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证券

搜索文档
九洲药业(603456):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打造创新药CDMO一站式服务平台
国投证券· 2025-08-05 14:42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投资评级为买入-A,6个月目标价23.92元,当前股价18.66元(2025-08-05)[5] - 预计2025年EPS为1.04元/股,给予当期PE 23倍估值[9] - 总市值165.97亿元,流通市值165.97亿元,总股本8.89亿股[5] 核心业务与财务预测 - 小分子CDMO业务深度服务诺华等全球药企,诺欣妥项目原料药供应份额大,该药物2024年销售额78.22亿美元(2017-2024年CAGR 47.83%)[1] - 多肽偶联CDMO业务成立TIDES事业部,可提供PDC/SMDC/RDC等复杂结构化合物研发生产,2024年完成OEB5级高活车间扩建[2] - 原料药业务布局抗感染类/中枢神经类/非甾体类/降血糖类,2021-2024年销量CAGR分别为3.61%/5.13%/7.22%/3.38%[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9.21/10.52/11.58亿元,同比增长52.0%/14.2%/10.0%[4] 技术平台与产能建设 - 构建连续流技术/手性催化技术/氟化学技术等小分子药物平台,以及多肽偶联药物/小核酸技术平台[13] - 苏州生产基地多肽GMP车间年产量70-90公斤,浙江瑞博高活偶联药物车间年产量25-30公斤[54] - 2024年启动多肽产能二期建设,投资1.45亿元满足吨位级需求[40] 客户合作与项目管线 - 客户包括诺华/吉利德/罗氏/硕腾/GSK等跨国药企及百济神州等国内企业[42] - 项目管线数量从2020年494个增至2024年1145个,已上市项目35个,III期临床84个[43] - 合同定制类业务营收占比从2020年48.86%提升至2024年75.00%[22] 历史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18年18.62亿元增至2024年51.61亿元(CAGR 18.5%)[21] - 归母净利润从2018年1.57亿元增至2024年6.06亿元(CAGR 25.2%)[21] - 整体毛利率从2021年33.33%提升至2025Q1的37.42%[27]
周度经济观察:“反内卷”定价降温,物价中枢或抬升-20250805
国投证券· 2025-08-05 03:19
中国经济 - 7月制造业PMI为49.3,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处于收缩区间[4] - 原材料购进价格大幅提升3.1个百分点至51.5,南华工业品指数涨幅显著高于高盛商品指数[4] - 预计三季度名义GDP增速较二季度或将抬升,价格对名义增长的影响更为主导[5] - 服务业PMI为50.0,较上月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价格承压与电商平台价格战有关[5][6] 美国经济 - 美国二季度GDP环比折年增速为3.0%,较一季度大幅回升3.5个百分点[15] - 7月新增非农就业为7.3万人,较上月初值大幅回落7.4万人,5-6月数据合计下修25.8万人[20] - 市场预期2025年美联储降息次数扩大至约3次,全年降息幅度回升至61BP左右[23] 金融市场 - 货币政策宽松有望延续,为权益市场持续上涨提供支撑[2] - 债券市场收益率向上的风险大于向下的机会,利率中枢正在温和上行[13] - 美股系统性下跌风险有限,有望延续偏强表现[25]
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周报:可控核聚变,人类距离“人造太阳”还有多远?-20250804
国投证券· 2025-08-04 15:14
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A 维持评级 [6] 可控核聚变行业核心观点 - 资本加速涌入 全球约50家私营聚变企业活跃 总融资额超过90亿美元 [1] - 多个领先项目计划在2035年前后实现电力并网 商业化进程明显加速 [1] - 海外核聚变装置进展显著 美国CFS与谷歌签署全球最大聚变售电协议 Helion Energy计划2028年向微软数据中心供电 [1] - 中国形成"国家队+民企"双轮驱动格局 中核集团和中科院牵头构建聚变产业生态 [2] 技术路径与挑战 - 可控核聚变需满足劳逊条件(高温、高密度、足够约束时间) 目前面临材料耐受性、能量增益不足等技术挑战 [20][25] - 主要技术路径包括磁约束聚变(托卡马克)、惯性约束聚变、磁-惯性约束聚变和箍缩聚变等 [26][27][28] - ITER项目设计聚变功率500兆瓦 计划2034年实现初步研究运行 较原计划推迟3-4年 [30] - 美国NIF装置2024年实现最高惯性约束聚变能量增益 靶丸释放能量达5.2兆焦耳 [31] 国内外商业化进展 - 全球聚变产业累计融资达97.66亿美元 2024-2025年度新增融资26.44亿美元 [34][35] - 美国CFS计划2030年代初从ARC电厂向谷歌供应200兆瓦电力 [35] - 中国能量奇点公司"经天磁体"以21.7特斯拉强磁场刷新世界纪录 [48]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注册资本超150亿元 被视为商业化关键里程碑 [51] 电力市场表现 - 7月19日-8月1日公用事业指数下跌2.34% 跑输上证综指3.06个百分点 [3][54] - 环保指数下跌1.35% 跑输上证综指2.07个百分点 [3][54] - 江苏8月集中竞价电价393.8元/MWh 环比下降0.46% 广东月度交易价372.32元/MWh 环比持平 [11][70] 行业政策动态 - 国家能源局印发分布式项目绿证核发方案 全量自发自用项目核发不可交易绿证 [12][85] - 两部门要求省内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实行统一定价模式 [12][86] - 山西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虚拟电厂建设 青海发布虚拟电厂建设征求意见稿 [12][87][88]
康缘药业(600557):“一体两翼”战略价值凸显,创新布局未来可期
国投证券· 2025-08-04 15:1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给予康缘药业买入-A评级,维持6个月目标价25.24元,当前股价17.80元,潜在上涨空间41.8% [1][3] - 总市值100.78亿元,流通市值100.78亿元,总股本5.66亿股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32%、12.82%、13.26%,对应PE分别为24.7倍、21.9倍、19.3倍 [8][9] 核心战略与业务布局 - "一体两翼"战略:以中药为主体(146个中药批件),化药(59个)及生物药(6个)为两翼 [1][14] - 中药板块拥有49个独家品种,116个品种进入2024版国家医保目录,43个进入基药目录 [7][30] - 化生药创新管线:三靶点减重药ZX2021(二期临床)、双靶点ZX2010(二期临床)、新型AChEI氟诺哌齐(二期临床完成) [1][2][6] 减重药物管线进展 - 全球GLP-1类药物2024年销售额518亿美元,肥胖适应症占比27%(140.6亿美元) [2] - ZX2021(GLP1R/GIPR/GCGR三靶点)针对超重/肥胖的二期临床预计2025Q4读出数据,国内研发进度第一梯队 [2][42] - ZX2010(GLP1R/GIPR双靶点)针对2型糖尿病的二期临床预计2025Q4-2026Q1取得进展 [2][49] - 三靶点药物减重效果优于双靶点,礼来瑞他鲁肽48周减重24%,联邦UBT251 12周减重15.1% [2][46] 阿尔茨海默病管线价值 - 全球AD药物市场2032年预计达132亿美元,胆碱酯酶抑制剂占60%份额 [6][57] - 氟诺哌齐(DC20)为新型AChEI,临床前数据显示其AChE抑制活性是多奈哌齐的6倍,选择性高6.8倍 [6][64] - 已完成国内二期临床(轻中度AD),一期数据显示t1/2达74-77小时,组织渗透性良好 [6][65] 中药主业经营改善 - 2025Q1注射液板块业绩环比回升,营销改革实施品种精细化分线销售,OTC渠道强化 [7][33] - 核心产品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入选《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12个产品进入26项指南共识 [7][36] -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医保谈判后价格从316元/支降至93.7元/支(降幅70.35%),目前基数已趋稳 [21] 财务与估值分析 - 2024年营收38.98亿元(同比-19.9%),净利润3.92亿元(同比-27.0%),主因行业政策压力及核心品种降价 [9][21] - 预计2025年营收40.58亿元(+4.75%),净利润4.08亿元(+4.32%),净利率维持在10.1% [8][9] - 给予35倍PE估值,低于行业平均,反映创新管线潜力尚未充分定价 [8]
九号公司:Q2两轮车收入持续高增,单季经营表现亮眼
国投证券· 2025-08-04 14:3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A,维持评级 [5] - 6个月目标价76.50元,当前股价60.98元 [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17.4亿元,YoY+76.1%;归母净利润12.4亿元,YoY+108.5% [1] - Q2单季度收入66.3亿元,YoY+61.5%;归母净利润7.9亿元,YoY+70.8% [1] - Q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9亿元,YoY+35.3%;合同负债余额14.8亿元,YoY+140.3% [3] 分业务表现 - Q2电动两轮车收入39.6亿元,YoY+80.6%,销量/均价YoY+77.3%/+1.8% [2] - Q2自主品牌零售滑板车收入9.3亿元,YoY+27.6%,销量/均价YoY+4.7%/+21.8% [2] - Q2全地形车收入3.2亿元,YoY+10.7%,销量/均价YoY+21.0%/-8.5% [2] - Q2 ToB产品直营收入4.3亿元,YoY+43.2% [2] - Q2其他产品及配件收入9.8亿元,YoY+67.2%,包含割草机器人业务 [2] 盈利能力 - Q2归母净利率11.8%,同比+0.6pct;扣非后归母净利率13.2%,同比+2.5pct [3] - Q2毛利率同比+2.3pct,受益于规模效应和采购降本 [3] - Q2期间费用率同比-1.7pct,其中财务费用率同比-2.4pct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27.32/36.70/52.61元 [9] - 给予2025年PE估值28x,对应目标价76.50元 [9] - 持续布局E-bike、割草机器人等潜力赛道 [2][4] 行业表现 - 1个月/3个月/12个月相对收益分别为1.8%/4.9%/11.1% [6] - 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收益分别为4.0%/12.8%/31.4% [6]
需求侧发力+反内卷双驱动,建筑行业基本面有望改善
国投证券· 2025-08-04 03:32
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A 维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需求侧发力与反内卷双驱动将改善建筑行业基本面 [1][2] - 政治局会议强调宏观政策持续发力,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并激发民间投资 [1][16] - 7月全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2%,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新订单指数为42.7%,受高温和洪涝影响环比下降2.2pct [1][16] - 1-6月狭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4.6%,增速自4月起环比走弱,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11.2% [2][17] - 行业供给侧反内卷政策强化,建筑央国企联合倡议推动竞争逻辑转向工程质量和技术创新 [2][18] 行业动态分析 - 发改委已下达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 [17] - Q3末-Q4为建筑行业施工旺季,政府债券加快发行将改善全年基建投资增速 [2][17] - 城市更新工作推进或带动地产链建筑建材需求 [2][17] - 市场监管座谈会要求破除地方保护,治理劣质低价竞争 [18] 市场表现 - 7月28日至8月1日建筑装饰行业下跌2.41%,弱于主要股指 [19] - 工程咨询服务板块涨幅最大(0.87%),化学工程(0.06%)、园林工程(-0.37%)表现优于行业 [19] - 个股方面设研院涨幅25.58%居首,汇通集团跌幅17.96%垫底 [21][22] - 行业市盈率11.36倍,市净率0.82倍,中国建筑PE 5.04倍、PB 0.50倍为估值最低标的之一 [23][24][27] 重点公司推荐 - 基建龙头: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铁 [10][12] - 预应力材料制造商:银龙股份 [10] - 国际工程服务商:中材国际、中钢国际 [10][12] - 城市更新设计标的:华阳国际 [11] - 基建设计企业:地铁设计、中交设计 [12] 中长期配置主线 - 财政政策加码预期下基建投资稳健增长,化债措施落地改善工程付款 [12]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业务布局或加大,海外工程建设释放需求增量 [12] - 央企经营质量改善与市值管理推动估值提升 [12]
百强房企7月销售下滑
国投证券· 2025-08-03 14:01
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A [7] 核心观点 - 2025年前7个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2.1万亿元,同比下滑13.3%,降幅较1-6月扩大1.5个百分点 [1] - 7月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18.2%,权益销售额收缩至1.5万亿元,权益销售面积7451.8万平方米 [1] - 高温天气叠加房企推盘放缓导致销售压力增加,建议关注困境反转类房企及拿地积极的龙头房企 [1] 销售回顾 - 重点监测32城7月26日-8月1日成交1.6万套,环比增长17.2%,2025年累计成交48.3万套,同比下降6.3% [2][13] - 一线城市成交4734套,环比增长38%,累计同比增长2.7% [2][13] - 二线城市成交9726套,环比增长13.6%,累计同比下降10.1% [2][13] - 三线城市成交1290套,环比下降11.1%,累计同比下降5.9% [2][13] - 重点监测18城二手房成交2.2万套,环比下降6.1%,2025年累计成交74.7万套,同比增长10% [2][25] 土地供应 - 百城宅地供应规划建筑面积407万㎡,2025年累计供应12730万㎡,同比下降13%,供求比1.17 [3][38] - 一线城市累计供应561万㎡,同比下降12.4%,供求比0.99 [3][38] - 二线城市累计供应5790万㎡,同比下降0.2%,供求比1.12 [3][38] - 三四线城市累计供应6380万㎡,同比下降22.2%,供求比1.23 [3][38] - 百城土地挂牌楼面均价3852元/㎡,近四周均价4608元/㎡,环比下降15.3%,同比增长2.1% [3][39] 土地成交 - 百城宅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392万㎡,2025年累计成交10918万㎡,同比增长3.8% [4][64] - 一线城市累计成交565万㎡,同比增长5.6% [4][64] - 二线城市累计成交5149万㎡,同比增长15.8% [4][64] - 三四线城市累计成交5204万㎡,同比下降6% [4][64] - 百城宅地平均成交楼面价8891元/㎡,环比增长46.2%,同比增长55.9%,溢价率10.7% [4][65] - 一线城市平均楼面价64324元/㎡,溢价率21.4% [4][65] - 二线城市平均楼面价8636元/㎡,溢价率6.5% [4][65] - 三四线城市平均楼面价3422元/㎡,溢价率1.4% [4][65]
沪光股份(605333):业务横纵拓展,线束龙头高歌猛进
国投证券· 2025-08-03 13:42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43.47元/股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10.6/12.7亿元,同比增长17%/35%/20% [4] - 当前股价33.74元对应2025年PE为18.3倍,2026年13.5倍 [6] 公司核心优势 - 深耕汽车线束36年,从工程机械拓展至乘用车领域,客户覆盖赛力斯、上汽大众、理想、特斯拉等主流车企 [2] - 具备高端车型量产能力,配套问界M9等爆款车型,形成品牌背书 [3] - 自动化生产与智能制造体系提升品控,产品一次合格率行业领先 [3][25] - 连接器自制可降低成本约4%,高压连接器已实现40A-600A全系覆盖 [30][31] 行业空间与格局 - 2025年汽车线束市场规模预计达1100亿元,新能源车单车价值量提升3000元(高压+智能线束) [2][45] - 外资厂商市占率从73%降至57%,自主厂商份额从3-4%提升至8% [46][47] - 电动化催生高压线束需求(+1500-2000元),智能化带动高频高速线束需求(+1000-1500元) [2][39] 业务拓展方向 - 布局人形机器人线束,单台价值量约2000元,2025年首套样线下线 [3][97] - 罗马尼亚工厂投产,配套大众欧洲项目开启全球化布局 [3][99] - 特种线束已获赛力斯、蔚来等订单,2025年规划产能30万件 [94][9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79.1亿元(同比+98%),净利润6.7亿元(净利率8.5%) [5] - 成套线束营收占比89%,毛利率18%,显著高于发动机线束等产品 [24][28] - ROE从2023年3.5%大幅提升至2024年30.1%,规模效应显现 [5][25]
本期止跌的三个观察视角
国投证券· 2025-08-03 13:04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四轮驱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多维度指标筛选行业板块,捕捉潜在投资机会[8][1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选取医药生物、汽车、计算机、通信、机械设备等行业作为候选池 2. 结合行业动量、估值、资金流向等指标综合排序 3. 生成行业信号(如"赚钱效应异动"、"潜在机会"等)并触发交易[14] - **模型评价**:多因子复合框架,兼顾行业轮动与趋势跟踪 2. **模型名称:中期趋势择时系统**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技术面信号判断市场趋势强度[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监测上证综指在关键位(如3670-3674区域)的反复测试情况 2. 结合缠论顶分型信号(放量跌破5/10日均线)确认调整级别[7][11] - **模型评价**:强调趋势验证的稳健性,避免单一信号误判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量能缩量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成交量萎缩程度判断市场企稳概率[2][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当前成交量相对前期高点的比例 - 快速牛市阈值设为55%,慢牛阈值设为60%-65%[2] - **因子评价**:历史统计规律显著,但需结合市场环境调整阈值 2. **因子名称:高频温度计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市场短期超卖状态[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监测高频指标(如个股涨跌比、波动率等) - 设定阈值:强超跌信号<10,弱超跌信号<20[8] - **因子评价**:对短期反弹敏感度高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四轮驱动模型**: - 医药生物行业过去1年夏普比率12[14] - 汽车行业动量排名第2[14] - 机械设备行业排名第5[14] 2. **中期趋势择时系统**: - 当前趋势强度维持"偏强"状态[7] - 关键阻力区测试次数达3次以上[7]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量能缩量因子**: - 快速牛市中55%阈值触发后的5日胜率78%[2] - 慢牛中60%阈值触发后的10日胜率65%[2] 2. **高频温度计因子**: - 阈值<10时次日反弹概率82%[8] - 阈值<20时3日累计收益中位数1.2%[8]
莫愁前路
国投证券· 2025-08-03 11:31
市场表现与风格分析 - 本周上证指数跌0.94%,沪深300跌1.75%,中证500跌1.37%,创业板指跌0.74%,恒生指数跌3.47%,价值风格弱于成长风格 [1] - 全A日均交易额18096亿,环比下降,机构重仓板块和反杠铃策略跑赢市场 [1] - 以银行-微盘为代表的杠铃策略超额有效性下滑,低估值大盘成长为代表的"中间资产"出现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回摆 [1] - 创业板指+科技科创在三季度的占优表现大概率可持续 [1] 资金流动与市场结构 - 公募主动型基金回暖,固收+资金持续入场形成赚钱效应 [2] - 两融余额达1.97万亿突破3月高点,7月融资盘净流入超1200亿元 [2] - 保险资金在低利率环境下再度入场支撑指数 [2] - 银行指数自高点回撤7%,港股银行跌幅为A股一半,银行板块处于"跌而不倒"状态 [2] - 银行板块波动率降至历史较低水平,筹码结构明显出清 [2] 行业与板块分析 - 科技成长板块保持强势,创新药和光模块受海外需求提振 [2] - 银行板块估值接近2020年中茅指数水平,未形成极致泡沫化 [2] - 创业板指估值处于历史30%分位以下,业绩增长在宽基指数中占优 [2] - AI、港股互联网、创新药、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动能迎来周期性拐点 [3] 宏观经济与政策 - 7月政治局会议对"反内卷"进行纠偏,大宗商品和反内卷品种定价回归理性 [2] - 中长期资金持续流入稳定市场,流动性宽松推动股市上涨 [2] -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杠铃策略"受到阶段性挑战 [53] - 供给侧政策推动产能出清、竞争格局改善和通胀回暖 [3] 国际环境与商品市场 - 美国7月非农新增就业7.3万人创9个月新低,前值大幅下修 [10] - 美国7月ISM制造业PMI降至48,连续五个月低于荣枯线 [10] - 本周WTI原油均价67.33美元/桶,布油69.52美元/桶,受地缘政治和需求预期推动 [104] - LME铜价震荡走低至9630.50美元/吨,受美国铜库存飙升和关税政策影响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