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铜陵有色(000630):首次覆盖报告:老牌铜企焕新春:资源自给率跃升+冶炼深加工双引擎
西部证券· 2025-09-27 08:3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6.14元/股(基于2026年15倍PE)[1][4] 核心观点 - 公司从强β型标的转型为资源自给率提升与高端加工双轮驱动模式,成长性被市场低估[1][2] - 米拉多铜矿二期投产后铜资源自给率将从2024年8.8%跃升至2027年15.4%,显著增强盈利能力[2][10][13] - 加工业务瞄准高端市场,五大基地形成棒、线、缆、板、箔全配套能力,产品结构持续高端化[1][2][15]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5.27/54.35/57.32亿元,增速25.6%/54.1%/5.4%[3][13] - 同期EPS预计0.27/0.41/0.43元,对应PE 17.9/11.6/11.0倍(2025年9月27日股价)[3][13] - 营收预计1727.54/1792.86/1820.73亿元,增速18.7%/3.8%/1.6%[3][13] 资源端分析 - 2024年自产铜精矿含铜量15.52万吨,阴极铜产量176.80万吨[2] - 米拉多铜矿二期投产后年处理能力达4620万吨,满产年产铜量有望达26-27万吨[2][61] - 国内拥有6座主要矿山,合计铜储量约166万吨,产量保持稳定[49][50] 加工端布局 - 铜冠铜箔总产能8万吨/年(PCB铜箔3.5万吨+锂电池铜箔4.5万吨),为高性能电子铜箔领军企业[2][67] - 金威铜业年产10万吨高精度铜板带,产品切入ABB、西门子等高端供应链[69] - 金新铜业50万吨高端铜杆线项目已于2025年3月投产,预计年销售收入353亿元[73][74] 业务结构 - 2024年铜产品营收占比84.56%(1230.65亿元),毛利占比52.23%[35] - 黄金等副产品毛利占比35.87%(36.99亿元),化工产品毛利占比11.00%(11.35亿元)[35] - 2025H1因一次性所得税费用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3.94%至14.41亿元[33] 行业定位 - 国内阴极铜年产能超170万吨,产业链最完整的综合性铜业生产企业之一[26] - 可比公司紫金矿业/洛阳钼业/金诚信2025年平均PE为18倍,公司估值具备吸引力[17][82] - 自主研发的耐高温无氧铜带、HVLP系列铜箔打破国外技术垄断[26]
长安汽车(000625):全球布局稳步推进,新长安将促进经营效率提升
东方证券· 2025-09-27 08:3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5.87元 当前股价12.28元[3][6] 核心观点 - 全球布局稳步推进 海外市场有望成为未来重要增长点 公司规划2027年全球销量突破100万辆 2030年突破180万辆[11] - 新长安成立将强化集团内部产业协同 减少决策链路 提升公司自主性和经营效率[11] - 高管增持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现任全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公司部分高管将增持公司股份[11] - 长安和华为合作前景广阔 未来将持续推动华为乾崑智驾、鸿蒙座舱等技术在深蓝和阿维塔产品上的应用[11] - 自主新能源品牌销量实现同比较高增长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45.17万辆 同比增长49.1%[11] - 产品结构优化带动单车收入和毛利率提升 二季度毛利率环比提升1.35个百分点[11] 财务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8.70、79.16、93.04亿元(原预测80.30、94.71、113.13亿元)[3]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1806.54、2004.57、2195.09亿元 同比增长13.1%、11.0%、9.5%[5]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0.69、0.80、0.94元[5] - 预测2025-2027年毛利率16.6%、17.4%、17.8%[5] - 预测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8.7%、9.3%、10.0%[5] - 基于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估值23倍给予目标价[3] 经营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726.91亿元 同比下降5.3% 归母净利润22.91亿元 同比下降19.1%[11] - 二季度营业收入385.31亿元 同比减少2.9% 环比增长12.8% 归母净利润9.39亿元 同比减少43.9% 环比减少30.6%[11] - 二季度销售费用率提升导致盈利环比下降 海外品牌发布和重点产品上市推广带来较高营销费用[11]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11] - 二季度推出启源Q07、深蓝S09以及阿维塔06三款新品 带动三大自主品牌销量分别环比增长46%、3%和40%[11] - 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 已建成产能10万辆/年 后续将逐步拓展到20万辆/年[11] 市场表现 - 绝对表现1周0.24% 1月-6.19% 3月-1.49% 12月-3.38%[7] - 相对沪深300表现1周-0.83% 1月-8.38% 3月-16.8% 12月-31.72%[7] - 当前市盈率16.6倍 市净率1.6倍[5][6]
芒果超媒(300413):广电新政驱动产业回暖,《声鸣远扬2025》启动
华源证券· 2025-09-27 08:28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广电新政驱动长视频行业回暖 公司后续节目储备丰富 《声鸣远扬2025》有望提升招商规模并推动广告业务收入 [5][6][8]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2.22亿元/152.58亿元/166.46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01%/7.29%/9.10% [6][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21亿元/19.22亿元/22.11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8.84%/18.55%/15.01% [7] 公司基本面数据 - 当前收盘价35.38元 总市值661.86亿元 流通市值361.48亿元 [3] - 总股本1.87亿股 资产负债率29.91% 每股净资产12.23元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S分别为4.65/4.34/3.98倍 [6] 节目内容表现 - 《歌手2025》直播互动总次数累计破9000万次 《乘风2025》QM月播放量峰值较上一季提升超30% [8] - 2025年上半年芒果TV影视剧有效播放量同比增长69% 《国色芳华》集均播放量首破4000万 [8] - 2025年上半年芒果TV大芒计划上线微短剧1179部 较去年同期增长近7倍 [8] 内容储备与制作 - 储备剧集包括《水龙吟》《咸鱼飞升》《野狗骨头》等近百部影视剧 [8] - 后续计划将《还珠》系列、《橘祥如意》《新龙门客栈》等IP改编为短剧 [8] - 《声鸣远扬2025》联合八大平台制作 采用4K超高清制播技术 预选赛10月4日开启 总决赛11月9日起每周直播 [8] 行业政策环境 - 广电总局2025年8月18日印发《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 [8] - 新政强调实施"内容焕新计划" 改进电视剧集数和季播剧播出间隔管理 优化审查机制 [8] - 鼓励超高清节目制作 支持优秀微短剧进入电视播出 推动优秀境外节目引进 [8]
珀莱雅(603605):研发夯实+投资加快,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空间
东方证券· 2025-09-27 08:2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估值116.85元[3][10] - 当前股价81.33元 较目标价存在43.7%上行空间[4] 核心观点 - 研发实力获国际认可 摘得IFSCC2025十大基础研究奖 成为本年度唯一获此奖项的中国化妆品企业[9] - 对外投资步伐加快 通过珀莱雅(海南)投资有限公司以38.45%持股比例成为花知晓第二大股东[9] - 欧洲创新中心设立高级投资经理岗位 聘用具有国际投行背景的专业人士 海外并购进入积极推进阶段[9] - 新管理团队组建、研发持续投入及H股启动表明公司走在正确战略轨道上[9]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预测每股收益分别为4.44元、5.13元和5.88元[3][10] - 预计营业收入从2024年107.78亿元增长至2027年141.56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9.5%[3] - 预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从2024年15.52亿元增长至2027年23.30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14.5%[3] - 毛利率持续提升 从2024年71.4%预计升至2027年73.6%[3] - 净利率稳步改善 从2024年14.4%预计升至2027年16.5%[3]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20.8倍(2024年) 预计降至13.8倍(2027年)[3] - 当前市净率6.0倍(2024年) 预计降至2.7倍(2027年)[3] - DCF估值采用WACC 9.77%和永续增长率3%的假设[10][11] 近期表现 - 股价1月表现下跌11.59% 12月表现下跌10.99%[5] - 相对沪深300指数表现落后 12月相对收益为-39.33%[5] 公司概况 - 总股本3.96亿股 流通A股3.96亿股[4] - A股市值322.07亿元 属于纺织服装行业[4] - 2024年营业收入107.78亿元 同比增长21.0%[3]
蓝黛科技(002765):新能源产品快速放量,机器人业务顺利推进
财通证券· 2025-09-27 08:1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8] 核心观点 - 公司为重庆本土汽车零部件厂商 主营业务包括动力传动和触控显示两大板块 其中动力传动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达54% [8] - 新能源业务快速放量 2022-2024年新能源产品销量占动力传动总销量比例由5%增至18% 收入占总营收比例由5%增至15% [8] - 通过投资泉智博布局机器人业务 2025年上半年成功推出一体化关节模组 传动领域技术储备和精密零部件量产能力可迁移至机器人 [8]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3亿元、50.1亿元、56.9亿元 同比增长19.7%、18.3%、13.7% [7][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亿元、3.00亿元、3.88亿元 同比增长92.3%、25.3%、29.5% [7][8] - 对应PE分别为42.9倍、34.2倍、26.4倍 [7][8] 公司业务概况 - 前身蓝黛实业1996年成立于重庆 早期主营摩托车零部件 2002年布局乘用车变速器齿轮 2018年收购台冠科技布局触控显示行业 2020年更名为蓝黛科技 [12] - 实控人为朱堂福和熊敏夫妇及其子朱俊翰 分别直接持有19.36%和11.45%股份 2025年7月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15] - 下设多家子公司分工明确:帝瀚机械负责压铸业务 蓝黛精密部件负责变速器总成 马鞍山蓝黛机械负责新能源齿轴等 台冠科技负责触控显示业务 [19] - 产品下游应用包括汽车、消费电子、工控等领域 动力传动客户包括日电产、法雷奥西门子等 触控显示客户包括康宁、京东方等 [24][2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5.36亿元 同比增长26% 2025年上半年营收17.51亿元 同比增长8% [26] - 动力传动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从2020年的20%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54% [26][29]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16.57% 动力传动总成毛利率16.86% 零部件毛利率18.06% [27][30] - 期间费率呈下降趋势 从2020年的10.79%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26% [31][33] - 2023年因商誉减值损失4.61亿元导致亏损3.65亿元 2024年恢复盈利1.24亿元 2025年上半年盈利1.09亿元 [32][36] 同业对比 - 收入规模小于可比公司(双环传动、五洲新春、精锻科技)均值 2024年公司收入35.36亿元 可比公司均值46.90亿元 [34][39] - 综合毛利率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2024年公司毛利率13.8% 可比公司均值22.0% [37][40] - 期间费率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2024年公司期间费率8.37% 可比公司均值11.83% [38][41] - 归母净利润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2024年公司净利润1.24亿元 可比公司均值4.25亿元 [42][44] 新能源业务 - 产品包括三合一总成、新能源齿轴、电机轴、差速器主减速齿轮等 [45] - 与日电产、法雷奥西门子、格雷博等供应商合作 下游客户包括比亚迪、吉利、上汽等 [45] - 2022-2024年新能源业务收入分别为1.36亿元、2.80亿元、5.27亿元 [46][48] - 海外业务取得突破 2022年量产国际知名新能源电机轴产品 2024年欧洲批量供货 [45] 机器人布局 - 重庆市政府发布多项支持机器人产业政策 包括《重庆市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 [49][51] - 2025年1月通过子公司投资泉智博 布局机器人一体化关节及核心零部件 [52] - 在产汽车变速器齿轮超过700多种 传动技术储备和精密零部件量产能力可迁移至机器人 [52] 盈利预测 - 触控显示业务:预计2025-2027年收入20.0亿元、22.1亿元、24.6亿元 增速15%、11%、12% [53][56] - 动力传动业务:预计2025-2027年收入21.9亿元、27.5亿元、31.8亿元 增速30%、26%、16% [53][56] - 综合毛利率: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16.3%、16.8%、17.4% [54][56] - 期间费率:预计2025-2027年销售费率1.40%、1.35%、1.32% 管理费率3.30%、3.25%、3.15% 研发费率3.70%、3.65%、3.60% [55][57]
马可波罗(001386):注册制新股纵览:国内建筑陶瓷头部厂商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6 15:15
投资评级 - AHP得分剔除流动性溢价因素后为1.87分,位于总分25.2%分位,处于中游偏下水平;考虑流动性溢价因素后为1.55分,位于总分32.3%分位,处于下游偏下水平 [2][7] - 中性预期下网下A类配售对象配售比例为0.0154%,B类为0.0134% [2][7] 核心观点 - 公司是中国建筑陶瓷行业头部厂商,营收连续3年位居行业第一,品牌价值连续13年行业榜首 [2][8][9] - 通过技术驱动产品创新和绿色制造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受益于二次装修需求及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 [2][15][18] - 尽管短期受房地产市场影响业绩承压,但利润率优于同行且呈上升趋势,成本管控能力突出 [2][22][26]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61亿元、89.25亿元和73.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4亿元、13.53亿元和13.27亿元 [9][22] - 拥有超1400家经销商和8200多个终端,覆盖全国各级市场,直销渠道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地标建筑 [2][10] - 产品花色逾万种,年推新品数百款,自主研发曲面岩板等核心技术产品突破应用边界 [2][16][17] - 4家生产子公司均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年消纳工业废渣超百万吨,利用工程弃土近百万吨 [1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32.18亿元(同比-11.82%),归母净利润6.55亿元(同比-7.90%) [2][22] - 销售毛利率从2022年35.14%提升至2024年38.45%,净利率从17.48%提升至18.12% [26][27]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44.11%改善至2024年32.12%,低于同行平均水平 [28] - 研发费用率2022-2024年分别为3.44%、3.52%、3.61%,略低于可比公司 [30][34] 行业趋势与需求 - 2024年全国瓷砖产量59.1亿平方米(同比-12.18%),行业产量从峰值回落 [18][19] - 全国存量住宅达229.37亿平方米,二次装修需求将成为新增长点 [18] - 岩板等产品应用场景从墙地向家居台面、幕墙及高铁、医疗等特殊空间扩展 [2][18]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预计"十四五"末前十企业市占率超20% [19] 募投项目 - 拟募资23.77亿元用于产能扩建及智能化改造,包括新增1000万平方米建筑陶瓷产能 [35][36] - 项目涵盖江西加美陶瓷产业园建设、三大生产基地绿色智能制造升级及综合能力提升 [36][37]
老百姓(603883):2025年半年报点评:多维度变革下,2Q业绩有所转暖
华创证券· 2025-09-26 14:0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老百姓公司维持"推荐"评级 目标价为18.3元 [2][8] 核心观点 - 剔除额外因素影响后 2Q25业绩呈现环比改善趋势 [2] - 创始人董事长回归一线推进多维度管理变革 包括超20%审批权限下放及业务决策下沉 [8] - 行业出清持续深化 公司着重进行门店结构调整 加盟门店占比提升至36.4% [8] - 药品业务逐步企稳 非药品类仍面临压力 [8] - 基于行业出清态势 调整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7.0/8.2/9.5亿元 [8]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107.7亿元 同比下降1.5% 归母净利4.0亿元 同比下降20.9% [2] - 2Q25收入53.4亿元 同比下降1.1% 归母净利1.5亿元 同比下降18.9% 环比降幅收窄 [2] - 1H25医药零售业务收入88.1亿元 同比下降2.3% 毛利率37.3% 下降1.1个百分点 [8] - 1H25中西成药收入87.2亿元 同比下降0.7% 毛利率30.7% 下降1.8个百分点 [8] - 1H25中药收入7.5亿元 同比下降4.3% 但毛利率提升3.0个百分点至48.7% [8] - 1H25非药品类收入13.0亿元 同比下降5.1% [8] - 2Q25非药品类收入6.4亿元 同比下降10.7% [8] - 1H25经营性净现金流16.3亿元 较1H24的6.1亿元显著改善 [8] 业务运营 - 2Q25门店总数增至15,385家 同比增长2.8% 环比增长0.9% [8] - 直营门店9,784家 同比下降1.4% 加盟门店5,601家 同比增长11.0% [8] - 加盟门店占比提升至36.4% 高于2Q24的33.7%和1Q25的35.5% [8] - 全年计划新开店1000家 以加盟模式为主 [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33.35/250.33/272.64亿元 同比增长4.4%/7.3%/8.9%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5/8.21/9.52亿元 同比增长34.0%/18.0%/16.0% [4]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1/1.08/1.25元 [4] - 预计2025年毛利率34.5% 净利率3.9% ROE 10.0% [4]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24倍 预计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8/15/13倍 [4] - 当前市净率1.9倍 预计2025-2027年市净率分别为1.8/1.6倍 [4] - 总市值124.12亿元 流通市值123.93亿元 [5]
上海银行(601229):重塑信贷结构,化风险夯实基本面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6 13:57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上海银行"增持"评级,目标估值对应2025年0.6倍PB,较当前股价(2025年PB 0.51倍)存在18%上升空间 [1][6][9] 核心观点 - 上海银行经历信贷结构调整阵痛后,基本面步入底部企稳区间,ROE有望实现底部修复 [4][6][9] - 信贷结构重塑成效显著,消费贷和对公房地产贷款占比大幅压降,战略新兴领域贷款占比提升 [6][11][64] - 资产质量压力峰值已过,不良生成率自2020年峰值1.35%回落,零售不良率(2Q25:1.30%)已低于城商行平均水平 [6][82][83] - 负债成本管控优势突出,1H25存款成本低于可比同业平均27bps,资产端定价在监管"反内卷"导向下有望企稳 [6][12][56] - 高股息(当前股息率5.6%)和可转债主题构成短期催化,经济修复背景下业绩弹性突出 [6][9][12] 信贷结构调整 - 消费贷占贷款比重从2019年末18.0%压降至2Q25的7.2%,下降10.8个百分点 [6][64] - 对公房地产贷款占贷款比重从2019年末15.9%压降至2Q25的8.6%,下降7.3个百分点 [6][64] - 战略新兴领域贷款占比显著提升,2Q25制造业贷款占比8.2%、基建类贷款占比13.8%,分别较2021年末提升3.5和2.5个百分点 [6][68] - 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占比持续提升,2Q25企业人民币贷款中科技/普惠/绿色贷款占比分别达22.2%/17.5%/15.2% [68][69] 资产质量演变 - 整体不良率从4Q22峰值1.25%回落至2Q25的1.18% [6][78] - 零售不良率2Q25为1.30%,低于上市城商行平均水平(1.48%) [6][78] - 对公房地产不良率2Q25为2.59%,较2022年峰值下降207bps,但受个案影响较年初抬升 [6][78][81] - 不良生成率自2020年峰值1.35%持续回落,2021-2024年均低于该水平 [6][81] - 逾期率自2021年高点下降48bps至2Q25的1.60%,关注率2Q25为2.04% [83] 盈利能力分析 - 2023年ROE为10.4%,较上市城商行平均低2.30个百分点(2019年低0.98个百分点) [4][22] - 息差处于行业底部,1H25净息差为1.15%,但负债成本优势显著(1H25存款成本1.62%) [56][62] - 信用成本持续改善,2024年信用成本0.39%已低于城商行平均水平(0.47%) [62][6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1%/3.5%/5.6% [6][10] 区域发展优势 - 长三角地区贷款占比达78%(其中上海地区48%),深度受益区域经济发展 [70][77] - 长三角地区贷款增速(2Q25:9.2%)高于全国平均2.4个百分点,但市占率较2021年下降0.27个百分点至1.50% [71][79][80] 市场估值特征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B 0.51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6][9] - 股息率5.6%(基于最近一年分红),1H25分红率达32.2% [1][6][9] - 流通A股市值1271.7亿元,主动基金重仓比例仅0.07%,存在较大配置空间 [1][12][16]
华洋赛车(834058):北交所公司深度报告:品牌文化为核加速驶入海外,布局能源摩托车创新突围全球赛道
开源证券· 2025-09-26 13:43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评级 [1][3]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专业动力运动装备制造商,以两轮越野摩托车和全地形车为核心产品,外销占比近90%,国际化业务格局稳定 [3] - 2024年营收5.3亿元同比+10.06%,归母净利润5614.33万元同比+9%,2025H1营收4.30亿元同比+66.05%,归母净利润3673.31万元同比+15.79%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0.75/0.95/1.07亿元,对应EPS 1.34/1.69/1.91元,当前股价对应PE 30.0/23.8/21.0倍 [3][7] - 持续布局一带一路市场,新能源领域有望取得创新成果 [3] 行业趋势 - 全球越野摩托车市场预计以7.30%年复合增长率扩张,2034年规模达223.6亿美元 [4][11] - 全地形车市场以北美为例,2025年规模预计109.6亿美元,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7.64%,2030年达158.3亿美元 [4][17] - 俄罗斯越野摩托车市场2025年收入预计3530万美元,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17.32%,2030年达7847万美元 [46] - 越野摩托车市场集中度中等,本田、KTM和雅马哈合计份额超35% [47][48] - 全地形车市场集中度高,竞争难度较大 [57] 公司业务与财务 - 专注非道路越野车和全地形车,产品涵盖50-300CC排量,形成Pit Bike、Dirt Bike、Mini GP、ATV、SSV五大矩阵 [16][21] - 2022-2024年营收CAGR 11.50%,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91% [26][28][30] - 2024年二轮摩托车业务营收3.47亿元同比+15%,毛利率升至22.95% [31][34] - 2024年研发投入2270.88万元,专利数量91项 [32][36] - 智能制造项目进度70%,2024年3月主体结顶 [67][69] 市场竞争与策略 - 产品性价比高,同规格产品价格仅为KTM一半 [5][72][73] - 重点布局俄罗斯市场,2024年俄罗斯客户收入占比49.74% [78][79] - 通过赛事推广、文化培育和线下活动构建品牌影响力,2024年在俄罗斯举办11场线下活动 [59][83] - 品牌定位大众化消费品,价格带1-3万,对标春风动力高端产品(3-5万) [86][88] - 控股成立华锐动能科技,布局新能源产品;收购重庆峻驰摩托,实施双品牌战略 [68]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7.44/9.54/10.88亿元,同比+41.1%/28.3%/14.0% [7] - 预计毛利率22.0%/21.3%/20.2%,净利率10.1%/9.9%/9.9% [7] - 当前PE低于可比公司均值(2024PE均值35.29倍,公司26.21倍) [92][93]
万国数据(GDS):全球AI基建下乘势而起的中国IDC巨头(数据中心系列深度之八)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6 12:01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对应港股市值803亿港币 [6][7] 核心观点 - 万国数据作为中国第三方IDC行业龙头 在AI算力基建需求爆发背景下深度受益于环一线资源释放与全球化布局 [6][15] - 境内业务凭借1326MW在运营IT功率及约900MW储备资源 成为推理需求爆发的核心受益标的 [6][15] - 国际业务DayOne以224MW运营容量及超1200MW在建+储备容量 在东南亚和欧洲高速扩张 [6][15] - 通过ABS与公募REITs等资产证券化方式实现资金循环 支撑可持续扩张能力 [6][15] 公司业务概况 - 发展历程分为资源深耕期(2001-2016)、全国扩张期(2016-2021)和全球化与资产优化期(2022至今)三个阶段 [15] - 采用VIE结构控制境内业务 对国际子公司DayOne采取直接控股方式(持股35.6%) [18][19] - 主营业务为数据中心托管服务(2024年营收占比88.8%)和增值服务(11.2%) [27] - 25H1营收56.23亿元同比增长12.4% 调整后EBITDA 26.96亿元同比增长13.8% [6][27] 行业供需格局 - 海外算力与国产算力共振推动云厂商资本开支增长 IDC招投标和交付节奏加快 [9][41] - 环一线节点(如张家口、昆山/常熟、韶关)承接一线城市外溢需求 与西部规模算力形成互补格局 [6][9] - 核心区位能效约束与能耗指标审核趋严 新增供给门槛显著抬升 存量资源稀缺性上升 [44] - 以廊坊为例 25Q1上架率达81.3% 价格企稳并小幅回升 [45][47] 境内业务优势 - 在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三大核心区域市占率领先 分别达32.2%、35.5%和21.1% [52][55][58] - 截至25H1在运营数据中心96座 其中89座位于核心经济区域 [52] - 25Q2平均租金(MSR)2052元/平方米/月 同比降幅缩窄至1.7% 环比回升3.5% [66][69] - 前五大客户贡献71.9%签约面积 客户粘性强且历史流失率极低 [70][72][74] 国际化布局(DayOne) - 聚焦SIJORI枢纽(新加坡-马来西亚柔佛-印尼巴淡岛)和欧洲前沿据点 [6][101] - 25Q2在运营容量224MW 上架率95.5% 已预订容量785MW [101][107] - 24年营收1.73亿美元同比增长617.43% 25H1营收1.52亿美元同比增长142.79% [105][109] - 计划18个月内IPO并通过C轮私募融资不低于10亿美元支持扩张 [110][11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14.78/129.92/146.34亿元 增速11.2%/13.2%/12.6% [5][6][115] - 同期调整后EBITDA分别为52.81/58.55/64.76亿元 [6][117] - 采用SOTP估值法:境内分部取2026年16x EV/EBITDA DayOne分部取20x EV/EBITDA [6][7][121] - 估值基准参考A股第三方IDC板块2026年平均19x及海外Equinix、DLR等可比公司 [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