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

搜索文档
2025年全球乳业20强榜单发布 伊利股份稳居全球乳业五强
齐鲁晚报网· 2025-09-26 11:29
全球乳业排名 - 伊利股份稳居全球乳业五强 连续12年蝉联亚洲乳业第一 是唯一进入全球五强的中国乳企[1] - 荷兰合作银行发布2025年全球乳业20强榜单 以2024年业绩为主要依据 为全球乳业最权威排行榜之一[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 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 同比增长12.2%[2] - 经营规模与经营质量双领跑 液体乳业务整体零售额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2] - 奶粉业务整体销量稳居中国市场第一 冷饮业务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冷饮行业龙头地位[2] 战略布局与创新 - 2025年重磅加码功能性营养与乳深加工两大战略性布局 抢占产业价值高地[3] - 与同仁堂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首创药食同源养生乳品新赛道 将药食同源理念与乳业结合[3] - 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项目投产 填补国内规模化生产原制奶酪空白 解决原制奶酪 D90粉和乳铁蛋白粉依赖进口问题[3] 业务模式升级 - 探索医疗+营养新模式 将健康服务延伸至社区 药店等新场景 精准触达养生新圈层[3] - 从卖产品迈向提供健康生活解决方案 以全生命周期 全场景的商业模式升级驱动增长[3] 行业发展趋势 - 过去一年全球乳业收入温和增长 乳企纷纷调整战略[3] - 伊利股份向新领域横向跨界 向产业链纵向延伸 为引领奶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3]
24.1%闭店率,母婴店如何跳出“不赚钱怪圈”?价值重构的关键一步怎么走?
搜狐财经· 2025-09-25 14:48
"员工比顾客多,库存比销量高。" 这些来自一线母婴店老板的真实吐槽,折射出当下实体母婴零售的普遍困境。据尼尔森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母婴行业线下渠道的销售额占比逐年 下降,分别为69.4%、64.9%和59.7%,2024年线下母婴店闭店率高达24.1%。这些数据无不在告诉我们,作为行业终端的门店,正在经历最凛冽的寒冬。 表面现象从"流量荒"到"利润荒"的恶性循环 01 客流断崖 特约撰稿丨推手科技熊文华 "每天开门就是成本,顾客却寥寥无几。" "搞活动不来人,不搞活动更没人。" 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 自然客流蒸发:依赖地理位置和周边社区的传统流量模式彻底失效。多地门店反馈,自然进店率同比下降超40%,工作日常常出现"店员比顾客多"的窘 境。 促销边际效应锐减:"打折就有人,不打折就没人"的怪圈愈演愈烈。消费者对常规促销活动愈发麻木,而频繁降价又进一步侵蚀本就微薄的利润。 02 利润瓦解 刚需不赚钱,赚钱的卖不动 通货品类沦為"流量陷阱":奶粉、纸尿裤等传统刚需品类陷入惨烈价格战,毛利率被压至10%甚至更低,纯粹沦为引流工具,但往往"引不来流,反陷深 坑"。 利润品类遭遇"信任危机":营养 ...
贝因美9月24日获融资买入1554.78万元,融资余额3.42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9-25 01:19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4日公司股价上涨0.64% 成交额达2.01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1554.78万元 融资偿还2235.19万元 融资净流出680.41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3.42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5.05% 处于近一年50%分位较高水平[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3.42亿元 超过近一年50%分位水平[1] - 融券余量0股 融券余额0元 低于近一年40%分位水平[1] - 融券卖出0股 融券偿还100股[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4.33万户 较上期增长26.40%[2] - 人均流通股7538股 较上期减少20.89%[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新进持股482.07万股 天弘中证食品饮料ETF新进持股374.96万股[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55亿元 同比下降4.37%[2] - 归母净利润7404.71万元 同比增长43.68%[2] - 奶粉类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89.20% 其他类占5.55% 米粉类占3.54% 用品类占1.71%[1] 分红与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61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0元[3] - 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27日 2011年4月12日上市 主营婴幼儿食品及奶基营养品研发生产销售[1]
Perfat Technologies获融资;奈雪进入纽约;盒马CEO将兼任CMO
搜狐财经· 2025-09-23 15:20
投资与融资活动 - 芬兰深度科技初创公司Perfat Technologies完成2087.9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 由Newtree Impact与Beyond Impact共同领投[3] - 美国麦当劳计划未来七年内投资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推动再生农业实践 覆盖美国多达38个州、400万英亩牧场[5] - 美国奢侈品连锁百货公司Saks Global拟出售旗下Bergdorf Goodman 49%股权 交易金额约10亿美元 目前至少有四家潜在竞标者参与竞购[13][15] 并购与整合 - 精品咖啡品牌M Stand收购上海餐饮品牌RAC BAR RAC BAR安福路门店在收购后仍保持独立运营[8][9] - 英国烘焙制造商Regal Food收购软饮料品牌Suncrest Suncrest以热带水果味碳酸/非碳酸饮料闻名[10][12] - 美国食品自有品牌制造商Winland Foods与意大利La Doria合并创建新实体Windoria 合并后公司价值达40亿美元[18] 战略合作与产能布局 - 澳洲SPC与恒天然达成合作协议 SPC旗下Nature One部门将在其Carrum Downs工厂生产恒天然品牌产品并销往海外[19][21] - SPC乳制品部门今年早些时候签署价值数百万美元对华分销协议 向澳门和香港地区公司出口澳大利亚生产奶粉产品[21] 市场扩张与区域布局 - 奈雪的茶在纽约法拉盛王子街以快闪店形式启动市场预热 该店位于日均人流量超过10万人次的华人聚集区 周边5分钟范围内已聚集喜茶、沪上阿姨等中国茶饮品牌[23] 管理层变动与战略调整 - 巴黎春天百货前首席执行官Jean-Marc Bellaiche结束五年任期 将于1月1日出任度假村运营商Sani/Ikos集团首席执行官[24][26] - 盒马宣布组织架构调整 现任CEO严筱磊将兼任首席商品官(CMO) 全面负责商品研发、选品策略及供应链体系统筹管理[28]
2025乳制品行业简析报告
嘉世咨询· 2025-09-23 06: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9][11][12][13][15][16][18][20][21][22][23][24][26][27][28][29][31][32][34][35][36][38][39][40][41][42][44][45][47][48][49][50][51][52][54][55][56][57][59][60][61][62][64][65][66][67][69][70][71][72][73][75][76][77][78][79][80][82][83]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乳制品行业已形成伊利和蒙牛双寡头竞争格局 两者合计市场份额超过50% [60][61][62] - 行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包括供应链成本上升 原奶产能过剩 以及产品主粮属性削弱 [70][71][72][73] - 未来增长机遇在于B端市场扩张 政策支持 冷链物流升级以及生物技术应用 [76][77][78][79] 行业定义与加工流程 - 乳制品是以生鲜乳为主要原料 通过加工工艺生产的产业 连接农牧业与食品加工业 [9] - 主要产品包括液体乳 奶粉 奶酪 黄油及冰淇淋等 [11] - 加工流程涵盖杀菌 发酵 浓缩 干燥及混合等多个环节 [7][8] 行业发展历史 - 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分为六个阶段 从1949年的贫瘠期到2020年后的恢复期 [12] - 关键节点包括改革开放推动技术引进 UHT技术普及 三聚氰胺事件及疫情后复苏 [12][13] - 伊利和蒙牛在1997-2007年引领行业增长 年均增速超60% [12] 行业现状与规模 - 2024年乳制品销售额整体下降3.1% 而整体快消品市场增长3.0% [15][16][18] - 酒类增速6.4% 饮料增速6.3% 为增长最快品类 [16][18] - 2024年乳制品市场零售规模达5217亿元 预计2026年达5967亿元 [21][26] - 奶类产量波动 2024年自产牛奶量4155万吨 [23][35][36] 行业政策环境 - 政策导向从安全重建转向高质量与竞争力提升 [27][29] - 具体政策包括提升质量安全标准 支持奶源基地建设及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28] - 新国标GB25190禁用复原乳 推动生鲜乳使用率提升 [28][29] 行业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涵盖上游奶源供应 中游加工及下游销售 [31][32] - 上游原奶存在缺口 2024年进口大包粉折原奶488万吨 占原料总供应量10.5% [35][36][38] - 中游乳品制造环节毛利率最高 可达30%以上 为价值创造核心 [39][40][41] - 下游销售以线下渠道为主 2024年占比83% 线上渠道占比17% [42][44][45] 消费市场分析 - 中国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量远低于发达国家 2022年中国人均消费32.5KG 而澳大利亚达94.2KG [51] -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16.28KG 农村居民仅8.94KG 下沉市场空间巨大 [49][50] - 消费结构以液体乳为主 占比44.0% 奶粉占比32.5% [56][57] - 液体乳中常温白奶占83% 低温鲜奶占17% [56][57][59] 行业竞争格局 - 伊利和蒙牛为行业双龙头 2024年伊利市场份额30.2% 蒙牛25.9% [60][61][62] - 两者在常温白奶 常温酸奶等细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62] - 光明和娃哈哈等其他品牌市场份额较小 [61] 企业案例分析 - 伊利集团为全球乳业五强 产品涵盖液体乳 奶粉 酸奶 冷饮及奶酪 [64][65][66] - 2024年液体乳收入占比64.78% 奶粉及奶制品占比25.63% [67][69] - 核心大单品包括伊利纯牛奶 金典和安慕希 合计规模680亿元 占业绩54% [65][69] 未来发展挑战 - 供应链成本风险 豆粕等饲料价格2024年同比上涨18% 占原奶成本62% [70] - 原奶产能过剩 2025年预计仍超110万吨 喷粉储存每吨亏损1.5万-1.9万元 [70] - 产品主粮属性削弱 消费场景被其他品类侵蚀 [71] - 深加工技术瓶颈 70%核心原料依赖进口 深加工产品占比仅7.3% [72] 未来发展趋势 - B端市场机遇 奶酪 黄油等固态乳制品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达70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4.3% [76] - 政策支持 学生奶计划目标2025年惠及3500万学生 推动人均消费量提升 [77] - 冷链物流升级 数智化技术使鲜奶损耗率从15%降至5% 支撑低温奶渗透率向40%突破 [78] - 生物技术应用 合成生物学和微生物发酵等技术推动产业向生物制造新范式转型 [79]
消费前先“探路”?黑猫投诉藏着避坑关键信息
新浪财经· 2025-09-22 11:40
这些场景并非个例。黑猫投诉平台将分散在各地、各领域的消费问题汇总公示,相当于为消费者搭建了 一个"集体经验库"——别人踩过的坑,你无需再试;多数人认可的靠谱选择,也能为你的决策提供重要 参考。更关键的是,这些信息并非静态数据,而是随着消费市场动态更新:新出现的网红美妆品牌是否 有"过敏退款难"的投诉,老字号家电品牌是否存在"售后网点缩减、维修难"的问题,甚至节假日热门的 旅游平台是否有"预订酒店后被临时取消""强制捆绑消费"的反馈,都能在这里找到踪迹。而且平台还会 对投诉数据进行梳理,定期发布"消费预警报告",提醒消费者近期需注意的高频问题领域,比 如"618""双11"大促期间的"虚假折扣""预售不发货",寒暑假期间的"培训退费纠纷"等。 逛家电卖场时纠结两款冰箱选哪款?刷到网红课程想报名又怕"货不对板"?网购千元以上的家具,担心 物流破损后商家不认账?给宝宝选奶粉,想确认品牌是否有过质量投诉?面对五花八门的消费选项,从 日常刚需到大额支出,不少人都有过"怕踩坑却没头绪"的困惑——其实在下单前,有个地方能帮你提前 看清"消费真相",那就是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上公示的海量信息。 如今消费选择越 ...
育儿补贴来了 部分母婴产品价格波动引关注
新华社· 2025-09-22 08:17
育儿补贴政策实施 - 2025年1月1日起全国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所有家庭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儿童满3周岁 [1] 母婴消费市场价格动态 - 部分区域出现母婴用品及产检项目价格波动现象 例如河南部分零售点奶粉价格从240元/桶涨至251元/桶 [1] - 实际终端购买价格因优惠活动存在差异 消费者通过参与店家活动后实际购买价可低至236元/桶 [1] - 部分奶粉生产商发布公告称价格波动源于成本上升及产品升级因素 另有商家明确表示未对产品进行涨价 [1] 行业监管与政策建议 - 专家建议政府加强重点领域价格监测与监管 防止借政策契机乱涨价行为影响政策实施效果 [1] - 需引导公众理性认知政策红利与市场规律关系 共同维护生育支持环境的健康有序发展 [1]
新乳业跌2.03%,成交额4787.0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296.9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2:1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2日盘中股价下跌2.03%至16.90元/股 总市值145.45亿元 成交额4787.07万元 换手率0.33%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96.98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6.28%和11.93%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4.55%和35.99%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8.80% 但近期呈下跌趋势(5日跌3.81% 20日跌7.50% 60日跌9.96%) [1] -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4月10日净买入6708.16万元 买入总额1.39亿元(占比27.48%) 卖出总额7234.20万元(占比14.26%) [1]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为乳制品及含乳饮料研发生产销售 液体乳占比91.70% 其他业务占比7.47% 奶粉占比0.8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饮料乳品-乳品 概念板块涵盖植物蛋白 新零售 多胎概念 社区团购 融资融券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68万户 较上期减少3.70% 人均流通股50,691股 较上期增加3.84% [2] - 十大流通股东出现显著调整:中欧价值智选混合A减持158.97万股至590.28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新进持股449.83万股 华安安信消费混合A增持47.76万股至399.34万股 信澳品质回报新进持股389.55万股 中欧新兴价值退出十大股东 [3] 财务业绩与分红记录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26亿元 同比增长3.01% 归母净利润3.9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3.7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76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4.48亿元 [3]
贝因美跌2.00%,成交额7610.8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02.9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2:05
股价表现 - 9月22日盘中下跌2%至6.37元/股 成交7610.86万元 换手率1.1% 总市值68.8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1.31% 但近5日下跌5.07% 近20日下跌13.92% 近60日微跌0.16% [2] - 年内24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7日净买入1776.76万元 买入总额3.29亿元(占比11.69%) 卖出总额3.11亿元(占比11.06%) [2]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602.98万元 特大单买入247.59万元(占比3.25%) 卖出268.92万元(占比3.53%) [1] - 大单买入678.09万元(占比8.91%) 卖出1259.74万元(占比16.55%)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55亿元 同比减少4.37% 归母净利润7404.71万元 同比增长43.68%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奶粉类89.2% 其他类5.55% 米粉类3.54% 用品类1.71% [2]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4.33万户 较上期增加26.4% 人均流通股7538股 减少20.89% [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新进第五大股东持股482.07万股 天弘中证食品饮料ETF新进第六大股东持股374.96万股 [3] 公司概况 - 主营婴幼儿食品及奶基营养品研发生产销售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饮料乳品-乳品 [2] - 概念板块涵盖宠物经济 新零售 网红经济 小盘 跨境电商等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61亿元 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上海市单月出口规模首超1800亿元 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首次突破四成
新华财经· 2025-09-19 13:49
新华财经上海9月19日电(记者吴宇)来自上海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上海市实现进出口3874.3 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1.7%,自今年2月份以来已连续7个月保持增长。其中,出口1830.8亿 元,单月规模首超1800亿元,同比增长17.1%;进口2043.5亿元,同比增长7.3%。 在8月份的强势拉动下,前8个月,上海市累计进出口2.94万亿元,同比增长4.5%,较前7个月增速提升1 个百分点。 8月份,上海市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1668.5亿元,同比增长31.5%,增速连续3个月超30%,占全市外贸 总额的比重升至43%,拉动当月上海市进出口增长11.5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凭借灵活性、 市场敏锐度,正逐渐成为上海"稳外贸"的关键力量。 对新兴市场出口大幅增长,是上海市单月出口规模首超1800亿元的一大动力。8月份,上海市对非洲、 东盟、中东、印度等新兴市场出口总额达537.4亿元,同比增长45%,拉动全市当月出口增速10.7个百分 点。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工程机械两类商品出口表现突出,出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0.6倍、 72.8%,合计拉动上海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16.5个百分点。 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