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河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宏观周报(8月11日~17日):经济还需更多呵护,美俄峰会引发全球舆论-20250817
银河证券· 2025-08-17 09:28
国内经济与政策 - 7月中国经济供需两端均出现收缩,内需回落明显,下半年经济增速面临调整压力[3] - 8月扩大内需政策加力,包括服务业贷款贴息和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3] - 8月地铁客运量同比增2.34%,环比降1.86%,国内航班执行数均值1.47万架次,环比增1.67%[4] - 8月前10日乘用车零售45.2万辆,同比降4.5%,环比增3.0%[4] - 8月基建投资需求偏弱,水泥发运率同比增4.1pct至39.66%,石油沥青开工率同比增5.78pct至32.3%[6] 生产与物价 - 钢材生产较强,8月高炉开工率同比增4.78pct至83.61%,电炉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9.82pct至54.09%[5] - 猪肉批发价周环比降1.17%,生猪期货价升0.43%,28种蔬菜均价升3.16%,6种水果均价降1.00%[12] - 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分别降2.17%和1.56%,焦煤、焦炭价格分别升2.81%、0.81%[12] 财政与货币 - 本周新增特别国债350亿,普通国债发行进度达68.2%,地方一般债发行进度达68.5%[13] - 央行开展5000亿元6个月期逆回购操作,SHIBOR007收于1.4650%(+3BP),DR007收于1.4798%(+5BP)[13] 国际动态 - 美俄峰会未达成实质性成果,但特朗普表示会谈"富有成效",普京称需考虑俄罗斯担忧[3][13] - 美国7月CPI同比增2.7%,核心CPI同比升至3.1%,PPI环比涨0.9%,同比涨3.7%[16] -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压缩,多位官员反对50BP单次降息[11][16]
策略研究周度报告: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中报业绩关注度提升-20250817
银河证券· 2025-08-17 06:31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恒生指数涨1.65%,恒生科技指数涨1.5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1.62%[4] - 港股10个行业上涨,医疗保健、信息技术、材料涨幅居前,分别上涨8.02%、4.95%、4.7%[7] - 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为2568.58亿港元,较上周增加303.13亿港元[16] 资金流动 - 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381.21亿港元,较上周增加163.7亿港元,其中8月15日单日净流入358.76亿港元创纪录[16] - 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小米集团-W(01810.HK)36.28亿港元,阿里巴巴-W(09988.HK)33.04亿港元[17] 估值水平 - 恒生指数PE为11.52倍,PB为1.2倍,分别处于2019年以来85%、85%分位数水平[21] - 恒生科技指数PE为21.94倍,PB为3.12倍,分别处于2019年以来23%、66%分位数水平[21] - 恒生指数风险溢价率(相对美债)为4.35%,处于2010年以来5%分位[23] 投资建议 - 关注中报业绩超预期板块、政策利好板块(创新药、AI产业链、"反内卷"行业)及高股息标的[44] - 半导体设备投资逆势增长53.4%,成为唯一实现正增长领域[12]
宏观周报:经济还需更多呵护,美俄峰会引发全球舆论-20250817
银河证券· 2025-08-17 05:14
经济还需更多呵护,美俄峰会引发全球舆论 宏观周报(8 月 11 日-17 日) 2025 年 8 月 17 日 本周关注: 7月份中国经济数据出炉,供需两端均出现了不同程度收缩, 其中内需回落幅度相对明显。今年"抢出口"和"抢两新"使得上半年经 济表现好于预期,但同样也使得下半年经济增速面临一定调整压力。因此我 们看到 8 月份扩大内需的政策进一步加力,8 月 6 日多部门发布《服务业 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8月12日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 息政策实施方案》,政策同时助力服务业供需两端,落实中央关于大力提振 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决策部署。国际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 斯总统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举行了自俄乌冲突以来的首次美俄领 导人会见。虽然未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但特朗普"暂时"放弃了对俄罗斯 的威胁并表示此次会谈"极其富有成效",后续表示他和普京"基本"同 意土地交换,达成协议取决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而普京表示"冲突的结 束必须考虑俄罗斯的担忧"。美俄似乎对冲突达成了某种一致,下一步需要 观察欧洲方面以及泽连斯基是否接受特朗普的施压。 国内宏观-需求端:(1)消费:本周居民出行热度 ...
全球大类资产配置周观察:如何理解美国CPI和PPI的表征分化?
银河证券· 2025-08-17 04:51
通胀数据 - 7月PPI同比上涨0.9%[5][12] - 7月CPI同比上涨2%[3] 经济指标 - 7月PMI为58.6[17] - 第二季度GDP环比增长0.9%[17] 全球资产表现 - 日经225指数上涨3.73%[3][29] - 法国CAC40指数上涨2.33%[3][29] - 标普500指数上涨0.94%[3] 大宗商品 - NYMEX WTI原油期货上涨0.08%[3] - COMEX黄金期货上涨1.32%[3] - LME铜期货上涨0.55%[3] 债券市场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6.00个基点[3] - 10年期中债收益率上升5.74个基点[3] 汇率市场 - 美元指数下跌0.43%[3] -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具体变动未明确披露[3] 风险提示 - 报告包含标准免责声明及评级说明[40][41][42]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中报业绩关注度提升
银河证券· 2025-08-17 04:49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恒生指数涨1.65%,恒生科技指数涨1.5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1.62%[2][4] - 港股一级行业中10个行业上涨,医疗保健、信息技术、材料涨幅居前,分别上涨8.02%、4.95%、4.7%[2][7] - 医药生物板块表现突出,银诺医药上市首日暴涨2.06倍,提振医药行情[12] 资金流动与估值 - 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为2568.58亿港元,较上周增加303.13亿港元[2][16] - 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381.21亿港元,较上周增加163.7亿港元,其中8月15日单日净流入358.76亿港元创纪录[2][16] - 恒生指数PE为11.52倍,PB为1.2倍,分别处于2019年以来85%分位数水平[2][21] 行业与政策动态 - 半导体设备投资逆势增长53.4%,成为唯一实现正增长的领域[12] - 锂业分会发布《关于锂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书》,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13] - 美国扩大对钢铁和铝进口征收50%关税的范围,将数百种衍生产品纳入加征关税清单[2][41] 风险提示 - 国内政策效果不确定风险[44] - 关税政策扰动风险[44] - 地缘局势动荡风险[44]
7月份经济数据解读:内生动能复苏有待宏观政策进一步呵护
银河证券· 2025-08-15 08:37
宏观经济表现 - 7月GDP增速回落至4.8%,前值为5.4%,显示经济内生动能减弱[2] - 工业生产强度下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较前值6.8%回落1.1个百分点[2]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信息软件、商务服务业和金融业保持强劲增长[2] 消费市场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较5月和6月的6.4%和4.8%明显下滑[2] - 餐饮收入增速仅为1.1%,限额以上餐饮收入更是-0.3%,显示消费疲软[18] -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减弱,家电、家具等品类零售增速环比下滑3.7%-10.6%[5] 固定资产投资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1.6%,较1-6月的2.8%继续下滑[2] - 制造业投资下滑明显,1-7月增速6.2%,较前值下滑1.3个百分点[5] - 基建投资受气候影响,1-7月增速3.2%,较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4] 房地产市场 - 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0%,当月估算增速-17%[8] - 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0%,销售额下降6.5%,量价齐跌[8] - 新开工面积累计增速-19.4%,施工面积增速-9.2%,显示建设端持续低迷[8] 就业市场 - 7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2%,本地户籍失业率升至5.3%,为历史同期较高水平[9] - 外来农业户籍失业率保持在4.9%,显示短期用工需求仍有韧性[9] - 居民就业感受指数下滑至2009年水平,反映就业市场压力[64]
科创板周报(8.04-8.08):GPT-5商业价值大于技术价值-20250814
银河证券· 2025-08-14 12:30
科创板市场表现 - 上周科创板整体上涨2.05%,日均成交额1,587.83亿元,较前一周下降3%[3][5] - 科创板平均换手率17.64%,低于创业板(31.49%)但高于沪深主板(16.05%)[6][7] - 科创板总市值达88,761.49亿元,上市公司总数589家[5] 行业表现 - 有色金属行业周涨幅最大(+7.8%),计算机行业跌幅最大(-2.3%)[3][11] - 社会服务行业PE最高(100.15倍),农林牧渔最低(11.20倍)[3][16] 个股表现 - 南模生物涨幅领先(+42.48%),南新制药跌幅最大(-18.50%)[3][19] - 寒武纪日均交易额最高(46.41亿元)[19][23] 估值比较 - 科创板整体PE(TTM)为58.49倍,显著高于沪深300(12.57倍)和纳斯达克(30.64倍)[3][35] - 科创50指数PE为61.93,与科创板整体估值差缩小至3.44[3][35] GPT-5商业进展 - GPT-5技术性能仅提升10%,但通过全用户覆盖策略使免费用户使用率从1%增至7%[40][41] - OpenAI年度经常性收入突破130亿美元,估值有望达5000亿美元[40][43] 机器人产业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售出1.9万台机器人,销售额超2亿元[3][45] - 人形机器人企业开始价格战,宇树科技降价至3.99万元/台寻求装机量提升[52]
中国联通(600050):高科技成长,高股息回报
银河证券· 2025-08-14 07:01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 目标价对应2025年PE为17.47倍 [5] 核心观点 - AI+战略驱动成长新动能,高股息回报股东 [2] - 2025上半年实现营收2002.02亿元(+1.45%),归母净利润63.49亿元(+5.1%),扣非净利润55.80亿元(+10.3%) [5] - Q2单季净利润37.43亿元,环比提升43.63% [5] 业务表现 联网通信业务 - 传统业务收入1319亿元(占比65.9%),移动/宽带用户净增超1100万 [5] - 5G-A商用覆盖330+城市,融合业务渗透率77%+,客单价超百元 [5] - 物联网连接数达6.9亿(净增6000万),5G专网收入同比+60%,累计实施5G应用项目超5万个 [5] 算网数智业务 - 收入454亿元(占比26%),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5] - 联通云收入376亿元(+4.6%),数据中心收入144亿元(+9.4%),AIDC签约金额同比+60% [5] - 智算规模超30EFLOPS,资本开支向算力侧倾斜(全年预计550亿元) [5] 战略与财务预测 - "三个向新"战略推进网络/技术/服务升级,2024年派息率达60% [5]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97.34/105.99/115.51亿元,对应EPS 0.31/0.34/0.37元 [5] - 2025年毛利率预计提升至25.1%(2024年为23.42%) [6]
2025年7月金融数据点评:信贷需求偏弱,非银存款高增
银河证券· 2025-08-14 06:36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银行行业"推荐"评级 [1] 核心观点 - 社融延续同比多增:7月新增社融1.16万亿元,同比多增3864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长9%,增速环比上升0.1pct,政府债为主要拉动因素 [3] - 人民币贷款转为负增长:7月减少4263亿元,同比多减3455亿元,政府债新增1.24万亿元支撑社融增速 [3] - 信贷需求疲软:7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减少500亿元,同比多减3100亿元,居民部门贷款减少4893亿元,企业部门贷款仅增600亿元 [3] - 存款结构变化显著: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39万亿元至2.14万亿元,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企业存款减少1.46万亿元 [3] - M1-M2剪刀差收窄:7月M1同比+5.6%(环比+1pct),M2同比+8.8%(环比+0.5pct),剪刀差-3.2%收窄0.5pct [3] 社融数据 - 政府债贡献突出:7月发行规模2.44万亿元,同比多7328亿元,占社融增量107% [3] - 直接融资改善:企业债增加2791亿元(同比多增755亿元),股票融资505亿元(同比多增274亿元) [3] - 表外融资收缩: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638亿元,同比多减563亿元 [3] 信贷结构 - 居民贷款全面下滑:短期贷款减少3827亿元(同比多减1671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1100亿元(同比多减1200亿元) [3] - 企业贷款疲弱:中长期贷款减少2600亿元(同比多减390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711亿元冲量 [3] - 房地产相关数据:1-7月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13.3%,按揭早偿率升至10.1%(环比+0.6pct) [3][21] 资本市场影响 - 资金活化迹象:7月上证指数上涨3.74%,全市场成交额24万亿元(环比+46.59%),换手率提升13.6pct [3] - 存款搬家现象:非银存款增量占金融机构总存款增量的428% [3] 投资建议 - 关注政策红利:个人消费贷/经营贷贴息政策落地,推荐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 [3] - 长期驱动因素:二十届四中全会与十五五规划改革措施,增量资金推动估值重塑 [3]
数字经济双周报:风险投资助力美国AI巨头扩大领先优势-20250812
银河证券· 2025-08-12 14:25
美国AI融资与估值 - OpenAI完成83亿美元融资,估值达3000亿美元[1][7] - Anthropic计划融资50亿美元,估值将达1700亿美元[1][7] - 美国AI投资占VC总额比例从2019年16%升至2025年Q1的71%[2][10] 中美AI格局对比 - 美国高估值独角兽(>100亿美元)数量是中国的1.5倍[1][8] - 中国AI独角兽总数88家,超过美国,70%集中在垂直行业应用[1][8] - 2024年美国AI私人投资1091亿美元,是中国的12倍[10][11] 中国政策动态 - 国常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4][14] - 上海市设立首期30亿元AI风险投资基金,浦东追加20亿元种子基金[18] - 中国联通斥资18.6亿元入股AI企业,持股20.3%[19] 美国政策与技术 - 特朗普宣布对进口芯片征收100%关税,建厂企业可豁免[4][23] - OpenAI在挪威建设欧洲首个数据中心Stargate Norway[21] - 美国启动ATOM开源模型计划应对中国开源生态竞争[22] 欧洲AI进展 - 欧盟计划投资300亿欧元建设千兆瓦AI数据中心[26] - 法国Mistral AI拟以100亿美元估值融资10亿美元[27] - Google等数十家企业签署欧盟《通用AI行为准则》[25] 技术前沿突破 - OpenAI发布GPT-5,编程与视觉能力显著提升[33] - 谷歌AlphaEarth模型将地球数据存储需求降至传统1/16[33] - 360集团推出全球首个L4级多智能体蜂群系统[35] 智库观点 - 麦肯锡报告指出AI已成为驱动其他技术的"基础放大器"[36] - Agentic AI岗位需求同比增长985%,OpenAI等推出自主代理[37] - 未来十年由"AI+能源+机器人+生物+太空"驱动产业重构[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