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农行山西阳泉分行 多措并举助力制造业焕新升级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7 15:39
■本报记者 王磊 2025年5月份,当得知该公司有国内非融资性贸易履约保函业务需求时,农行阳泉分行迅速行动,凭借 高效专业的服务,顺利为其办理了相关业务,助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抢占了先机。 "农行的服务就像一场'及时雨',总能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解决我们的难题。"杨亚蓉感慨地说。 近年来,农行山西阳泉分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动担当作为,以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为阳泉 制造业的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力,助力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多产品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有着百年历史,如今已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我国大口径阀门 生产的重点企业。 该公司负责人杨亚蓉告诉记者,2023年,公司在农行阳泉分行开立一般存款账户,开始了紧密合作。 2024年,为满足公司提升员工福利待遇需求,农行阳泉分行积极与公司对接,向公司相关负责人详细介 绍企业年金业务,经过多次深入沟通,成功推动"农银2号"企业年金受托业务落地,惠及190名员工,年 缴费规模达70余万元,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截至2025年6月末,农行阳泉分行制造业贷款余额44.41亿元,较年初净增25.2亿元。这些资金 ...
山东智能制造“新引擎”强劲驱动制造业强省建设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7 04:26
转自:新华财经 近年来,山东省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将智能制造作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的主攻方向,通过政策引 导、梯度培育、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不断取得新突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 强劲动能。 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多级联动协同发力 技术创新支撑有力,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山东坚持创新驱动,着力突破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装备与软件自主可控能力。每年培育约30项 智能制造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10家左右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及20 项以上省级首版次高端软件。 浪潮智能为泰山钢铁研发高炉智慧管控系统,捷瑞数字科技自主创新研发工程机械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 工厂解决方案,华天软件、中创软件等在国产工业软件领域持续攻关。"十四五"期间,全省累计培育国 家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单位11家、省级供应商155家,完成订单8.5万个,实现营收超 900亿元。 在标准建设方面,山东组织编制全国首个智能制造地方标准体系,规范工厂、车间和供应商创建培育。 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13个,占全国10%,潍柴动力、天岳科技等企业牵头制定的行业 标准有力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 绿色智 ...
研判2025!中国真空封口机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健康饮食与非食品需求双引擎驱动,行业迎来技术升级与场景拓展新纪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7 02:23
行业概述 - 真空封口机通过抽除包装袋内空气并密封以延长物品保存期 核心原理是减少氧气接触 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及氧化反应 从而防止食品霉腐变质 油脂氧化酸败 并保持物品外观 色泽及营养价值[2] - 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 医药 电子元件 五金工具 古董收藏等领域[2] - 按抽真空方式分类 主要分为内抽式真空封口机和外抽式真空封口机两大类[2]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真空封口机行业市场规模为171.57亿元 同比增长19.90%[1][7] - 在健康饮食趋势引领下 预制菜和生鲜电商等新兴场景需求激增[1][7] - 非食品领域贡献显著增量 医药行业无菌包装需求和电子元件防潮需求拓展应用场景[1][7]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塑料 金属 电子元器件 橡胶 零部件等[4] - 产业链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4] - 产业链下游应用于食品 电子行业 医疗医药 五金 化工 化妆品等领域[4] 相关市场 - 真空泵行业市场规模为117.28亿元 同比增长1.98%[7] - 2025年7月中国食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为15.4%[7] 重点企业 - 美的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11.24亿元 同比增长15.58% 归母净利润260.14亿元 同比增长25.04%[8] - 太力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7亿元 同比增长6.21% 归母净利润0.40亿元 同比下降21.86%[10] - 头部企业包括美的 苏泊尔 小熊 凭借技术研发 品牌优势及规模化生产占据主导地位[8] 技术发展 - 行业深度融合AIoT技术 实现设备从单点智能向系统智能跃升[10] - 5G+AI算法可实时分析包装环境参数 动态调整抽真空时间与封口温度 将能耗降低30%同时提升封口良率[10] - 技术迭代推动设备向模块化 可编程方向发展 支持热封 冷封 脉冲封口等多模式切换[10] 产品创新 - 美的集团推出多款创新产品 具备大功率吸力 一键智能操作 加长封口及多种锁鲜模式[8] - 太力科技采用可降解材料 支持一键启动 加长封口 外抽功能 适配多场景[10] - 苏泊尔拥有500余项专利覆盖多场景应用 小熊以高性价比与创意设计抢占年轻消费市场[8] 绿色转型 - 行业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 太力科技建成全自动化可降解材料生产线 年产能2亿个环保真空袋[11] - 设备向低能耗 长寿命方向演进[11] - 企业布局真空袋回收再造体系 形成生产-使用-回收-再生的闭环产业链[11] 市场格局 - 消费分级加剧 呈现高端化与大众化双轨并行格局[12] - 高端市场聚焦精准控温 无菌包装等场景 大众市场通过性价比产品渗透下沉渠道[12] - 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 美的集团依托全球200余国销售网络建立本土化生产基地[12] 应用拓展 - 医药行业对无菌包装需求 电子元件对防潮需求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1][7] - 这些领域对高性能和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 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1][7]
马可波罗(001386):注册制新股纵览:国内建筑陶瓷头部厂商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6 15:15
投资评级 - AHP得分剔除流动性溢价因素后为1.87分,位于总分25.2%分位,处于中游偏下水平;考虑流动性溢价因素后为1.55分,位于总分32.3%分位,处于下游偏下水平 [2][7] - 中性预期下网下A类配售对象配售比例为0.0154%,B类为0.0134% [2][7] 核心观点 - 公司是中国建筑陶瓷行业头部厂商,营收连续3年位居行业第一,品牌价值连续13年行业榜首 [2][8][9] - 通过技术驱动产品创新和绿色制造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受益于二次装修需求及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 [2][15][18] - 尽管短期受房地产市场影响业绩承压,但利润率优于同行且呈上升趋势,成本管控能力突出 [2][22][26]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61亿元、89.25亿元和73.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4亿元、13.53亿元和13.27亿元 [9][22] - 拥有超1400家经销商和8200多个终端,覆盖全国各级市场,直销渠道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地标建筑 [2][10] - 产品花色逾万种,年推新品数百款,自主研发曲面岩板等核心技术产品突破应用边界 [2][16][17] - 4家生产子公司均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年消纳工业废渣超百万吨,利用工程弃土近百万吨 [1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32.18亿元(同比-11.82%),归母净利润6.55亿元(同比-7.90%) [2][22] - 销售毛利率从2022年35.14%提升至2024年38.45%,净利率从17.48%提升至18.12% [26][27]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44.11%改善至2024年32.12%,低于同行平均水平 [28] - 研发费用率2022-2024年分别为3.44%、3.52%、3.61%,略低于可比公司 [30][34] 行业趋势与需求 - 2024年全国瓷砖产量59.1亿平方米(同比-12.18%),行业产量从峰值回落 [18][19] - 全国存量住宅达229.37亿平方米,二次装修需求将成为新增长点 [18] - 岩板等产品应用场景从墙地向家居台面、幕墙及高铁、医疗等特殊空间扩展 [2][18]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预计"十四五"末前十企业市占率超20% [19] 募投项目 - 拟募资23.77亿元用于产能扩建及智能化改造,包括新增1000万平方米建筑陶瓷产能 [35][36] - 项目涵盖江西加美陶瓷产业园建设、三大生产基地绿色智能制造升级及综合能力提升 [36][37]
全球与中国倒置荧光显微镜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2025版
QYResearch· 2025-09-25 03:50
倒置荧光显微镜的发展趋势聚焦于 超分辨率成像、智能化与自动化、多模态集成、国产化升级 以及 应用场景拓展 五大核心方向。 倒置荧光显微镜 是一种特殊设计的显微成像设备,其光学系统采用 " 倒置 " 结构 —— 光源和物镜位于载物台下方,而目镜或相机位于上方。 而 "荧光"本质是 标记物受激后释放的特定波长可见光 。 这种设计允许直接观察培养皿、培养瓶等容器中的活体样本(如细胞、组织),尤其适合 动态生物学研究。 倒置荧光显微镜行业目前现状分析 当前倒置荧光显微镜行业呈现 技术升级与市场扩张并行的快速发展态势 。 2024 年全球倒置荧光显微镜市场销售额达到了 3.19 亿美元, 预计 2031 年将达到 5.05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CAGR )为 6.54% ( 2025-2031 )。 技术创新 是核心驱动力,其中超分辨率技术突破光学衍射极限, AI 算法实现自动对焦与图像分析,多模态成像(结合荧光、相衬等技 术)提升细胞动态观测能力。 应用领域 以生物医学研究为主导,聚焦活细胞观察、药物筛选及癌症机制研究;材料科学和工业检测需求 分化,后者因高端需求向生物医学倾斜而占比下降。 竞争格局 由国际巨头主 ...
AI赋能新型工业化 从工博会看制造业基因重构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1:38
工博会展示制造业创新成果 -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吸引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约3000家展商参展 展出近300项全球首发及近200项中国首秀展品 [1] AI赋能制造业转型 - 海智在线AI工具"以图搜图&以图搜厂"通过图像识别匹配供应链需求 帮助宁波保温杯内胆工厂获得航空航天领域订单 拉伸工艺从1:2.5提升至1:3.2 [3] - 该工厂后续进入医疗器械领域 生产胰岛素存储装置实现1:3.5拉伸比突破 [3] - 平台通过5种AI工具标注中国产能地图 十年来为107个国家28万客户制造超百万种零部件 [3] - 曙光网络推出SugonRI工业编程平台 可配合3D打印机实时输出工业模型 [3] - 公司同步展示SUNA工业网络流量分析平台、工业仿真一体机与国产工业边缘AI计算平台 实现复杂网络运维透明化及关键场景自主可控 [3] 绿色制造技术突破 - 复洁环保展示绿色燃料技术 包括氢能、绿色甲醇和航空燃料(SAF) [4] - 公司开展"沼气全碳定向转化制绿色甲醇"项目中试验证 目标突破千吨级技术并为10万吨级产业应用奠基 [4] - 技术可利用污水、污泥、垃圾等资源制备绿色燃料 为全球船舶提供绿色动力解决方案 [4] 制造业数字化体系构建 - "算控安融合"概念成为数字化底座建设路径 以算力驱动控制决策与安全保障环节融合 [5] - 上海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发展研究院揭牌 重点开展产业研究、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服务 [5] - 长三角重点产业数智公共服务平台启动 涵盖算力底座与"AI+制造"等五大板块 [5] 工业数字化发展趋势 - 自主技术体系完善、产业生态协同共建加速、安全与性能并重的融合路径将成为主流 [6]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艾家瑞(Karel Eloot):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五大趋势
麦肯锡· 2025-09-24 09:49
全文阅读时间约为5分钟。 随着钢铁行业结构化转型升级加速,从行业头部企业到大型民营钢企,大家都在加速数字化转型, 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企业更是提档加速。 自2018年以来,世界经济论坛共认证了全球201家灯塔工厂,其中8家钢铁企业获得认证。虽然整体 而言,流程性行业灯塔工厂数量远少于离散型行业,但近几年明显看到流程性行业逐步加速转型的 趋势,钢铁行业也有迎头追赶之势。 结合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灯塔案例,我们观察到了五大主要趋势。这五大趋势也将指引钢铁行业的转 型之路。 趋势一:端到端价值流重塑 灯塔案例从关注运营层面效益提升、成本降低,更多在向产业上下游价值共创拓展。比如打造有韧性 的供应链体系、以客户为中心的卓越营销和价值创造。在最新钢铁灯塔企业——首钢的案例中,我们 看到,数字化用例推动及加速了产品的高端化升级进程,首钢也通过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而为客户 带来更好体验。展望未来,对传统行业而言,在端到端价值链中寻求协同效率提升机会,将给企业创 造更大价值。 趋势二:规模化部署加速价值实现 数字化技术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在提升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的同时,实现减排目标与循环经济规模化。 钢铁行业碳排放约占到全球 ...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生:武汉打造制造业绿色转型“标杆样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6:30
(原标题: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生:武汉打造制造业绿色转型"标杆样本") 当前,绿色制造已成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抓手,发展绿色经济、推动节能减 排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 在绿色转型的时代浪潮中,武汉正以系统化思维打破传统制造业高碳路径依赖,逐步构建起以绿色工厂 为"点"、绿色供应链为"线"、绿色园区为"面"的立体化制造新生态。这一体系不仅推动单一企业节能改 造向跨产业链协同降碳演进,更实现了从厂区到园区的能源循环、资源共享与低碳运营。 从"点"上发力,武汉加快绿色工厂建设,引导企业实施全流程清洁化改造,夯实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微观 基础;在"线"上延伸,以龙头企业为牵引,构建覆盖原材料、生产、销售、回收的绿色供应链体系,推 动减碳责任贯穿产业全链条;于"面"上集成,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企业间能源梯级利用、废物资 源化协作,形成产业集聚与生态效益深度融合的绿色发展平台。 这一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共生的演进,不仅为武汉工业树立了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标杆,更标志着其发 展范式正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引领、生态优先的新阶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绿色动 能"。 位于武汉市汉南经济开发区的路特斯全 ...
工信部: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20:16
(上接A01版)此外,李乐成还提出,要提升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 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布局,建立健全中试平台梯次培育 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实施国家高新区新赛道培育行动,打造世 界领先科技产业园区。 9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十五五"时期,工 信部将牢牢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点, 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 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其中,在培育壮大新兴和未来产业方面,李乐成强调,要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统筹技术 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加快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强前 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开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 先导区。(下转A02版) ● 本报记者 杨洁 要加力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突出价值创造,深入实施制造业技术改 造升级 ...
研判2025!中国纳米薄膜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技术突破驱动产业升级,巩固全球创新领先地位[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3 01:33
行业概述 - 纳米薄膜是由厚度在1-100纳米量级的组元镶嵌于基体形成的二维材料 具有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等独特性质 [2] - 纳米薄膜厚度接近电子特征散射的平均自由程 表现出优异的光、电、磁、力学性能 [2] - 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液相法和气相法 [2] 技术进展 - 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仍是主流制备工艺 [1][6] - 原子层沉积(ALD)技术在极薄膜层与三维结构制备中优势明显 [1][6] -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和卷对卷(R2R)镀膜技术在大面积柔性衬底制备中取得突破 显著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1][6] - 超疏水、防反射、高阻隔、导电与绝缘等功能性薄膜研发活跃 专利申请数量年增长率超过15% [1][6] - 中国已成为全球纳米薄膜专利最大申请国 [1][6] 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纳米薄膜行业市场规模为159.7亿美元 同比增长12.62% [7] - 2024年中国纳米薄膜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18亿元 同比增长10.66% [1][6]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石墨、石灰石、碳酸钙、蒙脱土、有色金属、聚酰亚胺薄膜、稀土元素等原材料 [4] - 上游设备包括磁控溅射仪、电子束蒸发设备、脉冲激光沉积系统、化学气相沉积系统等 [4] - 产业链中游为纳米薄膜生产制造环节 [4] - 下游应用于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工业、环保等领域 [4] 重点企业表现 - 江苏菲沃泰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79亿元 同比增长55.21% [8] - 菲沃泰拥有327项专利 产品应用于华为、苹果等全球头部企业 [8] - 2025年上半年菲沃泰营业收入2.29亿元 同比增长6.95% 归母净利润0.17亿元 同比增长7.74% [9] - 江苏微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50亿元 同比增长33.42% [9] - 微导纳米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92亿元 同比增长348.95% [9] 应用领域拓展 - 消费电子领域从整机表面防护向内部元器件、电路板及芯片保护渗透 [11] - 新能源领域用于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和光伏组件减反射膜 [11] - 生物医药领域用于药物输送系统和生物传感器 [11] - 汽车电子领域应用于胎压传感器保护、电池防水等场景 [11] 技术发展趋势 - 材料科学与制备工艺突破实现性能质的提升 [10] - 功能集成化趋势明显 通过复合材料和多层结构设计实现多功能一体化 [10] - 智能响应机制研发取得进展 如环境敏感型医疗薄膜和自清洁光伏薄膜 [10] 绿色制造方向 - 生物基材料通过合成生物学路径生产 降低成本并实现"零碳足迹" [13] - 纳米薄膜回收体系推动循环经济 提升资源利用率 [13] - 节能降耗方面 纳米热电材料实现热能与电能高效转换 [13] - 可降解纳米纤维素、淀粉纳米粒子等绿色纳米材料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