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丝杠
icon
搜索文档
市值一年涨近4.5倍!斯菱股份于机器人赛道再开第二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9-26 14:07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国内汽车轴承售后市场领军者 正从单一轴承供应商向精密制造平台型企业跨越[1] - 产品涵盖轮毂轴承系列 轮毂轴承单元系列 圆锥轴承系列 离合器 涨紧轮及惰轮轴承系列等精密部件[3] - 前瞻性切入机器人谐波减速器赛道 形成汽车轴承与机器人业务双轮驱动格局[1][17] 技术研发与竞争优势 - 技术中心获浙江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主持或参与起草2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5] - 截至2025上半年获授权专利62项 79项产品通过浙江省省级工业新产品鉴定[5] - 在柔性生产线研发 套圈成型磨削 专利密封件设计等生产环节积累丰富技术成果[5] - 产品型号覆盖率行业领先 四大类产品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缩短交付周期[6] - 实验室获CNAS认证 具备国际认可检测校准能力[5]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收从5.25亿元增至7.74亿元 年均复合增速10.2%[7] - 毛利率从2020年24.99%提升至2024年32.52%[7] - 归母净利润从2020年0.42亿元增至2024年1.9亿元 四年涨近3.5倍 年复合增速45.84%[9] - 2025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8.75%至3.91亿元 毛利率同比提升1.94个百分点至34.82%[11][12] - 2025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95%至0.99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48%至0.95亿元[12]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拥有浙江新昌和泰国大城府两大生产基地共四个现代化厂区[15] - 年产629万套高端汽车轴承智能化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建成后将新增629万套年产能[15] - 泰国工厂获IATF16949体系证书和美国海关E-Ruling认证函 第三期投资建设顺利推进[15] - 建立北美市场本地化服务能力 加速全球化产业布局[16]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2020-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从2531万辆增至3009万辆 CAGR 6% 海外汽车销量从5435万辆增至6263万辆 CAGR 5%[13] - 2023年全球轴承市场规模约1340亿美元 同比增长2.9% 预计2030年达2340亿美元 2023-2030年CAGR 8.3%[13] - 全球轴承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八大企业占75%市场份额 国产替代空间巨大[15]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预计达1.24万台 市场规模63.39亿元 2030年销量接近34万台 市场规模超640亿元[16] -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约53亿元 2027年达200亿元 2025-2027年CAGR 94%[16] 机器人业务进展 - 2024年4月设立机器人零部件事业部 投资1.17亿元建设机器人零部件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17] - 布局谐波减速器 执行器模组 丝杠三大类产品 覆盖工业机器人 协作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领域[17] - 2025上半年投资建设第二条产线提前储备产能 业务进展顺利[17] 资本市场表现 - 自2024年9月24日起股价呈现上涨行情 截至2025年9月25日累计涨幅达447.9%[1] - 期间参与资金达1319.27亿元 累计增长市值超170亿元[1]
方正富邦基金李朝昱:机器人板块不存在估值泡沫,看好核心零部件企业
搜狐财经· 2025-09-24 11:25
行业驱动因素 - 人形机器人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 产品和技术迭代快速 订单开始起量 明年大概率兑现业绩 [3] - 特斯拉11月发布Optimus第三代机器人产品 是迄今为止完成度最高的产品 对行业发展和技术定型有重要指示意义 [3] - A股市场资金轮动明显 机器人在科技板块前期相对滞涨 资金流入带来补涨效应 [3] 估值水平评估 - 机器人公司业绩主要来自传统业务 绝对水平PE估值并不便宜 [4] - 科技板块投资采用终局估值法 给予未来乐观预期 股价和估值存在一定溢价 [4] - 考虑到未来百万级甚至千万级机器人本体出货 目前估值并不高估 部分优秀公司可能存在低估 [5] 行业发展阶段判断 - 人形机器人经过三年发展 软硬件基本趋于成熟 特定条件下完成特定任务已完全具备能力 [6] - 2025年头部厂商上调出货预期 宇树、智元、优必选等收到大额订单 全年出货量预计达数千台甚至1万台 [7] - 行业正处于从0到1阶段 [7] 关键技术突破 - 丝杠生产工艺明显改进 从最初生产需要几个小时缩短到半小时以内 成本从五位数降至1000元以下 [8] - 减速器从行星减速器发展到谐波减速器 未来可能使用摆线针轮减速器 [9] - 灵巧手自由度从十几个提升至预期翻倍 电子皮肤从无到有发展到整个手掌配备 [9] - 机器人轻量化取得进展 新材料得到应用 [9] 商业化落地场景 - 工业制造领域是最快部署且量最大的场景 特别是汽车生产线等高度自动化流水线 [10] - 消防、军工领域有小批量应用 包括机器狗等执行极端任务 [10] - 投资更关注出货量多少 而非具体应用领域 [10] 产业链投资机会 - 更看好供应链上的核心零部件环节 特别是技术持续演进且具备通胀逻辑的环节 [11] - A股市场没有纯粹的本体厂商上市 [11] 企业评估标准 - 研发投入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且能有效转化为收入 [2] - 企业在细分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 - 毛利率、净利率等财务指标健康 [2] - 是否进入核心客户供应链 资产质量、现金流状况良好 [12] 行业市场空间 - 远期市场空间达数万亿级别 [12] - 特斯拉目标在量产100万台时成本压到2万美元 [12] - 按5000万台销量乘以2万美元 市场规模达10万亿以上 [12] - 未来5-10年行业将处于高增长状态 [12] 四季度投资重点 - 投资机会聚焦特斯拉三代机器人发布 [15] - 特斯拉三代机器人大概率是首个销量过万的人形机器人型号 [15] - 客户反馈、数据积累和技术定型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15]
开源证券:机器人龙头公司定价重塑 核心零部件公司有望迎估值溢价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12:24
全球机器人整机公司估值重塑 - 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目标累计交付100万台 对应5000亿美元市值 远期单台价值量2.5万美元 定价20倍PS [2] - Figure完成C轮融资后估值达390亿美元 按量产10万台及单台2万美元计算 对应PS约20倍 与特斯拉估值逻辑吻合 [2] - 特斯拉和Figure的资产定价可作为全球机器人整机公司的估值中枢 行业估值天花板进一步打开 [1][2] 核心零部件公司估值与市场空间 - 核心零部件公司在产业初期估值水平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假设单台机器人硬件成本占比70% 关节模组量产后单个300美元 对应PS约30倍 按净利润率15%测算PE达200倍 [3] - 2028至2035年头部机器人厂商量产指引达百万台 市场空间广阔 核心零部件公司估值在产业初期到放量期可被快速消化 [3] - 参考部分机器人零部件公司近3年平均估值水平 PE整体维持在200倍左右 与此前测算一致 [3] 供应链准入标准与核心零部件方向 - 具备持续配合研发迭代能力 工程化落地可行性及全球化制造能力三个维度的公司有望切入特斯拉 Figure等头部机器人公司供应链体系 [1][4] - 重点核心零件方向包括灵巧手和执行器及电机 灵巧手是场景落地关键 执行器及电机涉及供应链垂直整合能力 [3][4] - 旋转执行器和减速器领域关注隆盛科技 线性执行器领域关注震裕科技 拓普集团 三花智控 灵巧手领域关注震裕科技 荣泰健康 骏鼎达 丝杠领域关注五洲新春 震裕科技 浙江荣泰 电机领域关注信质集团 轻量化领域关注唯科科技 恒勃股份 结构件领域关注领益智造 长盈精密 应用领域关注涛涛车业 [1] 产品要求与技术方案趋势 - Figure融资聚焦应用场景落地 基础设施建设和训练数据采集 特斯拉Gen3机器人重点包括供应链垂直整合 AI5芯片和灵巧手 [3] - 双方对产品要求均聚焦供应链整合 芯片算法等方面 硬件技术方案和供应链终将走向趋同 [3]
巨星科技+浩洋股份,Q4机器人板块持续催化!
2025-09-22 00:59
公司分析 巨星科技 * 公司受益于降息周期拉动的地产需求 手工具全球市占率第二 具备翻倍增长空间 电动工具业务去年营收不到2亿美元 未来3-5年有望达到10亿美元 实现5倍增长 智能工具布局有望在泛AI时代提升估值[1] * Q3业绩预期较低 有望超预期 降息刺激终端需求 增加商超订单 预计2025年净利润27亿元 2026年33亿元 按20倍PE估值 对应市值660亿元 相较当前仍有70%增长空间[1][2] * 已完成去库存过程 处于正常采购和销售阶段 没有库存周期扰动[2] 浩洋股份 * 收入和净利润连续6个季度同比下滑后即将迎来拐点 美国市场订单自2025年6月开始恢复 到七八月份已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欧洲市场订单表现良好 关税加征未受太大影响 其他海外市场如中亚 中东出现小幅增长[2][3] * 舞台灯光行业景气度高 对标美股Lamination 上半年演唱会相关收入同比增长30% 全年指引至少双位数以上增长 自由品牌占营收比例逐步提升 2025年预计达到五六成 2026年有望达到七八成甚至更高 将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占率[1][3] * 预计2025年净利润2.5亿元 2026年3.5-4亿元 对应市值90-100亿元 相较当前仍有80%增长空间[1][3] 行业分析 机器人行业 * Q4有望迎来全面牛市 短期股价波动是市场对Optimus订单的担忧 不影响长期逻辑 看好Optimus第三代产品及国产链催化[1][4] * 主要催化点包括9月下旬国内审厂 Q4发布第三代本体及灵巧手产品 海外电话会议 宇树上市进展 优必选订单获取和交付情况 预计国内外市场共振 行情强度高于今年二三月份[2][5][10] * 标的选择重点看好灵巧手和关节模组 灵巧手方面最看好电子皮肤(汉威科技) 其次是微型丝杠(荣泰) 减速器和电机(赵威机电) 关节模组方面关注摆线减速器(科达利 绿地 中大 高测股份)和丝杠(恒立液压) 腱绳端看好南山智尚[6][7][8][9]
重磅!机器人执行器技术创新带来的重大投资机会!
格隆汇APP· 2025-09-20 11:56
丝杠是执行器中价值占比最高的硬件,成本占机器人整体 20% ,精度直接影响运动稳定性。特斯拉 Optimus 迭代中,丝杠应用从腿部线性 关节拓展至灵巧手手指,实现 0.1 毫米级抓握精度,其传动效率超 90% 且断电可锁止,满足安全需求。 当前全球丝杠市场由日本企业主导,但国内突破明显:企业在行星滚柱丝杠领域实现 C3 级精度(每米误差≤ 8 微米),部分通过头部厂商验 证;政策将其纳入"工业四基"扶持,推动产业链协同。 目前国内近百家机器人企业中,用国产丝杠的不足 10 家,渗透率低于 5% ;随着国产产品寿命、稳定性追平国际水平, 30%-40% 的价格 优势将推动渗透率提升,相关龙头未来 3-5 年或抢占全球 30% 市场份额。 减速器是 "动力传递中枢",主流路线分谐波与行星两类。 特斯拉用谐波减速器,虽传动比高( 1:500 ),但效率低(约 70% )、寿命短(约 5000 小时)、成本高(单台超 2000 美元);国内企 业倾向"行星为主、谐波为辅",行星减速器效率超 95% 、寿命超 1 万小时,成本仅为谐波减速器 1/3 ,更适配工业场景。 新型行星减速器成行业方向:一体化设计缩小 20% ...
千亿大蛋糕!微型电机巨头争抢,谁能笑傲灵巧手江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1:58
核心观点 -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推动产业链发展 四家A股公司因进入特斯拉供应链而受关注 并积极布局灵巧手领域以抢占千亿级市场[1][2][3] 特斯拉供应链参与情况 - 兆威机电 雷赛智能 鸣志电器三家为特斯拉机器人供应电机与驱动 江苏雷利供应丝杠且产品已送样但未获订单[1] 灵巧手市场前景 - 灵巧手当前主流价格5-10万/只 中期预计降至0.5-3万/只 占机器人本体成本20% 2030年人形机器人产量超300万台时市场规模近千亿[2] 公司灵巧手布局战略 - 四家公司中三家成立灵巧手专门子公司 两家已发布产品 从零部件供应商转向品牌竞争[2] - 下游本体厂商因自研成本高 倾向于定制采购或联合研发 推动微型电机企业切入灵巧手领域[3][4] 兆威机电灵巧手进展 - 2024年11月发布第一代灵巧手 2024年3月出资50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 7月发布三款新品(LM06 DM17 DM20)分别内置6/17/20个微型电机[5] - 与12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建生态 上半年营收7.87亿元(+21.93%) 归母净利润1.13亿元(+20.72%) 自由现金流8852万元[5][13][14] 雷赛智能灵巧手进展 - 2024年2月成立子公司聚焦无框电机和关节模组 12月设立子公司聚焦空心杯电机和灵巧手 已获商业订单并实现数倍增长[5][6] - 布局"关节模组+灵巧手+小脑"组合 规划三种商业模式 计划建设研发制造基地[6] - 上半年营收8.91亿元(+8.28%) 归母净利润1.19亿元(+2.22%) 经营性现金流增长115.87% 自由现金流4740万元[13][14] 江苏雷利灵巧手进展 - 2024年成立控股子公司 研发连杆式 绳驱式 软体式三种技术路线灵巧手[7] - 绳驱式方案自由度达22个 理论上可突破成本 系统参数 稳定性"不可能三角"[7] - 上半年营收规模为四家公司最大 但自由现金流-1750万元 综合毛利率最低且持续下降[13] 鸣志电器技术优势 - 通过收购全球电机企业打破日本垄断 已通过特斯拉C轮认证成为空心杯电机准供应商 预计2026年Q1规模化供货[7][8] - 自研直绕型技术使空心杯电机价格降至1200-2300元(对比瑞士Maxon约4000元) 未来有望下探至千元以内[12] - 受越南工厂搬迁和下游需求疲软影响 上半年净利润下滑32.66% 部分行业收入下降约30%[14] 灵巧手技术参数对比 - 兆威机电采用直驱式方案 自由度20个(DM20) 负载单手15公斤(LM06) 定价4-5万元(DM17)[10][11] - 雷赛智能采用连杆式方案 自由度20个(DH2015) 负载单手40公斤(DH116) 定价1万元以内[10][11][12] - 直驱式控制稳定但抗冲击性差 连杆式负载能力强但柔性抓取弱[11] 行业竞争动态 - 技术路线 成本控制与资金储备仍在动态博弈 未来格局存在变数 后续竞争者可能持续涌入[14]
北特科技: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08:21
融资计划 - 公司拟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3亿元 [1] - 发行对象包括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机构 [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投入泰国丝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 [1] 项目信息 - 建设项目名称为上海北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泰国丝杠生产基地(一期) [1]
恒立液压20250903
2025-09-03 14:46
**恒立液压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一 公司及行业概况** * 纪要涉及公司为恒立液压 行业为工程机械及人形机器人产业链[1] * 工程机械行业正处于复苏阶段 分为市场需求回升 盈利能力提升和行业全面复苏三个步骤[4] * 恒立液压作为关键零部件供应商 在行业中扮演的角色类似于华为海思之于中国手机行业[4] **二 核心财务表现与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长 第二季度营收超27亿元 同比增长11% 归母净利润超8亿元 同比增长18%[2][1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有所提升 毛利率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净利率提升1个百分点[11]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收入将增长至140亿元左右 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27亿元 32亿元和37亿元 保持十几个百分点以上的复合增速[3][21] **三 产品线与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挖掘机油缸销量达3万多个 同比增长16% 与国内挖掘机行业增速基本持平[12] * 非挖掘机油缸上半年同比下滑 但6至7月已转正并加速增长 7月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12] * 阀类产品上半年同比增长约15% 其中挖掘机用阀类产品增速超20% 马达类产品也有一定幅度增长[12] * 公司从油缸扩展到泵 阀 马达等多个品类 覆盖从小型到大型挖掘机等不同应用领域[2][8] **四 市场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在国内市场上半年增速超10% 海外市场也保持正增长[12] * 公司在全球拥有11个生产基地和7个全球营销公司[2][13] * 公司通过收购(如德国威科公司)和自建工厂(如美国 日本分公司 墨西哥工厂)扩大全球影响力 墨西哥工厂预计2025年全面投产[13] **五 发展战略与竞争优势** * 公司发展逻辑包括行业反转 国产化进程 多元化发展和全球对标[5][8] * 国产替代进程仍在继续 国产化空间巨大[5] * 公司股权集中 管理层具备远见和逆势扩张的定力[2][7] * 公司具有穿越周期的能力 从2022年至今即使行业处于底部 其收入和利润均保持增长[10] **六 新业务与未来增长点** * 公司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特斯拉提高2026年量产预期并增加灵巧手自由度30% 将带动丝杠 减速器等零部件需求[6] * 公司2022年启动线性驱动项目 至2025年上半年已拥有上百家丝杠客户 实现千万级营收 预计全年丝杠营收将达到上亿水平[19] * 凭借核心零部件自供能力 公司有望在人形机器人市场占据重要地位[2][6] **七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近期工程机械行业出现新动态 如徐工机械发布历史上最大股权激励计划[9] * 在全球范围内 公司与博世力士乐 伊顿 川崎重工等巨头相比仍有差距 但已逐渐逼近第二梯队[20] * 国内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公司是国产龙头企业[4][16] **八 历史业绩与展望** * 公司从2016年13亿元收入增长至2021年93亿元 接近50%的年化复合增长率 净利润从不到1亿元增长至26亿元[17] * 由于去年第三季度基数较低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增速将环比加快[14] * 目前挖掘机 油缸 泵阀及非挖领域的排产情况都向好 7月份内外销挖掘机数据超预期[14][15]
斯菱股份(301550):业绩符合预期,前瞻布局享机器人产业红利
国盛证券· 2025-08-27 06:4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5] 核心观点 - 业绩符合预期 2025年H1收入3.9亿元同比+9% 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5% [1] - 受益于多元化客户结构和丰富产品品类 订单稳定性强 收入实现同比增长 [1] - 前瞻布局机器人产业 成立机器人事业部 拓展谐波减速器/执行器模组/丝杠类产品 [2] - 全球化布局加速 新昌和泰国生产基地产能持续释放 北美市场本地化服务能力已建立 [2] 财务表现 - 2025Q2收入2.0亿元同比-0.4%环比+0.1% 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11%环比+13% [1] - 2025H1毛利率34.8%同比+1.9pct 净利率25.4%同比-0.9pct [1] - 2025Q2毛利率36.6%环比+3.5pct 净利率26.9%环比+3.2pct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2/2.6/3.5亿元 对应PE 76/64/47倍 [2] 产能建设 - 新昌基地年产629万套高端汽车轴承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逐步释放产能 [2] - 泰国基地已完成第二期投资并实现产能释放 第三期投资建设顺利推进 [2] 业务拓展 - 谐波减速器第一条生产线已完成投产 [2] - 执行器模组与谐波减速器同步开发中 [2] - 丝杠产品处于研发阶段 与汽车轴承在材料/工艺/装配技术具共同点 [2] 行业背景 - 中国新能源车2025年H1销量1565万辆同比+11% [1] - 机器人行业量产在即 有望带动汽车供应链共振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9.52/11.71/15.81亿元 增长率23.0%/23.0%/35.0% [4] - 预计2025-2027年EPS 1.36/1.62/2.18元 [4] - 预计2025-2027年ROE 11.4%/12.4%/14.9% [4]
丝杠行业深度:关注利润率、空间、设备潜在“超预期”机会
2025-08-21 15:05
丝杠行业与公司分析 行业与公司覆盖 - 丝杠行业涉及滑动丝杠、滚珠丝杠和行星滚柱丝杠 技术分类包括磨削加工(C5级以上精度)和冷扎加工(C5级以下精度)[1][3][18] -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人形机器人、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工业母机、注塑机、半导体设备及航空航天和军工[2][6][27][30] - 高端市场由日本NSK、THK及中国台湾上银银泰主导 国产化率较低[3][28] - 上银在丝杠制造领域表现出色 过去几年保持30%以上毛利率 产品覆盖全制造业包括汽车行业 预计2025年整个丝杠市场空间达400多亿元[26] 核心观点与论据 **技术优势与分类** - 滚珠丝杠通过钢球滚动摩擦提高传递效率和精度 行星滚柱丝杠通过更小间隙和更高负载能力实现更高精度但制造成本较高[1][4][5] - 行星滚柱丝杠分为正向式、反向式和差动式 正向式最常见 差动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可能打滑 适用于负载要求不高的场景如灵巧手[8][10] - 丝杠精度分类采用中国体系P级和日本、台湾等地区C级 C0级、C1级、C2级精度差距不大 C7、C8级精度差距明显[11] **应用场景与需求** - 在机器人领域尤其人形机器人中丝杠优势显著 能实现较高负载能力和节能 通过旋转运动转化为线性驱动减少力臂效应提高效率[6][29] - 汽车行业线控转向系统采用电机加纯电传动方式 效率可达90%以上 相比液压助力系统效率更高 符合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30][32] - 工业母机对丝杠要求极高 需确保机床精度和性能 丝杠负责传动和定位 高精度定位级丝杆尤为重要[27] **制造工艺与挑战** - 丝杠制造流程复杂 材料、热处理和设计均需极致 材料质量至关重要如钢材配方 热处理工艺包括正火、退火、回火等多个环节[12][13] - 磨削加工流程长 需粗车、精车、粗磨、精磨等多个步骤 高精度等级如C0级是制造业最难突破的一环[18][19] - 磨削难点包括发热问题和热形变 砂轮高速旋转产生大量热量导致丝杠不可控热形变影响加工精度[21][22] - 优化硬磨削工艺可通过以车代磨和以铣代磨提高效率 车削利用刀具沿进给轴轴向位移进行切削 效率较高但可能出现震动问题[23] **利润率与竞争力** - 丝杠行业壁垒较高 脱颖而出企业利润率中枢可能较好 高端丝杠制造具有较高技术壁垒和潜在高利润率[2][12][13] - 企业若能覆盖全行业并突破最高端领域将显著提升竞争力 全行业覆盖有助于扩大客户基础增强品牌形象实现规模化生产与研发费用摊薄[20] - 上银丝杠产品覆盖全制造业包括汽车等多个行业 均价较低显示其广泛应用和市场竞争力[26] **设计优化与性能** - 丝杠需根据不同行业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 SKU非常多 需具备强大设计能力应对各种要求如预警力不同导致传动方式不同[14] - 降噪是丝杠产品设计重要环节 需优化滚道设计确保滚珠或滚柱转动时减少碰撞 滚珠丝杠需考虑滚珠循环器设计避免90度旋转导致撞击和噪音[16] - 确保丝杠寿命和性能稳定性需具备完整正向设计体系 通过多轮用户端实际测试和多年优化提升质量 开发成套检测设备监控长期使用中传动效率、精度及稳定性[17][24] 其他重要内容 **加工设备投资机会** - 丝杠加工设备包括热处理炉子、感应淬火装置、矫直机及核心设备如车床和磨床 硬车削技术(以车代磨)具有提效降本潜力是投资重点[34] - 磨床是丝杠加工重要设备包括内螺纹磨床用于螺母加工及外螺纹磨床用于螺柱或行星滚柱加工 技术难度高多由海外老牌企业供应[35] - 人形机器人中小丝杠加工需要新设计小型专用设备 传统大型磨床不适合精细零件加工 为国内企业提供良好成长机会[36] **检测与评价体系** - 企业需建立专门测试评价体系保证丝杠质量 包括运行稳定性、热稳定性、寿命保持性和精度保持性测试 需开发成套检测平台和实验平台不断优化性能[24] - 国内四杠供应商较少导致相关检测企业相对匮乏 如有上市公司开发出用于四杠检测成套设备带有自主解决方案或独特检测方式将具有很大市场潜力[37] **传动系统效率提升** - 传动系统效率提升主要体现在电信号直接传输 不需要液压或机械结构间接传动 操作可实时转化为执行器动作提高响应速度和减少延迟[31][32] - 舍弗勒等企业正在开发线控转向、线控驻车和刹车系统 采用行星齿轮丝杠将电机、轴承、制动等组件集成在一起 博士iBooster电液传动逐渐被丝杠驱动取代[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