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公司(BMWYY)

搜索文档
解码慕尼黑对话:奔驰、宝马、巴斯夫与宁德时代看准的新机遇是什么?
市值风云· 2025-09-30 11:54
汽车产业链领军企业为何坐在一起?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近期,在德国慕尼黑汽车展期间,一场关于电池循环经济的高端论坛成功举 办,包括宁德时代、宝马、奔驰、巴斯夫等全球汽车产业链领军企业,以 及 全球电池联盟等权威机 构参与论坛。 此次对话,参与各方通过探讨共同的行业标准与解决方案,对于如何加速全球汽车产业的绿色变革, 形成了新的共识。在风云君看来,通过发展电池循环经济,在助力汽车产业变革的同时,也将给产业 各方带来全新的增长机遇。 欧洲市场困局:资源缺失与产业链短板下的电动化突围 欧洲作为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其电动化转型的决心毋庸置疑。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横亘 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01 欧洲电动化的三大短板 作者 | 观韬 编辑 | 小白 人类文明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工业革命催生的以"开采-制造-使用-丢弃"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受限资源总量约束,已经碰到天花 板。而强调"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正逐渐成为全球共识。 由此,循环经济已成为驱动商业模式创新、引领各行业发展的关键路径。它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更 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变。通过优化资源利用、重构产业价值链,循环经济正为我们 ...
欧洲车企,走上一条偏裂之路
虎嗅· 2025-09-29 23:46
慕尼黑车展的定位与市场现实 - 慕尼黑车展的规模和影响力被部分中国车企高估,其整体规模仅为上海车展的一半,被戏称为“中国二线车展规模”[1][29] - 车展对缺乏知名度的企业而言,租用展台的实际商业效果有限,更多价值在于向投资人进行广告宣传[31] - 车展的核心受益者始终是财力雄厚的海外车企与外资Tier1供应商,许多欧美车企并未参展[30] 中国车企参展策略与表现差异 - 部分中国车企如比亚迪、小鹏、零跑被视为“少数调研派”,其策略侧重于与欧洲政商界联络感情,而非直接面向消费者[33][34][35] - 比亚迪在车展期间举办了针对政商界高净值人士的沟通会,旨在传播其“工程师价值观”[36][37] - 部分中国车企如广汽、东风柳汽、问界的参展策略被批评为“生搬硬套”,直接将国内展台与车型移植过来,未针对欧洲市场进行调整[40][42][43] - 在面向普通消费者的Open Space展区,仅有比亚迪、小鹏、零跑和阿维塔四家中国OEM参与[54] 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面临的挑战与差距 - 中国车企展台主要吸引中国访客与中国媒体,与欧洲本地观众存在隔阂[9][21] - 部分中国公司参展准备不足,出现展台无人接待、工作人员无所事事、无法回答当地媒体专业问题等情况,导致资源浪费[23][24] - 中国车企在展台布置、细节处理(如车辆露天放置、电线裸露)上与海外品牌(如现代汽车)存在显著差距,显示出对产品展示和本地消费者体验缺乏重视[57][58][59][61][62] - 中国主机厂被指出在欧洲市场缺乏对汽车发自内心的喜爱,展示出的野心较为单一,即“只想卖车”,与欧洲品牌展现出的音乐艺术品味和工程美学形成对比[56][69][70][73] 欧洲汽车供应链与技术生态现状 - 欧洲充电基础设施分布松散且建设进程缓慢,车展上的大功率充电桩多来自欧洲创业公司,如Alpitronic和Eko energetyka[14][15][16] - 在智能化领域,从零部件到算法的整个链条都存在对应的“海外镜像版”公司,但其技术能力被认为仅相当于中国电动车供应链的“初始阶段”[17][18] - 欧洲市场由博世、Mobileye等传统Tier1主导智驾领域,但其技术水平(如仅具备主动安全功能、不会变道)相对落后[74][77][103] - 欧洲产业界更倾向于信任本土供应链,存在“去中国供应链化”的讨论,且欧洲主机厂的竞标体系更青睐本土或英美公司(如Wayve),即便其技术不成熟[89][101][104][105] - 高通、谷歌云、亚马逊云构建的全球车载生态圈中,中国公司参与度极低,取而代之的是松下、Electrobit、Micware等日欧企业[107][108] 欧洲市场的独特性与进入策略反思 - 欧洲市场存在深厚的历史“傲慢”与思想固化,自上而下的电动化改革未见显著成效,2024年欧洲整车与Tier1供应商裁员超5万人并出现电动车工厂产能过剩[3][4][6][7] - 欧洲本土品牌如欧宝、菲亚特在当地市场依然活跃,与中国车企的境况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两个不同的汽车世界[114] - 进入欧洲市场需要摒弃“我很强大”的心态,主动融入当地文化审美和商业体系,充分理解本地消费者[120]
起动机继电器存在安全隐患 宝马汽车或召回超过33万辆汽车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20:57
● 龚梦泽熊永红 海外方面,今年6月,因驱动电机软件缺陷,宝马在美国召回逾7万辆电动车,涉及车型包括:2022至 2024款i4及iX、2023至2024款i7、2024款i5以及2025款i4eDrive35与eDrive40。 此外,宝马还在今年发起了三次摩托车召回,涉及转向减振器、倒车控制单元和机油滤清器等部件问 题。 因起动机继电器存在腐蚀风险可能导致短路及火灾隐患,宝马汽车或将在全球召回超过33万辆汽车。新 华社9月27日报道,此次召回涉及2015年9月至2021年9月生产的多款车型,其中,德国市场受影响车辆 超过13万辆,美国市场近20万辆。这是宝马在今年8月大规模召回纯电动车型后,又一次重大安全召回 行动。 中国证券报记者第一时间向宝马汽车方面求证,得到的答复是:宝马中国已获悉相关召回信息并高度重 视,第一时间与主管机构建立沟通,积极推进解决方案。目前,该事件仍在推进进程中,会适时公布。 年内发起多次召回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公告显示,此次召回受影响车辆的"起动机继电器可能发生腐蚀,从而 导致继电器过热并短路",存在引发火灾的风险。该机构特别提醒车主,在问题解决前应将车辆停放在 室外并远 ...
宝马集团新世代“驾控超级大脑”获权威认可
中国经营报· 2025-09-29 17:34
9月28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在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上,宝马自主研发的"基 于中央架构的高性能驾驶底盘控制技术",即新世代"驾控超级大脑",再度荣获"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 术"证书。这也是宝马集团第五次在该大会上获评,同时也是唯一连续四年获得该证书的外资车企。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一直以来,宝马坚持开放技术路线,旨在满足不同市场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推进个人出行迈向绿色未 来。宝马是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历史上唯一一家在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技术领域均获证书的企业。 2022年,宝马凭"高性能励磁同步电机系统"首次获得"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证书,展示了在纯电驱 动领域的技术领先;2023年,"M高性能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再度折桂,体现了性能与能效的完美平衡; 2024年,"燃料电池乘用车模块化储氢系统技术"获"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评价,标志着宝马在氢能 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累计五次、连续四年的荣耀历程,不仅源自于宝马深厚的百年技术积淀,更证 明了宝马集团以领先的创新研发持续引领行业变革的实力。未来,宝马也将把新世代的设计语言、创新 技术与前沿成果,逐步拓展至全系车型,惠及所有产 ...
“驾控超级大脑”斩获大奖,宝马多技术路线齐头并进
中国经济网· 2025-09-29 11:16
而本次获评的 "驾控超级大脑"更是首次将动力传动、制动、转向、能量回收四大系统集成至单一 中央控制单元,信号处理无需在不同模块间辗转,相比传统架构信息处理能力提升10倍,系统延迟少于 1毫秒,真正实现即时响应。车辆能够毫无迟疑地理解并执行驾驶者的意图,让驾驶者的每一次操作都 得到精准而及时的反馈。 同时,"动态性能控制系统"(DPC)与"驾控超级大脑"协同配合,让车辆动态性能潜力得到充分释 放。驾驶者只需进行小幅度的操控,便可为车辆带来卓越的过弯稳定性,让车辆实现精准入弯。面对拥 堵路况,系统的毫秒级响应能力能显著提升驾驶舒适性,无论是在D档或B档行驶,还是使用主动巡航 控制、拉起手刹或挂入停车档,车辆都能实现制动与重新启动的无缝衔接,做到极致的丝滑、静音。 中国经济网9月29日讯(记者 郭跃)昨日,在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宝马自主研发的"基于中央架构 的高性能驾驶底盘控制技术", 即新世代"驾控超级大脑",再度荣获"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证书。 这也是宝马集团连续四年、也是第五次在该大会上获评。 连续第7年参加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的宝马集团董事高乐表示:"多年来,宝马集团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 使我们能 ...
宝马的新世代,从BMW iX3 开始
扬子晚报网· 2025-09-29 08:53
一位造车新势力创始人曾自信地说:特斯拉有的,我都有,我都会;我有的,特斯拉都不会。另一位创始人也自信地说:这车是500万以内最好的SUV。 还有一位格外自信地说:这款车有16.8亿种驾驶模式…… 新势力品牌在电动化时代大行其道,是他们看清了这个市场的底层逻辑:深刻洞悉消费者的内心需求,与他们产生共情,赢得青睐。 新世代是宝马为电动化、数字化时代准备的全新架构和理念。当宝马推出它划时代的新世代产品时,他们也读懂了中国市场,读懂了中国消费者。 新势力有的,我都有。对宝马来说,融入一方水土,接地气很重要。 与Momenta合作,打造"土生土长"的中国专属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提供全场景、点到点的领航驾驶辅助功能,覆盖高速及城区道路,无论是长途自驾 还是复杂拥堵路况都不在话下。 与阿里巴巴合作,以AI大语言模型赋能全新BMW智能个人助理,为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打造更有温度的AI伙伴,带来更自然、更智能、更懂你的全新智 能交互体验。2026年率先搭载于国产BMW新世代车型。 与华为合作,推出包括BMW数字钥匙、HUAWEI HiCar和MyBMW App在内的华为生态,进一步丰富车内应用程序和智能数字体验。深度集成的 H ...
宝马集团获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
扬子晚报网· 2025-09-29 08:12
在本次大会的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合作论坛上,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表示:"中国数字化的蓬勃发展为行业带来了前所 未有的合作机遇。在这一浪潮中,宝马积极携手阿里巴巴、华为、Momenta等顶尖中国科技企业,倡导紧密的行业协同,不仅把握当下机遇,更 推动形成互利共生的产业新生态。" 一直以来,宝马坚持开放技术路线,旨在满足不同市场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推进个人出行迈向绿色未来。宝马是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历史上唯 一一家在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技术领域均获证书的企业。2022年,宝马凭"高性能励磁同步电机系统"首次获得"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证 书,展示了在纯电驱动领域的技术领先;2023年,"M高性能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再度折桂,体现了性能与能效的完美平衡;2024年,"燃料电池乘 用车模块化储氢系统技术"获"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评价,标志着宝马在氢能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累计五次、连续四年的荣耀历程,不仅 源自于宝马深厚的百年技术积淀,更证明了宝马集团以领先的创新研发持续引领行业变革的实力。未来,宝马也将把新世代的设计语言、创新技 术与前沿成果,逐步拓展至全系车型,惠及所有产品,覆盖所有驱动形式。 ...
欧洲汽车工业面临电动化转型困局
新华社· 2025-09-29 07:19
在行业层面,奔驰、宝马、斯泰兰蒂斯等主流车企高管在慕尼黑车展期间一致表示,2035年全面禁 售燃油车"不现实",呼吁为增程式、混合动力和小排量燃油车保留发展空间。 上述呼声直指电动车市场现实困境。近年,一线车企推出的多款电动车未能赢得消费者广泛认可, 多家企业被迫调整发展战略。梅赛德斯-奔驰去年初宣布,推迟原定到2025年实现电动车销量占比50% 的目标,表示未来十年仍将持续更新内燃机产品线。奥迪搁置原定于2032年实现全面电动化的激进计 划,称未来7至10年将继续销售燃油车。大众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直言,由于纯电动车销量放 缓,欧盟必须调整新车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SHMET 网讯:欧洲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上的分歧正日益公开化。日前闭幕的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 智慧出行博览会(简称:慕尼黑车展)成为行业矛盾现状的放大镜:车企一边力推最新电动车型展 示"绿色先锋"姿态,一边却集体呼吁推迟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目标。这凸显欧洲汽车业在新能源转型 中的困境,也折射出欧盟在气候承诺与产业现实之间的艰难抉择。 禁售燃油车目标遭质疑 欧盟在2023年3月批准法规,决定从2035年起禁售会导致碳排放的新的燃油轿车和小型 ...
这些外企缘何把“标杆项目”放在沈阳?
新华社· 2025-09-29 04:18
强大的产业生态系统、强韧的供应链体系为外企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在沈阳,宝马集团已深耕数十年之 久,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吸引其配套供应商也纷纷来华设厂,中欧汽车产业链不断深化融合。 新华社记者 于也童 齐 琪 米其林集团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高端轮胎制造基地在沈阳;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生产基地在沈阳;贺利氏 集团在中国规模最大的半导体项目在沈阳……从租借生产线到建工厂,从"试水"到深耕,越来越多外企 投资项目在沈阳成长为其"产业版图标杆",向世界展示出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 这些外企始终与沈阳同频共振,持续深化合作,沈阳的"磁吸力"从何而来? 充足的人才资源为吸引外资提供基础。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从依赖外籍专家到培养本土人才,这一转 型是外企全球化战略与本地化需求平衡的必然结果。 "过去,米其林沈阳工厂在高峰期曾有190多名外籍专家。如今,沈阳工厂有四、五十位中国专家为米其 林的全球业务提供服务。"米其林大中华及蒙古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叶菲说。 在沈阳,大量的优秀产业人才为外企本土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一些外企还会通过校企合作、内部 培训等方式精准培育人才。从2013年开始,华晨宝马启动了中德校企合作全新职业项目,将德国"双 ...
自研+共创,宝马在华构建互利共生产业新生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9 02:44
9月28日,在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上,宝马自主研发的"基于中央架构的高性能驾驶底盘控制技术",即新世代"驾控超级大 脑",再度荣获"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证书。这也是宝马集团第五次在该大会上获评,同时也是唯一连续四年获得该证书的外资车企。 连续第7年参加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的宝马集团董事高乐表示:"多年来,宝马集团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使我们能够自信地在所有品牌中贯彻开放的技术 路线。我们正积极推进纯电动、氢燃料电池、插电混动及内燃机等多种驱动技术的并行开发。即将推出的新世代车型将带来下一代智能、安全与可持续体 验,全面展现宝马的创新实力。在中国市场,我们将进一步拓展与本土科技伙伴的合作,共建协同的产业生态,加速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坚持开放技术路线,构建产业新生态 在本次大会的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合作论坛上,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表示:"中国数字化的蓬勃发展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 合作机遇。在这一浪潮中,宝马积极携手阿里巴巴、华为、Momenta等顶尖中国科技企业,倡导紧密的行业协同,不仅把握当下机遇,更推动形成互利共生 的产业新生态。" 宝马坚持开放技术路线,旨在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