同比增长73% 2022年获批 [2] - Inclisiran 2024年销售额7.5亿美元 同比增长112% 2025年上半年收入5.55亿美元 同比增长66% [2] - 截至2025年中全球共获批22款小核酸药物 包括13款ASO 7款siRNA和2款核酸适配体药物 [5] 研发交易与合作 - 诺华 AZ 渤健 礼来 辉瑞 罗氏 GSK 赛诺菲等跨国企业纷纷布局小核酸领域 [4] - 靖因药业与CRISPR共同开发项目金额近9亿美元 [4] - 苏州瑞博与勃林格殷格翰总交易金额超20亿美元 [4] - 赛诺菲以1.3亿美元预付款引进Arrowhead子公司大中华区权益 [4] - 舶望制药与诺华合作金额超52亿美元 [4] 适应症分布与未来方向 - 遗传罕见病是获批最多适应症类别 共16款药物 眼科疾病3款 心血管疾病1款 [5] - 未来将在代谢和心血管慢病用药 罕见病功能性治愈 肝外递送和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展现潜力 [5] 行业参与者 - 中国企业包括悦康药业 热景生物 石药集团 信立泰 圣诺医药 腾盛博药 成都先导 舶望制药 瑞博生物等 [6] - 海外龙头企业包括Alnylam Ionis Arrowhead Avidity等 [6]
小核酸行业:MNC加大BD,慢病+肝外领域潜力无限
东吴证券· 2025-09-24 06:18
行业投资评级 - 小核酸行业迎来绝佳投资机遇 [2] 核心观点 - 小核酸药物具备靶标可及性广、靶向性/特异性强、研发效率高、给药间隔长等独特优势 [2] - 技术突破攻克了血管内降解及清除、先天免疫激活、跨膜困难、内涵体逃逸、脱靶效应等难题 [2] - 多款小核酸药物成功获批上市 展现良好成药性 Nusinersen 24年销售额16亿美元 Vutrisiran 24年销售额9.7亿美元(同比增长73%) Inclisiran 24年销售额7.5亿美元(同比增长112%) 25H1收入5.55亿美元(同比增长66%) [2] - RNAi疗法全球市场规模从2018年1200万美元增至2020年3.6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449.2%) 预计2030年达250亿美元 中国RNAi疗法市场规模从2022年400万美元增至2025年3亿美元以上(复合年增长率超300%) 预计2030年约30亿美元 [2] - MNC加大BD布局 诺华、AZ、渤健、礼来、辉瑞、罗氏、GSK、赛诺菲等纷纷下注 中国药企相关交易活跃 包括靖因药业与CRISPR近9亿美元合作 苏州瑞博与勃林格殷格翰超20亿美元交易 赛诺菲1.3亿美元预付款引进维亚臻管线 舶望制药与诺华合作金额超52亿美元 [2] - 全球共获批上市22款小核酸药物(13款ASO、7款siRNA、2款核酸适配体) 其中16款针对遗传罕见病 未来在代谢心血管等长效慢病、罕见病功能性治愈组合、肝外递送和神经系统疾病领域潜力巨大 [2] - 建议关注具有自主技术平台、管线布局新颖、具备出海预期的企业 包括悦康药业、热景生物-尧景、石药集团、信立泰、圣诺医药、腾盛博药、成都先导、舶望制药、瑞博生物等 [2] 小核酸药物简介及核心技术 - 小核酸药物包括以RNA为靶点的ASO、siRNA、miRNA、saRNA和以蛋白质为靶点的Aptamer [10] - 作用机制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mRNA结合 调控表达和剪接 或模拟内源mRNA翻译功能蛋白 [10] - ASO长度18-30核苷酸单链 作用机制包括RNase H介导的mRNA降解和形成空间位阻 [12] - siRNA长度19-23碱基对双链 通过切割mRNA发挥作用 优势包括高特异性、高活性、低免疫原性 [12] - 小核酸药物优势包括靶标可及性广(理论可靶向所有致病基因)、靶向性/特异性强、研发效率高、给药间隔长(药效持续数月甚至1年) [19] - 药物设计涉及序列设计、化学修饰和递送系统三大方面 [20] - 化学修饰包括骨架修饰(如硫代磷酸酯PS)、核糖修饰(如2'-F、2'-MOE)、碱基修饰(如m5C、5-FU)和末端修饰 提高稳定性、亲和力和代谢性质 [24] - 递送系统主流技术包括LNP(脂质纳米颗粒)和GalNAc(N-乙酰半乳糖胺)肝靶向递送 LNP优势包括组成可控、制备简单、尺寸小 GalNAc优势包括高效肝细胞靶向性、低免疫原性 [30][33] - 肝外递送技术如AOC(抗体偶联寡核苷酸)仍在开发中 优势包括肝外靶向和多种偶联方式 [37] - 生产工艺采用固相合成技术 自动化程度高 产物纯度约90% 规模可从克级扩大至数公斤级 [40] 小核酸药物市场 - 发展历程分为技术探索期(90年代)、震荡发展期(2006年后)、技术突破期(2016年后)和快速发展期(当前) [45] - 2024年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达52.47亿美元 同比增长18% [50] - 截至2025年中共获批上市22款小核酸药物 销售额领先品种包括Nusinersen(16亿美元)、Vutrisiran(9.7亿美元)、Inclisiran(7.5亿美元) [51][52] - 全球在研小核酸管线786条 进入III期临床包括VSA-001、STP-702、VSA-003、塞迪司兰、AOC-1001等 [53][57] - 中国在研小核酸药物涉及多个靶点和疾病领域 研发机构数量持续增长 [58][67] - 2020-2025年8月全球小核酸BD交易活跃 TOP20交易总金额最高达113.75亿美元(Arrowhead与Sarepta合作) [74][76] 小核酸药物疾病领域 - DMD(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全球发病率约4.8/10万男性 中国约3.3/10万 已上市外显子跳跃药物包括Eteplirsen、Golodirsen、Casimersen、Viltolarsen 2024年销售额超11亿美元 [79][81] - SMA(脊髓性肌萎缩症)全球新生儿患病率1/6-10千 中国约1.8-2万患儿 Spinraza 2016年上市 2019年进入中国 2021年医保后年治疗支出降至10万元以下 [84][86] - ATTR(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全球约5万hATTR患者和20-30万wtATTR患者 2022年ATTR药物销售额51.1亿美元 预计2030年达91.7亿美元 [92] - ATTR治疗包括小分子稳定剂(Tafamidis 2023年销售额33亿美元)、TTR抑制剂(Patisiran、Vutrisiran、Inotersen、Eplontersen)和基因编辑疗法 Vutrisiran 2024年销售额12.23亿美元(同比增长30.9%) [94][97][107] - 高血脂领域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患病率35.6% PCSK9靶向药物2024年全球销售额约20亿美元 Inclisiran作为超长效降脂药可实现每六个月给药一次 LDL-c平均降幅50% [118][120][123]
医药行业周报:把握结构性机会,优中选优-20250921
华鑫证券· 2025-09-21 13:01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1][8] 核心观点 - 创新药出海是产业趋势,2025年上半年中国License-out交易72笔,超2024年全年一半,交易总金额较2024年全年高出16%,单笔超10亿美元交易达16笔[2] - 小核酸药物出海实现突破,舶望制药与诺华合作潜在里程碑价值高达52亿美元,迈威生物授权心血管双靶点siRNA创新药[3] - 世界肺癌大会上国产ADC数据表现突出,复宏汉霖HLX43在NSCLC患者中ORR达28.6%-60%,百利天恒双抗ADC联合奥希替尼ORR达100%[4] - 胰淀素类似物单药减重III期数据读出,诺和诺德cagrilintide治疗68周平均体重减轻11.8%(12.5kg)[5] - CXO行业有望逐步恢复,2025H1 License-out首付款总额首次超过一级市场融资总额,普蕊斯新签订单额同比增长40.12%[6] - 2025年医保谈判和商保创新药目录专家评审结束,基本医保目录535个通过形式审查,商保目录121个通过[7] 创新药出海 - 2025年上半年中国License-out交易72笔,交易总金额较2024年全年高出16%,单笔金额超过10亿美元交易达16笔[2] - 医药生物行业指数当期PE(TTM)39.77倍,高于5年历史平均估值31.50倍[2] - 小核酸领域出海突破,舶望制药与诺华合作潜在价值52亿美元,迈威生物授权心血管双靶点siRNA创新药[3] - 国产ADC数据靓丽,复宏汉霖HLX43在NSCLC患者中ORR达28.6%-60%,百利天恒双抗ADC联合奥希替尼ORR达100%[4] - 全球ADC交易数量稳定上升,中国企业License-out获全球认可,启德医药与Biohaven合作创130亿美元历史新高[4] 技术领域突破 - 小核酸药物在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等领域取得进展,阿里拉姆启动高血压RNAi疗法Zilebesiran首个III期临床试验[3] - 胰淀素类似物开发获突破,诺和诺德cagrilintide单药治疗68周平均体重减轻11.8%(12.5kg),安全性良好[5] - 国内众生药业、博瑞医药和九源基因等跟进胰淀素类似物开发[5] - CAR-T方向在新靶点、实体瘤和体内CAR-T技术突破[8]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5年医保谈判和商保创新药目录专家评审结束,基本医保目录535个通过形式审查,商保目录121个通过[7] - 国家药监局发布《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工作方案》,探索30个工作日内完成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审评审批[6] - 2025年第一季度共有186款1类新药首次斩获临床批件,其中3月获批103款[6] - CXO行业订单恢复,普蕊斯新签订单额同比增长40.12%[6]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IO+ADC升级和PD-1三抗方向推荐上海谊众、汇宇制药,关注基石药业、复宏汉霖、石药集团[8] - CXO受益创新环境好转推荐百诚医药、凯莱英、普蕊斯、维亚生物,关注昭衍新药、益诺思[8] - 小核酸和基因治疗推荐西藏药业、悦康药业,关注阳光诺和、迈威生物[8] - 免疫方向银屑病领域推荐益方生物,关注荃信生物-B、诺诚健华、丽珠集团[8] - TCE技术平台迭代推荐关注维立志博、德琪医药、和铂医药、先声药业[8] - CAR-T方向推荐安科生物,关注科济药业[8] - 商保创新药目录谈判关注北海康成[9] - 痛风领域推荐长春高新、一品红[9] - 减重方向推荐众生药业,关注联邦制药[9] - 医疗器械人形机器人方向推荐美好医疗[9] 市场表现 - 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最近一周跌幅2.07%,跑输沪深300指数1.63个百分点,涨幅排名第23位[22] - 最近一月跌幅1.19%,跑输沪深300指数7.79个百分点,涨幅排名第26位[23][25] - 最近3个月涨幅16.55%,跑赢沪深300指数16.18个百分点[40] - 最近6个月涨幅18.36%,跑赢沪深300指数12.33个百分点[40] - 子行业医疗服务最近一周跌幅最小(0.47%),最近一月涨幅最大(6.43%)[31] - 医疗服务1年期涨幅82.76%,PE(TTM)38.20倍[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