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港股上市,理想i6、尚界H5、全新问界M7发售:汽车行业周报-20250928
国海证券· 2025-09-28 14:32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汽车板块"推荐"评级 [1][18] 核心观点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催化下乘用车销量超预期 2025年政策延续支撑汽车消费 [18] - 汽车高端化、智能化升级趋势明确 自主品牌进入高端化战略进攻阶段 [18] - 推荐五大投资方向:自主高端化车企、高阶智驾产业链、机器人量产、优质零部件及商用车复苏 [18] 行业表现与市场动态 - 2025年9月22日至26日 A股汽车板块指数持平 细分领域表现分化:乘用车-0.9%、商用车-2.6%、零部件+0.4%、汽车服务-5.5% [5][19] - 同期港股汽车整车涨跌幅:理想汽车-0.6%、小鹏汽车+7.9%、蔚来-3.5%、零跑汽车+1.3%、吉利汽车-4.1% [5][19] - 行业相对表现:汽车板块近1月/3月/12月涨幅分别为2.7%/16.7%/48.9% 均跑赢沪深300指数 [4] 重点公司事件与产品发布 **奇瑞汽车港股上市** - 2025年9月25日于港交所上市(代码9973.HK) 发行价30.75港元/股 募资91.4亿港元 [5][13] - 创港股238倍超额认购纪录 2022-2024年营收从926.18亿元增至2698.97亿元(CAGR 70.7%) 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至143.34亿元(CAGR 57.1%) [5][13] - 2024年海外收入1008.97亿元 占比37.4% 2025年1-8月出口79.88万辆(同比+10.8%) 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 [13] **理想i6上市** - 2025年9月26日发布 售价24.98万元 首销期赠送价值3.5万元权益 [5][14] - 基于800V架构 四驱版功率400千瓦 搭载87.3kWh电池 支持10分钟补能500公里 CLTC续航720公里 [5][14] - 标配理想AD Max高阶辅助驾驶 搭载700TOPS算力英伟达Thor-U芯片及激光雷达 [5][14] **尚界H5上市** - 上汽与华为联合打造 2025年9月23日发布 售价15.98-19.98万元(6款车型) [5][15] - 增程版CLTC纯电续航235公里 满油满电续航1360公里 纯电版最高续航655公里 [5][15] - Max版搭载HUAWEI ADS 4辅助驾驶系统 配备激光雷达及4D毫米波雷达 [5][15] **全新问界M7上市** - 2025年9月23日发布 售价27.98-37.98万元(12款车型) [5][16] - 纯电版CLTC续航最高710公里 增程版综合续航1625公里 [5][16] - 配备HUAWEI ADS 4系统 含30个高精度传感器 支持通用障碍物检测及AEB功能 [5][16]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5年8月汽车产销281.5万辆/285.7万辆 环比增长8.7%/10.1% 同比增长13%/16.4% [37] - 新能源车产销139.1万辆/139.5万辆 同比增长27.4%/26.8% [37] - 重卡内需三年低位运行 2025年有望恢复 客车内需及出口持续向上 [18] 政策与监管更新 - 商务部等四部门宣布2026年起对纯电动乘用车(海关编号8703801090)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 [32][33][34] 个股表现与推荐标的 - 周涨幅前十:新坐标(+25.0%)、科博达(+22.6%)、天普股份(+21.0%)等 [26][27] - 推荐车企:理想汽车、江淮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 [18] - 推荐智驾产业链:小鹏汽车、华阳集团、德赛西威、科博达 [18] - 推荐机器人产业链:拓普集团、三花智控、北特科技 [18] - 推荐零部件:福耀玻璃、星宇股份、银轮股份 [18] - 推荐商用车:福田汽车、中国重汽、宇通客车 [18]
生猪养殖行业202508月报点评:猪价震荡回落,母猪产能去化提速-20250928
招商证券· 2025-09-28 14:3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3] 核心观点 - 猪价震荡回落 受发改委政策调控影响 集团猪企降重出栏增加短期供给压力 同时消费端处于季节性淡季 8月全国生猪均价13.8元/公斤 环比下降5.6% 同比下降32%[1][6][10] - 母猪产能去化提速 8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38万头 环比下降0.1%(前值-0.02%) 行业养殖盈利收窄 自繁自养头均利润36.8元 同比下降94% 环比下降64%[6][14] - 上市猪企出栏量保持高位 15家上市猪企8月合计出栏1521万头 同比增长23% 其中牧原股份出栏700万头(+27%) 温氏股份出栏325万头(+38%)[6][32][54] - 政策调控助力行业长期改善 基于提振CPI目标调控母猪产能 预计将抬升2026年猪价中枢 "低成本+"猪企现金流有望大幅改善[1][6][52] 价格走势 - 生猪价格承压下行 8月全国生猪均价13.8元/公斤 环比下降5.6% 同比下降32%[10] - 仔猪价格同步回落 8月全国仔猪均价477元/头 环比下降11% 同比下降30%[10] - 上市猪企销售均价走低 10家上市猪企商品猪销售均价13.8元/公斤 环比下降5.2% 同比下降31%[47] 产能情况 - 能繁母猪存栏进入去化通道 8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38万头 环比下降0.1% 7月起已进入去化通道[6][14] - 养殖盈利大幅收窄 8月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均值36.8元/头 环比下降64% 外购仔猪养殖利润均值-142元/头[14] - 出栏体重持续下降 9家上市猪企8月出栏均重121kg 环比下降1.3% 同比下降0.5% 较2024年11月下降4.6%[48] 供需分析 - 供给端压力仍存 8月样本企业实际销售生猪2473万头 环比增长6.6% 9月计划销售2570万头 环比增长3.9%[18] - 屠宰量环比回升 8月全国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3350万头 环比增长5.8% 同比增长37%[18] - 冻品库存率抬升 8月全国冻品库存率回升至17%-18% 处于近三年中枢水平[18] 成本结构 - 饲料成本相对平稳 8月生猪饲料均价3.39元/公斤 环比微涨0.1% 同比下降3.1% 较2022年11月高点下降17%[24] - 原料价格企稳 8月玉米现货均价2355元/吨 环比下降1.4% 豆粕现货均价3009元/吨 环比上涨3.7%[24] 重点公司表现 - 牧原股份8月出栏700万头 同比增长27% 累计出栏5175万头 完成年度目标57%[54] - 温氏股份8月出栏325万头 同比增长38% 累计出栏2434万头 完成年度目标70%[54] - 多家企业出栏高增长 大北农出栏70.1万头(+68%) 正邦科技出栏67万头(+142%) 中粮家佳康出栏49.8万头(+78%)[32][54]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牧原股份、温氏股份 建议关注神农集团、德康农牧、东瑞股份、中粮家佳康[1][6][52] - 看好"低成本+"猪企现金流改善和内在价值提升[1][6] - 预计猪肉消费旺季将对猪价底部形成支撑[1][6]
化工石化稳增长方案落地,行业有望加速优化升级
长江证券· 2025-09-28 14:2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建议重点关注多个细分领域和具体公司[9] 核心观点 - 七部门联合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目标为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4][7] - 方案提出2025-2026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较2023年方案提出的5%左右目标有所上调[9] - 预计供过于求关系有望扭转 行业景气度将从底部逐步向上[9] 供给层面分析 - 增强高端化供给 支持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高性能纤维、特种橡胶、高性能膜材料等领域关键产品攻关[9] - 约束传统新增项目 加强重大石化、现代煤化工项目规划引导 严控新增炼油产能 合理确定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规模和投放节奏 防范煤制甲醇行业产能过剩风险[9] - 优化传统存量产能 制定实施老旧装置更新改造行动方案 推进危险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改造或低风险替代[9] 需求层面分析 - 开拓新兴应用场景 围绕新能源、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 拓展新能源电池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等应用[9] - 推进绿氨绿醇在船用燃料市场应用 开展非粮生物基材料典型案例征集推广[9] - 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推进海外油气、钾等资源开发利用合资合作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和出口渠道[9] 重点投资领域 - 化工行业重点关注景气位于底部的子行业:有机硅(兴发集团/新安股份/合盛硅业)、涤纶长丝(桐昆股份/新凤鸣)、草甘膦(兴发集团/新安股份)、工业硅(合盛硅业/新安股份/兴发集团)[9] - 关注处于底部或出清行业:纯碱(博源化工)[9] - 持续推荐政策制约行业:制冷剂(巨化股份/三美股份/东岳集团/永和股份/昊华科技)[9] - 推荐化工行业龙头白马:万华化学/华鲁恒升/龙佰集团/华峰化学[9] - 石化行业重点关注炼化行业:央企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华锦股份;民营炼化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恒逸石化;煤化工龙头宝丰能源和气化工龙头卫星化学[9]
汽车智能化月报系列(二十八):地平线合作哈啰加速Robotaxi商业化落地,禾赛科技于香港交易所上市-20250928
国信证券· 2025-09-28 14: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6] 报告核心观点 - 汽车智能化加速发展 地平线与哈啰合作推动Robotaxi商业化落地 禾赛科技港股上市 [1] - 智能驾驶渗透率持续提升 L2级以上功能渗透率达30.4% 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 [3] - 感知层技术快速迭代 800万像素摄像头占比达41.7% 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2] - 决策层算力需求增长 英伟达自动驾驶芯片占比达57.5% 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 [2] - 投资建议覆盖整车、L4自动驾驶及零部件多个环节 [4] 行业新闻总结 - 工信部拟出台自动驾驶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 规范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使用 [15] - 科博达收购智能科技60%股权 交易价格3.45亿元 进军汽车智能化产业 [17] - 小鹏汽车加速欧洲市场拓展 进入瑞士、奥地利等五国市场 [18][19] - 地平线与哈啰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发L4级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 [21] - 禾赛科技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 融资总额超41.6亿港元 [23][24] - 小马智行获得迪拜Robotaxi路测许可 首批车辆已开启测试 [25] - 文远知行与Grab合作在新加坡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Ai.R项目 [26] - 华阳集团为问界M7配套多款核心产品 包括W-HUD、仪表屏等 [20] 高频核心数据更新 - 2025年7月前视摄像头渗透率66.7% 同比+6pct 其中800万像素占比41.7% 同比+23pct [2] - 自动驾驶域控渗透率30.2% 英伟达芯片占比57.5% 同比+27pct [2] - 激光雷达渗透率10.7% 同比+3.3pct 华为市占率40% 禾赛科技28% [2] - 特斯拉FSD累计行驶里程超45亿英里 第二季度行驶超10亿英里 [40] 智能驾驶渗透率 - L2级以上功能渗透率30.4% 同比+15pct [3] - 高速NOA渗透率30.5% 同比+16pct 城区NOA渗透率13.3% 同比+4pct [3] - 前视摄像头渗透率66.7% 前向毫米波雷达57.5% 激光雷达10.7% [3] - 驾驶域控渗透率30.2% 同比+13.6pct [3] 智能座舱配置 - 10寸以上中控屏渗透率84.7% 同比持平 [3] - 10寸以上液晶仪表渗透率49.3% 同比-3pct [3] - HUD渗透率19.2% 同比+3pct [3] - 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渗透率41% 同比+10pct [3] 智能网联配置 - OTA渗透率76.3% 同比+2pct [3] - T-BOX渗透率68.2% 同比-6pct [3] 重点公司投资建议 - 整车推荐小鹏汽车、零跑汽车、吉利汽车 [4] - L4自动驾驶推荐小马智行、文远知行 [4] - 零部件推荐禾赛科技、沪光股份、地平线机器人-W、黑芝麻智能、科博达、华阳集团、均胜电子、星宇股份、伯特利 [4]
反内卷首次明确稳电价,强化盈利与估值双重驱动
长江证券· 2025-09-28 14:24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维持[8] 报告核心观点 - 国务院国资委于9月25日召开部分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 聚焦稳电价 稳煤价 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等议题[2][12] - "反内卷"政策框架内首次提出"稳电价" 直指电力行业核心矛盾 有望推动形成稳定电价预期 缓解市场对2026年年度长协电价偏弱的担忧[12] - "稳电价"导向有望引导发电企业避免在煤价偏弱预期下的恶性竞争 稳定并支撑2026年年度电价预期[2] - 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推进 火电价值重估有望提速[2] - 水电与核电市场化电量的电价在部分地区一定程度与火电电价联动 火电电价稳定预期加强同时也边际巩固了水电 核电的电价"锚"[2][12] - 新能源运营商非理性的低价竞争有望缓解 为新能源行业转向效益为先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2][12] - 国资委对央国企考核要求的加强 有望加强发电企业的盈利兑现和分红意愿 统一所有股东利益要求[12] - 明确看好火电在资本市场的估值框架有望从过去周期体系向红利体系进行历史拐点级别的转换[12] 行业及公司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26日 CJ燃气 CJ火电 CJ水电 CJ新能源 CJ电网的市盈率(TTM)分别为18.21倍 13.22倍 19.29倍 22.92倍和38.45倍 同期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为13.3倍[25] - 各子行业对沪深300的溢价分别为36.92% -0.62% 45.03% 72.30% 189.14%[25] - 本周电力板块涨幅前五名的公司为嘉泽新能(18.22%) 黔源电力(5.86%) 协鑫能科(4.66%) 华能水电(3.82%) 桂冠电力(3.70%)[25] - 变动幅度后五名的公司为晋控电力(-5.32%) 华电能源(-4.76%) 梅雁吉祥(-3.57%) 华能国际(-3.26%) 惠天热电(-3.11%)[25] - 近一周公用事业板块上涨0.60%(2025-09-22~2025-09-26)[31] - 近一月公用事业板块下跌1.91%(2025-08-26~2025-09-26)[31] - 自年初公用事业板块上涨2.21%(2025-01-01~2025-09-26)[32] - 近一年公用事业板块上涨6.62%(2024-09-26~2025-09-26)[32] 火电量价成本信息 - 9月12日至9月18日 纳入统计的燃煤发电企业日均发电量环比减少2.6% 同比减少9.8%[49] - 截至9月18日 纳入统计的发电集团燃煤电厂本月累计发电量同比下降12.9% 本年累计发电量同比下降4.2%[49] - 9月20日至9月26日 广东发电侧日前成交周均价0.22747元/千瓦时 周环比降低28.13% 同比降低30.09%[50] - 9月20日至9月26日 山东发电侧日前成交周均价0.36485元/千瓦时 周环比提升20.77% 同比提升24.99%[50] - 大同优混(Q5800K)平仓价743.93元/吨 较上周价格上涨18.83元/吨[51] - 山西优混(Q5500K)平仓价694.00元/吨 较上周价格上涨17.60元/吨[51] - 山西大混(Q5000K)平仓价601.20元/吨 较上周价格上涨19.60元/吨[51] 三峡水库水文信息 - 截至9月26日 三峡水库水位(14点)为168.94米 周环比提升3.57% 同比提升4.51%[62] - 9月20日至9月26日 三峡平均出库流量24714立方米/秒 周环比提升14.04% 同比提升214.55%[62] 公司运营数据 - 中国电力2025年8月份售电量为117.2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78%[63] - 其中水电/风电/光伏/煤电/气电/环保发电分别为21.67/17.43/27.74/47.33/1.81/1.23亿千瓦时 同比变化为34.64%/15.82%/22.34%/-12.90%/-22.13%/-11.01%[63] - 1-8月份售电量为868.01亿千瓦时 同比减少1.11%[63] 投资建议 - 推荐关注优质转型火电运营商华能国际 大唐发电 国电电力 华电国际 中国电力 华润电力 福能股份和部分广东地区火电运营商[12] - 水电板块推荐优质大水电长江电力 国投电力和华能水电[12] - 新能源三重底部共振下 行业投资长夜将明 推荐龙源电力H 新天绿色能源H 中国核电和中闽能源[12]
公用环保202509第5期:035年国家自主贡献明确,风光装机容量力争达到36亿千瓦
国信证券· 2025-09-28 14:23
行业投资评级 - 公用事业与环保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核心观点 - 碳中和背景下重点推荐新能源产业链及综合能源管理投资机会 [19][20] - 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明确: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30%,风光装机容量力争达36亿千瓦(2020年的6倍以上) [2][14] - 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四川现货市场出现负电价现象,反映短期供需失衡 [3][16][17] 市场表现 - 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07%,公用事业指数上涨0.28%,环保指数上涨1.06% [1][13] - 子板块表现分化:水电(+0.82%)、新能源发电(+1.09%)、水务(+2.74%)上涨;火电(-0.82%)、燃气(-0.63%)下跌 [1][13] - 申万一级行业中,公用事业和环保涨幅分别排名第6和第4 [1][13] 行业数据与政策动态 - 8月全社会用电量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2][14] - 分产业:第一产业(+9.7%)、第二产业(+5.0%)、第三产业(+7.2%)、城乡居民(+2.4%) [2][14] - 1-8月累计用电量687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 [2][14] - 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截至8月底全国总装机36.9亿千瓦(+18.0%) [2][15] - 太阳能装机11.2亿千瓦(+48.5%),风电装机5.8亿千瓦(+22.1%) [2][15] - 电力市场交易活跃:1-8月市场交易电量43442亿千瓦时(+7.0%),占全社会用电量63.2% [62][68] 专题研究:四川电力现货市场负电价 - 成因:水电占比71.2%,来水偏丰导致供应过剩;阴雨天气及气温下降致需求走低 [3][17] - 9月20日出现全天负电价,出清价格最低-0.05元/千瓦时 [16] - 电力供需比达1.44-1.51,反映供过于求 [18] 投资策略与重点公司 公用事业 1. **火电**:煤价电价同步下行,盈利维持合理水平,推荐华电国际(600027.SH)、上海电力(600021.SH) [4][20] 2. **新能源发电**:政策支持盈利稳健,推荐龙源电力(001289.SZ)、三峡能源(600905.SH)、区域海上风电企业(广西能源、福能股份等)及算电协同标的金开新能(600821.SH) [4][20] 3. **核电**:装机增长对冲电价压力,推荐中国核电(601985.SH)、中国广核(003816.SZ)及重组标的电投产融(000958.SZ) [4][20] 4. **水电**:高分红防御属性突出,推荐长江电力(600900.SH) [4][20] 5. **燃气及设备**:推荐九丰能源(605090.SH)、西子洁能(002534.SZ) [4][20] 环保 1. **类公用事业**:水务与垃圾焚烧行业现金流改善,推荐光大环境(0257.HK)、中山公用(000685.SZ) [4][21] 2. **科学仪器**: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市场规模超90亿美元),推荐聚光科技(300203.SZ) [4][21] 3. **资源化利用**:欧盟SAF政策带动需求,推荐山高环能(000803.SZ);生物质发电成本改善,推荐长青集团(002616.SZ) [4][21]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覆盖19家重点公司,全部评级"优于大市" [8][137] - 2025年预测PE区间:核电(17.3x)、水电(19.5x)、新能源发电(12.9x-21.5x) [8][137]
互联网传媒周报:云计算和游戏仍是主线,关注视频团播创新-20250928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8 14:11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互联网传媒行业 [1] 核心观点 - 云计算和游戏仍是投资主线 重点关注视频团播创新 [1] - 阿里云栖大会指引未来方向 继续看好全球互联网云计算AI+自研芯片下的价值重估 [2] - 游戏基本面无忧 有中期业绩有长期叙事 仍是TMT最强主线之一 [2] - 长视频领域广电21条确立政策底 关注综艺团播创新 [2] 云计算领域 - 阿里宣布积极推进3800亿AI基础设施建设且将持续追加投入 [2] - 2032年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比2022GenAI元年提升10倍 [2] - 阿里云定位超级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 预计全球可能仅存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2] - 通义千问模型全球下载超6亿次 构建强大生态壁垒 [2] - AI带动云收入加速正在兑现 并且预期继续上行 [2] - 推荐标的包括阿里巴巴(模型一梯队+云计算海量客户+自研芯片平头哥) 腾讯控股(云计算和AI应用场景、芯片模型等投资组合价值市场尚未定价) 关注低位的百度(百度云+昆仑芯提升估值+搜索和智驾场景) 金山云(背靠金山小米) [2] 游戏领域 - 游戏公司已实现连续4个季度收入加速 利润率为23Q2以来最好水平 [2] - 25Q3部分公司将继续景气上行 26年PE中枢15-20x(历史上10-40x) 并未高估 [2] - 游戏作为消费股估值应提升:大DAU、长青游戏降低波动 全球化 利润率提升(差异化竞争格局+内容面向应用商店渠道溢价力提升) 跨品类、年轻化 扩张第二曲线 [2] - 高确定性标的:腾讯控股(上涨只体现了游戏强劲 AI尚未定价) 巨人网络(《超自然行动》IP价值) 华通(SLG全球化) 恺英网络(传奇盒子贡献增量、年底AI应用布局多) 心动公司(Taptap游戏推广价值提升) 吉比特(道友来挖宝后储备九牧之野) [2] - 高赔率标的:哔哩哔哩(《三国:百将牌》定档10月测试 转盈估值有弹性) 神州泰岳 完美世界(异环付费测) 三七互娱(小游戏利润释放、低PE高分红) 贪玩(困境反转) 电魂网络等 [2] 长视频领域 - 广电21条确立政策底 解决国内剧集供给核心矛盾:内容题材及审查流程 有助于提升剧集项目周转和项目ROI [2] - 芒果超媒:《声鸣远扬2025》定档10月28日 监管周期 产品周期向上明确 运营商业务企稳 [2] - 长视频尝试新的互动式节目创意 《野蛮生长》由爱奇艺和抖音联合打造 主打24小时直播型团综 把"团播"从短视频直播生态搬到综艺舞台 将于26Q3上线 [2] 重点公司估值数据 - 腾讯控股:总市值53953亿人民币 预计25年收入7464亿(+13%) 26年8280亿(+11%) 25年PE 21倍 26年18倍 [4] - 网易:总市值6673亿人民币 预计25年收入1167亿(+11%) 26年1226亿(+5%) 25年PE 19倍 26年18倍 [4] - 泡泡玛特:总市值3266亿人民币 预计25年收入310亿(+138%) 26年424亿(+37%) 25年PE 32倍 26年23倍 [4] - 快手:总市值2987亿人民币 预计25年收入1439亿(+13%) 26年1584亿(+10%) 25年PE 15倍 26年13倍 [4] - 哔哩哔哩:总市值788亿人民币 预计25年收入300亿(+12%) 26年329亿(+10%) 26年PE 24倍 [4] - 芒果超媒:总市值662亿人民币 预计25年收入128亿(-9%) 26年138亿(+8%) 25年PE 47倍 26年35倍 [4] 其他重点关注领域 - 情绪消费类公司:网易云音乐、泡泡玛特、大麦娱乐、阅文集团等 [2]
IMO净零法案即将提交,绿色甲醇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国投证券· 2025-09-28 14: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A 维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IMO 净零框架预计 2025 年 10 月提交 若通过将于 2027 年生效 推动航运业减排 绿色甲醇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1] - 航运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 3% 若不控制 2050 年占比或达 5% 叠加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纳入航运 减排需求迫切 [1] - 绿色甲醇需求受航运减碳与清洁能源非电利用双驱动 当前新能源非电利用规模不足全国能源消费总量 1% 发展空间广阔 [2] - 电制甲醇降本空间大 绿电成本是关键变量 当前绿电价格 0.3 元/kWh 时单吨成本约 3950 元 若绿电降至 0.1 元/kWh 成本可降至 1618 元/吨 [3] 绿色甲醇需求驱动因素 - 航运减排需求:全球已运营甲醇燃料船舶 50 艘 载重吨 304 万吨 新船订单 250 艘 全部投运后年需求达 693 万吨 [1] - 清洁能源非电利用:2025 年 1-7 月全国风电利用率 93.8% 同比下降 2.5% 光伏利用率 94.7% 同比下降 2.4% 非电利用可缓解消纳压力 [2] 技术路线与成本分析 - 电制甲醇为主流方向:生物质制甲醇受原料供应限制降本难 电制甲醇依赖绿电降价 氢气成本占比超 80% [3] - 成本对比:北美绿色甲醇价格约 900 美元/吨 国内灰色甲醇约 2300-2400 元/吨 绿色甲醇加注价超 1000 美元/吨 [39] 产能与项目进展 - 全球规划:截至 2025 年 2 月全球可再生甲醇项目 210 个 总产能 3570 万吨 电制甲醇产能 1940 万吨 生物质甲醇产能 1630 万吨 [32] - 国内增速:2025 年上半年新增绿色甲醇项目 51 个 规划产能合计 5346 万吨/年 年内预计 65 万吨产能投产 [32] 政策与市场动态 - 国内政策支持:国家能源局强调拓展新能源非电利用 重点推动绿电制氢氨醇技术 [22] - 碳市场扩大:2024 年全国碳市场成交额 181.14 亿元 创历史新高 2025 年新增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覆盖 [69] 投资建议 - 绿色甲醇生产商:建议关注金风科技、嘉泽新能、吉电股份、中国天楹、复洁环保等 [10] - 绿电与储能:独立储能纳入市场主体 建议关注西子洁能、林洋能源、晶科科技、天能股份 [13] - 虚拟电厂:电价市场化提升管理需求 建议关注同力日升、合康新能、国能日新 [13] 行业表现与数据跟踪 - 市场表现:9月13-26日公用事业指数下跌1.9% 环保指数下跌0.37% [11] - 电价数据:江苏9月集中竞价电价319.48元/MWh 较标杆下浮12.85% 广东综合价372.4元/MWh 下浮17.79% [14] - 煤炭价格:环渤海动力煤5500K报677元/吨 较月初上涨2元/吨 [14] - 天然气价格:荷兰TTF期货报32欧元/兆瓦时 较月初下降3.68% 中国LNG到岸价11美元/百万英热 下降3.16% [14]
组合辅助驾驶迎来强监管新阶段,从L2规范向L3前瞻:——汽车行业专题研究
国海证券· 2025-09-28 14:01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汽车辅助驾驶行业"推荐"评级 [1][42] 核心观点 - 汽车产业政策形成"稳增长"与"强安全"双轮驱动新格局 2025年9月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设定2025年汽车销量约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目标 同期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 标志L2/L2+级辅助驾驶进入标准化发展阶段 [4][10] - 政策实施分三阶段推进:标准制定期(2025年征求意见与发布)、实施过渡期(2026年产品合规与监管强化)、全面实施期(2027年起监管常态化) 预计L3级自动驾驶正式准入节点有望在2026年后到来 [4][36][40][41] - 投资机会聚焦合规需求与技术升级两大方向:驾驶员监测系统(DMS)、数据记录系统、测试验证平台等直接受益于标准增量需求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车规级芯片、线控执行机构等核心部件持续受益技术迭代 [4][42][49] 政策内容总结 国家层面政策 -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从消费刺激、供给升级、环境优化、国际合作四大维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包括加快公共领域电动化(新增7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深化"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支持L3级自动驾驶准入等 [4][10][12][15] - 国家智能驾驶监管体系加速完善 2021年《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明确主体责任 2023年《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制定两阶段目标 2024年三项强制性国标实现监管具体化(2026年施行) [4][28] 地方层面政策 - 各城市开展差异化试点:广州以资金补助推动规模化应用 北京开放个人乘用车场景 深圳聚焦技术突破与商业模式融合 武汉构建"车路云一体化"体系 [4][31] - 2023年启动"准入+上路"双试点 2024年6月首批9家企业联合体在7市开展多车型安全测试 2024年7月扩展至20个城市(联合体)启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4][33] 技术标准与实施细节 - 《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将系统分为4类(基础单车道、基础多车道、领航组合、泊车组合) 要求明确定义设计运行范围(ODD/ODC) 构建"场地+道路+文件检验"多层级评价方法 [4][16][24] - 关键条款包括:驾驶员监测时序规范(车速高于10km/h时视线偏离需5秒内发出警示 10秒内启动风险减缓功能)、数据记录系统采用"锁定不可覆盖"原则、系统触发风险减缓后强制禁用至少30分钟 [4][21][24] - 标准过渡期建议:2027年1月1日起新申请车型需满足除数据记录外全部要求 2028年1月1日起需满足全部要求(含数据记录) [4][41] 产业链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研发能力强、符合功能安全要求的头部车企: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鸿蒙智行合作车企 [4][46] -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商:Momenta、元戎启行 [4][46] - 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舜宇光学科技、禾赛-W、速腾聚创、地平线机器人-W、黑芝麻智能、德赛西威、均胜电子、科博达等 [4][46][49]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布,行业景气修复可期-20250928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8 13:57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石油化工行业 [3] 核心观点 -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布 目标实现2025-2026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经济效益企稳回升 [3][5] - 工作方案提出五大工作举措 包括上游严控炼油新增产能 合理确定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 防范煤制甲醇产能过剩 [3][6] - 支持下游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高性能纤维、特种橡胶、高性能膜材料等领域关键产品攻关 [3][10] - 提出三项保障措施 要求各地区出台稳增长政策配套 加强土地、能耗、环评、安评等要素保障 提高审查审批效率 [13] - 开展重点行业运行常态化监测 发布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 引导行业预期 [3][13] - 跟踪监测产能利用率、营收利润率、在建产能等情况 对存在过剩风险的行业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13] 上游板块 - Brent原油期货收于70.13美元/桶 较上周末环比增长5.17% WTI期货价格收于65.72美元/桶 较上周末环比增长4.85% [4][18] - 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量4.15亿桶 比前一周下降61万桶 原油库存比过去五年同期低4% [4][20] - 美国汽油库存总量2.17亿桶 比前一周下降108万桶 汽油库存比过去五年同期低2% [4][20] - 美国钻机数549台 环比增加7台 同比减少38台 [4][28] - 自升式平台250-、361-400英尺水深本周日费分别下跌1268.82美元和持平 半潜式平台日费环比持平 [4][35] - 自升式平台使用率环比增加2.41% 半潜式平台使用率环比持平 [4][35] - 原油供需存在走宽趋势 预期油价存在下行空间 但在OPEC联盟减产和页岩油成本支撑下 未来仍将维持中高位震荡走势 [4] - 上游油服板块呈现回暖趋势 但目前日费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 预期未来随着全球资本开支上行 钻井日费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4] 炼化板块 - 新加坡炼油主要产品综合价差为13.54美元/桶 较前一周下跌4.51美元/桶 [4][49] - 美国汽油RBOB与WTI原油价差为17.39美元/桶 较前一周下跌0.18美元/桶 历史平均为24.85美元/桶 [4][53] - 乙烯价差为243.62美元/吨 较前一周上涨1.04美元/吨 历史平均407美元/吨 [4][59] - 东北亚丙烯795美元/吨 丙烯与丙烷价差78.00美元/吨 较前一周下跌4.30美元/吨 历史平均价差为258美元/吨 [4][65] - 油价回调下 炼化盈利有所改善 国内炼化产品价差水平虽有所提升 但目前仍处在较低水平 [4] - 预期随着经济复苏炼化产品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 [4] 聚酯板块 - 亚洲PX市场收盘813.47美元/吨 周环比下跌2.61% [4][79] - PX与石脑油价差为208.62美元/吨 较之前一周下跌19.46美元/吨 价差历史平均为384美元/吨 [4][79] - 华东地区PTA现货市场周均价为4528.6元/吨 环比下降1.69% [4][83] - PTA-0.66*PX价差为267元/吨 较之前一周上涨69元/吨 历史平均为775元/吨 [4][83] - 涤纶长丝POY价差为1157元/吨 较之前一周上涨20元/吨 历史平均为1399元/吨 [4][86] - 聚酯产业链整体表现一般 需要继续关注需求变化 [4] - 中长期看随着行业新增产能将于近两年进入尾声 预期今年开始行业将逐步有所好转 [4] 投资分析 - 聚酯景气存在修复预期 随着供需改善盈利中枢有望上行 继续看好聚酯头部企业桐昆股份、万凯新材 [4][14] - 油价中枢有所回落 炼化企业成本存在改善预期 在海外炼厂退出以及国内地炼开工率维持较低水平下 头部炼化企业竞争格局存在利好空间 建议关注炼化优质公司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中国石化 [4][14] - 美国乙烷供需维持宽松格局 淡季乙烷价格高位回落带动乙烷制乙烯路线继续维持较好盈利 继续看好卫星化学 [4][14] - 油价下行空间有限 油公司通过经营质量提升抵御油价下行风险 推荐股息率较高的中国石油、中国海油 [4][14] - 上游勘探开发板块维持高景气 海上资本开支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继续看好海上油服公司业绩提升 推荐中海油服、海油工程 [4][14] 机构预测 - IEA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同比增长74万桶/天 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70万桶/天 达到1.044亿桶/天 [39] - IEA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产量将增长270万桶/天 达到1.058亿桶/天 2026年将增长210万桶/天 达到1.079亿桶/天 [39] - OPEC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为130万桶/天 至10514万桶/天 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为138万桶/天 至10652万桶/天 [40] - EIA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和其他液体燃料消费量将增加90万桶/天至1.038亿桶/天 2026年将增加128万桶/天至1.051亿桶/天 [42] - EIA预计2025年原油均价为68美元/桶 2026年为51美元/桶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