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商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无锡振华(605319):二季度利润增长提速,绑定上汽、小米有望进入经营快速上行期
浙商证券· 2025-08-26 04:0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4] 核心观点 - 二季度利润增长提速,绑定上汽、小米有望进入经营快速上行期 [1] - 公司是小米及上汽重要供应商,冲压及分拼业务规模效应持续体现,且有望随下游客户持续放量 [7] - 电镀业务在汽车发动机及功率半导体上均有广阔应用空间、同时盈利性较强,有望成为公司利润端的重要贡献 [7] - 子公司无锡开祥已获取上汽英飞凌汽车功率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功率半导体电镀底板产品的定点通知,相关产品正在研发试制当中 [7]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4.3/44.4/52.3亿元,分别同比+35.5%/29.4%/17.9%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6.5/7.8亿元,分别同比+35.3%/26.2%/21.0% [2] - 预计2025-2027年PE分别为16.9/13.4/11.1X [2]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04/2.58/3.12元 [4]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18.88%/19.55%/19.45% [8]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6.17%/25.75%/26.33% [8] 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87亿元,同比增长15.2%;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27.2% [7] - 25Q2实现营收6.87亿元,同比/环比增长9.5%/14.4%;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环比增长31.9%/13.0% [7] - 25Q2整体费用率7.50%,环比下降0.23个百分点 [7] - 上半年冲压零部件业务收入8.54亿元,同比增长41.08% [7] - 上半年分拼总成加工业务同比增长16.65% [7] - 上半年电镀业务收入0.89亿元,同比+0.12% [7] 客户结构 - 冲压零部件业务与传统燃油车客户上汽乘用车多年深度合作,确保订单稳定 [7] - 新能源客户特斯拉、理想、小米给公司提供全新的增长曲线 [7] - 分拼总成加工业务受益于上半年度上汽乘用车产销情况改善 [7]
浙商早知道-20250826
浙商证券· 2025-08-25 23:32
市场总览 - 2025年8月25日全A总成交额为31769亿元[1][4] - 南下资金净流出13.76亿港元[1][4] - 上证指数上涨1.51% 沪深300上涨2.08% 科创50上涨3.2% 中证1000上涨1.56% 创业板指上涨3% 恒生指数上涨1.94%[3][4] 行业表现 - 当日表现最佳行业:通信(+4.85%) 有色金属(+4.63%) 房地产(+3.32%) 综合(+3.31%) 钢铁(+2.74%)[3][4] - 当日表现最弱行业:美容护理(+0.01%) 纺织服饰(+0.17%) 石油石化(+0.39%) 轻工制造(+0.55%) 汽车(+0.71%)[3][4] 华勤技术公司研究 - 国产超节点发展加速 RACK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5] - 公司构建全栈式AI产品解决方案 在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优势卡位[5] - 深度布局服务器交换机等产品线 推出AI RACK整机柜方案[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07.22/1766.90/2228.49亿元 增长率28.07%/25.56%/26.12%[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31/54.57/71.36亿元 增长率37.76%/35.36%/30.77%[5]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盈利分别为3.97/5.37/7.02元[5] - 当前PE估值分别为23.99/17.73/13.55倍[5] - 主要催化剂为超节点项目招标[5]
涛涛车业(301345):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88%,北美休闲车龙头有望持续产销两旺
浙商证券· 2025-08-25 14:4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 营收同比增长23%至17.1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8%至3.4亿元 [1] - 公司产销两旺 自有品牌销售占比达65% 品牌认可度持续提升 [1] - 海外产能布局完善 形成美国+越南+泰国工厂的海外产能布局 龙头地位有望进一步稳固 [2] - 产品端推陈出新 渠道端持续突破 电动高尔夫球车营收增长超9倍 电动自行车和越野摩托车增速超40% [2] - 全面推进智能化 与宇树、开普勒、K-Scale等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以机器人作为智能化起点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加权平均ROE为10.4% 同比提升4.2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20.0% 同比提升6.9个百分点 [1] - 单二季度实现营收10.7亿元 同比增长23% 归母净利润2.6亿元 同比增长95% [1]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为42亿元、56亿元、74亿元 同比增长40%、34%、33%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5亿元、9.8亿元、12.8亿元 同比增长74%、31%、31% [3] - 对应2025-2027年PE为28倍、21倍、16倍 [3] 业务细分 - 智能电动低速车收入11.5亿元 同比增长31% 电动高尔夫球车已实现球场内场景突破 2家球场小规模进驻 [1] - 高尔夫球车高端经销商突破230家 进驻北美高端购物中心North Park [2] - 电动自行车高端经销商突破300家 [2] - 新品全景露营车CITY定价15500美元正式发售 第二品牌TEKO将于9月北美首发 [2] - 特种车收入4.9亿元 同比增长8% 全地形车持续发力市场攻坚 [2] - ATV排量段持续完善 300CC销量突破 350CC批量生产 500CC小批量试产 [2] - 新增研发130、180CC等小排量产品 创新迭代200、250CC及电动ATV等车型 [2] - 高端经销商拓展至100多家 [2] 产能布局 - 越南基地冲刺满产 美国工厂全力推进 泰国工厂预计2026年2月基本建成 [2] - 越南工厂已完成车架成型、表面处理、动力总成等关键工艺环节布局 产能持续提升 [2]
李宁(02331):中报超预期,期待奥运为代表的专业资源发力
浙商证券· 2025-08-25 14:2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零售流水同比+2% 其中跑步同比+15% 综训同比+15% 篮球同比-20% 休闲同比-7% [1] - 25H1报表收入148.2亿元 同比+3.3% 电商增长7.4%领跑 批发收入增长4.5% 直营收入下降3.4% [1] - 25H1毛利率50.0% 同比-0.4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29.0% 同比-1.2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5.2% 同比+0.5个百分点 [2] - 营业利润24.4亿元 同比+1.5% 营业利润率16.5% 净利润17.4亿元 同比-11.0% 净利率11.7% [2] - 渠道存货4.0个月 同比基本稳定 6个月以内库龄新品占比82% 报表存货拨备前金额26.2亿元 同比+6% [3] 运营与战略布局 - 正式成为2025-2028年中国奥委会及体育代表团官方合作伙伴 5月起推动日常赞助 大赛装备赞助 事件性营销投放 [4] - 奥运主线产品荣耀系列已投放市场 后续将丰富品类 下半年计划通过世界运动会 冬奥会领奖服发布等提升品牌曝光 [4] - 跑步品类赞助无锡 北京半马 重启LNRC俱乐部活动 篮球品类通过杨翰森 曾凡博等NBA球员获得关注 [4] - 持续丰富羽毛球 乒乓球 户外 网球 匹克球等小众品类产品线及赞助资源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5/26/27年收入293/306/318亿元 同比+2.0%/+4.6%/+3.7% [4] - 预计归母净利润24.2/28.1/32.7亿元 同比-20%/+16%/+16% 对应PE 20/17/15倍 [4] - 公司为中长期最值得期待的大众运动品牌之一 增长动能修复 渠道精细化运营 细分品类创新为主要驱动因素 [4]
皇马科技(603181):25H1业绩稳步增长,特种表活龙头毛利率持续改善
浙商证券· 2025-08-25 13:4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业绩稳步增长 营业收入达11.94亿元(同比+7.67%) 归母净利润2.19亿元(同比+14.67%) [1][2] - 毛利率持续改善 2025H1销售毛利率27.10%(同比+1.87个百分点) Q2毛利率27.53%(同比+1.37个百分点 环比+0.84个百分点) [1][2] - 战略新兴板块销量快速增长 2025H1销量2.83万吨(同比+28.28%) 带动盈利能力提升 [2] - 开眉客工厂产能建设推进 总审批产能33万吨/年 一期16.85万吨/年预计2025年底安装调试 2026年上半年试生产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7/5.88/6.96亿元 对应PE 18.94/15.67/13.25倍 [4][9] 财务表现 - 2025H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78%(同比+0.05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18.31%(同比+1.11个百分点) [1] - 2025Q2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13.72% 环比+14.86%) 净利率19.79%(同比+1.98个百分点 环比+2.92个百分点) [1] - 特种表面活性剂产销两旺 2025H1产量9.33万吨(同比+10.25%) 销量9.43万吨(同比+11.96%) [2] - 在建工程规模显著 2025H1在建工程6.07亿元 占固定资产比例36% [3] 业务发展 - 公司是国内特种表面活性剂龙头 具备年产近30万吨生产能力 已形成十八大产品板块 [3] - 通过培育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产品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 持续开发细分领域新产品 [3] - 战略新兴板块包括高端功能性电子化学品和功能性新材料树脂 产品附加值和盈利能力更强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26.82/32.51/39.31亿元 增速14.96%/21.20%/20.92% [9] - 预计每股收益0.83/1.00/1.18元 毛利率维持在25%以上水平 [4][9] - 净资产收益率持续提升 预计2025-2027年ROE为13.96%/14.44%/14.59% [9]
圣泉集团(605589):先进电子材料量价齐升,树脂龙头25H1业绩同比高增
浙商证券· 2025-08-25 13:43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业绩同比大幅提升 营业收入53.51亿元同比+15.67% 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51.19% [1][2]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AI等新兴领域发展带动高频高速树脂需求 PPO/OPE、碳氢树脂等先进电子材料出货量大幅提升 实现量价齐升 [2] - 公司传统合成树脂产品通过迭代升级实现附加值及毛利率改善 合成树脂类产品营业收入28.10亿元同比+10.35% [2] - 公司前瞻布局先进电子材料产业 具备从M4到M9全系列产品解决方案能力 产品组合覆盖DCPD环氧树脂、活性酯、双马/多马、PPO及碳氢树脂等 [3] - 公司成功实现半导体封装用高纯液体环氧和特种封装用环氧树脂的规模化量产 产品满足FC-BGA、CoWoS等先进封装工艺要求 [3] - 公司拟发行25亿可转债重点布局硅碳负极材料项目 建设年产1万吨硅碳负极材料和1.5万吨多孔碳产能 把握锂电池产业升级机遇 [4] 财务表现 - 2025H1销售毛利率24.82%同比增加1.66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9.75%同比增加2.44个百分点 [1] - 2025Q2营收28.92亿元同比+16.13%环比+17.62% 归母净利润2.94亿元同比+51.71%环比+42.34% [1] - 2025Q2销售毛利率25.40%同比增加2.00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27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10.55%同比增加2.62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76个百分点 [1] - 先进电子材料及电池材料2025H1营业收入8.46亿元同比+32.43% 销量4.01万吨同比+14.90% [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6.03亿元、131.82亿元、146.69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9亿元、16.32亿元、19.44亿元 [9] - 现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21.43倍、16.79倍、14.09倍 [9] 业务发展 - 公司作为合成树脂龙头 传统主业稳步发展 PPO等高频高速树脂、多孔碳等新能源材料及生物质项目驱动新成长 [9] - 公司在半导体封装材料领域客户已涵盖日本及国内各大EMC、BT Substrate、Underfill、ABF/ACF领域 [3] -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产品迭代升级 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实施扩产计划 [3]
羚锐制药(600285):业绩符合预期,看好银谷新动能
浙商证券· 2025-08-25 12:2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0.99亿元(同比+10.14%) 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14.85%) 扣非归母净利润4.42亿元(同比+12.28%) [7] - 单Q2营收10.78亿元(同比+8.17%) 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15.68%) 扣非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12.20%) [7] - 毛利率81.33%(同比+5.29pct) 扣非归母净利率21.08%(同比+0.40pct)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8.42/9.46/10.58亿元 同比增长16.53%/12.41%/11.82% [7] 业务发展亮点 - 完成银谷制药90%股权收购 2025年上半年贡献营收9877.70万元 净利润1322.60万元 [7] - 银谷制药1类创新药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新增适应症获批 拓展感冒症状治疗领域 [7] - 聚焦骨科/呼吸系统/皮肤疾病领域 加强学术论文发布与循证医学证据建设 [7] - 通过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开展科普短视频和场景化体验分享 提升品牌知名度 [7] 运营效率提升 - 销售费用率47.37%(同比+2.52pct) 主因核心产品推广及银谷制药并表 [7] - 管理费用率5.08%(同比+0.69pct) 主因限制性股票成本摊销增加 [7] - 研发费用率3.00%(同比+0.52pct) [7] - 智能化改造与技术优化提升运营效率 [7] 财务预测指标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4036.83/4479.76/4933.56亿元 同比增长15.31%/10.97%/10.13% [7] - 预计每股收益1.48/1.67/1.87元 对应PE15.95x/14.19x/12.69x [7] - ROE预计26.23%/27.27%/28.35% 毛利率预计77.65%/77.85%/78.40% [8]
拓邦股份(002139):业绩短期承压,看好全球化布局优势及机器人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浙商证券· 2025-08-25 09:2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9] 核心观点 - 拓邦股份作为中国智能控制器龙头 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电机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具备低估值高增长特征 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9]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5亿元同比增长10% 归母净利润3.3亿元同比下滑15% 主要受股权支付费用拖累 剔除后同比下滑1.6% [8] - 全球化布局优势显著 海外收入占比68%同比增长16% 成为主要增长驱动 [8] 业务板块表现 - 工具业务实现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6% 受益于电动化无绳化趋势 聚焦工业级专业级高价值产品领域 [2] - 家电业务实现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28% 大家电主力品类快速增长 创新品类及小家电上量 海外商用空调暖通设备需求强劲 [2] - 数字能源业务收入5.9亿元同比下滑33% 受行业去库存周期影响 已完成技术产品储备并搭建海外渠道 后续聚焦高附加值领域 [3] - 智能汽车业务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86% 围绕电动化与高阶智驾 激光雷达电机规模化放量 充电桩收入翻倍 [4] - 机器人业务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23% 毛利率27% 炒菜机整机/割草机器人/扫地机器人迅猛增长 人形机器人空心杯电机及执行器组件获批量订单 [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1.01/140.23/164.10亿元 同比增长15.2%/15.9%/17.0%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8/10.79/13.52亿元 同比增长20.3%/33.5%/25.4% [5] - 对应PE估值分别为24.2/18.2/14.5倍 低于行业平均估值水平 [5][11] - 2025-2027年营业收入目标分别为116/138/160亿元 扣非净利润目标分别为8.0/9.6/11.5亿元 [9] 行业地位 - 人形机器人空心杯电机国内隐形冠军 具备技术实力和量产能力 [9] - 收入结构显示工具和家电业务占比80% 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占比15% 机器人业务占比5% [8] - 公司总市值196亿元 在智能控制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5][11]
中国A股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性‘慢’牛”(二):当前“慢”牛或难以复制2015年
浙商证券· 2025-08-25 08:50
核心观点 - 当前A股行情难以复制2014-2015年"快牛"模式,更可能呈现"系统性慢牛"走势,主要因宏大叙事强度不足、宏观流动性空间有限、资金流入速度较慢且缺乏场外配资推动 [1][3][29] - 投资策略强调"大金融+泛科技"组合,重点关注银行、非银金融及军工/计算机/传媒/电子/电新等科技成长板块,同时建议关注滞涨的房地产板块补涨机会 [1][3][31] 2014-2015年"快牛"驱动因素 - **宏大叙事催化**:2013年四季度至2015年一季度涌现七大主题,包括"一带一路"、国企改革、并购重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沪港通开通、"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均由国家层面推动,显著提升市场情绪 [2][10][11] - **宏观流动性宽松**:央行于2015年2月5日启动近三年来首次全面降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R007 20日移动平均利率从2014年1月初的5.4%大幅下降至2015年6月底的2.5%,降幅达290个基点 [2][13][15] - **资金加速流入**: - 两融与保证金合计占全A流通市值比例从2014年6月的4.3%升至2015年6月的9.3%,边际增幅达3.4% [3][17] - 两融余额占比从2014年6月的1.67%升至2015年6月的3.50%,保证金余额占比从2.66%升至5.83% [19][22] - **场外配资推动**:通过恒生HOMS、上海铭创、同花顺三大系统流入的场外配资规模达5000亿元,相当于2015年6月末两融余额(2.05万亿元)的四分之一,显著放大市场杠杆 [3][25][28] 当前行情与2015年差异 - **宏大叙事对比**:2024年"924"行情后虽出现新消费、DeepSeek、人形机器人、创新药等主题,但政策层级和影响力较2014-2015年存在差距 [29] - **流动性环境受限**:当前存款准备金率和R007 20MA均处于历史低位,进一步宽松空间有限 [29] - **资金流入缓慢**: - 两融与保证金合计占全A流通市值比例从2024年6月的4.4%微升至2024年12月的5.2%,2025年6月回落至5.0%,边际变化仅为0.8%和-0.1% [3][17] - 两融余额占比从2024年6月的2.01%升至2024年12月的2.17%后降至2025年6月的2.03%,保证金余额占比从2.49%升至3.00%后仅微增至3.01% [19][22] - **场外配资缺失**:当前未出现类似恒生HOMS系统的场外配资渠道,杠杆资金流入规模显著低于2015年 [3][29] 投资建议 - **主导配置方向**:建议采用"大金融+泛科技"组合,包括银行、非银金融以及军工、计算机、传媒、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等科技成长板块 [1][3][31] - **补涨机会挖掘**:基于赔率思维,关注前期滞涨板块如房地产的补涨潜力 [1][3][31]
浙商早知道-20250825
浙商证券· 2025-08-24 23:31
核心观点 - 报告覆盖多个行业和公司,重点推荐中芯国际、吉利汽车、兆驰股份、六福集团等公司,并包含宏观和策略观点 [4] - 核心逻辑围绕AI芯片需求爆发、汽车新车周期、光通信突破、珠宝爆款产品等驱动因素 [5][7][8][11] - 盈利预测显示多数公司未来三年营收和净利润保持增长,估值水平各异 [5][7][9][12] - 策略观点建议均衡配置"大金融+泛科技",并关注地产板块机会 [15] 电子行业-中芯国际 - 中芯国际是国内晶圆代工龙头企业,受益于国产AI芯片需求爆发和端侧芯片本土化趋势 [5] - 云侧AI需求爆发和端侧AI蓄势待发驱动先进工艺扩产,本地化流片趋势利好成熟工艺 [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67573/78360/89721百万元,增长率16.9%/16.0%/14.5%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352/6370/7456百万元,增长率44.7%/19.0%/17.0% [5] - 当前PE为135.84/114.14/97.52倍,每股盈利0.67/0.80/0.93元 [5] - 催化剂包括关键产线设备下单、制程良率突破和下游流片本土化提速 [5] 汽车行业-吉利汽车 - 吉利汽车业绩有望量利双升,下半年新车周期带来强劲销量趋势 [7] - 平台化和满配越级策略驱动新车销售超预期,股权整合持续推进 [7]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378380/449380/521762百万元,增长率57.53%/18.76%/16.11%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6664/18775/22978百万元,增长率0.19%/12.67%/22.38% [7] - 当前PE为11.00/9.76/7.98倍,每股盈利1.65/1.86/2.28元 [7] - 催化剂包括新车发布会和股权整合落地 [7] 电子行业-兆驰股份 - 兆驰股份是电子制造行业一体化践行者,光通信项目一期达产打开新成长空间 [8][9] - 光通信模块与光器件项目实现客户导入,突破市场对低端内卷的预期 [8][9]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20934.49/26557.05/34642.49百万元,增长率2.99%/26.86%/30.45% [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645.93/1975.35/2514.53百万元,增长率2.71%/20.01%/27.30% [9] - 当前PE为13.67/11.39/8.95倍,每股盈利0.36/0.44/0.56元 [9] - 催化剂包括电视北美出货、光通信销售额和国内客户市占率提升 [9] 纺服行业-六福集团 - 六福集团是中高端港资珠宝品牌,凭借冰钻系列爆款带动量增超预期 [11][12] - 差异化工艺和设计积累结合成熟营销打法,成长持续性可期 [11] - 预计FY2026-FY2028营业收入152/170/187亿港元,增长率14.2%/11.3%/10.3% [12] - 预计FY2026-FY2028归母净利润15.5/17.8/20.0亿港元,增长率40.8%/15.2%/12.0% [12] - 对应PE10X/8X/7X,分红率45%,股息率5% [12] - 催化剂为核心爆款冰钻系列销售超预期 [12] 宏观观点 - 联储双目标回归均衡,应关注数量政策调整而非仅鲍威尔鸽派言论 [14] - 市场看法为鲍威尔鸽派,观点持平,驱动因素为鲍威尔讲话 [14] 策略观点 - 坚定"系统性慢牛"思维,建议以战略视角继续持仓 [15] - 配置建议为"大金融+泛科技"均衡组合,包括银行、非银、军工、计算机、传媒、电子、电新等 [15] - 增加对地产板块关注度,挖掘年线上方低位个股,做好板块内高低切换 [15] - 技术视角处于日线主升3浪,20日和60日线为有效支撑,不建议预测回调节奏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