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
icon
搜索文档
36亿千瓦装机目标,光伏能“抢”到多少?
搜狐财经· 2025-09-28 16:02
全面入市背景下奄奄一息的光伏投资,在36亿千瓦风电、太阳能装机目标的刺激下,能否迎来一波反弹?这或许有待考证。 实际上,行业更为关心的是,能否有具体的措施落地,来改善当前的新能源投资"约束"。在当前形势下,新能源投资尤其是光伏投资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36亿千瓦背后的装机节奏 9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了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 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 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这是继双碳以及12亿千瓦风光装机目标之后,国家第三次提出关于风电、光伏的装机定调。 光伏投资的积极性持续下挫 实际上,今年以来,在新能源全面入市的背景下,各投资企业正逐步放缓光伏投资的推进,尤其是在山东首批竞价结果出炉之后,除了部分大基地项目之 外,大部分未开工的光伏电站投资,均计划暂缓项目推进,而那些积极参与竞价的 ...
全国融资活跃城市20强出炉,珠海嘉兴成黑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2:44
成都国资投资海光信息案例 - 成都国资2016年以不到10亿元投资海光信息 通过成都产投(持股7.21%)、成都高投(持股5.92%)和成都高新集萃(持股3.87%)合计持有3.96亿股 按2025年9月26日收盘价259.10元/股计算 账面浮盈超1000亿元 [1] 全国投融资区域格局 - 京沪粤三地合计融资规模占全国近六成 呈现高度集中效应 [2][3] - 融资规模前五地区分别为:北京(2.62万亿元)、上海(1.66万亿元)、广东(1.44万亿元)、浙江(9032.6亿元)、江苏(7653.5亿元) [5] - 华东地区为全国资本最密集区域 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均位列全国前十 [5] - 中部与西部地区以成都、武汉、重庆、西安为代表形成特色突围 [1] 行业投资集中度 - 全国融资最密集三大行业为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产业互联网 [3][5] - 华东地区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赛道 配套产业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形成产业链优势 [5] - 广东融资集中在产业互联网、数字经济和机器人 体现"数字+制造"结合特点 [6][7] - 江西在"未来产业"和"碳中和"领域异军突起 陕西低空经济进入风投前三 贵州节能环保成主赛道 [7][8] 城市投融资排名TOP20 - 北京以2.62万亿元融资规模和18357起交易量领跑全国 [5][11] - 上海融资规模1.66万亿元 深圳8758.86亿元 杭州6947.13亿元 广州3976.81亿元 [11] - 非一线城市中苏州(2566.5亿元)、天津(1526.72亿元)、武汉(1521.81亿元)、成都(1265.97亿元)表现突出 [11] - 珠海(907.96亿元)和嘉兴(551.48亿元)凭借制度红利和区域协同跻身TOP20 珠海549起交易体现"少而精"特征 [11][12][13] 风投之城差异化模式 - 合肥模式:2007年50亿元押注京东方 2011年百亿布局半导体 实现产业成型与千亿浮盈 [15] - 成都模式:2016年10亿元入股海光信息 通过长期持有获得超千亿回报 [15] - 无锡模式:通过支持药明康德打造生物医药国际名片 [15] - 宁波模式:依托民营资本和港口优势 支持舜宇成为全球光学龙头企业 [16] - 北京深圳依靠创业生态形成"广撒网"优势 苏州无锡善于产业链布局 [16]
溢多利(300381) - 300381溢多利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26
2025-09-28 12:38
业务板块与产品结构 - 公司业务分为农牧饲用板块(饲用酶、替抗产品、饲料添加剂)和工业酶制剂板块(覆盖生物能源、食品饮料、护理清洁、纺织皮革等领域)[2] - 生物合成产品包括丙酸钙高产菌种(替代化学合成)、5-ALA(持续优化)、草铵膦生物农药用酶、再生聚酯R-PET酶(已完成小试中试)[3] - 工业酶制剂产品包括能源用酶、食品用酶、洗涤用酶,国内外市场保持稳定增长[2][7] - 人用植物提取物新产品包括酸樱桃冻果发酵产品、竹叶提取物、黄檗树皮提取液、紫锥菊微晶纤维素复合粉[7] 产能与产销数据 - 2024年生物酶制剂产量41,533吨,销量42,383吨,产销率超100%[8] - 内蒙古年产2万吨酶制剂项目三期处于设备调试阶段[8] - 湖南世唯植物提取项目处于车间建设和设备选型阶段[8] 市场与销售布局 - 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13.75%(2023年:14.59%)[8] - 2024年国内外销售占比分别为67.59%和32.41%(2023年:68.29%和31.71%)[8] - 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占比2023年22.29%、2024年20.71%、2025年上半年21.07%[10] - 海外子公司布局:澳洲子公司负责品牌推广、德国子公司负责欧盟销售、俄罗斯办事处负责俄语区、筹建巴西子公司负责南美市场[9] 研发与竞争力建设 - 通过菌种研发替代化学合成方法,持续优化现有产品并降低成本[3] - 推进各基地智能化改造和3A精益化管理,实现提质降本增效[3][8] - R-PET酶应用于生物法降解废旧聚酯,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汽车内饰等场景[6] 风险与资产管控 - 公司表示目前无资产减值压力,通过动态评估管理应收账款、存货及固定资产风险[4] - 替抗产品受国内养殖行业景气度影响,成本较抗生素高,但随行业回暖预计增长[6] - 德国子公司四季度将启动植物提取物和欧盟注册酶制剂销售[2]
200余位业内人士山西太原共话氢能产业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11:01
中新网太原9月28日电 (高雨晴)9月28日,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平行论坛——"绿色低碳 氢赢未 来"氢能发展论坛在山西太原举行。 在圆桌交流环节,山西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上海氢晨科技董事长易培云、北京天海氢能总经理张增 营、山西鹏飞集团副总裁郑梓豪等4位嘉宾,围绕"碳中和·氢经济·新动能"主题,分享了氢能与资源型经 济转型发展的创新融合路径,并对山西氢能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论坛期间,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典型案例集,总结了我国燃料电 池汽车示范应用最新成果。吕梁市人民政府发布氢能发展指数,山西省氢能发展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全国 平均水平。鹏飞集团发布了东风特汽氢能重卡新车型。 山西作为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氢能资源丰富、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在清洁低碳的氢能供给上具有 巨大潜力。山西焦炭产量全国第一,共有1.2亿吨建成焦炭产能,可副产焦炉煤气约230亿标方,全部用 于制氢可年产氢气120万吨。依托资源优势,山西省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太原、大同、吕梁、长 治、临汾等市氢能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山西呈现绿色能源发展的新图景。 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为什么说“市场地位”比单纯的销量更能证明实力?-中金企信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9-28 09:44
一、曲轴行业概述 四、曲轴行业发展现状 市场品牌地位认证/证明的战略意义在于它能够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市场竞争力及增强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信任度。能够在众多竞争品牌中脱颖而出,吸 引更多的资源和关注,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增加消费者与投资者的信心同时能帮助企业满足宣传及法规要求,降低法律风险。 曲轴作为内燃机的关键部件,通过连杆与活塞相连,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驱动机械装置工作。具体而言,活塞在气缸内上下移动, 通过连杆带动曲轴旋转,这一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换。曲轴的设计和性能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效率和稳定性,因此在内燃机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我国 内燃机整体需求稳定,曲轴整体规模接近240亿元。 曲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通过曲轴输出并驱动发动机上其他附件工作。曲轴受到旋转质量的离心力、周期 变化的气体惯性力和往复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使曲轴承受弯曲扭转载荷的作用。因此要求曲轴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轴颈表面需耐磨、工作均匀、平衡性 好。 二、曲轴行业发展背景 随着汽车国六和非道路国四排放标准的正式实施,在"双碳"的引导下,国内内燃机机行业将迎来 ...
东营:实现碳足迹管理从零到体系化的跨越式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9-28 09:25
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 东营市自2023年起以打造服务平台和推进试点工作为抓手 实现碳足迹管理体系化跨越式发展 [3] - 依托黄河三角洲数智碳谷平台打造碳管理数字中枢 覆盖碳资源开发转化 碳排放监测核算 产品碳足迹认证溯源 碳交易撮合 碳金融服务全流程 [3] - 平台已提供专业服务120余次 吸引21家新能源及双碳产业链企业入驻 撮合碳资产交易超7000万元 [3] 碳计量能力建设 - 加速建设省碳计量中心(东营) 启动实验室建设 数据库搭建及人才引进工作 [3] - 牵头及参与发布团体标准3项 正在参与起草国家及行业标准6项 夯实碳足迹核算计量根基 [3] 橡胶轮胎产业试点 - 2024年12月广饶县橡胶轮胎产业成功入选全国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 成为全国橡胶轮胎行业低碳转型试验田 [3] - 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遴选赛轮轮胎等3家企业作为试点 产品覆盖轿车 货车及工程车轮胎 [4] - 邀请中检集团专家解读认证规范 助力企业打通绿色认证通道 推动绿色轮胎走向国际市场 [4]
调研速递|碧水源接受上海证券等4家机构调研 竞争优势与业务要点披露
新浪证券· 2025-09-28 09:18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集成膜材料研发、装备制造、工艺应用及数字化水务运营双重优势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膜技术 覆盖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2] - 膜技术应用于水处理总规模超2200万吨/天 每年新增高品质再生水超70亿吨[2] - 在污水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水等五大领域深化应用 加速布局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探索医药膜应用领域[2] 研发创新成果 - 专注膜产业链技术应用基础研究 实现高端膜产业原创技术重大突破[2] - 自主研发V-MBR装备升级使成本降低25% 常规反渗透膜生产速度提升至20米/分[4] - 成功落地自主开发的双膜海淡集成技术 实现国产化替代 产品应用于黄骅市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和中电建舟山海淡厂[4] 应收账款管理 - 截至半年度应收账款约124亿元 主要源于早期PPP项目[3] - 项目应收随时间推移进入计提比例较高阶段 后续坏账计提金额会下降[3] - 制定应收账款清收工具箱 实施内外部策略加快回收 建立完善管理流程与奖惩机制[3] 业务协同效应 - 中交集团整合公司完善环保产业链 公司借助中交集团影响力实现协同效应[5] - 中交集团旗下水务设计研究院为膜技术提供前端设计等关键支持[5] - 并购后融资成本降低 以联合投标方式参与市场竞争 增强科研实力和国际业务能力[5]
中外院士专家齐聚哈尔滨推动林草碳汇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09:14
会议围绕"推动林草碳汇高质量发展,筑牢碳中和基石"主题,聚焦林草碳汇能力提升,围绕林草生态系 统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关键作用,重点关注固碳增汇、碳汇计量监测、碳汇价值实现等议题,从科 学、技术和政策等不同角度进行交流研讨,以期在科技支撑"双碳"战略顶层设计、基础支撑和实施路径 上形成合力,推动林草碳汇形成新形势下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注入强 劲林草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坚、曹福亮、张佳宝、刘世荣,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陈镜明等专家从木业创新、智 慧林草、土壤固碳增汇、中国森林年龄结构与碳汇潜力、森林韧性和碳汇协同提升、碳汇评估与碳增汇 经营等方面做了主旨报告。 中新网哈尔滨9月28日电 27日,由国家林草局生态司指导,中国林科院(林草碳汇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 林草碳汇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 主旨报告从不同角度打开了林草高质量发展的全景视野,每一份分享都兼具科学深度与实践温度。从木 业创新角度破解了林业产业固碳减排的关键路径,以"智慧林草"为核心勾勒了林草产业与碳汇协同的体 系重构蓝图,深挖生物赋能潜力为土壤增碳与产能提升,结合森林年龄结构量化碳汇潜力与优化配置资 源, ...
碧水源(300070) - 2025年9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8 09:02
核心技术优势 -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膜技术,涵盖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技术 [2] - 膜技术应用于水处理总规模超2200万吨/日,年新增高品质再生水超70亿吨 [2] - 自主研发V-MBR装备成本降低25%,反渗透膜生产速度提升至20米/分 [4] - 布局污水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水、海水淡化、工业零排放、盐湖资源化五大领域 [2] 研发创新成果 - 实现高端膜产业原创技术重大突破,推动国产化应用替代 [2][4] - 中标黄骅市海水综合利用一体化工程,创新"绿电制绿水"模式 [4] - 为中电建舟山海淡厂提供高性能海水淡化反渗透膜产品 [4] - 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海水淡化项目获业主高度认可 [4] 应收账款管理 - 截至半年度应收账款约124亿元,主要来自早期PPP项目积累 [3] - 实施应收账款清收工具箱,建立专业催收团队和奖惩机制 [3] - 通过债务重组项目已解决部分应收账款问题 [3] - 高计提比例阶段过后坏账金额将下降,回收款项可冲抵坏账 [3] 战略协同发展 - 中交集团控股后融资成本持续降低,以联合投标方式参与市场竞争 [5] - 中交集团协助补齐治理短板、增强科研实力和国际业务能力 [5] - 业务布局整合环保产业链,发挥"一带一路"市场协同效应 [5] - 中交水务设计研究院提供膜技术前端设计及EPC管理支持 [5] 新兴领域拓展 - 加速布局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工业零排放、盐湖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积极探索医药膜等新应用领域 [2] - 运营项目质效持续提升,带动收入和利润水平增长 [2] - 致力于提升高毛利膜设备销售占比 [2]
第二届能源数智化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中国能源网· 2025-09-28 08:35
2025年9月24日,以"新质强国·数智赋能·绿色出海·共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能源数智化论坛在京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信息协会指导,中国信息协会 能源工作委员会主办,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能源企业、科技公司、金融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300余位代表参会,深入研讨我国数智能源国际业务 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系统展示行业创新成果,积极推动数智能源国际合作迈向新高度。 一、 领导致辞 高屋建瓴 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原主任 王绪君致辞 王绪君代表中国信息协会致辞,强调数智化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强大引擎。他指出,中国信息协会作为国家数据局指导管理的唯一 全国性社团,过去一年实现多项突破:党支部荣获"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首次参评即获4A等级,成功打造"一选一奖一赛"品牌体系。 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大量中国能源企业出海开展国际业务,数智化技术将助力企业从"卖产品"转向"卖技术、卖方案、卖服务",实现"中国制 造"向"中国智造"跃升。国务院国资委部署"AI赋能产业焕新"专项行动,落实国家数据局重要重点任务。王绪君对能委会坚持"一线三化"战略布局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