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商业评论

搜索文档
发出千人失业预警,福特欧洲电动大撤退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17 23:08
文章核心观点 - 福特因欧洲电动车需求疲软而调整产能与人力 将德国科隆电动车工厂从两班制改为单班制并裁减最多1000个岗位 同时推迟"2030年欧洲只售电动车"目标 转向灵活能源策略 [3][6][13] - 公司电动化战略重新校准 从激进电动化转向保留燃油与混动车型 强调现金流和产能利用率优先 通过平台协作和本地化制造优化盈利模型 [13][18][19] 欧洲业务重组 - 2025年9月确认科隆工厂2026年1月起改为单班制 裁减最多1000个电动车岗位 通过自愿离职与买断方式执行 [3][6] - 2024年11月披露至2027年在欧洲与英国优化约4000个岗位 占欧洲员工总数14% 其中德国约2900个 [3][8] 市场需求与预期 - 欧洲电动车需求远低于行业预期 归因于充电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和政府激励措施短缺 [3][6] - 2025年1-7月欧盟纯电乘用车注册量101万余辆 份额15.6% 但增速低于预期且结构性分化明显 [17][14] 科隆工厂战略地位 - 科隆工厂是欧洲电动化核心基地 2023年6月投入20亿美元改造为碳中和电动车生产基地 生产探险者电动版和Capri等车型 [7][12] - 2025年6月启用电池包本地化装配以缩短物流链条 但2024年下半年起根据订单情况收缩探险者电动版与Capri排产 [12][13] 产品策略调整 - 推迟"2030年在欧洲只售电动车"目标 调整为"视需求灵活配置能源结构" 保留燃油与混动车型 [13][18] - 电马定位品牌性能形象 Puma Gen-E与e-Tourneo Courier获英国全额购车补贴 覆盖入门价位市场 [14][18] 竞争与运营压力 - 紧凑型和小型纯电市场价格敏感度高 性价比车型给跨国车企带来现实压力 [18] - 2025年科隆工厂因劳资博弈出现规模性停工 工人24小时罢工导致生产中断 [11] 战略方向转变 - 全球管理层强调"混动不是过渡方案" 推动增程和混动技术在皮卡与SUV应用 [18] - 欧洲形成MEB平台合作、自研并行、罗马尼亚量产Puma Gen-E与本地化制造组合拳 优先保障现金流与产能利用率 [18][19]
传奇豪车与它的“救赎者联盟”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16 23:08
撰文 / 杜咏 芳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张 萌 谁说传奇只能活在历史书里?在法国顶级富豪天团的加持下,上世纪的超跑传奇——德拉赫(Delage Automobiles)正踩着V12的声浪高调归来! 翻开德拉赫这份"不完整"投资者名单,就像打开了顶级财富圈的花名册:法国父子奢侈品巨头弗朗索瓦·皮诺(Francois Pinault)和弗朗索瓦-亨利·皮 诺(Francois-Henri Pinault)、科技大亨泽维尔·尼尔(Xavier Niel)、前微软高管兼汽车收藏家克里斯蒂安·博耶(Christian Boyer)等…… 共计有十余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资本巨擘,不约而同地将筹码押注于这个沉睡了70多年的豪车品牌。 而在向小型投资者开放投资以重燃品牌认知度的同时,德拉赫现在的老板洛朗·塔皮(Laurent Tapie)也正在与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 Partners)合作 筹划更大规模的融资。 也许,这些顶级富豪投资的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品牌,更是一次对法兰西机械浪漫故事的召回。 正如有人问塔皮为什么不是重新创立一个新的汽车品牌,而是选择收购德拉赫时,塔皮所回答的一样。 "我认为,复兴一个拥有辉煌历 ...
“姜海荣们”跨界汽车背后,一场跨行业的历史复刻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16 23:08
撰文 / 王 菁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张 萌 "海荣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他上一份工作在荣耀,这一份工作跟海相关,所以在深蓝,名字就注定了这一辈子跟华为荣耀和深蓝息息相关。" 9 月 8 日下午,深蓝汽车董事长邓承浩如是说。当天,"奔跑 2025" 深蓝汽车秋季新品全球发布会前夕,他携新任CEO姜海荣亮相核心媒体沟通会。 这是姜海荣入职深蓝汽车的第一天,也是深蓝"吹响了全面进攻号角"的日子:这一天,深蓝在中国、慕尼黑两地面向全球全新深蓝S07预售,S09超长 续航超充版上市,全球首发全新的拳头产品L06。 姜海荣这一天马不停蹄,上午邓承浩带他开了管理层、经营层核心员工大会,随后双方一起"一人一杯咖啡",漫步园区交流了一个多小时,接着中午 去食堂跟员工一起吃饭。在下午的媒体沟通会后,又一起赶往股东见面会、参加发布会。 接下来的两天,他们则是与经销商和供应商见面。 对于姜海荣的加入,邓承浩显得很兴奋,他说,整个团队都很期待,多次提到姜海荣的加盟在多方面与自己形成互补,包括汽车与 ICT 认知思维碰 撞、智能网联产品理解、市场和营销专长以及全球化经验等。 姜海荣是谁?2005 年加入华为,从研发工程师起步,长 ...
用宝马发动机?奔驰:纯属胡扯!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15 23:07
奔驰与宝马的竞争关系 - 奔驰首席技术官谢费尔直接否认采用宝马发动机的传闻 并展示自研FAME模块化发动机系列 [3] - 奔驰强调发动机是品牌核心资产 将保持100%斯图加特制造以维护品牌血统和驾驶体验 [5] - 两大品牌持续一个多世纪的竞争 近期在内饰设计上再度较量 奔驰推出超联屏而宝马采用全景视觉技术 [7] 奔驰的技术战略布局 - FAME发动机平台涵盖四缸至十二缸发动机 已符合欧7/国7/美规排放标准 [10] - 公司计划推出符合最严格排放法规的V8发动机 并保留V12产品线 [10] - 通过技术壁垒守住燃油车利润 同时将2030年全面电动化目标调整为新能源车型占比最高50% [11][12] 行业合作趋势 - 非核心技术领域合作成为行业共识 如德系11家公司共同开发联网汽车软件(含大众/宝马/奔驰) [16] - 奔驰与宝马在华合资成立北京逸安启新能源科技 共同构建充电网络 [16] - 宝马与长城汽车合资生产电动MINI 福特基于大众MEB平台打造电动车等案例涌现 [16] 排放法规影响 - 欧7/国7/美规标准将汽车排放要求从"限制排放"提升至"追求零排放" [10] - 新法规使内燃机研发变得复杂 间接促使车企转向电池技术和电动系统研发 [10] - 奔驰通过宣称能开发合规高性能发动机 展示技术领先优势 [10]
贾可:应该抓住规范汽车秩序的牛鼻子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15 23:07
中央政策动向 - 六部门于9月10日启动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重点打击非法牟利、夸大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行为 为期三个月 [3] - 八部门于9月12日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包含46条具体措施 [3] - 上述行动源于7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的要求 强调坚持远近结合、综合施策 [5] 反内卷政策框架 - 规范竞争秩序的四项核心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健全长效机制、强化标准引领、加强行业自律 [7] - 监督检查具体包括产品价格监测、生产一致性检查、缩短供应商账期至60天及网络乱象整治 [7][9] - 工信部已于6月9日启动2025年度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 并于7月9日开通供应商账期承诺问题反馈窗口 [9] 行业增长目标调整 - 2025年汽车销量目标为3230万辆 同比增长3% 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 同比增长20% [16] - 该目标低于年初预测(中企协预测总销量3290万辆/增4.7% 新能源车1600万辆/增24.4%) [16] - 调整原因包括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及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市场无序竞争等挑战 [16][17] 工作方案核心举措 - 扩大消费:推动公共领域电动化试点新增70万辆新能源车 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 优化限购政策 促进二手车流通 [25][26][31][33] - 供给质量提升:突破汽车芯片/操作系统/固态电池技术 开展品牌向上专项行动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35][36][39][40] - 智能化应用: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推进"车路云一体化"试点 加快北斗规模化应用 [34] - 出口促进:完善海外营销服务体系 提供出口信贷和保险支持 推动国际标准法规制定 [52][54][57][62] 基础设施与行业管理 - 充换电网络建设目标实现"乡乡全覆盖" 推进高速路充换电设施及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43] - 改革车辆生产准入管理 加强智能网联汽车OTA升级监管 推动《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立法 [44][46][47] 作者观点与建议 - 强调法治是规范秩序的核心 需完善法律并严格执法 避免专项整治后乱象复发 [12] - 建议公开监督检查结果以增强震慑力(如8月11日公布三家车企账期承诺成效) [15] - 质疑生态环境部未参与稳增长方案 但其在排放监管和反内卷中具重要作用 [19][21] - 担忧规范竞争秩序仅作为46条措施中的3条 可能稀释反内卷核心努力 [18]
突发换帅!采埃孚巨轮紧急调航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14 23:08
高层人事变动 - 首席执行官柯皓哲博士于2025年9月30日离职,职务由电驱传动技术事业部负责人马蒂亚斯·米德莱希接替 [3] - 商用车解决方案事业部负责人彼得·莱尔也被终止董事会成员职务 [3] - 人事变动前无任何迹象,表明公司内部紧急调整的意图 [5] 公司经营挑战 - 去年销售额下降约11%至414亿欧元,销售回报率下降1.5个百分点至3.6% [6] - 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197亿欧元(225.4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20亿欧元 [6] - 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3.5%上升至4.4%,显示成本控制初步见效 [6] - 面临生产成本高、需求疲软、中国竞争对手冲击及电动化转型压力 [6] 重组措施与劳资矛盾 - 自2024年初已裁减11200名全职员工,另有4700人签署部分退休协议或正常退休 [7] - 计划2028年底前在德国裁员约1.4万人(占四分之一岗位),引发上万员工大规模示威 [7] - 公司宣布加大重组力度,不排除强制裁员可能性,并对产品组进行成本回收评估 [11] 战略方向分歧 - 前CEO柯皓哲被指缺乏内部协调与战略传达能力,未能凝聚管理层共识 [13] - 彼得·莱尔辞职原因被特别声明为"对公司未来战略方向存在不同观点" [13] - 人事变动反映集团战略方向的深刻分歧和执行董事会内部紧张关系 [13] 新领导层背景 - 新任CEO米德莱希拥有20多年汽车行业经验,曾任西门子、大陆集团、佛吉亚高管 [17] - 在优美科担任CEO期间推动电池材料领域订单,促成与大众、ACC等关键客户合作 [17] - 董事会特别强调其具备"卓越的沟通能力",符合集团当前重组期核心需求 [17] 业务重组重点 - 电驱传动技术事业部贡献集团总销售额四分之一,涵盖所有乘用车驱动系统 [15] - 该部门业务"剥离"或"缩减"被视为重大挑战,是战略重组重心所在 [15] - 米德莱希虽在采埃孚时间不长,但因深厚背景被视为推进电驱动重组的核心人物 [15] 行业转型背景 - 公司面临国际贸易政策、地缘政治影响及欧盟严苛二氧化碳排放法规监管 [6] - 此次换帅象征传统机械技术落幕,标志集团更加坚定朝向电气化方向前进 [20] - 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全球汽车行业大变局中面临艰难求存挑战 [20]
乘风出海,东风风行闪耀慕尼黑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14 23:08
作者 / 温 莎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张 萌 两年一届的慕尼黑车展如期而至。作为世界五大车展之一,慕尼黑车展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国际性车展。 今年的慕尼黑车展,问界、宁德时代、东风风行等中国汽车品牌和零部件巨头,跟随企业发展战略,一同来到了汽车发源地,向世界秀出了中国汽车的 实力。 本届慕尼黑车展,东风风行以"RUNNING FOR FUTURE"为主题,携风行星海V9、风行星海S7、FRIDAY以及U-TOUR四款车型参展,全面覆盖MPV、 轿车、SUV等多个细分市场。 这是继2022年法兰克福车展、2023年慕尼黑车展,2024年巴黎车展以来, 东风风行第四次登陆欧洲,不仅精准锚定海外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用车需 求,还正式发布了"乘风双擎(2030)计划"。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长波表示,为强化海外市场响应能力,至2030年,东风柳汽计划联合全球伙伴,在亚洲、非洲等区域共建9大智能制造 基地,组建千人本地化精英团队,将交付周期从12周优化至4周,实现本地化跃升。 与此同时,东风柳汽通过深耕东南亚、中东、南美等桩基市场,培育欧洲、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以跨境电商等多元化发展方式扩展新渠道。至20 ...
阿维塔07 2026款:开启一场打破行业“潜规则”的价值革命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13 23:07
阿维塔07 2026款的预售给出了答案——当别人在降价减配时,它选择了"加配",用"入门即满配"的理念重新定义价值标准。 行业惯例:低配车型的"价格陷阱" 在中型SUV市场,"入门即丐版"几乎成为行业默认规则。车企通过推出配置精简的低配版本来拉低起售价,吸引消费者进店,然后再通过选配加价来实 现利润最大化。 这种策略看似聪明,实则忽视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据统计,超过70%的中型SUV消费者最终选择中高配版本,不是因为他们不需要低配版本,而是因 为低配版本无法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 以安全配置为例,大多数车型将高阶辅助驾驶系统、更多安全气囊等关键配置作为高配专属。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用户体验,更在某种程度上妥协了安 全性。 作者 / 温 莎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张 萌 当价格战硝烟弥漫,新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消费者不禁要问:在这个特别"卷"的时代,还有什么车型真正值得期待和等待?事实上,如果你想买一辆 配置齐全的中型SUV,要么选择顶配,要么准备接受各种选配加价。这不是消费者的错,而是行业长期以来的"潜规则"——低配拉低起售价吸引眼球, 真正想要的配置却需要额外付费。 价值重构:阿维塔07的"满配哲学" 阿 ...
汽车消费遇上补贴耗尽,我们怎么办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12 23:08
广州汽车置换补贴政策暂停 - 广州市商务局于2025年8月30日零时起暂停汽车置换更新政策 未设置缓冲期[3] - 仅8月29日前取得新车和旧车销售发票的消费者可申请补贴 具体申请时间待定[5] - 政策暂停主因补贴资金池见底 采用先到先得发完即止规则[5] 补贴资金结构与分配 - 汽车置换补贴资金按中央地方9:1原则共担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央承担比例分别为85% 90% 95%[5] - 2025年中央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较上年增加1500亿元[5] - 前两批资金各810亿元于1月和4月下达 第三批690亿元于7月下旬下达 第四批690亿元将于10月下发[5] 消费者反应与市场影响 - 北京车主补贴到账周期通常2-3个月 有案例显示实际到账时间比官方周期快2个月[7] - 补贴退坡导致部分价格敏感消费者推迟购车计划 以15万元纯电动车为例 补贴取消使消费者损失1.3万元补贴[9] - 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于2025年9月1日降价1万元至25.95万元 被视为应对补贴退坡举措[9] 全国补贴政策调整情况 - 7月末第三批690亿元资金到位后 20%地区出现国补政策收紧现象[11] - 2025年5月以来全国6个省/直辖市及约30个城市暂停补贴 包括新疆青海广西河南辽宁广东甘肃等多地[11] - 政策调整分为资金用尽未延续型(如新疆)和暂停重启型(如重庆追加1.35亿元用于10月)[12] 补贴模式创新 - 湖北于9月5日推行抢券模式 每日发放资格券 有效期15天 逾期失效[14] - 河北云南等地同步改为抢券模式 海南上海要求新车必须本地上牌[15] - 抢券模式旨在提升资金发放精准度 杜绝骗补套补现象[15] 行业数据与市场表现 - 2025年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 同比增长12.7%和12.6%[17] - 新能源汽车1-8月国内销量808.8万辆 同比增长30.1% 新能源乘用车占比达51.6%[17] - 全国以旧换新政策带动2.8亿人次申领补贴 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6万亿元[17] 经销商与车企应对 - 地区国补收紧后 75%门店销售受显著负面影响 近三成门店销量降幅超15%[18] - 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从5月52.7%升至8月57%[19] - 车企推出组合方案应对:吉利提供旧车抵扣+低息贷款 宝马奔驰推出新能源置换专属权益[19]
岚图的日子也是好起来了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11 23:08
岚图FREE+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第一周岚图FREE+销量1080台 位列30万内华系车型销量排名第一及20-30万混动SUV市场第二[3][4] - 8月全月销量5239辆 进入20-30万元级中大型SUV销量榜前三 形成"小理华"竞争格局[4] - 8月最后一周单周销量达0.13万辆 折合1300台 仅次于理想L6与小米YU7[5] 岚图产品矩阵与增长态势 - 岚图梦想家多月蝉联新能源MPV品类冠军 累计用户达13万[7] - 岚图知音8月28日上市12分钟大定超3000辆[7] - 2025年1-8月累计交付81768辆 同比增长92% 实现连续七个月环比正增长[22] 华为技术赋能产品力 - 搭载华为乾崑ADS 4.0智驾系统 配备29个高性能传感器含1颗192线激光雷达[11] - 采用鸿蒙座舱5系统 支持15.6英寸2K屏与全场景信息流转[11] - 21.99万元起售价为市面上最低价"华为全家桶SUV"[9] 东风制造与技术基底 - 基于ESSA原生智能电动架构 采用全铝底盘与空悬+EDC组合[11] - 运动模式悬挂硬度提升30% 舒适模式过滤80%路面颠簸[12] - 四驱版总功率350kW 百公里加速4.9秒 后驱版CLTC纯电续航318km[12] 用户导向策略 - 7月16日直播回应电池质保问题 数小时后宣布全系升级"终身免费三电质保"[16][18] - 根据用户反馈改进后排座椅角度 新增129°电调功能及通风加热[18] - 推出岚擎模式模拟声浪 提供性能燃油车驾趣体验[20] 资本运作与战略定位 - 东风集团8月22日公告岚图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22] - 2024年岚图交付85697辆 同比增长70%[22] - 产品线覆盖SUV/MPV/轿车三大品类 实现主流价格带全覆盖[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