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汽车报网
icon
搜索文档
车网互动关键是生态共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3 10:27
2025年9月11-14日,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如期召开。在9月12日举行的新兴产业生态专场 中,与会代表围绕车联网融合互动生态构建展开讨论,探讨车联网的融合发展。 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陈思预测,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4500万辆,充电桩将达到2000万 个,全面覆盖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同时,预计到2025年底,充电量将达到800亿度,占全国家用电器用电量的八分之一左 右。如此高的用电量要求更多的车网互动V2G,才能确保安全运营,让车企、桩企和电网等各方都能在互动融合发展中健康、 安全发展。 在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文看来,当前,新兴电力系统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从量变逐步过渡到质变。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电源侧的聚集性和波动性日益增强,用电侧的峰谷差持续拉大,尤其在晚高峰时段,这给电力系 统的保供、转型和稳定运行都带来了巨大压力。在保供方面,部分省份出现新能源发电高峰超过用电负荷,已成为新常态。为 了维持电网稳定,需要更强的调节能力,车网互动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车网互动需要开展省域车网互动试点,推动从政策 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推动公 ...
生态共建是低空经济发展重要前提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3 10:20
行业定义与范畴 - 飞行汽车定义为可实现地面二维交通向低空三维交通延伸的智慧交通载具 涵盖eVTOL[4] - 狭义飞行汽车需兼具地面行驶与空中飞行能力 广义扩展为低空智能交通与立体智慧运输工具[4] - 低空经济需达到规模经济 依赖低成本 高密度运营模式[3] 技术融合与产业链 - 飞行汽车70%-80%产业链与生产制造可复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现有基础[5] - eVTOL与电动汽车产业链重合度达70% 共享智能电驱与智能化技术[6] - 需通过半固态电池 燃料电池等技术提升产品安全性[5] - 企业跨界布局需聚焦技术协同创新 建立低空与汽车联合研发平台[7] 发展阶段与应用场景 - 飞行汽车发展经历培育 爆发 成熟三阶段 当前处于技术培育期[3] - 现阶段典型应用包括特殊区域立体交通 救援作业 物资运送 低空物流 观光体验[3] - 低空物流加速推动快递行业发展 低空出行逐步贴近日常生活[6] 生态建设与挑战 - 2025年低空经济需理性推进生态建设 重点包括基础设施 飞机调度 本地化业务管理[6] - 行业核心挑战在于让合作伙伴实现盈利与营收[6] - 需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 设立融合发展试点专区 开展交通示范项目[7] - 建议成立地空协同交通工具检测认证联盟 强化全生命周期安全测试[7] 产业机遇与战略意义 - 依托成熟汽车工业基础 飞行汽车领域有望实现对美国等国家的弯道超车[5] - 汽车制造商正从传统制造向智慧出行服务商升级[6] - 电动飞机将解决低空经济高成本与规模化铺开痛点[5]
从数字化中寻找新价值,推动汽车后市场生态变革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3 10:13
9月11日至14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本届泰达汽车论坛围绕"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的年度 主题,邀请行业嘉宾展开深入研讨。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么新在演讲中分享了全球循环经济发展的趋势,可信追溯在汽车合规与碳排放中的核心作用,以及相关创新的理念,为 行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他表示,一个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汽车后市场,一定是基于数据数字的公开透明和真实可信。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汽车后市场的各 类要素主体,包括保险维修、配件、车企、消费者等链条串联起来。特别希望我们的企业、专家能够共同推动关于汽车循环的可信追溯体系的构建。 当前,机动车循环产业正面临资源分散价值链割裂的核心痛点,如何打通"车-件-料"全链路,构建全链路循环体系,是全行业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中 国资源循环集团机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黎宇科在演讲中谈到,围绕机动车全链条的循环,构建"车-件-料"三级循环业务体系,一是在资源回收端,要围绕 机动车整车及零部件构建回收的渠道与体系;二是在二手车业务方面,要开展包括二手车的国内及海外贸易,希望联合一些整车厂和有技术能力的企业做整 车整备;三是在料和件的循环领域, ...
数据驱动汽车产业变革,2025泰达论坛共话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3 10:13
数据驱动产业变革 - 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数据成为驱动研发、生产、服务与管理全面升级的新引擎 [3] - 行业需系统性挖掘数据价值 突破应用瓶颈 构建安全可靠且可共享的数据生态 [3] - 数据在车路云一体化、用户行为分析、智能制造等领域提升产品体验、优化生产流程和创新商业模式 [3] 用户数据应用实践 - 行业下一阶段增长引擎在于用户数据、海量数据和场景需求 [3] - 产品端从功能驱动迈向场景驱动 营销端从广撒网转向精准触达 服务端从经营车转向服务人 [4] - 通过SOA架构实现用户自定义智能座舱功能 年触发场景近2000万次 通过数据实时反馈优化功能设计 [4] - 构建全景用户视图 实现开学季、商圈快闪等精准营销 [4] 数据协同生态构建 - 客车行业存在严重数据割裂和系统孤岛问题 金龙客车构建覆盖人、车、线的全链路大数据体系 [6] - 订单交付周期从60天缩短到35天以下 生产线同时适配十几种车型 电池健康预测误差仅2.3% 客车平均寿命延长1.8年 [6] - 通过开放API与公交公司共同优化调度 开发客货游车型解决城乡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 [6] 数据空间基础设施 - 数据空间通过分布式架构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 保障数据主权和安全 促进跨企业跨行业数据可信流通 [7] - 技术依赖连接器、区块链和数字合约 具备可信、可控、可计量三大特性 [7] - 在电池碳足迹管理、供应链协同、保险残值评估等场景展开实践 欧盟Catena-X平台推动产业协同 [7] AI技术应用突破 - AI通过多尺度建模和跨学科融合提升锂电产业效率 欣旺达智能化平台1分钟内生成多维度电芯设计方案 [8] - 智能预警平台集成20多种AI算法 管理超2000万颗电芯全生命数据 AI视觉检测实现微米级缺陷识别 [8] - 构建行业级锂电通用大模型愿景 整合多源数据赋能全产业链 [8] 数据中台与人才培养 - 构建企业级数据中台将数据从成本中心转化为利润引擎 [9] - 高精度AI模型实现电池健康状态估计与安全预警 四维质量分析工具提升研发与品控效率 [9] - 通过产学研协同打造实训平台 覆盖教学、科研、专业与人才四大维度 为行业储备跨学科数据人才 [9] 数据安全与合规治理 - 智能网联汽车在数据收集、使用、跨境传输等环节面临多重风险 需构建技术、管理、法规协同治理体系 [11] - 四类高风险场景:大规模数据聚合泄露、跨境传输安全隐患、地理信息合规采集挑战、个人隐私滥用问题 [11] - 主机厂需承担车辆数据首要责任 遵循盘清家底-建章立制-技术强化-价值挖掘四步实践路径 [11] 行业治理与出海挑战 - 《汽车行业数据治理发展研究报告(2025版)》系统梳理数据安全、资产化应用及跨境流动现状与挑战 [12] - 2025年是汽车出海关键年份 欧洲市场成为重点 数据安全出海与合规回流成为核心议题 [12] - 报告涵盖15章内容超6万字 汇集20余家行业机构智慧 支撑多地数据出境清单编制 [12]
立足汽车产业低碳发展,打通资源循环利用链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3 10:05
增程式电动车技术优势 - 增程式电动车被定位为2030年碳达峰贡献主力 节油率高且减排效果显著 [3] - 关键技术包括电池并联发动机用料少且容量更高 内燃机热效率超45% 增程器与电池实时互补 能量回收节油10%-15% 以及优化控制实现节能最大化 [3] - 采用两电源并联结构使发动机排量减半 车重大幅降低 实现高度节能减排 [3] 汽车低碳标准体系建设 - 将完善固态电池和换电等新技术标准体系 填补标准空白领域 [4] - 加强碳管理、节能、新能源汽车及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标准研究 加速制定进度 [4] - 通过国际标准组织合作推动中国技术方案出海 支撑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 [4] 报废机动车回收产业机遇 - 2023年全国报废机动车回收量突破800万辆 同比增长64% 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推动 [5] - 回收端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为产业升级关键环节 助力汽车产业低碳绿色发展 [5] 动力电池回收挑战与对策 - 动力电池年使用量从100余GWh增至2024年超1000GWh 2030年预计达3000GWh 对应退役量达3000万吨 [6] - 需共建技术中心攻关拆解回收技术 提升原料纯度并降低能耗 实现产品标准化 [6] - 通过参控股整合产业链 推动电池数字身份证互通互认 打通新能源汽车出海链条 [6] 资源循环利用政策发展 - EPR制度为核心抓手 旨在打通资源循环链路并完善标准体系 [7] - 强化产业协同作用 依托智库调研支撑政策制定与绿色可持续发展 [7]
AI大模型加速智能化落地,2025泰达论坛共话数智化新未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3 10:05
行业AI战略升级 - 东风汽车2025年提升人工智能战略地位 实施"1+2+6+X"企业战略 通过用户端和企业端双向发力 在六大领域开展专项行动 [3] - 企业端构建企业级AI能力体系 应用于研发 制造 供应链和服务全链条 2025年3月开源120万组端到端辅助驾驶数据集 20多家企业和高校申请使用 [3] - 实现具身智能体需达到三大指标 超99%场景理解准确率 30毫秒内安全响应速度 零抱怨交互体验 [4] 智能化产品创新 - 汽车从功能机迈向"有温度的智能体" 通过多模态大模型实时捕捉驾驶员生理情绪状态 自动调节空调 香氛 灯光 音乐及车机交互语气 实现共情式出行体验 [3] - AI技术应用贯穿"感知-决策-执行-反馈"全过程 通过车云数据闭环持续迭代 凸显乘数效应 [7] 智能制造升级 - 中国连续四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汽车制造业是自动化应用最广泛领域之一 [6] - 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占全球一半 市场规模达日 美 韩 德四大制造强国总和的两倍 [6] - 整车四大工艺中冲压 焊接和涂装自动化率均超90% 总装环节仍较多依赖人工 [6] - 赛力斯工厂自动化水平超上海特斯拉工厂 冲压 焊接和涂装基本实现全自动化 [6] - AI+3D视觉技术应用于质检 搬运和焊接环节 动力电池产线AI融合程度超传统发动机变速箱产线 [6] 产业风险治理 - 汽车AI应用存在系统内生性风险 包括算法黑箱 数据安全 鲁棒性问题 以及应用衍生风险如决策偏差 责任归属 内容失控 [7] - 中国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 从顶层设计 法律制度和部门规章三层面完善治理体系 2023年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布局 [8] - 通用人工智能标委会与汽标委组建车用人工智能标准工作组 构建覆盖基础要素 产品应用及安全规范的标准体系 [8] 数智化生态发展 - 强化数据驱动 以整车埋点数据形成数智驱动核心 打破数据孤岛 推动全环节安全流通与价值释放 [10] - 发展AI共性技术与垂类大模型 深化动力行业典型场景实践 推动技术从单点应用走向系统融合 [10] - 构建"平台+规则+场景"支撑的汽车产业数据空间 完善数据合规流通机制 强化网络安全治理 [10]
仰望U8L鼎世版上市,重新定义豪华新标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3 01:11
产品定位与价格 - 全尺寸行政豪华SUV 售价128万元 定位高端豪华市场[1][3] 智能科技配置 - 搭载全球首次量产的3纳米智能座舱芯片 算力更强功耗更低[4] - 全场景智能语音支持连续对话 多音区独立响应 跨音区控屏[6] - 辅助驾驶系统配备3个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14个超声波雷达+18个摄像头 算力508 TOPS[6] - 支持高快领航辅助和城市领航辅助 具备全场景泊车辅助功能[6] 动力性能与续航 - 搭载易四方技术 最大功率880kW 最大扭矩1520N·m 零百加速3.5秒[8] - 配备55.53kW·h刀片电池 纯电续航200km 综合续航1160km[8] 豪华舒适配置 - 采用2+2+2座椅布局 二排双零重力座椅支持150°大躺角[8] - 配备18点按摩系统和三种专属模式(云卧观影/一键舒躺/全平躺椅)[8] - 具备主动防晕调节功能 提升乘坐舒适性[8] 安全防护系统 - 采用全铝大车架结构 100%铝材打造 关键部位使用7系航空铝材[9] - 具备应急浮水功能和高速爆胎稳行能力[9] - 标配碳陶刹车盘 二排座椅配备主动回位技术[9] - 配备预紧限力安全带+14个安全气囊+远近红外夜视系统[9] 隐私安全保护 - 采用PDLC调光膜片智能感光隐私车窗 支持主动隐私保护[10] - 配备痕迹清理与代客模式 可隐藏个人数据和清理使用痕迹[10]
2025 IAA慕尼黑车展落幕,浩思动力多元动力方案首秀欧洲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2 13:27
十层扁线Umini–pin 10–layer Flat Wire & Umini–p GAN HIGH EFFICIENCY ( ty e West 8 国 10 CM 4 Wost ம Restaurant OPEN 0323 2025年9月12日,2025 IAA慕尼黑车展完美落幕。2024年5月吉利与雷诺新成立的动力合资公司,浩思动力今年通过IAA车展首次亮相欧洲市 场,主要展出覆盖混动系统、增程式、氢能及可替代燃料的全系列新一代动力总成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浩思动力此次全球首展氮化镓增程发电系统、非晶电机等前瞻动力技术产品。浩思动力非晶电机采用0.025mm超薄非晶硅钢片材料,铁 芯损耗降低50%以上,峰值效率达98.22%,计划2027年应用于下一代超级混动系统。另外,浩思动力氮化镓增程发电系统,以"冰刃"功率模块为核心,通过 创新设计实现系统体积和轴向长度双降20%,明年将向海外客户交付工程样机。 Hersh 浩思动力继今年4月上海车展首次展出未来超混动力概念车后,在本次IAA车展迭代升级并推出未来超混动力系统。该1.5升四缸动力系统创新性地将发 动机、电机、变速器等动力系统整合为一个高度集成 ...
岚图泰山官图发布:中国品牌冲击五十万级超豪华全尺寸SUV新高地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2 13:04
产品发布与定位 - 岚图泰山作为全尺寸旗舰SUV于2025年9月10日发布 集顶奢气场、中式美学与尖端科技于一体 [1] - 车身尺寸为长5230毫米、宽2025毫米、轴距3120毫米 超越多数同级车型 [1][9] - 起售价预计47万元以上 代表中国品牌冲击高端SUV市场新高地 [1][14] 技术架构与性能 - 搭载行业首个全栈800V混动平台 相比400V系统整车能耗降低约5% [1][6] - 配备65kWh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 CLTC综合续航超1400公里 纯电续航达370公里 [6][7] - 支持5C超快充 峰值功率320kW 20%-80%充电仅需12分钟 [6] - 后轮转向与空气悬架驾控组合提升灵活性 首次在自主品牌全尺寸SUV中引入大角度后轮转向 [12] 智能化配置 - 采用华为ADS 4最高规格驾驶辅助系统 配备4颗激光雷达在内的34颗传感器 具备高速L3辅助驾驶能力 [1][12] - 搭载鸿蒙HarmonySpace 5座舱系统 实现智能化与数字化出行终端功能 [12] 设计语言与文化内涵 - 以直瀑格栅、双色车身和22寸电镀轮毂等设计元素体现中式美学 强调虚实相生的意境表达 [9] - 设计风格与劳斯莱斯库里南等顶奢SUV形成呼应 传递文化归属感与自主设计话语权 [9][10] 产业战略意义 - 产品对接国家"3060双碳目标"战略 体现政策导向-技术突破-产品落地逻辑 [3][14] - 800V平台技术突破被视为新能源汽车下一代底座 推动产业链协同与绿色转型 [3][6][7] - 代表中国汽车产业从量变到质变转型 展示在智能化、能效管理及设计文化层面的引领能力 [14]
全新MG4大定超2.6万辆,推“超期补贴”加速交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2 12:41
产品表现与市场热度 - 全新MG4上市后大定锁单量迅速突破2.6万张 [1] - 车辆采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及一体式热管理等行业领先技术 [3] - 将400公里续航车型价格下探至7万元内 半固态电池车型价格进入10万元内 [3] - 在全国多地门店客流显著增长 工作日展厅仍人头攒动 [5] - 在主流汽车媒体热度榜单中稳居前三 关注度持续攀升 [5] 交付保障与产能提升 - 公司推出"安心交付承诺" 超39天未交付车辆每日补贴50元现金 累计上限2000元 [1] - 严格按照大定锁单时间顺序配车发运 确保交付流程公平有序 [1] - 生产基地实行三班制生产 协同供应链全力保供 [5] - 通过精细化生产管理和物流优化 持续缩短用户等待时间 [5] 渠道扩展与服务网络 - 预计年底经销商网络将突破400家 联合200家商超快闪店覆盖更多用户场景 [7] - 全国超1000家上汽养车网点为车主提供全周期服务保障 [7] 产品定位与竞争优势 - 定位为"纯电智趣大两厢" 主打精致宝妈/年轻家庭/青年玩家等消费群体 [3] - 具备同级最大空间/最长续航及OPPO智行手车互联等越级配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