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药
icon
搜索文档
老百姓(603883):2025年半年报点评:多维度变革下,2Q业绩有所转暖
华创证券· 2025-09-26 14:0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老百姓公司维持"推荐"评级 目标价为18.3元 [2][8] 核心观点 - 剔除额外因素影响后 2Q25业绩呈现环比改善趋势 [2] - 创始人董事长回归一线推进多维度管理变革 包括超20%审批权限下放及业务决策下沉 [8] - 行业出清持续深化 公司着重进行门店结构调整 加盟门店占比提升至36.4% [8] - 药品业务逐步企稳 非药品类仍面临压力 [8] - 基于行业出清态势 调整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7.0/8.2/9.5亿元 [8]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107.7亿元 同比下降1.5% 归母净利4.0亿元 同比下降20.9% [2] - 2Q25收入53.4亿元 同比下降1.1% 归母净利1.5亿元 同比下降18.9% 环比降幅收窄 [2] - 1H25医药零售业务收入88.1亿元 同比下降2.3% 毛利率37.3% 下降1.1个百分点 [8] - 1H25中西成药收入87.2亿元 同比下降0.7% 毛利率30.7% 下降1.8个百分点 [8] - 1H25中药收入7.5亿元 同比下降4.3% 但毛利率提升3.0个百分点至48.7% [8] - 1H25非药品类收入13.0亿元 同比下降5.1% [8] - 2Q25非药品类收入6.4亿元 同比下降10.7% [8] - 1H25经营性净现金流16.3亿元 较1H24的6.1亿元显著改善 [8] 业务运营 - 2Q25门店总数增至15,385家 同比增长2.8% 环比增长0.9% [8] - 直营门店9,784家 同比下降1.4% 加盟门店5,601家 同比增长11.0% [8] - 加盟门店占比提升至36.4% 高于2Q24的33.7%和1Q25的35.5% [8] - 全年计划新开店1000家 以加盟模式为主 [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33.35/250.33/272.64亿元 同比增长4.4%/7.3%/8.9%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5/8.21/9.52亿元 同比增长34.0%/18.0%/16.0% [4]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1/1.08/1.25元 [4] - 预计2025年毛利率34.5% 净利率3.9% ROE 10.0% [4]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24倍 预计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8/15/13倍 [4] - 当前市净率1.9倍 预计2025-2027年市净率分别为1.8/1.6倍 [4] - 总市值124.12亿元 流通市值123.93亿元 [5]
益丰药房(603939):经营持续稳健,看好盈利能力提升:益丰药房2025年半年报点评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24 10:58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格 - 维持"增持"评级 [6][13] - 目标价格为36.00元 [6][13] - 基于2025年25倍市盈率估值 [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17.22亿元(同比下降0.34%),归母净利润8.8亿元(同比增长10.32%) [13]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57.13亿元(同比下降1.36%),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10.13%) [1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49亿元、19.81亿元、22.68亿元(同比增长14.4%、13.3%、14.5%) [4][13]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44元、1.63元、1.87元 [4][13] 业务运营分析 - 截至2025年上半年门店总数14,701家(直营10,681家,加盟4,070家) [13] - 上半年自建门店81家,关闭272家,新增加盟店208家,扩张节奏放缓 [13] - 零售业务收入101.99亿元(同比下降1.91%),毛利率41.99%(同比提升1.04个百分点) [13] - 加盟业务收入11.69亿元(同比增长17.20%),毛利率10.97%(同比提升1.41个百分点) [13] 产品结构表现 - 中西成药收入88.99亿元(同比增长0.24%),毛利率35.62%(同比提升0.77个百分点) [13] - 中药收入11.49亿元(同比下降1.34%) [13] - 非药品收入13.20亿元(同比下降2.44%),毛利率51.78%(同比提升0.69个百分点) [13] 行业地位与估值 - 公司为药店行业龙头,总市值297.53亿元 [7] - 当前股价24.54元,对应2025年预测市盈率17.01倍 [4][7] - 行业平均2025年预测市盈率约18倍 [15] - 公司享有估值溢价主要基于龙头地位 [13]
九州通参设1.4亿基金布局新兴产业 “三新两化”战略转型成效显现
长江商报· 2025-09-23 23:21
战略布局 - 控股孙公司九州众创孵化器认缴1000万元参与设立武汉市楚昌通达产业投资基金 占基金总额714% [1][2] - 全资孙公司九州通孵化器于2025年5月认缴2299万元参设产业基金 投资药品 医疗器械 医美及抗衰等领域 [1][3] - 通过"孵化器+产业基金"模式加大在创新医疗器械 医疗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战略布局 投资领域包括创新型医疗器械 消费医疗 生命科学服务 生物制药 [2][3] - 参与产业基金设立旨在发挥自身产业资源优势 合作共建光谷生命健康产业孵化平台 打造"投资+产业+孵化"闭环 [3]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1106亿元 同比增长510% 归母净利润1446亿元 同比增长1970% [1][5] - 剔除减值准备计提增加因素影响 归母净利润1587亿元 同比增长3144% [5]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38亿元 预计全年为与经营业绩相匹配正数 [5] - 医药分销核心业务销售收入67634亿元 同比增长604% [6] - 医药工业自产及OEM业务销售收入1593亿元 同比增长1077% [6] - 医药新零售业务销售收入1493亿元 好药师"万店加盟"门店数达31535家 向加盟店销售额3418亿元 同比增长4130% [6] - 数字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业务收入587亿元 同比增长2466% [6] - 总代品牌推广业务销售规模9591亿元 [6] - 药九九B2B电商平台及零售电商服务平台收入规模10636亿元 同比增长2108% [6] 行业地位 - 国内最大民营医药商业企业 专注医药大健康行业40年 [1][4] - 行业内首家获评5A级物流企业 唯一获评全国十大"国家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基地"企业 [4] - 位列2025年《财富》"中国企业500强"第165位 "2025中国企业500强"第181位 营收1518亿元 [1][4]
东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923
东海证券· 2025-09-23 03:07
核心观点 - 医药生物行业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医保目录调整和集采规则改善推动行业企稳回暖 创新药及器械板块迎来长期发展机遇 [5][6][7] - 非银金融行业市场活跃度维持高位 日均股基成交额达2.99万亿元 券商板块受益于制度创新和三季报业绩催化 保险板块聚焦健康管理与资本运作 [9][10][11] - A股市场短期技术指标走弱 上证指数30日均线获支撑 贵金属及电子板块表现突出 但整体市场资金呈净流出态势 [17][18][19] 医药生物行业分析 - 板块上周下跌2.07% 跑输沪深300指数1.63个百分点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4.17% 估值31.18倍 相对沪深300溢价136% [5] - 子板块全面下跌 生物制品(-3.47%)、化学制药(-2.43%)、中药(-2.13%)跌幅居前 个股上涨比例仅14.2% [5] - 第十一批集采纳入55个品种 规则优化剔除异常低价 要求投标企业具备2年以上生产经验且无GMP违规记录 [6] - 上海推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行动方案 部署20项重点任务 覆盖研发、临床、审批、上市全链条 [6] - 推荐关注创新药、CXO、器械设备等细分领域 个股组合包括特宝生物、荣昌生物、贝达药业等 [7] 非银金融行业分析 - 非银指数上周下跌3.7% 券商与保险指数分别下跌3.5%和4.8% [9] - 市场活跃度高涨 日均股基成交额2.99万亿元(环比+8%) 两融余额2.4万亿元(环比+2%) 质押市值3.03万亿元(环比-1.1%) [9] - 2025年日均股基成交额同比增长108% 对券商经纪、信用及自营业务形成强支撑 [10] - 人保健康获准设立健康管理公司 为首家非金融子公司 推动保险与健康服务融合 [11] - 中国太保发行155.56亿港元H股可转债 平安人寿增持其H股至11.28%持股比例 [11] 宏观与政策动态 - 9月LPR报价维持不变 1年期3% 5年期3.5% [14] - "十四五"期间科技、普惠、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20% 银行业总资产突破500万亿元 年均增近9% [14][15] - 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达57.5万亿元 上市公司分红回购超10.6万亿元 [15] - 钢铁行业未来两年增加值目标年均增长4% 严禁新增产能 [16] 市场表现数据 - 上证指数涨0.22%收3828点 创业板指涨0.55% 贵金属板块大涨6.18% 消费电子涨5.98% [17][19][22] - 大单资金净流出218亿元 78%板块呈资金流出 光伏设备、汽车整车等板块净流出居前 [17][19] - 融资余额2.38万亿元 10年期美债收益率4.15% 人民币汇率7.1153 [24] - 商品市场中COMEX黄金涨1.66%至3781.2美元/盎司 WTI原油微跌0.19%至62.28美元/桶 [24]
益丰药房(603939):2025年中报点评:行业仍有承压,着力提质增效
华创证券· 2025-09-22 09:42
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评级,目标价29.1元,当前股价25.22元 [4] 核心观点 - 行业整体承压,公司通过关停低效门店、放缓新店扩张节奏,聚焦存量门店质量提升和降本增效实现利润增长 [2]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17.2亿元(同比-0.3%),归母净利润8.8亿元(同比+10.3%),扣非归母净利润8.6亿元(同比+9.1%) [2] - 第二季度营收57.1亿元(同比-1.4%),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10.1%),扣非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8.5%)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6亿元、20.3亿元、23.5亿元,同比增速均为15% [8]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预计从2024年2406.2亿元增长至2027年313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9% [2][8] - 归母净利润预计从2024年15.3亿元增长至2027年2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5.4% [2][8] - 每股盈利从2024年1.26元提升至2027年1.94元 [2][8] - 市盈率从2024年20倍下降至2027年13倍,市净率从2.9倍下降至2.2倍 [2][8] 业务运营 - 截至2025年6月末门店总数14,701家,其中直营门店10,681家(同比-5.6%),加盟门店4,020家(同比+17.3%) [8] - 加盟门店占比提升至27.3%(2024年上半年为23.2%) [8] - 医药零售业务收入102.0亿元(同比-1.9%),毛利率42.0%(同比+1.0个百分点) [8] - 加盟及分销业务收入11.7亿元(同比+17.2%),毛利率11.0%(同比+1.4个百分点) [8] 产品结构 - 中西成药收入89.0亿元(同比+0.2%),毛利率35.6%(同比+0.8个百分点) [8] - 中药收入11.5亿元(同比-1.3%),毛利率48.5%(同比-0.2个百分点) [8] - 非药品收入13.2亿元(同比-2.4%),毛利率51.8%(同比+0.7个百分点) [8] 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40.5%(同比+0.4个百分点),净利率8.1%(同比+0.8个百分点) [8] - 扣非净利率7.3%(同比+0.6个百分点) [8] - 销售费用率24.7%(同比-0.8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4.4%(同比+0.4个百分点) [8] - 预计派现3.6亿元,占归母净利润41.3% [8] 估值与预测 - 给予公司2025年20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29.1元 [8] - 总市值305.8亿元,流通市值305.7亿元,每股净资产9.02元 [5] - 12个月内最高价29.06元,最低价18.02元 [5]
中药生产监督迎来新规 明年3月1日起施行
经济日报· 2025-09-19 00:43
经济日报北京9月18日讯(记者佘惠敏)国家药监局近日公布《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以下简 称《规定》),将于2026年3月1日起施行。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管司监管一处处长刘春介绍,《规定》的 实施将为严格把关源头质量、加强中药生产全过程控制、提升中药质量、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新质生产力 发挥积极作用。 刘春说,《规定》明确鼓励企业将质量管理体系延伸到中药材生产全过程,运用现代科技加快自动 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有序建立关键环节的可视化视频监控,探索应用在线检验和监测,逐步采用 信息化实时记录替代传统纸质记录,促进中药数智化转型;同时,持续强化原料质量审核,加强过程控 制,严格质量管理,引导和督促企业在保证质量基础上,推动生产改造升级,提升中药质量,打造更好 的中药品牌。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将推动药品行业向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部 分中药企业已在生产改造升级、降本增效方面积累经验,奠定品牌建设基础。 "《规定》是在《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其相关附录基础上,根 据中药生产特点制定的专门要求,是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药生产及其监督管理的补充。"刘春介绍, 《规定》遵 ...
天风证券:华润医药25H1三大分部业务收入表现稳健 评级调整为“增持”
智通财经· 2025-09-18 09:21
核心观点 - 天风证券将华润医药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至37.49/46.63/50.41亿元 主因联营公司减值及制药业务毛利率回落 但维持增持评级 因外延并购与创新研发贡献增量空间 [1] - 2025H1公司营业收入1318.67亿元同比增2.5% 归母净利润20.77亿元同比降20.3% 主因联营公司减值 扣非归母净利润24.70亿元同比降4.7% [1] - 经营性现金流15.31亿元较2024H1显著改善 中期派息率达22% [1] 分部业务表现 - 制药业务收入248.1亿元同比增4.3% 毛利率59.3%降0.8个百分点 分部业绩率30%降1.5个百分点 [2] - 医药分销业务收入1083.3亿元同比增2.3% 毛利率5.9%持平 分部业绩38.98亿元同比降1.5% [2] - 医药零售业务收入55.15亿元同比增11.4% 毛利率6.1%降0.4个百分点 分部业绩0.79亿元同比增59.8% [2] 制药业务战略 - 完成南格尔及天士力收购 实现血制品产业链延伸与中药创新能力提升 [3] - 通过产业基金和产品引进强化创新领域布局 2025H1获批上市21个新产品 [3] - 在研项目总计476个 含新药项目178个及中药经典名方50余个 [3] 商业业务拓展 - 医疗器械分销收入180亿元同比增8% 新引进7个产品并落地1家区域检验中心 [4] - DTP药房收入37.6亿元同比增14% 门店数量达279家 通过医患管理平台提升服务能力 [4]
老百姓涨2.04%,成交额2.0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328.1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8 05:2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8日盘中股价上涨2.04%至17.47元/股 成交额2.00亿元 换手率1.54% 总市值132.7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328.15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911.51万元 大单净卖出1416.64万元 [1] - 年内累计上涨7.24% 近5日涨0.52% 近20日跌6.18% 近60日跌16.13%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7.74亿元 同比下降1.51% [2] - 归母净利润3.98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20.86%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西成药占比80.95% 非药品12.11% 中药6.94% [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4.36万户 较上期减少9.16% [2] - 人均流通股17396股 较上期增加10.08%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508.04万股 较上期减少309.99万股 [3] 机构持仓变动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352.33万股 [3] - 国泰医药健康股票A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228.97万股 [3]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 南方中证500ETF 汇丰晋信新动力混合退出十大股东 [3]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0.69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9.91亿元 [3]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药品及健康相关商品零售连锁 [2] - 所属申万行业:医药生物-医药商业-线下药店 [2] - 概念板块涵盖零售药店 医药电商 中药 新零售 医疗器械 [2]
天士力:拟使用额度不超过30亿元投资银行理财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9:08
公司财务决策 - 公司董事会批准使用不超过30亿元人民币闲置自有资金投资银行及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 资金可滚动使用且任意时点交易金额不超过30亿元 [1] - 该决议于2025年9月17日通过第九届董事会第14次会议审议 [1] 业务收入构成 - 2024年1至12月营业收入构成:中药占比70.89% 化学制剂药占比15.38% 医药商业占比10.53% 生物药占比2.25% 化学原料药占比0.61% [1] - 中药业务为公司核心收入来源 贡献超七成营收 [1] 市场表现 - 公司当前股价为15.91元人民币 总市值达238亿元人民币 [1] - 该市值数据截至新闻发稿时点 [1]
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再提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4 00:21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家药监局正式实施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30日通道政策 对符合要求的申请在受理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 [1] - 政策适用于中药、化学药品、生物制品1类创新药临床试验 需满足三个条件之一:获国家全链条支持政策体系支持的重点品种、符合条件的儿童创新药/罕见病创新药/中药创新药、全球同步研发品种 [3][4] - 全球同步研发品种要求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要牵头或共同牵头开展Ⅲ期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1][5] 审评效率提升 - 当前药物临床试验审评审批平均用时已缩减至约50个工作日 30日通道将对部分临床试验申请再提速 [1] - 2019年实施60日默示许可制度后 审评审批效率大幅提升 新政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速 [3] - 试点地区北京最短审评用时仅18个工作日 [8] 行业影响与要求 - 申请人需承诺在获批后12周内启动临床试验(首个中国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以避免资源闲置并倒逼企业临床运营能力升级 [5][6] - 政策鼓励中国研究者牵头Ⅲ期多中心临床试验 有助于提升本土创新药的国际话语权 [5]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接近660亿美元 全球市场对中国创新药认可度不断提升 [8] 研发与市场表现 - 我国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比例超过20% 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第二位 [8] - 2025年上半年共批准创新药43个 同比增长59% 创历史同期新高 其中40个由中国企业研发制造 [8] - 临床试验启动是新药研发耗时最长的阶段之一 政策加速将推动创新药研发整体进程 [3] 标准与安全保障 - 30日通道坚持标准不降低 在现有国际临床试验技术标准体系下开展审评审批 [9] - 要求研发企业、临床试验机构、主要研究者和伦理审查委员会加强协同 提升风险控制水平 [9] - 国家药监局专门发布《创新药研发期间风险管理计划撰写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为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提供指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