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风云

搜索文档
ETF批量上新!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三巨头”怎么挑?
市值风云· 2025-06-20 10:03
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领域 - 技术迭代与政策共振推动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三大领域成为资本市场新增长方向 [1] - 三大领域承载国家战略转型关键使命 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1] - 三大领域孕育数万亿级市场空间 [1] ETF基金投资机会 - 多家基金公司今年发布多只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领域的ETF基金 [1] - ETF基金成为普通投资者分享产业红利的重要途径 [1]
百亿亏损,百亿商誉,百亿分销权:富卫集团四冲IPO幕后的李泽楷“钞能力”大揭秘!
市值风云· 2025-06-19 10:02
核心观点 - 富卫集团通过频繁并购快速扩张业务版图,但核心竞争力主要依赖李氏家族的"钞能力"而非产品差异化或数字化优势 [10][11][12][13][41] - 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19-2024年累计亏损近100亿人民币,主要源于高额并购成本、外包投资管理及分散运营的高成本结构 [48][49][50][51] - 数字化战略宣传与实际业务贡献存在明显割裂,传统分销渠道仍贡献93.6%新业务价值,预计到2033年传统渠道占比仍达92.9% [24][26][28][29] - 独家银行分销权构成核心竞争优势,但需支付巨额费用(2024年分销权账面价值达14.39亿美元),且存在合作终止风险 [37][38][39][44] 业务扩张策略 - 2012年通过收购ING港澳及泰国业务组建公司,后续通过14起收购进入10个亚洲市场,仅菲律宾和印尼为自主设立 [10][11][12][13] - 在东南亚市场份额从2015年第14位升至2023年第5位,自称"增长最快泛亚寿险公司",但主要依赖并购而非有机增长 [15][16][18][23] - 2020年收购大都会人寿香港业务强化本地市场,2019年收购泰国汇商银行人寿99.2%股权奠定泰国市场地位 [13][55] 财务与资产结构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2亿、-7.17亿和0.1亿美元,2024年勉强盈亏平衡 [48][49] - 账面主要资产为商誉(15.07亿美元)和分销权(14.39亿美元),合计占2024年总资产超60% [40][41] - 投资组合保守:79.2%配置债券,仅0.5%直接投资股票,31.8%资产自主管理,其余外包给柏瑞投资等第三方 [61][62][64] 业务模式特点 - 产品高度同质化:五大类寿险产品结构与同业无本质差异,新业务价值贡献均衡(分红险36.5%、非分红险28%) [52][53] - 区域市场分化严重:港澳以分红险为主(86%),泰国侧重非分红险(79%),日本91%收入来自个人保障产品 [70] - 银行渠道依赖度高:与33家银行合作含8家独家协议,泰国汇商银行合作贡献当地最大保费来源 [37][54] 数字化战略争议 - 宣称数字化领先(四国实现全自动核保),但2024年数字化渠道仅贡献6.4%新业务价值,预计2033年仍不足8% [24][26][28][29] - 援引的东南亚消费者数字化偏好数据(40%60岁以上人群倾向数字渠道)被质疑不符合区域现实 [31][32][35]
国产汽车涂料破局者,大手笔扩产押注未来!
市值风云· 2025-06-18 10:02
汽车涂料行业概述 - 汽车涂料需具备超过15年耐候保护功能且对品牌形象有重要影响 [3] - 分为三大类:汽车售后修补涂料、汽车内外饰件涂料、新车车身涂料(原厂OEM涂料) [3] - 行业准入难度大、客户粘性高、竞争格局有序 [4] 市场竞争格局 - 外资企业(PPG、关西、巴斯夫、艾仕得、立邦、KCC)占据国内汽车涂料市场70%以上份额 [5] - 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崛起为国产涂料厂商带来发展机遇 [6] 国产厂商机遇 - 国产涂料厂商正成为国产品牌代表 [6]
多家明星资本突击入股,ROE超过茅台,收入增速达40%:建邦高科真是“隐形巨人”吗?
市值风云· 2025-06-18 10:02
公司概况 - 建邦高科是中国光伏银粉行业龙头企业之一,2024年市占率为9.8%,排名中国第三、全球第四 [12]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1992年出生的陈子淳,2022年从其父陈箭受让全部股权 [8] - 公司在港股IPO前获得沙特阿美、晶科能源等战略投资者入股 [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58亿、27.82亿、39.50亿,同比增长58%、42% [14][15]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24亿、0.60亿、0.79亿,同比增长147%、32% [14][15] - 2022年ROE高达191%,但主要因公司规模小、净资产少且杠杆率高(2021年资产负债率92%) [23] - 毛利率和净利率极低,2024年分别为3.31%和2% [27][28] 经营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2022-2024年分别为-0.39亿、-2.11亿、-3.69亿 [17] - 现金流问题主要源于存货和应收票据增加,2024年应收票据达17.54亿 [18][19] - 产能利用率低下,2024年仅为43.4%,但仍在计划扩建中东1500吨产能 [21][23] - 客户高度集中,前两大客户帝科股份和聚和材料2024年占比63.1% [29][30] 行业分析 - 中国光伏银粉进口依赖度从2020年86.4%降至2024年16.7% [11] - TOPCon电池银浆耗量占比从PERC的100mg/片增至130mg/片,2024年占光伏技术73.8% [15][31] - 光伏银浆行业集中度高,前五大厂商占全球77%市场份额 [30] - 公司100%收入来自光伏银粉,占中国银粉市场39% [32][33] 核心风险 - 光伏行业"贱金属化"趋势明显,银浆可能被铜等廉价材料替代 [6][31] - 行业产能扩张迅速,新进入者如银科新材2024年产能已达3000吨 [21] - 公司作为加工企业缺乏议价能力,上游依赖大宗商品价格 [23]
俄乌冲突竟成就泼天富贵?三年不见,刮目相看,润滑油添加剂黑马,国产替代不停歇!
市值风云· 2025-06-17 10:04
全球贸易格局转变 - 全球两大经济体从关税战转向规则博弈 [2] - 自主产业链是抵御贸易战的关键护城河 [2] - 国产替代仍是产业升级主线 增量机会出现在国内产业链具备竞争力但未主导市场的领域 [2] 投资机会分析 - 国产替代逻辑下存在契合标的 [3]
老板曾是“老赖”,主业来自收购,大客户依赖严重:日御光伏为何急匆匆赴港上市?
市值风云· 2025-06-17 10:04
公司背景与历史 - 日御光伏于2025年5月29日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实际控制人郭鹏曾任职的公司均破产且本人曾为失信被执行人[3] - 公司前身为2015年成立的上海日御新材料,2021年被郭鹏收购后迁至无锡并更名江苏日御光伏新材料[4] - 郭鹏通过亲戚田昌梅间接入股,2022年5月才转为直接持股并出任董事长[8] - CEO曹建基曾任职已退市破产的海润光伏,担任采购总监[8] 财务状况与融资 - 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达70%,2022-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1.26亿/-1.28亿/-5.39亿)[9][10] - 账上现金1.13亿难以覆盖2.92亿短期借款及4.82亿优先权负债[11] - A股IPO失败后转道港股,B轮估值19.7亿、B+轮估值24.56亿[12] - 历次融资包括:2023年A轮融资1.83亿(估值7.83亿)、2024年B轮融资1.2亿(估值19.7亿)、B+轮融资1.563亿(估值24.56亿)[13] 业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收入从2022年3.93亿暴增至2024年22.85亿(CAGR 140%),净利润从0.01亿增至0.92亿[14][15] - 2024年全球光伏银浆市占率4.8%排名第四,前三名帝科股份(27.5%)、聚和材料(26.3%)、苏州固锝(9.8%)[17] - TOPCon银浆收入占比从2022年0.04%飙升至2024年70.1%,PERC银浆占比从91.8%降至6%[19][20] - 成功量产TOPCon LECO正面细栅浆料及TBC银浆,技术路线转型精准[21] 行业竞争格局 - 龙头帝科股份2024年收入153.51亿(日御6.7倍),聚和材料124.88亿(日御5.5倍)[23] - 研发投入差距显著:帝科4.82亿(日御10倍)、聚和8.42亿(日御17.5倍)[25] - 行业毛利率普遍承压:2024年帝科9.38%、聚和8.7%、日御9.27%[34] 供应链与客户结构 - 银粉占成本90%,2024年前三大供应商占比超80%[26] - 前两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89.9%降至2024年54.1%,客户A占比46.9%[36][37] - 潜在客户包括比亚迪、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客户A疑似隆基股份[37] 战略与挑战 - 计划收购银粉供应商但面临技术替代风险(银包铜/纯铜浆料可能取代银粉)[32] - 与龙头技术差距大,需持续投入研发而非向上游延伸[32][35] - 面临现金流紧张、客户集中度高、行业产能过剩等多重压力[38]
友升股份:2018-2024自由现金流全部为负,依然先分红,再上市,伸手就要25亿!
市值风云· 2025-06-16 10:02
公司概况 - 友升股份成立于1992年,是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拥有30年铝挤压产品经验 [3] - 2024年营收39.5亿(+36%),扣非净利润4亿(+25.7%) [4] - 第二次冲击主板上市,5月30日完成二轮问询回复 [5] 业务结构 - 主营四大产品系列:门槛梁(新能源车市占率64%)、电池托盘(3.7%)、保险杠(12.3%)、副车架(1.4%) [7][33][34] -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领域,2020-24年营收CAGR达48.6%,高于多数同行 [9][14] - 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占比51-53%,特斯拉为第一大客户(2024年贡献16.44%营收) [16][17] 财务表现 - 毛利率稳定在23%左右,2024年22.65%略超行业平均15.93% [25][26] - 应收账款周转率从3.87降至3.44,应收款项占资产40.7%(较2022年+8.6pct) [17][18] - 2018-24年持续负自由现金流,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出2.5亿 [44][45] 行业竞争 - 同行中规模居中:营收低于文灿股份/旭升集团,高于和胜股份/新铝时代 [10] - 产品关键技术指标(抗拉强度391-396Mpa)虽超行业标准但弱于竞品 [35][36] - 铝制部件渗透率:保险杠37%、门槛梁21%、副车架10%,面临钢/镁/碳纤维替代压力 [49][50][51] 资本运作 - 实控人罗世兵夫妇持股70.4%,达晨系(14.3%)/金浦系(8.3%)为重要股东 [40][41] - 2022年增资3.7亿扩产,同年分红6000万 [39][47] - 本次拟募资24.7亿(含5亿补流),为前次申报规模的3.9倍 [47][49]
白酒崩塌,新消费崛起:萧楠、张坤“跌倒”,农冰立、吴远怡“吃饱”
市值风云· 2025-06-13 10:01
泡泡玛特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区收入同比增长95-100%,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75-480% [2] - 股价自低点反弹超过10倍,2024年以来涨幅超4倍 [16][17] - 2025年与老铺黄金、蜜雪集团并称"港股三朵金花",年内涨幅分别达160.1%、275.9%、185.9%,三家公司总市值突破6400亿港元 [25][26] 消费行业格局变化 - 传统消费龙头如白酒、调味品面临增长瓶颈,白电板块PE低于15倍,饮料乳品、白酒PE低于20倍,估值处于近五年低点 [12] - 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仍以传统消费为主,贵州茅台、美的集团、五粮液分别位列第二、第四、第七,持仓市值达1399.37亿元、667.49亿元、554.20亿元 [14][15] - 新消费品牌通过满足年轻群体情感需求崛起,小红书、B站等平台改变商品触达路径,消费模式呈现碎片化、内容化特征 [26][29] 基金经理持仓调整 - 萧楠、张坤、孙伟等传统消费派基金经理曾建仓泡泡玛特但过早清仓,期间股价跌幅达33.18%-72.34%,错失后续10倍涨幅 [17][18] - 富国消费精选30股票A自2023年三季度重仓泡泡玛特,2024年一季度增持至8.97%仓位,近一年收益34% [21][22][23] - 景顺长城农冰立2024年一季度将泡泡玛特调为第一重仓股(占净值7.92%),旗下基金近一年回报53.55% [35][36][38] - 广发价值核心混合A同时重仓泡泡玛特(9.78%)和老铺黄金(10.04%),2025年一季度利润达8.3亿元 [40][41][45] 新消费基金表现 - 207只基金重仓泡泡玛特,南方新润价值一年持有A、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A、富国消费精选30股票A近一年收益分别为12.4%、21.5%、34.1% [44] - 46只基金重仓老铺黄金,持仓超亿元的5只基金近一年平均收益37.7%,广发价值核心A持仓市值达4.41亿元 [47][48] - 重仓新消费的基金通过捕捉"情感经济"红利实现超额收益,投资框架从传统白马龙头转向情绪价值驱动 [50]
业绩炸裂,净值大涨3成,黄金股ETF让哪些机构赚得盆满钵满?
市值风云· 2025-06-13 10:01
黄金股ETF市场表现 - 永赢基金黄金股ETF(517520 SH)以40 8%的年内涨幅领跑 管理规模达47亿元 华夏 国泰等同类产品涨幅均超30% 而黄金ETF整体涨幅约28% [6] - 成分股中紫金矿业资源储备量年增长率超12% 赤峰黄金 招金矿业 老铺黄金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均达三位数 [10][14] - 山东黄金2025年Q1归母净利润增速46 62% 紫金矿业同期达62 39% 赤峰黄金Q1净利润增速高达141 1% [15] 黄金股ETF驱动因素 - 地缘政治风险是首要推动力 乌克兰军事行动升级及美国钢铁铝关税上调至50%导致全球避险需求激增 [8][9] - 金价持续走强释放上游矿企利润弹性 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指数成分股加速海外并购 形成业绩增长正循环 [7][10] - 白银价格同步走强使综合矿企获估值重估机会 具备金银双业务的企业更具弹性 [16] 黄金股ETF与黄金ETF对比 - 2023年11月至今 黄金ETF(518880 SH)涨幅65 7% 最大回撤6 08% 黄金股ETF涨幅54 7% 但回撤达22 6% [17][18] - 黄金ETF适合稳健投资者 黄金股ETF因波动率更高 更适合交易型投资者进行波段操作 [19][20] 机构持仓格局 - 险资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平安(11 15%) 太平洋人寿(9 57%) 东吴人寿(3 27%)位列黄金股ETF前五大持有人 [21][23] - 外资机构UBS AG(2 27%)和巴克莱银行(1 57%)同样重仓持有 在6亿规模的159562 SZ中 UBS持仓比例达2 47% [23][24]
碳纤维景气度提升!产能过剩,高端短缺,四大龙头“冰火两重天”
市值风云· 2025-06-13 10:01
吉林化纤业绩与碳纤维行业 - 吉林化纤在2025年碳纤维市场景气度提升背景下,于3月和5月对相关品种提价,预计显著改善业绩[2] - 公司碳纤维产品营收占比不足10%,定位为"低成本工业应用企业"[8][6] 国内碳纤维企业产能格局 - 2024年吉林化纤运行产能居国内首位,A股上市公司产能排序为中复神鹰>上海石化>光威复材>中简科技[6] - 上海石化未单独披露碳纤维业绩,与吉林化纤同属工业应用领域[6] 主要碳纤维企业营收与客户结构 - 2024年中复神鹰、光威复材、中简科技总营收分别为24.5亿、15.6亿、8.1亿[9] - 中简科技88%营收依赖第一大客户,系航空航天用高端碳纤维核心供应商[9] 企业业务定位差异 - 中复神鹰、光威复材、中简科技以碳纤维为主业,吉林化纤该业务占比不足10%[8] - 中简科技技术路线聚焦高端领域,需求预期显著提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