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德赛西威(002920)
icon
搜索文档
【私募调研记录】中欧瑞博调研德赛西威
证券之星· 2025-05-01 00:09
文章核心观点 知名私募中欧瑞博近期调研德赛西威,德赛西威2025年一季度业绩良好且业务发展态势佳,中欧瑞博是有一定历史和荣誉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1][2] 机构相关 - 深圳市中欧瑞博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成立,是中国最早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从事证券私募基金管理业务,专注二级市场证券投资 [2] - 成立14年与国内优秀金融机构合作发行50余只阳光私募产品,2014年获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2016年发行第一支海外基金 [2] - 英文名“rabbitfund”体现敬畏风险的投资文化,坚持“与伟大企业共同成长;尊重趋势,策略适配”投资理念,秉持“春播、夏长、秋收、冬藏”投资哲学 [2] - 14年来取得持续优秀业绩,获“晨星奖”“金牛奖”等荣誉,希望发展成为中国顶尖私募公司 [2] 调研公司相关 - 2025年一季度德赛西威实现营业收入67.92亿元,同比增长20.26%;净利润5.82亿元,同比增长51.32% [1] - 领航辅助驾驶域控产品为理想、小鹏等提供配套支持,斩获多个车企新项目订单 [1] - 2024年公司海外订单年化销售额超50亿元,同比增长超120%,获多个国际知名车企新项目订单 [1] - 智能座舱业务2024年营收达182.30亿元,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超160亿元,市场地位稳固 [1] - 随着领航辅助驾驶技术升级,智能座舱将持续迭代升级,更高级别产品渗透率提升,市场空间扩大 [1]
德赛西威(002920)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07:26
公司基本信息 - 股票代码为 002920,股票简称为德赛西威,是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是 2025 年 4 月 29 日,形式为电话会议 [2][4] - 活动参与人员众多,包括高盛、瑞银、长信等多家机构的人员 [2][3][4]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证券事务代表林洵沛先生 [5] 2025 年一季度经营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 67.92 亿元,同比增长 20.26%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82 亿元,同比增长 51.32% [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4.97 亿元,同比增长 34.08% [5] 领航辅助驾驶域控进展 - 产品已为理想、小鹏等多家车企车型提供配套支持,并斩获长城、奇瑞等车企新项目订单 [5] - 2024 年与奇瑞合作开发舱驾一体中央计算平台,成为业内首款可量产舱驾一体产品 [5] - 与昊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新一代舱驾一体及中央计算平台落地 [5] - 高级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加速商业化落地,推动业务高速增长 [5] 海外市场拓展情况 - 2024 年海外订单年化销售额超 50 亿元,同比增幅超 120%,获多家国际知名车企新项目订单 [5] - 海外产能布局主要在欧洲,德国工厂正常运营,西班牙工厂预计 2025 年底竣工,2026 年供货 [5][6] - 在东南亚构建本地化制造和服务能力,在墨西哥设厂服务北美、南美客户 [6] 智能座舱业务竞争优势 - 致力于构建新人机交互关系,2024 年业务保持增长,全年营收达 182.30 亿元 [6] - 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超 160 亿元,巩固市场地位 [6] - AI 等技术发展释放应用场景,智能座舱迭代升级,渗透率提升,市场空间扩大 [6]
德赛西威20250429
2025-04-30 02:08
纪要涉及的公司 德赛西威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成本与盈利** - 2025 年整体年降水平约 4%-6%,与往年持平,通过舱驾一体化方案如 8,775 可实现单车 20%-30%降本,已与奇瑞、塔塔合作[2][6] - 整套解决方案替代分散产品可为车厂带来 20%-30%降本空间并保持盈利[2][11] - 2025 年第一季度毛利率恢复正常,去年第四季度受会计政策等短期因素影响较低,产品结构中域控制类产品占比提升也是影响因素之一[3] - 座舱和自驾产品毛利变化幅度相近,维持在 20%左右[4] - 预计全年费用率保持小幅下降趋势,一季度费用增长与营收分母有关[10] 2. **市场与合作** - 预计到 2026 年市场占有率继续提升,高通座舱域控方案市场占有率有望超 30%,产业竞争收敛,配置标准化程度提高[2][9] - 与高通达成全面战略合作,覆盖自动驾驶、舱驾一体及座舱领域,推动量产并提升性价比,还推进英伟达 X2 系列及 SOAR 方案[2][7][8] - 海外业务是重点发展方向,2025 年开始大量订单上量,未来两三年内海外销售占比接近 20%,初期上量产品为显示屏等,2026 年增加智驾产品[2][20] 3. **产品与技术** - 第五代智能座舱平台预计 2026 年量产,基于高通 AI 芯片,成本五六千元左右,高通方案 2024 年市场份额达 70%有望扩大[5][22] - 未来三年内 ASP 持续提升,受益于单领域产品性能升级、同一台车内配置类别增加及融合仓驾两域控系统[5][26] - 软硬结合方面,在成熟硬件中植入自研算法,较软件公司切入硬件更具优势[2][13] - 上海算法团队约 200 人并计划扩张,未来重点配套中低阶场景[16] - 拥有 WHUD 和 ARHUD 产品,AI 领域有优势,AI HUD 预计 2026 年量产,增加新产品线提升竞争力[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产品应用场景**:8,775 芯片适用于高速及泊车等场景,8,797 芯片用于城区 NOA 解决方案[28] 2. **订单交付与销售**:明后年开始交付海外主机厂订单,涉及海外市场车型;2025 年高性能方案销售金额增速更快;域控代工项目有一定比例[27] 3. **客户影响**:理想汽车推出智驾焕新版可能影响单个客户毛利率,公司目标维持总体毛利率稳定[30] 4. **投资建议**:建议投资者关注 ICV 领域投资机会,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31]
【公司简报/德赛西威】外延内生并驱,走向AI时代
2030战略与科技生态布局 - 公司发布2030战略"智新境,向远大",围绕"科技×生态×人文"三维协同新范式展开,科技为底层引擎,生态为价值放大器,人文为终极目标,强调技术回归"为人服务"的本质 [1][7][8] - 智能化领域采用"量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矩阵策略,已具备辅助驾驶全栈能力(硬件平台+软件算法+系统集成) [1] - 全球化布局采用"走进去、属地化"战略,通过技术基因+本土化适配服务全球客户并规避地缘风险 [1] 用户需求与技术演进 - 用户群体分为三类:AI辅助一族(保守渐进)、AI协同一族(高接受度)、AI共生一族(高依赖度),驱动技术设计革新 [2][18][22] - 提出AI-Space六大趋势:全息守护、自然调律、原生觉知、场域展开、端云共生、时空无界,形成"需求洞察-技术验证-商业落地"研发范式 [2][18][22] - 推出行业首个8775舱驾一体方案,系统级成本降幅达20%以上,助推智驾产品渗透至10-15万元车型市场 [34][35] - 第五代智能座舱G10PH硬件平台10天完成最小功能系统点亮,搭载高通骁龙至尊版平台,支持8K P to P及30吋4K多屏交互 [38][39] 财务表现与业务增长 - 2025年Q1营收67.92亿元(同比+20.26%),归母净利润5.82亿元(同比+51.32%),毛利率20.52%(同比+1.6pct) [4][46][47] - 研发费用6.55亿元(同比+25.30%),销售/管理费用分别增长47.20%/46.61%,反映扩张期投入加大 [4][49] - 2020-2024年收入从不足100亿元跨越至200亿元以上,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34%,全球部署12个研发机构及4200人团队 [10][11] 合作与产品进展 - 与高通深化合作开发ADAS解决方案,支持L1至L2+级别功能,满足E-NCAP五星等国际标准 [41][42] - 提出"一套架构+三大业务+三个承诺"短期战略:车路云一体化架构+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智能网联升级+科技/生态/人文承诺 [15][1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369/462/565亿元(同比+34%/+25%/+22%),归母净利润27.6/36.7/47.1亿元(同比+37%/+33%/+28%),对应PE 21/16/12倍 [5][52]
德赛西威(002920):中小盘信息更新:Q1业绩靓丽,首发全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开源证券· 2025-04-29 06: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德赛西威业绩稳健增长,发布智驾解决方案拓展成长空间,维持公司业绩预期,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27.17/34.74/44.9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4.90/6.26/8.1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21.1/16.5/12.8倍,公司在手订单充沛,卡位优势明显,维持“买入”评级[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219.08亿、276.18亿、364.60亿、477.53亿、617.94亿元,YOY分别为46.7%、26.1%、32.0%、31.0%、29.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7亿、20.05亿、27.17亿、34.74亿、44.94亿元,YOY分别为30.6%、29.6%、35.5%、27.8%、29.4%;毛利率分别为20.0%、19.9%、19.1%、18.1%、16.9%;净利率分别为7.0%、7.3%、7.4%、7.3%、7.3%;ROE分别为19.1%、20.7%、23.0%、23.4%、23.9%;EPS分别为2.79、3.61、4.90、6.26、8.10元/股;P/E分别为37.1、28.6、21.1、16.5、12.8倍;P/B分别为7.2、6.0、4.9、3.9、3.1倍[6] 业绩情况 - 2025Q1德赛西威实现营业收入67.92亿元,同比+20.26%;实现归母净利润5.82亿元,同比+51.32%;实现扣非净利润4.97亿元,同比+34.08%,2025Q1非经常性损益为0.85亿,主要由于处置参股公司股权所致[3] 毛利率和费用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毛利率20.52%,同比增加1.18pct,环比增加2.12pct,呈现企稳回升态势,逐步回归正常水平;2025Q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4%/2.17%/9.65%/ 0.41%,同比变动 - 0.24pct/0.39pct/0.39pct/-0.23pct,公司研发保持高投入有效支撑公司新业务拓展和新产品开发,整体期间费用率依旧保持稳健态势,规模效应和卓越的管理能力凸显[4] 智驾解决方案情况 - 上海车展期间,德赛西威首发全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方案包含硬件平台、软件算法以及系统集成,覆盖高端性能到普惠应用的多元场景需求;基于72TOPS舱驾融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实现高速、城区、泊车场景应对;智驾领域形成“五维”能力框架和“铁三角”产品布局,有望进一步强化竞争力,满足海内外客户需求;整车层面形成从域集中到中央计算再到车路云一体化的全栈布局的服务能力,助力汽车行业构建完善生态,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5]
德赛西威:外延内生并驱,走向AI时代-20250429
东吴证券· 2025-04-29 05: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德赛西威发布 2030 战略,围绕“科技×生态×人文”协同,在智能化和全球化布局有策略;推出行业首个 8775 舱驾一体方案和首发点亮第五代智能座舱 G10PH 硬件平台,印证研发与工程化落地能力;25Q1 业绩超预期;凭借卡位优势是 A 股智驾产业链最受益智驾平权的标的,维持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预测及“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智新境,向远大”,德赛西威发布 2030 发展战略 - 4 月 22 日,德赛西威以“智新境,向远大”为主题发布 2030 发展战略及使命、愿景,智慧出行解决方案 Smart Solution 3.0 亮相 [12] - 2020 - 2024 年公司收入从不足 100 亿元跨越至 200 亿元以上,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 34%,全球部署 12 个研发机构,组建 4200 余人研发队伍,实现从技术储备到规模化落地再到行业范式引领 [13] - 面对 AI 智能化时代挑战,首席执行官徐建给出 1 - 3 年“基本解”,即“一套架构 + 三大业务 + 三个承诺”,“一套架构”是车路云一体化架构,“三大业务”是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智能网联产品技术升级,“三个承诺”是科技、生态、人文方面的承诺 [17] - 《德赛西威 AI 出行趋势研究报告》提出研究框架图,细分用户画像,总结技术演进和设计革新规律,形成 AI - Space 六大趋势结论 [19] 舱驾一体引领智驾平权,硬件平台 G10PH 刷新行业速度 - 2025 年 4 月上海车展,德赛西威发布 8775 舱驾一体方案,已获多家国际头部车企应用,整合车载娱乐与智驾功能,优化成本,有望进入 10 - 15 万元级别车型市场,推动智驾平权 [31] - 2025 年 4 月上海车展,公司第五代智能座舱 G10PH 硬件平台首发点亮,用时短印证敏捷研发与工程化落地能力,搭载高通骁龙座舱至尊版平台,配置显示屏构成完整前排座舱交互界面 [34] 德赛西威与高通深化合作 助推驾驶辅助全球化 - 4 月 25 日,德赛西威与高通宣布在先进驾驶辅助领域合作,打造组合驾驶辅助解决方案,提供本土化功能,支持 L1 至 L2 及以上级别 ADAS 功能,满足法规和安全要求,助力汽车厂商实现舱驾融合与 ADAS 解决方案,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智能出行体验 [37] 量利齐升,25Q1 业绩超预期兑现 - 2025 年 Q1,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 67.92 亿元,同比增长 20.26%;归母净利润 5.82 亿元,同比增长 51.32%;扣非归母净利润 4.97 亿元,同比 +34.08%;归母净利率为 8.6%,同环比 +1.8pct/+1.7pct,主要因投资收益多及毛利率提升 [39] - 2025 年 Q1 公司毛利率 20.52%,同环比 +1.6pct/+2.1pct;期间费用率 13.27%,同环比 +0.31pct/+3.22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有不同变化,费用端增速较快与员工数、薪酬及公司扩张有关 [40][44] - 25Q1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 +0.28 亿元,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信用减值损失冲回 +0.21 亿元,因应收货款项余额减少;投资收益 0.8 亿元,为出售奥利维股份所致 [4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维持公司 2025 - 2027 年营收预测为 369/462/565 亿元,同比分别 +34%/+25%/+22%;维持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27.6/36.7/47.1 亿元,同比分别 +37%/+33%/+28%,对应 PE 分别为 21/16/12 倍,维持“买入”评级 [47]
德赛西威(002920):外延内生并驱,走向AI时代
东吴证券· 2025-04-29 04: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德赛西威发布 2030 战略,围绕“科技×生态×人文”三维协同,在智能化和全球化布局有策略;推出行业首个 8775 舱驾一体方案和首发点亮第五代智能座舱 G10PH 硬件平台;25Q1 业绩超预期;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智新境,向远大”,德赛西威发布 2030 发展战略 - 4 月 22 日,德赛西威以“智新境,向远大”为主题发布 2030 发展战略及使命、愿景,智慧出行解决方案 Smart Solution 3.0 亮相 [12] - 2020 - 2024 年公司收入从不足 100 亿元跨越至 200 亿元以上,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 34%,全球有 12 个研发机构,4200 余人研发队伍 [13] - 首席执行官徐建给出 1 - 3 年“基本解”,即“一套架构 + 三大业务 + 三个承诺”,架构覆盖车路云一体化,业务为智能座舱等升级,承诺涉及科技、生态、人文方面 [17] - 发布《德赛西威 AI 出行趋势研究报告》,提出研究框架图,细分用户画像,总结技术演进和设计革新规律,得出 AI - Space 六大趋势 [19] 舱驾一体引领智驾平权,硬件平台 G10PH 刷新行业速度 - 2025 年 4 月上海车展发布 8775 舱驾一体方案,获多家国际头部车企应用,整合功能,优化成本,有望推动智驾平权 [31] - 2025 年 4 月上海车展第五代智能座舱 G10PH 硬件平台首发点亮,印证研发与工程化落地能力,搭载高通骁龙座舱至尊版平台 [34] 德赛西威与高通深化合作 助推驾驶辅助全球化 - 4 月 25 日,德赛西威与高通宣布在先进驾驶辅助领域合作,打造组合驾驶辅助解决方案,支持 ADAS 功能,满足法规和安全要求 [37] 量利齐升,25Q1 业绩超预期兑现 - 2025 年 Q1 公司总营业收入 67.92 亿元,同比增长 20.26%;归母净利润 5.82 亿元,同比增长 51.32%;扣非归母净利润 4.97 亿元,同比 +34.08%;归母净利率 8.6%,同环比 +1.8pct/+1.7pct [39] - 2025 年 Q1 毛利率 20.52%,同环比 +1.6pct/+2.1pct;期间费用率 13.27%,同环比 +0.31pct/+3.22pct;销售等费用有不同变化,费用端增速较快 [40][44] - 25Q1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 +0.28 亿元,信用减值损失冲回同比 +0.21 亿元,投资收益 0.8 亿元 [4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维持公司 2025 - 2027 年营收预测为 369/462/565 亿元,同比分别 +34%/+25%/+22%;维持归母净利润为 27.6/36.7/47.1 亿元,同比分别 +37%/+33%/+28%,对应 PE 分别为 21/16/12 倍,维持“买入”评级 [7][47]
德赛西威 | 2025Q1:盈利高增 国际化进程加速【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4-28 00:48
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 - 2025Q1营收67.92亿元,同比+20.26%,环比-21.42% [2] - 归母净利5.82亿元,同比+51.32%,环比-2.65% [2] - 扣非后归母净利4.97亿元,同比+34.08%,环比-0.09% [2] - 毛利率达20.52%,同比+1.61pct,环比+2.12pct [2] - 归母净利率达8.57%,同比+1.76pct,环比+1.65pct [2] 收入与利润驱动因素 - 主要客户销量表现:理想同比+15.50%,奇瑞同比+1.98%,吉利同比+49.50% [2] - 费用率变化: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1.04%/2.17%/9.65%/0.41%,同比分别+0.19/+0.39/+0.39/-0.23pct [2] 三大业务板块发展 - 智能座舱业务:2024年营收182.30亿元,同比+15.36%,新订单年化销售额超160亿元 [3] - 智能驾驶业务:2024年营收20.74亿元,同比+63.06%,新订单年化销售额近100亿元 [3] - 网联服务业务:2024年营收73.14亿元,同比+27.99%,推出大模型语音解决方案 [3] 国际化战略进展 - 2024年海外订单超50亿元,同比增幅超120% [4] - 新开拓海外客户HONDA [4] - 德国工厂正常运营,墨西哥工厂已投产,西班牙工厂2025年底竣工 [4]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334.31/400.81/478.46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7.28/31.62/37.90亿元 [5] - 对应EPS为4.92/5.70/6.83元 [5] - 当前PE分别为21/18/15倍 [5]
突破智驾内卷,德赛西威另辟路径
雷峰网· 2025-04-26 10:00
公司发展历程与市场定位 - 德赛西威早期主营车载音响、仪表盘等传统汽车零部件业务,与普通供应商无异 [3] - 2017年抓住特斯拉引领的座舱大屏化趋势,成为市场份额榜首 [4] - 2020年后凭借域控制器、雷达等产品成为国内主流车企首选辅助驾驶供应商 [4] - 目前每3辆汽车中就有1辆采用其技术解决方案 [5] 技术战略与产品布局 - 提出"一套架构+三大业务+三个承诺"战略,覆盖车路云一体化架构、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智能网联业务 [6] - 发布"全栈融合EE4.0"架构,含L2级中配方案和L3级高配方案 [11] - 第五代AI智能座舱、蓝鲸OS 8.0、全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已实现高速领航和城市记忆领航功能 [14][16] - 自研辅助驾驶算法团队规模超200人,智能驾驶事业部工程师达千人 [20] 业务表现与财务数据 - 组合辅助驾驶业务2022-2024年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83.07%、74.4%、63.06% [20] - 2024年该业务营收73.14亿元,新增订单年化销售额近100亿元 [20] - 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34%,全球12个研发中心,技术团队超4200人 [26] 全球化与生态合作 - 启动欧美、东南亚属地合作项目,采用模块化输出+本地定制化适配模式 [17] - 与理想、小鹏、蔚来等车企深度合作,主导其明星车型智能化系统开发 [2][19] - 提供"算法+域控"组合方案或拆分模块,支持License授权+开发费模式 [20][28] 技术研发与竞争优势 - 建设四期智算中心,第四期投入7.2亿元用于算法模型和车路协同研发 [20] - 硬件开发周期压缩至6-10个月,算法具备跨平台算子迁移能力 [30] - 采用Daily Build机制和生成式AI工具提升交付效率 [30] - 相比纯算法公司,具备软硬一体化整合能力和标准化交付体系优势 [27][31] 行业趋势与未来方向 - 智能驾驶核心从"感知能力"向"算法能力"演进,公司加速BEV+Transformer等大模型技术投入 [5][20] - 从单车智能转向"人-车-场"联动,通过路侧感知设备扩展车辆视野 [11][13] - 行业竞争焦点转向系统可控性,公司提供半自研模式满足主机厂定制需求 [25][26]
德赛西威:系列点评四:25Q1盈利高增 国际化进程加速-20250425
民生证券· 2025-04-25 0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智能变革机遇下公司长期成长,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334.31/400.81/478.4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7.28/31.62/37.90亿元,EPS为4.92/5.70/6.83元,对应2025年4月24日103.16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21/18/15倍 [4] 报告各部分总结 事件 - 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5Q1营收67.92亿元,同比+20.26%,环比 - 21.42%;归母净利5.82亿元,同比+51.32%,环比 - 2.65%;扣非后归母净利4.97亿元,同比+34.08%,环比 - 0.09% [1] 收入利润情况 - 收入端:2025Q1营收67.92亿元,同比+20.26%,环比 - 21.42%,主要客户中理想、奇瑞、吉利销量变化驱动公司收入同比高速增长 [2] - 利润端:2025Q1归母净利5.82亿元,同比+51.32%,环比 - 2.65%;扣非后归母净利4.97亿元,同比+34.08%,环比 - 0.09%;2025Q1毛利率达20.52%,同比+1.61pct,环比+2.12pct;归母净利率达8.57%,同比+1.76pct,环比+1.65pct [2] - 费用端:20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1.04%/2.17%/9.65%/0.41%,同比分别+0.19/+0.39/+0.39/ - 0.23pct,环比分别+0.74/+0.22/+2.66/ - 0.39pct,销售和管理费用增加因公司规模扩大 [2] 业务发展情况 - 智能座舱:2024年营收182.30亿元,同比+15.36%,新订单年化销售额超160亿元,第四代智能座舱平台已规模化量产并在理想等客户中配套 [3] - 智能驾驶业务:2024年网联服务业务营收20.74亿元,同比+63.06%,新订单年化销售额接近100亿元,高算力平台已规模化量产,为多家车企提供配套支持 [3] - 网联服务业务:2024年智能驾驶业务营收73.14亿元,同比+27.99%,推出大模型语音解决方案,“蓝鲸”生态系统完成重大突破 [3] 国际化进程 - 2024年海外订单超50亿元,同比增幅超120%,成功开拓海外新客户HONDA [4] - 积极推进产能布局,德国工厂正常运营,墨西哥工厂已投产,西班牙智能工厂已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底竣工,2026年供货 [4]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7,618|33,431|40,081|47,846| |增长率(%)|26.1|21.0|19.9|19.4|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2,005|2,728|3,162|3,790| |增长率(%)|29.6|36.1|15.9|19.9| |每股收益(元)|3.61|4.92|5.70|6.83| |PE|29|21|18|15| |PB|5.9|5.2|4.3|3.6| [5]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指标预测,涵盖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现金流等,以及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指标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