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手机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涨价,远超iPhone
36氪· 2025-09-28 13:56
2021年底,小米首次宣布在产品上对标苹果、学习苹果。如今五年探索之后,小米17系列产品线全面对 齐苹果。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17定价4499起,标准版保持了上一代小米15的定价水平,高端配置则分别较上一代 涨价200元至500元。 小米手机的十余代产品以来,从一开始的性价比定位到高端定位,其手机定价步步高升,甚至超过了苹 果的同期涨幅。与此同时,尤其近五年来,苹果则"加量不加价"。 价格涨幅大于苹果 梳理从小米1的定价涨幅,可以发现,从小米6首次提价开始,此后其每年定价涨幅几乎均超过10%—— 小米6提价15%、小米8提价17.4%、小米9提价11.1%。 2020年,小米发布小米10手机,这一代开始,小米开始冲击高端市场,价格直接从2999元起跃升至3999 元起,涨幅达1000元,同比涨幅更是超过30%,是幅度最大的一次调整。 此后,3999起的定价维持了三年,去年的小米15起价定价再次上调12.5%至4499元起,并在小米17维持 了这一定价。可以看出,小米数字系列在4000元至5000元价位段的高端定位已经稳固。 总体趋势上,小米数字系列的价格在经过小米10系列冲高后,在4000元档位(小米10-1 ...
雷军发布会喊话苹果用户,欢迎选购小米手机
贝壳财经· 2025-09-26 04:25
产品兼容性策略 - 新款磁吸充电宝完美兼容iPhone 17系列全部机型 [1] - iPhone用户可查看小米手机通知并直接回复消息及微信 [1] - 小米手机支持投屏至Mac且可通过触控ID检索及拓展传输文件 [1] 用户拓展计划 - 公司公开欢迎苹果用户转向小米手机产品 [1] - 强调长期使用iPhone的用户可体验小米手机的差异化魅力 [1]
雷军:小米汽车是全网被黑得最惨的品牌之一
新京报· 2025-09-26 04:23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小米手机产品线从小米16更名为小米17 旨在打破市场对品牌的刻板印象并展示产品力跨代升级 [2] - 公司提出全面对标苹果 五年前从跟随策略转向超越 在电池技术 屏幕技术 传感器和潜望镜等领域实现创新突破 [2] - 品牌定位从极客品牌转型为时尚科技潮人 通过高端化方法论推动用户结构变化 聚焦科技引领 认知引领和审美引领 [2] 汽车业务发展 - 小米汽车注重驾控 底盘和机械素质 以纽北赛道为测试标准 推动行业重视基础性能 [2] - 公司为国产汽车高端化做出贡献 重视设计并开发数十种车漆 计划三年内新增100种 [2] - 小米汽车成为网络抹黑重点目标 公司支持六部委打击黑水军和黑公关的行动 [2] 行业合作与竞争 - 与苹果竞争被描述为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公司强调需全心学习并逐步提升细节体验 [4] - 推动行业合作 包括开放IoT标准和秒充协议 与多家车厂结盟合作 整車研发周期较长暂未公布细节 [4] - 作为蔚来和小鹏的早期投资者 公司与理想汽车同处北京并有合作 认可理想开创大空间增程SUV方向的贡献 [4] 市场表现与目标 - 2022年业绩下滑15% 2023年下滑3% 高端化进程经历曲折 [4] - 小米汽车YU7车型交付超过4万辆 工厂通过技改提升自动化率和生产效率 [4] - 全球手机市场竞争激烈 面对苹果 三星 华为等巨头 公司目标每年增长1%市场份额 计划五年内达到20% [4]
小米雷军:小米手机研发人员超10000,但过去很少提及!5年前小米就提出了要转型智能制造、转型硬核科技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9-26 01:41
公司研发投入 - 小米手机部研发团队规模超过10000人 [1] - 公司在硬核技术研发投入上投入大量资源但过去较少对外宣传 [1] 公司战略转型 - 5年前提出向智能制造和硬核科技公司转型 [1] - 转型工作长期处于保密状态导致外界感知有限 [1] - 小米17产品集中展示了多年技术积累成果 [1] 技术创新层级 - 早期创新集中在应用层和场景层 [1] - 当前创新重点转向材料级和核心零部件级 [1] - 内部技术研发周期达5-10年时间 [1] 行业信心认知 - 公司对中国工业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1] - 国内产业创新层级正在向产业链上游延伸 [1]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过去小米走的有点快,今天我们要求把设计质量拿起来,认真把各品类做好!小米也一直在持续学习提高之中
搜狐财经· 2025-09-26 01:35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使命为坚持生产感动人心且价格厚道的好产品 实现全球科技平权 [1] - 5年前启动高端化战略 全面对标苹果进入高端手机领域 [1] - 在手机高端化取得进展后 当前正推动全品类高端化战略 [1] 高端化成果 - 手机业务经过5年高端化投入已取得显著成效 [1] - 汽车业务第二季度含税均价达28.9万元 确认进入高端价格区间 [1] - 公司相信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和高端化推进能够实现战略目标 [1] 运营策略调整 - 公司承认过去发展速度过快 现在要求全面提升设计质量 [1] - 正在认真打造各个产品品类 持续学习提高运营水平 [1] - 将手机和汽车领域的高端化经验扩展到更多产品领域 [1]
雷军:跟苹果竞争是漫长且痛苦的过程,时间越长小米越强大
钛媒体APP· 2025-09-25 18:31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互联网公司转向硬核科技公司 坚持技术立业 [2] - 2020年开始高端化探索 未来五年研发投入1000亿元 实际投入1020-1050亿元 新五年规划研发投入提升至2000亿元 [5] - 高端化方法论形成三大引领:科技引领 认知引领 审美引领 [5][11] 研发成果与市场表现 - 自研3nm旗舰SoC玄戒O1芯片发布 成为中国大陆首家 全球第四家具备3nm先进制程设计能力的科技公司 [5] - 手机全球出货量位居前三 连续站稳国内4000-5000元价位第一 今年Q2欧洲市场超越苹果重返第一 [5] - 小米汽车含税均价28.9万元 Ultra款售价50-60万元 两个月20天交付超4万辆 [10][17] 产品创新与竞争策略 - 小米17系列起售价4499元 在电池技术 屏幕技术 散热 传感器等领域超越iPhone17系列 [7][13] - 通过跨代命名重新表达挑战世界第一的决心 全面对标苹果 [7][13] - 在中国手机市场采取持久战策略 目标每年增长1%市场份额 五年做到20% [15][16] 用户结构与品牌定位 - 用户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小米汽车女性用户占比接近半数 [11] - 品牌定位从高性价比极客转变为时尚科技潮人 [11] 行业挑战与应对 - 2022年受全球经济环境和地缘政治影响业绩下滑15% 2023年连续下滑3% [12] - 汽车行业遭遇网络黑公关攻击 支持六部委联合打击黑水军行动 [9][18] - 承认与苹果竞争是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需要全方位学习并逐步突破 [9][14] 产能与交付进展 - 汽车工厂自动化率持续提升 通过技改提高生产效率 [17] - 进入汽车行业不到一年半 2024年4月3日交付首辆车 [17] 行业合作与致敬 - 通过顺为和小米早期投资蔚来 小鹏 与理想汽车有大量合作 [19] - 公开致敬理想汽车开创大空间增程SUV路线 推动行业发展 [19]
雷军回应小米手机跳过16
新浪财经· 2025-09-25 18:16
公司战略与研发投入 - 芯片研发被视为公司成功的必由之路 自研手机SoC至少需要坚持十年并投入至少五百亿[1] - 公司坚定从互联网公司转型为硬核科技公司 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以应对行业竞争压力[1] 产品对标与行业定位 - 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苹果iPhone17系列 包括外观、价格、续航和拍摄效果等方面[1] - 汽车业务中YU7研发以理想L9和特斯拉Model Y为参照 购买三辆Model Y进行零部件拆解学习[1] 市场竞争与用户策略 - 建议不选择YU7的顾客考虑特斯拉Model Y或即将发布的理想i6 表达对友商产品的认可[1] - 强调用户支持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手机生态支持与苹果互联并欢迎苹果用户购买[1] 品牌叙事与高管影响 - 凡客创始人陈年受公司造车经历鼓舞 将企业迁至杭州转型直播电商并重回抖音男装头部[1] - 回应跳过手机型号"16"命名为"17" 解释因产品过强而选择跳过特定型号命名[1] 行业挑战与认知转变 - 2020年面临苹果、三星、华为等行业巨头竞争压力 同时遭遇外界对组装厂、缺乏技术等质疑[1] - 高管曾陷入严重内耗 最终通过坚定技术投入实现战略转型[1]
雷军18年:从"除了钱一无所有"到"养不起两个大学生"
搜狐财经· 2025-09-25 17:16
公司高管言论特征 - 公司创始人近期通过海报形式表达个人财务压力 与早期"除了钱一无所有"的公开表态形成鲜明对比[1][11] - 公司高管言论风格以"语言百变"著称 在行业内存有较高关注度[4] 历史争议性言论记录 - "得屌丝者得天下"言论曾作为公司市场定位标签 后续成为内部禁忌话题并导致某高管因此离职[5] - "不服跑个分"言论引发行业对跑分软件独立性质疑 该公司投资的安兔兔软件被指为特定产品调整评分标准[6] - 产品宣传中采用"比一元硬币还薄"的类比方式 实际参照物为硬币立起高度而非直径[7] - 发布会提及"奥氏体304"材料特性 该材料实为普通不锈钢制品常用材质[8] 财务承诺与实际表现差异 - 2018年承诺硬件净利润率不超过5% 但2021年手机业务毛利率实际达到11.6%[9] - 公开否认造车计划后数日即官方宣布进入汽车制造领域[9] 战略定位表述演变 - 将汽车制造称为"人生最后一次创业" 后续又表态"五十岁正是闯的年纪"显示战略重心持续调整[10]
对话雷军:汽车市场很大,还远没到要相互比较的阶段里
新浪科技· 2025-09-25 15:56
他进一步表示,"基于这点,我觉得还是要共同合作,推动整个国产汽车产业的进步。这两天我们也宣 布,小米手机的秒充协议全部免费,能让更多车可以更好支持小米手机。不少车厂跟我们正在结盟和合 作,但由于汽车的研发周期比较长,等我们合作到一个阶段,再来公布给大家。" 责任编辑:王翔 新浪科技讯 9月25日晚间消息,在今日的2025雷军年度演讲活动结束后,小米集团董事长、CEO雷军与 媒体对话。 雷军表示,"汽车这个市场很大,还远没有到要相互比较的阶段里。我们经历过手机行业那么残酷的竞 争,汽车行业目前相对来说,大家还都在成长阶段。" 专题:雷军2025年度演讲:谈造芯坎坷、造车争论、赞ModelY、抢苹果用户 ...
对话雷军:小米手机研发人员超10000,但过去很少提及
新浪科技· 2025-09-25 14:59
公司战略转型 - 小米集团五年前提出向智能制造和硬核科技公司转型战略 [1] - 公司手机研发部门规模达10000余人 在硬核技术研发投入重大但此前较少对外披露 [1] - 技术积累周期达5-10年 近期通过小米17产品集中展现多年研发成果 [1] 技术创新层级 - 中国工业创新从应用层场景层向材料级与核心零部件级创新深化发展 [1] - 公司创新重点转向材料科学与核心零部件技术突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