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从药明康德开发者日看 CDMO 和创新药产业趋势
华福证券· 2025-09-28 11:10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8] 核心观点 - 创新药技术创新推动药物分子复杂度提升 单个分子研发/生产价值量持续增长[5] - 全球药企研发投入与外包率双提升 小分子CDMO未来5年复合增速有望达16%+ 其中多肽CDMO增速25%+ 寡核苷酸CDMO增速31%+[5] - 国内头部CDMO企业在外部环境不确定下展现出更强订单获取能力和运营效率[5] - 海外头部CDMO公司25Q2实现稳健增长 部分公司上调全年业绩指引 行业景气度加速回升[5] - 创新主线预计十一假期后再次崛起 主要基于三季报业绩预期、四季度国际会议催化及调整到位等因素[6] 行情回顾总结 - 本周(2025年9月22日-26日)中信医药指数下跌2.1% 跑输沪深300指数3.2pct 在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5位[4] - 2025年初至今中信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22.6% 跑赢沪深300指数7.0pct 在中信行业中排名第10位[4] - 本周涨幅前五个股:向日葵(+57.9%)、奥浦迈(+23.9%)、信立泰(+15.8%)、华兰股份(+15.1%)、江苏吴中(+14.1%)[4] - 医药子板块表现:医疗器械-0.7% 化学制剂-1.7% 生物医药III-2.0% 中成药-2.1% 医药流通-2.2% 化学原料药-3.5% 医疗服务-3.9%[52] - 截至2025年9月26日 医药板块整体估值30.23 相对同花顺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估值溢价率为17.38%[56] 产业趋势分析 - 药物分子复杂度显著提升:2021-2025年分子平均重量增加14% 分子量>600Da比例提升63% 长合成步骤分子平均合成步骤数增加22%[19] - 全球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15-2024年从1549亿美元增至2776亿美元(CAGR 6.7%) 预计2029年达3731亿美元(24-29年CAGR 6.1%)[22] - CRO外包率快速提升:2015-2024年从34.8%提升至51.9% 预计2029年达60%[26] - 全球小分子CDMO规模:2015-2024年从235亿美元增至521亿美元(CAGR 9.2%) 预计2029年达1120亿美元(24-29年CAGR 16.6%)[27] 重点公司表现 - 药明康德:2024-25H1为FDA批准的40个小分子创新药中8个提供生产服务(占比20%) 25H1占比22%高于2024年的19%[31] - 药明康德新车间投产效率:2017-2024年新车间从投产到满产时间从22.6个月缩短至2.2个月[31] - 海外CDMO公司25Q2业绩:Lonza收入增长19%(大分子CDMO)、三星生物收入增长23%(大分子CDMO)、Siegfried收入基本持平(小分子CDMO)[43] 投资建议组合 - 本周关注组合:康方生物、百利天恒、苑东生物、汇宇制药、美好医疗、百奥赛图、立方制药[6] - 十月关注组合:恒瑞医药、康方生物、益方生物、康弘药业、京新药业、奥赛康、一品红、九典制药、微创医疗、开立医疗[6] - 组合表现:本周周度组合算术平均跑输医药指数3.7pct 跑输大盘6.9pct;月度组合跑输医药指数0.1pct 跑输大盘3.3pct[15][16] 港股市场表现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2.8% 跑输恒生指数1.2pct[70] - 2025年初至今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86.4% 跑赢恒生指数56.1pct[70] - 涨幅前五个股:Guanze Medical(+27.5%)、中国医疗集团(+20.9%)、医汇集团(+20.0%)、帝王国际投资(+17.0%)、大健康国际(+16.3%)[73]
贸促会: 美国反复调整关税政策致7月全球经贸摩擦再升温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10:46
中国贸促会2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10,处于高位。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 金额同比上升6.6%,环比上升27.6%。 贸促会新闻发言人王冠男在当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称,受美国反复调整关税政策影响,7月全球 经贸摩擦再次升温。 分国别看,在监测范围内的20个国家(地区)中,美国、欧盟和巴西的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位居前三,美国 的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最多,连续13个月居首。 分行业看,在监测范围内13个主要行业中,经贸摩擦措施的冲突点聚焦于电子、化工、运输设备、机械 设备、医药、轻工和有色金属行业,其中电子行业经贸摩擦指数居首。 在涉华经贸摩擦方面,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指数为107,处于高位。其中,美国涉华经贸摩擦 指数最高,无人机、太阳能电池和人工智能芯片等电子行业涉华经贸摩擦指数处于高位。当月,19个国 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16.4%,环比上升11.9%。 ...
节前增配大盘价值,成长内高低切
华泰证券· 2025-09-28 10:35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A股大盘择时模型 - **模型名称**:A股多维择时模型[2][9] - **模型构建思路**:从估值、情绪、资金、技术四个维度对万得全A指数进行整体方向性判断,左侧指标(估值、情绪)采用反转逻辑规避风险,右侧指标(资金、技术)采用趋势逻辑捕捉机会[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选取四个维度的具体指标: - 估值维度:股权风险溢价(ERP)[9][15] - 情绪维度:期权沽购比、期权隐含波动率、期货会员持仓比[9][15] - 资金维度:融资买入额[9][15] - 技术维度:布林带、个股涨跌成交额占比差[9][15] - 各维度日频发出信号,每日信号取值为0(看平)、+1(看多)、-1(看空)[9] - 以各维度得分之和的正负性作为大盘多空观点的依据[9] 2. 红利风格择时模型 - **模型名称**:红利风格择时模型[3][17]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中证红利相对中证全指的动量、10Y-1Y期限利差和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三者的趋势进行择时[3][1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选取三个维度的指标: - 中证红利相对中证全指的动量:红利风格正向指标[21] - 10Y-1Y期限利差:红利风格负向指标[21] -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红利风格正向指标[21] - 三个指标从趋势维度日频发出信号,每日信号取值为0(看平)、+1(看多)、-1(看空)[17] - 以各维度得分之和的正负性作为红利风格多空观点的依据[17] - 当模型看好红利风格时全仓持有中证红利,不看好时全仓持有中证全指[17] 3. 大小盘风格择时模型 - **模型名称**:大小盘风格择时模型[3][22] - **模型构建思路**:采用基于拥挤度分域的趋势模型进行择时,在不同拥挤度区间采用不同参数的双均线模型判断趋势[3][22][2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以沪深300指数和万得微盘股指数为大小盘风格代表[22] - 从动量视角和成交视角计算大小盘风格拥挤度得分[22][26]: - 动量之差:计算万得微盘股指数与沪深300指数的多窗长(10/20/30/40/50/60日)动量之差,进一步计算各窗长动量之分的3.0/3.5/4.0/4.5/5.0年分位数的均值,对6个计算窗长下分位数最高的3个结果取均值作为小盘风格的动量得分,最低的3个结果取均值作为大盘风格的动量得分[26] - 成交额之比:计算万得微盘股指数与沪深300指数的多窗长(10/20/30/40/50/60日)成交额之比,进一步计算各窗长成交额之比的3.0/3.5/4.0/4.5/5.0年分位数的均值,对6个计算窗长下分位数最高的3个结果取均值作为小盘风格的成交量得分,最低的3个结果取均值作为大盘风格的成交量得分[26] - 将小盘风格的动量得分和成交量得分取均值得到小盘风格的拥挤度得分,大于90%视为触发高拥挤;将大盘风格的动量得分和成交量得分取均值得到大盘风格的拥挤度得分,小于10%视为触发高拥挤[26] - 若最近20个交易日中曾触发过高拥挤,视为运行在高拥挤区间,否则为低拥挤区间[24] - 在高拥挤区间采用小参数双均线模型应对风格反转,在低拥挤区间采用大参数双均线模型跟踪中长期趋势[24] 4. 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名称**:遗传规划行业轮动模型[4][29][32] - **模型构建思路**:采用双目标遗传规划技术直接对行业指数的量价、估值等特征进行因子挖掘,每季度末更新因子库,周频调仓[4][29][3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底层资产为32个中信行业指数[29] - 使用双目标遗传规划,以|IC|和NDCG@5两个指标同时评价因子的分组单调性和多头组表现[32] - 采用NSGA-II算法提升因子多样性、降低过拟合风险[33] - 结合贪心策略和方差膨胀系数,将共线性较弱的多个因子合成为行业得分[33] - 每周末选出多因子综合得分最高的五个行业进行等权配置[4][29] - 最新一期权重最大的因子基于单行业流动性中性化后的估值水平构建[36]: - 在截面上,用全体行业市净率滚动4年分位数对标准化月度成交额开展带有常数项的一元线性回归,取残差,记作变量A[37] - 在过去15个交易日中,取A最小的9个交易日,取其之和,记作变量B[37] - 在过去15个交易日中,对B开展zscore标准化;对于大于2.5的数值,进行反转即乘以-1;最后计算这15个交易日之和[37] 5. 中国境内全天候增强组合 - **模型名称**:中国境内全天候增强组合[5][38] - **模型构建思路**:采用宏观因子风险预算框架,选取增长超预期/不及预期、通胀超预期/不及预期四种宏观风险源作为平价对象,在四象限风险平价的基础上基于宏观预期动量的观点主动偏配看好象限[5][3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宏观象限划分与资产选择:选择增长和通胀维度,根据是否超预期划分为四象限,结合"定量+定性"的方式确定各象限适配的资产[41] - 象限组合构建与风险度量:象限内资产等权构建子组合,注重刻画象限的下行风险[41] - 风险预算模型确定象限权重:每月底根据"象限观点"调整象限风险预算,进行主动偏配[41] - "象限观点"由宏观预期动量指标给出,该指标综合考虑资产价格交易的"买方预期动量"和经济指标预期差体现的"卖方预期差动量"[41] - 模型月频调仓,9月配置观点为超配"增长超预期"象限和"通胀超预期"象限[5]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A股多维择时模型 - 回测区间:2010-01-05至2025-09-26[14] - 年化收益:25.23%[14] - 最大回撤:-28.46%[14] - 夏普比率:1.17[14] - Calmar比率:0.89[14] - YTD收益:40.98%[14] - 上周收益:0.15%[14] 2. 红利风格择时模型 - 回测区间:2017-01-03至2025-09-26[20] - 年化收益:16.04%[20] - 最大回撤:-25.52%[20] - 夏普比率:0.87[20] - Calmar比率:0.63[20] - YTD收益:21.75%[20] - 上周收益:0.23%[20] 3. 大小盘风格择时模型 - 回测区间:2017-01-03至2025-09-26[27] - 年化收益:26.25%[27] - 最大回撤:-30.86%[27] - 夏普比率:1.09[27] - Calmar比率:0.85[27] - YTD收益:65.89%[27] - 上周收益:1.07%[27] 4. 遗传规划行业轮动模型 - 回测区间:2022-09-30至2025-09-26[32] - 年化收益:32.60%[32] - 年化波动:17.95%[32] - 夏普比率:1.82[32] - 最大回撤:-19.63%[32] - 卡玛比率:1.66[32] - 上周表现:0.27%[32] - YTD收益:36.44%[32] 5. 中国境内全天候增强组合 - 回测区间:2013-12-31至2025-09-26[42] - 年化收益:11.53%[42] - 年化波动:6.16%[42] - 夏普比率:1.87[42] - 最大回撤:-6.30%[42] - 卡玛比率:1.83[42] - 上周表现:0.66%[42] - YTD收益:9.02%[42]
中国贸促会:7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10,处于高位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09:13
从国别指数看,在监测范围内的20个国家(地区)中,美国、欧盟和巴西的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位居前三, 美国的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最多,连续13个月居首。 在涉华经贸摩擦方面,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指数为107,处于高位。其中,美国涉华经贸摩擦 指数最高,无人机、太阳能电池和人工智能芯片等电子行业涉华经贸摩擦指数处于高位。当月19个国家 (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16.4%,环比上升11.9%。 从行业指数看,在监测范围内13个主要行业中,经贸摩擦措施的冲突点聚焦于电子、化工、运输设备、 机械设备、医药、轻工和有色金属行业,其中电子行业经贸摩擦指数居首。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28日电中国贸促会28日召开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王冠男在会上发布7 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 从分项指数看,在监测范围内的20个国家(地区)共发布76项进出口关税措施,发起19起贸易救济调查, 向WTO提交技术性贸易壁垒(TBT)通报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通报134项,发布进出口限制措施32 项,发布其他限制性措施197项。其中,进出口关税措施指数在五类分项措施指数中居首,成为各经 ...
贸促会:美国反复调整关税政策致7月全球经贸摩擦再升温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08:47
在涉华经贸摩擦方面,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指数为107,处于高位。其中,美国涉华经贸摩擦 指数最高,无人机、太阳能电池和人工智能芯片等电子行业涉华经贸摩擦指数处于高位。当月,19个国 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16.4%,环比上升11.9%。(完) 贸促会:美国反复调整关税政策致7月全球经贸摩擦再升温 中新社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 尹倩芸)中国贸促会2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 110,处于高位。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上升6.6%,环比上升27.6%。 贸促会新闻发言人王冠男在当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称,受美国反复调整关税政策影响,7月全球 经贸摩擦再次升温。 分国别看,在监测范围内的20个国家(地区)中,美国、欧盟和巴西的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位居前三,美国 的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最多,连续13个月居首。 分行业看,在监测范围内13个主要行业中,经贸摩擦措施的冲突点聚焦于电子、化工、运输设备、机械 设备、医药、轻工和有色金属行业,其中电子行业经贸摩擦指数居首。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陈俊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 ...
中国贸促会:受美国反复调整关税政策影响,全球经贸摩擦再次升温
新华财经· 2025-09-28 07:23
从分项指数看,在监测范围内的20个国家(地区)共发布76项进出口关税措施,发起19起贸易救济调 查,向WTO提交技术性贸易壁垒(TBT)通报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通报134项,发布进出口 限制措施32项,发布其他限制性措施197项。其中,进出口关税措施指数在五类分项措施指数中居首, 成为各经济体国际经贸谈判的关键筹码。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从行业指数看,在监测范围内13个主要行业中,经贸摩擦措施的冲突点聚焦于电子、化工、运输设备、 机械设备、医药、轻工和有色金属行业,其中电子行业经贸摩擦指数居首。 新华财经北京9月28日电 中国贸促会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10,处于高位。受 美国反复调整关税政策影响,全球经贸摩擦再次升温。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上升6.6%,环 比上升27.6%。 据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王冠男介绍,从国别指数看,在监测范围内的20个国家(地区)中,美国、欧 盟和巴西的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位居前三,美国的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最多,连续13个月居首。 ...
中康科技“天宫一号健康产业AI应用能力中枢”发布,以卓越医学理解力重塑行业格局
钛媒体APP· 2025-09-28 06:19
核心观点 - 中康科技发布"天宫一号健康产业AI应用能力中枢" 其核心引擎"卓睦鸟医疗大模型"在MedBench平台"医学语言理解"评测中位列榜首 彰显公司在医药AI领域的领先地位 该中枢通过AI技术深度赋能药企营销 研发 生产 流通全链路 推动健康产业智能化转型 [1][9] 技术领先性 - "卓睦鸟医疗大模型"以700亿参数规模专注医疗领域 深度解析药品说明书 临床指南 医学文献等专业内容 实现对医药专业语言的精准理解和关键信息提取 [2] - 模型在MedBench权威评测平台"医学语言理解"单项中荣登榜首 形成医药AI领域不可复制的专业壁垒 [1][2] 行业应用价值 - 个人效能提升:天宫一号商用智能体提供七大专业能力 医学经理整理联合用药证据时间从数周缩短至几分钟 效率提升至7倍 [3] - 组织协同优化:企业增长工作台预置100+智能体覆盖医药营销全链路 市场部精准描绘患者画像 销售部转化率显著提升 准入部缩短医保政策分析和申报周期 [5][6] - 技术底座支撑:智能体中心由"卓睦鸟医疗大模型"和"天宫一号"决策大模型双核心驱动 融合全渠道市场数据与行业经验 提供四大数据资产支撑 多模型协同实现医保政策变化自动触发策略调整 [8] 战略意义 - 该中枢定位为健康产业AI应用能力统一入口和基础设施标准制定者 连接医药研发 生产 流通 服务全产业链 [8] - 通过开放智能体生态(超市模式与工厂模式)构建人机协同的医药智能工作范式 推动形成开放 创新 共赢的健康产业AI应用生态 [8][9]
日均6个企业团组出国商务洽谈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8 06:05
2025.09.28 本文字数:2015,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高雅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着眼于为出海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完善海外 综合服务体系。 9月28日,中国贸促会在北京举行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王冠男在发布会上表示, 近年来,随着中国积极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持续深化。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更强,国际视野更广,企业出海发展的意愿也更大。 "在当前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企业出海步伐加快,不确定、难 预料的因素也明显增加,企业对高质量海外综合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王冠男称。 根据贸促会数据,自2024年以来,中国贸促会依托贸促会海外代表处和全球394个多双边工商合作机 制,开展服务企业的"千团出海"行动,2024年,共组织2249批次团组赴102个国家和地区考察洽谈,相 当于平均每天有6个企业团组出国进行商务洽谈。 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着眼于为出海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 务体系。统筹法律、金融、物 ...
日均6个企业团组出国商务洽谈
第一财经· 2025-09-28 06:00
2025.09. 28 本文字数:2015,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高雅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着眼于为出海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完善海 外综合服务体系。 9月28日,中国贸促会在北京举行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王冠男在发布会上表 示,近年来,随着中国积极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产业链供应链国 际合作持续深化。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更强,国际视野更广,企业出海发展的意愿也更大。 "在当前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企业出海步伐加快,不确定、 难预料的因素也明显增加,企业对高质量海外综合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王冠男称。 根据贸促会数据,自2024年以来,中国贸促会依托贸促会海外代表处和全球394个多双边工商合作 机制,开展服务企业的"千团出海"行动, 2024年,共组织2249批次团组赴102个国家和地区考察洽 谈,相当于平均每天有6个企业团组出国进行商务洽谈。 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着眼于为出海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 服务体系。统筹法律、金 ...
消费健康行业格局迭代,解码华润三九韧性成长的底层逻辑
新浪财经· 2025-09-28 02:4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医药零售市场因经济环境复杂、消费疲软及带量采购和医保支付改革影响进入调整阶段 消费健康行业面临短期压力 [1] - 2024年上半年中医药行业政策推动、价格调整、技术革新与需求分化交织 A股中药市值前五企业整体增收但利润承压 企业间业绩差距拉大 行业洗牌加速 [2] - 头部企业如华润系通过品牌壁垒和渠道优势实现稳健增长 中小企业受成本压力、集采政策、医保控费和消费疲软影响陷入亏损或利润同比下滑 [2] 长期成长逻辑与政策支持 - 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加速构建分级诊疗体系 推动轻症管理与自我保健 激发OTC药品及个人护理产品需求 [1] - 国家持续出台利好政策 鼓励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 优化集采政策并支持创新药发展 [1] - 202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明确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提升中药质量与竞争力 [3]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 2018年至2023年中国生命健康产业规模从6.83万亿元增长到10.03万亿元 预计2030年达16万亿元 [2] - 消费健康行业规模从约6603亿元增长到约9314亿元 年均增长率7% [2] - 2025年上半年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314元 同比增长3.4% 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9.2% [3] 渠道变革与数字化升级 - 互联网+医疗健康推动销售渠道数字化升级 中医馆、线上线下医疗平台、健康管理app等产品涌现 [3] - 2023年网上药店终端药品销售额达663亿元 2018-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45.5% [3] - 处方药外流政策放开加速改变行业格局和产业链 为自我诊疗等消费健康细分市场带来新机遇 [3] 头部企业竞争优势 - 头部处方药企凭借品牌、规模及成本控制优势在集采中持续获益并强化创新能力 [1] - 品牌OTC龙头企业因院外渠道优势和品牌效应受集采政策影响较小 [1] - 华润三九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8.10亿元 同比增长4.99% [5] 华润三九业务表现与战略 - 999感冒灵颗粒在2024年实体药店销售额Top20品种中位列中成药第一 [5] - 999感冒灵市场份额自2023年起稳居市占率第一 抗病毒细分品类中2025年上半年位列榜首 [6] - 999强力枇杷露和999小柴胡表现亮眼 后者近两年市场份额增速领跑成为新增长动力 [6] 渠道布局与覆盖 - 华润三九三九商道体系完成2.0版本迭代 渠道覆盖从经销商延伸至零售终端 [6] - CHC业务覆盖全国超50万家药店 并与京东大药房、阿里健康大药房等头部平台战略合作 [6] - 2024年实体零售药房销售规模达4527亿元 线上渠道渗透率持续提升 [7] 研发创新与并购整合 - 华润三九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6.62亿元 同比增长68.99% [8] - 获得8个《药品注册证书》覆盖抗感染、围手术期、胃肠消化等领域 在研项目205项包含9个1.1类中药新药 [8] - 2012年以来完成澳诺制药、昆药集团、天士力等10余项并购 在儿童维矿、慢病管理和创新中药等领域构建优势 [9] 合作与市场拓展 - 与赛诺菲、诺和诺德、龙角散、史达德等国际企业合作 引入易善复、好娃娃、康妇特、诺泽、龙角散等品牌拓展中国市场 [9] - 通过医疗场景部向基层医疗机构推广适配药品与诊疗方案 [8] - 头部企业通过品牌力、全渠道布局、高研发投入及并购整合能力主导市场格局 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