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点LatePost

搜索文档
字节 AI 再创业:独立组织、全链条的饱和出击
晚点LatePost· 2025-03-31 11:58
字节跳动AI战略布局 - 公司面对AI机遇采取饱和式投入策略,至少5个团队同时开发不同智能体产品,包括对内工具[3] - 2023年年中决定自主开发AI后,公司在算力芯片层、云计算层、模型研发层、应用层实现全链条布局[3] - 产品矩阵覆盖聊天机器人、AI搜索、AI浏览器、Agent平台、AI陪伴社交、AI教育等主流方向,主力产品豆包在2024年底成为中国日活最多AI应用[4] - 2025年设定三大目标:探索智能上限、探索新UI交互形式、加强规模效应,由Flow/Seed/Stone三大板块近2500人团队支撑[17] 技术研发进展 - 模型迭代速度显著提升,2023年8月至2025年5月共发布12个版本,涵盖对话/视频生成/音乐/视觉理解等多领域[10] - 2025年1月发布豆包大模型1.5 Pro版本,多模态与推理能力全面提升[10] - 组建独立模型研发团队Seed,整合原有AI Lab资源,40%研究人员为近两年新增[15] - 引入Google Fellow吴永辉等顶尖人才,设立Seed Edge前沿研究计划瞄准AGI探索[21] 市场竞争态势 - 主力产品豆包被腾讯接入DeepSeek的元宝快速追赶,后者用十分之一时间达到豆包20%用户规模[5] - 错过中国ChatGPT时刻,因内部对复现OpenAI o1模型存在时间误判[10] - 面临DeepSeek开源模型冲击,该团队不足200人却实现技术突破[4][13] - 豆包2025年DAU目标超5000万,季度增长目标从30%调高至150%[22] 组织架构创新 - 建立独立AI组织Flow/Seed,与抖音/TikTok等业务平级,直接向创始人汇报[15] - 打破原有薪酬考核体系,为AI团队提供百万年薪及5年长周期评估机制[15] - 创始人张一鸣深度参与技术研究,每月召集核心团队复盘进展[16] - 采用"能力中台"模式,将模型能力模块化供产品团队调用[21] 资源投入规模 - 2023年GPU储备超10万张,上半年英伟达订单超10亿美元[22] - 2025年AI算力采购预算达900亿元人民币,优先保障大模型研发[22] - 通过收购补充技术能力,包括Oladance耳机品牌及存算一体硬件公司[15] - 调动全集团资源支持,曾阶段性限制非AI产品在抖音体系的广告投放[22]
对谈林雪萍:全球供应链正在重组,中国工厂要抓紧卡位丨小猎犬号
晚点LatePost· 2025-03-31 11:58
制造业格局重组 - 全球制造业格局重组将持续10-15年[1][15][16] - 中国制造业过去20年通过代工和完备供应链成为"世界工厂"[2] - 2010年代欧美推行"中国加一"战略 印度和东南亚成为新目的地[3] - 2022年是关键节点 供应链移动从政治家行为变为企业家共识[3][16] 中国企业出海挑战 - 海外文化差异显著 墨西哥工人效率仅为中国1/10[6] - 比亚迪巴西工厂因追求"中国速度"被叫停[6] - 宁德时代德国工厂遭遇200人规模合规稽查[6] - 隆基美国光伏工厂面临环保抗议 尽管环境达标[6] 海外市场认知误区 - 人均GDP指标存在局限性 越南滚筒洗衣机渗透率5年达60%[7][8] - 非洲市场潜力被低估 华通线缆在坦桑尼亚实现高利润[7] - 越南产业升级加速 纺织业准入门槛已高于20年前中国[8] - "鸡尾酒模型"更适合分析复杂市场 如越南的三层消费结构[8] 出海成功要素 - 外派管理者是关键 模塑科技墨西哥工厂通过本地化扭亏为盈[9][10] - 万朗在墨西哥发现包装材料新业务机会[11] - 优秀外派管理者需具备双向信息过滤能力[11] - 联想建立"拿破仑蛋糕"式管理层结构 实现深度本地化[11] 产业转移规律 - 蜡烛产业转移越南后仍保持竞争力 美国同行反而倒闭[13] - 产业转移三要素:供应链丰富度/产品模块化/人力培训难度[14] - 中国可能出现"骨质疏松"现象 但不会完全空心化[14] - 低空经济等跨领域创新可激活存量产业[14] 全球贸易新格局 - 国家间大额贸易逆差不再被接受是重组根本动力[15][16] - 墨西哥20%关税仍低于中国45% 区位优势明显[15] - 中小企业需警惕"观望风险" 可能永久失去供应链卡位机会[17] - 2022-2037年是关键窗口期 企业需建立长期战略[15][16]
你放不下手机,是因为现在的 APP 越来越像老虎机丨晚点周末
晚点LatePost· 2025-03-30 12:00
"由多巴胺驱动的短期反馈循环正在摧毁社会运转的方式。" 文 丨 曾梦龙 编辑 丨 钱杨 2007 年,乔布斯发布 iPhone 时,没人预想到智能手机会成为人类有史以来采用速度最快的技术。 技术史学者一般认为,一项技术的普及率从 40% 增长到 75% 是一个重要标准。在美国,电力和电话 完成这个普及跃升花了超过 15 年,个人电脑和互联网花了 10 年,电视花了 5 年,而智能手机仅仅只 用了 3 年。 过去,电话是通信设备、电脑是生产力设备、电视是娱乐设备、报纸是阅读设备,但智能手机集成了 所有功能,也攫取了所有设备背后的商业模式——注意力经济。 目前,中国人每天花在数字媒体上的时间约为 6 小时,是 7 年前的两倍。美国人更为夸张,每天平均 使用时间在 11 到 13 小时,每个美国家庭的联网设备平均有 25 台。 这意味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因为用户停留时间越长,意味着看的广告越多,消费的可能性越高。而 且,现在广告花样繁多,例如一些广告隐藏很深,不认真分辨看不出是广告;一些广告是突然出现、 防不胜防;还有一些广告是用户无意识就被诱导点开。 即使平台给了用户返现、金币、红包、优惠券等奖励,但那只是诱饵,总 ...
霸王茶姬:提供与咖啡抗衡的选择,而非打败其他茶饮
晚点LatePost· 2025-03-29 11:41
核心观点 - 霸王茶姬以星巴克为对标对象,将茶饮产品咖啡化,打造现代茶饮生活方式 [10][11][12] - 公司通过聚焦原叶鲜奶茶单一品类实现标准化运营和高效扩张,2024年GMV达295亿元,门店数翻倍增长 [4][10][12] - 霸王茶姬盈利能力突出,2024年净利润率20.3%,闭店率仅1.5%,物流成本占比低于1% [10][18] - 公司推出"第二杯茶"新品类CHAGEE NOW,采用萃取工艺进一步对标咖啡产品线 [18][20][21] - 品牌战略强调东方茶文化,通过茶马古道等元素塑造高端形象,2024年营销投入7.8亿元 [16][22]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2-2024年门店GMV分别增长734.3%和172.9%,2024年总GMV 295亿元 [4] - 单店月均销售2.5万杯,高峰日销达3000杯,超过同业水平 [4][12] - 加盟模式下公司收入占门店GMV的42.2%,2024年净利润率20.3% [10] - 物流成本占比低于1%,库存周转5.3天为行业最优 [18] - 大单品"伯牙绝弦"占总销售额45%,年销超百亿元 [18] 产品策略 - 菜单极度精简,仅保留原叶鲜奶茶、纯茶和茶拿铁三类 [10][12] - 产品命名咖啡化:Tea Latte对应拿铁,Teapuccino对应卡布奇诺 [10] - 2023年确立"三零"标准:0人工香精、0反式脂肪酸、0奶精 [18] - 2024年标注咖啡因/热量/GI值等营养信息,试点低咖啡因选项 [18] - CHAGEE NOW采用萃取工艺,区分浓萃/轻萃,风味描述咖啡化 [18][20] 扩张路径 - 选址对标星巴克,聚焦高线城市购物中心出入口 [10][12] - 2022年门店从500家增至1087家,2024年计划新增1000-1500家 [12][10] - 通过30家省级子公司实现分布式决策,支撑月开300店的速度 [12] - 海外扩张计划覆盖100个国家,年供150亿杯茶饮 [22] - 门店面积60-80平米,平均容纳20人,选址多在星巴克对面 [12] 行业定位 - 在精品茶市场占有率超30% [25] - 2024年现制茶饮消耗中国茶叶总产量10%,占比预计提升 [25] - 首创原叶鲜奶茶品类,带动行业产品转向 [16][17] - 不同于水果茶主流,通过标准化实现单店效益最优 [12][17] - 将茶饮从休闲饮品重新定义为日常必需品 [22][25]
顺丰净利润首次超百亿元;lululemon受到美国高通胀冲击;金价续刷新高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3-29 11:41
顺丰业绩与国际化战略 - 2024年顺丰营收2844亿元同比上升10% 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上升24% 归母净利率提高0.4个百分点 [1] - 时效快递业务占总营收43% 同比增长6% 经济快递业务占10% 面临通达系竞争 [1] - 供应链及国际业务营收705亿元同比增长18% 占总营收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 但未单独披露国际业务收入 [1] - 公司通过港股上市募资53亿元 45%用于加强国际及跨境物流能力 35%用于提升国内物流网络 [1] - 2021年以176亿港币收购嘉里物流51.5%股权 强化东南亚布局 [1] lululemon四季度业绩 - 四季度营收36.1亿美元同比增长13% 净利润7.48亿美元同比上涨11.8% 超分析师预期 [2] - 美洲地区可比销售额持平 受通胀影响消费者支出减少 客流量下降 [2] - 库存上涨9%至14亿美元 财报发布后股价大跌14% [2] 黄金价格走势 - 上海金早盘价719.48元/克 午盘价721.16元/克 创历史新高 [3] - 价格上涨受关税争端 大国政治 美联储货币政策影响 投资者转向避险资产 [3] Manus AI融资动态 - 以5亿美元估值进行新一轮融资 较去年底1亿美元估值增长5倍 [5] - 全球首款AI Agent产品发布 能直接交付完整任务 官网展示40个案例 [4] 微软AI战略调整 - 考虑开发自主AI模型 优化商业软件服务 已开发小型平台模型 [6] - 2019年向OpenAI投资10亿美元 2023年追加100亿美元 合作条款从排他性改为优先购买权 [6] 半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全球首款314Ah大容量半固态电池量产 年产能6GWh 年产值20亿元 [7] - 容量较传统280Ah电池提升12% 热失控时间延长40% 适用于储能和新能源商用车 [7] TikTok电商扩张 - TikTok Shop将于3月31日上线法国 德国 意大利市场 已与当地商家合作 [8] 社区团购行业变化 - 淘宝买菜停止社区团购 改为快递到家 行业前三为多多买菜(44%) 美团优选(32%) 兴盛优选(17%) [9][10] 长和港口交易审查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审查长和出售巴拿马港口经营权交易 关注市场公平竞争 [11] 古茗财报表现 - 2024年营收87.91亿元同比上涨14.5% 净利润14.93亿元同比上涨36.2% 利润率17%提高3个百分点 [12] - 单店GMV236万元同比下降4.3% 日均GMV6500元减少300元 [12] 绿茶集团上市进展 - 第五次递表获证监会备案 拟发行不超过2.13亿股 去年前9个月收入29亿元 税前利润3.4亿元 [13] 东风长安重组 - 东风集团与长安汽车控股股东筹划重组长安旗下汽车板块 具体细节未披露 [14] 长城汽车战略转型 - 2024年净利润126.92亿元同比增长80.76% 海外销量45万台同比增长44.6% 抵消国内销量下滑 [15][16] - 单车均价14.22万元提高1.76万元 毛利率19.51% 销售和管理费用占比下降 [15][16] - 高端品牌坦克销量23万台 魏牌5.6万台 实现同比增长 [15] 兰博基尼电动化规划 - 计划2030年前推出首款纯电GT车型 采用2+2布局 较原计划2028年推迟 [17][19] - 2026年全面混动化 需解决电池重量与性能矛盾 开发流程将增加智能化应用 [17][19]
与真格戴雨森聊 Agent:各行业都会遭遇 “李世石时刻”,Attention is not all you need
晚点LatePost· 2025-03-28 12:12
AI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 OpenAI的o1系列模型通过强化学习大幅提升模型推理能力,o3在GPQA测试中达到70多分,超越人类博士生水平[5][6] - DeepSeek R1开源模型以极低成本实现推理能力突破,引发全民讨论,其技术报告揭示强化学习路径的有效性[5][6] - o4-mini推理时间达数小时级别,模型能力提升呈现指数增长趋势[6] 开源生态与竞争格局 - DeepSeek开源策略促使腾讯元宝、百度文心等大厂接入其模型,微信搜索接入后DAU实现两位数增长[27][28] - 开源模型降低行业门槛,Monica等创业公司基于开源模型开发Agent产品Manus[3][20] - 闭源与开源路线并存,Kimi选择闭源但专注技术前沿,DeepSeek通过开源中立性获得生态合作优势[29][30] Agent产品形态演进 - 推理能力突破解锁Agent产品形态,包括只读型(如Deep Research)和读写型(如Operator)[9][17] - Agent核心能力包括推理、编程和工具使用,o3在SWE-Bench测试中达到70-80分,可处理70%-80%人类编程任务[10][12] - Manus展示自主工具使用能力,如调用邮件客户端与政府机构交互[18] 算力需求与芯片格局 - Agent普及将推动推理算力需求增长100-1000倍,当前ChatGPT Pro月费200美元仍亏损[33] - 英伟达GPU仍占90%以上市场份额,但国产芯片(如华为昇腾)开始针对特定模型优化[33][34] - 专用芯片(ASIC)发展取决于模型架构稳定性,若架构固化则ASIC效率优势将显现[35] 行业变革与社会影响 - AI能力超越人类的"李世石时刻"密集出现,如编程能力已超越99%人类[37] - Agent推动"Attention is not all you need"范式,实现资金向生产力的Scaling Law[13] - 技术普惠阶段尚未到来,当前仍处于精英为精英开发工具的阶段[38] 公司战略与技术路线 - DeepSeek专注模型基础能力,未跟风多模态或C端产品,团队以本土人才为主[7] - Kimi通过长文本处理与搜索结合实现差异化,近期砍掉视频生成等非核心业务[30][31] - 多模态技术当前对智能提升有限,语言仍是最高效的智能载体[22][39] 成本与商业化进展 - GPT-4 API成本较发布下降超90%,2025年预计再降90%[28] - Devin定价6-8美元/小时,低于美国加州16美元最低时薪,企业服务付费习惯促进商业化[25] - DeepSeek通过技术突破获得自然流量,数千万DAU零广告投入[7] 技术发展前沿 - 下一阶段突破需解决记忆机制(Memory)和持续学习(Online Learning)问题[18][19] - 科学发现成为新焦点,AI需具备假设生成与实验验证能力[26] - 语言模型可能超越人类语言形式,进化出更高效沟通方式[39]
微信上线就近找零工服务;蜜雪冰城利润增加、利润率提高;OpenAI估值奔着3000亿美元而去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3-28 12:12
微信零工市场服务 - 微信上线"附近的工作"小程序,覆盖广东江门、河北唐山、江西九江、广东深圳、北京朝阳等地,提供超过2万个政府审核发布的零工岗位 [1] - 微信搜一搜推出"附近的工作"专区,覆盖全国超200个地市,通过智能梳理本地中介机构发布的零工招聘信息 [1] - 微信零工市场服务接入"微工卡"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微信零钱及银行卡结算、合同签约、实时定位打卡、日结保险等服务 [1] 蜜雪冰城业绩表现 - 蜜雪冰城2023年营业收入248.3亿元,同比增长22.3%,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39.8% [2] - 全球门店总数达46479家,上市20多天股价涨幅超60% [2] - 商品销售毛利率从28.8%提升至31.6%,主要得益于供应链效率提升和原材料采购成本下降 [2] OpenAI融资与技术进展 - OpenAI即将完成400亿美元融资,估值达3000亿美元,软银将投资75亿美元 [3] - 发布GPT-4o图片生成更新,对Agents SDK进行重大更新,支持MCP服务协议 [3] - 新功能可集成文件处理、数据查询和网络信息收集等工具,提高任务效率 [3] 英伟达收购动态 - 英伟达拟以数亿美元收购AI创业公司Lepton AI,该公司专注于AI基础设施和GPU服务器租赁 [5] - Lepton AI由阿里云前副总裁贾扬清创办,2023年完成11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5] - 收购可能助力英伟达进军云和企业软件市场,与AWS和谷歌竞争 [5] TikTok交易进展 - TikTok美国业务面临"不卖就禁"最后期限,特朗普表示愿意延长期限并以关税作为谈判筹码 [6] - 美国政府考虑让字节最大的非中国投资者收购TikTok美国业务 [6] 科技行业动态 - Google将停止维护Android开源项目(AOSP),未来所有开发工作将仅在内部分支进行 [7] - 理想汽车宣布开源自研整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投入超十亿元研发费用 [12] - 蔚来拟增发1.1879亿股A类普通股,融资约35亿港元,用于智能电动汽车研发 [11] 汽车行业动态 - 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包括整车和关键零部件 [13] - 奇瑞拟在土耳其投资10亿美元建电动车工厂,年产能20万辆 [14] - 比亚迪发布仰望U7,起售价62.8万元,搭载云辇-Z电悬架和L2+智驾系统 [15] 食品饮料行业 - 雀巢水业务或被多家私募竞购,估值约50亿欧元,包括巴黎水、圣培露等品牌 [8] - 国家发布50项食品安全新标准,要求标示糖和饱和脂肪含量,禁止"零添加"等宣传用语 [10]
“百亿减免” 背后,拼多多的主动降速与长期选择
晚点LatePost· 2025-03-28 12:12
拼多多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表现 - 2024年四季度营收1106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178亿元,同比增速24.45%,为2022年一季度以来最低增速 [2] - 佣金收入同比增速从2024年一季度的327%连续跌至33% [2] - 经调整净利润299亿元,同比增长17.17%,略高于预期 [2] - 2024年整体GMV增速为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 [2] - 滚动市盈率(PE-TTM)为12.03,显著低于腾讯(23)、阿里(19)、美团(26) [2] 平台生态建设战略调整 - 2024年下半年起主动减速,寻求业务增长与生态建设的平衡点 [3] - 推出"百亿减免"计划,包括商家佣金减免、物流费用承担等,每年为商家降本数十亿元 [4] - 成立"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推出"异常订单预警"和"低价风险预警"等机制 [4] - 计划再投千亿元人民币扶持商家,规模相当于2024年全年净利润 [2] - 产业带品牌化成为探索方向,扶持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新质供给商家 [4] 电商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2024年行业关注点从消费反弹转向增长与分配 [4] - 上半年低价竞争激烈,下半年在监管政策影响下大幅收敛 [4] - 平台增长方向从获取利润转向为用户提供更多价值 [4] - 拼多多"国家补贴"政策覆盖范围显著小于竞争对手 [4] - 同质化竞争加剧,商家创新动能和投入力度受到抑制 [4] 商业模式转变与收入结构 - 交易服务收入536亿元(低于预期的610亿元),在线市场服务收入570亿元(符合预期) [4] - 不再以价格作为分配流量的绝对标尺,通过广告投流费用补贴用户端价格 [4] - 模式变化使拼多多与其他电商平台的区别进一步缩小 [4] 短期回报与长期发展平衡 - 投资者逐渐接受平台在投资方向上的选择,财报发布当天股价最终上涨3.97% [6] - 高层明确表示短期财务表现或资本回报不符合当前发展阶段 [6] - 国内主站电商、多多买菜和TEMU业务仍处于成长期,需要持续高投入 [6] - 参考亚马逊长期高增长模式,将资金投入研发、产品创新和平台生态优化 [6] - 电商西行带动订单量双位数增长,为偏远地区近1亿消费者提供免邮服务 [6] - 新质商家扶持计划使双11期间订单量超6100万单,带动5500多万人就业 [6] 产业带升级案例 - 亳州花草茶商家通过产品迭代和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5年完成行业30年发展进程 [5] - 类似案例出现在沧州化妆刷、六安婚纱、惠东女鞋等多个农产区和产业带 [5]
晚点独家丨九坤开始投 AI,参与 AI 创新的量化机构又多一家
晚点LatePost· 2025-03-27 14:45
九坤创投的设立与投资策略 - 九坤投资两位创始人王琛和姚齐聪联合设立早期风险投资平台"九坤创投",与量化投资业务相互独立 [2] - 九坤创投已在水下运行一年多,出手近10个项目,投资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与硬件、航空航天等,投资轮次均为A轮及A轮以前 [2][3] - 筛选被投公司时没有设置明确的赛道限制 [3] 九坤投资的背景与规模 - 九坤投资成立于2012年,是中国成立最早的量化公司之一,与明汯、幻方、灵均并称量化"四大天王" [5] - 目前管理规模超过550亿元人民币 [5] - 创始人王琛拥有清华数学物理学士和理论计算机博士学位,师从姚期智院士;姚齐聪拥有北大数学学士、金融数学硕士学位 [5] 九坤的AI战略与技术布局 - AI战略是开放合作地研发垂域大模型,推动AI应用落地,拓展量化以外的业务 [6] - 2019年开始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投资,建设"北溟"超算集群,包括高性能GPU集群 [6] - 近期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合作探索基于规则的强化学习在大型推理模型中的潜力 [6] - 量化投资与大模型技术存在交集,强化学习方法既用于训练量化策略也用于训练AI Agent [6] 中国AI风险投资市场现状 - 中国AI风险投资尚未扭转2021年后的颓势,交易金额和数量均未恢复 [6][9] - 投资人不乐观部分原因是AI应用缺乏突破式进展,大模型全民应用场景仍局限于聊天机器人 [9] - 创业者成功概率在增加,开源模型使调用智能成本降低,可探索更广阔应用场景 [9] - AI产品核心决定因素转向模型性能,打破传统互联网增长飞轮,削弱大厂优势 [9] 一级市场投资趋势变化 - 九坤跨阶段设立早期创投业务是一级市场情绪转向的缩影 [9] - 体量更小或更大的机构也在入局提速,如前五源资本投资人成立早期美元基金Alphaist Partners募资数千万美元 [9] - 启明创投正筹集约8亿美元用于AI投资 [9] - 部分美元基金原定三季度投完的金额在一季度末就已投完,显示投资节奏加快 [9]
OpenAI 复制吉卜力,大模型正在吞噬一切产品?
晚点LatePost· 2025-03-27 14:45
GPT-4o文生图功能的技术突破 - GPT-4o整合了文本、视觉、音频等多模态数据训练,具备生成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的复合能力[14][16] - 采用自回归技术生成图像,区别于主流扩散模型,实现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生成[16] - 文本-图像对齐能力显著提升,能准确理解复杂提示词中的多对象关系和属性描述[17][18] - 可能采用组合-分解式生成方案,分步生成元素后融合,避免传统端到端模型的颜色混淆等问题[18] 产品体验与行业影响 - 操作门槛大幅降低,用户可用自然语言指令修改图像,无需复杂提示词工程[12] - 图像细节一致性优于竞品,文字生成准确率提升,修改图片时能保持画面逻辑[6][8] - 直接冲击Stable Diffusion等开源模型的插件生态,部分创业公司的调优工作流被替代[12][20] - 资深设计师反馈复杂工程化流程被简单对话界面取代,AI领域呈现"模型碾压工作流"趋势[21]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Midjourney等垂直领域公司面临挑战,其基于CLIP模型构建的审美优势可能被大模型覆盖[21] - 技术演进方向决定生态主导权归属,持续进步的大模型可能成为终极产品形态[22] - YC孵化项目中25%采用Vibe Coding模式,95%代码由大模型生成,反映开发范式转变[20] - 编程领域已显现类似趋势,GitHub Copilot年收入破1亿美元,但面临基础模型能力上移的挤压[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