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300750)

搜索文档
从需求预期看储能赛道的稀缺性
2025-09-26 02:2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全球储能行业,重点关注中国、美国及非美海外市场(欧洲、亚太、拉美、中东)[1][10] * 公司:阳光电源、海博思创、阿特斯(大储集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德业、艾罗(户用储能)[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全球需求超预期增长**:2025年全球储能装机增速预计超50%,总量达300吉瓦时,其中中国占比一半以上(超150吉瓦时),美国约50吉瓦时[1][4] 2026年全球增速预计仍保持在40%以上,显著高于此前10%-20%的预期[1][4] * **中国独立储能爆发式增长**:受益于现货市场成熟(五六个省份跑通)和容量电价政策支持(五六个省份已公布,年底预计达十几个省份),项目经济性显著改善(如内蒙IRR达16-17%)[6] 2026年国内总量或超200吉瓦时,2025年中标量同比增速达190%,装机规模增速近70%[1][7] * **政策驱动长期潜力**:国内新型储能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累计装机达180吉瓦以上,未来三至五年复合增速预计维持30%左右[7][8] * **美国市场影响减弱**:对等关税低关税窗口期延期至11月并可能延至明年底,中国企业能将40%总税率成本传导给客户[9] 大美丽法案促使项目提前开工以应对海外电芯供应限制[9] * **非美海外市场强劲**:2025年增速预计达60%-70%以上,部分国家(如英国、澳洲、智利)装机规模翻倍或翻几倍,经济性提升和政策鼓励是主要驱动因素[10] * **价格趋势稳定向上**:企业新签订单毛利率维持高位(如阳光电源30%-40%),海外竞争格局未恶化,项目经验和本地化服务能力带来溢价[12][13] 电芯价格稳中有升,碳酸锂供应长期偏紧,系统价格存在上涨迹象[2][14] **其他重要内容** * **需求端催化因素**:成本端下降(储能系统成本降超50%)推动新兴市场需求,新能源增长加剧电网波动,政策补贴催化实际需求[3] * **细分市场动态**:欧洲假期结束后户用储能需求恢复(欧洲及亚太月度数据环比增长),工商储能需求迎来新台阶[15] * **供应格局**:龙头企业凭借技术能力和项目经验稳住价格并提升市场份额,成本优势企业追赶难度较大[13]
58股获融资客大手笔净买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02:19
市场融资余额变动 - 截至9月25日市场融资余额合计2.43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32.88亿元[1] - 沪市融资余额12301.44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65.96亿元[1] - 深市融资余额11895.07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66.83亿元[1] - 北交所融资余额77.60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892.08万元[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当日共有1849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其中563只净买入金额超千万元[1] - 58只个股融资净买入额超亿元 宁德时代以14.77亿元居首[1] - 新易盛融资净买入9.81亿元 上海电气融资净买入7.94亿元[1] - 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个股包括海光信息7.09亿元 沃尔核材6.34亿元 中科曙光5.88亿元[2] 行业分布特征 - 电子行业有15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亿元 占比最高[1] - 电力设备行业有11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亿元[1] - 计算机行业有7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亿元[1] - 通信行业有中际旭创2.04亿元 剑桥科技5.22亿元等个股上榜[2][3] 板块分布情况 - 主板有43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亿元[1] - 创业板有12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亿元[1] - 科创板有3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亿元[1]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 - 融资客净买入超亿元个股的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算术平均值为4.43%[2] - 北京君正融资余额占比最高达9.55% 融资余额34.16亿元[2][4] - 江淮汽车融资余额占比9.50% 思泉新材占比9.33% 剑桥科技占比9.26%[2] - 沃尔核材融资余额占比8.78% 中科曙光占比6.13%[2] 重点个股融资数据 - 宁德时代融资余额162.77亿元 占流通市值0.97%[2] - 贵州茅台融资余额176.85亿元 占流通市值0.98%[3] - 比亚迪融资余额152.82亿元 占流通市值4.08%[4] - 工业富联融资余额74.75亿元 占流通市值0.55%[2]
新能源板块行业龙头个股创历史新高,关注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2:16
行业技术突破 - 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采用富锂锰基正极技术 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并已启动电动载人飞机合作项目[1] - 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计划2023年底实现60Ah量产能力[1] - 硫化物电解质材料已实现10吨级出货 干法电极设备国产化率提升[2] 资本市场表现 - 宁德时代AH股于9月25日齐创历史新高 总市值超越茅台成为第二家市值超越茅台的科技公司[1] - 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最大涨跌幅达20% 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覆盖清洁能源生产存储应用业务[2] 政策支持力度 - 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固态电池关键装备列为重点研制方向[2] - 工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将全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支持的前沿技术方向[2] - 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明确提出研制长寿命宽温域低衰减的固态电池关键装备[2] 材料技术进展 -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凭借超高能量密度和成本优势成为推动固态电池落地的重要引擎[1] - 龙头企业已在电解质合成和电芯制造等环节持续实现技术突破[2] 产业发展前景 - 2025年固态电池技术将迎来跨越式发展 新能源产业链以前所未有速度迈向成熟[1] - 新能源产业链有望凭借技术拐点打开新的增长空间[2]
市场规模最大科创新能源ETF(588830)储能电芯提价叠加海外突破,成分股普涨引领新能源赛道
新浪财经· 2025-09-26 02:13
储能电芯价格与市场动态 - 国内储能电芯价格上涨趋势获多方核实 头部厂商产品价格普遍上调[1] - 中熔电气海外市场取得进展 德国项目量产 瑞典获纯电平台订单 新品类拓展至风光储领域 集成产品获车企定点 下半年需求预期高增[1] - 骄成超声半导体设备批量供货 锂电设备订单增长 固态电池焊接设备需求量为传统电池5-6倍[1] 新能源板块市场表现 - 科创新能源ETF(588830SH)上涨100% 其关联指数科创新能(000692SH)成分股中芳源股份上涨2004% 万润新能上涨652% 海优新材上涨558%[1] - 高盛交易台数据显示中国股市科技板块领涨 电池板块受宁德时代带动走高 市场预期需求旺盛[1] 锂电行业财务与周期分析 - 锂电行业2025年中报显示盈利持续修复 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通过成本和现金流优势降低负债率 分别同比下降667pct和639pct[2] - 部分企业为缓解流动性压力增加杠杆 财务框架通过ROE 速动比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综合判断行业景气度周期 低ROE与低速动比率组合预示周期底部[2] 光伏行业政策与经济性 - 美国政策窗口期推动抢装潮 光伏LCOE因技术降本较传统能源具备显著经济性[2] - PPA价格上涨可能短期削弱竞争力 需通过技术降本及储能配套提升优势[2] 企业技术与产能扩张 - 美利信55G基站散热技术量产 汽车及储能业务美国工厂预计2025年投产 配套T robotaxi项目[1]
国内储能深度:配储退出,独储登台,高质量需求爆发且持续
东吴证券· 2025-09-26 02:06
行业投资评级 - 全面看好大储板块 投资建议首推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海博思创、亿纬锂能 其次为阿特斯、比亚迪、中创新航、欣旺达、派能科技、上能电气、科华数据 关注鹏辉能源、瑞浦兰钧、英维克、伊戈尔等 [2] 核心观点 - 国内由强制配储向独立储能转变 电力市场化改革改变储能项目收益模型 驱动IRR抬升 [2][8] - 地方政府密集出台储能容量电价补偿政策 建立市场化收益机制 项目IRR普遍在8–12%区间 高价值省份可达15%以上 [2][18] - 上修国内储能需求预测 预计25年国内储能装机149GWh 同比+35% 26年装机194GWh 同比+30% 到30年预计装机340GWh 同比+12% [2][82] - 储能电芯供不应求持续至26H2 全行业产能利用率80-90% 一二线持续满产 低价订单价格上涨1-3分/wh 厂商盈利大幅改善 [2] - 独立储能对储能电池和系统质量要求提高 采用龙头电池的储能电站年稳定运行天数高20% 对应IRR高30%+ 国内竞争格局有望集中 [2] 容量电价与商业模式 - 136号文后强制配储正式退出 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 [6][8] - 现货市场在29个省级电网区域开展试运行或正式运行 电力市场化改革将改变储能项目收益模型 [2][12] - 独立储能作为独立主体接入电力市场 具备多元化收益来源 包括容量电价/补偿、现货市场套利、容量租赁和辅助服务 [10][11] - 内蒙古储能政策补贴力度全国最强 0.35元/kWh放电补偿下项目IRR可达10–20% [2][21] - 甘肃率先落地"火储同补"容量电价机制 执行标准为330元/kW·年 项目IRR约9–12% [24][25] - 宁夏容量电价逐步上调 26年上调至165元/kW·年 IRR测算6–8% [28][29] - 河北容量电价机制+充放电价格政策并行 享受100元/kW·年容量电价 IRR约6–8% [32][33] - 新疆容量补偿逐年递减 25年标准为0.128元/kWh 若按此标准延续IRR测算6–8% [37][38] 需求预测与装机情况 - 25年1-8月国内新型储能装机75.9GWh 同比+42% 1-8月储能EPC招标116GWh 同比增约40% [2][71] - 分省份看 25-26年新疆和内蒙是装机主力 贡献70GWh 贡献40-50%装机 [2][83] - 25H1国内独立储能占比58% 累计装机规模127GWh 7月储能招标中独立储能占比已达到92% [60][62] - 国内算力发展对储能拉动明显 预计2030年数据中心储能需求120GWh 占总体储能需求1/3 [2][78] - 25年储能电池需求197GWh 同比+42% 对应储能系统和电芯均价分别为0.48、0.28元/wh 市场空间分别为945/551亿元 [85][86]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预计25/26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521/710GWh 同比增长60%/36% [2][115] - 全球储能系统竞争格局整体分散 24年CR5合计49% 25年前五名为阳光电源、特斯拉、比亚迪、中国中车、海博思创 [89][90] - 国内储能系统竞争格局更加分散 24年CR5合计约30-35% [93][94] - 独立储能趋势下代建代运营成为创新型商业模式 具备电芯-PCS-EMS一体化设计能力的厂商有望脱颖而出 [100][105] - 25年宁德时代储能电芯市占率约30% 全球CR3份额超50% 国内市场CR3份额45-50% [106][107]
创业50ETF(159682)开盘跌1.01%,重仓股宁德时代跌0.21%,东方财富跌0.38%
新浪财经· 2025-09-26 01:47
创业50ETF市场表现 - 9月26日开盘价1.472元 单日跌幅1.01% [1] - 近一个月回报率达21.01% 成立以来累计回报48.92% [1] 重仓股价格变动 - 亿纬锂能跌幅居前达1.83% 中际旭创跌1.28% [1] - 宁德时代跌0.21% 东方财富跌0.38% 汇川技术跌0.29% [1] - 新易盛微涨0.03% 胜宏科技涨0.01% 阳光电源持平 [1] 产品基本信息 - 跟踪创业板50指数收益率作为业绩基准 [1] - 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 [1] - 基金经理为汪洋与张晓南 产品成立于2022年12月23日 [1]
20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7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01:26
行业融资净买入情况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有20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 - 电力设备行业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当日净买入36.85亿元 [1] - 电子、通信、计算机、汽车等行业净买入金额均超10亿元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1852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1] - 123股净买入金额在5000万元以上 [1] - 7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5亿元 [1] 重点个股融资净买入金额 - 宁德时代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净买入14.77亿元 [1] - 新易盛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 [1] - 上海电气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 [1] - 海光信息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 [1] - 沃尔核材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 [1] - 中科曙光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 [1] - 剑桥科技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 [1]
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创业板指涨1.58%
长江商报· 2025-09-26 01:23
股指表现 - 沪指收盘3853.30点下跌0.01% [1] - 深成指收盘13445.90点上涨0.67% [1] - 创业板指收盘3235.76点上涨1.58%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2.37万亿元 [1] 行业板块表现 - AI板块持续走强 浪潮信息/剑桥科技/华工科技涨停创历史新高 [1] - 储能板块震荡拉升 阳光电源/宁德时代续创历史新高 [1] - 芯片产业链活跃 张江高科/通富微电/凯美特气盘中大涨创历史新高 [1] - 港口航运板块集体下跌 南京港一度跌超9% [1] 市场特征 - 临近节前波动放大且行业轮动加速 [1] - 融资面临长假风险及利息双重压力 [1] - 银行板块底部支撑明显 [1]
2025年中国氧化物固态电池行业政策、产业化进程、企业研发布局及发展趋势研判:车企与电池企业深度协同,氧化物固态电池或将率先实现产业化[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6 01:13
氧化物固态电池技术概述 - 以氧化物材料(如氧化锆、氧化钇、锂镧锆氧LLZO等)为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池的有机电解液和隔膜,通过锂离子在固体氧化物晶格中迁移实现电荷传输 [2] - 石榴石型LLZO因其高离子电导率(10⁻⁴~10⁻³ S/cm)、优异化学稳定性及宽电化学窗口,被视为最具应用前景的技术路线 [3] - 氧化物电解质热稳定性优异(耐800℃以上高温且不可燃),电化学窗口宽,适配高电压正极材料,但室温离子电导率低于硫化物电解质,且固固界面接触较差需优化 [4] 全球固态电池发展态势 - 全固态电池被公认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新一代电池技术,预计2027年实现小规模量产,2030年全球出货量达614GWh,其中全固态电池占比近30%(约180GWh) [8] - 美国研发进程领先,QuantumScape(氧化物体系)、Solid Power(硫化物)和SES(半固态)进入A样或B样阶段,电芯能量密度达300–400 Wh/kg [8] - 欧洲多路线并行:法国BlueSolutions实现聚合物电解质电池量产,西班牙BASQUEVOLT开发出能量密度450 Wh/kg的样品 [8] - 2025年9月QuantumScape与大众PowerCo合作全球首次实现氧化物固态锂金属电池(LLZO电解质)的电动汽车实车演示 [9] 中国氧化物固态电池政策环境 - 国家密集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等政策,从顶层设计、技术攻关、标准制定等多维度系统推进固态电池发展 [5] - 《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全固态电池判定及试验方法》等文件为行业提供标准指引 [5] 中国产业链布局与市场应用 - 产业链结构清晰:上游为锂、锆、镧等矿产资源及电解质材料制造,中游以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等为代表实现半固态电池量产装车(如智己L6),下游集中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领域 [5] - 2025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同比增长39.2%和38.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45% [7] - 氧化物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优势显著:比亚迪计划2026年推出全固态锂电池新平台,目标能量密度350Wh/kg;储能领域契合分布式储能对长循环寿命和高安全性需求;消费电子领域推动产品轻薄化与长效续航 [7] 中国产业化进展与企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半固态电池装车量爆发式增长:卫蓝新能源360Wh/kg半固态电池累计装车量突破1.2GWh,搭载蔚来ET7车型实现1000公里续航,高端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跃升至22% [10] - 上海洗霸实现LLZO氧化物电解质吨级量产(良品率98%),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 [11] - 清陶能源联合上汽、广汽规划2027年达成55GWh总产能;赣锋锂业全固态电池进入装车测试阶段;德尔股份计划2025年建成中试线并推进1GWh量产 [11] - 宁德时代采取多技术路线并行策略,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500Wh/kg,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 [12]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多维突破:企业聚焦核心材料优化(如容百科技研发高镍正极、贝特瑞升级硅基负极),宁德时代超高压等静压工艺解决锂枝晶难题 [14] - 应用场景多点开花:新能源汽车为核心场景,储能与消费电子领域潜力逐步释放 [15] - 竞争格局动态演变:头部企业(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加速产能扩张,材料企业与车企协同深化(如上海洗霸为比亚迪独供LLZO电解质),新企业凭特色技术入局 [17] - 预计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氧化物电解质路线2025年有望占固态电池市场超70%份额 [10]
帮主郑重:A股结构性分化藏良机!三招布局节前黄金坑
搜狐财经· 2025-09-26 00:54
外围市场 - 美股三大指数连续第三天收跌 科技股承压 甲骨文重挫5.6% [3] - 中概股逆势走强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微涨0.42% 蔚来和小鹏汽车涨幅超4% [3] - 外围波动对A股影响有限 可能促使外资加速配置低估值中国资产 [3] 政策面 - 外资持有A股市值达3.4万亿元 新增13家外资控股机构来华展业 [4]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正式落地上海 跨境支付和区块链平台上线运行 [4] - 政策吸引外资流入 为科技和绿色金融等赛道铺路 [4] 资金动向 - 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236亿元 计算机行业逆势吸金11.95亿元 电力设备和传媒紧随其后 [5] - 北向资金净流出12亿元 显示外资节前选择观望 [5] - 内资主攻AI应用(游戏、视频)和新能源(储能、风电)两条主线 [5] 技术面 - 创业板指日线MACD金叉 但快速死叉可能触发日线顶背离 [6] - 沪指在3850点附近缩量震荡 支撑位3841点 压力位3867点前高 [6] - 节前量能难放大 突破需等节后资金回流 [6] 市场情绪 - 市场情绪谨慎 涨停股仅52只 跌停股增至9只 [7][8] - 需警惕高位连板股(如杭电股份连续跌停) [8] - 回避融资盘占比高个股和业绩证伪的科技股(长川科技预增131%但经营现金流为负) [8] 操作策略 - 建议维持6成以下仓位 留足现金应对节后波动 [9] - 主线布局AI应用(昆仑万维、芒果超媒受益生成式AI落地)和新能源(储能中标规模同比暴增237% 宁德时代和阳光电源创历史新高) [9] - 节后埋伏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和铜冶炼供给侧改革(江西铜业、北方铜业有望成新热点)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