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年轻人期待与用人单位“共同进化”
中国青年报· 2025-09-28 20:27
创新提出的点子受到同事和消费者的肯定,让初入职场的李佳颖感受到了自己的职业价值,也感受到公 司为帮助新人在实践中成长煞费苦心。李佳颖的经历,是当下企业人才培养图景的一个缩影。时值秋招 季,应聘怎样的用人单位、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以怎样的路径成长,是毕业生们格外关心的问题。中国 青年报·中青校媒的一项面向全国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大学生首次求职最看重的工作属性 中,成长、个人能力提升快(67.24%)排在首位。而在全国各地,一场用人单位与新生代员工之间 的"双向赋能"正在悄然上演。 新人登场,发挥创意与活力 毕业生到来,企业搭建"成长生态系统" 2025年入职字节跳动北京总部的郑佳对入职第一天的情景记忆犹新。"入职第一天,团队的管理者直接 表达,新人可以信任他,他自己也期待被新人提问,因为他觉得我们的提问也能带给他更多信息。"这 种开放包容的氛围,让她迅速融入了团队。同样让她喜欢的,还有公司在实践中培养人才的理念。"新 人一开始就能接触到有挑战的项目,而不是长期停留在辅助性的工作上,团队管理者不会因为我还是新 人而觉得我能力不足,反倒会经常鼓励我们'用新视角带来新思路',从第一天开始,我就觉得我在团队 中 ...
高端化5年,小米如何靠创新逆天改命?
新浪财经· 2025-09-28 05:25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档仅包含免责声明,不包含任何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实质性信息。因此无法提取新闻的核心观点或关键要点。
【环球财经】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家:中国的创新进步长期稳定、基础广泛
新华财经· 2025-09-28 00:26
卡斯滕表示,中国的创新领域实际上非常广泛,全球创新指数并不只关注某个特定的技术或创新领域, 它真正考察的是整个经济体的创新表现。"很难说中国哪个领域的创新进步最大。实际上,我认为进步 的基础是广泛的。中国长期以来在数字通信领域具有优势,但我们也看到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巨大创 新,很多能源技术来自中国。近年来中国在电池、电动汽车领域也涌现了很多创新,生物科学领域也有 突破。" 谈到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进步和承诺,卡斯滕表示,这其实反映出中国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发 展。"我认为知识产权非常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确保创新者获得投资回报的工具,它的存在是 为了激励创新。你可以看到中国公司正在不同的创新领域申请越来越多的专利,这反映在我们的数据 中。"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还显示,中国的创新集群数量排名全球第一,共拥有24个全球百强创新集 群,其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排名首次跃居全球之首,北京(第4位)、上海—苏州(第6位)集群位 居前十,是全球专利申请、科技创新及创业投资的热点区域。 谈到对中国创新集群、中国城市创新表现的印象,卡斯滕说,他去过至少十个中国城市,其中包括北 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 ...
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领域这一盛会在武汉召开时
搜狐财经· 2025-09-26 12:47
湖北日报讯(记者林晶、通讯员王志刚)9月25日至26日,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工程创新大会暨协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在武 汉召开。来自行业内外的各会员单位负责人、行业资深专家等300余名嘉宾围绕行业创新突破、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发展等内容展开探讨。 本次大会以"创新引领 开创未来"为主题,由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承办。 今年恰逢协会成立四十周年,协会已从成立之初仅有的20家会员企业发展到344家单位会员、338名个人会员的行业核心组织,覆盖石油化工勘察设计领域全 产业链主体。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荣世立表示,四十年来,协会始终紧跟国家产业政策与行业变革步伐,在推动技术进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国际 交流等方面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逐步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会特别向以袁纽为代表的一批为协会和行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颁发"终身贡 献奖""杰出贡献奖"等荣誉,致敬为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先行者。 创新是本次大会的核心议题之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李云鹏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勘察设计作为石化产业创新升级的"前端引擎",对 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引领作用。大会构建了"专题报告+ ...
善把困难变机遇(思想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9-25 22:12
核心观点 - 困难与机遇存在辩证转化关系 克服困难即抓住发展机遇 [1][2][3] - 通过科技创新和战略调整可实现困境突破 如浙江经济结构转型和华为技术攻关案例 [2][3] - 深入基层调研和创新思维是转化困难为机遇的关键路径 [4][5] 行业发展与转型 - 浙江面临资源环境制约后推进科技进步和先进制造业建设 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2] - 首钢老厂区改造工业遗产为消费地标 完成从工业锈带到科幻新乐园的功能性转型 [4] - 通过"走出去"战略和增长方式转变推动内涵式发展 [2] 科技创新突破 - 2018年后美国科技遏制促使芯片/5G/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3] - 将技术"卡脖子"清单转化为攻关清单 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3] - 华为等高科技企业在全方位围堵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3] 方法论与实践 - 需通过基层调研获取具体需求 将群众探索的新路子提炼为可推广做法 [4] - 以全局视野和长远眼光突破条条框框 用全新思路化解困难 [4] - 事不避难的担当精神是化危为机的主观条件 反对宿命论和消极思维 [3][5]
Repligen (NasdaqGS:RGEN)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25 11:37
Repligen (NasdaqGS:RGEN) 2025 Conference September 25, 2025 06:35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Jason Garland - CFOMichael Ryskin - Managing DirectorOlivier Loeillot - CEO, President & DirectorMichael RyskinThanks everyone for joining us. We'll kick off our next session. My name is Mike Riskin. I'm on the Bank of America Life Science Tools and Diagnostics team based out of New York. I'm excited to host Repligen for our next session. We're joined by Jason Garland, CFO, and Olivier Loeillot, CEO. The format of th ...
唯有创新破万“卷”
新华日报· 2025-09-24 21:43
"内卷"终非长久计,创新才是硬道理。所谓"反内卷",不是不重视价格因素,而是要推动竞争从"卷价 格"到"卷价值"跃迁。政策设计中,"新药不集采、集采非新药"规则更加细化,测算下来,创新药研发 投入回收周期缩短了3—5年。此外,就在集采新规发布前5天,国家医保局启动2025年医保药品目录调 整,首次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创新药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红利期。当然,政策托举之外,关键还是行 业自身以真正的创新打破需求天花板、发现新蓝海,同时也需要贯穿行业上下游、链接产学研各方的系 统性创新布局。 众所周知,创新药研发难度大、投入高,一旦成功,回报也高。作为经营主体,药企不能再满足于通过 仿制和外延式扩张来分食存量市场,而应大力投入原研药、首仿药、高端制剂、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 奋力跨越技术壁垒。当产品拥有更高的技术壁垒和临床价值,自然就能摆脱低价困局,在市场中赢得主 动。比技术创新更加重要的,是构建一个更健康的创新和竞争生态。这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创新 者的投入获得合理回报,激发研发热情;需要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让创新产品更快惠及患者;需要 促进临床与研究机构的紧密合作,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强化质量评 ...
Worthington Industries(WOR) - 2026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24 13:32
Worthington Enterprises (NYSE:WOR) Q1 2026 Earnings Call September 24, 2025 08:30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Marcus Rogier - Treasurer & IR OfficerJoseph Hayek - President, CEO & DirectorColin Souza - VP & CFOKathryn Thompson - Founding Partner & CEODaniel Moore - Director - Research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Brian McNamara - MD & Senior Analyst - ConsumerSusan Maklari - Senior Equity Research AnalystWalter Liptak - Industry AnalystOperatorGood morning and welcome to the Worthington Enterprises' first quart ...
Worthington Industries(WOR) - 2026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24 13:32
Worthington Enterprises (NYSE:WOR) Q1 2026 Earnings Call September 24, 2025 08:30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Daniel Moore - Partner and Director of ResearchJoe Hayek - President and CEOColin Souza - CFOMarcus Rogier - Treasurer and IR OfficerKathryn Thompson - CEO and Partner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Walt Liptak - Industry AnalystBrian McNamara - Managing Director and Senior Analyst of ConsumerSusan Maklari - Senior Equity Research AnalystModeratorGood morning and welcome to the Worthington Enterprises' Fi ...
你家孩子就是郑钦文
虎嗅· 2025-09-24 00:56
我知道,这个标题耸人听闻,但我是认真和严肃的。 你家孩子不会在网球领域,也不会以郑钦文的方式获得成功。但她会成功,会以非常高的水平,以你完 全没有预料到的方式,在你完全没有预料到的领域里获得成功,只要你无条件地相信她,允许你预期之 外的事情发生,放手,再掌握一些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这,就是当下这个时代的魅力! 它正在爆发着的巨大力量会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惊喜。我们仅需安下心来,静静地等待、观摩。 我得兜个大圈子来谈这个话题。 也是在2022年,我跟一些朋友们说,如果一个系统(中国就是一个系统)偶尔露出来的碎片信息,比方 郑钦文,水平是世界级的,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这个系统里大概率还有很多世界一流的东西,只是 还没展现出来而已。后来我们看到了潘展文、Labubu、DeepSeek、第六代战机…… 我说这个话并不是完全基于推断,还有相当可靠的一手信息。过去26年,我深度接触了数以千计的不同 年龄段的申请人,从13岁到44岁。过去10年,我充分了解了数以百计的高中生和她们的家庭:学生中 有"别人家的孩子",也有乐呵呵的全班倒数第一名,有非常偏科而"逃避"标化考试的"小朋友",也有叛 逆到以死相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