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宏观环境对风险资产具有决定性支撑作用;高盛顶级宏观交易员_ZeroHedge
高盛· 2025-09-26 02: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风险资产获得决定性支撑 多头股票 空头债券 [1][19] - 保持风险多头 规避债券市场突然冲击 [17] 报告核心观点 - 全球宏观环境对风险资产形成结构性支撑 流动性充裕 增长势头改善推动投资者承担更高风险 [1][3] - 宽松金融条件与低实际利率创造有利环境 债券冲击温和可控 真正的避险需无序抛售或拍卖失败(非基本情况) [7] - 估值非制约因素 机构净杠杆率处于历史低位(73.2% 一年回顾期内第12百分位) 散户资金流入和系统性再杠杆提供增量支撑 [8] - 信贷周期处于早期阶段 财政刺激积极 信贷冲动通过资本支出和企业借贷改善 货币冲动随美联储降息转向支持 [12][15] - 人工智能主题体现生产力潜力与投机热情 英伟达与OpenAI合作被称为"1000亿美元巨额投资" [13] 全球宏观环境与流动性 - 过去六个月全球八成央行已降低利率 76%经合组织经济体领先指标处于扩张或复苏状态 [1] - 美国消费者和企业部门为全球增长引擎 消费者负债率处几十年最低水平 企业利润率提升 银行流动性充足且盈利能力强 [4] - 企业和家庭有能力推动持续扩张 财务健康支撑弹性消费(如iPhone需求)及投机性投资(如英伟达在OpenAI股份) [4][5] - 美国货币状况决定全球金融状况 核心经济体宽松政策持续压低全球利率 限制其他经济体货币独立性 [10] 市场结构与资产表现 - 平衡的机构定位意味着短期"痛苦交易"为股票上涨 下跌2-3%可能被积极买入 [9] - 债券收益率与名义增长和实物资产表现不一致 风险溢价高于通胀预期所保证水平 [14] - 市场普遍预期衰退概率接近35% 但高收益债券利差定价的衰退风险为0% [14] - 名义资产(白银/XAU/SPX)在低实际利率制度下表现优异 全球利率持续低迷强化做多理由 [11][19] 政策与周期驱动 - 信贷创造周期早期阶段的一致性为冒险提供肥沃土壤 特别是在超长期限和高投资回报率资本投资方面 [12] - 财政刺激积极 信贷冲动改善 货币冲动转向支持 [15] - 若中性利率为1-2% 更深层次降息周期可能成为基本情况 对债券和股票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17] 投资策略 - 逢低买入风险:2-3%下跌是切入点 [19] - 选择性期限多头:前端受美联储降息限制 长期多头因赤字缩小具有吸引力 [19] - 市场由套利驱动 受流动性、强劲资产负债表及财政/信贷/货币政策积极推动 估值为次要因素 [16][17]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周报:宇树科技宣布开源模型,多晶硅能耗标准收紧-20250926
山西证券· 2025-09-26 02:08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评级为同步大市-A(维持) [1] 核心观点 - 宇树科技宣布开源UnifoLM-WMA-0跨多类机器人本体的开源世界模型-动作架构 专为通用机器人学习设计 具备仿真引擎和策略增强两大核心功能 [2] - Figure AI获超10亿美元承诺资本 C轮融资投后估值达390亿美元 资金将加速通用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 [3] - 国家标准委就《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公开征求意见 多晶硅一、二、三级能耗标准分别为5、5.5、6.4kgce/kg 较此前预期显著收紧 2024年行业平均电耗为6.69kgce/kg [3] - 8月份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15.9% 增速较7月份放缓12.8个百分点 风电增长20.2% 增速加快14.7个百分点 [4] - 多晶硅供需格局将得到实质性改善 国内多晶硅有效产能将降至约240万吨/年 较2024年底下降16.4% [7] 价格追踪 - 多晶硅致密料均价51.0元/kg 较上周上涨2.0% 颗粒硅均价49.0元/kg 较上周持平 [6] - 130um的182-183.75mm N型硅片均价1.35元/片 较上周上涨3.8% 210mm N型硅片均价1.70元/片 较上周上涨3.0% [7] - 182-183.75mm N型电池片均价0.31元/W 210mm N型电池片价格0.30元/W 均较上周持平 9月国内电池片排产约59GW 环比上升2.3% [8] - 182*182-210mm TOPCon双玻组件价格0.69元/W 210mm N型HJT组件价格0.830元/W 182*182-210mm集中式BC组件价格0.76元/W 分布式BC组件价格0.76元/W 均较上周持平 BC组件较TOPCon溢价8.6%-13.4% [8] - 3.2mm镀膜光伏玻璃价格20元/㎡ 2.0mm镀膜光伏玻璃价格13.0元/㎡ 均较上周持平 [9]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BC新技术方向:爱旭股份、隆基绿能 供给侧方向:大全能源、福莱特 海外布局方向:博威合金、横店东磁 光储方向:阳光电源、阿特斯、德业股份 电力市场化方向:朗新集团 国产替代方向:石英股份 [10] - 建议积极关注协鑫科技、通威股份、信义光能、TCL中环、新特能源、帝尔激光、福斯特、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迈为股份、晶盛机电、弘元绿能 [10] - 人形机器人相关标的建议关注优必选、中大力德、亿嘉和、麦迪科技、大业股份、德昌股份、禾川科技、均胜电子、速腾聚创、凯盛新材等 [10]
国内储能深度:配储退出,独储登台,高质量需求爆发且持续
东吴证券· 2025-09-26 02:06
行业投资评级 - 全面看好大储板块 投资建议首推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海博思创、亿纬锂能 其次为阿特斯、比亚迪、中创新航、欣旺达、派能科技、上能电气、科华数据 关注鹏辉能源、瑞浦兰钧、英维克、伊戈尔等 [2] 核心观点 - 国内由强制配储向独立储能转变 电力市场化改革改变储能项目收益模型 驱动IRR抬升 [2][8] - 地方政府密集出台储能容量电价补偿政策 建立市场化收益机制 项目IRR普遍在8–12%区间 高价值省份可达15%以上 [2][18] - 上修国内储能需求预测 预计25年国内储能装机149GWh 同比+35% 26年装机194GWh 同比+30% 到30年预计装机340GWh 同比+12% [2][82] - 储能电芯供不应求持续至26H2 全行业产能利用率80-90% 一二线持续满产 低价订单价格上涨1-3分/wh 厂商盈利大幅改善 [2] - 独立储能对储能电池和系统质量要求提高 采用龙头电池的储能电站年稳定运行天数高20% 对应IRR高30%+ 国内竞争格局有望集中 [2] 容量电价与商业模式 - 136号文后强制配储正式退出 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 [6][8] - 现货市场在29个省级电网区域开展试运行或正式运行 电力市场化改革将改变储能项目收益模型 [2][12] - 独立储能作为独立主体接入电力市场 具备多元化收益来源 包括容量电价/补偿、现货市场套利、容量租赁和辅助服务 [10][11] - 内蒙古储能政策补贴力度全国最强 0.35元/kWh放电补偿下项目IRR可达10–20% [2][21] - 甘肃率先落地"火储同补"容量电价机制 执行标准为330元/kW·年 项目IRR约9–12% [24][25] - 宁夏容量电价逐步上调 26年上调至165元/kW·年 IRR测算6–8% [28][29] - 河北容量电价机制+充放电价格政策并行 享受100元/kW·年容量电价 IRR约6–8% [32][33] - 新疆容量补偿逐年递减 25年标准为0.128元/kWh 若按此标准延续IRR测算6–8% [37][38] 需求预测与装机情况 - 25年1-8月国内新型储能装机75.9GWh 同比+42% 1-8月储能EPC招标116GWh 同比增约40% [2][71] - 分省份看 25-26年新疆和内蒙是装机主力 贡献70GWh 贡献40-50%装机 [2][83] - 25H1国内独立储能占比58% 累计装机规模127GWh 7月储能招标中独立储能占比已达到92% [60][62] - 国内算力发展对储能拉动明显 预计2030年数据中心储能需求120GWh 占总体储能需求1/3 [2][78] - 25年储能电池需求197GWh 同比+42% 对应储能系统和电芯均价分别为0.48、0.28元/wh 市场空间分别为945/551亿元 [85][86]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预计25/26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521/710GWh 同比增长60%/36% [2][115] - 全球储能系统竞争格局整体分散 24年CR5合计49% 25年前五名为阳光电源、特斯拉、比亚迪、中国中车、海博思创 [89][90] - 国内储能系统竞争格局更加分散 24年CR5合计约30-35% [93][94] - 独立储能趋势下代建代运营成为创新型商业模式 具备电芯-PCS-EMS一体化设计能力的厂商有望脱颖而出 [100][105] - 25年宁德时代储能电芯市占率约30% 全球CR3份额超50% 国内市场CR3份额45-50% [106][107]
医药生物周报(25年第36周):劲方医药在港交所上市,关注具备差异化的创新药公司-20250925
国信证券· 2025-09-25 15:17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核心观点 - 建议关注拥有差异化创新能力且产品具备全球商业化潜力的创新药公司 [3] - 建议关注新签订单和在手订单高增长的头部CDMO公司 [3] - 器械板块有望迎来"政策优化+景气回升+业绩复苏"驱动的估值修复机会 [3] 劲方医药上市分析 - 劲方医药于2025年9月19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专注RAS相关靶向分子研发 [2][10] - 核心产品GFH925(KRAS G12C抑制剂)于2024年8月在国内获批 用于治疗KRAS G12C突变的NSCLC 成为国内首款、全球第三款获批的KRAS G12C选择性抑制剂 [2][10] - GFH925单药在临床2期研究中展示ORR达49.1% mPFS达9.7个月 优于FDA已批准的两款同类产品(ORR分别为37.1%和42.9% mPFS分别为6.8个月和6.5个月) [20] - 公司管线包括GFH375(KRAS G12D抑制剂)和GFH312(RIPK1抑制剂) 分别处于临床1/2期和临床2期阶段 [2][20][22] - 公司上市前完成多轮融资 总金额约9.38亿元人民币(天使轮6000万元 A轮及A+轮1.4亿元 B轮及B+轮5.43亿元 C+轮1.95亿元) [12] 行业市场表现 - 本周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下跌2.07% 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全部A股下跌0.65% 沪深300下跌0.44%) [1][27] - 子板块表现:生物制品下跌3.47% 化学制药下跌2.43% 医疗器械下跌2.04% 中药下跌2.13% 医药商业下跌0.95% 医疗服务下跌0.47% [1][27] - 医药生物板块市盈率(TTM)为39.77x 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82.10%分位数 [1][32] - 个股涨幅前五:益诺思(23.32%) 福瑞股份(17.76%) 诚达药业(14.62%) 振德医疗(12.09%) 兄弟科技(11.43%) [27][30] 重点公司推荐 - 迈瑞医疗(300760.SZ):总市值2849亿元 2025E归母净利润110.9亿元 对应PE 25.7x [4][36] - 药明康德(603259.SH):总市值3172亿元 2025E归母净利润111.6亿元 对应PE 28.4x [4][36] - 爱尔眼科(300015.SZ):总市值1164亿元 2025E归母净利润40.6亿元 对应PE 28.7x [4][36] - 康方生物(9926.HK):总市值1093亿元 2025E归母净利润0.3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4][38] - 药明合联(2268.HK):总市值791亿元 2025E归母净利润14.0亿元 对应PE 56.6x [4][40]
银行投资基金:现状洞察、费改破局与逻辑重塑
开源证券· 2025-09-25 14:41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银行自营投资基金规模达6.37万亿元,占总资产2.03%,股份行和城商行规模领先[4][15] - 银行基金投资行为由收益诉求主导,兼顾流动性管理和节税目标,2025H1出现结构性调整[4][5][6] - 赎回费率改革可能引发短期预防性赎回,长期偏好定制债基和债券ETF[6][7] 银行投资基金规模与结构 - 2025H1上市银行自营持仓基金规模6.37万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3%[4][15] - 股份行和城商行基金投资规模最大,分别为2.84万亿元和1.72万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98%和5.91%[15] - 基金投资占FVTPL比例48.5%,城农商行占比更高达58.8%和56.4%[15] - 银行持仓以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为主(80%),货基占比9.10%,被动指数型债基占比7.90%[23] 参与部门与投资诉求 - 司库部门投资货基用于流动性管理,改善LCR指标[4][28] - 金融市场部通过基金投资增厚收益,节税效应显著:投资5Y国债、地方债、国开债、金融债、信用债和1Y同业存单的免税效应分别为4.4BP、5.0BP、49.4BP、52.7BP、55.6BP和41.7BP[4][34] - 同业机构部推动银基合作,如托管和代销[4][44] 产品投资变化 - 2025H1银行赎回货基和低收益利率债基,货基赎回压力集中在Q1[5][46] - 大行因存贷增速差负缺口走阔赎回货基,小行因盈利压力赎回低收益货基[5][49][53] - 银行增持信用债基,利率债基占比48.5%,信用债基占比15.5%[5][59] - 银行持仓债基久期拉长至3.48年,较2024年提升0.55年[5][80] 银行行为分化 - 2025H1股份行赎回910亿元,城商行增持486亿元[6][98] - 流动性管理: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存贷增速差收窄,赎回货基[6][101] - LCR管理:兴业银行LCR下降,增持货基[6][103] - 市值波动: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上海银行因FVTPL市值波动赎回基金[6][104] - 节税诉求:江苏银行所得税率降至10.17%,增持基金获取免税收入[6][30] 案例分析与产品偏好 - 兴业银行赎回14只低收益债基(平均收益率0.97%),新认购16只债基(平均收益率1.90%),增持信用债基和信用债ETF[5][90][93] - 银行偏好分化:兴业银行信用债基占比超40%,浦发银行利率债基占比高,浙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偏好金融债基[5][59] - 摊余成本法债基受偏好,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和邮储银行持仓规模较大[38] 未来趋势与改革影响 - 赎回费率改革可能催化银行预防性赎回低收益利率债基和短久期利率债基[6][7] - 长期偏好定制债基、摊余成本法定开债基和免赎回费的债券ETF[6][7] - 信用债ETF因费率低、流动性好成为银行增持方向[5][93]
互联网行业周报:腾讯举办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三角洲行动》国服DAU新高-20250925
招商证券· 2025-09-25 14: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持续坚定推荐业绩表现稳中向好、AI领先布局的互联网龙头公司,包括腾讯控股、泡泡玛特、快手、网易、哔哩哔哩、美图公司等[1] - 腾讯《三角洲行动》国服日活跃用户突破3000万,位居行业日活前五、流水前三[8][12][20] - 行业AI布局加速,包括百度学术AI重构、钉钉AI硬件、腾讯云AI算力解决方案、快手AI社交APP及数字人技术等[8][12] 互联网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 东方甄选2025年度报告净收入6.19百万元,同比下降99.64%;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5.74百万元,同比下降97.70%[2][11] - 微盟集团2025年中期报告营收7.75亿元,同比下降10.6%;净亏损0.47亿元,亏损大幅改善5.17亿元[3][11] 行业规模与指数表现 - 行业股票家数160只,占比3.1%;总市值2087.8十亿元,占比2.0%;流通市值1898.8十亿元,占比2.0%[5] - 行业指数绝对表现:1个月4.9%、6个月12.1%、12个月77.6%;相对表现:1个月-1.7%、6个月-0.1%、12个月36.8%[7] - 上周市场表现: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上涨4.00%,产业互联网综合服务指数下跌2.69%[13] 公司市场表现 - 腾讯控股周跌0.16%,哔哩哔哩-W周涨6.64%,快手-W周涨0.73%[18][19] - 东方甄选周涨14.83%,微盟集团周涨17.70%[19] 核心推荐公司及理由 - 腾讯控股:网络游戏业务25Q2收入592亿元,高于预期;《三角洲行动》DAU突破2000万;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增长35%至188亿元;AI驱动广告业务优化[20] - 快手-W:25Q2 DAU达4.09亿,用户总时长同比增长7.5%;可灵AI收入超2.5亿元;电商GMV达3589亿元,同比增长17.6%[21] - 网易-S:游戏板块25Q2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13.7%;多款全球新品上线,包括《漫威秘法狂潮》等[22] - 哔哩哔哩-W:25Q2收入73.4亿元,同比增长20%;经调整净利润5.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游戏《三国:谋定天下》表现强劲[23] - 美图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18.21亿元,同比增长12.3%;影像与设计产品收入13.51亿元,同比增长45%;海外MAU同比增长15.3%至9800万[24] 行业新闻与动态 - 百度学术上线AI学术搜索、文献总结等数十项新能力,升级为全链路AI学术平台[8][12] - 钉钉推出AI硬件DingTalk A1旗舰版,支持语音记录与工作流程打通[8][12] - 腾讯云推出TencentOS Server AI解决方案,适配国产芯片并提供高性价比AI算力[8][12] - 快手海外上线AI社交APP"Fantasay",并推出可灵AI数字人技术,支持多语种视频生成[8][12]
反内卷再出新政策,高质量发展导向明确:光伏反内卷点评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5 13:3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建议关注特定环节和新技术企业[2] 核心观点 - 政策推动光伏产业从单一电力消纳向多能综合利用转变 重点拓展绿氢制储输用一体化及绿氢冶金、绿色合成氨等非电利用途径[1][2] - 新能源发展从"资源导向"转向"效益导向" 光伏电站竞争力将取决于成本控制、经营效率和竞价策略等市场能力[2] - 反内卷需政策协同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 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降本增效 有序推动老旧电站改造升级[2] 行业现状与数据 - 2025年1—7月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为94.7% 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2] - 电力系统调节压力加大 部分企业出现"增发不增收""增收不增利"困境[2]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反内卷最受益的硅料环节:协鑫科技、大全能源、通威股份、特变电工[2] - 建议关注新技术企业:爱旭股份[2] 重点公司估值 - 通威股份:总市值989亿元 2026E/2027E净利润25.58亿/52.17亿元 对应PE 39/19倍[3] - 大全能源:总市值622亿元 2026E/2027E净利润12.01亿/21.58亿元 对应PE 52/29倍[3] - 爱旭股份:总市值341亿元 2025E/2026E/2027E净利润1.80亿/12.49亿/22.67亿元 对应PE 189/27/15倍[3]
光伏反内卷点评:反内卷再出新政策,高质量发展导向明确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5 13:28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光伏设备行业 [2][8] 核心观点 - 政策推动光伏产业从单一电力消纳向多能综合利用转变 以缓解消纳压力 [1][2] - 新能源发展将从资源导向转向市场导向 强调成本控制和经营效率 [2] - 反内卷政策聚焦技术创新驱动降本增效 推动产业链有序竞争 [2] - 建议关注硅料环节和新技术企业 如协鑫科技 大全能源 通威股份 特变电工 爱旭股份 [2]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1-7月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为94.7% 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2] - 未来重点推动风光制氢规模化突破 加强绿氢制输储用一体化布局 [2] - 光伏电站建设逻辑从"上网逻辑"转向"消纳逻辑" [2] 重点公司估值 - 通威股份:收盘价21.97元 总市值989亿元 2026年预测PE 39倍 2027年预测PE 19倍 [3] - 大全能源:收盘价29.01元 总市值622亿元 2026年预测PE 52倍 2027年预测PE 29倍 [3] - 爱旭股份:收盘价16.10元 总市值341亿元 2025年预测PE 189倍 2026年预测PE 27倍 2027年预测PE 15倍 [3]
小核酸药物行业深度报告:“小”核酸,“大”未来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5 12:59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行业投资评级为积极看好 投资案件部分明确支持小核酸药物发展前景[2] - 核心观点认为小核酸药物技术成熟且具备显著优势 包括研发周期短 靶点丰富 效果持久和研发成功率高[2] - 行业处于从罕见病向常见病跨越的快速发展阶段 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46亿美元以26.1%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33年467亿美元[2] - 国内企业正加速布局 重点关注具有自主技术平台和优势管线的公司如瑞博生物 圣诺医药等[2] 行业简介 - 小核酸药物定义为寡核苷酸药物 由十几个到几十个核苷酸组成 作用于mRNA层面干预基因表达[8] - 发展历程显示1978年提出反义核酸概念 1998年发现RNA干扰机理 2014年GalNac递送系统突破推动行业复苏 2016年后多款重磅药物上市[11] - 与传统小分子和抗体药物相比具有五大优势:研发周期短 效果持久(体内半衰期按月计算) 研发成功率高(I期到III期达59.2%) 不易产生耐药性 治疗领域更广[13] - 全球已获批22款药物(3款退市) 主要类型为ASO(占2023年市场62.5%) siRNA(36.7%)和适配体[18][21] 主要药物类型与技术 - ASO通过两种机制发挥作用:与靶mRNA结合调控基因转录或促进RNaseH降解mRNA 代表药物Spinraza 2024年销售额15.73亿美元[24] - siRNA通过RNAi机制沉默基因表达 需递送系统支持 2018年首款药物Patisiran上市 目前7款获批[28] - 适配体可特异性结合蛋白质等目标 具有低免疫原性优势 首款药物Pegaptanib于2004年获批[33] - GalNac递送技术是重大突破 通过肝细胞靶向实现高效递送 2019年首款GalNAc-siRNA偶联物Givlaari获批[36] 研发与商业化进展 - 全球市场规模从2019年27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46亿美元 CAGR为14.3% 预计2033年达467亿美元[41] - 明星药物包括SMA治疗药物Spinraza(累计销售额138亿美元) DMD药物Exondys系列 以及TTR类药物Onpattro和Amvuttra[47][51][55] - 慢病领域突破性药物Inclisiran(靶向PCSK9)2024年销售额7.54亿美元(同比增112%) 年注射仅需2次[61] - 国内研发直接切入慢病赛道 聚焦心血管 乙肝等大病种 多款产品处于临床I/II期[63] 国内外重点企业 - Alnylam是全球siRNA领导者 6款药物上市 2025年预计总收入26.5-28亿美元 TTR药物贡献主要收入[74] - Ionis是ASO领域领头羊 拥有LICA技术平台 6款上市药物 2025Q2收入4.5亿美元并实现盈利转正[84] - Arrowhead拥有TRiM平台 专注肝脏 肺部及CNS疾病[95] - 国内瑞博生物6款自研药物进入临床 舶望制药采用RADS平台 悦康药业YKYY015靶向PCSK9进入临床I期[104][106][111]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持续进步推动市场扩容 尤其GalNac递送系统显著提升靶向性和稳定性[36] - 研发管线向常见病领域拓展 高血压 高血脂 乙肝等大病种成为新焦点[63] - 授权合作活跃 2025年多项交易金额超10亿美元 包括舶望制药与诺华达成首付款1.6亿美元的合作[68] - 投资关注点集中于临床数据读出和海外授权进展 具有自主技术平台的公司更具优势[2]
化工Q3前瞻:看好顺周期、新材料、新技术方向
华西证券· 2025-09-25 12:54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推荐" [4] 核心观点 - 化工行业反弹回升趋势明显,基本面风险基本出清,低估值龙头白马与高成长新兴行业同时迎来布局机会 [1][6] - 化工品价格指数自2021年下半年见顶回落,经过超三年趋势性下跌后处于历史低位,向下空间有限 [1][6] - 2025年上半年基础化工行业资本开支为负,在建工程同比下降15%,供给端压力放缓 [1][6][12] - 受益于财政货币政策、"两新"政策及"反内卷"政策推进,需求端增幅有望扩大,行业供需格局逐步优化,盈利空间持续打开 [1][8] 行业基本面数据 - 2025年1-7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营业收入52002.5亿元,同比增长1.0%,利润总额2133.9亿元,同比下降9% [6] - 2025年1-8月汽车产量2082.89万辆,同比增长10.5%,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962万辆,同比增长26.80% [13] - 2025年1-8月地产销售面积5.7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4.7%,降幅收窄 [13] - 2025年1-8月空调累计产量19964.62万台,同比增长5.8%,近三年增速呈加速趋势 [13] - 美国2025年第二季度GDP增速1.8%,制造商库存同比增长维持10%左右 [14] 政策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创设新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 [6]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 [7]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7] - "两新"政策(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中中央财政安排2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撬动汽车、家电、农机需求 [7] - 2025年7月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增加值增长29.7%,电机制造行业增长15.9%,电动自行车增长45.3%,5G智能手机增长8.1% [7] - 美联储2025年首次降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4.00%-4.25% [14] 投资方向建议 顺周期及反内卷品种 - 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发力下经济增速有望回升,大宗商品需求存修复预期 [2][22] - 基础化工行业进入负资本开支阶段,在建工程同比下降15%,叠加"反内卷"政策推出,供给端压力放缓 [2][22] - 大宗商品多品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有高安全边际和高弹性 [2][22] - 看好逆周期资本扩张实现量增且成本优势明显的龙头白马,包括宝丰能源、华鲁恒升、卫星化学、昊华科技、赛轮轮胎、巨化股份等 [2][22] 新材料及新技术方向 - 新材料、新技术等新质生产力方向为重点发展方向,需求端在产品渗透率提升及国产替代同步存在空间 [2][23] - 废塑料化学循环利用等绿色环保新技术受政策支持,为未来多年发展方向,后续有碳税、再生塑料立法、工业化技术成熟等多重催化,看好惠城环保 [2][23] - 数据爆发时代海量数据存储需求持续增长,看好斯迪克 [2][23] - DVA(颠覆性产品)量产在即,应用于万亿市场的轮胎行业,看好道恩股份 [2][23] - 3D打印应用场景广阔,成本下降明显,TO C市场需求快速提升,粉末及核心设备国产化替代加速,成本显著降低,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医疗器械、人形机器人及消费电子等,受益标的包括爱司凯 [2][23] 外部环境影响 - 2025年中美关税政策调整对塑料、矿物燃料及橡胶等出口占比较高产品有一定影响,但多数化工企业已进行全球化布局,受关税冲击有望减轻 [14] - 对等关税行政令包含对三氯蔗糖、钾肥、聚四氟乙烯等产品的豁免,利好此类化工品出口 [14] - 美联储降息伴随美元走弱,推动原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原油替代路线化工企业将受益,同时释放流动性刺激需求提升,利好国内化工品出口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