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证指数涨1.14%报3833.6点
新永安国际证券· 2025-08-29 04:57
全球宏观经济与政策 - 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速从初值3.0%上修至3.3%,主要受企业投资(增速5.7%)和贸易推动[1][8][12] - 美联储理事沃勒预计9月降息25个基点,未来三至六个月将进一步降息,取决于数据表现[12]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延长对华301条款关税的部分豁免至11月29日[12] 中国股市表现 - 上证指数涨1.14%报3843.6点,深证成指涨2.25%,创业板指涨3.82%,TMT板块热度持续,半导体领涨[1] - 香港恒生指数收盘跌0.81%报24998.82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94%,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1.15%[1] - 港股大盘成交额3914.883亿港元,半导体走强,油气股活跃,医疗保健业继续回调[1] 企业业绩与IPO动态 - 中芯国际中期纯利升35.6%至3.21亿美元,收入增22%至44.56亿美元[13] - 安得智联递交港上市申请,上半年收入108.85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20.23%[10] - 奇瑞汽车拟发行不超过6.99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计划在港交所挂牌上市[10] 行业与板块动向 - 中国将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更好满足住房需求[8][12] - 半导体板块表现强劲,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分别上涨8.44%和10.76%[13][17] - 激光雷达厂商图达通寻求通过SPAC上市,首季度亏损收窄至1481.3万美元[10] 国际市场与数据 - 美国三大股指小幅收涨,道指涨0.16%,标普500指数涨0.32%,纳指涨0.53%[1] - 欧洲主要股指收盘涨跌不一,法国财长称该国并未陷入金融危机[12] - 美国7月新建住宅销量年率为652k,高于预期的627k[16]
中泰国际每日动态-20250829
中泰国际· 2025-08-29 04:40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203点或0.8%,收报24,998点[1] - 恒生科指下跌0.9%,收报5,644点[1] - 大市成交金额达3,915亿港元,美团、盈富基金及阿里巴巴成交金额分别为321.8亿、316.1亿及200.6亿港元[1] - 港股通净流出204.4亿港元[1] 个股及板块表现 - 美团因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大幅下跌,股价大跌12.6%[1] - 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股价分别上升10.8%和8.4%[1] - 中兴通讯和长飞光纤股价分别大升9.7%和25.4%[1] - 中海油、中国财险、地平线及携程于业绩后股价上升3.1%至14.7%不等[1] 估值与市场展望 - 恒生指数未来12个月预测PE接近11倍,接近过去七年80%分位数[2] - 未来12个月ROE分位数为50%左右[2] 行业动态:汽车板块 - 地平线机器人上半年收入同比增67.6%,毛利率由79%下降至65.4%[3] - 上半年研发开支23亿,同比增62%,净亏损52.3亿[3] - 业绩公布后股价单天上涨14.7%[3] 行业动态:医疗保健 - 信达生物上半年收入同比增50.6%至59.5亿元,股东净利润8.3亿元[4] - 毛利率提升约3个百分点,研发费用同比下降三成[4] - 上半年海外授权交易首付款8000万美元[4] 行业动态:新能源及公用事业 - 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上海电气股价分别上升5.7%、1.6%、2.5%[5] - 北控水务股价上升1.9%[5] 公司研报:石药集团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18.5%至132.7亿元,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15.6%至25.5亿元[6] - 原料产品和功能食品收入分别同比增11.9%和8.0%,成药板块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2.3%[6] - 销售与管理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比例环比下降约3个百分点[6] - 与美国Madrigal达成授权协议,首付款1.2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最高19.6亿美元[8] - 目标价上调至8.90港元,维持"中性"评级[9] 公司研报:中集安瑞科 - 2025年上半年股东净利润同比上升15.6%至5.6亿元,总收入同比上升9.9%至126.1亿元[10] - 清洁能源板块收入同比上涨22.2%至96.3亿元,毛利率轻微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14.5%[10] - 上半年新签订单金额同比下跌34.5%至107.4亿元[11] - 在手订单总金额同比略降0.6%至291.8亿元[11] - 目标价由7.00港元上调至7.40港元,维持"中性"评级[13]
基本面稳定修复,但长端利率波动性明显加大
华泰证券· 2025-08-29 02:53
实体经济走势 - 日本二季度GDP季环比折年增长0.6%[9][10] - 8月制造业PMI升至49.9接近荣枯线,服务业PMI回落至52.7仍处扩张区间[2][16] - 6月名义工资增速回升至2.2%,失业率持平于2.5%[2][19][20] - 6月零售总额环比(季调后)回升至0.9%[2][25] - 7月出口同比降至-2.3%,其中对美出口下降10.1%[3][47][50] - 6月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从-0.6%回升至2.8%[3][57] - 7月CPI同比降至2.9%,能源分项同比回落至-1%[3][59][65] 资产价格表现 - 日经225指数8月上涨4.2%,创历史新高[4][89][90] - 10年期日债收益率上行7bp至1.62%,30年期升至3.21%创历史新高[4][98] - 美日10年期国债利差收窄17bp至266bp,日元升值0.9%至147.8日元/美元[4][97] 宏观政策与预期 - 日本央行维持政策利率0.5%不变,表态偏鹰[5] - 市场预期日本年内累计加息17bp[4][96][99] - 美日达成关税协议,但对汽车等商品征收15%关税细节存在分歧[5]
资产价格点评:人民币突破后的悬念和影响
民生证券· 2025-08-29 02:43
人民币汇率升值原因 - 人民币汇率上涨源于美联储政策转向、国内政策引导和市场情绪修复共同作用[2] - 美元指数2025年较1月高点累计贬值约10%但人民币中间价仅上涨1.2%形成补涨势能[3] - 央行8月25日以来中间价累计上调258个基点强化稳汇率信号[2] - A股企稳回升引发股市与汇市联动8月28日上证指数V型反弹与离岸人民币升值同步[3] 未来走势与影响 - 若央行放开约束美元指数98低位下人民币汇率可能升值至7左右[6] - 央行可能放缓中间价上调节奏通过小步快跑方式引导汇率回归[6] - 国际资本从低收益美元资产向A股等高息人民币资产转移推升核心资产估值[6] - 人民币成为套息货币意外大幅升值导致交易平仓短期内弹性较大[4] 风险提示 - 国内经济增长和政策推动不及预期可能影响汇率走势[6] - 美国经贸政策大幅变动或关税扩散超预期导致全球经济放缓[6]
环球市场动态:短期港币汇率或偏强运行
中信证券· 2025-08-29 02:34
全球股市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创新高,道指涨0.16%至45,636.9点,标普500涨0.32%至6,501.9点,纳指涨0.53%至21,705.2点[3][8] - 欧洲股市整体收跌,泛欧Stoxx 600指数跌0.2%,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42%,德国DAX微跌0.03%[3][8] - 港股三连跌,恒生指数跌0.81%失守25,000点,科技股和消费股领跌[9][10] - A股强势反弹,科创50指数涨7.23%,成交额重回3万亿元人民币[3][15] - 拉美股市表现强劲,巴西IBOVESPA指数涨1.32%至141,049.2点,墨西哥IPC指数涨0.86%至59,151.7点[7][8] 外汇与商品市场 - 美元指数下跌0.4%至97.813,因市场等待美国通胀数据及美联储法律纠纷进展[4][25] - 国际油价上涨,纽约期油涨0.7%至64.6美元/桶,布伦特期油涨0.84%至68.62美元/桶[4][25] - 国际金价上涨1.2%至3,445.8美元/盎司,受地缘政治和美元走弱推动[4][25] 利率与债券市场 - 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趋平,10年期收益率跌3.1个基点至4.20%,30年期跌4.6个基点至4.88%[28] - 美联储9月会议预计降息22个基点,年内累计降息55个基点[28] - 韩国央行维持利率在2.5%不变,但预计10月降息25个基点至2.25%[21] 企业动态与行业新闻 - 理想汽车(LI US)二季度收入和销量未达指引,预计三季度交付9.0-9.5万辆汽车,营收248-262亿元人民币[8] - 英伟达(NVDA US)财报优于预期,但股价跌0.79%,因市场担忧中国可能拒绝采购H20芯片[8] - 安踏体育(2020 HK)上半年营收708.3亿元人民币(+13.6%),净利润70.3亿元人民币(+14.5%)[12] - 美团(3690 HK)因外卖价格战业绩大幅低于预期,股价跌12.5%[10]
每日报告精选-20250829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29 02:04
宏观与策略 - 美国实际平均进口税率较2024年底仅上升6.6个百分点,明显不及市场预期[5] - 若美国实际平均进口税率上升10%,可能推升PCE同比增速至3.1%,核心PCE至3.4%[7] - 国内耐用品内销景气改善,乘用车零售增速回升,空调内销增长14.3%[10] - 建工需求偏弱,钢铁和玻璃价格下滑,但水泥价格因错峰生产加强环比回升[11] - 稀土价格因总量调控政策落地大幅上涨,煤炭价格受反内卷情绪影响持续上行[11] 保险行业 - 2025年1-7月保险行业保费收入42,085亿元,同比增长6.8%,寿险增长9.1%[14] - 25Q2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36.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9%,债券配置提升1.6个百分点至51.1%[17] - 上市险企产品策略向分红险转型,预计利好降低刚性负债成本[20] 钢铁行业 - 2025年1-7月中国粗钢产量5.94亿吨,同比下降3.10%,行业供给收缩[25] - 钢铁行业利润修复预期增强,因铁矿石和焦煤价格趋弱[26] 航空与交通 - 2025年暑运航空客流同比增长超3%,客座率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但国内含油票价同比下降4-5%[29] - 国内港口货物吞吐量环比增长2.6%,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增长0.3%,出口景气边际回升[12] 人工智能与科技 - DeepSeek-V3.1发布,加强智能体支持,使用针对国产AI芯片设计的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37] - 国务院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39]
反内卷影响详细测算:牛市的逻辑:产能过剩下行拐点到来
信达证券· 2025-08-29 02:04
工业总产能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能现价规模达186.7万亿元,相当于GDP的135.7%[11] - 工业总产能经历三轮扩张:2018年(增速峰值5.7%)、2021年(增速超10%)、2023-2024年(2024年二季度增速5.9%)[16][18][27] - 产能消化渠道占比:内销(60%-70%)、出口(<10%)、库存变动(<1.5%)[19] 产能过剩与历史周期 - 三次产能过剩周期:2015-2016年(峰值占比6.6%)、2020年(峰值占比5.2%)、2023年以来(2024年三季度峰值占比4.3%)[30][32][33] - 2025年二季度工业产能增速降至4.6%,连续三个季度低于GDP增速[27] - 高技术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显著偏低(2025年Q2医药制造业分位数2%,化学原料制造业分位数2%)[40] 反内卷政策影响 - 反内卷政策聚焦产能治理,包括落后产能退出、并购重组及新增产能控制[42] - 政策推动产能过剩下行拐点,并可能带动PPI上行拐点(2025年7月PPI同比-3.6%,环比降幅收窄0.2%)[43][44] - 需配套需求侧措施(基建、房地产、消费)以实现增长动能再平衡[45][60] 资本市场与行业机会 - 历史显示产能过剩化解与PPI回升伴随牛市(2016-2017年沪深300涨48%,2020-2021年涨66%)[61] - 六维度筛选模型推荐行业:有色金属(总分4分)、光伏(电气机械制造业,总分3分)[63][69] - 风险因素:反内卷推进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历史规律失效[70]
高技术制造业宏观周报: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显著回升-20250828
国信证券· 2025-08-28 15:26
指数与行业景气度 - 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A录得0.6,指数B为52.0,较上周显著回升[1][11] - 新能源、半导体、医药行业景气度上升,航空航天和计算机行业景气度不变[1][11] 价格变动与数据跟踪 - 6-氨基青霉烷酸价格190元/千克,较上周上升10元/千克(涨幅5.3%)[2][12] - 动态随机存储器价格1.8870美元,较上周上升0.073美元(涨幅3.9%)[2][12] - 六氟磷酸锂价格5.58万元/吨,较上周上升0.08万元/吨(涨幅1.4%)[2][12] - 晶圆价格2.80美元/片,较上周下降0.01美元/片(跌幅0.4%)[2][12] - 丙烯腈价格8250元/吨,液晶显示器价格指数91.04,均与上周持平[2][12] 政策与产业动态 - 国务院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2][13] - 目标2030年智能终端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2][13] -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3][14] 风险提示 - 高技术制造业指标可能因结构调整和政策干预失灵[4][24] - 经济增速下滑可能对行业产生负面影响[4][24]
解读《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人工智能+”培育智能经济新范式
银河证券· 2025-08-28 15:26
政策演进与目标 - 中国AI顶层设计经历四次跃迁:从技术突破(2021年)→基础设施(2023年)→产业赋能(2024年)→全面社会变革(2025年)[13][15][16] - 政策设定三阶段目标:2027年AI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2030年智能终端普及率超90%、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社会[8][20][21] - 2025年AI核心产业规模达6964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约0.5%[101][104][105] 产业规模预测 - 2035年AI核心产业规模在乐观/中性/悲观情景下分别达36.63/24.92/16.72万亿元人民币[8][110][112] - 2025-2035年间AI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平均增速贡献约1.3%,2035年拉动实际GDP增长14.8%[8] - 2024年AI消费级硬件市场规模突破1.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10%(高于社会消费增速3.4%)[71] 技术发展与支撑 - 中国数据量将从2025年51.78ZB增至2029年136.12ZB,年复合增长率26.9%[53][54] - 建成7个数据标注基地,形成335个高质量数据集,支撑121个国产大模型训练[53] - 2023年中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27.63万台,占全球总量51%[66][70] 投资主线 - 算力基础设施:涵盖芯片、服务器、智算中心及绿色算力配套[8][55] - AI Agent与MaaS服务:垂直行业软件、低代码平台及系统集成商[8][59] - 智能终端与边缘AI:智能网联汽车、AI手机/PC、AR/VR及边缘计算设备[8][72] - AI+绿色低碳:智慧电网、工业节能、碳管理软件[8] - AI+消费:智能家居、虚拟人、沉浸式体验及O2O平台[8][30]
工业企业利润点评:反内卷初见成效,低基数下利润迎来修复
华福证券· 2025-08-28 11:37
利润表现与修复因素 - 7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跌幅收窄至-1.5%,较6月改善2.8个百分点[3] - 营业成本同比大幅下降至0.8%(2024年9月以来新低),从拖累利润3.8个百分点逆转为拉动8.0个百分点[3] - 投资收益拖累利润增长8.8个百分点(高基数影响)[3] 营收与需求状况 - 累计营收同比增速降至2.3%(年初以来新低),较6月回落0.2个百分点[3] - 实际产成品库存同比降至6.2%(年初新低),名义库存同比降至2.4%[4] 行业分化表现 - 制造业累计利润同比改善至4.8%(较上半年上升0.3个百分点)[4] - 采矿业累计利润同比恶化至-31.6%(跌幅加深1.3个百分点)[4] - 公用事业累计利润同比改善至3.9%(较上半年上升0.6个百分点)[4] 政策与风险提示 - 货币政策需通过降息稳定地产预期和耐用消费品需求[5] - 财政政策需准备扩张以应对出口降温风险[5] - 货币宽松与财政扩张存在不及预期风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