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筑陶瓷
icon
搜索文档
马可波罗三年闯A股:业绩连跌,房企客户逾期推高坏账
新京报· 2025-09-28 12:12
历时三年多,马可波罗终于叩开了A股的大门。 近日,马可波罗发布公告称,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申请已经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审议通 过,将于10月13日启动网下发行申购和网上申购。 此次上市,马可波罗计划将募集到的资金主要投入生产线的绿色化、智能化建设和改造,意在提升公司主营业务 竞争力,加快对生产设备升级改造和产品生产工艺的改进,降低生产能耗。不过,几度闯关,其拟募集资金总额 已经从40.18亿元下滑至23.77亿元。 房地产行业下行,马可波罗也感受到了"寒意":2022年至2024年,马可波罗的营业收入从86.61亿元降至73.24亿 元,净利润逐年下滑,每平方米产品销售单价也跌破40元。 归母净利润三年连跌,产品单价跌至37.72元/平方米 马可波罗专注于建筑陶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拥有"马可波罗瓷砖""唯美L&D陶瓷"两大自有品牌。公司在 广东东莞、广东清远、江西丰城、重庆荣昌及美国田纳西州建有五大生产基地。 2022年至2024年,马可波罗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86.61亿元、89.25亿元、73.24亿元;同期,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分别约为15.14亿元、13.53亿元、13.2 ...
马可波罗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募资将用于五大项目
搜狐财经· 2025-09-27 06:25
上市计划与募资用途 - 公司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11949.2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19492.00万股,拟募集资金23.76亿元 [1] - 募集资金净额将投入五大建设改造项目,包括江西加美智能陶瓷家居产业园(一期)建设、江西唯美与和美、广东家美陶瓷生产线绿色智能制造升级改造及公司综合能力提升项目,聚焦绿色生产与智能升级 [1] 行业地位与业务规模 -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建筑陶瓷制造商和销售商之一,2024年市占率达3.27%,在"大市场、小企业"行业格局中突围 [3] - 公司构建"马可波罗瓷砖"和"唯美L&D陶瓷"双品牌矩阵,布局国内外五大现代化生产基地,形成全品类产品体系 [3] - 采用"经销+直销"模式,在全国31个省区拥有1447家经销商和8276个销售终端 [3] 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专利825项,其中发明专利197项,参与制定13项国家及团体标准 [3] - 依托两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及博士后站点,在绿色低碳领域成果显著,尾矿循环利用、低温快烧等26项专利中4项达国际领先水平 [3] - 通过打造陶瓷博物馆、首创陶瓷雕刻砖品类,实现文化与工艺融合,品牌价值持续攀升 [3] 财务表现与公司治理 - 尽管行业波动,公司营收与净利润仍保持规模优势 [3] - 已完善现代公司治理架构与内控体系,保障规范运行 [3] 发展战略 - 未来公司将通过巩固头部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制造业出海",助力中国陶瓷品牌走向世界 [3]
马可波罗控股IPO:文化赋能,促进城市与家居美学相融合
齐鲁晚报网· 2025-09-27 01:36
在朱红宇馆长的导览下,大家深入了解了建筑陶瓷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这让我们看到,马可波罗控股在 瓷砖生产中,同样注重将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每一款马可波罗瓷砖都像是一件艺术品,蕴含着独特的设 计理念和文化寓意,让消费者在使用瓷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 参观文化陶瓷生产车间时,嘉宾们见证了马可波罗文化陶瓷制作团队的精湛技艺。这种工匠精神也延续 到了马可波罗瓷砖的生产中。从先进的生产设备到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每一个环节都确保了瓷砖的品 质卓越。无论是耐磨性、防滑性还是环保性能,马可波罗瓷砖都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为消费者提供了 安全、健康的家居环境。 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为文化行业带来新的思考。5月 17日,马可波罗(001386)控股主办、东莞市唯美陶瓷博物馆承办的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 动暨专题展览"艺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建筑陶瓷艺术化与城市公共空间展"盛大开启。值得一提的 是,马可波罗控股IPO注册顺利通过、即将上市登陆深交所,此次活动不仅彰显了其在文化领域的深 耕,更为其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活动现场,嘉宾们以陶瓷彩绘创意签到,为 ...
帝欧水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增持公司股份取得增持专项贷款承诺函的公告
增持计划资金来源 - 持股5%以上股东纾困发展基金获得中信银行成都分行提供的最高不超过人民币5400万元股票增持专项贷款 借款期限不超过36个月 [3][6] - 增持计划资金来源由自有资金增加至自筹资金 含银行股票增持专项贷款等 [6] - 贷款资金仅用于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增持帝欧水华股票 [7] 增持计划具体内容 - 纾困发展基金拟自公告披露日起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等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或帝欧转债 增持金额不低于4000万元且不高于6000万元 [4] - 增持股票价格不超过10元/股 可转债增持不设价格区间 将根据二级市场趋势择机实施 [4] - 截至公告披露日 纾困发展基金持有公司27657037股 占总股本5.39% 尚未开始增持 [5] 增持实施条件 - 纾困发展基金符合主要股东增持股票基本条件 专项贷款业务符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通知的要求 [6] - 具体增持金额及数量以实际完成时使用的资金和增持数量为准 [8] - 增持将根据市场情况在期限内择机实施 并严格遵守贷款资金使用原则 [8]
马可波罗(001386):注册制新股纵览:国内建筑陶瓷头部厂商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6 15:15
投资评级 - AHP得分剔除流动性溢价因素后为1.87分,位于总分25.2%分位,处于中游偏下水平;考虑流动性溢价因素后为1.55分,位于总分32.3%分位,处于下游偏下水平 [2][7] - 中性预期下网下A类配售对象配售比例为0.0154%,B类为0.0134% [2][7] 核心观点 - 公司是中国建筑陶瓷行业头部厂商,营收连续3年位居行业第一,品牌价值连续13年行业榜首 [2][8][9] - 通过技术驱动产品创新和绿色制造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受益于二次装修需求及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 [2][15][18] - 尽管短期受房地产市场影响业绩承压,但利润率优于同行且呈上升趋势,成本管控能力突出 [2][22][26]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61亿元、89.25亿元和73.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4亿元、13.53亿元和13.27亿元 [9][22] - 拥有超1400家经销商和8200多个终端,覆盖全国各级市场,直销渠道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地标建筑 [2][10] - 产品花色逾万种,年推新品数百款,自主研发曲面岩板等核心技术产品突破应用边界 [2][16][17] - 4家生产子公司均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年消纳工业废渣超百万吨,利用工程弃土近百万吨 [1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32.18亿元(同比-11.82%),归母净利润6.55亿元(同比-7.90%) [2][22] - 销售毛利率从2022年35.14%提升至2024年38.45%,净利率从17.48%提升至18.12% [26][27]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44.11%改善至2024年32.12%,低于同行平均水平 [28] - 研发费用率2022-2024年分别为3.44%、3.52%、3.61%,略低于可比公司 [30][34] 行业趋势与需求 - 2024年全国瓷砖产量59.1亿平方米(同比-12.18%),行业产量从峰值回落 [18][19] - 全国存量住宅达229.37亿平方米,二次装修需求将成为新增长点 [18] - 岩板等产品应用场景从墙地向家居台面、幕墙及高铁、医疗等特殊空间扩展 [2][18]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预计"十四五"末前十企业市占率超20% [19] 募投项目 - 拟募资23.77亿元用于产能扩建及智能化改造,包括新增1000万平方米建筑陶瓷产能 [35][36] - 项目涵盖江西加美陶瓷产业园建设、三大生产基地绿色智能制造升级及综合能力提升 [36][37]
蒙娜丽莎股价跌6.08%,工银瑞信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579.78万股浮亏损失637.7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3:09
股价表现 - 9月25日股价下跌6.08%至17.00元/股 成交额1.68亿元 换手率4.32% 总市值69.50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建筑陶瓷研发生产销售 瓷质有釉砖占比81.58% 陶瓷板及薄型陶瓷砖占比12.00% 非瓷质有釉砖占比3.69% [1] 机构持仓情况 - 工银战略转型股票A持有579.78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2.64% 当日浮亏约637.76万元 [2] - 该基金规模21.71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14.24% 近一年收益30.35%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296.4%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杜洋任职10年225天 管理规模107.39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290% 最差回报-37.97% [3]
帝欧水华股价跌5.05%,国联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6500股浮亏损失2145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2:45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3日股价下跌5.05%至6.21元/股 成交额4809.85万元 换手率1.73% 总市值31.54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1994年3月14日成立 2016年5月25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亚克力板和亚克力卫生洁具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 中高端建筑陶瓷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1] - 收入构成:陶瓷墙地砖78.32% 卫浴产品16.47% 新材料4.18% 其他1.03% [1] 基金持仓情况 - 国联鑫起点混合A(001413)二季度持有6500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51%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2145元 [2] - 基金成立于2015年6月12日 最新规模56.73万元 [2] - 今年以来收益13.62% 同类排名5295/8172 近一年收益16.43% 同类排名6226/7995 成立以来收益18.23%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赵菲累计任职10年136天 管理规模2.72亿元 最佳回报72.58% 最差回报-96.88% [3] - 基金经理霍顺朝累计任职2年168天 管理规模184.04亿元 最佳回报17.61% 最差回报0.12% [3]
半年报亏损股价却创年内新高,蒙娜丽莎实控人之一兼董秘拟减持套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09:2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15亿元,同比下降17.96%,其中经销业务收入15.89亿元同比下降10%,工程战略业务收入3.26亿元同比下降42.68% [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566.82万元,同比下降106.86% [2] - 2020年净利润达5.66亿元创历史新高,2021年营业收入69.87亿元创历史新高但净利润同比下降超40% [4]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下滑,分别为62.29亿元、59.21亿元和46.3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81亿元、2.66亿元和1.25亿元 [4] - 净利率从2020年11.65%降至2024年2.81% [4] 业绩下滑原因 - 建筑陶瓷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下滑 [3] - 房地产行业进入存量时代导致瓷砖订单量大幅减少,工程渠道销售收入同比下降 [3] - 公司根据会计准则对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4] 财务指标变化 - 应收账款规模从2021年16.77亿元持续下降至2024年6.79亿元 [4] - 存货规模从2021年20.81亿元持续下降至2024年10.04亿元 [4] 股价与减持计划 - 2025年股价表现强势,年内涨幅超60%,9月19日创年内新高16.70元 [5] - 实控人张旗康计划减持不超过150万股(占总股本0.37%),按16.61元股价计算可套现2491.50万元 [5][6] - 公司股价从2020年最高47.53元跌至2024年最低6.53元,最大跌幅86.26% [5] 高管薪酬与分红 - 董事会秘书张旗康2021-2024年税前报酬总额持续上涨,分别为209.21万元、252.89万元、259.75万元和275.70万元 [6] - 2024年张旗康薪酬在所有高管中排名第一 [6] - 2021-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1.04亿元、6132.00万元、1.23亿元和8176.13万元 [7] - 张旗康持股比例始终高于9%,近四年现金分红收入不低于3300万元 [7]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建筑陶瓷行业虽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但国内庞大房地产存量市场仍蕴含巨大需求 [9] - 瓷砖市场保持相当规模容量,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9] - 公司发展战略强调从消费需求出发,通过产品创新、品质提升和服务优化增强品牌吸引力 [9]
蒙娜丽莎业绩表现一般,董秘薪酬为何持续上涨?其拟减持套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09:17
公司治理与股东行为 - 公司实控人之一兼董事会秘书张旗康拟减持不超过150万股公司股份 [1] - 减持公告发布当日公司股价创年内新高 [1] - 张旗康2021年至今从公司获得的税前薪酬总额持续上涨 [1] 财务表现 - 公司最近几年业绩表现不如人意 [1] - 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出现亏损 [1] 投资者沟通 - 公司证券部对采访要求表示需预约并获董秘同意 [1] - 记者向公司财报邮箱发送问题未获回复 [1]
蒙娜丽莎业绩表现一般 董秘薪酬为何持续上涨?其拟减持套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09:09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出现亏损[3] - 公司股价在实控人减持公告当日创下年内新高[3] 实控人兼董秘减持计划 - 实控人之一兼董事会秘书张旗康拟减持不超过150万股公司股份[3] - 减持目的为满足个人资金需求[1] 董秘薪酬变动情况 - 董秘2021年至今从公司获得的税前薪酬总额持续上涨[3] - 公司在业绩一般情况下仍维持董秘较高薪酬水平[1] 公司对外沟通情况 - 公司证券部要求采访需预约并获董秘同意[1] - 公司未对记者发送至财报邮箱的询问作出回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