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河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十五五系列报告:畅想十五五,生活文娱软消费全球崭露头角
银河证券· 2025-09-28 13:10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推荐东鹏饮料、立高食品 [6] - 社服板块推荐蜜雪集团、古茗,关注名创优品 [6] - 农业板块推荐中宠股份、佩蒂股份、牧原股份、海大集团 [6] - 纺服板块关注安踏体育、特步国际、361度、海澜之家、李宁 [6] - 轻工板块关注中烟香港、匠心家居、恒丰纸业、喜临门、奥瑞金,潮玩谷子推荐泡泡玛特 [6] - 家电板块推荐高分红率龙头以及科技消费,美的集团、海尔智家、TCL电子H、石头科技、科沃斯,关注影石创新 [6] - 传媒建议关注腾讯控股、网易-S、阿里巴巴-W、光线传媒、神州泰岳、芒果超媒等 [6] 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预计2025年四季度亮相,规划重点从过往侧重生产向生产与消费并重转变 [5] - 中国制造密集型"硬消费"已具备国际竞争力,生活文娱类"软消费"正在全球崭露头角 [5] - 中国互联网、电子游戏、潮玩文创、现制饮品、杂货店、长视频/短视频、网文等领域出现全球级拓展/传播现象 [5] - 中国已发展出独有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在现制饮品、鞋服品牌、商超领域开始具备国际化能力 [5] - 中国文娱开启全球输出新篇,在IP周边经济、内容创作、3D国漫、电子游戏等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 [5] 鼓励消费产业出海,提升文娱产业链价值 - 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持续推动我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11] -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12] - 强化品牌与服务型制造,推动企业向高端价值链环节转型 [13] - 深化国际合作,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全球化布局 [14] - 文化建设方兴未艾,政策导向不断推进,文化出海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15][22] - 国家积极出台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海的政策,如"千帆计划"和《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2][25] 中国餐饮全球化,现制饮品先行 - 全球餐饮连锁龙头以美国为主,统一的大市场有利于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的诞生 [26] - 现制饮品市场规模庞大,2023年全球现制饮品市场规模达7791亿美元,占全球饮料市场规模46% [29][30] - 中国现制饮品行业过去十年高速发展,2018-2023年中国现制茶饮终端零售额2585亿元,CAGR约25% [32] - 东南亚市场是中国品牌全球化第一站,蜜雪冰城已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规模现制茶饮品牌,2023年市场份额接近20% [40] - 欧美市场现制茶饮门店数量预计达到5万家左右,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06亿美元 [49][50] 全球线下零售,中国模式占一席之地 - 全球连锁线下零售以欧美日为主,沃尔玛和山姆已成为全球零售巨头 [57] - 日本便利店集大成者,711引领东亚便利店模式发展 [58] - 名创优品依托供应链优势开启全球化征程,全球自有品牌综合零售市场2024年规模达698亿美元 [64] - 名创优品以6.7%的市占率排名全球自有品牌零售市场第一 [66] - 截止1H25,名创优品海外门店数达3307家,占公司总门店数比例43% [68][72] 全球泛IP周边经济,中国潮玩崛起 - 欧美、日本为IP经济强国,迪士尼、万代等公司拥有众多知名IP [79] - 2023年全球玩具和游戏市场规模达2727亿美元,同比增3.1%,中国玩具和游戏市场规模达3961亿元,同比增11.2% [80] - 泡泡玛特海外业务高速增长,2024年海外收入达50.66亿元,同比增375.16%,2025H1海外收入55.9亿元,同比增440% [92] - 泡泡玛特在东南亚市场表现突出,2024年底营收达24亿元,占海外总营收47.4%,同比增619% [108] 文化内容出海,影视、游戏扬帆 - 中国在影视、游戏、短视频平台等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如《原神》《王者荣耀》《黑神话:悟空》等游戏佳作频出 [5] - 短视频平台TikTok在全球推广中国特色的短视频模式,2025年初美国消费者登录小红书,西方社会开始主动了解中国生活方式 [5] - 中国内容创作如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在全球引发广泛关注,3D国漫反超日本2D动漫,动画表达能力更胜一筹 [5]
全球大类资产配置周报: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下的全球资产分化-20250928
银河证券· 2025-09-28 08:39
策略研究 · 全球大类资产配置观察 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下的全球资产分化 ——全球大类资产配置周报 2025 年 09 月 28 日 核心观点 分析师 杨超 :010-8092-7696 :yangchao_yj@chinastock.com.cn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22030004 研究助理:孔玥 相关研究 2025-08-20,反内卷中寻投资机会—— "十五五"规展展 望系列 2025-08-06,七部门剑指新型工业化,金融活水锚定新 质生产力 2025-07-31,8 月投资组合报告:政策预期+业绩护航 2025-07-31,7 月决议偏鹰,9 月降息窗口还在吗? 2025-07-30,7 月政治局会议对 A 股市场的投资指引 2025-07-22,公募基金二季度持仓有哪些看点? 2025-07-16,A 股风格转换的历史复盘与回测分析 2025-07-15,2025 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内容解读:中央 城市工作会议利好 A 股市场那些板块? 2025-06-26,2025 年大类资产中期投资展望:驭变谋势 2025-06-22,2025 年港股中期投资展望:时移世易,见 机而作 2025-06- ...
宏观周报:美联储分歧加剧,国内静待政策加力-20250928
银河证券· 2025-09-28 08:22
☎:010-8092-7780 网:lvlei_yj@chinastock.com.cn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24080002 赵红蕾 ☎: 010-8092-7606 美联储分歧加剧,国内静待政策加力 -宏观周报(9 月 22 日-9 月 28 日) 2025 年 9 月 28 日 (2) PPI: 原油价格持续走高,黑色系商品小幅上涨。截止 9月 26 日, WTI 原油上涨 1.02%,布伦特原油上涨 1.5%。俄罗斯能源设施连遭打击, 叠加伊拉克原油出口仍存不确定性加深供应担忧,美国原油与成品油库存 减少也提振油价上涨。黑色系商品方面,焦煤、焦炭和螺纹钢价格环比分 别上涨 0.71%、0.57%和 1.03%,铁矿石价格下降 0.07%。全球铁矿石供 分析师 张迪 ☎:010-8092-7737 网: zhangdi_yj@chinastock.com.cn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24060001 詹璐 ☎:0755-8345-3719 国:zhanlu @chinastock.com.cn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22110001 日雷 网: zhaohonglei_yj@chin ...
宏观周报(9月22日-9月28日):美联储分歧加剧,国内静待政策加力-20250928
银河证券· 2025-09-28 07:02
美联储政策与海外经济 - 美联储内部对降息路径存在显著分歧,部分官员支持年内三次各25基点降息,另有官员呼吁连续50基点大幅降息[2] - 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年化环比增长3.8%,较修正值上调0.5个百分点,净出口拉动4.83个百分点[3] - 美国8月PCE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核心PCE同比上涨2.9%,新屋销售年化80万套环比大增20.5%[3][4] 国内经济与生产 - 9月前三周乘用车零售119.1万辆,同比增长0.3%,环比增长5.9%[2] - 高炉开工率84.47%环比上涨0.47个百分点,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34.38%同比涨8.4个百分点[2] - 9月第三周港口货物吞吐量26464.7万吨同比增长18.8%,集装箱吞吐量666.4万箱同比增长12.9%[2] 商品价格与通胀 - WTI原油上涨1.02%,布伦特原油上涨1.5%,焦煤、焦炭和螺纹钢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71%、0.57%和1.03%[1] - 猪肉平均批发价周环比下降0.94%,2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上升1.16%,6种水果平均批发价上升2.02%[2] - 铜价上升1.78%,水泥价格环比涨幅扩大至2.03%,玻璃价格环比上涨0.91%[2] 财政与货币流动性 - 本周普通国债新增2475亿元发行进度79%,专项债新增1846亿元发行进度80%[3] - 央行MLF净投放3000亿元,逆回购净投放6406亿元,SHIBOR007收于1.5010%上升1BP[3]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于1.8768%,1年期国有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收于1.71%环比上行3BP[3]
节前短期波动加大,不改市场向好趋势
银河证券· 2025-09-28 06:21
核心观点 - 节前短期波动加大但不改市场向好趋势 市场交投活跃度小幅回落但结构性行情突出 科技板块受海内外产业趋势催化存在修复空间[2][38] - 10月二十届四中全会聚焦"十五五"规划将成为关键窗口期 市场风险偏好有望进一步回暖[2][38] - 流动性延续向好趋势 两融余额处于上行通道 居民存款搬家处于初期阶段 美联储降息支撑全球流动性[2][38] 本周行情回顾 指数表现 - 全A指数上涨0.25% 科创50领涨6.47% 创业板指涨近2% 北证50和中证1000录得下跌[2][4] - 大盘风格占优 沪深300涨1.07%表现优于中证1000跌0.55%[2][4] - 成长风格涨1.58%表现最佳 周期风格小幅上涨 消费风格明显回调[2][4] 行业表现 - 一级行业多数下跌 电力设备涨3.86% 有色金属涨3.52% 电子涨3.51%领涨[2][8] - 社会服务 综合 商贸零售跌幅靠前[2][8] - 二级行业中半导体 风电设备 贵金属 光伏设备 工业金属收益率居前[2][10] 资金流向 - 日均成交额23132亿元 较上周下降2046.53亿元[2][13] - 日均换手率1.9084% 较上周下降0.35个百分点[2][13] - 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2917.83亿元 较上周下降203.84亿元[2][15] - 融资融券余额24443.17亿元 较上周上升461.73亿元[2][15] - 新成立基金53只 发行份额354.15亿份 其中权益类基金40只 发行份额232.88亿份[2][21] 估值变动 - 全A指数PE(TTM)估值22.12倍 较上周上升0.1% 处于2010年以来88.75%分位数[2][30] - PB(LF)估值1.80倍 较上周上涨0.12% 处于2010年以来48.55%分位数[2][30] - 全A股债利差2.6436% 位于3年滚动均值3.3768%的-1.58倍标准差附近[2][30] - 电子行业PE估值72.55倍 周涨3.54% 分位数达89.59%[2][34] - 电力设备PE估值40.80倍 周涨3.98%[2][34] 配置机会 新质生产力主题 - 外部不确定性加大背景下 科技自立自强要求迫切 具备真实技术壁垒的科技企业将成为投资主线[2][38] 反内卷政策机遇 - 政策约束不正当竞争 遏制价格战 推动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服务质量 促进行业毛利率回升[2][39] 大消费板块 - 扩内需政策落地有望带动消费板块行情 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推动新消费浪潮兴起[2][39] 两重领域投资 - 多地重大工程项目加快推进 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推动相关产业链完善发展[2][39]
关税冲击下,港股市场资金避险需求上升
银河证券· 2025-09-28 05:46
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在关税冲击下呈现避险需求上升态势 三大主要指数集体回调 恒生指数下跌1.57%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58%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1.79% [3][5] - 行业表现分化显著 材料行业逆势上涨2.67% 而日常消费、房地产和医疗保健跌幅较大 分别下跌3.80%、3.45%和2.81% [3][7] - 市场流动性指标显示成交额收缩但南向资金净买入增加 港交所日均成交额减少443.89亿港元至3027.32亿港元 而南向资金净买入增长71.08亿港元至439.59亿港元 [3][15] - 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中高位 恒生指数PE为11.84倍 PB为1.21倍 分别处于2019年以来85%和86%分位数 风险溢价率相对美债为4.25% 处于2010年以来5%分位低位 [3][20][22] - 投资建议聚焦政策利好板块、假期消费主题及低估值红利板块 包括AI产业链、锂电池、旅游出行等 [3][42] 港股市场行情表现 - 全球主要股指涨跌互现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 恒生指数下跌1.57%至26128.20点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58%至6195.11点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1.79%至9303.10点 [3][5] - 行业层面仅材料行业上涨2.67% 工业、信息技术、公用事业跌幅较小 分别为0.56%、0.71%、1.29% 日常消费、房地产、医疗保健跌幅较大 分别为3.80%、3.45%、2.81% [3][7] - 二级行业中有色金属、半导体、电气设备、可选消费零售、建筑涨幅居前 日常消费零售、家庭用品、医疗设备与服务、造纸与包装、家电跌幅居前 [3][7][14] 市场流动性分析 - 港交所日均成交额3027.32亿港元 较上周减少443.89亿港元 日均沽空金额361.09亿港元 增加36.23亿港元 沽空占比上升2.58个百分点至11.93% [3][15] - 南向资金净买入439.59亿港元 较上周增加71.08亿港元 大幅净买入阿里巴巴-W达196.07亿港元 山高控股36.56亿港元 腾讯控股34.27亿港元 中芯国际21.37亿港元 美团-W21.05亿港元 泡泡玛特17.53亿港元 [3][15] 估值与风险溢价 - 恒生指数PE为11.84倍 PB为1.21倍 较上周均下降1.7% 分别处于2019年以来85%和86%分位数 恒生科技指数PE为23.69倍 PB为3.47倍 分别处于2019年以来33%和73%分位数 [3][20]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6BP至4.2% 恒生指数风险溢价率为4.25% 为3年滚动均值-2.06倍标准差 处于2010年以来5%分位 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下行0.21BP至1.8768% 风险溢价率为6.57% 为均值-1.83倍标准差 处于2010年以来45%分位 [3][22][25] - AH股溢价指数上升2.55点至119.66 处于2014年以来15%分位 行业估值分化 可选消费、公用事业、日常消费PE处于2019年以来50%分位数以下 能源股息率超6% 公用事业、通讯服务、金融、房地产、工业股息率均高于4% [3][29] 行业与事件驱动因素 - AI产业链获多重利好提振 OpenAI与立讯精密合作开发消费设备 接触歌尔股份采购组件 与英伟达战略合作部署10吉瓦系统 英伟达计划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 阿里巴巴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 推进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 [10][11] - 储能产业链表现强劲 8月储能系统中标规模17.7GW/45.7GWh 同比增长237.1%/691.4% 环比增长762%/1005.4% 创历史新高 [12] - 铜供应缺口扩大刺激有色板块 Freeport-McMoRan旗下Grasberg矿占全球铜产量3.5% 发生不可抗力 预计导致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供应缺口扩大 [12] - 美国新一轮关税加征 自10月1日起对厨房橱柜、浴室洗手台及相关建材征收50%关税 家具征收30%关税 专利及品牌药品加征100%关税 [13] 宏观经济背景 - 美国经济数据强劲 第二季度GDP终值年化环比增长3.8% 较修正值3.3%大幅上调 核心PCE物价指数终值由2.5%上调至2.6% 初请失业金人数下降1.4万至21.8万人 为7月中旬以来最低 [3][40] - 国内工业企业利润改善 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0.4% 1-8月利润总额46929.7亿元 同比增长0.9% [3][41] - 中美经贸会谈取得进展 就TikTok问题、减少投资障碍等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双方领导人通电话就关系稳定发展作出战略指引 [41] 投资展望与配置建议 - 建议关注政策利好与行业利好板块 如AI产业链、锂电池、服务消费等 [3][42] - 中秋国庆假期到来 旅游出行相关板块活跃度有望提升 [3][42] - 美联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及美国关税加征推升市场避险需求 利好低估值红利板块 [3][42]
固收周报(9月22日-9月26日):把握跨季节奏,关注配置机会-20250927
银河证券· 2025-09-27 13: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债市收益率先上后下,收益率曲线基本持平,主要受央行操作、资金面和股债跷跷板影响 [1][8] - 下周资金面面临跨月和跨季,节后大概率回归均衡,基本面指标分化,供给规模回落 [2] - 债市震荡逆风,配置机会为主,需关注基本面数据、资金面和公募费用新规落地情况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债市:利率先上后下,收益率曲线基本持平 - 本周(9/22 - 9/26)债市收益率先上后下,30Y、10Y、1Y 国债收益率分别变化 3BP、1BP、0BP 收于 2.22%、1.80%、1.38%,期限利差有变化 [1][8] - 10Y 收益率先上后下,受央行呵护资金跨季、假期避险情绪和公募费用新规预期波动影响 [1][8] - 具体来看,周一债市利率略下行走强,周二转弱上行,周三继续走熊走陡,周四情绪修复收益率下行,周五持续回暖收益率下行 [26][27] 下周展望与策略 债市展望:资金面面临跨月 + 跨季,节后大概率回归均衡 - 基本面:生产指标分化,需求端多数回升但地产指标同比分化,通胀板块物价指数全面下行,幅度在 -0.1~ -0.9% 左右 [2][31] - 供给方面:9/22 - 9/28 利率债发行规模回落,国债、地方债、同业存单发行规模较上周分别变化 -799.9 亿元、75.32 亿元、 -1876.4 亿元,地方债发行进度达 84.3% [2][64] - 资金面:9/22 - 9/26 央行净投放 6406 亿元逆回购、投放 6000 亿元 MLF,资金面波动收紧,DR001/DR007 变动 -15BP、4BP,同业存单有变动,下周资金面或短期收紧,节后大概率回正均衡 [3][70] 债市策略:债市震荡逆风,配置机会为主 - 关注三方面变化:9 月 PMI 数据、资金面央行呵护情况、公募新规落地后赎回扰动 [80] - 债市胜率不足,不具备大幅走熊基础,但可能短期波动放大,十债活跃券 1.8% 附近点位配置价值显现,建议逢高增配,短端收益博取赔率有限,长端建议把握 1.8% 关键点位配置机会 [4][5][87] 下周公开市场操作及财经日历 - 公开市场操作:展示了四周前到四周后的逆回购投放、MLF 投放、到期及净投放(回笼)情况 [88] - 下周资金日历:9 月 29 日 - 10 月 5 日地方政府债预计发行规模、存单到期规模、逆回购到期规模等情况,以及是否是缴税周、缴准周 [91] - 下周财经日历:9 月 30 日将公布 9 月官方非制造业 PMI、制造业 PMI、综合 PMI 产出指数 [91]
2025年1-8月工业企业利润分析:利润增速回升,关注政策接续
银河证券· 2025-09-27 08:38
总体利润表现 - 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6929.7亿元,同比增长0.9%(前值-1.7%)[2] - 8月当月利润同比增长20.4%(前值-1.5%),显著改善[2] - 1-8月营业收入89.62万亿元,同比增长2.3%(与前值持平)[2] 利润改善驱动因素 - 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9%(前值-3.6%),环比转为持平(前值-0.2%)[2] - 1-8月累计利润率5.24%,环比提升0.09个百分点,同比跌幅收窄至-0.10%(前值-0.25%)[2] - 煤炭加工价格由下降4.7%转为上涨9.7%,黑色金属冶炼价格由下降0.3%转为上涨1.9%[2] 行业分化表现 - 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7.2%,拉动整体利润增长2.5个百分点[2] - 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2.1%,增速较前值提升10.0个百分点[2] - 消费品制造业利润由1-7月下降2.2%转为增长1.4%[3] 库存与资金状况 - 1-8月产成品存货6.73万亿元,同比增长2.3%(前值2.4%)[2] - 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70.1天,同比增加3.7天,环比增加0.3天[2] - 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85.58元(同比+0.19元),费用8.37元(同比-0.08元)[2] 风险与展望 - 企业通过压降费用对冲成本压力,但现金流仍承压[2] - 未来需关注内需政策延续性、反内卷政策落地及外需环境变化[3]
整体表现强劲,半导体行业长期向好
银河证券· 2025-09-26 15:39
行业投资评级 - 半导体行业评级为"推荐" 维持 [1] 核心观点 - 半导体行业整体表现强劲 长期向好 [1] - AI算力需求 国产替代逻辑及政策支持是核心驱动力 [3] - 半导体板块在AI需求 国产替代双轮驱动下表现分化 设备与材料领涨 设计与封测稳步跟进 [3] - 建议聚焦国产化率提升及技术突破环节 [3] 细分行业表现 - 半导体设备涨跌幅为15.35% 受益于AI数据中心推升存储器需求及国产替代深化 [3] - 半导体材料涨跌幅为14.23% 国产替代逻辑向高端领域延伸 [3] - 电子化学品涨跌幅为2.06% [3] - 集成电路封测涨跌幅为9.25% 技术升级与应用拓展成为焦点 [3] - 模拟芯片设计涨跌幅为5.13% 行业基本面处于缓慢修复通道 [3] - 数字芯片设计涨跌幅为8.3% 受AI算力需求推动迎来结构性行情 [3] 细分领域分析 - 半导体设备:头部存储厂商新项目启动及先进逻辑扩产 推动设备行业迎来新一轮增长 [3] - 半导体材料:AI HBM与先进逻辑芯片驱动高端光刻胶(如KrF ArF)前驱体需求提升 EUV光刻胶等顶尖领域仍依赖进口 [3] - 集成电路封测:先进封装主题备受关注 HBM芯片带来高端封测产能扩张需求 正从传统封装向2.5D/3D Chiplet等先进封装加速转型 [3] - 模拟芯片设计:工业 通信等市场需求逐步回归周期性复苏 汽车电子复苏仍显滞后 商务部对美模拟芯片反倾销调查可能改善国内企业定价压力 [3] - 数字芯片设计:云端大模型训练拉动高端芯片需求 端侧AI应用加速渗透 华为昇腾芯片规划 沐曦曦云C600等国产GPU迭代强化算力自主主线 [3]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寒武纪 海光信息 中微公司 北方华创 拓荆科技 安集科技 鼎龙股份 长电科技 [3]
如果降息,人民币升值会延缓吗?
银河证券· 2025-09-26 08:56
汇率预测与驱动因素 - 基准情形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年末趋近于7.0[1][7] - 乐观情形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新均衡位置在6.7附近(需美国关税再降20个百分点或超常规政策刺激)[1][7]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已达4%(截至9月24日)[3][7] - 人民币升值由预期自我实现驱动(汇率预期→外汇供求→升值→预期强化)[10][16][25] 货币政策影响 - 四季度预计降息10-20BP(基准情形)[1][3][31] - 若降息超20BP将加速经济复苏预期并推升人民币升值[4][32] - 降息可能加深中美利差倒挂但被财政政策抵消(50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1万亿特殊再融资债券)[1][5][31] - 潜在1万亿建设国债有望在乐观情形下推出[5][33] 大类资产表现 - 人民币兑美元每升值1%对应A股平均上涨2.73%、港股上涨4.52%(基于历史8轮周期)[6][39] - 本轮升值周期中人民币每升值1%对应A股上涨8.31%、港股上涨10.52%(2025年4月8日至9月23日)[39]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预计在1.6%~2.0%区间震荡(受货币宽松与风险偏好拉锯影响)[6][44][45] - 大宗商品价格将分化(铜价或因新质生产力需求具备上行机会)[6][47] 风险因素 - 政策理解不到位风险[3][50] - 央行货币政策超预期风险[3][50] - 美联储宽松不及预期风险[3][50] - 美国加征关税超预期风险[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