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计算

搜索文档
安路科技DR1系列FPSOC荣获2025工博会“集成电路创新成果奖”
半导体芯闻· 2025-09-29 09:45
文章核心观点 - 安路科技自主研发的SALDRAGON1系列FPSOC®凭借突破性异构计算架构荣获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集成电路创新成果奖" [1] - 该奖项由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和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评奖部共同组织评选 旨在推选技术领先且市场应用成果丰硕的集成电路产品 加快产业国产化进程 [3] - DR1系列产品通过异构硬核架构创新 高度呼应工博会"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主题 为全球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中国方案 [4][5] 产品技术特性 - DRAGON1家族集成FPGA可编程逻辑单元阵列 硬核处理器系统及运算加速引擎 采用单核64位RISC-V或双核ARM Cortex-A35高性能处理器 [7] - 产品配备专属MIPI高速视频接口 DDR3/DDR4高速存储接口 支持千兆以太网 配套自主开发嵌入式软件SDK和集成开发环境工具 [7] - 芯片具备94.464K FPGA逻辑单元 集成2x ARM Cortex-A35@1GHz处理器与NPU 实现8通道200KSPS同步并行采样能力 [12] 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 - 单目测距解决方案通过精准采集与高效处理图像数据 快速识别物体并精确计算距离 应用于行车记录仪 高级辅助驾驶及智能交通等领域 [8] - 人体关键点检测方案可实时检测人体姿态及关键点信息 适用于视频监控系统异常行为识别和人机交互界面手势控制 [10] - 多通道AD采集处理方案为核心处理器平台 应用于继电保护装置 电力监测设备 振动采集器及医学成像系统等领域 [12] - FPGA高清4K光纤工业相机方案通过MIPI解码和10GBASER-R万兆网传输 实现高速低延迟图像采集 满足精密加工对图像质量的严苛要求 [14] 市场进展与客户拓展 - DR1系列已成功导入超200个客户项目 推动新签订单数量显著增长 [19] - 在工业机器人 电力控制 医疗设备等传统领域基础上 正开拓边缘计算 汽车电子和低空经济等高价值新兴赛道 [19] - 打造完整汽车电子技术链 部分车规产品在国内主流车厂实现大批量商用 [19] - 搭载安路芯片的服务器已进入多家互联网头部企业 产品性能与稳定性获市场认可 [19] 生态合作与行业影响 - 与生态伙伴协同创新 在智能视觉感知 人机交互 工业数据采集和高端制造图像传输领域推出多场景解决方案 [8][10][12][14] - 方案展现公司在异构计算 智能感知 高速传输等领域的协同创新能力 [16] - 获奖体现业界对安路产品创新能力与应用价值的高度认可 [3]
新旧巨头联姻 英伟达斥资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
中国经营报· 2025-09-26 19:16
随着一桩入股交易落槌,全球芯片界的新旧两大巨头正式"结盟"。 CHIP中国实验室主任罗国昭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随着英伟达在过去两年AI算力大潮中崛起为 市场的绝对霸主,多家市场研究机构数据均显示,英伟达在数据中心AI加速卡市场的份额超过80%,这 使业内戏称其为AI时代业内的"卖铲人"。 中经记者 谭伦 北京报道 近日,英伟达(NASDAQ:NVDA)和英特尔(NASDAQ:INTC)宣布达成合作,前者将以23.28美 元/股的价格收购英特尔普通股,共投资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5亿元),双方在共同声明中表示,将 共同开发多代定制化的数据中心和个人计算产品,以加速超大规模计算、企业级及消费级市场的各类应 用与工作负载的处理。 其中,在数据中心为主的服务器市场,英特尔将为英伟达定制CPU芯片,这些芯片将被集成到英伟达AI 基础设施平台中,与英伟达显卡协同工作;而在个人计算为主的消费者市场,英特尔则将推出配备英伟 达GPU芯片组件的个人电脑系统级芯片(SoC)。 此次交易达成后,英伟达也成为目前位列美国政府之后的英特尔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预计超过4%。 而在合作声明正式公布后,英特尔股价也一度涨幅超30% ...
英伟达50亿入股英特尔:联想(00992.HK)迎三重红利 AI PC与服务器业务将加速爆发
格隆汇· 2025-09-20 04:26
文章核心观点 - 英伟达以50亿美元战略入股英特尔并持有超过4%股份 成为英特尔最大股东之一 双方将在AI PC 数据中心 加速计算等领域展开多代深度协同 这一合作推动英特尔股价单日暴涨22.77% 并显著利好联想集团 联想从供应链安全 产品升级 生态卡位三大维度受益[1] 供应链安全 - 英伟达与英特尔合作为联想提供产能安全屏障 英伟达成为英特尔CPU核心大客户 英特尔先进封装技术支持联合研发 联想在AI芯片 x86处理器等核心组件获得优先待遇[2] - 联想通过英特尔与英伟达双重绑定规避单一供应商产能风险 平衡全球产能布局 降低地缘政治导致的供应链中断风险 美国政府此前入股英特尔57亿美元 合作符合美国本土芯片制造战略[2] - 英伟达投资提升英特尔代工业务可信度 联想作为跨国企业借助合作平衡区域产能布局 保障关键组件稳定供应[3] 产品升级 - 英伟达与英特尔技术融合为联想PC和服务器业务注入升级动力 通过NVIDIA NVLink技术实现CPU与GPU无缝互连 结合x86生态通用性与AI算力优势 使AI PC与服务器产品迎来代际跃升[4] - 联想在中国市场具备五大AI特性的AIPC出货量占比达笔记本总出货量27% 全球市场AI PC出货量占整体PC出货量30%以上 稳居全球Windows AI PC市场第一[5] - 英特尔将推出集成英伟达RTX GPU芯粒的x86系统级芯片 驱动PC产品 提升联想AI PC本地推理能力[5] - 企业自建x86中低端推理用AI服务器是未来关键趋势 联想作为英伟达和英特尔全球最重要OEM合作伙伴 具有双生态叠加优势 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 联想第一季度x86服务器市场跃升至全球前三和中国市场前三[5] - 合作覆盖目标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 联想全球销售网络可快速转化技术优势 在液冷数据中心领域(Gartner预测2028年市场规模55.44亿美元 渗透率从13%升至33%) 联想布局多年 新技术注入提升解决方案竞争力[6] 生态卡位 - 合作构建x86生态加AI加速混合计算平台 联想从硬件组装商向标准制定者跨越 获得AI时代标准话语权 技术整合能力成为关键壁垒[8] - Gartner预测2025年全球生成式AI支出达6440亿美元 推理服务器需求激增 联想通过英特尔加英伟达加自身三方协同 快速推出细分场景方案[8] - 英特尔渠道加英伟达技术为联想打开更广阔市场空间 英特尔从AI落后者转型为基建关键方[8] - 高附加值AI PC和AI服务器占比提升优化联想营收结构 供应链稳定降低库存成本与生产中断风险 股市估值获得市场反馈 产品力与市占率提升推动利润率改善[8] - 合作是CPU加GPU异构计算标准化开端 联想通过供应链优先 产品领跑 生态卡位三重红利夯实AI时代龙头地位 重塑全球科技格局 决定未来十年全球PC与服务器市场新秩序[9]
英伟达50亿入股英特尔:联想(00992)迎三重红利 AI PC与服务器业务将加速爆发
智通财经网· 2025-09-20 03:05
核心交易事件 - 英伟达以50亿美元战略入股英特尔 持有超过4%股份成为最大股东之一 [1] - 双方将在AI PC 数据中心 加速计算等领域展开多代深度协同 [1] - 交易宣布后英特尔单日股价暴涨22.77% 创1987年以来最大涨幅 [1] 供应链影响 - 联想获得AI芯片和x86处理器产能优先待遇 构建供应链双保险机制 [2] - 英伟达成为英特尔CPU核心大客户 英特尔先进封装技术支持联合研发 [2] - 合作平衡全球产能布局 降低地缘政治导致的供应链中断风险 [2][3] - 美国政府此前入股英特尔57亿美元 合作符合美国本土芯片制造战略 [2] 产品与技术升级 - 通过NVIDIA NVLink技术实现CPU与GPU无缝互连 结合x86生态与AI算力优势 [4] - 联想AI PC本地推理能力升级:英特尔将推出集成英伟达RTX GPU芯粒的x86 SoC [5] - 服务器业务受益于企业自建x86/中低端/推理用AI服务器趋势 [5] - 合作覆盖目标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 [6] 市场表现与预测 - 联想中国AI PC出货量占比达笔记本总出货量27% [5] - 全球AI PC出货量占整体PC出货量30%以上 稳居Windows AI PC市场第一 [5] - 2025年全球AI优化服务器支出将达1400亿美元 较2022年翻倍 其中80%投向硬件 [2] - 2025年全球生成式AI支出达6440亿美元 [8] - 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2028年达55.44亿美元 渗透率从13%升至33% [6] 生态竞争地位 - 联想从硬件组装商向标准制定者跨越 获得AI时代标准话语权 [8] - 凭借英特尔渠道与英伟达技术优势 快速推出细分场景解决方案 [8] - 联想x86服务器市场跃升至全球前三和中国市场前三 [5] - 高附加值AI产品占比提升优化营收结构 供应链稳定降低运营风险 [8] 行业趋势影响 - CPU+GPU异构计算标准化开端 重塑全球科技格局 [9] - 企业自建推理用AI服务器成为关键趋势 [5] - 联想同时深度绑定x86生态与AI技术 兑现AI时代战略价值 [1]
一笔不可思议的投资:英伟达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23:07
合作概述 - 英伟达与英特尔于9月18日宣布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发AI基础设施及个人计算产品 同时英伟达以每股23.28美元价格向英特尔普通股投资50亿美元 [1] - 合作涵盖三大领域:通过NVLink技术实现CPU与GPU无缝互联 英特尔为英伟达AI平台定制x86架构CPU 以及推出集成英伟达RTX GPU芯粒的x86 SoC面向PC消费市场 [1] - 消息公布后英特尔股价单日大涨22.77%至30.57美元/股 市值达1427亿美元 年内累计涨幅突破50% [1] 资本与战略影响 - 50亿美元投资显著改善英特尔现金流状况 叠加此前美国政府和软银投资 增强市场对英特尔的信心 [4] - 英特尔获得英伟达AI生态背书 其CPU产品将嵌入英伟达系统级解决方案 估值逻辑从传统CPU供应商转变为AI基础设施重要参与者 [4][5] - 潜在代工合作受关注 若英伟达将部分CPU或GPU芯粒交由英特尔代工 可分散供应链风险并为英特尔代工业务带来实质性订单 [6] 技术协同与市场机会 - 通过NVLink技术实现CPU与GPU深度协同 针对数据中心和高端客户端市场优化算力效率 [7][8] - 合作覆盖年营收近500亿美元市场 包括25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CPU市场及年销量1.5亿台的笔记本电脑市场 [7] - 英伟达借助英特尔x86生态扩大服务器市场渗透 英特尔则通过英伟达算力需求开拓CPU-GPU联动新增长点 [8]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合作对AMD形成直接竞争压力 AMD需强化其CPU-GPU协同技术方案以应对两大巨头联合 [9] - Arm阵营在云计算和AI加速芯片领域持续扩张 但x86架构仍主导企业云实例市场 [9] - 英伟达同步推进Arm架构产品线 包括下一代Vera CPU及用于机器人的Thor处理器 强调合作不影响Arm路线图 [9] 技术生态整合 - 英伟达通过合作将x86架构支持扩展到NVLink 72级别 此前仅Arm架构支持该扩展 [9] - AI基础设施竞争转向全栈整合 涵盖CPU、GPU、网络、内存及软件生态的综合能力 [10]
英伟达50亿美元联姻英特尔的背后逻辑
36氪· 2025-09-19 03:26
合作概述 - 英伟达以每股23.28美元价格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 双方将联合开发面向PC和数据中心的新款芯片[1] - 英特尔股价在盘前交易中飙升超30%[1] - 英特尔为英伟达AI基础设施设计定制x86处理器 并开发"x86 RTX SoC"将Intel CPU核心与Nvidia RTX GPU芯片结合面向消费级PC[1] - 产品采用Nvidia NVLink技术实现CPU与GPU通信 相比当前PCIe设计耦合更紧密 预期吞吐量和延迟将大幅改善[1] 交易细节 - 英伟达投资50亿美元仅占其市值约2% 获得为NVLink系统和客户端PC定制的x86芯片 无需承担代工风险或进度延误压力[3] - 英伟达未承诺将芯片制造交给英特尔 制造合作暂时没有[1] - 英特尔获得约160亿美元新资金 包括美国政府20.47美元/股和软银23美元/股投资 为工艺技术和封装投资提供资金支持[3] 战略意义 - 定制英特尔CPU与NVLink系统结合可减少瓶颈 提升GPU集群差异化竞争力[4] - x86 RTX SoC让英伟达进军轻薄游戏笔记本市场 解决独立GPU功耗和散热限制[4] - 合作是行业领军者对英特尔的认可 展示其在设计/封装/先进互连技术的核心地位[6] - 合作契合美国政府建立本土尖端计算能力的目标 美国政府持有英特尔9.9%股份[9] 竞争影响 - AMD在数据中心面临压力 Intel-Nvidia NVLink CPU巩固英伟达加速器帝国护城河 削弱AMD主推的CPU-GPU一体化平台优势[8] - AMD在PC市场受挤压 Intel的x86 RTX芯片冲击AMD在游戏笔记本APU领域地位[8] - 台积电短期无忧但长期存在风险 若英特尔工艺节点和先进封装技术赶上 部分英伟达订单可能转向英特尔[8] 技术挑战 - 紧密CPU-GPU耦合需要定制硅片/连贯内存语义/协调固件和不懈热管理 存在多种失败可能性[10] - 过去行业尝试将桌面级性能塞进笔记本框架常受限于散热/带宽或驱动脆弱性[10] - 英伟达自身CPU路线图主推ARM架构 与英特尔合作是x86分支选择[10] 行业趋势 - 交易标志通用CPU让位于紧密集成的加速器优先系统 价值向掌控整个堆栈的公司集中[11] - NVLink不是开放标准 一旦选择该堆栈切换成本将飙升[11] - 系统架构向紧密耦合/加速器优先设计持久转变 远离基于PCIe拼接的通用系统[13]
智算融合 标准筑基 新一代计算产业大会顺利召开
证券日报网· 2025-09-17 11:46
大会汇聚产学研多方力量,坚持以用户实际应用为导向,聚焦GPU、DPU、服务器电源、异构计算和行 业应用等关键领域,旨在通过标准化推动计算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为数字经济提供坚实支撑与战略建 言。 9月16日,新一代计算产业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指导,新一 代计算标准工作委员会主办,中科驭数、Intel、经开区国家信创园共同承办,新一代计算标准工作委员 会副秘书长李阳主持会议。 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计算、网络与存储共同构成了现代计算系统的三大支柱,深度赋能数字技术 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为应对海量数据(603138)、复杂场景及低时延交互的应用需求,一系列新型计 算范式不断涌现。 超聚变电源产品总经理任海分享了超聚变在服务器电源领域自主化设计、本地化供应链布局以及高可靠 性应用等方面的业务实践与创新能力。"我们正积极推动相关芯片技术的演进与迭代,致力于确保我们 的解决方案与供应链能力,能够跟上并支撑当今AI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 新一代计算标准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系统结构领域专家郑纬民作了《人工智 能大模型推理计算产业的思考》主题分享。他表示,推理即计算,人 ...
“GPU计算资源越来越异构”,腾讯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
第一财经· 2025-09-16 04:11
国产芯片性能提升 - 国产芯片计算性能持续提升 [1] - 腾讯云异构计算平台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 [1] 算力芯片策略 - 云厂商保持多样化算力芯片策略 [3] - 积极强化自研及国产芯片适配测试 [3] - 2025年国产GPU芯片应用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3] - 腾讯同时采用进口芯片和国内可用芯片 [3] - 部分国产芯片可支持较小模型推理 [3] 算力效率优化 - 腾讯通过资本开支构建算力支持自研和客户需求 [4] - 2023年Q4至2024年Q2累计资本开支达831亿元 [4] - 算力不足时效率优化至关重要 [4] - 腾讯投入研发优化算力包括GPU、存储、通信等多领域 [4] - 星脉网络提升近10倍通信效率 [4] - 千卡/万卡集群运行时效率显著变化 [4] - AI基础设施升级提升成本效益 [4] - 云厂商最终比拼技术能力 [4] 技术开源与创新 - AI基础设施升级加速智能体规模化落地 [4] - 开源社区推理技术范式快速迭代 [4] - 腾讯开源多token联合预测技术 单次运算可生成多个token [4]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916
国海证券· 2025-09-16 01:35
好的,我将为您总结这份晨会纪要的关键要点。作为拥有10年经验的分析师,我会专注于核心内容和数据,忽略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等内容。 报告核心观点 本次晨会纪要涵盖了多个热门投资赛道的最新研究观点,重点包括:AI算力基础设施特别是液冷技术的需求爆发、AI应用商业化进程加速、汽车行业政策利好与智能化升级、钾肥行业的高景气周期延续,以及多家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和战略布局。整体呈现科技与传统行业并重的投资主线。 分项总结 AI算力基础设施(液冷技术) - AI数据中心需求强劲增长,2024年全球AI智算中心装机容量为7GW,预计到2028年将持续增长[3] - 液冷技术受两大因素推动:高散热需求(芯片功率密度提升)和高耗电问题(冷却系统占数据中心总能耗40%)[3] - 冷板式液冷主要采用去离子水(单相)和氟化物(相变),重点推荐昊华科技、巨化股份、三美股份[4] - 浸没式冷却液分为合成油(碳氢合成油和有机硅油)和氟化液(全氟烃、全氟烯烃等)[5] - 合成油领域推荐卫星化学、皇马科技,建议关注润禾材料;氟化液领域推荐新宙邦、巨化股份、华谊集团、永和股份,建议关注八亿时空[5] - 散热组件领域重点推荐德邦科技[6] - 行业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7] AI应用与商业化 - Tokens是大语言模型切割文本的基本单位和定价核心,与模型厂商收入呈现同步高增趋势[9] - 日均Tokens调用量持续增长,受C端用户基础扩张和B端行业客户加速渗透驱动[10] - C端驱动包括原生产品AI功能、聊天助手及图像视频等新兴应用;B端驱动包括行业客户和API调用[11] - 技术迭代方向为推理增强+多模态+Agent化+长上下文,将解锁存量场景和增量需求[12] - 模型厂进行算力成本优化和多价格策略,提高企业/个人调用ROI[13] - 2025年及以后模型厂算力投入加码,有望支撑千亿美元营收预期[14] - 维持AI应用方向"推荐"评级[14] 汽车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目标2025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同比增3%),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同比增20%)[15] - 2025年8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0万辆和25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9%和11.1%,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6.5%[16] - 新能源汽车8月产销完成139.1万辆和13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4%和26.8%[16] - 智己LS6于9月10日上市,起售价19.79万元,27分钟内大定订单突破1万辆[18] - 长城高山7同日开启预售,预售价28.98万元起,是30万元内唯一全系标配激光雷达的MPV[18] - 维持汽车板块"推荐"评级,关注自主高端化、智驾平价化、机器人量产等机会[19] 钾肥行业供需分析 - 全球钾肥需求2025-2027年有望以3.2%复合增速增长[21] - 2026年底前全球新增产能有限,仅亚钾国际在老挝扩产约200万吨[23] -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2025年预计减少出口180万吨以上[21] - 2025年9月11日主要港口钾肥库存仅163万吨(2018年以来3%分位数),远低于去年同期309万吨[21] - 我国6月12日签订钾肥进口大合同346美元/吨(CFR),折合国内成本约2865元/吨[21] - 我国氯化钾表观消费量2024年约1872万吨,2017-2024年复合增速约5.5%[22] - 进口依赖度2024年大幅提高至67%[23] - 行业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重点推荐亚钾国际、盐湖股份、东方铁塔[23] 重点公司研究 爱尔眼科 - 1H2025实现收入115.07亿元(同比+9.12%),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0.05%)[24] - 门诊量925万人次(同比+16.47%),手术量87.9万例(同比+7.63%)[24] - 屈光收入46.18亿元(同比+11.14%),视光服务收入27.2亿元(同比+14.73%)[25] - 境外收入15.17亿元(同比+16.50%)[25] - 开发"AI眼科医生"智能体,整合28个眼科专病数据集[2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亿元、45亿元、52亿元[26] 海光信息 - 开放CPU互联总线协议(HSL),打造国产算力核心基座[28][29] - 披露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业绩目标为2025-2027年营收增长率55%/125%/200%[30][31]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目标分别为142亿元/206亿元/275亿元,CAGR达44%[31] - 海光C86处理器单核性能提升62%,多核性能提升超过135%[32] - DCU实现"训推一体"AI场景全覆盖,与多家头部互联网厂商完成适配[3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68.39/265.62/385.22亿元[33] 怡合达 - 2025H1实现营收14.61亿元(同比+18.7%),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26.49%)[34] - 2025Q2实现营收8.41亿元(同比+21.8%),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26.5%)[35] - 整体毛利率达39.1%(同比+3.46pct),Q2毛利率39.83%[37] - 新能源行业收入3.21亿元(同比+53.17%),汽车行业收入1.75亿元(同比+53.25%)[38] - 产品体系涵盖258万个SKU,较2024年底增加28万个[39]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36/44亿元[39]
海光信息(688041):互联总线协议(HSL)开放,打造国产AI算力核心基座
国海证券· 2025-09-15 11:2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海光信息开放HSL总线协议,旨在打造国产AI算力核心基座,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 [2][6] - 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设定高增长营收目标,2025-2027年营收增长率目标分别为55%/125%/200% [7] - CPU产品性能显著提升,应用领域有望从服务器扩展至PC、汽车电子等新市场 [8] - DCU产品具备全精度支撑能力,与国内头部互联网厂商完成适配,生态完善 [9]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为168.39/265.62/385.2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8.20/61.48/96.92亿元 [10][11] 市场表现与数据 - 当前股价220.02元,总市值511.40亿元,流通市值511.40亿元 [4] - 近1月/3月/12月股价涨幅分别为58.5%/61.7%/189.5%,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 [4] - 日均成交额18.22亿元,近一月换手率57.40% [4] 产品与技术进展 - CPU性能大幅提升:新一代移动工作站单核性能提升62%,多核性能提升135% [8] - DCU支持双精度、单精度、半精度及整型运算,软件栈DTK实现"训推一体"全覆盖 [9] - HSL协议开放内容包括总线协议、IP参考设计及指令集,支持缓存一致性和多链路扩展 [6]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增长率预测为84%/58%/45% [10] -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预测为98%/61%/58% [10] - 每股收益预测为1.64/2.64/4.17元,ROE预计提升至16%/21%/25% [10] 战略与生态建设 - HSL开放将降低GPU产品设计门槛,提升硬件资源利用效率 [6] - 公司计划通过异构计算架构(CPU+AI加速处理器)扩大市场份额 [6] - 股权激励覆盖31.36%核心技术人员,目标聚焦CPU及DCU业务增长 [7]