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汽车报网
icon
搜索文档
2026款福特锐界L升级而来,22.98万元起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6 09:39
在提升驾乘体验的道路上不断升级的福特锐界L在9月26日正式上市2026款,豪华、舒适、安全和智能四大领域的升级,将让这款车的舒适性进一步提 升。22.98万元的起售价也将进一步增加这款车的竞争力。 豪华、舒适升级 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2026款福特锐界L首次搭载半苯胺全粒面豪华真皮座椅,采用汽车行业顶级的半苯胺全粒面Savannah真皮,系百万豪车同款面料,甄选天然无疤痕或细 微自然印痕的顶级全粒面头层牛皮,传承鹰革沃特华160年的制革技术,再经过上百道工艺精心打磨而成。该皮料运用极薄的涂层技术(仅为Nappa真皮涂 层厚度的50%),几乎不遮盖牛皮天然纹理与毛孔,最大限度保留牛皮原始柔软度和肌肤般触感,且每平方英尺约含百万微孔,透气性极佳,长时间乘坐也 不易闷热(比Nappa提升约30%)。最后再辅以定制化打孔及绗缝工艺,显著提升了座椅的豪华感和透气度。得益于然真皮胶原蛋白,半苯胺真皮具有高阻 燃效果,在高温、高湿、寒冷和干燥环境下也能抗造耐久。另外,皮质表层运用专利抗污技术Ansolé的半苯胺级涂饰,通过特殊工艺在真皮表面形成保护 层,抗污性强、易打理,有效防止污渍渗透和染色,诸如咖啡、油渍等用肥皂水即可擦 ...
埃尚首辆量产车顺利下线,技术与智造并进,助力国民绿色出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6 07:25
2025年9月25日,全新轻时尚新能源汽车品牌"埃尚"的首辆量产车型A100C,在完成最后一道质检工序后正式驶下生产线。这一重要时刻,标志着埃尚 汽车成功跨越从品牌构想到量产下线的关键阶段,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造实车、办实事"的承诺。 技术引领,智造赋能,共筑 国民出行新品牌 打破"期货造车"怪圈,A100C实现上市即交付 凭借技术与智造的双重优势,埃尚汽车首款产品A100C实现量产下线,并以"上市即交付"的现货能力,打破新能源市场长期以来的"PPT造车"争议。此 举直接回应了消费者对"现货用车"的迫切需求,彻底消除了"期货造车"带来的不确定性,让用户购车即可提车,重塑了新能源市场的交付规则。 "上市即交付"不仅彰显了柳州五菱新能源的全产业链实力,也为后续市场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当前A00级纯电车型销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埃尚汽 车以现货供应姿态快速切入市场,满足年轻一代、家庭用户、银发族等目标群体的代步需求。充沛的现车供应还将加速终端转化效率,推动 渠道网络快速 扩张。 对于初创品牌埃尚汽车而言,A100C的"上市即交付"有助于更早地让用户体验产品、形成真实口碑。这不仅能够以用户为导向提供全面服务,赢得用户 ...
科技助力降赔,极目智能发布新能源轻卡风险减量成果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6 07:08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交通安全管理、鼓励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商用车风险减量管理的决策部署,2025年9月25 日,由国家级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实施载体——东湖科技保险发展促进中心与极目智能联合主办的"商用车智能化与风险减量10+10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 议聚焦新能源商用车保险领域长期存在的"高事故、高赔付、投保难"等痛点,汇聚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共同探索以智能化技术推动风险减量的可行路径。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汽车运输研究中心主任周炜在发言中指出:"自动驾驶是车辆操作行为描述,车辆智能化或者智能车辆是车辆产品特征描 述,推动自动驾驶智能车辆产业发展及行业应用,是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必将深刻影响未来的发展规划,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他 强调,各方需凝聚力量,共同推进商用车智能化进程,为提升运输安全、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会议指出,随着我国物流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商用车尤其是新能源轻卡因运营强度高、安全配置不均衡等问题,事故频发导致赔付率居高不下,已成为 影响行业健康发展和民生保障的突出短板。推动商用车智能化与保险风险减量协同创新,不仅是技术升级的必然 ...
2025工博会:从产线到医院、从实验室到课堂,库卡自动化方案助力多产业价值链升级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6 04:25
9月24日,库卡中国(KUKA)在2025工博会期间发布多场景自动化解决方案,覆盖航空、汽车、新能源、医疗及教育五大行业,以高端智能制造技术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赋能企业实现精益生产与柔性制造。 库卡中国发布多场景自动化解决方案 航空智造:高精度装配,重塑高端制造新标准 航空制造领域面临着生产效率与产能瓶颈突出,质量一致性与可靠性挑战严峻,生产线建设与改造周期漫长,产线柔性化与敏捷性水平不足的痛点。库 卡推出全流程高精度装配体系,整合CoboManip机械手、密封胶涂覆系统及质量检测模块,实现从部件搬运到机身合装的全程自动化,支持多机型柔性生 产,定位精度高达0.05mm,并具备125公斤有效负载能力。 此外,库卡Quantec-2系列工业机器人配合直线导轨、AMR移动机器人等设备,实现机身自动化装配与重型部件智慧物流。针对航空部件体系庞大,部 件运输困难,稳定性要求高等严苛条件,库卡旗下瑞仕格物流打造的omniMove全向移动平台承重可达90吨,毫米级运输精度显著提升空间利用与运营效 率。目前,库卡在航空领域案例已经应用到空客等公司的核心机型当中。 库卡中国航空行业部长吴其 发布"库卡航空航天多场景自动化解决 ...
“全球治沙样本”迎来车企力量:长安福特解锁企业社会责任的“绿色密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6 02:45
全球荒漠化治理现状 - 全球167个国家近20亿人面临荒漠化威胁 每年有1200万公顷耕地消失 [2] -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历时46年 用30万棵植被构筑3046公里绿色长城 [2] - 中国治沙技术跨洲移植至非洲萨赫勒地区 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三次杰出贡献奖 [2] 长安福特治沙行动实施 - 长安福特成为首个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展环保行动的车企 带领车主深入沙漠腹地赠送10000余棵幼苗并参与种植 [5][14] - 福探长行动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吸引超6.8万名车主加入 执行百余场公益行动 [12] - 公益活动覆盖鸟类栖息地保护 农产品助销 儿童心理关怀等多个领域 [12] 车辆性能与用户体验 - 探险者车队穿越奥陶纪地质运动形成的柯坪大湾沟刀片路 依托纵置后驱平台与纯机械托森差速器保持强劲牵引力 [15] - 在图昆公路风沙环境中 四驱系统实时感知路况变化并分配扭矩 [15] - 车辆后排座椅纯平放倒可形成近6㎡空间 配合B&O音响系统提供沙漠露营体验 [17] 企业战略与社会协同 - 福特汽车持续开展环保奖 员工志愿行动 福野守护计划等更美好世界公益项目 [12] - 将环保公益转化为可感知 可参与 可传承的用户深度体验 [14] - 社会力量与国家工程协同发力 构建企业车主共建共治的创新模式 [20][22]
麦格纳代工小鹏 车企出海探路轻资产模式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6 01:43
近日,小鹏汽车宣布,与位于奥地利格拉茨的麦格纳工厂展开深度合作,借助该工厂现有的成熟生产线,大力推动旗下 电动汽车在欧洲的本地化生产进程。首批车型小鹏G6和G9将于第三季度量产下线,未来还将投产更多小鹏车型。这也是该 工厂首次为中国主机厂进行整车组装。据外媒报道,有消息人士透露,广汽也可能会由麦格纳为其在欧洲代工生产两款电动 车型。 在海外快速实现量产上市 起售价2.99万欧元。 而今,中国车企也正通过代工模式开启在欧洲的本地化生产。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 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小鹏汽车与麦格纳在欧洲合作代工,考量因素之一是欧盟对中国产纯电动汽车加征 关税,通过本地化生产可以规避欧盟高额关税。 "欧洲本土部分车企同样存在产能过剩情况,例如零跑与Stellantis在西班牙的合作,便涉及对现有产能的利用。"上述不愿透 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表示,"欧洲政策制定者可能更倾向于中国车企采用代工,或利用本土车企富余产能的模式,主要原因就 是欧洲汽车市场整体产能过剩,代工可提升富余产能利用率,避免本土工厂裁员,缓解就业压力。因此,相比独资建厂,代 工模式或者收购现有工厂更受欧洲当 ...
中国低速电动“小”车海外开启顺风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6 01:36
售价2万元、冷暖空调、倒车影像……几乎令人难以置信,曾经在国内引发不少争议的小型低速四轮电动车,如今在东南 亚、非洲、中东、欧洲等一些地区却开启了顺风局。 杨浩谈到,欧美地区不仅年轻人喜欢低速电动车"潮酷"的感觉,老年群体对低速电动车也青睐有加。很多老年人退休后喜欢去 公园散步、购物或者和朋友聚会,低速电动车可以让他们轻松到达目的地,而且不用担心驾驶难度。而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如 日本,由于老龄化程度持续上升,低速电动车也成为老年人出行的重要选择。一些厂商还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需求,对低速电动 车进行了优化设计,比如增加座椅的舒适度,配备更清晰的仪表盘等,收获了消费者的好感和市场销量。 不仅个人消费者青睐低速电动车,在景区、度假村、工业园区等特定区域内,也随处可见低速电动车的身影。从事低速电动车 出口贸易的企业人士顾华告诉记者,在一些公共区域,游客有观光通行需求,一些工作人员也需要频繁地进行短距离的巡逻、 物流配送等工作,低速电动车环保、低成本的优势,契合了这些场景的需求,而且不会对景区造成污染。此外,在印度等发展 中国家,共享出行运营商也投放了大量的中国低速电动车,因其成本优势,为运营商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全联车 ...
德赛西威、佑驾创新“躬身入局” “车规级”无人配送车的产业链机会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6 01:36
行业趋势:末端物流无人车车规级技术升级 - 末端物流领域正迎来以车规级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变革 行业对无人配送车零部件的可靠性、耐久性及环境适应性提出更高要求 满足车规级要求成为行业共识 [2] - 车规级标准源于汽车行业 是针对车载零部件设定的严格质量认证体系 要求零部件在极端环境下稳定工作 车规级发展是当前无人车行业的薄弱项 [6] - 车规级无人配送产品的推广 意味着行业正从试验阶段向规模化、商业化应用迈进 [5] 公司产品发布与规格 - 佑驾创新发布小竹无人车T5和T8车型 T5货箱容积5.5m³ 最大载重1000kg 最高续驶里程180km T8容积8.5m³ 最大载重1700kg 最高续驶里程240km [3] - 德赛西威推出川行致远S6系列产品 容积6m³ 采用车规级线控底盘和模块化上装 满足80多项汽车国家标准和110多项无人车地方标准 [3] - S6系列车架弯曲刚度达3000N/mm 扭转刚度达6000N·m/° 箱门开闭设计寿命按3万次循环进行耐久试验 电子电器系统可在-40℃至85℃环境温度下正常工作 [4] 技术配置与供应链协同 - S6系列采用自研车规级"远行"电池 满足2025年M1类乘用车和N1类商用车电池标准 电芯70% SOH 4000次循环寿命 质保6年或30万公里 [4] - S6系列配备2颗车规级半固态激光雷达 前向毫米波及2颗角毫米波雷达 11颗摄像头 12颗超声波雷达 [4] - 小竹无人车智驾关键零部件可完全复用公司前装量产项目选型 共享供应链资源 BOM成本实现最大化摊薄 [3] - 小竹无人车下一代产品将集成地平线双征程6M芯片 速腾聚创EMX激光雷达 四维图新P-Box定位系统 [9] 市场前景与商业驱动 - 2025年中国末端物流无人车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 应用场景从快递配送拓展到生鲜商超、医药冷链等领域 [8] - 截至2024年 快递物流无人车已为100多个细分场景交付上亿件订单 全行业日均配送量显著增加 有效弥补快递物流人员缺口 [8] - 一辆无人配送车事故停运将导致日均300单配送损失 巨大的运营风险成本使车规级硬件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9] - 车规级零部件应用初期投入较高 但长远看带来更低维护成本、更高运营效率和更可靠配送服务 [6] 行业挑战与发展路径 - 无人配送车未纳入工信部机动车目录 处于车与装备之间的模糊地带 相关制造规范未形成共识 暂无国家标准可供遵循 [6][7] - 真正的车规级需遵循汽车行业开发流程进行正向开发 从零部件到整车坚持车规级标准并经严格测试验证 [7] - 产业链上下游应携手推动行业发展 以车企成熟车辆平台为基础 复用成熟生产线和生产工艺 实现真正车规级质量和规模化降本 [9]
观车 · 论势 || 中国汽车“出海”,“扎根”比“捞金”更重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6 01:36
反观俄罗斯市场,部分车企的"短视行为"正在损害整体形象。例如,某品牌因质量问题被吊销认证后换 个名字继续销售,这种无异于饮鸩止渴。 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的遭遇,本质上是"野蛮生长"与"高质量发展"的碰撞。要扭转口碑,必须做到三 点:首先,品牌方需加强官方渠道建设,通过本地化生产、直营门店、双边合作等方式掌控销售终端; 其次,建立"研产供销服"生态,例如上汽集团在海外建立制造基地、研发中心、金融公司和自营航线, 提供从购车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最后,回应政策关切,针对俄罗斯的"报废税"和认证新规,车企 只能顺势而为,与俄方合作建立本地实验室,缩短认证周期,同时加强输出新技术,尤其是新能源汽车 技术,塑造新的企业形象。 从莫斯科街头的吐槽到慕尼黑车展的亮相,中国汽车"出海"已然越过野蛮生长的全球化初级阶段。在全 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期,中国品牌的"出海"之路,必须构建以品质和服务为核心的品牌价值,才 能实现从"市场填空者"到"全球引领者"的身份转变。 俄罗斯消费者的不满情绪正逐步推动政策层面的调整与行动。近期,俄罗斯政府接连颁布一系列限制性 措施。受此影响,自2024年中国汽车在俄市场占有率登顶之后,便开始 ...
从内耗焦虑到押上家底,雷军解锁小米造车“生死时刻”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6 01:31
公司战略转型 - 小米集团2020年决定从互联网公司转向硬核科技公司 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 [2] - 公司同时布局芯片和汽车两条新赛道 2021年3月正式官宣造车 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 计划10年内投资100亿美元 [3] - 创始人雷军将造车视为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 亲自带队并押上全部声誉 [3] 汽车业务发展历程 - 2021年12月小米SU7 Ultra项目立项 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 [3] - 2022年春节后团队连续召开21天会议 决定暂停Ultra项目 数月后SU7取得突破性进展后重启 [3] - 2022年夏天在SU7开发关键阶段立项YU7作为备用方案 [4] - 2024年3月推出首款车型SU7标准版 售价21.59万元 2025年2月推出SU7 Ultra 2025年6月YU7正式上市 [4] 汽车销售表现 - 2025年1-8月小米汽车累计销量达22.48万辆 完成全年35万辆目标的约64% [4] - YU7自7月6日开启交付后累计交付超4万辆 [4] 产品研发策略 - YU7研发过程中以理想L9和特斯拉Model Y为参照对象 [6] - 公司2025年初购买三辆Model Y进行零部件拆解学习 [6] 面临挑战与召回事件 - 3月底智驾死亡事故使公司陷入舆论危机 [8]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19日公告因辅助驾驶系统安全隐患召回11.69万辆SU7标准版 占已售SU7总销量三成 [8] - 1月曾因泊车辅助缺陷召回3.09万辆SU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