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城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预计全球半导体龙头Q3营收环比+8%,存力和算力是AI时代的双生引擎
长城证券· 2025-09-24 07:42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存力和算力是AI时代的双生引擎,预计全球半导体龙头Q3营收环比+8% [1][2] - 25Q2全球前60大半导体企业营收环比+9%,净利润环比+11%,预计25Q3营收环比+8%,净利润环比+25% [2][15] - AI大算力浪潮催生新动能,芯片国产替代坚定推进,重点关注AI产业链相关公司及"龙头低估"&"困境反转"企业 [5][11] 全球半导体龙头企业表现 - 25Q2费城半导体指数增长29%,截至9月19日Wind美股半导体PE约49.83倍,处于近25年历史高位区间(历史分位数90%) [2][16][17] - 25Q2细分板块营收:存储环比+25%、晶圆制造环比+17%、封测环比+9%、模拟环比+8%、材料环比+7%、设备环比+4%、MPU环比+3%,射频环比-2% [2][20] - 25Q2细分板块净利润:封测环比+120%、晶圆制造环比+16%、MPU环比+15%、设备环比+10%、存储环比+10%,材料环比-39%、射频环比-30%、模拟环比-29% [2][20] - 25Q2细分板块毛利率:MPU环比+4.5pct、模拟环比+3.4pct、晶圆制造环比+0.4pct、封测环比+0.4pct、设备环比+0.3pct,存储环比-1.4pct、射频环比-0.6pct、材料环比-0.6pct [2][23] - 25Q2全球前60大半导体企业库存天数约128天,环比+2天,其中存储库存天数环比-38天,材料环比-7天,代工环比-2天,MPU环比+16天,射频环比+3天,模拟环比+4天 [2][26][27] 上游制造板块 晶圆制造 - 25Q2全球晶圆制造板块营收341.87亿美元,同比+40%,环比+16%,主要受益于HPC需求强劲 [2][30][31][38] - 25Q2台积电营收300.7亿美元,同比+44%,环比+18%;中芯国际营收22.09亿美元,同比+16%,环比-2% [6][31][38] - 25Q2全球晶圆制造板块毛利率54.5%,同比+5.7pct,环比+0.4pct;台积电毛利率58.6%,环比-0.2pct;中芯国际毛利率20.4%,环比-2.1pct [6][40][43] - 预计25Q3全球晶圆制造板块营收环比+6%,台积电指引Q3营收中值324亿美元(环比+7%),中芯国际指引Q3营收中值23.42亿美元(环比+6%) [6][45][46] 半导体设备 - 25Q2全球半导体设备板块营收306.41亿美元,同比+22%,环比+4%,主要受益于中国台湾销售额增长 [2][48] - 25Q2中国台湾设备收入59.55亿美元,占比29%,环比+23%;中国大陆设备收入62.14亿美元,占比31%,环比+10% [6][53][55] - 25Q2逻辑设备收入环比+9%,存储设备收入环比-16% [6][56][58] - 预计25Q3全球半导体设备板块营收环比-1%,主要因应用材料指引环比下降8% [2][60][62] - SEMI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1077亿美元,同比+6%,其中NAND设备同比+46%,DRAM设备同比+10% [6][64][65] 半导体硅片 - 25Q2全球半导体硅片板块营收12.32亿美元,同比+7%,环比+7%,出货量环比+15% [6][67][68] - 25Q2 300mm晶圆出货量创18年来单季度新高,200mm及以下晶圆出货量仍处于低位 [6][71] - 预计25Q3全球硅片板块营收环比基本持平,AI尖端产品需求强劲,其他领域库存消化尚需时日 [2][79][80] 封测 - 25Q2全球封测板块营收82.74亿美元,同比+9%,环比+9%;净利润环比+120% [6][83][84] - 预计25Q3全球封测板块营收环比+14%,先进封装供不应求 [2][83][84] 半导体设计板块 存储 - 25Q2全球存储板块营收262.2亿美元,同比+33%,环比+25%;DRAM及NAND量价齐升 [6][88] - 25Q2美光营收93.01亿美元,环比+15%;SK海力士营收158.95亿美元,环比+31% [6][88][89] - 预计25Q3全球存储板块营收环比+11%;预计2025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1848亿美元,同比+12% [4][6][42] MPU - 25Q2全球MPU板块营收环比+3%,净利润环比+15% [2][20] - 海外大厂Token调用量从2024年4月的9.7万亿增长至2025年4月的480万亿;预计2025年AI服务器出货量同比+24% [4][46] - 预计25Q3全球MPU板块营收环比+15%,NV GB300产量将提升 [4] 射频 - 25Q2全球射频板块营收环比-2%,预计25Q3环比+14%,iPhone 17系列销量或高于16同期 [4] 模拟 - 25Q2全球模拟板块营收环比+8%,毛利率环比+3.4pct,主要受益于工业领域广泛复苏 [2][20][24] - 预计25Q3全球模拟板块营收环比+6% [4][55]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国产AI服务器产业链(南亚新材)、国产AI存力产业链(江波龙、澜起科技、联瑞新材)、端侧AI苹果链(立讯精密、长电科技)、智能手机温和复苏链(卓胜微、豪威集团) [5][10][11]
电子元器件月报:华为发布算力超节点和集群,Meta推出新一代AI眼镜-20250923
长城证券· 2025-09-23 11:26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华为发布算力超节点和集群产品,Atlas 950超节点训练性能提升17倍至4.91M TPS,计划2027年实现百万卡级集群规模,昇腾芯片路线明确,Ascend 960/970系列将带来算力翻倍和精度优化[3][33] - Meta推出新一代AI眼镜,包括全球首款内置显示屏的AR+AI眼镜Meta Ray-Ban Display,显示技术采用LCoS微显示屏和光波导方案,峰值亮度5000尼特,漏光率低于2%,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0%,Meta市场份额达73%[3][17] - 半导体设备需求强劲,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销售额达330.7亿美元,同比增长24%,SEMI预计2025年全球设备销售额将创1255亿美元新高,同比增长7.4%[4] - 存储市场供需改善,DDR4供应紧张导致价格上行,DDR5 RDIMM出现供应紧张,预计四季度保持涨价行情,NAND Flash价格受原厂减产和AI需求推动有望开启涨价周期[4][48] - 折叠屏手机市场增长,2025年中国折叠屏出货预计达947万台,同比增长3.3%,2026年全球出货预计同比激增54%至2340万台[11][14] - 云基础设施支出持续增长,25Q2全球支出达953亿美元,同比增长22%,AWS、Azure和谷歌云合计占65%市场份额,AI工作负载和传统迁移推动需求[30] 行业总量观察 - 2025年6月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2055.7万部,同比下降13.8%,1-6月累计出货1.30亿部,同比下降6.5%[7][10]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498万台,同比增长12.6%,IDC预测2025年全年出货947万台,同比增长3.3%[1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0%,AI智能眼镜占比78%,同比增长超过250%[17]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3390万台,同比增长36%,创历史新高,基础手环品类增速达80%[21] - 25Q2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953亿美元,同比增长22%,连续四个季度保持超20%增长[30] 硬件创新跟踪 - 华为昇腾芯片路线包括Ascend 950/960/970系列,Ascend 950DT算力达1P FP8和2P FP4,互联带宽2TB/s,Ascend 960计划2027Q4推出,算力全面翻倍[33][34] - Meta Ray-Ban Display起售价799美元,采用LCoS微显示屏,分辨率600×600像素,90Hz刷新率,续航6小时,支持神经腕带手势控制[35][36] - vivo Vision探索版发布,重量398g,搭载骁龙XR2+平台,支持8K分辨率和眼动追踪,对比苹果Vision Pro在重量和显示参数有优势[37][38] - 华为Mate XTs非凡大师起售价17999元,搭载麒麟9020处理器,支持三折叠显示和PC级应用,电池5600mAh[39][40] - 苹果iPhone17系列发布,首次推出iPhone Air,厚度5.6mm,Pro系列搭载A19Pro芯片,后置三摄均升级至48MP[41][42] 行业细分领域跟踪 - 9月面板价格持平,电视面板65/55/43/32吋均价分别为173/124/64/35美元,显示器和平板面板价格均无变化[45][47] - 存储价格DDR4 8GB/16GB和DDR5 16GB均价分别为3.20/6.40/6.05美元,NAND Flash价格闪迪计划调涨10%以上[48] - 半导体设备销售额2025年上半年超650亿美元,第二季度同比增长24%[4] 龙头公司风向标 - 英伟达FY2026Q2营收467.43亿美元,同比增长56%,数据中心业务收入411亿美元,同比增长56%[53] - Marvell FY2026Q2营收20.06亿美元,同比增长57.6%,数据中心业务收入14.91亿美元,同比增长69.2%[57] - 博通FY2025Q3营收159.52亿美元,同比增长22%,AI收入52亿美元,同比增长63%,预计Q4达62亿美元[60] 香港/台湾地区月度数据 - 台积电8月营收3357.72亿新台币,同比增长33.84%,环比增长3.9%[75] - 存储企业南亚科8月营收67.62亿新台币,同比增长141.32%,威刚营收49.83亿新台币,同比增长64.53%[65] - IC设计企业联发科8月营收445.47亿新台币,同比增长7.27%,创意营收27.68亿新台币,同比增长42.31%[68] - 光学企业舜宇手机镜头出货量11535.4万件,同比下降7.1%,车载镜头出货量1006.7万件,同比增长19.3%[83] - PCB企业欣兴8月营收113.57亿新台币,同比增长4.93%,金像电营收58.87亿新台币,同比增长64.82%[101] 投资建议 - 推荐关注华勤技术(AI订单饱满)、佰维存储和普冉股份(存储涨价周期)、鼎龙股份和华虹公司(半导体先进制程)、英诺激光和鹏鼎控股(AI算力需求)、美迪凯和深科达(AR/VR眼镜供应链)[4]
中国广核(003816):电价下降拖累短期业绩,拟注入惠州核电夯实未来基础
长城证券· 2025-09-23 09:57
投资评级 - 首次评级给予"增持"评级 [1][8] 核心观点 - 电价下降拖累短期业绩但长期成长路径清晰 [1][8] - 上网电量增长部分对冲电价下行压力 [3] - 拟注入惠州核电等资产夯实未来基础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1.67亿元同比-0.53% 归母净利润59.52亿元同比-16.30% [1] - 2025年Q2营收191.39亿元同比-5.23% 归母净利润29.26亿元同比-16.54%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99.78/104.31/114.29亿元 同比-7.7%/+4.5%/+9.6% [8] - 2025年上半年ROE 4.88%同比-1.19个百分点 [1] 业务运营 - 2025H1核电发电营收306.58亿元同比+0.93% [3] - 累计上网电量1133.60亿千瓦时同比+6.93% [3] - 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56.1%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 [3] - 平均市场电价同比下降约8.23% [3] - 在运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3784小时同比增加125小时 [3] 盈利能力 - 电力销售业务毛利率43.29%同比-5.44个百分点 [4] - 所得税费用24.90亿元同比+17.91% [4] - 2025H1基本每股收益0.12元/股同比-16.31% [1] 项目进展 - 管理28台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31796兆瓦 [4] - 20台在建核电机组装机容量24222兆瓦 [4] - 在建容量占在运容量76.18% [4] - 台山二期和防城港三期项目获得国务院核准 [4] - 陆丰1号机组实现FCD 惠州1号机组预计2025年内投产 [4] 资产注入 - 拟以93.75亿元收购惠州核电82%股权等资产 [7] - 收购标的包含多个在建及储备核电项目 [7] - 合计权益净资产约80.31亿元 收购PB 1.17倍 [7] 行业前景 - 核电行业增长预期明确 [8] - 受高利用小时数、合理电价等利好因素影响 [8] - 行业规模及利润将持续增长 [8] - 电价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 [8]
光伏电池组件逆变器出口月报(25年8月)-20250923
长城证券· 2025-09-23 08: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组件海外积极拉货 逆变器渠道调整 2025年8月中国太阳能电池片组件合计出口额29.21亿美元 同比+19.8% 环比+31.4% 以infolink均价测算对应合计出口量40.42GW 国内厂家将出货重心投向海外 叠加国内光伏产品退税政策影响 海外进入积极拉货状态 囤积当前低价产品 8月国内出口欧洲光伏电池组件11.61GW 同比+39.41% 环比+23.84% 连续两月实现同比正增长 新兴市场百花齐放 欧洲以外市场实现电池组件出口28.81GW 同比+67.77% 环比+36.54% [2] - 逆变器方面 2025年8月国内出口总额8.78亿美元 同比/环比+1.93%/-3.63% 单月逆变器出口规模达384.61万台 同比/环比-27.26%/-16.39% 欧洲逆变器渠道状态回归正轨 下游需求旺盛 本月出口额规模维持稳定 亚洲市场印度 沙特 阿联酋 东南亚等主力市场持续调整 南非 尼日利亚 刚果 肯尼亚需求愈发成熟 澳大利亚受益于政策补贴需求持续爆发 [2] -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内光储行业景气度下滑 报表端也没有出现真正的底部业绩锚 定价与估值在无法预期中被下修 但结合产业链排产变化 价格走势考虑 以及对于减值计提的处理 24-25年可能为行业盈利的底部时刻 各家在财报端的表现与分化所发出的信号有望夯实胜率 平价上网与能源转型仍为全球各地光储装机的需求底色 供给侧方面 当下光伏产业链的内卷已导致老产能的亏损与新项目的拖延搁置 行业部分环节出现的非理性竞争与政策端的积极引导正加快产能出清 每一轮需求拉动的排产提升都是验证周期演变的重要节点 逆变器由于其更高的竞争壁垒而率先重回成长 新的供需平衡点代表更优的格局与更大的市场空间 即优秀光储企业的赔率 [3] 分国家组件出口数据 - 荷兰 25年8月出口量4.31GW 同比+18.63% 环比+20.56% [11] - 西班牙 25年8月出口量1.00GW 同比+21.29% 环比+40.99% [11] - 德国 25年8月出口量0.42GW 同比+23.65% 环比+14.76% [11] - 法国 25年8月出口量0.83GW 同比+15.88% 环比+21.30% [11] - 印度 25年8月出口量5.83GW 同比+35.11% 环比+7.69% [11] - 巴西 25年8月出口量1.44GW 同比-13.94% 环比+51.64% [11] - 澳大利亚 25年8月出口量0.59GW 同比-17.10% 环比+34.28% [11] - 南非 25年8月出口量0.35GW 同比-7.55% 环比+22.83% [11] - 日本 25年8月出口量0.67GW 同比+11.83% 环比+34.32% [11] - 巴基斯坦 25年8月出口量1.73GW 同比+47.49% 环比+77.18% [11] - 沙特阿拉伯 25年8月出口量1.28GW 同比-5.86% 环比+7.80% [11] - 阿联酋 25年8月出口量1.15GW 同比+108.97% 环比+89.79% [11] 分省份逆变器出口表现 - 浙江省(德业 锦浪 昱能 禾迈 艾罗)25年8月出口逆变器144.82万台 环比-24.1% 实现逆变器出口额16.51亿元 环比+7% [2] - 江苏省(固德威 上能电气)8月出口逆变器30.63万台 环比-29.8% 实现出口额8.3亿元 环比-16% [2] - 广东省(首航新能)7月实现出口22.65亿元/143.86万台 环比-7%/-7% [2] - 安徽省(阳光电源)8月出口逆变器5万台 环比-30.7% 实现出口额7.52亿元 环比-9.8% [2] 建议关注公司 - 阿特斯 晶澳科技 钧达股份 阳光电源 福斯特 德业股份 锦浪科技 盛弘股份 帝科股份 福莱特 [3]
债市周观察:国外如期降息,国内仍需等待
长城证券· 2025-09-23 06: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债市整体震荡,长端收益率受多重因素影响先下后上,10年期国债收益率波动后回到1.80%附近 [1][21] - 8月经济数据偏弱但债市反应有限,政策预期、美联储降息等影响债市情绪 [2][22] - 美联储9月重启降息,四季度仍有降息概率,国内总量政策工具短期内或不急出台,全面降息需等待,买卖国债和降准出台概率偏大 [3][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利率债上周数据回顾 - 资金利率:9月19日当周,DR001、R001、DR007、FR007等资金利率有不同波动 [8] - 公开市场操作:当周央行逆回购投放量1.83万亿元,总到期量1.26万亿元,资金净投放5623亿元 [8] - 中美市场利率对比:中美债利差倒挂幅度略有扩大,中债期限利差略有缩小,美债期限利差略有扩大 [15][16] - 利率期限结构:中债收益率曲线除2年期有所上升外变化较不明显,美债收益率曲线有所右移 [16] 房地产高频数据跟踪 - 一线城市:9月15日当周,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整体低位震荡,日均成交面积7.31万平方米,日均成交套数680套 [24] - 十大城市:商品房成交数据较上周有所回升,成交面积在11.07万平方米/日左右,比上周平均增加1.43万平方米/日 [25][26] - 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仍在历史低位徘徊,成交面积在21.38万平方米/日左右,成交套数在1914套/日左右 [26]
精智达(688627):Q2盈利环比显著改善,半导体测试业务高增长
长城证券· 2025-09-22 11:05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9] 核心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10亿元、16.48亿元、21.10亿元,同比增长50.7%、36.2%、28.0%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亿元、2.75亿元、3.74亿元,同比增长126.9%、51.0%、36.0% [1]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93元、2.92元、3.97元,对应PE分别为76X、50X、37X [1][9] - 预计ROE将从2024年的4.6%提升至2027年的15.1% [1] 近期业绩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4.44亿元,同比增长22.68%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下降19.94% [1] - 2025Q2单季度营收2.92亿元,环比增长91.65% [1] - 2025Q2归母净利润0.47亿元,环比扭亏为盈 [1] - 2025Q2毛利率40.40%,环比提升12.69个百分点 [2] - 2025Q2净利率16.09%,环比提升26.81个百分点 [2] 半导体测试业务进展 - 2025H1半导体测试设备收入3.13亿元,同比增长376.52% [3] - 获得3.23亿元半导体测试设备采购合同,预计对2025-2026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2] - 在DRAM老化测试修复设备、MEMS探针卡等产品实现出货量稳步提升 [3] - 自主研发的9Gbps ASIC芯片通过客户认证 [3] - 拓展NAND FLASH测试设备、高规格Memory Handler设备及探针卡关键技术 [3] - 持续研发SoC测试机,在硬件架构和测试通道性能实现关键突破 [3] 显示检测业务突破 - 首次取得G8.6 AMOLED产线2亿元以上检测设备订单 [8] - 在MicroLED、MicroOLED等新型微显示技术领域保持主流厂商合作 [8] - 与AR/VR头部终端厂商战略合作深化,实现多款光学、电学定制测试产品开发 [8] - 自主研发的高分辨率成像式色度仪器获得主要客户正式订单 [8] 费用结构 - 2025H1销售费用率7.74%,同比下降0.66个百分点 [2] - 2025H1管理费用率6.20%,同比上升1.21个百分点,主要因管理人员增加及薪酬提高 [2] - 2025H1研发费用率13.75%,同比下降0.76个百分点 [2] - 2025H1财务费用率-1.06%,同比上升0.16个百分点 [2]
盛美上海(688082):半导体设备需求持续强劲,25H1净利润同比高增
长城证券· 2025-09-22 10:4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9] 核心观点 - 半导体设备需求持续强劲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高增56.99% [1][2] - 公司凭借技术差异化优势把握市场机遇 产品平台化推进提升市场竞争力 [2] - 清洗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8.0%位居全球第四 电镀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8.2%位列全球第三 [8] - 临港产能加速释放 满产后总产能可达300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5.48/18.45/20.60亿元 对应PE为43/36/33倍 [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2.65亿元 同比增长35.83%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96亿元 同比增长56.99% [1] - 2025年Q2营收19.59亿元 环比增长50.05% [1] - 2025年Q2归母净利润4.49亿元 环比增长82.45% [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50.73% 同比提升0.05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21.31% 同比提升2.87个百分点 [2] - 预计2025年营收68.73亿元 同比增长22.3% [1][12]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5.48亿元 同比增长34.2% [1][12] 业务发展 - Ultra PmaxTM PECVD设备已交付客户验证TEOS及SiN工艺 [3] - 前道涂胶显影设备Ultra Lith使全球可服务市场规模翻倍 [3] - 2024年推出两款新型ALD炉管设备并进入工艺验证阶段 [3] - 2025年3月自主研发的单晶圆高温SPM设备通过关键客户验证 [8] - ECP设备第1500电镀腔完成交付 实现电镀技术全领域覆盖 [8] 行业前景 - 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预计增长16%至6112亿美元 [8] - 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产值预计增长12.5%至6874亿美元 [8] - 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需求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2] 产能规划 - 临港厂区A工厂满产产能100亿元 可支持2025年业绩目标65-71亿元 [3] - 临港厂区B工厂预计2026年下半年投产 投产后年产值200亿元 [3]
京仪装备(688652):25H1业绩同比稳健增长,产能扩张蓄力未来发展
长城证券· 2025-09-22 10:48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预期未来6个月内股价相对行业指数涨幅介于5%至15%之间 [4][9][18] 核心观点 - 25H1营收同比稳健增长45.38%至7.35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84%至0.90亿元 [1] - 半导体专用温控设备和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先 国内唯一实现规模装机应用的设备制造商 [3][9] - 受益于下游晶圆厂扩产和国产替代趋势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44% [8][9] 财务表现 - 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15.00亿元(同比增长46.1%) 归母净利润2.57亿元(同比增长68.4%) [1][9] - 毛利率持续改善 从2023年32.5%提升至2027年预计45.2% [11] - ROE显著提升 从2023年6.2%增长至2027年预计16.2% [1][11] 业务优势 - 产品技术指标全球领先 温控设备温度范围-120°C至120°C 精度达±0.05°C [3] - 覆盖国内主流集成电路制造商 包括长江存储、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等 [2][8] - 产品支持14nm逻辑芯片和192层3D NAND存储芯片制造工艺 [3] 行业前景 - 中国晶圆厂大规模兴建带动半导体设备需求增长 [8]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替代加速 公司作为国内稀缺供应商直接受益 [8][9] - 全球半导体产业复苏叠加下游产能扩张 推动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8]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83.20元对应2025年PE 52倍 2026年PE 36倍 2027年PE 26倍 [1][9] - 总市值139.78亿元 流通市值99.07亿元 [4] - 近3月日均成交额2.84亿元 流动性充足 [4]
交易型指数基金资金流向周报-20250922
长城证券· 2025-09-22 09:21
核心观点 - 报告显示交易型指数基金在2025年9月15日至9月19日期间出现显著资金流向分化 综合类指数基金普遍遭遇资金流出 而行业主题类基金吸引大量资金流入 尤其是科技和制造领域 [2][4][6][7] 综合类指数基金 - 上证50基金规模1594.56亿元 周跌1.71% 资金净流出5.98亿元 [6] - 沪深300基金规模9834.49亿元 周跌0.39% 资金净流出33.92亿元 [6] - 中证500基金规模1401.20亿元 周涨0.39% 但资金净流出15.59亿元 [6] - 创业板指基金规模1264.48亿元 周涨2.17% 资金净流入5.76亿元 [6] - 科创50基金规模1812.21亿元 周涨1.77% 但资金净流出66.88亿元 [6] - 恒生指数基金规模67.23亿元 周涨0.10% 资金净流出0.18亿元 [6] 行业主题类基金 - 大科技类基金规模2166.88亿元 周涨2.20% 资金净流入58.01亿元 [7] - 大金融类基金规模1284.83亿元 周跌3.20% 但资金净流入140.61亿元 [7] - 大制造类基金规模728.18亿元 周涨2.19% 资金净流入64.79亿元 [7] - 大消费类基金规模560.89亿元 周跌0.24% 资金净流入32.55亿元 [7] - 大周期类基金规模214.16亿元 周跌1.87% 资金净流入46.01亿元 [7] 风格策略类基金 - 红利类基金规模598.77亿元 周跌1.08% 资金净流入12.19亿元 [9] - 成长类基金规模73.06亿元 周涨1.16% 资金净流出1.40亿元 [9] - 中特估类基金规模516.33亿元 周跌0.60% 资金净流出5.23亿元 [9] QDII及海外市场基金 - 纳斯达克100基金规模784.21亿元 周涨1.84% 资金净流出0.67亿元 [11] - 港股科技类基金规模926.09亿元 周涨4.43% 资金净流入24.21亿元 [11] - 中国互联网基金规模453.50亿元 周涨3.29% 资金净流入10.04亿元 [11] - 恒生指数基金规模191.74亿元 周涨0.40% 资金净流出3.72亿元 [11] 债券及商品类基金 - 可转债基金规模438.59亿元 周跌1.57% 资金净流出25.17亿元 [12] - 30年期利率债基金规模89.69亿元 周跌0.32% 资金净流出15.28亿元 [12] - 黄金类基金规模708.87亿元 周跌0.70% 资金净流出4.22亿元 [12] - 短融类基金规模293.41亿元 周涨0.03% 资金净流出14.26亿元 [12] 指数增强类基金 - 沪深300增强基金规模32.09亿元 周跌0.58% 资金净流出0.21亿元 [12] - 中证500增强基金规模19.78亿元 周涨0.44% 资金净流入0.11亿元 [12] - 科创50增强基金规模9.35亿元 周涨1.80% 资金净流出0.42亿元 [12]
芯朋微(688508):25H1业绩同比高增长,工业市场有望驱动新一轮成长
长城证券· 2025-09-22 09:1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9] 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5H1业绩同比高增长 营收6.36亿元同比+40.32% 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106.02% [1]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新产品渗透加速和新市场拓展 特别是工业市场营收同比大幅提升57% [2][4] - 公司在家电领域深度绑定头部客户 在工业市场形成完整解决方案 未来新产品将推动阶梯式显著增长 [3][4][9]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3年780百万元增长至2027年1730百万元 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1][10] - 归母净利润从2023年59百万元增长至2027年280百万元 2024年增速达87.2% [1][10]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毛利率从2023年37.9%提升至2027年40.6% 净利率从7.2%提升至15.7% [10] - ROE从2023年2.3%持续提升至2027年9.0% [1][10] - 每股收益从2023年0.45元增长至2027年2.13元 [1][10] 业务发展 - 家电领域深度绑定美的、海尔、海信、格力、小米等头部客户 成为国产功率芯片首选品牌 [3] - 产品技术领先 率先开发量产700V~1700V高低压集成电源和驱动芯片 [3] - 工业市场取得突破 高耐压高可靠AC-DC产品在大多数工业客户实现量产 [4] - 推出服务器和通信设备用12/20相数字控制器及70A DrMOS套片等新产品 [4] - 形成面向工业电源市场一次、二次、三次电源的完整系统功率解决方案 [9] 市场前景 - 新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机器人和AI计算新兴领域 预计推动公司实现阶梯式显著增长 [9] - 公司拥有近1800个产品型号 在高低压集成技术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9] - 持续高研发投入确保技术平台先进性 2025E研发费用262百万元 [10]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65.86元 总市值8648.10百万元 [5] - 市盈率从2023年150.8倍下降至2027年32.1倍 [1][10] - 市净率从2023年3.6倍下降至2027年2.9倍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