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市场牛市
icon
搜索文档
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开始出现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9-28 10:31
以下文章来源于大胡子财研社 ,作者湾区区长 大胡子财研社 . 独到的财经观点,深度的金融分析,助你抓住最新财富机会,实现资产稳步增长! 前几天,最新的社融数据出炉了,其中一个最值得大家留意的数据是存款数据。 最新8月份的数据显示: 8月份东大新增企业存 款2997亿元,同比少增503亿元; 新增的居民存款1100亿元,同比去年少增6000 亿 元。 而在此之前的 7月, 居民存款存量大概是 1.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在银行存款不断下跌、资金显著流出的同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比如券商、基金、保险公司这 些机构的存款,则在显著增长。 因为从数据上看, 这一轮资金转移并没有盲目涌向高风险的领域,而是更多流向相对稳健的理 财、债基产品。 8月份, 非银存款增加了 1.18万亿元 ,同比多增5500亿元。 7月份非银机构的存款增加额更是高达 2.14万亿元 。 今年前8个月,非银存款累计新增达到了 5.87万亿元 ,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新高。 大量存款离开银行存款,流向券商、基金这些机构,说明什么? 说明随着大A资本市场的热度提升, 资金正在不断挪动转场进入资本市场,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已 经开始了。 而且不仅 ...
告别低息、拥抱投资!存款“搬家”潮汐背后
北京商报· 2025-09-28 06:58
"9·24"政策吹起的不仅是股市指数与市值攀升的"春水",更与百姓钱包息息相关。"1%"定存利率令人食之无味,股票市 场与理财成为居民财富流向奔袭的下一站。 回望过去五轮存款"搬家"历程,低利率的推力与投资市场的牵引力有时单独出现,有时却也相伴随行。聚焦当下,住户 存款同比少增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大增正在上演着"此消彼长"的熟悉剧情,遥相呼应的则是月度个人新开股票 账户数环比翻倍的火爆。指尖轻触间的转账与申购指令,虽无声,但已汇成洪流。 趋势已现,高潮未至 彻底引爆市场讨论焦点的是非银存款项目的变动。较居民存款而言,两者月度增量的"潮汐"之间,代表了何种变化?曾 长期占据居民资产配置"首选"位置的银行存款是否上演了搬家潮?"当前居民存款'搬家'的趋势已较为明确,资金流向变 化与利率持续下行、房地产投资属性弱化密切相关,尤其是定存利率跌破一定阈值后,居民通过拉长期限维持收益的路 径被堵死,存款'搬家'逐渐从市场选择演变为时代必然。"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如是说道。 今年以来A股逐步进入牛市通道,截至9月26日,上证指数相较年初涨超14%,A股总市值突破104万亿元,日均成交额超 1.64万亿元,两融余额 ...
信达证券:反内卷政策或带来双重拐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9-27 09:17
反内卷政策背景与执行 - 政策起点可追溯至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首次明确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2] - 2024年12月政策重心从风险预警转向具体整治行动 [2] - 政策涵盖统一大市场建设 十大行业稳增长方案等举措 [2] 反内卷政策执行方式 - 控制新增产能从源头遏制无序扩张 [2] - 淘汰落后产能聚焦优化存量产能结构 [2] - 鼓励兼并重组缓解恶性压价问题 [2] - 政策执行核心集中于产能调控与价格引导 [1][3] 反内卷政策潜在影响 - 有望推动产能过剩下行拐点出现 [1][3] - 随着产能过剩化解加快 PPI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1][3] - 可能出现制造业增长动能阶段性衰减情况 [1][3] - 需同步配套需求侧政策工具实现稳增长目标 [1][3] - 有效扩大需求举措可为资本市场带来牛市支撑 [1][3]
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开始出现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9-25 11:24
最新8月份的数据显示: 8月份东大新增企业存 款2997亿元,同比少增503亿元; 新增的居民存款1100亿元,同比去年少增6000 亿 元。 而在此之前的 7月, 居民存款存量大概是 1.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以下文章来源于大胡子财研社 ,作者湾区区长 大胡子财研社 . 独到的财经观点,深度的金融分析,助你抓住最新财富机会,实现资产稳步增长! 前几天,最新的社融数据出炉了,其中一个最值得大家留意的数据是存款数据。 大量存款离开银行存款,流向券商、基金这些机构,说明什么? 说明随着大A资本市场的热度提升, 资金正在不断挪动转场进入资本市场,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已 经开始了。 而且不仅是居民的存款,就连企业的存款,也开始搬家。 但是和之前大A的几次牛市相比,这一次居民存款搬家,显然更加理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从数据上看, 这一轮资金转移并没有盲目涌向高风险的领域,而是更多流向相对稳健的理 财、债基产品。 比如那些有"相对固定收益的理财收产品,在市场上就很热门。 在银行存款不断下跌、资金显著流出的同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比如券商、基金、保险公司这 些机构的存款,则在显著增长。 8月份, 非银存款 ...
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开始出现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9-18 11:15
存款迁移趋势 - 8月企业存款新增2997亿元 同比少增503亿元 [3] - 8月居民存款新增1100亿元 同比少增6000亿元 [3] - 7月居民存款存量约1.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4] 非银金融机构资金流入 - 8月非银存款增加1.18万亿元 同比多增5500亿元 [6] - 7月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7] - 前8个月非银存款累计新增5.87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8] 资金流向特征 - 资金主要流向稳健型理财及债基产品 [12] -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超30万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 [14] - 避险资产(黄金/白银)成为重要资金去向 [15] 资本市场参与度 - 8月A股新开户数约265万户 环比增35.1% 同比增165% [19] - 开户加速与上证指数8月快速攀升直接相关 [20] - 居民风险偏好仍处低位 直接入市资金规模有限 [14][16] 市场发展预期 - 存款迁移仍处起步阶段 大量资金尚未入场 [16] - 指数上涨速度将决定资金迁移加速度 [21][22] - 政策引导资金共同参与资产价格修复 [26][27] 投资策略导向 - 建议通过资产配置对冲风险 [30] - 强调提升资本市场认知的重要性 [32][36] - 关注全球重大事件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35]
反内卷影响详细测算:牛市的逻辑:产能过剩下行拐点到来
信达证券· 2025-08-29 02:04
工业总产能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能现价规模达186.7万亿元,相当于GDP的135.7%[11] - 工业总产能经历三轮扩张:2018年(增速峰值5.7%)、2021年(增速超10%)、2023-2024年(2024年二季度增速5.9%)[16][18][27] - 产能消化渠道占比:内销(60%-70%)、出口(<10%)、库存变动(<1.5%)[19] 产能过剩与历史周期 - 三次产能过剩周期:2015-2016年(峰值占比6.6%)、2020年(峰值占比5.2%)、2023年以来(2024年三季度峰值占比4.3%)[30][32][33] - 2025年二季度工业产能增速降至4.6%,连续三个季度低于GDP增速[27] - 高技术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显著偏低(2025年Q2医药制造业分位数2%,化学原料制造业分位数2%)[40] 反内卷政策影响 - 反内卷政策聚焦产能治理,包括落后产能退出、并购重组及新增产能控制[42] - 政策推动产能过剩下行拐点,并可能带动PPI上行拐点(2025年7月PPI同比-3.6%,环比降幅收窄0.2%)[43][44] - 需配套需求侧措施(基建、房地产、消费)以实现增长动能再平衡[45][60] 资本市场与行业机会 - 历史显示产能过剩化解与PPI回升伴随牛市(2016-2017年沪深300涨48%,2020-2021年涨66%)[61] - 六维度筛选模型推荐行业:有色金属(总分4分)、光伏(电气机械制造业,总分3分)[63][69] - 风险因素:反内卷推进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历史规律失效[70]
招商证券:如果是短期快速牛市,其带来的可能是暴富效应,可能导致财富再分配和社会贫富分化扩大
搜狐财经· 2025-08-18 05:27
存款迁徙趋势分析 - 2023-2025年存款到期规模分别为83万亿、91万亿、105万亿,货币流动性为资本市场上涨提供支撑 [1] - 资本市场资金主要来源为政策、机构、居民和海外,其中机构资金最终源自居民,政策资金具有逆周期稳定机制 [1] - 4月政策资金明显增量,5-7月进入观察阶段,居民财富流出指标(居民贷款-存款-理财)与A股开户数、非银存款呈现此消彼长关系 [1] 居民财富迁徙特征 - 居民存款快速迁徙资本市场是市场热度的结果而非原因,属于情绪波动而非观念转变 [2] - 历史经验显示居民存款与非银存款的此消彼长在高关注度时期呈现高波动状态 [2] - 居民财富向资本市场迁徙的长期趋势需以资本市场回报率及稳定性为核心基础 [2] 资本市场发展逻辑 - 短期牛市情绪可能对中长期回报形成负贡献,暴富效应或加剧财富再分配与消费倾向下降 [2] - 资本市场回报率取决于上市公司ROE,政策需增强居民消费信心以推动ROE回升 [3] - 市场应减少对"水牛"情绪的讨论,更多关注上市公司业绩和估值,促进慢牛形成 [3] 宏观流动性展望 - 若无额外财政预算增加,8月起财政扩张力度同比衰减,社融增速或已见顶,M1增速顶部或出现在10月前后 [4] - 存款短期化、活期化、理财化趋势叠加同业存款自律影响,银行负债不稳定性上升,债市流动性内生波动加剧 [4] - 社融、M2、M1增速或在未来季度陆续见顶,消费信贷贴息和情绪惯性可能导致非银存款单月高波动 [4] 银行投资建议 - 7月中至8月中下旬调整接近尾声,超额收益窗口期即将开启,中期行情未结束 [5] - 财政支出向"三育"领域倾斜,长期利好银行绝对收益,当前银行PE为7倍(全市场21倍),隐含更高年化回报 [5] - 标的选择建议国有行、股份行、区域行均衡配置,优先自由现金流和超额拨备视角下估值占优的银行 [5] 数据图表补充 - 央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单月增量显示4月显著上升(图表数据未完整引用) [7][8] - 居民存款迁徙指标与A股交易金额、万得全A涨跌幅呈现联动关系(图表数据未完整引用)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