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晚点LatePost
icon
搜索文档
智平方创始人郭彦东:没有技术自信,中国机器人就没有创新突破
晚点LatePost· 2025-09-28 15:25
编辑 丨 宋玮 "机器人得先通用,才能进家庭,不然很容易把机器人变成另一个扫地机" 文 丨 李梓楠 郭彦东是那种最正儿八经的机器人创业者,学习成绩好、技术强,有漂亮的工作履历,大厂管过大研 发,做过软件也做过硬件,是这轮具身智能创业热潮从大公司离职创业级别最高的技术高管。 郭彦东从小到大都是第一,高考数学单科满分上的北邮。后来他考上美国普渡大学的博士,学人工智 能。他选最严厉的院士导师,零下三十度,在普渡大学的玉米地里采数据做实验。他说他不知道打 B 是 几分,他只有 A 和 A+。 博士毕业后,他终于遇到成绩比他更好的人。加入微软美国研究院,公司有 5 个是图灵奖得主。郭彦东 压力很大,师兄安慰他说,"别害怕,你去了你也会和他们一样强。" 郭彦东在谈到这段经历时哽咽了, 他在微软度过了一段充满理想主义的时光,微软也养成了他平视技术大佬的习惯,"重要的是技术自 信,大佬也会出错。" 2018 年,郭彦东想把深度学习理念应用到汽车上,于是从微软离职加入创业初期的小鹏汽车。2020 年,他又加入 OPPO 任首席科学家。小鹏和 OPPO 教会他经营理念。何小鹏告诉他,做 to b 软件,只 能卖 1 块钱,做好软 ...
无人配送车半年吸金 35 亿,智驾内卷的受益者
晚点LatePost· 2025-09-28 15:25
无人配送车行业商业化进展 - 行业在近两年确定可落地场景与产品形态 得益于乘用车辅助驾驶技术及供应链外溢 整车价格大幅下降 商业化模型有望跑通[5] - 竞争重点从算法和概念转向规模化与运营效率[5] - 2024年以来新石器、九识智能、白犀牛等3家头部公司累计获得超35亿元融资[4] 市场规模与交付目标 - 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无人配送车保有量刚超6000台[6] - 新石器和九识均设立2024年交付1万台的目标 更大规模交付集中在下半年[6] - 新石器于2024年9月宣布第1万台下线交付 预计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年交付目标[6] - 佑驾创新预测2025年行业增量将接近10万台[6] 产品形态与场景应用 - 产品聚焦从快递网点到接驳点或驿站的运输场景 目的地和路线固定 运件量大 装载空间需5立方米及以上[7] - 装载空间优于中型面包车(5立方米无人车无驾驶室)[7] - 场景从快递扩展至即时物流(货拉拉/滴滴货运模式)、生鲜医药等城市配送 形成车辆复用网络效应[8] - 新石器快递场景销量占比从2023年底的100%降至2024年9月的70%-80% 非快递场景占30% 预计2025年非快递场景增速超快递并可能占比超50%[8] 成本控制与技术降本 - 德赛西威和佑驾创新采用车规级标准造车 目标延长折旧期至3年以摊薄成本[10] - 佑驾创新凭借乘用车供应链优势 同样器件采购价降低40%[10] - 乘用车智驾竞争促使激光雷达降价 技术路线清晰及人才流出(如元戎启行、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员工流向无人配送公司)助力降本[11] - 新石器通过传感器减量降本(12摄像头+1激光雷达方案) 白犀牛算力芯片减至单颗Orin[12] 商业模式与价格竞争 - 主流商业模式包括整车销售/租赁和大B客户定制化开发[13] - 针对小B和散客市场(如快递驿站加盟商) 整车加5年维护费售价降至15万元以下[13] - 九识2024年5月推出E6系列 整车起售价1.98万元 月服务费1800元起 5年使用价12.78万元起[14] - 新石器2024年9月推出零首付零利息48期分期方案 整车11.55万元起含终身FSD免费[14] 运营效率与规模化挑战 - 单个城市规模效应显著:运营100台车成本比10台车仅增两倍多 单车运营成本可摊薄70%[15] - 路权问题仍是短期扩大投放规模的阻碍[16] - 政策支持试点但车辆身份未获法律确认 上路仍属测试阶段 城市发放牌照数量有限[17] - 新石器和九识已获超200座城市路权 白犀牛获近150个城市路权[17]
晚点独家丨红杉中国独家领投 AI 陪伴硬件,珞博智能完成数千万天使 + 轮融资
晚点LatePost· 2025-09-27 02:07
泡泡玛特和卡游投资人,出手 AI 陪伴硬件。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科技 ,作者晚点团队 晚点科技 . 晚一点,好一点 文 丨 张家豪 编辑 丨 程曼祺 我们独家获悉,AI 陪伴硬件公司珞博智能(Robopoet)近日完成数千万元天使 + 轮融资。本 轮融资由红杉中国独家领投,老股东金沙江创投、零一创投跟投。 红杉中国合伙人苏凯推动了此轮投资,此前他还主导投资了泡泡玛特、卡游等 IP 消费品公 司。 今年 6 月, 珞博智能完成数千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 ,由上影新视野基金、金沙江创投联合 领投,零一创投跟投。 珞博智能成立于 2024 年初,创始人孙兆治曾多年在欧洲设计汽车,2015 年回国,先后加入小鹏、滴 滴,任设计负责人,2021 年加入小鹏机器人公司鹏行智能任产品设计负责人,2024 年开始此次创 业。 珞博智能目前主要的产品是 AI 电子宠物 "Fuzozo 芙崽",它可以与用户语音互动,还拥有记忆功能, 可以根据用户互动频率和方式,演化出不同的性格。孙兆治此前曾告诉我们,这款产品主要面向的是 "Z 世代"(90 后、00 后)女性用户,它参考了养成类游戏的玩法,希望能做到跟用户构建情感羁绊, 而不只是 ...
国产制造业在发生什么:走进尊界 S800 工厂
晚点LatePost· 2025-09-27 02:07
尊界 S800 并非单一产品的成功,它还为国产汽车从跟随走向引领提供了可能。 对于在合肥尊界汽车超级工厂工作的李伟和张娟(均为化名)夫妇而言,2025 年的除夕夜,被打上了 特殊的印记。当尊界 S800 出现在蛇年春晚的镜头中时,夫妻俩不约而同地指向电视屏幕,对身边的 孩子说:"爸爸妈妈每天加班,就是在为这个努力。" 那一刻的自豪,真切而质朴。为了这台车能够按时量产交付,他们已经在尊界工厂度过了很多个深 夜。但当这款由自己亲手打磨的产品,作为中国高端制造的代表出现在亿万人瞩目的春晚上时,他们 过往的辛劳和疲惫似乎都找到了归宿。 春晚这束聚光灯,照亮的不只是一款售价百万的豪华车,更是穿透性能参数与研究报告的纸背,照进 了千千万万像李伟夫妇一样制造业从业者的内心。他们的故事,或许比任何市场数据,都更能诠释一 款旗舰豪华车型对于一个国家工业体系长远发展的意义。 从工人到工匠,一场国产汽车制造业的内部革新 在尊界 S800 的诞生过程中,最早一批发生心态转变的,是身处其中的产线工人。 尊界星空顶产线的车间班长老王觉得,自己和工友们的心态,是随着手上这块车内顶衬一起被打磨出 来的。 "这个活儿机器干不了,只能靠人,是一 ...
2020丨隐秘的通途:字节、华为如何游说华盛顿
晚点LatePost· 2025-09-26 00:35
文 丨 陈耕 黄俊杰 制图 丨 实习生胡文迪 编辑 丨 黄俊杰 "TikTok 监控你的手机剪贴板。现在签名,封了 TikTok。" 2020 年 7 月 17 日,特朗普竞选委员会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投放了 18 个号召封禁 TikTok(抖 音海外版)的新广告,分别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和副总统迈克·彭斯的名义发布。每条广告都用 了同一句话,配以不同的图片和视频。 总统没花多少钱。据 Facebook 广告透明平台公示,这些广告当日总计只投放了 3400 美元。这像是大 规模投放前测试用户对不同视频的反响。 此前半个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总统特朗普、白宫办公厅主任梅多斯先后表示,美国政府内部正在 讨论封禁 TikTok。梅多斯称美国政府大概率在数周内作出决定。 白宫正讨论封禁 TikTok,而几百米外的一间办公室里,几位受雇于字节跳动的说客正试图动摇这个决 策。 过去一年多,TikTok 两度被美国政府调查。第一次是 2019 年 2 月,美国公平贸易委员会(FTC)罚 TikTok 570 万 美 元 , 指 责 其 未 经 家 长 允 许 获 得 儿 童 个 人 信 息 。 ...
2020丨等待 2:30,印度封杀中国手机应用那一夜
晚点LatePost· 2025-09-26 00:35
损失可能高达百亿美元,而商业公司们能做的事情几乎没有。 本文首发于 2020 年 06 月 30 日 文 丨 黎诗韵 高洪浩 房宫一柳 管艺雯 宋玮 马子轩 余洋洋 实习生胡文迪 编辑 丨 黄俊杰 2020 年 6 月 30 日凌晨 2 时刚过,一位开发印度社交软件的中国创业者发出了一条朋友圈,他配上一 张北京办公室的照片,工位一片漆黑。此时,一位印度在线教育创业者正坐在家中,等待 2 时 30 分 这一刻到来,他的好几个朋友也聚集在办公室,"都在等待着什么"。 字节跳动、快手多位印度相关团队成员也都没有入睡,他们在家等待着。 此 前 一 小 时 , 一 位 身 在 印 度 的 中 国 金 融 科 技 创 业 者 , 在 朋 友 圈 公 布 了 自 己 的 电 话 号 码 , 以 及 WhatsApp、Telegram、支付宝的账号。他还在寻找可以绕回中国的 VPN。他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微信 被印度政府断网,他不想与国内失联。 北京时间 6 月 29 日 23 点 17 分,印度电子与信息技术部发布声明称,为保护印度主权完整、国防安 全与社会秩序,将封禁包括 TikTok、微信、快手 U Video 在内 59 ...
2023丨直击 TikTok 听证会,日益收紧的包围圈
晚点LatePost· 2025-09-26 00:35
TikTok面临的监管挑战 - 美国国会听证会持续近5小时 周受资接受超过50位议员超200次质询 核心议题涉及数据安全、外国政府干预及未成年人保护 [3][7][8] - 议员频繁以"yes or no"打断解释 拒绝给予详细说明机会 听证会呈现高度对抗性态势 [4][9][12] - TikTok提出"得州计划" 投资15亿美元将美国用户数据迁移至甲骨文服务器 并成立美国数据安全子公司接受第三方监管 [13][15][46] TikTok在美国的市场地位 - 美国月活跃用户达1.5亿 是2020年三倍 日活跃用户超8000万 相当于Facebook美国用户数一半 [5][39] - 覆盖美国500万企业用户 但广告变现效率低于Facebook 2022年Meta、Google与Amazon占据美国广告市场超60%份额 [8][42][43] - 电商业务进展缓慢 美国直播电商2022年底才上线 因监管危机决定2023年放缓扩张步伐 [44] 地缘政治影响因素 - 拜登政府采取立法手段推进封禁 两部法案(DATA Act和RESTRICT Act)获两党支持 正等待国会投票 [38] - 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推送技术于2020年8月被列入中国出口限制名单 TikTok剥离涉及技术出口审批 [5] - 欧盟委员会、英国、加拿大等多国政府设备禁用TikTok 蒙大拿州参议院已通过全州封禁禁令 [37] 公司应对策略 - 游说支出大幅增长 2022年字节跳动游说开支达538万美元 是华为1.7倍 过去三年总花费超华为十年总和 [45] - 从国内抽调核心骨干支援TikTok 包括抖音原市场负责人支颖、今日头条原负责人陈熙 [51] - 内部定位强调"indispensable"(不可或缺)目标 希望成为用户和创作者必备平台 [39] 技术架构与数据管理 - "得州计划"要求新公司董事会向CFIUS汇报 所有雇员需为美国公民或绿卡持有人 年运营成本7-10亿美元 [13][46] - 算法使用机器学习基于兴趣信号 但议员质疑代码审查无法排除外国政府通过训练数据施加影响 [17][18] - 年龄验证采用"年龄门槛"机制 结合用户公开资料和视频内容进行交叉验证 [29][30] 历史监管演进 - 特朗普2020年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发布行政令 但被联邦法官签发初步禁令拦阻 [34][35] - 拜登2021年撤回行政令 改为系统性安全审查 五个月后提出修改商务部规则加强应用监管 [36] - 2022年12月政府支出法案纳入政府设备禁用TikTok条款 次年2月白宫要求30天内完成清理 [37]
结束的开始丨TikTok 五年自救到终点,办公室安静如常
晚点LatePost· 2025-09-26 00:35
TikTok 是一个实验样本——两个有诸多差异的社会,还能维持何种程度的商业合作。 文 丨 郑可书 制图 丨 黄帧昕 编辑 丨 黄俊杰 王姗姗 最迷人的创业故事往往如此:一个人,一个团队抓住一个听上去有点疯狂的机会,坚持下去,实现无 人料想的成功。 TikTok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2017 年,中国互联网巨头出海还只是跟着中国游客、海外华人做支付和 社交。当时抖音刚起步,还远算不上是巨头的字节跳进美国市场,用 TikTok 在 Google、Meta 的主场 撕开一个裂口。 即便从 2020 年起,三任美国总统以行政令、多轮国会立法逼字节跳动出售 TikTok,这个团队还是全 力投入自己最擅长的事——增长。谈判桌上的筹码说不了话,但只要变大,就有意义。 现在,TikTok 在美国的五年自救走到了终点。 美国时间 9 月 25 日下午,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认可了新的 TikTok 美国交易,称该方案符合国会此前 立法,可以在保护国家安全的同时保持 TikTok 继续运营。 行政令称各方将在美国新设一个合资公司来控制 TikTok 美国应用,包括代码的运营以及内容审核。 字节跳动在合资公司持股不会超过 20%。当地 ...
2025丨对话前白宫官员和资深律师丨TikTok 美国大局已定
晚点LatePost· 2025-09-26 00:35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对话 ,作者陈晶 徐煜萌 晚点对话 . 最一手的商业访谈,最真实的企业家思考。 "最高法院的判决具有终审效力,因为它公正可靠;而它之所以公正可靠,正因它是终审判决。" 本文首发于 2025 年 01 月 18 日 文 丨 陈晶 徐煜萌 编辑 丨 黄俊杰 1 月 19 日,TikTok 禁令的最后期限即将到来,两任美国总统分别表示不会即刻要求关闭 TikTok。拜 登政府官员称将会把执行封禁的任务留给 1 月 20 日上任的特朗普,特朗普则曾表示上任后会暂停执 行禁令,或是将执行期延长 60 天- 90 天,以寻求出售或是其他解决方案。 但 TikTok 在美国的命运已经变成法律问题,不再是总统或者政府可以直接决定。美国最高院本周五 裁定,此前国会要求 TikTok 出售或者关闭的法案合乎宪法。按照该法案规定,1 月 19 日以后,任何 美国境内的公司,应用商店或者云服务平台都不能再为 TikTok 及其母公司字节跳动提供服务,否则 将面临 8500 亿美元(1.7 亿用户,每人 5000 美元)的天价罚款。 即使政府不立即执行禁令,只要美国公司都遵守法律,一款短视频应用无法继续分发内容、维护 ...
2022丨谁在管理 TikTok:五年五任管理者,没有中心的网状组织
晚点LatePost· 2025-09-26 00:35
TikTok 的成败,将验证一个全球化协作的公司形态,还能不能适应这个对全球化不再那么友好的时代。 本文首发于 2022 年 04 月 07 日 文 丨 高洪浩 李晓蕾 编辑 丨 黄俊杰 高洪浩 没有哪个产品,像 TikTok 如此快地在全球范围攻城略地——上线 5 年,现在每月就有超过 12 亿人用 它消磨时光。同样是大平台扶持的新产品,Instagram 被 Facebook(Meta)收购 6 年后,月活才到 10 亿。 也没有第二个这样成功的产品在如此频繁的管理者更迭下完成——TikTok 上线 5 年,换了五任负责 人。 类似抖音,TikTok 目前为止取得成功所依靠的,仍然是字节跳动体系的力量:来自抖音管理团队和成 熟的业务方法论、强大的集团中台支撑、创始人张一鸣对国际化长期坚定的投入。 但在经历了 2020 年因地缘政治冲突而起的一系列危机后,TikTok 正在和这个体系逐渐拉开距离。这 也是 TikTok 管理者频繁变动的主要原因。 早期,TikTok 由从抖音成长起来的年轻中国高管负责。现在,它被交给了具有外国国籍、有丰富海外 背景和政商关系的高管。 高管更迭同时,TikTok 开始弱化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