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

搜索文档
迈威生物(688062):IL-11单抗全球领先,战略布局抗衰老及病理性瘢痕等
东吴证券· 2025-09-01 23:3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迈威生物-U维持"买入"评级 [1][5] 核心观点 - 迈威生物的核心产品9MW3811(IL-11单抗)在全球临床进度领先,聚焦抗纤维化与抗衰老领域,已获中美澳三国临床准入,中国及澳洲I期临床完成且安全性良好 [2][17] - 2025年6月,迈威生物将9MW3811除大中华区外的全球开发及商业化权利独家许可给Calico Life Sciences,获得2500万美元首付款、最高5.71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阶梯式特许权使用费 [2][17][36] - 9MW3811抗衰老机制明确,通过抑制IL-11信号通路,阻断ERK-mTORC1、JAK-STAT3等促衰老通路,减少p16/p21等衰老标志物表达,改善代谢衰退和慢性炎症 [3][18][22] - 9MW3811拓展至病理性瘢痕适应症,全球首款,市场空间大(美国2030年预计186亿美元,中国59亿美元),已申报II期临床,预计2025年底启动入组 [3][39][40][45] - 多款重磅管线进展显著:9MW1911(ST2单抗)COPD Ib/IIa期80例患者全部入组,预计2025H2完成随访;9MW2821(Nectin-4 ADC)临床数据优异,多个适应症III期推进中,最早2026年提交BLA;7MW4911(CDH17 ADC)和7MW3711(B7-H3 ADC)基于IDDC平台开发,采用新型毒素;TCE平台首款药物2MW7061(CD3; LILRB4)预计进入临床,适应症为AML [4][50][55][66][72][79] 盈利预测 - 维持2025-2027年营收预测为11.08亿元、12.37亿元、20.9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54.61%、11.62%、69.11% [1][5] - 归母净利润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2.72亿元、-5.49亿元、-2.23亿元 [1][5] 产品管线进展 9MW3811(IL-11单抗) - 临床进度国内第一、全球前二,已获中美澳临床准入,I期临床安全性良好 [2][17] - 抗衰老动物试验显示,延长小鼠寿命(雄性22.5%,雌性25%),改善代谢功能、肌肉力量和组织健康 [26][29] - 竞争格局:全球仅三家进入临床,BI的BI 765423进度最快(2025年6月进入II期),迈威紧随其后 [30][31] - 临床前毒性试验显示良好安全性,SD大鼠NOAEL达300mg/kg,比格犬NOAEL为100mg/kg [31] 9MW1911(ST2单抗) - 国内进度最快、全球第二,用于COPD治疗,Ib/IIa期80例患者全部入组,预计2025H2完成随访 [4][50] - 临床前显示高亲和力,未来可能拓展至心衰、肾病等适应症 [52] 9MW2821(Nectin-4 ADC) - 全球进度领先,具BIC潜力,1.25mg/kg剂量下疾病控制率:尿路上皮癌91.9%、宫颈癌81.1%、食管癌67.4%、三阴性乳腺癌80% [4][61] - 尿路上皮癌和宫颈癌适应症进入III期临床,最早2026年提交BLA [55][63] - 相较于Padcev®(EV),展现更佳疗效和安全性,治疗相关SAE发生率27.6% vs 47% [62] 7MW4911(CDH17 ADC)和7MW3711(B7-H3 ADC) - 基于IDDC平台开发,采用新型喜树碱衍生物毒素,具备抗毒素耐药疗效 [4][66] - 7MW4911在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PDX/CDX模型中显示深度抑瘤效应,IND已获FDA批准 [66][68] - 7MW3711在2025年ASCO公布数据,食管癌ORR 33.3%、卵巢癌ORR 60.0%、前列腺癌ORR 50.0%,小细胞肺癌ORR 62.5% [72] TCE平台 - 自主搭建TCE平台,首款药物2MW7061(CD3; LILRB4)针对AML,临床前显示良好安全性,细胞因子释放风险低 [4][79]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57.60元,一年最低价15.36元,最高价57.60元,总市值230.17亿元,流通市值117.60亿元 [8] - 市净率28.14倍,每股净资产2.05元,资产负债率77.54% [8][9]
煤炭开采行业跟踪周报:旺季逐步进入尾声,煤价略有下行-20250901
东吴证券· 2025-09-01 14:33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旺季逐步进入尾声 煤价略有下行 港口动力煤现货价环比下跌14元/吨至690元/吨[1] - 供强需弱下库存去化短期或面临一定压力 预计短期煤价维持震荡态势[1] - 关注保险资金增量 预期更青睐于资源股 核心推荐动力煤弹性标的[2][37] 本周行情回顾 - 上证指数本周报收3,857.93点 较上周下跌25.63点 跌幅0.66% 成交金额6.29万亿元 较上周增加0.98万亿元 涨幅18.54%[10] - 煤炭板块指数报收2,626.05点 较上周下跌113.65点 跌幅4.15% 成交金额582.63亿元 较上周增加81.50亿元 增幅16.26%[10] - 个股涨幅前四为安源煤业(+16.67%) 电投能源(+6.41%) 盘江股份(+2.40%) ST大洲(+0.89%) 跌幅前五为陕西煤业(-7.32%) 晋控煤业(-5.63%) 淮北矿业(-5.53%) 昊华能源(-4.96%) 潞安环能(-4.63%)[12][15] 价格表现 - 产地动力煤价格稳中有跌:大同南郊5500大卡环比下降22元/吨至544元/吨 内蒙古赤峰4000大卡持平于380元/吨 兖州6000大卡环比下降130元/吨至850元/吨[16] - 港口动力煤价格环比下跌:秦皇岛5500大卡环比下降14元/吨至690元/吨[16] - 动力煤价格指数环比持平: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671元/吨 CCTD秦皇岛5500大卡报收674元/吨[18] - 国际动力煤涨跌互现: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下跌0.01美元/吨至110.17美元/吨 南非理查德港上涨0.18美元/吨至95.18美元/吨 欧洲三港持平于102.50美元/吨[18] - 产地炼焦煤价格环比持平:山西古交2号焦煤报收640元/吨 河北唐山焦精煤报收1460元/吨[24] - 国际炼焦煤涨跌互现:澳洲峰景硬焦煤中国到岸价下跌2.5元/吨至201美元/吨 澳洲主焦煤京唐港库提价上涨70元/吨至1570元/吨[24] 大宗商品表现 - 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环比上涨0.39美元/桶至68.12美元/桶 涨幅0.58%[27] - 荷兰TTF天然气价格环比下跌0.59美元/百万英热至10.83美元/百万英热 跌幅5.19%[27] 供需与库存 - 环渤海四港区日均调入量182.99万吨 环比增加10.25万吨 增幅5.93%[1][29] - 环渤海四港区日均调出量189.67万吨 环比增加10.76万吨 增幅6.01%[1][29] - 环渤海四港区日均锚地船舶106.00艘 环比增加12.71艘 增幅13.63%[1][32] - 环渤海四港区库存2308.00万吨 环比减少18.40万吨 降幅0.79%[1][32] 运输成本 - 国内主要航线平均海运费环比上涨0.37元/吨至39.61元/吨 涨幅0.93%[34] 投资建议 - 核心推荐动力煤弹性标的 建议关注昊华能源 广汇能源[2][37]
迪威尔(688377):2025年中报点评:Q2归母净利润同比+12%,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东吴证券· 2025-09-01 14:31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9]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1][2] - 深海订单增长显著但生产周期长,确收滞后未能兑现,未来有望随高毛利率深海订单兑现推动利润增速修复 [2][4] - 公司募投项目"油气装备关键零部件精密制造项目"已完成标准件试制,获核心客户新产线认证及试样初审通过,并获少量订单,多向模锻技术有望增强竞争力并拓展新下游领域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下降7% [2] - 单Q2营业总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5.5%,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增长12%,扣非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增长22% [2]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20.2%,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单Q2销售毛利率21.4%,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上半年期间费用率11.0%,同比增长3.0个百分点,主要因管理人员薪酬增加及新加坡子公司落地 [3] - 盈利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38亿元、2.03亿元、2.61亿元,对应PE分别为47倍、32倍、25倍 [1][9] 业务展望 - 深海订单延续增长趋势,未来国内深海科技战略推进和全球海上油气资本开支增加为大趋势,公司订单增速可持续 [4] - 350MN多向模锻液压机可帮助公司向汽车、特殊行业等下游拓展,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4]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33.20元,一年最低价9.93元,最高价34.59元 [7] - 市净率3.55倍,流通A股市值6462.94百万元,总市值6462.94百万元 [7] - 每股净资产9.36元,资产负债率34.05%,总股本194.67百万股 [8]
华域汽车(600741):业绩稳健增长,切入固态电池赛道
东吴证券· 2025-09-01 14:1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46.76亿元,同比增长9.55%,归母净利润28.83亿元,同比增长0.72%,扣非归母净利润26.81亿元,同比增长2.73% [8] - 2025年二季度营业收入443.0亿元,同比增长10.0%,环比增长9.7%,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0.85%,环比增长27.0% [8] -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上汽集团以外客户贡献主营业务收入64%,新获取订单中自主品牌配套金额占比60%,新能源相关车型业务配套金额占比80% [8] - 2025Q2毛利率11.9%,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1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8.5%,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 [8] - 2025Q2投资收益7.6亿元,同比增长13.3%,环比增长14.4%,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68.3亿元,同比增长34.5%,二季度末货币资金406亿元 [8] - 拟以2亿元收购上汽清陶49%股权,切入固态电池赛道,强化电驱动、热管理、底盘等业务协同 [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31亿元、1826亿元、1871亿元,同比增长2.5%、5.5%、2.5% [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亿元、77亿元、80亿元,同比增长6.5%、7.9%、4.4% [8]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26元、2.44元、2.54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8.66倍、8.03倍、7.69倍 [1][8]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稳定在12.30%,归母净利率分别为4.12%、4.21%、4.29% [9]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9.56元,市净率0.98倍,流通A股市值616.67亿元,总市值616.67亿元 [5] - 每股净资产19.89元,资产负债率65.47%,总股本3152.72百万股,流通A股3152.72百万股 [6]
统一大市场系列研究之一:补贴与竞争:哪些地区和行业内卷更严重?
东吴证券· 2025-09-01 14:05
土地补贴规模与结构 - 2017-2024年70城工业部门年均土地补贴达1.4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3%[17] - 工业用地与住宅用地价格剪刀差显著,2024年住宅地价为工业地价的21.5倍[17] - 年均工业仓储用地出让4.3万平,按工业地价计算地价款为1884亿元,按均价计算应为1.64万亿元[17] 财税补贴规模与行业差异 - 2023年制造业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约7300亿元,占GDP的0.56%[21] - 金融地产行业税负率最高(金融业24.5%,房地产业21.4%),中高端制造业税负率较低[22] - 烟草制品业税负率高达62.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税负率为12.5%[22][26] 地区税负率差异 - 2023年省级税负率差异显著,最低为广西(8.5%)、福建(8.6%)、湖南(8.7%),最高为北京(34.5%)、上海(33.4%)[28] - 东部地区税负率最高(16.4%),中部最低(10.7%),东北和西部分别为12.7%和12.4%[28] - 山西省因采矿和烟酒行业占比高,税负率达17.8%,远高于中部平均水平[28] 行业与地区内卷程度识别 - 汽车制造业内卷严重地区:河北(利润率1.9%,税负率2.7%)、江西(利润率3.9%,税负率2.5%)、广西(利润率-1.0%,税负率2.5%)[36] - 电气机械制造业内卷严重地区:陕西(利润率2.3%,税负率1.8%)、江西(利润率5.0%,税负率0.9%)[36] - 电子设备制造业内卷严重地区:安徽(利润率-0.6%,税负率1.1%)、河南(利润率2.8%,税负率1.0%)、湖北(利润率-3.3%,税负率0.7%)、广西(利润率1.4%,税负率0.6%)[37] 地方政府竞争模式转变 - 地方政府从“逐底竞争”(降低要素成本吸引资本)转向“逐顶竞争”(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优质资本)[47] - 转变驱动因素:房地产市场承压、反内卷政策规范补贴、消费税改革推动消费环境优化[49] - 2024年70城工业用地成交面积较2022年下降31.4%,单位工业用地产出增速从10.1%降至4.2%[50][54] 政策与风险因素 - 反内卷政策明确禁止违规税费补贴,要求优化营商环境而非拼政策优惠[55][60] - 消费税改革推动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但消费税仅占税收总收入9.4%(2024年1.65万亿元)[62] - 风险包括土地市场变化、税负率计算误差、政策执行不确定性[63]
华润燃气(01193):经营数据不及预期,DPS同增20%
东吴证券· 2025-09-01 14:0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中期业绩不及预期 归母净利润24.0亿港元同比-30.5% 营收497.9亿港元同比-4.4% [7] - 中期股息30港仙/股 同比提升20% 派息率29% [7] -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归母净利润至37.28/39.73/42.88亿港元 [7] - 当前估值对应PE 12.35/11.59/10.74倍 股息率4.8% [7] 经营业绩分析 - 零售气业务收入443亿港元同比-3.5% 分类业绩40.2亿港元同比-13.6% [7] - 零售气量207.6亿方同比-0.69% 其中居民气量60.0亿方同比+4.1% 工业气量94.5亿方同比-2.1% [7] - 毛差0.55元/方同比+0.01元/方 [7] - 接驳业务收入28.1亿港元同比-6.8% 分类业绩8.44亿港元同比-24.9% [7] - 新增居民用户83.1万户同比-19% 旧改用户占比19.7%同比+5.2个百分点 [7] - 综合服务业务收入14.5亿港元同比-18.1% 分类业绩5.9亿港元同比-22.6% [7] - 综合能源业务收入9.33亿港元同比+12.8% 能源销售量24.7亿千瓦时同比+8.8% [7] 财务预测 - 2025年预计营收92,872百万港元同比-9.55% 2026年95,666百万港元同比+3.01% [1] - 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3,728百万港元同比-8.82% 2026年3,973百万港元同比+6.59% [1] - 每股收益2025E 1.61港元 2026E 1.72港元 [1]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17.78%提升至2027年20.01% [8] 现金流与资本管理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30.1亿港元 资本开支24.5亿港元 [7] - 计划2025年经常性资本开支40-45亿港元 外延并购开支3亿港元 [7] - 承诺2025年派息额不低于2024年21.98亿港元 并计划股份回购 [7]
罗莱生活(002293):家纺业务恢复较好,家具业务仍待改善
东吴证券· 2025-09-01 13: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家纺主业经营周期向上趋势明确 线上渠道及大单品策略成效显著 库存水平健康 [7] - 美国家具业务受外部环境影响承压 但亏损可控 [7] - 高分红属性突出 中期分红0.2元/股 分红比例90% [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1.81亿元 同比增长3.6% 归母净利润1.85亿元 同比增长17.0% [7] - 分季度看 25Q1/Q2营收分别同比+0.6%/+6.8% 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26.3%/+4.9% [7] - 2025H1毛利率47.82% 同比提升1.08个百分点 [7] - 归母净利率8.50% 同比提升0.97个百分点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77亿元 同比增长28.93% [7] 业务分析 - 家纺业务营收17.89亿元 同比增长6.49% 归母净利润2.12亿元 同比增长18.35% [7] - 美国家具营收3.92亿元 同比下降7.81% 归母净利润-2875万元 [7] - 线上渠道收入同比增长18.3% 占比34% 直营渠道收入同比增长5.1% 占比9% [7] - 加盟渠道收入同比下降8.7% 占比28% 其他渠道收入同比增长20.0% 占比12% [7] - 截至25H1末直营门店381家 较24H1增加20家 加盟门店2142家 较24H1减少187家 [7] 盈利预测 - 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95亿元 同比增长14.36% [1][7]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5.54亿元 同比增长11.92% [1][7]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6.09亿元 同比增长9.85% [7] - 对应25-27年PE分别为14/13/12倍 [1][7] 运营效率 - 存货10.52亿元 同比下降17.9% 存货周转天数169天 同比缩短42天 [7] - 货币资金3.80亿元 [7]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2653万元 [7] - 管理费用率因诉讼计提3700万元一次性费用而提升 [7]
证券行业2025年中报总结:资本市场持续回暖,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51%,上调全年盈利预测
东吴证券· 2025-09-01 12:31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资本市场持续回暖 2025年上半年日均股基交易额15703亿元 同比增长63% 上市券商净利润同比增长64% 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51% 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0% 环比增长20%(扣非)[1] - 费类业务几乎全线增长 自营弹性巨大 经纪业务收入592亿元同比+47% 投行收入157亿元同比+18% 资管收入213亿元同比-3% 投资净收益1178亿元同比+51%[2] - 上调全年盈利预测 预计行业2025年净利润同比+32% 预计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6% 投行业务同比增长18% 资本中介业务收入增长12% 资管业务增长8% 自营同比增长40%[8] - 券商股估值合理 目前中信证券II指数静态估值1.63x PB 处于历史45%分位 近十年60%分位 大型券商优势显著 推荐中信证券、中国银河、中金公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东方证券 同时推荐互联网金融东方财富、指南针、湘财股份[1][8] 市场表现与交易活跃度 - 2025年上半年证券行业营业收入2510亿元同比+23% 净利润1123亿元同比+40% ROE 3.53%同比+0.85pct[6] - 日均股基交易额15703亿元同比+63% 沪市投资者平均每月新开户235万户同比+32%[1][6] - 融资融券余额1.85万亿元同比+25% 平均维持担保比273%较2024年+18pct[6] - 三季度以来交投活跃 7、8月日均股基交易2.2万亿元较2024Q3增长186% 8月末两融余额22439亿元较年初增长20%[8] IPO与再融资 - IPO持续收紧 2025年上半年发行51家IPO 募资374亿元同比分别+15%及+16% 平均每家募资7.3亿元同比持平 撤否率20%较2024年54%大幅下降[6] - 再融资边际好转 2025年上半年再融资募集资金7255亿元同比+509% 其中增发6978亿元同比+613%[6] - 债券发行规模稳中有增 券商参与债券发行规模7.5万亿元同比+23% 其中公司债同比+16% 金融债券同比+13% ABS同比+34%[6] 权益与债券市场 - 权益市场波动上行 万得全A指数25H1+5.83%去年同期-8.01% 三季度以来进一步上行[6] - 债券市场表现较弱 中债总全价指数25H1-0.65%去年同期+2.24%[6] - 权益类公募基金发行回暖 股票+混合类基金发行2357亿份同比+114% 债券型基金发行2494亿份同比-54%[6] 上市券商业绩 - 50家上市券商营业收入2722亿元同比+29% 归母净利润1124亿元同比+64% 扣除国泰海通负商誉后净利润1039亿元同比+51%[6] - 第二季度净利润566亿元同比+50% 环比+1%(剔除负商誉后环比+20%)[6] - 平均ROE 3.39%同比+0.54pct 扣非后ROE 3.32% 平均杠杆率3.34倍与年初持平[6] - 营收增幅较大券商:国联民生+269% 国泰海通+78% 天风证券+69% 净利润增幅领先券商:国联民生+1185% 华西证券+1195% 国盛金控+370%[6] 业务分部表现 - 经纪业务收入592亿元同比+47% 代销金融产品收入56亿元同比+30% 占经纪收入比9.5%较2024年10.6%下滑 行业佣金率由0.020%下滑至0.019%[2] - 分仓佣金收入44.6亿元同比-34% 上市券商分仓佣金40亿元同比-35% 排名变化分化显著[2] - 投行收入157亿元同比+18% 财务顾问收入19亿元同比+6% 占投行收入12%同比下降1.3pct[2] - 资管收入213亿元同比-3% 资产管理规模7.4万亿元同比+2%[7] - 投资净收益1178亿元同比+51% 第二季度671亿元同比+53%环比+32%[7] - 自营持仓规模5.4万亿元较年初+9% 其中债券类4.97万亿元占比92% 权益类4347亿元占比8%[7] 分红情况 - 29家上市券商中期现金分红188亿元同比+40% 平均分红比例17%同比减少3pct[7] - 平均股息率1.30% 东吴证券3.1% 招商证券2.5% 华泰证券2.4%股息率最高[7]
金龙汽车(600686):25Q2毛利率同环比提升,业绩如期兑现
东吴证券· 2025-09-01 12: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2025年Q2毛利率同环比提升 业绩如期兑现 [1] - 25Q2实现营收54.05亿元 同比下降6.5% 环比增长9.8% [7] - 25Q2实现归母净利润0.69亿元 同比增长42.5% 环比增长48.6% [7] - 实现五年来首次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扭亏 [7] - 出口销量高增长与新能源占比增加是核心催化因素 [7] - 三龙整合完毕 管理层换届 公司进入新发展阶段 [7] 财务表现 - 25Q2单车净利润0.60万元 同环比+62%/+43% [7] - 25Q2毛利率11.8% 同环比+2.7pct/+0.5pct [7] - 25Q2期间费用率9.3% 同环比-0.8pct/-0.1pct [7] - 25Q2归母净利率1.3% 同环比+0.4pct/+0.3pct [7]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50亿元 同比+9% [7]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4.4亿元 同比+182% [7] - 2025-2027年对应PE为20/14/11倍 [1][7] 销量与业务结构 - 2025年Q1/Q2销量分别为1.10/1.15万辆 [7] - 25Q2大中客占总销量比重57% 同比-2.0pct/+5.0pct [7] - 2025年H1出口销量1.4万辆 同比+52.4% [7] - 新能源出口销量2028辆 [7] - 25Q2出口0.7万辆 同环比+24.2%/+3.1% [7] - 25Q2新能源出口1078辆 同环比+0.3%/+13% [7] 公司治理与战略 - 三龙整合完成 股权交割完毕 [7] - 2025年4月原董事长卸任 [7] - 2025年8月更换副总裁和财务总监 [7] - 新任管理层将内部提效放到更重要位置 [7] - 利润释放节奏有望进一步加快 [7]
汽车电子2025Q2业绩综述:国内、电动化承压,全球化、智能化可圈可点
东吴证券· 2025-09-01 11:37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行业投资评级、核心观点及按目录的详细总结: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建议加大“红利风格”配置权重,并布局AI智能化和AI机器人主线 [3] 核心观点 - 汽车行业进入新十字路口阶段:电动化红利尾声,智能化处黎明前黑暗,机器人创新在产业0-1阶段 [3] - 乘用车龙头车企业绩低于预期,主因竞争加剧及产品迭代放缓 [4] - 重卡行业景气度上行,龙头表现更强,看好政策拉动作用 [7] - 客车出口景气但国内拖累,业绩整体兑现,二三线车企弹性更大 [8] - 摩托车大排量+出口高景气,车企表现分化,海外市场空间广阔 [9] - 智能化零部件趋势分化,降本增效为主线,看好渗透率提升带来的量价升级 [13] - 三好零部件赛道业绩符合预期,内部分化,优质龙头持续成长 [14] - 机器人业绩分化,自主供应链短期承压,关注人形机器人元年催化 [15] 按目录总结 一、乘用车:龙头车企业绩低于预期 - 2025Q2乘用车零售/出口/批发同比分别+14%/+15%/+14%,行业保持高景气但业绩低于预期 [4][30] - 新能源零售渗透率环比持平,低于预期,主因油车一口价策略生效及消费者观望新车 [4][33] - 多数车企Q2 ASP提升,理想汽车ASP连续多个季度下滑 [4][37] - 毛利率环比微幅回升,主因销量增长、产品结构调整及规模效应 [4][40] - 费用率普遍环比下行,汇兑收益支撑利润 [4][45][51] - 规模效应下多数车企单车利润环比改善,广汽集团和比亚迪单车净利低于预期 [4][56] 二、零部件:整体韧性,趋势分化 - 智能化零部件公司股价和业绩保持韧性,降本增效成效显现 [13] - 三好零部件赛道2025Q2营收兑现度高,福耀玻璃毛利率环比大幅提升3.08个百分点 [14] - 特斯拉产业链及赛力斯产业链营收环比亮眼,特斯拉Q2全球交付38.41万辆(环比+14.32%),赛力斯批发销量11.07万辆(环比+122.74%) [14] - 长期看好自主崛起、新能源向上、智能化渗透率提升及全球化加速趋势 [14] 三、重卡:销量上行,盈利分化 - 2025Q2批发销量同环比分别+18.3%/+3.5%,略超预期 [7] - 行业收入同比+28.9%,利润同比下降,毛利率同环比分别-0.62/+0.45pct [7] - 中国重汽H和福田汽车表现相对较好 [7][11] - 看好国四政策刺激及非俄出口高增下的全年行情 [7] 四、客车:业绩兑现,二三线车企更优 - 2025Q2出口景气但国内拖累,龙头宇通市占率提升但增速跑输二三线车企 [8] - 宇通客车和金龙汽车业绩符合预期,毛利率同环比提升 [11] - 2025H2看好内外需共振,国内公交车招标加速及出口红利持续 [8] 五、摩托车:大排量+出口高景气,盈利分化 - 2025Q2出口同环比+22.0%/+21.8%,其中250cc以上同环比分别+45.9%/+22.8% [9] - 行业收入同环比分别+15.8%/+21.7%,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分别+37.4%/+32.5% [9] - 春风动力和隆鑫通用表现较好,钱江表现一般 [9][11] - 海外摩托车市场总空间4000-5000万辆,为中国市场的8-9倍,产业处早期阶段 [9] 六、其他覆盖公司业绩 - 零跑汽车营收同比+166%,扭亏,符合预期 [5] - 赛力斯利润同比+56%,产品结构改善下毛利率超预期 [5] - 小鹏汽车营收同比+125%,符合预期 [5] - 地平线机器人营收同比+67.6%,亏损扩大但超预期 [16] - 德赛西威利润同比+41.1%,超预期,费用率下降显著 [16] - 福耀玻璃利润同比+31.5%,超预期,高附加值产品带动ASP提升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