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息收入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2025年中报综述:业绩筑底转正,关注信贷投放及息差改善
中邮证券· 2025-09-12 10:06
行业投资评级 - 中性评级 维持[2]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业绩整体改善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80%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4% 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1.08%[5] - 生息资产规模增长是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贡献度达35.55% 净息差下行是唯一拖累项 拖累幅度4.71%[5][20] - 净息差下行趋势企稳 上半年环比下降1.4bps至1.35% 预计后续压力将缓解[5] - 非息收入增长7.01% 净手续费收入增速转正至3.06%[5][6] -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不良贷款率1.23% 拨备覆盖率238.46%[6] 业绩表现分析 - 城商行业绩表现最优 营业收入/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5.34%/6.66%/7.04%[13] - 国有行非息收入增长显著 增速达14.94%[17] - 股份行表现相对落后 营业收入仍处于负增长区间[13] - 30家银行营收实现正增长 3家银行营收增速超10%[16] 资产负债结构 - 生息资产同比增长9.77% 其中国有行增10.57% 城商行增15.89%[26] - 贷款及垫款增长8.07% 债券投资增长12.81%[27] - 存款增长8.31% 城商行存款增长13.34%最为突出[31] - 农商行存在揽储压力 存款增速6.99%低于行业平均[31] 息差表现 - 净息差环比下降1.4bps至1.35% 净利差1.22%[5][36] - 生息资产收益率2.88% 计息负债成本率1.66%[36] - 农商行息差唯一回升 环比上升0.49bps至1.49%[35] - 下半年定期存款重定价高峰持续 预计息差将进一步趋稳[39] 非息收入 - 其他非息收入增长10.76% 手续费收入增长3.06%[43] - 国有行其他非息收入增长28.83% 表现突出[17] - 债市震荡修复带动投资收入改善[5][43] - 财富管理业务销售收入受权益市场热度提振[45]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稳定在1.23% 仅农商行小幅上升0.06pct[6] - 信用成本呈现波动下行趋势[6] - 拨备覆盖率238.46% 部分银行出现企稳回升趋势[6] 投资建议 - 关注存款到期量较大、息差改善超预期标的 如交通银行、成都银行[7] - 关注受益于消费贷贴息政策的国股银行 如招商银行、农业银行[7]
华夏银行中报透视:业绩承压叠加监管重罚,经营挑战凸显
观察者网· 2025-09-10 09:47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5.22亿元,同比下降5.86% [1]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4.70亿元,同比减少7.95% [1] - 扣非净利润112.97亿元,降幅达9.05% [1] - 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净利润增速垫底 [1] 收入结构分析 - 利息净收入305.74亿元,同比减少3.6%,占营业收入比重67.16% [2] - 净息差从1.61%收窄至1.54%,下降7个基点 [1][2] - 净利差从1.61%降至1.59%,收窄2个基点 [2]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0.95亿元,同比增长2.55% [4] - 投资收益等非息收入项目合计86.87亿元,同比减少25.42亿元,降幅22.64% [4]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录得-1.8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1.04亿元,降幅超100% [4] 资产质量状况 - 不良贷款率维持在1.60%,在股份制银行中处于最高水平 [6] - 拨备覆盖率从161.89%下降至156.67%,减少5.22个百分点 [6] - 贷款拨备率从2.59%降至2.51% [6] - 个人贷款不良率上升0.47个百分点至2.27% [6] - 个人不良贷款余额增加32.17亿元至162.35亿元 [6] - 非房贷类个人贷款不良率约3.07%,远高于住房按揭贷款1.21%的不良水平 [7] - 公司贷款不良率下降0.23个百分点至1.36% [7] 资本与合规情况 - 资本充足率13.07%,较年初下降0.37个百分点 [9] - 一级资本充足率11.44%,下降0.26个百分点 [9]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6%,下降0.21个百分点 [9] - 9月初被处以8725万元巨额罚单,涉及信贷、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缺陷 [1][8] - 各分支机构年内累计被罚金额超1180万元 [8] 业务结构特点 - 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幅度超过计息负债成本下降幅度 [3] - 过度依赖传统存贷业务收入模式 [5] - 同业在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轻资本业务转型方面相对滞后 [5] - 成本收入比有所上升,营业支出控制效果有限 [5]
太平洋给予邮储银行“买入”评级,邮储银行2025年中报点评:非息收入表现突出,负债成本优势稳固
搜狐财经· 2025-09-07 08:51
评级与目标价 - 邮储银行获太平洋证券给予买入评级 最新价6.2元 [1] 资产负债与资本结构 - 资负结构优化 资本补充打开新空间 [1] 收入表现 - 非息收入表现亮眼 有效对冲息差压力 [1] 资产质量 - 资产质量优良 风险抵补充足 [1]
上市银行1H25业绩总结:营收利润边际改善,看好板块配置价值有限
东兴证券· 2025-09-05 09: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 [4] 报告核心观点 - 上市银行1H25营收利润边际改善 主要得益于二季度债市回暖及非息收入改善 [4][5] - 净息差同比降幅收窄 负债成本加速改善 [4][37] - 资产质量整体平稳 但零售业务不良压力上升 [4] - 对公贷款为信贷投放主力 零售贷款增长疲弱 [4][14] - 中长期看好国有大行及优质区域银行 [4] 业绩概览 - 1H25上市银行营收同比+1.0% 归母净利润同比+0.8% 环比1Q25分别回升2.8pct和2pct [4][5]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10.8% 中收同比+3.1% 净利息收入同比-1.3% [5] - 国有行营收同比+1.9% 净利润同比-0.1% 环比改善显著 [10] - 城商行盈利增速领先 营收同比+5.3% 净利润同比+7.0% [10] 资产端表现 - 1H25末生息资产同比+9.7% 环比提升2.1pct [4][11] - 贷款同比+8.0% 金融投资同比+14.9% 同业资产同比+17.0% [11] - 城商行贷款增速领先(同比+12.9%) 股份行偏弱(同比+3.8%) [11] - 新增对公贷款占比85% 主要投向基建(39%)和制造业(16%) [14][19] - 零售贷款同比+4.3% 新增个贷仅占12% [14] 负债端表现 - 1H25末存款同比+8.3% 环比提升2.1pct [20][23] - 国有行存款同比+7.7% 股份行同比+8.6% 城商行同比+13.3% [23][24] - 存款定期化趋势缓和 1H25日均定期存款占比63% [27][29] - 个人定期存款贡献主要增量 占新增存款75% [29] 净息差分析 - 1H25净息差1.33% 同比-13bp 降幅较1H24收窄 [4][37] - 2Q25单季净息差1.34% 环比下降3bp [37] - 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45bp 计息负债付息率同比下降34bp [37] - 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1.28%/1.45%/1.32%/1.44% [38] 非息收入与资产质量 - 中收增速转正(同比+3.1%) 国有行改善明显(同比+4.7%) [4][10]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10.8% 环比改善13.9pct [4] - 不良率平稳 但关注、逾期及不良生成率上升 零售业务压力显著 [4] - 拨备覆盖率平稳 拨贷比环比下降 [4] 投资建议 - 短期看好优质中小行及低估值股份行 [4] - 中长期看好国有大行及区域龙头银行 [4] - 高股息和业绩稳定性凸显配置价值 [4]
农业银行涨超5%,再创历史新高,银行ETF、银行ETF基金涨超1%
格隆汇APP· 2025-09-04 08:18
市场表现 - A股主要指数集体下挫,沪指跌1.25%报3765点,深证成指跌2.83%,创业板指跌4.25%,科创50指数跌6.08% [1] - 银行股逆势上涨,农业银行涨超5%创历史新高,邮储银行涨2.9%创历史新高,中信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中国银行等跟涨 [1] - 银行ETF普遍上涨,银行ETF(159887.SZ)涨1.04%,银行ETF基金(515020.SH)涨1.02%,银行AH优选ETF(517900.SH)年内涨幅达16.28% [3] 银行业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合计营业收入2.92万亿元,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1.10万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较一季度回升 [4] - 净息差同比下降14bps至1.41%,二季度环比下降4bps,预计全年净息差同比收窄但降幅小幅收窄 [4] - 资产质量压力边际增大,逾期率上升、不良生成率增加,压力主要来自零售领域,拨备覆盖率106%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5] - 总资产同比增长9.6%,增速较一季度回升,六大行和城商行资产增速明显回升 [5] - 手续费净收入止跌回升,其他非息收入增速因市场利率回落而回升 [5] 行业展望与投资策略 - 2025年为行业筑底之年,2026年收入和利润增速有望拐点向上,净息差降幅收窄且零售贷款不良生成迎来拐点 [5] - 中长期资金入市和公募基金改革逻辑未变,银行板块欠配幅度较大,制度层面推动增量资金入市 [6] - 红利策略持续,大行定增方案落地,中期分红推进,多家银行发布估值提升计划,高股息率银行具配置性价比 [6] - 经济结构转型政策有利于稳定资产质量改善预期和信贷增长,客群扎实、风控优秀的银行基本面和估值弹性更大 [6] ETF产品特性 - 银行ETF跟踪中证银行指数,覆盖42家上市银行,近30%仓位布局国有大行捕捉高股息机会,约70%仓位聚焦高成长性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 [4] - 银行AH优选ETF跟踪银行AH指数,采用AH价格优选月度证券类别转换策略 [4]
国信证券:2025年是次轮业绩下行周期尾声 关注银行业顺周期标的
智通财经网· 2025-09-03 03:3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合计营业收入2.92万亿元同比增长1.0% 合计归母净利润1.10万亿元同比增长0.8% 收入与净利润增速较一季度均回升 二季度市场利率回落使其他非息收入对净利润增长的拖累减弱 2025年是业绩下行周期尾声 预计2026年行业基本面改善 维持行业"优于大市"评级 建议关注优质顺周期个股 [1] 净息差表现 - 上半年上市银行整体净息差同比下降14bps至1.41% 降幅与一季度13bps接近 较2024年17bps降幅收窄 二季度净息差环比一季度下降4bps 受LPR下调及信贷需求疲弱影响 全年净息差同比仍将收窄 但5月份存款挂牌利率下降使净息差降幅小幅收窄 [1] 资产质量状况 - 银行资产质量压力边际增大 主要表现为逾期率上升和不良生成率增加 压力主要来自零售领域 上半年上市银行拨备计提力度加大 贷款损失准备/不良生成指标回升至106% 但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2] 资产规模增长 - 2025年二季度末上市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长9.6% 增速较一季度回升 六大行和城商行资产增速回升明显 [3] 非息收入变化 - 手续费净收入经过三年调整后上半年止跌回升 其他非息收入一季度因市场利率上升增速明显下降 二季度市场利率回落后其他非息收入增速回升 [4] 行业周期展望 - 净息差仍是最大压力来源 资产质量压力略有增加 政策呵护净息差及5月存款利率下调重定价影响 明年净息差降幅有望收窄 存量不良出清后2026年有望迎来零售贷款不良生成拐点 2025年是筑底之年 2026年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有望拐点向上 [5]
投资收益超去年全年,非息收入“支撑”长沙银行半年业绩
华夏时报· 2025-09-02 07:5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2.49亿元,同比增长1.59% [3] - 归母净利润43.29亿元,同比增长5.05% [3] - 净息差1.87%,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净利差1.97%,同比下降0.30个百分点 [4] 收入结构变化 - 利息净收入96.59亿元,同比减少1.74%,营收占比从75.37%降至72.90% [4] - 非利息净收入35.90亿元,同比增长11.78%,营收占比提升至27.10% [4] - 投资收益31.84亿元,同比增长118.82%,占非息收入比重达88.69% [5][7]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25.59%,其中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2.35亿元(增48.51%),承销托管收入3.68亿元(增16.33%) [2][5] 投资业务表现 - 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1824.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07% [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投资收益20.19亿元,同比增长62.31% [6] - 处置其他债权投资收益6.66亿元,同比增长334.03% [6] - 金融投资结构:债权投资48.20%、交易型金融资产34.86%、其他债权投资16.86% [6] 分红政策 - 实施上市以来首次中期分红,每10股派现2.00元,合计派现8.04亿元,占归母净利润18.58% [10] - 多家银行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包括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等 [11] 战略定位 - 金融投资被列为八大发展战略重点之一 [7] - 投资收益营收占比从2018年2.92%提升至2025年中的24.03% [8] - 通过债券投资规模扩张对冲净息差收窄压力 [7][8]
业绩回升,夯实质效
华泰证券· 2025-09-02 07:16
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8] 核心观点 - 上市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净利润同比增长0.8%,增速较一季度分别提升2.8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业绩呈现边际改善趋势[1][14] - 息差降幅收窄、非息收入扰动减轻是业绩改善主因,后续看好优质区域行成长性和高股息港股大行配置价值[1][13] - 资产质量整体稳定但对公与零售分化,零售贷款不良率边际提升需关注风险拐点[4][18] 资产负债结构 - 总资产同比增长9.6%,增速较一季度末提升2.1个百分点,扩张主要受非信贷资产驱动[2][16] - 贷款/金融投资/同业资产分别同比增长8.1%/14.9%/17.0%,其中金融投资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8个百分点,同业资产增速大幅提升29.2个百分点[2] - 新增贷款中对公/零售/票据占比分别为88%/11%/1%,零售贷款同比少增[2][16] - 存款同比增长8.3%,增速较一季度末提升2.1个百分点,同比多增5.8万亿元,但需关注资本市场回暖带来的存款搬家现象[2][17] 盈利能力分析 - 测算累计净息差1.41%,较一季度下降1.6个基点,但降幅显著收窄[3][14][32] - 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4个百分点[3][14]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0.7%,增速较一季度大幅提升13.9个百分点[3][36] - 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增速较一季度提升3.8个百分点[3][38] 资产质量状况 - 不良率1.23%,拨备覆盖率238%,与一季度末持平[4][18] - 关注率1.67%,较2024年末下降4个基点,隐性风险指标优化[4][18] - 对公贷款不良率较2024年末下降10个基点至1.29%,资产质量稳中向好[4][18] - 零售贷款不良率较2024年末提升2个基点至1.23%,各细分类型均呈现边际提升趋势[4][18] 估值与投资建议 - 银行板块PB(lf)估值0.71倍,处于2010年以来26.74%分位数,估值处于Wind一级行业末尾[5] - 推荐两条主线:优质区域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等)和高股息港股大行(工行H、中行H、农行H等)[1][10][13] - 二季度基金银行仓位边际提升至4.87%,显示机构关注度回升[5]
六大行非息收入贡献提升 带动营收回暖
金融时报· 2025-09-02 03:06
核心观点 - 六家国有大行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超1.8万亿元,归母净利润6825亿元,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正增长,业绩压力有所缓解 [1] - 非利息收入增长成为银行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多家大行非息收入增速显著,占比进一步提升 [1][2][3][4] - 财富管理、投行资管、交易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等非利息收入来源表现突出,支撑营收结构优化 [2][3][4] 营收与利润表现 - 六家国有大行上半年合计营业收入超1.8万亿元,归母净利润6825亿元 [1] - 中国银行营收3290.03亿元,同比增长3.76% [1] - 工商银行营收4091亿元,同比增长1.8%,为近3年同期最好表现 [4][5] - 工商银行过去4个季度中有3个季度单季营收同比正增长,显示营收企稳转向 [5] 非利息收入表现 - 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6.43%,成为拉动营收增长的核心因素 [1] - 建设银行非利息净收入992亿元,同比增长25.93%,占经营收入比例达25.70%,同比提升4.68个百分点 [3] - 农业银行非息收入873.27亿元,同比增长12.1%,占营收比重提升至23.6% [4] - 邮储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59%,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24.72%,营收占比提升2.45个百分点 [4] - 工商银行非利息收入955亿元,其中其他非息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38% [4][5]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建设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4.02%,财富管理、投行资管、交易银行等领域收入稳健增长 [3] - 建设银行手续费净收入占经营收入比重为16.90%,同比上升0.17个百分点 [3] - 农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10.1% [4] - 工商银行手佣净收入670亿元,同比下降0.6% [4] 业务驱动因素 - 中国银行非息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财富管理收入增长,基金代销手续费增长4.0%,代销理财手续费增长3.3%,贵金属收入增长37%,港澳地区机构代理类手续费实现翻番 [2] - 中国银行对公国内结算手续费增长5.8%,对私国际结算手续费增长13.0%,债券承销手续费增长25.3% [2] - 建设银行通过客户基础扩大、薄利多销实现手续费增长,第三方支付和对公结算等重点领域收入贡献增加 [3] - 邮储银行票据业务非息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34%,位居行业第一 [4] - 工商银行通过服务客户资金保值需求和代客资金交易业务拓展,带动净交易收入稳步增长 [2] 营收结构变化 - 非利息收入占比提升成为国有大行营收结构优化的重要特征 [1][3][4] - 利息净收入对国有大行营收形成稳定支撑,工商银行利息净收入微降0.1%,基本持平 [4] - 财富管理、投行资管、交易银行等重点领域收入在建设银行手续费收入中贡献六成以上 [3]
非息收入成重要“抓手”,上市银行中报业绩透露这些信号
中国证券报· 2025-09-01 15:16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42家上市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超2.9万亿元 归母净利润合计超1.1万亿元 [1][2] - 上市银行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8% 较一季度增速转正 [3] - 非息收入增长成为银行业绩改善的重要支撑力量 [1] 头部银行业绩数据 - 工商银行营业收入4270.92亿元 归母净利润1681.03亿元 均位列行业第一 [2] - 建设银行营业收入3942.73亿元 归母净利润1620.76亿元 位列第二 [2] - 农业银行营业收入3699.37亿元 归母净利润1395.10亿元 位列第三 [2] 区域性银行亮眼表现 - 江阴银行营业收入24.01亿元同比增长10.45% 归母净利润8.46亿元同比增长16.63% [2] - 江阴银行投资收益8.8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81.44% [2] - 常熟银行营业收入60.62亿元同比增长10.10% 归母净利润19.69亿元同比增长13.51% [3] - 常熟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2亿元 同比增长637.77% [3] 净息差趋势分析 - 银行业净息差仍面临下行压力 但下滑幅度预计逐渐收窄 [1] - 反内卷政策有助于缓解资产收益下行压力 推动净息差降幅企稳 [4] - 政策驱动金融资源向高端制造、绿色经济等领域倾斜 有利于优化银行资产结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